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球三国-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皇帝宣称他是神,用神的力量介入阿三的社会中,逐步渗透,改变阿三社会,等到条件成熟,最终还是要废去各地王公统治者,改土改流,纳入帝国直管。
  现在的统治为帝国版的“一国二制”,可能五十年不变,日后还是要变的。
  他原本打算杀光阿三各地的统治者,扶持新的统治者或者直属中央管辖,但在阿三贵酋们被俘后,发现他们真乖好听话,因此立马改变主意,暂时不用激烈的手段了。
  皇帝对阿三们简直是好极了,因为皇帝发现,阿三们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天生最适合当奴才,完全是奴才中的奴才,那些阿三的国王土邦主,吓上一吓,真是乖得不得了。令他,竟动不起杀心,去杀那些这么乖的奴才!
  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他是不会放过的。
  潘地亚国王内邓杰利扬、黄支国国王迦罗尼、朱罗国国王拉胡儿、哲罗国王孔伽尼和另外五个最强大最得人心的国王,都是脸色惨白听尼达大师念着对他们的处置:帝国请他们到帝国建业作客,长住!
  不可能留下会爆发的炸弹在外地,恩典就是他们的子孙将继承王位,不过,所有的王公土邦主的子子孙孙,必须接受过帝国的教育,有帝国教育机构的“毕业证”才有权力与机会登上王位。
  明确表示,不接受过帝国教育,不经过帝国册封的王公土邦主,均是非法!
  与不列颠绅士们统治阿三大陆相比,帝国介入阿三大陆的程度深了许多,最终的目的就是帝国中央直管,不过目前先来过渡吧。
  ……
  第一批觐见皇帝的阿三们出来后,第二、三批的阿三们进去接受教育……
  皇帝的秀做完了,接下来,帝国的大臣们与军队,忙得鸡飞狗跳,四脚朝天。
  庞统已经加入婆罗门,他又会土语,成为印度事务大臣,与被任命为副大臣的尼达大师、总督王朗分工合作,庞统、王朗管世俗,尼达搞宗教。
  行政事务要看管,改编军队,派出人员,清点地界……诸事缠身,不过庞统举重若轻,做得井井有条。
  他是个极有才干之人,才堪大用,皇帝对他委以重任,他就得所其哉,做得好好睇睇。
  庞统细细制订法律,帝国管什么,王公土邦主能管什么,权责分得清清楚楚;
  各地财政税粮收入,相当多都有情报,与接收到的各地岁入帐本对照,按地方富裕程度,决定不同的交纳中央的赋税与地方赋税的比例。
  对于各土邦的官员,敢反对帝国,对帝国不善的官员一律换下,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听话的奴才。
  建立学校,华语是第一官方语言,有条件的阿三,均要能说华语,不能说的,日后不能当官、做祭司。
  ……
  以一些人的眼光看过来,庞统做事,有些真是胡闹到了极点。
  他建设医院,院内卫生整洁,不过院外,污水横流,牛屎满地,问题是庞统绝不宣传卫生观念!
  阿三们喜欢按他们的生活方式过活,左手抆屎,右手抓饭吃,随他们的便!(要说到最卫生的阿三,那就是加入帝国军队的阿三,他们的卫生习惯向帝国看齐,因为军队不能容忍非战斗减员)
  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意味着什么?同种语言?不过在印度,其它各种语言也是合法的;同种宗教?信仰各种神,帝国不会干涉;
  庞统有个雄心勃勃的造路计划(也最终实现了),道路顺畅,意味着物流畅通,在帝国,修路对于商人来说,是件大好事,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早就深入民心了。
  不过在阿三大陆,庞统很“仁慈”地允许阿三的王公土邦主,可以对所经过的商品进行征税,华族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如果一件商品流通经过十一个土邦主的领地,那么要交十一次税!
  而在帝国本土,你是商人,交纳过一次税,运遍全帝国,也无人来管你。
  ……
  后来,庞统定下的规则,在他离开阿三大陆后,王朗全部照搬,是为“庞规王随”
  按计划,先大国,再小国,庞统首先接收了朱罗国大火中带出来的一些法律、户籍、岁入、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规划未来的管制框架,到各地整军,所到之处,面貌一新。
  朱罗国国王拉胡儿陪着他接见官员,处理事务时作咨询,拉胡儿小心地道:“大人!上回,小王出外时所带的那些物品,由帝国‘保管’着,不知能否发还?”
