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虞家小姐-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虞秋荻有几分喃喃自语的说着,又道:“我是姓虞家的,从来没有想过要跟虞家彻底决裂。”
虞秋元朝虞秋荻淡然笑着,神情突然严肃起来,道:“临别之际,有几句话我也提醒三姑娘,祖母过世是一年孝期,这一年内你不能议亲。齐老太太身体早就大不如前,若是……祖母孝期内,齐老太太去了,你是外孙女,孝期不长。但齐二老爷一家却是三年孝期,三年内家中不得办喜事,只怕也不会给你议亲。等三年期过,你的年龄大了,齐老太太又不在了……三姑娘,要早做打算才是。”
虞秋荻默然垂下头,无声叹息着,低声道:“我晓的……”
“即使生分了,我们总是一起长大的堂兄妹,齐二老爷只是你表舅。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在京城实在呆不下去了,就来直隶找我。至少我可以护你周全,让你衣食无忧。”虞秋元说着。
“多谢。”
104
秋风萧瑟之时,虞秋元返京了,虞齐两家的官司,旨意也终于下来了。先是虞家冒妄之罪,宣布虞家与齐家的婚事无效,再就是虞家欺负孤女,强抢嫁妆,这事就比较严重,旨意上写的明明白白虞秋荻的抚养权从虞家转移到齐家。
本来虞老爷作为当家人该被重罚,不过想到虞老太太病逝,念虞家在孝期中,便从轻发落,并没有给虞老爷判刑。虞秋元作为送嫁之人,虽然是不知情,仍然遭重斥。
圣旨没下来之前京城关于虞齐两家的八卦已经被议论到沸腾,现在圣旨下来了,对于虞家的指责中更是到达了极点。比如周家,虞老太太的娘家,虞老太太去世之后,周大太太直接发表声明与虞家划清界限,两家直接断绝来往。
虞大太太的娘家张家,虞大太太休出之后两家就彻断了,更不用说其中还有张舅母死的不明不白,张家别说虞家论亲戚了,打官司都来不及。
就在虞家千夫所指之时,虞家又暴出来一个丑闻,虞大爷要休妻,休掉大陶氏。原因是大陶氏在妾室产子时留子去母了,虞大爷指责大陶氏犯七出之一的嫉妒,一定要休出。
消息传出之后京城众人都惊了,留子去母虽然是后院常用的手段,但被发现之后确实是名声不好。问题是虞家自己都臭大街了,陶家没跟他划清关系已经很够意思,他还敢休妻,真是太拿自己当盘菜。
结果虞大爷就是不依不饶地要休妻,两家干脆就打起了官司,京城众人对虞家是彻底无语了,都这样了还敢打官司。当然官司并没有打起来,陶家是女儿家怎么都吃亏,最后双方协商和离了。
这事出来之后对虞家的指责声更大,其实也没大哪里去,跟换亲抢嫁妆相比,和正妻和离只算是小事一碟,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外头的这些议论自然也传到齐老太太和虞秋荻耳朵里,虞秋荻早就知道了,此时也不意外,虞大太太的事出来后,大陶氏肯定不能留了,这绝对是个隐患。
齐老太太自觉得时间不多,不会去理会这些,旨意中特意写明把虞秋荻的监护权转移,这是齐老太太求的太后。若是她活着的时候,虞秋荻就订好了人家,她走的还能放心些,现在虞老太太先走了,虞秋荻必须得守孝,一切又不同了。
“圣旨都下了,外祖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虞秋荻在齐老太太床边坐着,一边喂着齐老太太药,一边笑着对齐老太太说着。
齐老太太长叹口气,有几分感慨地道:“也许当年……我真的错了。”就像贺子章说他的,若是还有一个庶子,虞秋荻的处境都不会像这样那样。即使有旨意下来,明确齐家对虞秋荻的监护权,但到底不是亲舅舅,中间那一层差的多了。
虞秋荻把最后一口喂完,随手把药碗交给旁边的婆子,又拿来手绢给齐老太太擦嘴,笑着道:“舅舅素来对外祖母十分孝顺,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从京城回来之后,齐老太太的身体就不大好了,她刚出事那会,齐老太太倒是能打起精神,那是靠一口气提着。虽然她的终身大事还没有彻底解决,但虞老太太的过世,让齐老太太更加为虞秋荻发愁,她已经风烛残年,哪里还能经得起这么多。
齐老太太却是摇摇头,她始终没办法信得过齐二老爷,道:“没想到虞老太太……”
若是虞老太太还能多活会,也不要太多,三个月半年就够了,她就有足够的时候给虞秋荻寻门亲事,到时候就是需要守孝,亲事定下来了,若是男方敢退亲,自有齐二老爷出头。折腾到现在,要让齐二老爷给虞秋荻订亲事,她如何能放心。
“车到山前必有路,外祖母何必如此担心,舅舅肯定会为我寻到合适亲事。”虞秋荻垂下眼微笑着说,前头一句不止是为了安慰齐老太太,她也真心如此想的。
