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牙痕记-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太极宫今北京白云观定居。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金世宗召丘处机至燕京(今北京),问以至道,并主持万春节醮事,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由,下诏禁罢全真等教,丘处机即归山东栖霞。泰和七年(1207),章宗元妃赠给《大金玄都宝藏》一部。八年(1208)章宗赐所居观额曰太虚、泰和。贞佑二年(1214)请命招安山东义军杨安儿,深受朝廷器重。兴定三年(1219)居莱州今山东掖县昊天观南宋及金朝先后遣使刘仲录往迎,丘处机于元兴定四年(1220)偕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行程万里,历时二年,到达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见成吉思汗并劝元太祖戒杀,丘处机秉承全真遗教,主张三教平等相通互融,主张修道教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主张清心寡欲即为成仙之本根。著述有《大丹直指》书中述九种炼丹方法,主张人体中先后天气可以相交作用结成大丹的原理,元太祖十九年(1224)返归燕京,元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于是道侣云集。玄教日兴,遂在南京设立八教会并宫观设坛作醮,从而大昌全真教。丘处机广发度牒,建立平等、长春、灵宝等八个教会,大量建立宫观,设坛作醮,一时教门四辟,道侣云集,全真道获得很大发展。金代王?王重阳首创全真道教一改传统道教那种外丹修炼法,吸取老庄道家理论精髓,提出内丹修炼心性说的基本理论,倡导通过内修真功外修真行达到人们成仙的最高境界。他开始将儒、释二家理论融合到全真教理论之中力求三教归一。但由于王?去世早,他的基本理论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弟子马丹阳、丘处机等继承其衣钵,将全真教理论加以丰富和完善。尤其是丘处机对三教合一理论进行了全面发展,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全真教基本理论方面丘处机提出将内修心性与外修功行相结合。他的内修心性就是要通过艰苦而不间断地修身养性去掉心中浮云杂念,以适应环境和社会进而达到一种至高至善的境界。他认为凡私情杂念即浮云也,人能常使邪念不生则心月如天月之明,与天地相始终而不复昧也。要修身养性就要不怕艰苦持之以恒,即要把旧习般般从头磨彻爱欲千重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对于如何完成这种内丹修炼心性,丘处机认为应通过读书思考、出家修道、云游四方、静坐调息、劳动磨炼等途径来完成。但内丹修炼仅是丘处机全真教理论的一个方面,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外修真功或真行,也就是介入社会生活以仁爱无私之心济贫救苦,与物无私先人后己传道度人。在外修功行方面他主要吸取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说教,作为全真教信徒行事的准则。在《寄西州道友书》一文中他提出舍己从人克己复礼乃外日用,饶人忍辱绝尽思虑物物心体乃内日用,先人后己以己方人乃外日用,清静做修行乃内日用。即道为内儒为外用道家的修性结合儒家的事功以达到追求的目标。在性与道的关系上;丘处机也融合了儒家的人性论,认为道教所言之道与儒学的天命天道并无区别。他尤其赞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说教,号召全真教徒要不断修炼心境,消除邪念达到平常心以适应社会。在丘处机的著作里还经常宣扬儒家的仁爱忠孝理论,要求教徒要有仁爱之心讲孝道。在对金元统治阶级讲道时,他也把这类命题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论述,丘处机将儒道结合之密切纳儒入道之深刻,是有别于当时其他道教领袖及派别的一个鲜明特点。这种纳儒入道的思想迎合了人们的心理。从历史上看道家与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偏重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儒家则偏重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丘处机在坚持道教修炼的同时宣传仁爱忠孝,提倡信徒走向社会、博取功名、济世安民;无疑比单纯宣扬研究人性与自然更能适应多数人的需求,如果说丘处机在其理论中把外修功行更多地与儒学相结合的话,那么在内修心性方面则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禅宗的观点。