  庞统怪眼向上一翻,本来就长得难看的面容(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在拉胡儿的眼中更显丑陋,庞统慢条斯理地道:“大神降临,你们不需要表示对大神的敬意吗?”
  拉胡儿哑然,他知道他的财宝永远收不回来了。
  当时因京城大火出逃,他携带了所有的细软和黄金白银,被俘后,帝国士兵只允许他们带走所能拿走的东西,绝大部分的财物都留下来归帝国‘保管了’。
  庞统冷然道:“怎么,把财宝献给大神,你不高兴?”
  拉胡儿笑得比哭还难看道:“不敢,那是我的荣幸!”
  庞统呵呵笑道:“对极了,大神高兴,那是你的荣幸。哦,对了,你想不想给其它国王那种荣幸啊?”
  拉胡儿精神大振!指手划脚,口水四溅地道:“黄支国国王迦罗尼搞转口贸易最有钱,他最喜欢黄金,现有窖藏金子至少值得八百万两银子以上;哲罗国王孔伽尼嗜爱白银,至少有银子五百万两以上;潘地亚国王内邓杰利扬的银子不多,不过他有三株极为珍贵的珊瑚树,高逾数尺,天下少有!还有某某某,偏爱红宝石,家中藏有几大箱;某某某,别看他国小,却因有铁盐出产而成巨富;……”
  依照拉胡儿的交待,与帝国情报两相对照,王公土邦主们,都被勒令献上一半以上的金银珍宝给神当见面礼!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帝国的本质就是吞噬,吞吃土地、世间财富,搞什么对外亲善,友好一家,皇帝是决不为的。没有“着数”(好处)的战争打来作甚?老子不如在家里抱着貂蝉、洛神玩3P!
  敢有意见者,欢迎!老子的鹰犬们爪子痒得要请大夫来看了,正好让他们去练练!一练他们就好,老子也省下医药费!(小秘密:悍将太史慈居然在和平年间患上神经衰弱,睡不好觉,不过部队一出动,他精神比谁都好!猛将周泰便秘,大夫怎么也治他不好,但仗一打响,立即不药而愈,大便通得比帝国宽大无比的建业环市路还要通,大夫百思不得其解。)
  庞统还要负责整军,军队必须由他点派,接收,汰弱存强后,才移交帝国军队,正式纳入帝国军队序列。以体现兵部管军(录尚书事的庞统代行),军部管令。
  他派出了工作组,马良去黄支国、诸葛亮瑾去哲罗、步百里去潘地亚,他们带着原国王,在军队的保护下,接收地盘,收纳军队。
  各国军队成为帝国军队后,马上实现对调,即哲罗军队到潘地亚,潘地亚军队去黄支国、朱罗军队到哲罗、黄支国军队往朱罗。
  所有的接收,均按庞统制订的章程去做,庞统再将朱罗政事委给王朗,自己不辞辛苦,四下奔走,检查、指导事项。
  有得所有的臣属与军队忙的了,南印度地方广大,交通不便,帝国先办大国、再小国,诸多国家,走个不停,忙得不行,到处参与的人经常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大家都很满意,更觉满足和充实,他们,在为帝国的伟大事业在添砖加瓦啊!
  只是军队愤愤不平,稍觉不高兴,因为天生就适合当奴才的阿三,没有什么不反抗,所有之处,均是投降,他们居然不反抗?!恨啊!
  不打仗,哪来军功与奖金呢?要知道,帝国军队杀人就意味着银子滚滚而来,这不是有意断我们军佬的财路吗?
  X他MA,他们怎么这么深谙“如果不能抗拒强JIAN,那么就闭上眼睛享受吧!”这个道理呢?
  好乖的狗奴才,阿三!
