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才子-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胡大人练得好兵,这分明是人家俞大猷一手调教出来的,身经百战的广东粤北军。”赵文面上的讥讽之色更浓:“当年胡大人来东南的时候,手头没有一兵一卒,还不是靠戚、俞二人一手维持,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可胡大人是怎么对俞大猷的,想必吴大人心中也清楚得很。”
    吴节这才明白,难怪这支军队如此剽悍,原来是俞家军啊。这次军队是俞大猷在广东时拉起来的,士卒都是粤北韶关地区的青壮。粤北人虽然瘦小,可骁勇善战。
    这支军队从广东打到福建,又杀到浙江,乃是大明朝一等一的敢战之师。
    可即便立下如此大功,俞大猷还是差点坏在胡宗宪手里。
    微微一想,就记起了相关的历史记载:
    嘉靖三十八年,贼泛海流劫闽广,占领福建泉州浯屿,御史李瑚一再上奏弹劾胡宗宪纵贼,胡怀疑是俞大猷为其同乡李瑚提供了军情内幕,故奏上一本,委罪俞大猷,说岑港之败,完全是由于俞大猷的作战不力。帝怒,逮俞大猷系诏狱,再夺世荫。锦衣卫陆炳知俞大猷冤,为通关节,送钱于严世蕃,大学士徐阶亦为之担保,才被释放到大同戴“罪”立功。
    ……
    看来,胡宗宪的品德并不像传说中那样高尚。
    办了俞大猷之后,这支军队自然就落到了他手里。
    一时无法接受这样一个英雄竟然做出此等下作之事,吴节有些沉默。
    赵文倒来了劲,继续冷笑着小声道:“可这么一直强军落到胡大人手中又如何,这几年过去了,竟没有出过浙江,整日在杭州呆着,未发一箭。只知道在我等面前耀武扬威。当然,赵文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胡大人犯不着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田猎田猎,呵呵,吴大人吴钦差,他是在向你夸耀武功啊!”
    吴节悚然而惊。(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所谓小人
    “胡宗宪向我吴节夸耀什么,又有什么好夸耀的?”
    吴节摸不透赵文为什么会这么说,只淡淡地会了一句:“胡大人当朝二品,节制南五省军政,我吴节不过是一个六品闲官而已。”
    赵文嘎嘎大笑,声音像夜宵一样刺耳,也不再说话,只不住喝酒。
    须臾,就有一个士卒端了一碗鹿血上得台来,跪在胡宗宪面前。
    胡宗宪接过鹿血,一饮而尽高呼:“痛快,痛快!”
    “威武,威武!”又是一阵大喊。
    突然间,通通三声炮响,一刹间,所有的呐喊都停止下来,旷野寂静无声,只有刚才的呐喊声还在耳边回荡。
    烈日正刚,明亮的日头下,原野里满是铠甲上的金属反光,杀气冲天而起。
    胡宗宪突然将手中的碗狠狠摔下台去,散做一地碎片。
    又是一通鼓响,先前那一百骑兵如潮水涌来,冲到高台之下。然后同时跃下马来,手执长矛蜂拥而上,好象要将吴节淹没了。
    连老三大叫一声,猛地挡在吴节身前。
    而吴节身后的随从一个个面容惨白,有的人已经瘫软在地。
    那赵文也不防胡宗宪来这么一手,嘴唇颤个不停,再说不出话来。
    只吴节深吸了一口气,大喝:“胡大人,这是何意?”
    胡宗宪这时才像是记起有吴节这个人存在似地,朝那群武士的头递过去一个眼色。
    那武士单膝跪与吴节身前,面容上却没有任何恭敬,喝道:“胡总督请吴大人去节堂说话!”
    这个时候,赵文才醒过神来,大喝:“贼子无礼,贼子无礼!”他却愤怒了。
    胡宗宪哈哈大笑着一挥袖子:“今天就这样,都散了吧!”
