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完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顶峰白雪皑皑,他看见山丘林中一群麋鹿在警惕地吃着嫩草,他看见天空白云间几群天鹅在尽情飞舞……与人造的环境不同,这里充满了和谐完整的美。
翻过山丘,一行人看到了美丽的天仙湖。在群山环绕之间,在清风云雾之际,一面明镜静静地躺着,映射出天空,映射出云彩,映射出山峦,映射出峭壁……如同一幅巨大的流动的画卷,展示出大自然的全部美景。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方位,它都能带给人不一样的美的感悟,仿佛一个绘画天才,用它那无穷无尽的灵感不断地创作出震惊世人的名画。
苏文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美景,愣愣地站在原地,承受着巨大的视觉震撼,感悟着自然的伟大灵魂。
一个胖子同学顿时诗兴大发,大声赞颂道:“啊!鸟啊!你在天上飞。啊!鱼啊!你在水里游。啊!人啊!你在地上走。啊……”
一个艳妆少女笑骂道:“死胖子,你就不能换几个词吗?不会作诗就别在这里瞎叫唤!”
美女老师笑了笑,说道:“大家注意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想画画的画画,想作诗的作诗,想潜水的潜水,想飞天的飞天……但是,请大家记住自己的身份,你们是魔法中学的学生,不要做出有辱名声的事情。一不要乱扔垃圾,二不要杀害动物,三不要破坏环境,保持魔法师该有的风度,别做些幼稚的事情。另外,请务必记住,现在是上午十点钟,下午五点钟准时来这里集合,一起回家。如果你们迟到,那么就自己想办法回家,我们不会等的。回去后,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这次郊游的心得体会的文章交上来,最好是有关魔法心境的突破感悟,所以玩的时候,别忘了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突破自己。好啦!大家自由活动。”
一行人欢呼一声,朝着山坡下的布满青草的湖边跑去。
苏文独自一人,看着前方开阔美丽的风景,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追随着自然的步伐,领悟着其中的奥妙。渐渐地,他似乎成为一座山,屹立于群山之间;他似乎成为一片云,漂浮于山水之间;他似乎成为一湖水,映射于动静之间;他似乎成为一棵树,守望于山崖之间;他似乎成为一朵花,绽放于云雾之间;他似乎成为一株草,扎根于天地之间……千姿百态的生活,绚丽多彩的灵魂,深刻地将他感染。
良久,苏文收回心神,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下刚才的感悟。随后抬头看看远方雾气缭绕的群山,想起历史的遗迹,决定去寻幽探秘。他召出一只大雕,骑着它飞向云龙山脉。
飞过几条山脉,看到一片坑坑洼洼的小山丘,里面长满灌木杂草。再往前,一个数公里宽阔的湖泊靠山而卧,汇聚深山间流出的一条条泉水,流向山外。几条瀑布从山崖上冲击而下,激荡着湖面,回响着昔日的悲声,警示着遗忘的人们。这就是两千年前大战的遗迹,精灵的文明被一个禁忌魔法彻底摧毁,如今虽然恢复了生机,却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
飞过遗迹,经过几座山峰,看到一个大山谷。山谷内凌乱地长着一片林木,或新或旧,或高或矮,或弯或直,或断或连……整个景色充满了不协调。这里曾是精灵遭受大屠杀的地方,现在已被植被覆盖,唯有一些刺出的残垣断壁还在控诉当时的惨状。
山谷内,一面石壁之下,一个中年男人静立沉思。他四十多岁模样,穿着体面,姿态高贵,毫无做作的上流之态,毫不掩饰的名士之风,超尘脱俗的文人气质,深远纯净的天然心灵。此刻他看着石壁上的两列文字出神,没有注意不速之客的到来。
苏文心中好奇,在山谷中一棵大树旁降落,渐渐走向那人。来到近处,看清了石壁上的两列大字:“人类啊为何要将世界变成地狱”。每个字如刀似剑,遒劲有力,仿佛燃尽生命写出来的一般,摄人心魄,令人胆颤,又仿佛数十万条人命的凝聚,悲意沉重,遗韵浩大,又仿佛无穷无尽的苦难的漩涡,黑暗幽深,寒冷孤寂,又仿佛……
苏文被它的气韵震慑,不禁向后退出几步,才能重新稳住心神。平静了一下心绪,他慢慢走了过去,继续研究这古怪的文字。
中年男人察觉异常,回头看去,见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神色一松,笑了笑,说道:“孩子,你怎样来到这里的?”