    第六章 皇帝下西洋(下) 第十三节 牝鸡司晨(一)
     更新时间:2008…9…4 14:39:05 本章字数:7914
  帝国本土,素来是牝鸡司晨,大家都是明白的,本国的大公鸡,喜欢偷懒,又习惯性每隔几年就跑到外面抢地盘争母鸡去了,因此家中就是他的妻妾来管理家中事务,雄主外雌主内,这些年来大家都习惯了。
  新年尹始,皇帝下西洋,蔡琰就着手准备好几桩大事了。
  一件就是官场大换血,按皇帝所订之制,各级主官,每届五年,最多只能任职十年,就要离开其职任另行安排,本届官员大部分是做足二届,现在已是青武十年,皇帝走之前设想,琰皇后要在秋天结束,完成本届官府的换血。
  帝国现在内阁五辅,首辅张昭,次辅二北二南,北者是华歆、曹植,南者为诸葛瑾、张温。各部各地奏折到得中央,先交由内阁初批,给出意见,再送入宫中,由后妃集体作最后决定,然后交到相关部门执行。
  内阁权重,他们的意见无疑能在很大程度左右宫中作最后决定的后妃们的意愿,当中内阁首辅,俨然百官之首,可礼绝百僚(官员向他行礼,他可不用还礼)。
  现任首辅张昭,精于帝国朝政,处事精明,行事刚正不阿,极有民望,深得帝心。从皇帝到后妃,均对其尊敬有加,不过体制订死,张昭必须去职。
  问题是张昭作过首辅,官员之首,再无适当职位可供调剂,唯有退休了事,不再任职“现管”。
  他下台后,继承人会是谁?
  一个人名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名冠乡里。歆刚刚为郡吏的时候,每每是沐浴出府,回家合门,议论政事取其中庸,从不用言语毁伤他人。
  他原为江南之官,当年曹操与亦奇翁婿相争,歆送亦奇之信过江北,被操扣留,做了北官,是推动曹操废汉的幕后黑手(后来,曹后(曹操之女)看兵部秘密档案才郁闷地发现歆是江南去江北的内奸),后元蜀合并,歆以北官身份再回江南任职。
  他在翁婿二处为官,做得滋润,自有他过人之处。
  华歆与人友善,是以百官皆与其交好,又谄事皇帝,逢迎后妃,做官做得四平八稳,因此皇帝御笔亲点他即为下任首辅。
  其实,皇帝并不是看重华歆的拍马功夫,若看重这一点,曾经踢过皇帝一屁股的张昭岂有立足之地?他看重的是华歆接受新观念、新思想速度很快,只要是皇帝说的,华歆能够不折不扣执行,做得也不差。
  要知道,皇帝之政,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政,如果下边的人执行不力,来个歪嘴和尚唱歪经,可能新政就会做适得其反。
  另外,皇帝当年与曹操约定,每十年南北两地各择官员任首辅,现在轮到北官,遂让名为北官,实质南官的华歆占了个大便宜。
  张昭要去,华歆代之,下面内阁各辅、六部尚书、州刺史也相应调动。
  随张昭一起下台的官员还有三个:
  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蔡邕很久之前,就与皇帝产生了意见分歧,理念不合,勉强为官,又觉得自已女儿蔡琰以皇后身份当家主妇掌握朝政,他捏着实权,身处嫌疑之地,因此求去,他的去向将是出任江南大学山长;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王甲与户部尚书丘八为皇帝服务多年,已经倦政。他们均是山越族人,追随皇帝最久,皇帝封赏极厚,他们赚到盘满钵满,拥有大量原始股也!(注:帝国初期大搞股份制,股票不受青睐,强迫官员买股,后来大家认识到股票的好处,帝国政府就禁止官员直接持股,只能通过“投资公司”间接买卖股票获得收益,不过官员持有的早期股票不受此限,加上帝国股票以分红为主,收益稳定。)
  两人向着标准化的新新人类靠拢:“早早赚够钱,早早退休。”所以均是上奏离职,回家享福。
  蔡琰先后召张昭与华歆进宫,询问两人对日后人事的安排。
  张昭素来有什么讲什么,现在更临去职,更是畅所欲言。
  华歆日后要做秉政大臣,与之共事的同僚,当然不想有擎肘之事发生,也小心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然后蔡琰与她的姐妹们仔细合计,交谈中把人选初定下来,然后依次找来官员谈话,最终列出名单:
  内阁四次辅二北二南:北者为郭嘉、曹植,两人均去掉了尚书衔(即不为尚书),分别加为武英殿、文华殿大学士;南方官员是诸葛瑾,此人圣眷极隆,除为次辅、东阁大学士外,将由吏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不过他现在军前效力,也不知何时能接任。另一个次辅是中和殿大学士、改制后的商务尚书张正常,他为张昭兄弟,作为张昭去职后的对张家的安抚,让其进位成为次辅。
