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作乱的是广南西路西北部,融州、宜州接壤的安化蛮叛乱,在那里宋朝设立了十个羁縻州。如果光是看数字,怕是要叫人大吃一惊,京东东路这么大了,都不过是七州一军,实际则不然。宋朝为了笼络这些南方的蛮夷,设立了很多的羁縻州。号称羁縻一百二十三州。至于到底有多少,说真的,就算是南方的官员也不一定知道。
因为蛮夷之间会互相征伐的,也许一个大部落分裂成为两个,虽然分裂了,但实力依旧强大,于是朝廷就又册封了两个羁縻州。
而这些羁縻州的设立也很随意。有二三千人,朝廷也会设立一个。故而这十州羁縻州人口加起来,也许还没有青州下面一个县的人口多。
张士逊眼珠子一转,这事情自己知道,朝堂上也有相当的官员知道,不过想来官家却不知道!因为这些南方的作乱人数都不多。不需要派禁军前往,当地兵马就可以解决。因为上报上来的往往的禀报过程的奏折,这些奏折一般也就是是尚书省和枢密使司这里走过场的,东府西府一把手知道了就是了。
倒不是瞒住皇帝,而是这样的事情太过小了,比起这个,皇帝要处理的国家大事更加多。再说这事情都结束了。给了皇帝有什么意思?论功行赏?这事情还不是枢密使司和尚书省协商后说的算,难不成还要皇帝自己琢磨吗?
在这事情上,倒是可以糊弄一下官家。而且也不难,因为郭劝的事情,这长沙王在士大夫的圈子里面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名声变得更加不好,几位宰相想来也会乐意装聋作哑,甚至在背后顺水推舟的说几句附和话。
再看下去,原来早在去年这安化蛮就已经作乱了。不过当时张士逊还没有上位,是吕夷简下批示的,让广南西路提辖司整顿融州、宜州的兵马,平定这次安化蛮的叛乱。
没有多长时间,王曾和吕夷简相互攻讦,宋仁宗头疼中索性来了个各打五十大板。自己走马上任,接手的事情很多。自然顾及不了这事情了。
张士逊认真想起来,记得当时自己好像也看过,不过并没有在意,认为安化蛮很快就会被平定。毕竟那些蛮夷都是拿着劣铁。甚至石头、骨头制作的武器,装备精良的官军,往往可以以一当十。这平乱的事情,那是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
再看下去,张士逊大吃一惊!“咦!怎么会如此的?”
开封府府尹并参知政事李若谷听到声音,走入部堂,笑谈道:“郢国公真勤啊!只是为什么事情忧虑呢?本官在外面,好像听到一声惊讶的咦声!”
张士逊虽然是宰相,不过去年刚刚被宋仁宗封为郢国公,地位崇高得紧。
扭头看过去,见是李若谷,张士逊也没有隐瞒,他也琢磨着趁这个时候,透露一些自己的计策,争取李若谷的支持。开封府府尹虽然是累死累活的官职,但也是一块非常好的跳板,掌握京城大事。而李若谷可以在担任参知政事后,还兼着开封府,可见圣眷多么隆厚了。他可是宰相当中,份量相当重的!
“唉!还不是这一份奏折,三天前送来的。老夫当时也没有在意,不想今日仔细一看,却是出了大事情!”张士逊半是忧愁半是故作的说道。
李若谷更加好奇了,加快脚步走到张士逊身边,低头看过去。他也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咦!居然连兵马提辖张怀志都被杀了!县尉张轻、知寨曹弘立等六人皆战死!堂堂广南西路兵马提辖司现在居然让一个签厅来管着?”
签厅,幕僚性质的低级官员。
张士逊脸容严肃的说道:“可不是,这奏折上居然还说安化蛮通晓官军情况,乃至于诈败引军入林,以火焚之,十万大军四面八方的杀来,故而大败!这未免也太稀奇了吧?蛮人什么时候有这等智慧了?而且还十万大军的……”
说着这里,张士逊摇着头,一脸不以为然。
这安化蛮老老嫩嫩男男女女的加起来,估计都没有十万人!这些广南西路的官员还真敢吹,都把老夫当傻瓜不成了?
李若谷猜测道:“本官看,这事情怕是广南西路的官员怕被责罚,胡扯出来的!中伏是对的,不过想来是骄傲大意。至于十万大军……”
李若谷笑了笑,略带调侃的说道:“这安化蛮能够有一万精壮就够厉害了!十万大军,看来广南西路需要整顿一二了!”