苏文礼貌地一笑,说道:“我叫苏文,是魔法中学的学生。您是?”
中年男人说道:“我叫杜语,勉强算是一个诗人吧!”
苏文说道:“您知道这些字是谁写的吗?”
杜语摇了摇头,轻叹一口气,说道:“或许是神写的吧!”
苏文听得糊涂,说道:“哪个神?”
杜语呵呵一笑,说道:“你认为呢?”
苏文想了想,说道:“或许是精灵写的,他们在控诉人类的罪恶行径。”
杜语说道:“你看过这些文字后,有什么感受。”
苏文说道:“气势很强,让人心神不宁。”
杜语点头笑道:“你的思想很丰富,已经可以感受到它的气势了。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的感受,等你长大后,会获得更深层的感悟。”
苏文说道:“为什么我现在不能获得?”
杜语说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纪,在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含义。人的灵魂越是丰富,人从同一句话中挖掘出的知识就越多。任何一句话,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蕴藏其中,记忆获得的只是它的表象,深层的知识唯有用思考不断地挖掘才能获得。”
苏文奇道:“您从其中获得了什么?”
杜语摇了摇头,说道:“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苏文想了想,点头说道:“同一句话对不同的人的灵魂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即使你告诉我,我也不会明白你真正的心境。”
杜语微微一笑,点头说道:“你可以通过对真实事物的思考获得最好的灵感,何必舍本逐末反而去听从他人的道听途说呢?”
苏文想了想,说道:“但是别人的道听途说,可以成为我的思考范畴,让我更快地获得思考的突破。您认为对吗?”
杜语哈哈一笑,说道:“孩子,你的脑袋很灵活呀!的确如此,不过他人为你指引的思考方向会成为你的牢笼,限制你的思维,为了从这种残缺的思考中解放,唯有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独立思考,才能找到超越所有人的巨大的突破。所以认清自己的思考成果,小心别掉进灵感的陷阱中了。”
苏文有些糊涂,说道:“灵感的陷阱?”
杜语说道:“灵感的陷阱是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灵感的价值。人成长为青年,思想逐渐成熟,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大量的灵感。许多人将这些灵感写成文章,以为是一些足以媲美名家的伟大作品,可是实际上却只是个人小小的突破,他人陈旧的残渣。这些人就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灵感的价值,陷入到灵感的陷阱中了。”
苏文想了想,说道:“怎样知道自己有没有陷入灵感的陷阱?”
杜语说道:“当你产生灵感时,你就落入了它的陷阱。”
苏文奇道:“无法避免吗?”
杜语笑道:“无法避免,但是却能从陷阱中走出。方法是停止对自己灵感的陶醉,而去学习全新的知识,利用这些全新的思维方式将自己从灵感思维陷阱中救出,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灵感的局限。”
苏文有些糊涂,说道:“什么是灵感?”
杜语想了想,说道:“你知道生命的跳变吗?”