  按理,曹植与诸葛瑾做次辅,都是留任,诸葛瑾更是做足十年次辅,不过次辅毕竟不同于首辅,自有变通之术,把他们改名一下名称,加多一些职务,就名正言顺。
  搞定内阁,六部改制也进入工作进程。
  六部本为皇帝一手所创,权柄极重,各部尚书都是牛人,如此对于皇朝的统治是不利的,不过皇帝毕竟是未来所去之人,自然有应对之法,早就存在对六部进行改制之意。
  方法很简单,就是六部拆分拆细,把权力变小,那就闹不起来了,皇权更是稳固。
  初时,朝政事务不多,钱也不多,养得太多官,不是件好事。然而,现在帝国财力富裕,已经能够支持得起六部拆分。
  老工部正式分为只管工程建设的工部和管工业、商务、运输部的商务部,工部尚书为荀彧;老礼部拆分得厉害,分出三部,为主掌礼仪、祭祀、宗教、民族、文宣的礼部、管理卫生及环境、国土资源的环卫部、管理教育教化和家庭的教育部,大臣分别为步骘、顾雍、钟繇。
  兵部尚书之位,原任郭嘉加封大学士,进为次辅,不再任兵部尚书,另一个尚书王甲又退去。军权极重,必须落在一个稳重忠心人的手上,才可安心睡觉,蔡琰遂召鲁肃进宫细谈,言意愿他出任兵部尚书。
  问题在于,兵部尚书是文官,不可由现役军人担当,鲁肃现为帝国总参谋长,上将军衔,将来很有希望晋升帝国元帅,手持元师节杖,肩扛四爪金龙军衔,威风凛凛,可谓军神!
  兵部尚书常有,元帅之衔不易得。鲁肃能否放下个人得失之心?
  一问一个准,鲁子敬何许人也!谦谦君子,当然不会让皇后娘娘失望,他痛快地答应卸去军职,出任帝国兵部尚书。
  他肯上任,问题就迎刃而解,远在南洋的贾诩即时收到线报:下一任帝国总参谋长就是他贾文和了!本来总政治部长田丰有资格与贾诩争总参老总这个位子,不过贾诩占了先机,因此胜出。
  毕竟他现在随帝远征,功劳大大,而且他女儿贾靖雯在宫中极为得宠,自然贾诩的地位也随之牢固。
  田丰见争不过贾诩,也请削去军职,改为文官,出任兵部待朗,当了鲁肃的助手。
  鲁肃为人谦和,正好容忍得了脾气刚硬的田丰,大有相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搞得好,下一任兵部尚书就是他田丰!按帝国军制,兵部尚书主武官选用升降,兵藉,军械的制造、保管,军令发布等事务,地位犹在总参老总之上。
  田丰之位,顺理成章由陆逊出掌总政治部,马谡(马良之弟)出任帝国军部第一副总参谋长,却没有循例出任GRU(帝国军事情报总局)老总,仍由贾诩兼任。
  皇帝的幕僚长马良与CIA(中情局)老总庞统两人,皇帝用得顺手舒心,遂将两人职位调换,庞统当皇帝幕僚长(白宫群英也!)马良出掌CIA。若让马谡也掌情报机关,则帝国两大情报机关落在一家兄弟的手中,不是件好事。
  老吏部大体不变,分出了劳工社保福利部分即社保部,两部大臣分别为张温、刘馥;
  老刑部拆分出法务部和刑部,法务部依大元律行事,专司判决,刑部可谓内政部,管理各地管黑狗皮的公安、监狱这些国家机器,只可管捉人,不能搞审判。两位大臣是荀攸、陈群;
  老户部是变动最小的部门,基本上职责没有多大改变,大臣就是诸葛瑾。
  本着无农不稳,增加农业部,管理农牧渔业,由满宠但当。
  如此六部分出了十二个部,若是没有拆分出去的职司,仍归原来老部管理。
  再增设翰林议事院,主要研论学问,凡国家政治得失,民生利害,及至科学、制器工巧,有可观者皆可研讨。另有演武别院,主研古今军事战役得失等事。
  翰林院实为后备人才库,此为帝国对外扩张时,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大,当然要派人去管治,问题是人手经常短缺,捉襟见肘,痛感人才储备不足,所以建立翰林院,主要是录取各科人才进行备用。
  正好赶上本年开恩科大比,入围者是为“进士”,可为外职,可点翰林进翰林院。
  还有都察院主管ICAC,设左右都御史两名,监督纠正各司官吏不法情况;詹事府:主要负责教育太子、亲王等皇家直系亲属。
  轮到州事了,帝国旧有十三州,后来帝国凭借着其强大的工业装备的军事实力和国力优势向外扩张,占据面积之大,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若按面积来算,十年间,帝国居然比以前膨胀了两倍!