张士逊放下奏折,道:“罢了!这广南西路的官员怎么弄虚作假就放在一边,现在当务之急是派人去广南西路主持大局!别给安化蛮趁机攻下一两个县城,甚至州城,那可就麻烦了!恐怕会因此趁机势大!”
李若谷也脸色变得凝重,点头道:“这事情说的对!嗯,不过本官不甚通军务,应该叫上西府三位相公来商榷这广南西路的事情为妙!”
张士逊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沉声说道:“其实这事情,老夫忽然有了个人选,只是……”
李若谷奇怪了,问道:“郢国公有什么难言之隐的?”
张士逊叹了口气,道:“不怕李公见笑,这个人选上,老夫其实是有些私心的!”
听到有私心,李若谷就不高兴了,不过没有说什么,毕竟每个人都难免有私心的。而且也不知道张士逊想推荐谁,李若谷也不好就这事情说些什么。如果那人是有些能力,自己岂不是平白得罪了张士逊?
这就得不偿失了!

第234章官斗

张士逊浮沉宦海几十年,这次为相,更是已经第三次了,更是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那里不知道李若谷此刻的想法呢?
淡淡然一笑,老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自信。“长!沙!王!”
张士逊说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大,甚至要比平常说话的时候,声音还要低上几分。
但就是这样的声音,这样的话,在李若谷耳中,却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
过了好半响,李若谷这才回过神来,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张士逊,强自一笑,道:“这未免有些牛刀小用了吧?区区安化蛮,何须以亲王之尊征伐呢!”
“势大也!十州蛮人,不可不派上将征讨!”张士逊目光有些发冷,定定的看着李若谷。
李若谷沉默不语,微微垂下头,躲开张士逊的视线。
张士逊再言:“延州,军事重镇也!此等知州都给其守孝中参倒。一旦回朝后,那是饿虎出铁牢,要吃人的!少渊慎之!”
李若谷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对张士逊作揖而退。
看着李若谷徐徐退出去的身影,张士逊那张老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张士逊以商议平定安化蛮的名义会见其他几位宰相,有赞同的,也有沉默表示中路的,不过叫张士逊感到愤怒的是,有人居然立场坚定的反对!
这个人便是参知政事程琳,程琳算是吕夷简在朝的时候仅余的宰相了,当初赵禳回京叙职的时候九位宰相,现在已经老的老、贬谪的贬谪,王曾、李咨、蔡齐等都已经病卒,王随、陈尧佐、韩亿等都被贬谪。
就连宋绶这位少壮派,在官场上有着“青年相公”美誉的他,也以礼部尚书之职,贬谪到河南府。
仅存的。也就是当年的三司使程琳,现在官至参知政事。
说起来程琳和张士逊关系也好不到那里去,当年明道二年宋仁宗亲政,张士逊可是把程琳清洗了到京东东路平乱的,要不是赵禳帮衬,程琳说不得落魄到什么程度。同时程琳又和吕夷简关系亲密,当初能够从京东东路回来后担任三司使。可是全靠吕夷简举荐。
无论是吕夷简还是赵禳,都和张士逊关系不好,而且程琳本身又被张士逊加害过,怎么可能会和张士逊一路呢?
现在好不容易半年后,赵禳回朝,自己好歹也有个联手对抗的人。怎么愿意从了张士逊呢?
不过程琳这个人在做官方面,有的时候的确犯二了。就好比在天圣年间,居然在早朝的时候给刘娥送《武后临朝图》,怂恿刘娥当第二个武则天。结果刘娥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并没有趁机答应,反而狠狠呵斥了程琳一把,再说一番母子之情。
刘娥是里子面子都捞足了。但程琳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这次程琳也是如此,在和张士逊会谈后,程琳气呼呼的入宫求见。
宰相来求见哦!
宋仁宗自然不可能不见了,当下就让人召程琳进来。
程琳一进来,就喊了。“官家!这日子没法过了!朝中有大奸!”
宋仁宗并没有如同诸位看官想的那样,大惊失色。没有办法,宋朝的官员就是喜欢扯大旗,就连赵禳都夸张的说灭宋者某某了。
作为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皇帝的宋仁宗很镇定。“程爱卿啊!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气愤、激动的?”
“郢国公也!”程琳倒没有发怵。毫不犹豫的把矛头直指张士逊。
在这里把镜头拉会张士逊那里去,张士逊作为郢国公,更是当过宋仁宗的老师,怎么可能没有眼线呢?