    浙江巡抚和杭州知府等一干地方官员同时站起身来,恭敬地一施礼。告辞而去。
    大笑声中,胡宗宪走到吴节面前,伸手牵住:“士贞,嘉靖三十九年的时候,胡某在西苑就曾见过你一面,可惜没能说上话,今日一见,士贞风采依旧。叫人好生欢喜。”
    胡宗宪手劲很大,被他握住,又看到他虎口上还沾了几滴新鲜的鹿血,吴节心中一阵腻烦。
    当年在皇帝那里见着胡宗宪的时候,这家伙风度偏偏,好生潇洒。却不想在地方上如此跋扈,且一点面子都不给我吴节。
    进了中军节堂,看了茶,胡宗宪有一句无一句地同吴节说话,语气甚是平淡。
    反倒是那罗龙文一脸的假笑:“吴大人这才来杭州的事情,万岁已有旨意下来,却不知大人有何计较?”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吴节心中恼火:“胡总督,陛下让我来看看前线的情形。问大人何市能够用兵,浙东和福建的战事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彻底解决,还请大人明白地回答这个问题。”
    胡宗宪依旧不说话,那罗龙文却叹息一声:“罗某这次被严阁老派到浙江不也是为这事吗,东南战事久拖未决,国事糜烂,确实也到了不得不了结的时候,大人来得正是时候。不过,这几日。罗某在胡大人帐下行动。却发现了一些问题。若是要用兵,却还差些钱粮。正要筹集一段时间。”
    吴节道:“朝廷不是设置了厘金,让军队自行设置关卡吗,怎么还缺军饷?”
    胡宗宪缓缓开头:“也是吴大人来得合适,素闻大人懂得理财,正要借重于你,军中帐目都在总督府中,还请大人帮看看。”
    说罢,也不等吴节答应,罗龙文就朝外面喊了一声:“来人,送吴大人去看帐本。”
    吴节心道:不管胡宗宪说什么,帐目这种东西总做不得假,且看看再做打算。
    就随府中下人出去了。
    *********** *************** ****************** * *********
    北京,裕王府。
    谭纶微笑:“依下官看来,胡宗宪手下能打的军队也只有戚继光一支,倒是可以在这里着手。”
    高拱突然一声冷笑:“戚继光,小人也!”
    这一句话说得很不客气,裕王一笑:“高相此言何解,可是因为戚继光贪财奢靡?”
    戚继光这人打仗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有些爱钱,日常用度极尽奢靡之为能事。坊间传言,戚继光吃白菜只吃菜心,每餐都有三十多道菜式,都是山珍海味,一顿饭足够普通百姓一年所需,即便如此,戚将军还在感叹无菜可吃。
    高拱摇头:“古人有云: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可平。可见做当文官的清廉最为要紧,可武将只要敢于上战场与敌厮杀,为国家出力,在廉洁上并不能太苛刻。再说,东南军营中人,谁不是富得流油,胡总督可比戚继光贪婪多了。”
    这个时候,谭纶扑哧一笑:“高相可是说戚继光惧内一事?”
    他这一笑,王爷也忍俊不禁,连黑脸庞的高拱也不觉宛尔。
    戚继光统兵数万,威震东南,却每闻老婆大人驾到而惶惶不可终日。其部下皆不平,纷纷表示要为大帅教训这个 “悍妇”。
    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不一会儿,其妻来到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
    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地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又有一次,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极力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当时其妻午睡刚醒,戚继光拿着宝剑大声喊喝以给自己壮威,其妻立马怒吼道:“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
    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仓忙应答道:“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所以才高声叫唤。”
    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
    笑毕,高拱摇头:“这是人家的私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谭纶:“那戚继光为什么又变成小人了?”
    高拱森然道:“王爷和谭大人大约还不知道,就在今年春节,这个戚继光派人带着好几万两银子进京城,四下活动,大把撒银子。他甚至还找到严嵩那里去了。戚继光本是胡宗宪的下属,这次却绕过胡总督卖身投靠以求富贵,依我看来,品德可差劲得很。”
    戚继光这一手纯粹是叛门而出,在大明朝官场上可是大忌。
    这样的白眼狼,令人不齿。(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七章 不如杀之
    “什么,你说要杀了吴节?”胡宗宪惊叫一声:“文长,此举是不是太过了?”