苏文点点头,说道:“我碰巧读过一些文章。”
杜语眼睛一亮,笑道:“这就容易解释了,如果新生命是旧生命的跳变,那么灵感就是旧知识的跳变。可以从生命的规律来理解灵感的规律,例如从猴子变成人,可以把人看作是一个灵感,这个灵感在人这个界限内是有效,但是超出人的范围,这个灵感就是无效的。灵感的陷阱就是无法认识人的局限,而将它推广到全世界的一种狭窄的认知。任何灵感都是有局限的,如同任何新生命都是有局限的一样。”
苏文笑道:“我懂了,也就是说,不论我创造出什么样的新魔法,都是有局限的,所以少妄自尊大、自我陶醉,应该赶紧找到这种局限,继续突破,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杜语笑道:“你说得很正确。”
……
两人随后谈论起石壁上的文字,无奈于人类的凶残。
第六十九章 感情的警报
更新时间:2012727 0:17:31 字数:3713
安全的环境,舒适的天地,感情不断地发出警报,提醒着万物别封闭自己的世界。
清水河边,绿草丛中,一片神赐的宝地,诞生了一个繁荣的昆虫都市。
一只蚱蜢背着行囊,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个梦想的国度,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展现在它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千差万别的热闹住民,稀奇古怪的新生事物,紧张有序的生活节奏,取之不尽的美味佳肴……然而最令它感到惊讶的却是这里的太阳居然从西边升起。
蚱蜢心中十分好奇,看见一只苍蝇从面前飞过,赶紧拦下,问道:“苍蝇大哥,你们这里的太阳为什么从西边升起呀?”
苍蝇低头看了看这个乡下人,微微一笑,落到地上,好心地说道:“你落入自己感官的圈套中,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太阳依旧是从东边升起的。”
蚱蜢恍然大悟,奇道:“这种感觉太真了。”
苍蝇笑道:“你是否跳得太快,以致迷失了方向呢?做事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跳得太高就容易出错。”
蚱蜢点头说道:“谢谢指点!请问,在这个城市中生活,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苍蝇想了想,说道:“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的。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当你的感情发出警报时,就说明你的认识出现了错误,这时你就要小心行事,审查自己。”
蚱蜢有些糊涂,说道:“感情会发出什么警报?”
苍蝇说道:“各式各样的都有。例如,当你感到惊讶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旧的环境,以至于把它当成整个世界,从而封闭了自己的感知,产生了错误的环境认识;当你感到关注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事物,以至于把其它事物都当成无关,从而封闭了自己的逻辑,产生了错误的事物认识;当你感到安全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自己的拥有,以至于把这种拥有当作一种绝对依靠,从而封闭了自己的创造,产生了错误的拥有认识;当你感到喜欢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事物的优点,以至于消除了它的缺点,从而封闭了自己的判断,产生了错误的优点认识;当你感到痛苦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拒绝了生活的变化,从而封闭了自己的追求,产生了错误的生活认识;当你感到愤怒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自己应得的权益,以至于把自己的一套权益标准绝对化,从而封闭了自己的沟通,产生了错误的权益认识;当你感到自卑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社会的贵贱标准,以至于忽视了社会的相互依赖性,从而封闭了自己的能力,产生了错误的社会认识;当你感到绝望时,说明你过分习惯于自己的思维极限,以至于看不到其他未知思维模式的存在,从而封闭了自己的思维,产生了错误的极限认识……”
蚱蜢听着他的一通言论,眨眨眼睛,尴尬地说道:“您能说得简单一些吗?”
苍蝇哈哈一笑,说道:“简单点说,就是当你产生某种感情时,你要小心自己,多去问问别人的看法。”
蚱蜢挠了挠头,说道:“我经常会产生一些感情,难道都要问吗?这似乎很麻烦,恐怕会影响工作。”
苍蝇说道:“这些错误不处理,你的整个生活都会有麻烦,工作也不例外。”
蚱蜢想了想,说道:“我把所有感情全部舍弃,修炼一副铁石心肠,不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吗?”
苍蝇说道:“感情是错误认知的警报器,你把它拆除,不但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找不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你这样做不是自找死路吗?”