他的内丹修炼成仙说与禅宗明心见性成佛说多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凡有七窍皆可成真源于佛教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他也接受了佛教六道轮回的观点,提倡教徒在困苦之时要坚持心性修炼才能在心理上、精神上摆脱苦海,去享受天上真乐。他认为人间声色衣食人见以为乐此非真乐本为苦耳。丘处机所追求的不同于传统道教那种延生术,而是一种成仙的超生术:吾宗之不言长生者非不长生超之也,他那种超出生死获得精神解脱的认识与禅宗见性成佛如出一辙,均是一种主观唯心论。所不同的是丘处机不赞成禅宗顿悟说,而是要经过长期内修心性外修命功来达到目标,其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丘处机还把佛教的至善思想融入了道教,提倡止恶扬善把追求善行、全善、至善当做一个奋斗方向,看做是道的核心。他反复对信徒强调不仅心中要存善念,而且在行动上要有善行。慕善恶恶之念既存于心,必自有心去欲恶者,行之有力则至于全善之地。这种行善去恶的信念和忠孝仁义思想成为丘处机采纳儒佛之长而形成的济世安民思想的基础。丘处机将全真道教三教合一思想发扬光大;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其时的国情,其一从理论上看儒释道三家在其哲学原理如心性、天命、天道的论述上有相似之处,长期以来就有互相吸收的先例。特别是隋唐以来三教共存与发展,各家之长短已充分显示。要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势必要取彼之长以补己之短,从而兼容并存。所以自北宋起,三教在坚持自己理论的同时,渐有融合之趋势三教合成为三教代表人物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如高僧赞宁提出三教是一家之物万乘是一家之君。儒学家宋太初说礼之中庸,伯阳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道教大师张伯端认为教虽三分道乃归一。王?更有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诗句。金元之际三教合一是大势所趋尤其对三教之中处于最弱小地位的道教自身发展是最为有利的。三教合一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种宗教理论或哲学思想;如能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并占据支配地位。势必要为广大阶层所接受。只有统治阶级支持而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则缺少赖以存在的基础难以发展,仅有下层群众拥护而得不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则难以持久。金元之际由于北方持续战乱和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过去传统的儒学思想体系被打乱了,二程和朱熹开创的理学刚在南方形成直到元代后期才传入中原地区并逐渐成为官方的指导思想。因此金元之际的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在入主中原后迫切需要一种适应其统治的思想来稳定政权,糅合儒释道三家所长的三教合一说可谓应运而生。以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教承认金元统治者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是符合天命的合法的,教导广大人民群众对统治阶级应忠孝,对其剥削压迫应忍让,让人民群众修炼心性排除不满于现状的杂念,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这种说教是统治阶级乐于采纳的。对广大劳苦大众而言,沉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全真教宣扬有生皆苦修炼成仙寻求真乐,在精神上能给饱受苦难的劳苦大众以一种暂时忍受痛苦和摆脱痛苦的虚幻安慰,他们宣扬仁爱行善济世寻求功名又给人们带来极大诱惑力和某种期盼。