    吴节下去之后,从屏风后面慢慢地走出一个干瘪的老者。(……网点点)此人正是胡宗宪最得信任的幕僚徐渭徐文长,名满天下的大名士青藤先生。
    一般人提起徐渭,都视之为大明朝自解缙、杨慎之后的第三大才子。他的文章、书画、诗词、智慧在现今都是超一流的。即便是权势滔天,狂妄不羁的严东搂严世藩在他面前,也只敢称半个才子。
    可见此人的名头响到何等程度,真说起来,吴节即便连中六元,可在世上的名气比起他来,还差上半筹。
    自从徐渭如幕之后,胡宗宪就视之为心腹。自去年倭寇大举入侵以来,也因为有此人的运筹帷幄,胡宗宪才能够勉强维持如今这个局面。
    吴节这次来浙江的意图,胡宗宪自然是知道的,不就是皇帝派他来督促自己尽快解决战事的吗?
    说起吴节,胡宗宪也是前年才在嘉靖那里见过他一次,当初也不在意。却不想仅仅一年多时间,此人就暴得大名,一举成为能够左右皇帝心思的重量级人物。而厘金制的出现,也同这人有莫大关系。真论将起来,胡宗宪还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在此刻之前,胡宗宪也没想好该如何对付这个朝廷钦差,毕竟人家那响亮的名头摆在那里,应该是个不好对付的人物。
    也缘于这样,胡宗宪索性将吴节晾了十天,今日才依了罗龙文之计,借田猎的机会,好生震慑一下吴节,让他知道,军中将士唯他胡总督马首是瞻,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插上手的。
    可在以前。徐渭却劝胡宗宪要善待吴节,至少要在表面上做出一副恭敬温和的姿态,让朝廷觉得他胡总督还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忠臣。可罗龙文像是着了魔一样,竟然极力要求给吴节一个下马威。
    罗龙文毕竟是严阁老的老人。真论起资历和入门的时间来,比他胡宗宪还要深还有早上许。他又是整个严党的智囊,而徐渭同他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胡宗宪没有办法,只能依计而行。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心下惴惴,可没想到刚才的吴节表现得很是平凡,即不像其他钦差那样勃然大怒。也不像其他地方官在大军威严前被吓得战战兢兢。。…/ ……广告 全文字
    完全是一副好奇的模样,好象是看到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全然是一个能够玩弄于掌股之间的竖子,名气虽大,诗词文章虽好,但人情世故,为政手腕却还嫩得很!”不觉中,胡宗宪给吴节下了这么一句定语,心中就有些不屑。
    徐渭以前一直劝自己千万不要和吴节翻脸。毕竟吴节是天子近臣,他在皇帝面前说一句话,抵得上别人说一千句。可万万没想到。徐渭竟然如此激进,一开口就让胡宗宪取吴节性命。
    “正是。”徐渭镇静地点头,目光恬淡地看着一脸惊容的胡宗宪。
    “好,这种奸佞之人,无耻弄臣,将来若得了势,只怕非国家之富。必定是易牙、刁方一样的人物。昔日,孔夫子诛少正卯,胡大人不妨效此义举。”吴节这些天在南京的所作所为早已经南京总督府衙门的细作报来杭州,罗龙文也知道杀害自己堂弟的凶手水生做了吴节的家奴。
    水生投靠吴节之后。吴节居然不知道将人藏起来,反带着招摇过市,这无疑是在罗龙文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甚至怀疑是吴节在背后指示水生杀还的罗友同。
    他已将吴节恨之入骨,徐渭提议诛杀吴节,正中了罗龙文下怀。当下就高声赞许:“听说此人同内廷的阉贼们过往甚密,阉贼能有什么好东西。这吴节枉有名士之名,却是一个实在的乱臣贼子,当杀之,为天下除一大害!”
    说到这里,罗龙文眼睛都红了,浑身上下都是腾腾杀气。
    胡宗宪却摇了摇头:“吴节名满天下,身为翰林院编纂,天子近臣,若贸然动手,惊动太大,将来如何向朝廷交代?”
    罗龙文嘎嘎大笑起来:“汝贞真是迂腐,大军之中,又身处前线,要让一个人彻底消失还不容易。不管是阵前流矢,还是落水沉船,都简单得紧。他吴节不是要来督促用兵吗,就安排一次战役让他随阵观战好了。”
    “还是不妥,做这样的事,愧对天地良心,胡宗宪却是做不出来的。”罗龙文吴节的冤仇胡宗宪是知道的,觉得罗龙文如今是被仇恨冲昏了头,他的意见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将目光落到徐渭身上:“文长,吾观那吴节,不过是一个纯粹的公子哥儿。文章诗词自然是做得极好的,可对于军国大事,却是一窍不通。方才在田猎之时,此人就好象是一个正在看热闹的黄口小儿。”
    他笑了笑:“你啊,不是一直都敬佩吴节的诗词,终日哦吟不觉,还说恨不能于此人促膝夜谈,缘何刚一见他的面就劝我痛下杀手呢?”