那天跟虞秋元谈过之后,她也释怀了许多。虞秋芳毁了她的前途,差点害了她的性命,但为此付出了性命。虞秋元在本该要得势的时候放弃京城一切,回乡归隐,十几年后也许他能做到修身齐家,但还有没有机治会平天下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这就是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稳定性,与其去纠结这些,不如更坦然的去面对。就像老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来会如何,谁知道呢。
“唉……”齐老太太叹息着。
虞秋荻却是突然道:“祖母大丧,我身为孙女没有在家守孝,本来就是不太妥当,我想着到青云庵去给祖母祈福。”
齐老太太神情有几分犹豫,虞家人并没有死绝,就是现在虞秋荻的监护权改变了,也该在虞家守完孝后。来齐家守孝也不能说不好,但守孝有许多忌讳,她一个外甥女,不太好十分麻烦舅舅家,到庵堂去祈福守孝是作为合适的,外人说起来,也许会说虞秋荻懂事孝顺。
虞秋荻看齐老太太没答应,补充道:“只是做做样子,我肯定还是要陪着外祖母的。”
“到青云庵去祈福守孝,是该如此。”齐老太太说着,道:“我让吴妈妈去办,就是住不了几天,也得弄个单独小院,外人看着也像样。”
“嗯。”虞秋荻浅笑着说,心里松了口气。她会如此提议,更多的是因为她心中有想出家的念头。
圣旨下来,全京城皆知齐二老爷是她的监护人,就是齐老太太去了,齐二老爷为了自己的孝子之名也不会对她多坏,肯定会给她找户婆家嫁出去,弄不好还会成为他手中一颗棋子,用于家族联姻。二房的人口并不多,多个外甥女,嫁出去之后也会多门姻亲。
若是联姻肯定能嫁的好,齐二老爷也会成为她的助力。但她突然间觉得嫁人本身就不是好事,看看虞老太太,再看看齐老太太,然后再看看她所知的名门贵妇们。侍奉公婆,照顾儿女,照理家务,摆平妾室之间的争宠,还要努力生儿子,讨好丈夫。
她受了虞老太太和齐老太太这么多年教育,本以为她能很适应这种生活。结果与齐家的婚事黄了,外祖母的一生心血白费了,然后她喜欢的人不可能娶她。只是为了嫁人而嫁人,不知道为什么她真心觉得这样的一辈子太累了。
与其嫁人,还真不如出家,一般女子出家结果都十分凄凉,就是当了尼姑也是要吃饭。尼姑的生存环境比和尚还不如,若是无人供给,有些甚至于沦为暗娼。与一般女子不同的是她有嫁妆,虞二抢的她的嫁妆此时全部在齐家,相信齐老太太还会留笔钱给她。
女子没有独立户籍权,但嫁妆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有这些嫁妆在身边,她就是出家为尼,平常生活也绝对没有问题,齐二老爷再怎么样也不能动她的嫁妆。一个人过日子,就是尼姑庵的生活清苦一些,也好过在后院里斗的你死我活。
这个念头绝对不能说出来,齐老太太活着的时候,这话肯定不能说,就是齐老太太不在了,齐二老爷也不会赞同她出家。实际疼不疼她是一回事,齐二老爷肯定会在意自己外面的名声。不过目标有了,现在要做就是朝着目标奋斗。
若是齐老太太给她寻了亲事,嫁了也许没什么,若是齐二老爷安排她出嫁,联姻的棋子没那么好当,还是出家吧。
“二太太来了……”外头丫头传话进来。
虞秋荻忙起身相迎,齐二老太太手拿大红帖子进门,见礼之后,齐二老太太就道:“老太太,刚才卫国公府送来喜帖。”她这个侯府女主人当了这些年,一般的红白喜事都能料理的了,不同的是这回是卫国公府世子尚公主,还是嫡公主。
齐老太太不自觉得轻轻叹了口气,看向齐二太太道:“等我闭上眼,你还打算去问谁?”齐二太太说不上坏肠,但出身太低,教了这么多年,长进是有,但还不够。
齐二太太的脸顿时涨红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虞秋荻见状便寻了个借口退出去,等她出了门,齐老太太便叹了口气,看向齐二太太的目光却没有那么和善。嫌虞秋荻嫁过来之后她这个婆婆的身份尴尬,又嫌虞家的家底不够厚,但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十几年过去了,她这个侯府第一夫人人又会做什么。
“我也拟了礼单,不过想到嫡公主大婚,马虎不得,便想让老太太帮着看看。”齐二太太低头说着,把自己拟好的礼单拿过来。
吴婆子刚想接过来,齐老太太却是挥挥手道:“我还能活几天,这些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
齐二太太讪讪的把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脸显得更红了。知道齐老太太这是甩手不管了,正想找个借口走,只听齐老太太又道:“我听说你和老爷合计着要娶罗家的姑娘?”