特别是丘处机反对战乱提倡统治阶级济世爱民,倡导人民群众在劳动中修行自耕自食,以劳动节俭作为入道修行的方式对于广大贫苦农民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正是因为金元之际以丘处机为代表的三教合一理论为广大阶级所接受才会形成全真教在当时一枝独秀之地位,成吉思汗西征和四大汗国建立后大批欧洲西亚人涌入中国北方,契丹、党项、女真各民族也在中原落户,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开始在国内传播,伴随着民族融合而来的是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元政权建立后;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纳的政策恰是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趋势。与儒学深邃的哲理和佛学玄奥的说教相比较,丘处机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论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给人们带来好处,而这种实践又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全力支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他首先取得当时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睐,一月内两次在京召见寻问其长生与治国保民之术。丘处机对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惬上意。那是丘处机首次向最高统治者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仅亲赐大桃以示褒奖让他主持万春节醮事,而且下令在宫庵中塑全真教创始人王?之像以为纪念,为丘处机扩大全真教的影响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无疑起了重要作用。金兴定三年(1219)丘处机应邀与成吉思汗行营与其论道,是丘处机得以实现自己理想与才干的重大举措,之前,丘处机看到金朝国势衰败乃隐居于家乡栖霞传道授徒,并先后谢绝了金朝与南宋统治者欲请其辅政的邀请。
“师傅,对这个大老粗已经叨唠的够多的了,看他木头木脑的样子,就怕他听不懂。”独眼人有些耐不住性子,他凑近师傅丘处机低语着,“师傅,咱们走吧。”
“全真教日后发展是为师的宿愿,必须要得到即将出现的新王支持。眼下,大金灭亡已成定局,必须要得到成吉思汗的支持。”丘处机冷眼盯了一下独眼人,“休得罗嗦,以后,再见成吉思汗,就不带你了。”
“还准备再见他?”独眼人很暗暗敬佩师傅丘处机的耐性。
“是的,认准的事情就要干成。不抛弃,不放弃,没有听说过吗?”丘处机低语到,“以前,曾派弟子规劝这个大老粗,看来,只有为师亲自对他教诲,才能让他放下屠刀。”
“听他的意思,好象说杀性一起,还是要屠城的。”独眼人用一只眼白了一下成吉思汗,“他杀了那么多人,玩了那么多女人,就怕是没有好报应的。将来,就怕这斯要死在女人手里。”
“不要再多言了。”丘处机见成吉思汗侧耳听着他们师傅说话,他打断的弟子独眼人的话语。
“是的,师傅。”独眼人不在多语。
第五十九章
丘处机表面上给成吉思汗讲养生之道,实际上是想劝他放下屠刀,而成吉思汗则是装腔作势地听着眼前这个老道人叨唠不休,内心里却是打定主意要从他口里得一些安邦大计。
独眼人有些不耐烦,他示意师傅丘处机快些离开,觉得与成吉思汗这个不识字又有些固执和偏执的人多说无用。丘处机见成吉思汗愿意考虑他提出的一些主张,也为他治理国家求贤若渴的心境所打动,不由得心中窃喜。他想把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希望寄托在成吉思汗身上,就算历尽艰辛他觉得也值得的。事实上丘处机去暴止杀的主张被成吉思汗接受以后,蒙古军确实减少了对征地的残酷杀戮。听成吉思汗提到神仙一说,丘处机觉得有些好笑,看来,他也是怕死的。心想,这世上哪有不死的人,我修身养性也只是希望多活几岁,还叫我什么神仙。于是,他针对成吉思汗希冀长生之心理,劝他把修身与行善结合起来。丘处机说,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内固就是不要四处征伐,外修阴德就是要去暴止杀。丘处机劝其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凡将帅来谒,必方便劝以不杀,人有急必周之,士有俘于人者必援而出之,士马所至以师与之名,脱欲兵之祸者甚众。成吉思汗听后不断点头。
独眼人心想,师傅丘处机真是个救生灵于鼎镬之中,夺性命于刀锯之下,一言止杀有济世有奇功的高人,看来,自己放下屠刀跟随他还是对的。不过,他觉得自从跟随丘处机以来,除了天天听他叨唠止杀要劝成吉思汗息战,并没有跟他学什么惊世武功。
“先生以神仙之誉不为过也,只是眼下金人如果不服我的统治有何良策。”成吉思汗叹息一声,“有几路江湖义人马正欲迎我大军,是杀还是不杀?”