这头程琳去求见,已经有相熟的禁军士兵来打小报告了。国公大大啊!糟糕拉,那个程天球啊!到皇宫那里去啊!气冲冲的样子,十有八九是状告你老人家了!
张士逊一想。这还行的吗?
连忙就让侍妾准备朝服,自己要入宫面圣。
南宫汤刚好来找张士逊,见屋子里面的人忙成一团,自然而然的问起缘由了。“东翁啊?你不是刚刚才下了衙吗?怎么好像是在准备朝服的?年纪大了。就别那么能折腾了!”
张士逊听着南宫汤那放荡不羁的调侃,心中暗暗翻了翻白眼,这小子就是叫人不省心!张士逊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程天球这混球!这字真的改得没有错,就是一个混球!老夫找他商议安化蛮作乱的事情,这混球没有答应就算了,还说什么老夫自私自利,打压忠臣孝子!刚好有禁军士兵头告知其入宫面圣,这面圣所为何事!不用问也肯定是到官家面前诬蔑老夫的了!老夫说什么也不能够让他泼脏水在老夫身上,得到官家面前自辩!”
南宫汤一扫下摆,大马金刀的坐到张士逊对面,大大咧咧的说道:“我说东翁啊!你是不是忘记了前车之鉴啊?”
张士逊也不是蠢人,虽然南宫汤这话没头没尾的,但他却从里面听出味道来。登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什么事情让张士逊如此惊恐呢?
还记得吕夷简和王曾为什么会被贬谪下去的吗?不就是两个宰相相互攻讦,宋仁宗索性来了个各打五十大板。如果张士逊和程琳闹起来,会不会如同吕夷简和王曾那样给宋仁宗各打五十大板呢?
张士逊觉得挺有可能的,毕竟如果宋仁宗能够容忍吕夷简和王曾,怎么可能给他们各打五十大板呢?毕竟这两为宰相在处理政务上,张士逊也不得不承认,要比自己办的要好!
政务不见得比前任好,相互攻讦上却宛如前任一样,宋仁宗不贬谪你才奇怪。
不过张士逊还是不甘心,一跺脚,恨恨的说道:“难不成就这样放任程天球这混球弹劾老夫。而老夫则是无动于衷吗?这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亏老夫还是堂堂的郢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宛如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对上一个大汉那般无奈吗?”
张士逊越说越气,骂道:“弱不禁风的女子还能够喊叫几声。老夫连叫、连说、连喊,什么都不能!老夫索性到宫中和这程天球拼了,两败俱伤就两败俱伤!”
张士逊越说越火大,比较白净的脸都变得赤红起来。
南宫汤却不以为然,优哉游哉的靠在椅背上,慢腾腾的说道:“东翁啊!怎么乱了分寸啊?以学生看来,程琳入宫告状。非但不会对于长沙王有帮助,日后长沙王到广南西路,说不定还多亏程琳这次入宫呢!”
张士逊登时怔住了,忍不住问道:“怎么会的?”
这话刚刚出口,张士逊就想到答案,立刻满脸通红。
南宫汤一脸鄙夷的看着张士逊。道:“东翁啊!你也太逊了吧?长沙王勉强算是武人,他程琳担任过开封府府尹,又担任过三司使,现在还担任参知政事。除了军职外,我大宋朝廷机要司衙都担任过一把手,虽然说人走茶凉,但谁没有几个旧部还留在里面的?一个这样的大臣和长沙王走在一起。你说官家会不会猜忌?”
张士逊咳嗽一声,悻悻然的说道:“这事情老夫怎么不知道呢?不过是顺口说错话罢了!这次老夫也不入宫觐见了,还得在家中装一下病。”
南宫汤高兴道:“这才对嘛!”
张士逊听了这话,登时气不打一处,道:“我说不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敢情老夫往日做的事情都不对了?”
南宫汤站起来,拍了拍衣服,笑吟吟的反问道:“东翁你说呢?”
说罢。南宫汤不理会一脸气苦的张士逊,慢悠悠的走人了。
张士逊看着南宫汤的背影,哭笑不得,叹了口气,道:“这不善啊!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傲了,说话也气人!如果为官。怕是要被同僚下属吃了的,唉!”
而程琳那里呢?程琳那里的告状很顺利,这个顺利不是指打动了宋仁宗,而是没有人打断他的说话。宋仁宗面对程琳的告状。并没有表示认可也没有表示不可能的态度,只是点头,或者偶然发问一下,等程琳说完了,宋仁宗只是说知道。
程琳走出了皇宫,心中忐忑,这事情到底是怎么了?官家态度怎么那么暧昧的?这可是长沙王啊?官家好歹也有一点兄长维护弟弟的样子啊?