  这个庞大的帝国,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东至三韩、南到努沙登加群岛(今印尼),向西已经攻入印度,西域亦成其势力范围,幅员之广大,占地之辽阔,帝国开疆拓土之伟业,皇帝文治武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帝国的精英…………文官武将,身负重任,代表帝国皇帝,出镇地方,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拟定的名单是:扬州刺史蒯越、荆州刺史赵范、交州刺史刘表、冀州刺史董昭、并州剌史刘晔、青州刺史杨修、幽州刺史韦康、衮州刺史蒋济(曹操重要谋士,正史中关公水淹七军,曹操恐惧,意欲迁都,济力劝不可)、益州剌史满宠、徐州刺史田豫、豫州刺史邓芝、雍州刺史董昭、蒙州刺史陆绩;
  这当中,刘表、刘晔都是汉代旧臣,都是内政高手,照用不误,刘表原来海外事务大臣,他的衙门在本次官场大地震中被撤销了,归入礼部,不过刘表何许人也,他的妻子蔡夫人与皇帝通奸,刘表只眼闭只眼开,头戴大绿帽子装糊涂,稀奇的是皇帝也不去害刘表,是为本朝一大奇观!(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皇帝是个变态佬)
  所以这次官场调整,蔡皇后不得不给她姐妹蔡夫人面子,让刘表得到交州刺史这个肥缺。
  上述刺史,都是大调换,有二个刺史没有调动,即凉州刺史程昱、辽州刺史司马懿,他们一个面对西域,一个管治三韩,都有点事儿,一动不如一静,没有调换。(注:帝国把长城对出的的西部和中部鲜卑地带设立一个州,起名为蒙州,再把东部鲜卑故地、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加上高句丽、三韩亦设一州,起名为辽州)
  帝国在南方新得领土,与大陆分隔南洋地区,即吕宋、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膜、爪哇、努沙登加岛直往东方列岛,是为南洋区,归花木兰与张靓莹两位女总督管治。
  中南半岛(即今天马来西亚在大陆的部分、星架坡、越南、柬埔寨一带),设立南州,归由法正担任刺史;
  原夫甘都卢国附近(即今天缅甸、孟加拉国)设为缅州,由虞翻以录尚书事的身份担任刺史;
  印度南方,交由王朗出任事务大臣做总督去管治。
  呼呼呼,总算把所有重要官职安排妥当,只待秋天时正式公布,官员们走马上任。
  接下来,蔡皇后、曹皇后代帝明发上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免随着经济的发达,大家穷到只有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丢光了,没有思想、道德观念,胡作非为、泯灭良心……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宣布帝国除了春节、国庆节放假之外,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都列入正式节日,放大假,中秋节吃月饼、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均放假一天,由官府资助,乡议局主办,大肆庆祝,清明节更是连放三日,追思祖先,缅怀先人在艰难的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得到的不朽成就!他们的功业永远不会被抹杀,将永垂史册!
  清明节,大办特办,一则是每家自己祭祀自家祖宗;二来是官府出面,祭祀出于本地,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辈闻人;三是全国性的民族英雄。
  象建业钟山的忠烈祠,供奉着为帝国征战捐躯的英灵,皇帝每年,都在他们面前深深三鞠躬,他若不在,则由两宫皇后代他行礼!
  三皇五帝、介子推(清明因他而来!)、汉武帝、卫青、霍去病、陈汤(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些闪光的名字,均入先贤祠,拨出官款,各地均兴建,每年清明,均要祭祀。
  在所有的名字当中,有一些名字引人注目的,那就是汉代的和亲女子,嫁往匈奴的苦命女人,可怜她们弱质忏忏,身负使命,前往没开化的匈奴或者西域,嫁与胡人,更有甚者,当她们的丈夫死去后,知书识礼的她们往往要嫁给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