蚱蜢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您说得很对!多谢指教。”
苍蝇友好地笑了笑,振翅飞走。
阴霾的天空,沧桑的石桥,灰蒙蒙的古城,白泠泠的流水,一股莫名的感伤盘踞于心间,挥之不去。
苏文静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品味着心头的空虚。不远处的垃圾箱旁的河边草丛中,一些失落的垃圾引来许多勤勤恳恳的虫子。
人生有何意义?在这个麻木的生活中,在这个紧凑的生活中,在这个重复的生活中,在这个兢兢业业、蝇营狗苟的生活中;在这个冷漠的生活中,在这个喧嚣的生活中,在这个乏味的生活中,在这个勤勤恳恳、斤斤计较的生活中。人是为了吃饭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吃饭;人是为了挣钱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挣钱;人是为了享受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享受;人是为了爱情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爱情;人是为了幸福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幸福;人是为了信仰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信仰……在这个空洞的心情中,一切毫无意义。
也许需要换一种心情,可是这另一种心情难道就是对的吗?由空虚到充实,由忧郁到高兴,由苦恼到满足,由疑虑到自信,只需要换一个心情就可以实现。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分享彼此的心情,借此相互影响,走出负面情绪,获得积极心态,从而重新埋头于陈旧的生活中。这样好吗?真的好吗?
人是应该适应社会,还是应该改变社会?想改变社会,先要适应社会。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在适应社会之后,还能改变社会?也许这个人并不是真正的适应,也不是真正的改变。正如芝心所说,能改变万物的只有万物自己。因此,能改变社会的只有社会自己,能适应社会的也只有社会自己。一个人唯一能够改变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那么人对社会的适应,实际上是对自己的适应,人对社会的改变,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改变。也就是说人眼中的社会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人想适应、想改变的社会只是自己的社会。
那么,人为什么空虚呢?又为什么充实呢?也许,人对真实社会的认识不够充分,所以产生了带有局限的自己的社会。如果把自己的社会比作无边无际的真实社会里的一个圈子。那么站在圈子外的人就会感到空虚,站在圈子里的人就会感到充实。如同若兰老师所说,高贵的生活是站在圈子线上的生活,向内可以感到充实,向外可以感到空虚,那么在线上应该是感到平静,既不过分空虚,也不过分充实。
那么,一个人感到过分的空虚,就说明这个人无视了自己的社会,全盘否定了自己的认知……
沉思间,一个贵妇人牵着一只金丝犬从这里溜过,见到这个熟人,慢慢走了过来,笑道:“苏文!”
苏文回过神,侧头看了看,立即恭敬站起来,满脸堆笑地说道:“荟老师!您好!”
荟敏笑道:“你平时不是很忙吗?今天怎么有闲情雅致来逛公园呀?”
苏文笑道:“刚好今天没事,出来休息一下。您养了一只狗吗?”
……
闲聊片刻,荟敏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于是两人坐在长椅上,聊开了。
苏文说道:“荟老师,您为什么养狗?”
荟敏笑道:“你认为呢?”
苏文想了想,说道:“除了好玩,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反而浪费不少时间。”
荟敏笑道:“你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观点,要知道埋头苦干是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的,有些时候需要换一换角色,用一种崭新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获得跳跃式的突破。”
苏文点头说道:“可是为什么要换成玩的角色呢?其他工作角色不行吗?”
荟敏说道:“你认为养狗是一种玩乐,可是却没有看到其中的好处。它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感情,增大人的感悟能力。”
苏文奇道:“感情可以增大感悟能力吗?”
荟敏说道:“感情可以称为人的预警器,它能提醒人们突破自己圈子的时间到了。感情越丰富,这种突破点就越多,人的成长就越快。”
苏文想了想,说道:“感情是如何预警的?”
荟敏说道:“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为了行动的需要,这种有限的认知被当作无限,当人的认识与真实环境产生冲突时,感情就会出现,或高兴,或忧伤,或痛苦,或幸福,或惊讶,或愤怒,或嫉妒,或傲慢……一旦感情出现,就表示认识与真实产生了矛盾,这时,就可以通过感情找到这个矛盾点,然后用真实来突破自己的认知,这种突破完成的瞬间,就产生了顿悟这种现象。因此,感情可以提高思考的效率,缩短思考顿悟所需的时间。”
苏文想了想,说道:“有限的认知如何被当作无限?”