而第二天,让中书省的人惊讶,今天郢国公怎么没有来办公的呢?
很快就有张士逊的家人来了,说张士逊病了,什么病?偶染小疾,不过年纪大了,得休养一段时间?
休养多长时间?
不知道啊!郢国公年纪大了,这调理的事情说不准的,也许一天,也许一个月。
不过很快,也不知道那里传出一个留言。
官员张三对李四说道:“你知道吗?郢国公为什么不来点卯的?”
李四看了张三一眼,一副奇怪的样子,说道:“你该不会连这个也不知道吧?郢国公偶染小疾啊!这有什么的,郢国公都七十有五了,病了有什么奇怪的?说不定过段时间,官家还会体恤老臣,让郢国公五日一朝呢!”
张三不屑的撇了撇嘴,道:“你知道什么!郢国公那里是病了,昨天我还看到他呢!红光满脸的,虽然说是七十有五了,但就算说是六十都有人信呢!我听说啊!郢国公之所以病了,是装病的!”
李四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道:“装病?出了什么事情啊?”
张三鬼鬼祟祟的压低声音说道:“这事情我两是哥们才给你说啊!你可别到处乱传啊!听说广南西路那里有蛮夷作乱,郢国公想点长沙王去平乱。参知政事程相公入宫面圣,说郢国公徇私,这是名为平乱,实为发配长沙王到岭南!还说了很多郢国公的坏话,什么市恩、结党什么的都有!还说这让长沙王到岭南,是断官家一臂,好趁机掌握朝廷,成为权倾天下的朝臣。”
李四大吃一惊,道:“哇!这么快又有两位宰相互相攻讦了?”
顿了顿,李四旋即奇怪的说道:“不对啊!郢国公好像都没有什么反应的,这是怎么了?郢国公难道念佛念多了,慈悲为怀了?”
张三一脸不屑的看这李四,道:“你知道什么!郢国公怎么敢说话啊?他这事情不给长沙王知道也就罢了,给长沙王知道了,郢国公那里还敢说话的!长沙王多么厉害你知道不?就算是丁忧啊,都参的延州知州灰溜溜的夹着尾巴回来京城。今年六月长沙王可就守孝完了,那个时候啊,郢国公岂不是要糟糕?现在郢国公看似装病,实际上是向长沙王和程相公服软。”
这谣言愈演愈烈,到最后都变样了,不是张士逊装病。而是说长沙王赵禳送了一份信给张士逊,上面是一把带血的刀片和信纸,信纸用血写着,欺吾不敢杀人否?
把张士逊吓的屁滚尿流,给吓出病来了。
这样的事情,宋仁宗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很快就有宦官来,把这事情一一禀报,就连谣言的版本都说了五个,真是够敬业的。
宋仁宗听了宦官的禀报后,久久不语,低头一看,那宦官还在远处,淡淡然的说道:“朕已经知道了,你下去吧!”
那宦官禁不住怔了怔,道:“官家,就……就这样?”
宋仁宗冷冷的看了那宦官一眼,道:“朕已经知道了!你下去吧!”
虽然在重复刚才的话,却是叫那宦官吓得背脊全是冷汗,当即便忙不迭的告退下去。心中暗暗警惕,帝皇心思,当真是宛如天一般,前一刻也许是晴天,下一刻就要乌云密布了!
四天后,早朝。
事情都禀报完了,新任的内都知王守忠正准备让百官退朝。
但宋仁宗忽然做了个手势,王守忠连忙止住到了喉咙的话,这可把他憋的不轻,脸色都通红了。
当官的,自然都是眼睛伶俐的人了,不少人都看出宋仁宗的手势,登时心中暗暗猜测,官家这是怎么了?他是准备要说些什么呢?
李若谷心头一跳,心有所感的侧头看着忽然“病愈”的郢国公张士逊。只见张士逊嘴角上闪过一抹稍纵即逝的笑意。李若谷的心,变得不平静了。

第235章孔道辅

“广南西路的安化蛮作乱,诸位爱卿知道了吧?”宋仁宗端坐在龙椅上,语气平常的问道。不过此时那显得瘦削的脸颊上,却流露着叫人不寒而栗的冰冷表情。
张士逊出列,说道:“老臣等已经就这事与诸公多次商议,老臣认为需派上将前往!不过程相公认为不可!”