齐二太太头压的更低了,道:“老太太误会了,是上回遇上李家太太时,李太太说起来的,是罗家的意思,老爷并无此意。”
“是啊,与虞家的婚才退掉,然后马上跟罗家结亲,你们也得担心旁人议论。”齐老太太冷哼着说,随即正色道:“先不说罗二姑娘是庶出,就那她脾气性情都不行,她今年应该有十七了吧,若是真好,凭着罗家的家境早就寻到好亲事了。”
罗二姑娘纯粹是被养废了,别说当家主母,就是次子庶子媳都不行。若是齐二老爷脑抽让齐瞬庭把她娶进门,齐家差不多就要完了。
齐二太太低头小声道:“请老太太放心,老爷已经让我回绝了。”
虽然虞家换亲有错,但也有很多人奇怪齐瞬庭为什么跟虞秋荻解除婚约,就是对外说姐妹争夫,但此事虞秋荻是无辜的。就是虞秋荻为了姐妹情谊,要求退婚,齐家也应该坚持婚约才是。尤其是齐老太太那么不好了,就是为了让她老人家安心,也该让齐瞬庭娶了虞秋荻才是。
齐二太太如何能跟人家说,她根本就不想虞秋荻当她儿媳妇。至于在外说虞秋荻的不是,圣旨都下来了,以后虞秋荻归于齐家,自己这个舅母该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如何能说她的坏话。按齐二老爷的意思,齐瞬庭的婚事只怕又有得拖了。
“挑媳妇不能只看门第,最关键的是姑娘性情,嫡出自然最好,庶出里也有不少好的。慢慢打听人品,性情,不然娶到一个搅家精,后宅不宁,男人只是料理家务事都来不及,哪里还能心力效忠朝廷。”齐老太太叹气说着,抬头看看齐二太太,只怕她也是听不懂。心中有几分无奈,只是挥手道:“你去吧,以后家中之事不要来问我,你自己料理即可。”
“是。”齐二太太答应着,低头退下。
齐老太太不禁又是一声叹息——
“父亲,母亲,我想娶虞三姑娘为妻,请父母成全。”罗慕远跪下说着。
罗大老爷怔住了,罗大太太更是惊讶,夫妻俩个不可思议的看着罗慕远。罗慕远已经十六岁,虽然与何家的婚事才了结,要等一等才议亲,不过现在可以挑着看看,罗慕远是嫡长子,早些成亲更好些,罗大老爷请封世子的奏折都写好了,只等往上递。
今天把罗慕远叫过来,其实也是想跟他说说亲事,虽然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男子的权力相对多一点。比如李家有合适姑娘,张家也有合适姑娘,两家都是门当户对的,娶谁没差别,男子若是更喜欢李家的姑娘,父母基本上还是会成全的。
但他们怎么也想到,罗慕远开口求的竟然是虞秋荻……
“不行,虞三姑娘正值祖母孝期,此时不能议亲。”罗大老爷首先反应过来,立即用客观原因反驳。
“我可以等她孝满。”罗慕远低头说着。
罗大老爷皱眉挥手道:“时间太长了,祖母孝期是一年,但外头都说齐老太太不太好了,若是齐老太太去世,威远侯府是三年孝,三年内不能议亲。”
罗慕远抬起头来,苦笑着看向罗大老爷道:“父亲说了这么多,只是看不上她的家世而己。”
105
罗慕远开口时就知道父母不可能同意,与虞秋荻个人没有关系,是家世的问题。罗家就是不如以前了,嫡长子的婚事也不可能随意结。今天父母把他叫过来,说要商量他的婚事,提到的几户人家,门第出身都是一等一的。
但他若是不开口,那这门婚事就绝无可能性。就是卫策跟他说了,他会帮忙劝服罗大太太,那首先要开口的也是他自己,不然哪里来的说客。难道让卫策去跟罗大太太说,我看虞家姑娘好,就许给罗慕远吧,这纯粹扯淡。
罗大老爷听罗慕远如此说,脸色顿时阴了下来,道:“虞家现在外头是什么名声,就是虞三姑娘由威远侯府抚养,她也只是个外甥女而己。更何况现在齐虞两家官司闹得沸沸扬扬,这个时候你提出要娶她,齐侯爷晚上睡觉只怕都要笑醒了。”
罗大太太并不像罗大老爷那样先考虑名声之类的,她只是很不可思议地看向罗慕远,道:“你想娶虞三姑娘?你与她……也就见过几面而己,你怎么会想娶她?”