    “是啊,他的诗词作得那是真好啊!”徐渭一脸的迷醉,忍不住高声唱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妙啊,当真是将那相思之苦说到骨子里去了。若我徐渭能写出这种文字传诸于世,也不枉来此世上一遭。可是……”
    徐渭面上的表情沉静下来,话锋一转,道:“大帅,吴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今天的田猎一副好奇模样,即不惊,也不怒,恰恰说明此人的厉害。也许,这样的场面在他看来根本就不值一题,甚至将你这个下马威当成了一场笑话。非大智大勇之人不可为。此人甚为厉害,必须除之。否则,让他呆在军中督军,却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局面来。”
    徐文长却是猜错了。吴节倒不是不惊。实在是今日这种情形,他在后世的大片中看得太多,不像别人那么大感震撼而已。
    却被徐渭误会了,极力劝胡宗宪杀之后快。
    听到徐渭的话。罗龙文微一思索,心中也是一惊,连声道:“汝贞,文长的话不可不听。倒不是因为我和吴节有血海深仇,抛开私人恩怨而言,这样的人物是不该留在军中。”
    ************************************************************
    北京,裕王府。
    听高拱提起戚继光的品德。王爷和谭纶都留了意。
    裕王:“戚继光越过胡宗宪去严嵩那里拜门……亏他想得出来,后来呢?”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高拱摇头道:“还不是因为俞大猷一案。”
    裕王奇道:“这案子同戚继光又有什么关系?”
    高拱:“俞大猷坏了事后,表面上看起来是必死的结局。可因为有陆炳的说项,竟然平安地从北衙诏狱里全身而退,不但性命得以保全,还调去大同做总兵官。听戚继光来京城活动的手下说,戚继光当时还很奇怪,这个俞大猷虽然是个大军头。可为人清廉得紧,家中极穷,就算有心花钱买命。也没那份银子。一查,才知道俞大猷竟然是陆公的人。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就算犯再大的事儿,命却是能保住的。这事给了戚继光很大的刺激,而且,胡宗宪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没准哪一天他戚继光也会像俞大猷被胡宗宪给算计了,将百练精兵给夺了去。于是,这个戚继光就想着在朝中找个厚重的靠山。”
    裕王却沉闷地叹息一声:“官员犯了事,查办的事情。朝廷只考虑这人是什么背景,身后又站着什么大人物,这个风气可不太对劲啊。高相,你接着说。”
    “于是,戚继光就想到了严嵩,就封了一封厚礼送了过去。结果。被人家给退了回来。”高拱一笑:“说起来那份礼却是不薄,一万两。”
    裕王和谭纶都只了一惊:“这么多。”
    高拱笑道:“王爷说多,可人家还嫌少了,直接就退了回来。小严还在书屋里骂了娘,说他戚继光在福建和浙江干了这么多年浙江都司佥事,手头几十万几十万入项,才肯拿一万两出来,当严府什么地方了。”
    “戚继光在严嵩那里碰了壁,又想着去攀附徐阁老,可惜老徐是个胆小怕事,圆滑之人。钱不收,人也不见,好象生怕得罪严嵩一样。于是,他戚继光又找到老夫这里,将一万两送了过来。”
    王爷吃了一惊:“这个戚继光,还真是……真是执着啊!”
    谭纶也是无奈:“这人打仗是不错的,可毕竟是粗鄙军汉,不懂得礼仪廉耻,一口气跑了三个阁老的门槛,不是要沦为世人的笑柄吗?”