“大金将灭是个定数,待以时机,那些绿林英雄自会归顺大汗的。”丘处机两眼紧紧地盯着成吉思汗,劝他不要对那些绿林英雄开杀戒。接着又向宣传济世安民思想,要他在战后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的秩序。见成吉思汗点头称是,丘处机心里很是高兴。丘处机盼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以便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金世宗统治时期,一度政治比较清明,因此获得丘处机的拥戴和高度评价。然而好景不长,蒙古军进入中原与金战争不断造成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目睹人民痛苦生灵涂炭丘处机感到十分痛苦。
“以后,我得天下,就让你们长春教为天下第一教。”成吉思汗哈哈笑到,“你也可与我并肩而论了。”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忍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丘处机把这次和成吉思汗交谈当作一个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理想的良好契机,后来他又一次面见成吉思汗时曾吟咏到“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丘处机反复向成吉思汗灌输爱民的道理,让成吉思汗明白以敬天爱民为本。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及蒙古人要有行孝之心。他说尝闻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闻国俗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众。普天之下所有国土不啻亿兆,奇珍异宝比比出之,皆不如中原天垂经教,治国之术为之大备。山东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鱼、盐、丝、蛋以给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为大国历代有国家者唯争此地耳。要治理好中原须让百姓获苏息之安,减免中原地区百姓赋税,真正做到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成吉思汗思想多有所触动,他愣愣呆了一会,唤过一个怯薛。
“去,将丘处机先生的仁爱孝道主张遍谕各地。”成吉思汗这样吩咐到,“凡我子孙,当以接受丘处机的主张。金莲川那边也要去,再探,看一下耶律先生愿意归顺没有。对纳牙阿说,要有耐心。”
怯薛领命而去,丘处机望着怯薛的背影,手捻胡须微微一笑。他想,看来成吉思汗是有所动心了。他不仅向成吉思汗宣传济世安民主张,还盘算着接受成吉思汗免除全真教徒赋税的圣旨,要利用成吉思汗授与掌管天下道门大小事务一听神仙处置,宫观差役尽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护卫这种特权,在黄河流域大建全真教宫观,事实上在后来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布凡百余区,他利用宫观广发度牒安抚了大批无以为生的流民,使之加入全真教,从而免除了他们承担的苛捐杂税。还燕后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至今称道之。丘处机没有想到他后来的这些举措会影响巨大,以致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入全真教门下,文人官吏以与全真教相交为荣,道教其他派别甚至佛教寺庙也挂起全真旗号,一时间全真教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面。蒙古大军队进入中原之初,由于烧杀掳掠激起了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激烈反抗,现实使成吉思汗逐渐认识到仅靠武力难以维持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不得不对一些过于残暴的政策予以调整。丘处机用儒佛道传统文化开导成吉思汗,所宣传的观点或多或少为成吉思汗了。
“大汗,我和徒儿可以告辞了。”丘处机看了一眼独眼人。
“是的,师傅,该走了。”独眼人心想终于可以不再听两个人叨唠了。
“汉人尊重神仙,犹汝等敬天,我今愈信,真天人也。”成吉思汗把丘处机送到大帐外说,“天俾神仙为朕言此,汝辈各铭诸心,朕已深省,神仙劝我良是。但神仙劝我语,以后都依也。”
丘处机和独眼人朝成吉思汗抱拳示意一下,师傅二人翻身上马。独眼人朝成吉思汗挤了下眼,心想,这个大老粗也学着拽文了,不管怎么说,听师傅的就好,不听,哪天有你好看。
“想什么呢?”出了成吉思汗大营,丘处机见独眼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笑了笑说,“此次让成吉思汗接受汉化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他未必真的会象你一样放下屠刀的。”
“知道,就算他嘴上说放下屠刀,心里也未必有佛的。”独眼人嘴角露出一丝阴冷地笑意,“对他这种人只能以暴制暴。师傅,他杀伐无数,睡了那么多女人,我在想,是不是让女人接近他,把他弄死算了。”
“怎么弄死他?”
“只须把他的男根弄下就行了,看他还怎么横?”
“混话,他是天命大汗,现在已成定局。”
“师傅,成定局的事就不能再改变了吗?”
“嗯。”丘处机抖动一下马辔,“走,快些去金莲川看一看。”
“去那里干什么?”