程琳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虽然已经对于宋仁宗的心意似有所感,但他还是立马站出来辩驳道:“官家!请容臣一言,如今西夏边境不稳,而河东、河北也得防范辽国趁吾大宋平乱西夏之机,趁机侵略。而汴梁乃首都,也得上将坐镇。安化蛮不过的小疾,派遣一能臣前往,以偌大的广南西路,还不能平定安化蛮之乱吗?”
程琳的话音刚刚落下,张士逊便已经见缝插针的反驳道:“程相公说的上将,是长沙王吧?难道程相公如此想长沙王坐镇汴梁?”
张士逊后面的那句话,就有些诛心了。
程琳身形微微一颤,对宋仁宗拱手,咬牙道:“官家!臣没有这个意思!”
张士逊步步紧逼:“程相公没有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啊?”
此时一御史出列,进言道:“臣闻程相公和长沙王于京东东路共事过,并且还是平定昔日蒙山贼而同心协力,关系想必不浅也!此时此刻,臣看,程相公要不要避嫌一二呢?”
这话刚刚落下,有中书省的官员站出来,喊道:“臣有本,要参参知政事程琳结党营私、交好亲王、市恩官员!”
程琳额头上立刻渗出冷冰冰的汗水,黏黏的、冷冰冰的,这种感觉,叫程琳难受的没有办法形容,却不敢抬手把额头上的冷汗给擦去。只能够努力使得自己目光平静,直视宋仁宗。
宋仁宗忽然笑了笑,道:“朕相信程爱卿是一心为国的!不过奏折朕还是会看的,王都知,你下去收奏折来吧!”
“是!”王守忠应诺一声,下去拿了奏折回来。
眼看大势所趋了,这个时候却有个不怕死的冒出来。此人是谁呢?御史中丞孔道辅是也!
孔道辅是孔子的后人。和范仲淹素来交好,同时在朝野上下也有很高的名望。为人是出名的耿直、公正,就多次上疏请刘娥还政于宋仁宗,气的刘娥把他贬谪下去,明道二年刘娥去世。宋仁宗召回孔道辅,结果在郭皇后罢废一事上又带头上疏。被宋仁宗一脚踢到外地。
不过这也给了孔道辅巨大多么名望,史书上如此记载孔道辅再次担任御史后的情况。“遇事弹劾无所避,出入风采肃然,及再执宪,权贵益忌之。”
而这其中,张士逊对孔道辅也颇为痛恨的。前文都说过了,张士逊年纪不轻了。七十有五!甭说是古代了,就算在现代,这个年纪也可以说是一只脚踏入阎王殿了。张士逊呢!难免就在一些事情上,偏颇自己的子孙,想趁着最后一次当宰相,为子孙谋些福利。
为此可没有少遭到孔道辅的弹劾,逼的张士逊很多事情上都不得不忍住自己的私欲。这自然也把孔道辅恨死了。
孔道辅耿直归耿直,可不傻。知道没有了程琳在,自己这御史中丞看似威风,但日子也不好过。
只听得孔道辅禀报道:“官家,安化蛮虽然作乱,但这南方蛮夷素来不服王化,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呢?”
“什么劳师动众啊?这次安化蛮之乱尔知道什么,可是十州蛮人作乱啊!”答话的不是张士逊。而是其党羽,侍御史知杂事李柬之。
侍御史知杂事便是御史台的二把手,而孔道辅的御史中丞则是御史台的一把手,这番对答。倒是颇为奇妙啊!
孔道辅是什么人啊?那里会发怵李柬之,直接呵斥道:“前有御史言避嫌,尔李公明(李柬之字)亏为侍御史知杂事也!连一御史也不如!”
孔道辅为什么说李柬之要避嫌呢?因为李柬之乃是有名的宽厚宰相李迪的长子,而李迪和张士逊乃是世交,两家关系之亲密,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
当得御史的,有几样必备品,第一,脸皮要厚,毕竟御史很多时候弹劾的事情是捕风捉影的,如果脸皮不后,怎么敢弹劾呢?第二,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不然怎么吸引上官注意力呢?第三,就是无论怎么样,也不能够屈服。因为御史讲究的是风骨,没有了风骨,皇帝还怎么用你当御史啊?
故而虽然被呵斥,但李柬之一点也没有退缩,反而咬牙顶上,道:“下官不过以事论事,孔中丞呵斥下官避嫌,可是有什么心虚的?孔中丞如果看过《国语》,下官不才,也提醒一下孔中丞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