    戚继光这样不分好歹阵营地乱投靠,简直就是胡来,还给人一种朝秦暮楚,不可信任的印//最快文字更新……无广告//象,估计也没人敢收他入门。
    “谁说不是呢!”高拱越说越气:“老夫什么人,怎肯收他的贿赂,直接就赶了出去。后来,老夫还写了个折子弹劾,让朝廷下旨训斥。”
    高拱这人在几大阁臣中是最清廉的一个,除了该得不俸禄,别人的孝敬一概不取。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清官。对金钱这种东西,他毫无兴趣,倒是对权利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热情。
    王爷叹息一声:“高相何必如此坏他名声呢,毕竟是一员善战的骁将。”
    高拱怒道:“对这种小人,就该不留情面。”
第四百零八章 两方决策
    裕王心中微微有些不快,还是觉得高拱的性子太暴烈了些,甚至有些道德洁癖。所谓人无完人,任何人都免不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朝廷用人,用的是其长处。像戚继光这种勇将,国家用他自然用的是他的战阵之长,只要能打仗,个人品性和私德上再不堪也不打紧。只要不干犯国法,别人也不好拿他怎么样。。
    国家正值用兵之际,良将难求。
    再说了,戚继光不过是一个军户出身,自然不能用士大夫的标准来要求他。倒是高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你再不齿他的为人,像徐阶一样将礼物退回去就是,又何必还上折子弹劾,让天下人看戚继光的笑话呢?
    宰相肚里能撑船,为相者,当联络上下左右,调和阴阳,这个高阁老怎么就不能像徐阶那样与人为善,敷衍场面?
    高拱并未意识到自己在于徐阶争夺未来首辅的战争中,率先失了一分。
    在他看来,明朝的军汉就是一群潜在的罪犯和贪污犯,多看一眼也脏了眼睛,对他们也不用客气。这也是当今天下所有读人对军队的成见,高拱也不恩能免俗。
    旁边,谭纶却是一笑:“王爷,刚才我们正在讨论看能不能从胡宗宪手下争取一员大将过来,怎么却谈起戚继光的私德,这题也离得太远了。”
    裕王呵呵一笑起来,看了谭纶一眼,目光一亮:“这个戚继光倒是可以争取一下。”
    是啊,这个军头声名狼籍,可说是投靠无门。
    其实,若论起粗大腿,又有谁能比得过他这个未来的皇帝。
    只需一个眼色过去,他还不巴巴儿地拜上门来?
    “不可,这等小人拿来何用。*1*1*”高拱不快地哼了一声。
    “不可!”谭纶也出言反对。
    这倒让裕王有些意外了:“此话怎么说?”
    谭纶:“王爷若招戚继光入门,想让他做什么?”
    裕王很自然地回答:“东南战事久拖未决。自去年以来,倭寇更是大举入侵,以至福建一省全然糜烂。孤自然要让他尽快出兵,一举歼灭倭寇。他是东南前线的主力。若出兵,平定敌寇想来也不难。”
    谭纶摇头道:“毕竟是一方大将,手握数万精兵。我朝制度,藩王不得结交外臣,更何况这种有兵权的。如今,景王长居京都,虎视眈眈。只恨不得找出王爷半点错来,好闹到天上去。这么大的事情,怎可瞒的过他。如此一来,只怕东南战事未平,朝中又起大波,如此局势将不堪设想,还请王爷三思。”
    高拱也醒悟过来,不禁对谭纶的睿智大为嫉妒。连连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严嵩,疥癣之疾。景王才是心腹大患,王爷三思。”
    裕王苦笑:“莫说三思,三十思三百思都有了,难道孤就眼睁睁看着东南局势一日日坏下去不管吗?”
    谭纶:“吴节不是在浙江督促胡某用兵吗,既然我等能够想到戚继光这人,他吴士贞机敏聪惠,难道就看不出来?王爷放心,吴节定然不会让你失望的。”
    “吴节的人品也不堪得紧。”高拱哼了一声,立即闭上了嘴巴。作为内阁辅臣,不便议论天子近臣。再说。吴节也是裕王一系的外围,和他高拱也是一派的。
    王爷点点头,依旧有些担忧:“希望吴节不会让孤失望。”
    谭纶:“吴节这次去东南可是他入翰林后点的第一桩差使,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王爷且将心放宽些。这东南台面暮气沉沉,也需要有个胆大的将天给捅出个窟窿来。”
    见王爷点头。谭纶道:“王爷和高相所需要做的,就是极力给吴节撑腰,无论他在那边闹出什么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