荟敏说道:“封闭自己,就会将有限的认知变成无限,将可能的目的变成确定,将相对的真理变成绝对,从而为行动提供充分的思想支持。例如,对金钱的喜欢就是将自己封闭在对金钱的某种属性的绝对认知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对亲人的担忧就是将自己封闭在对亲人的某种属性的绝对认知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对国家的热爱就是将自己封闭在对国家的某种属性的绝对认知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对死亡的害怕就是将自己封闭在对自己肉体的某种属性的绝对认知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对他人的嫉妒就是将自己封闭在对他人的某种属性的绝对认知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对生活的绝望就是将自己封闭在对自己思维的某种属性的绝对认知中产生的一种感情……”
苏文说道:“如何突破这些自我封闭呢?”
荟敏说道:“用感情找到突破点,然后用思考进行突破。对于不愿思考的人,感情也会推动他思考。例如,一些享乐的人,他们以追求快乐为目的,可是很少能对一个事物保持持久的快乐,因为感情在无形中已经推动着他改变了自己的认知,从而让这种快乐的感情渐渐淡化。因此,以追求幸福、快乐、荣耀等感情为目的人并没有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因为他们的这种对封闭自我的突破是一种被动的突破,没有效率可言。他们没有看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所以总是沉浸在创造与毁灭、幸福与苦难、希望与绝望、痛苦与快乐等等循环圈子里,从而打造出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辩证法、对立的统一、战争没法根除、竞争淘汰的进化论、分工合作的社会、恪尽职守的国家、明确权益的法律、协调冲突的道德等等没有效率的理论。”
苏文大有启发,想了想,说道:“您认为道德是没有效率的吗?”
荟敏说道:“因为封闭了自己,才出现了道德,它是为了协调各种封闭,而构建的一种社会封闭。如同感情是人的预警器一样,道德则是社会的预警器,过分地追求道德,会使社会落入循环圈子里。”
……
两人闲聊了很久,见天色将黑,各自离去。
第七十章 哲学的混沌
更新时间:2012727 0:17:58 字数:4388
无穷无尽的认知打造千奇百怪的被动的真理,各式各样的混沌构建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哲学。
一条细长的蛀虫盘膝于一个干瘪的桃子内,参悟着生命的真谛,想象着未知的领域。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桃子见时机成熟,离开桃树的世界,落到地上。
蛀虫感知到桃子的轨迹,奇道:“桃子,你为什么要自由落体?被真理决定着,你能感到幸福吗?”
桃子在地上跳了几下,笑道:“这是我的哲学,并非为了真理。”
蛀虫不解地说道:“哲学不也是一种真理吗?”
桃子笑道:“真理是一种决定的理论,哲学是一种混沌的理论。你眼中看见我被真理决定落到地上,实际上,我只是按照我自己的哲学选择了自由落体。我的灵魂告诉我应该这样做,并非环境使我这样做。”
蛀虫说道:“什么是混沌?”
桃子说道:“一是全,全是一。哲学是我,我是哲学。”
蛀虫摇头说道:“哲学只是我的一部分,怎么可以用它限定自己呢?”
桃子说道:“假我是世界,真我是创造,真理讲述的是世界的决定,哲学讲述的是真我的自由,因此唯有哲学才是真我。”
蛀虫说道:“任何一种认知,它的对象都是被动的,怎会产生主动的真我?”
桃子说道:“哲学的认知是对无限世界的认知,与其他真理不同,它征服了世界的无限,从而获得了真我的有限,它结束了真理的被动,从而获得了真我的主动。”
蛀虫说道:“你难道想把哲学融入真我的混沌中吗?可是你别忘了,一旦某种哲学被认知,它就会被剥离出混沌,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你打算如何去认识哲学呢?”
桃子笑道:“我并没有打算去认识哲学,而是打算时刻创造哲学。我并没有打算遵从某种已知的哲学去生活,而是打算通过这种已知的哲学创造崭新的哲学。我并没有打算按照某种既定的教条去做事,而是打算时刻创造全新的自己。我并没有打算去实现某个目标,而是打算创造未知的存在。”
蛀虫说道:“据此观点,你的哲学根本不可认识的。那么这种哲学有何意义?”
桃子说道:“我的哲学虽然不可认识,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