罗慕远苦笑道:“情之一字,与见过几面有关系吗?多少夫妻相处一辈子了,最后翻脸成仇。”
罗大太太还是觉得十分不能理解,只是看向罗慕远问:“你这份心思是什么时候有的?”罗慕远以前与何家姑娘订过亲,虞秋荻更是不用说,若不是虞家人残脑,她此时已经是威远侯府的世子夫人。
“很久以前。”罗慕远低头说着,又道:“本来她与齐家早订下婚事,我也死心了。但现在与齐家的婚事黄了,儿子就斗胆向父母请求。”
“不行。”罗大老爷挥手说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把这个心思绝了吧。”
“父亲!”罗慕远高声喊了出来,声音中透着一丝悲苦道:“若是她已有婚约,或者丫头平民,儿子绝对不敢妄想,但现在她是威远侯府的外甥女,就是门第差了一些,也不是配不得。我从小时就见父母琴瑟和鸣,夫妻恩爱,心中十分羡慕,长大之后也想娶自己心仪女子为娶,恩爱长久过此一生。”
“我与你母亲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之日才相见的,哪像你这样……”罗大老爷指着罗慕远吼了出来,本来想骂的难听些,一时间却想不到形容词,只是手指抖了抖也不说话。
罗大太太却是继续问:“那虞三姑娘可知道你的心意?”
“她早与齐家订了亲事,我本就己死心。”罗慕远一脸苦情的说着,又道:“更何况男女大防,我根本就没见过她几面,她如何能知我的心事。”
罗大太太听得心中有几分放心,只是单相思事情就好办了,把罗慕远说服,事情也就完了,此事也就不会闹大。
不是她以最大的恶心揣测人,而是罗慕远一直都听话懂事,几乎可以当嫡长子的楷模,突然间提出要娶一个父母都反双方的人。罗大太太不禁去想,是不是两人都有如此想法,然后还在某个时候互表衷肠了。若真是如此,虞秋荻就绝对娶不得,她跟齐家的婚约可是才解除。
罗大老爷脸色也有几分缓和,刚想再说其他的,罗大太太却是向罗大老爷使了个眼色。罗慕远虽然孝顺但并不是没有主意的人,只是狂骂一通未必有效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自己改了主意才好。
成亲之后的日子还得他自己过,当父母的也希望他将来能够夫妻和美。若是强逼着他娶了别人,心着压着口怨气,本来能过好的只怕也要过不好了。
“慕远与何家的婚事才完没多久,外头还有闲话,并不是说亲的合适时候。倒是二妹妹的婚事,都到这个年龄了,总要姑姑先出嫁,侄子才好才成亲吧。”罗大太太把话题岔开,省得他们父子再吵起来,至于罗慕远的思想工作,她慢慢做就是了。
对于罗家来说,罗慕远的婚事还可以往后拖一拖,要紧的是把罗二姑娘嫁出去。这位才是真棘手,前不久齐家已经回话了,虽然说的很隐晦,那意思也是没看上罗二姑娘。想想也是,就是齐二老爷是过继的,齐家在朝中也说不上有势,但让人家世子去娶一个庶女,先不说罗二姑娘品行如何,门第也配不上。
提到罗二姑娘,罗大老爷顿时把眉头皱的更紧,罗老太爷自从把爵位传给他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打击太大,现在凡事不管不问,只是到别院里住着说是要休养。罗老太太虽然没跟着隐居,但向来随和,怎么样都行,而且年龄趋大,许多事情也不管。
父母不管,接下来就是兄长,罗二姑娘的婚事也就当仁不让的推给了罗大老爷。其实以前罗家鼎盛之时,倒是真有不少好亲事,但罗二姑娘心高志大,非得比跟着嫡姐来。那时候家中老侯爷主事,很疼爱这个老来女,只怕她嫁的委屈,结果一拖再拖就拖到了现在。
罗大太太把罗慕远从地上扶起来,道:“你是侄子,姑姑的婚事不该来问你。但你是长子该该为你父亲分忧,你成日在外头走动,可有认识知根知底的青年才俊?”