“成吉思汗两次差怯薛,并问起耶律楚材,此事非同小可。”丘处机看一眼独眼人说,“耶律楚材是济世精英,日后,要蒙古人听咱汉人的,就靠他了。”
第六十章
丘处机赶到金莲川时,蒙哥和忽必烈已经被子聪和尚和文正几个人灌得有些醉意了。纳牙阿听说丘处机到来,忙走近蒙哥和忽必烈面前耳语着什么,丘处机笑吟吟的,心想,此子便是成吉思汗的怯薛头子纳牙阿了。望着年龄很小的忽必烈,丘处机走过去抚摸一下他的脑袋,心想,此子真有王者之气。
姝仙笑吟吟给丘处机敬酒,她低声对给丘处说着什么,丘处机哈哈大笑起来。“成吉思汗已经接受为师的主张了。”丘处机这样说笑着,在坐的人都愣住了。文正心想,看来,今天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实际上丘处机宣传的济世安民的主张和成吉思汗论道,确实让成吉思汗接受汉化,对于推动在中原地区汉法行事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丘处机面见成吉思汗论道,为日后耶律楚材的改革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是出身于契丹族,早年深受儒学影响,精通汉文,后又随佛教高僧万松研习佛学。他归顺成吉思汗以后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为蒙古人汉化起到一定作用,后人多以为耶律楚材是集儒佛为一体的思想家,实际上在耶律楚材思想中也有很浓厚的道家色彩,他深受丘处机的影响,把丘处机论道内容加以记录整理并编成《玄庆风会录》一书。在他的文集《湛然居士集》中多有类似准备求真入道林,老子年来酷爱闲,不学空门不学仙等句,反映出道教对他的影响。在他归顺随成吉思汗以后出征时竟沿用道教方法预卜吉凶,史称楚材通术数之学尤邃于太玄,蒙古主每征伐必令楚材预卜吉凶亦自烧羊胛以符之,然后行。他非常推崇丘处机行善戒杀的说法,在丘处机论道以后他以独角怪兽出现为由力劝成吉思汗停止征伐班师回国,可见耶律楚材也是一个有三教合一思想的政治家,于丘处机思想多有承袭之处,更重要的是他从丘处机与成吉思汗论道中看到了在中原地区推行汉化政策和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几年后他在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汗的支持下进行改革,按照汉族传统习惯推行新税法等一系列措施对于缓和北方民族矛盾恢复和发展经济增加元政权财政收入都起了很大作用。由于稳定了北方进而加速了统一进程,为日后忽必烈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可以说丘处机对成吉思汗论道与耶律楚材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丘处机济世安民思想也从改革中得到部分实现。丘处机不仅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和济世安民的抱负,而且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内丹心性说理论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别于传统道教多为飞升炼丹之木祭醮禳禁之科,不重视文化修养的风习力主文以载道文道并重,在理论上更好地宣传本门教义。他入道门以后即刻苦自学不仅精通道教经典而且对儒佛二家经典也多有研究,于道经无所不读,儒书梵典亦历历上口,又喜属文赋诗然未始起蒿大率以提唱玄要为意,虽不雕镌而自然成文,有《溪》、《鸣道》和大丹直指》文书传世,介绍全真教内丹修炼法之奥秘,理论博大精深,被后人誉为文简而理直实修真之捷径入道之梯楷,是中国道教经典著作之一,他在诗词上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继承了唐诗宋词之长,不追求辞藻之华丽自有朴实、流畅、明快之风格,他把写诗填词作为宣传道教理论谈机锋唱玄的一种方式,《悯物》、《因旱作》将社会动乱万民涂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愤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后来他尝视道经泯灭宜为修复之事,晚年组织了重新修撰《道藏》的工作,委托其弟子宋德芳重印《道藏》120卷,他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尹志平、李志常、宋德芳等弟子。尹志平撰写的《北游录》创造性地继承发挥了丘处机三教合一思想,是元代全真教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李志常儒学功底也很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