罗慕远想了想,最终摇摇头。
罗大老爷不禁叹了口气,青年才俊肯定有,但说给罗二姑娘……记得罗大太太曾经问过郑王妃的主意,郑王妃回答的那个干脆,罗二姑娘那样是嫁谁坑谁,你看谁不顺眼就把她嫁给谁好了。
又拉着罗慕远说了一会话,火药味没那么浓了,罗大太太这才让罗慕远退下。等他出门,罗大老爷脸又拉了下来,道:“都是你宠的,婚事都要自己做主。”
“什么叫做我宠的,还不是你从小就教他,凡事都要有主见,他现在有主见了,你又不乐意,真是难侍候。”罗大太太笑着打趣他,随即也是叹了口气,还是觉得不能理解,道:“他怎么就喜欢上虞家三姑娘了呢。”
虞家三姑娘她也是见过的,样貌是很好,但要说绝色佳人,倾国倾城那肯定还差些。教养谈吐倒是很不错,但都在规矩之内,也没听说过她有什么过人的才艺。以罗大太太的眼光看,属于上等女儿,但好像也说不上独一无二,天下无双。
“这事谁能说的准。”罗大老爷说着,谁跟谁看对眼了真不需要理由,不然哪来的痴男怨女。却是叹气道:“与虞三姑娘的婚事肯定不行。”
罗大太太也觉得这门亲事不妥当,虽然说虞三姑娘是受害者,但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虞三姑娘想在京城议亲就是没有孝期,也得稍稍等一等,往京外嫁倒是没什么。更何况那样的家庭背景,虞家这个正经血亲已经完了,跟着一个表舅过活。嫁妆肯定是不少,但罗家并不缺这点钱。道:“我也觉得不妥当,不过,你别把话说得那么直接,动撤就骂他。”
“那要怎么办?”罗大老爷说着,不同意就是不同意,还有什么话说。
罗大太太笑着道:“你儿子的脾气你还不知道,那就是一头驴,你越是喊着不同意,他越是跟你拗。就算你是他老子,也不好硬逼他的。家里二姑娘的亲事还没订下来,慕远的亲事并不着急,你先不要跟他提亲事,我慢慢劝他。有时候是少年心性,过不久就淡了。”
若是虞老太太不去世就好了,齐老太太身体也不好,只怕会马上给虞姑娘定亲,只要她定了亲,罗慕远也就死心了,再怎么喜欢也没有抢□的道理。
“若是如此就最好了。”罗大老爷说着,和平解决自然最好,心里却是另外一件忧虑道:“二姑娘的婚事……”
罗大太太当即挥手道:“你别来问我,我是没主意的。”
不是她这个大嫂子不管小姑,她这个长嫂嫁过来这些年,这小姑就没给她过好脸色,好像天生欠了她似的。罗老太太是一直不怎么管,嫡姐郑王妃都嫌弃她,不愿意给她说亲事。更何况自己这个嫂子,真让她心里话,真不如嫁到京外去,还能少给娘家惹点事。
“唉。”罗大老爷深深叹口气,对于这个庶妹他也是十分无语,停了一下才道:“我心里倒是有个人选,只是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罗大奶奶连忙问:“谁?”
“安远侯夫人不是去世了吗。”罗大老爷说着。
“你说贺侯爷啊……”罗大奶奶声音不禁拉的有点长,侯府庶女给同样门第的侯爷当填房,倒也说的上门当户对。不过前头贺太太去可是生下两个嫡子的,两个嫡女倒没什么,多给点嫁妆打发出去。关键是嫡子都有两个,生下孩子爵位也没指望,这个后妈可不好当。
“以前他是闭门谢客,风云变幻之际突然出山了,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罗大老爷说着,家族联姻先要考虑的就是两方家庭,个人是次要的。以目前朝廷上的局势,跟贺家联姻肯定不会吃亏。
罗大奶奶这才反应过来,两人考虑的方向完全不同,想了想却是道:“贺太太去世还没多久,虽然不用守满三年孝,但总要停一停,二姑娘的年龄只怕未必等得。”
罗大老爷听得又是一声叹息,道:“就凭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