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神图-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成惊道:“潼关若失,不仅大军无粮,更兼曲沃西大门洞开,长乐宫危矣。”紧急命潘刚与龚超率领中央军和雍州军回援。
西北历来干旱少雨,万里沙漠,千里戈壁,今年更为严重,司令部能弄到的水少的可怜,不够洗漱之用,更兼食物粗糙难咽,不出几日,李成觉得浑身搔痒,坐立不安,心有退兵之意。但是他知道,自己困难,叶伟更困难,多坚持一天,就多一份战胜叛党的希望。
这天清晨,探子称共进军大批人马在接近桑榆的大王山扎下阵地。李成前往观察,发现共进军约有万余人,在山上布下三道防线,周围几十里却没有匪徒的踪迹,心中暗喜,传令下去,务必剿灭该部匪军,并让周围搜捕的益州军同来剿匪。
桑榆的六万凉州军全体出动,把大王山围的水泄不通。从清晨攻到午后,才打下第一道防线,李成询问俘虏,得知山上的指挥官就是叶伟,更是激动,宣布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无论官兵,擢升三级,奖励五千元。这时派出的联络员回来,说益州军遭遇多股敌军袭击,张兆伟称要剿灭匪兵,拒不回军,李成恼怒:“你去告诉他们,叶伟就在这里,如果他们现在不回来,以后永远不要回来了!”
部队付出沉重的代价,攻下第二道防线,李成心中焦虑,凉州军果然不行,若是中央军本部,早就踏上山顶了。凉州军准备攻打第三道防线时,哨兵回来,称十里外出现数万共进军,正向这里快速赶来。
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精疲力尽,谁先得到援兵就能获胜。张兆伟益州军还不知道有没有赶来,共进兵却抢先接近这里,李成得报心慌,吩咐哨兵千万不能将这一消息告诉其他人,免得动摇军心。
战斗打到黄昏时分,炮弹都快把山头削平了,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李成命令炊事员,担架兵,伙夫,号手,凡是能行动的人全都上阵,共进军也不好受,山头的阵地已经被压缩成一个方圆百来米的环形。李成从望远镜中看到叶伟都亲自拿刀肉搏了。
呵呵,不需要援兵了,我这边不需要援兵了,希望共进军的援兵也迟些来就好了。照目前的战况,只要三分钟,不,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把叶伟绑下山。
就在即将胜利的时刻,背后突然出现了共进党援军,黑压压的队伍快速向战场移动,战场上的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一阵可怕的沉默之后,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各自逃命去吧!”晋军顿时大乱,全面溃散。李成大吼起来:“不要跑,不要跑!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士兵们丢弃枪支,抱头鼠窜,已经没人再去听司令的话。李成站在原地,心有不甘,忽然一群共进兵冲过来,举枪就射。
第五十一章 西北蝗灾
更新时间201283 20:15:04 字数:2820
眼前之人,刀砍不动,枪打不透,共进兵骇然,不敢上前,卫队冲过来,乱军中拼死护走李成。此役凉州军损失惨重,仅有万余人逃了回来,很快又传来消息,益州部队遭到优势共进军的围攻,全军覆没,连长官张兆伟都被俘,潼关震动,举国哗然。
几天之后,被俘虏的官兵陆续归来,他们散布共进军的强大恐怖,宣传叶伟的宽宏大量,一时间人心浮动。李成大怒,下令中央军组建督察队,昼夜巡逻,但凡发现谣言惑众者,立即逮捕。
长乐宫派人询问李成有何打算,李成欲进无功,欲退不甘,心烦意乱。司令部忙得一塌糊涂,潘刚却送来一个好消息,称汪主席派人告知一条偏僻小路,直达共进党大本营。擒贼先擒王,如果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可以由此直接攻破匪军,那时共进党指挥瓦解,自然投降。经过参谋人员的讨论,李成决定采取偷袭方案,并召来姜浩,要他为这场行动筹措粮食和资金。
姜浩很是吃惊:“我在此守御多年,怎不知道这条小路?”
李成不便直言,说:“潘副官从本地砍柴人手里重金购得的消息,你千万不要泄露。我们出发后,你还要做出从大路出击的假象迷惑匪军。”
姜浩得令而去,李成让潘刚率领雍州军队协助姜守备从潼关正门出发,虚张声势,自己统中央军走小路。
九月十六日,大军集结,准备出发。天气阴沉,忽然一阵狂风,卷倒军旗,孔欣说:“旗帜吹倒,于军不利,不如权且罢兵。”李成说:“战事早就计划好,岂能因小事作废?”
话刚落音,战马忽然嘶鸣咆哮,将李成掀到地下。潘刚见此,说:“阵前失蹄,主将大凶,不如我替司令去走小路,司令走大路出发,如何?”
李成是个好面子的人,赶紧爬起来,余光瞥见士兵都看着这边,羞惭满面,被潘一说,更拉不下来脸,恼羞成怒:“军人出征,唯死报国,坐骑受惊而已,大丈夫何惧之有?!”
司务官牵了新马过来,李成一跃而上,下令出发。雍州军养精蓄锐,耀武扬威,直扑共进军各据点,借着掩护,中央军转向奔小路而去。
向导在前,引着大军进入一条山路。沿途枯枝败叶,萧杀无人,两边山高百丈,遮蔽天空,脚下乱石丛生。越往前走,越是狭窄,李成动问地名,向导说:“此地叫离谷。”
李成猛然想起那个梦来,倒旗失蹄尤在眼前,心中慌忙,正要退兵,忽听一声炮响,山上杀声震天,木石滚滚,如流星而下,枪弹齐射,似暴雨倾泻,进退不能,道路又窄,士兵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李成掉转马头,拼命狂奔。
潘姜二人得知中央军兵败,急忙撤军回城。李成外衣千疮百孔,所幸内穿温财神赠送防弹衣,又换了新马,这才逃出生天,所率各部损失惨重,有的部队连番号都打没了。李成垂头丧气,众将哑口无言。
晋军自此再不敢出战。共进军又复猖獗,外围乡镇全部沦陷,谣言一日数起,或说共进军有百万之多,或说总司令已经弃城逃跑了,李成只是下令严守潼关防线,其他一概不管,买来许多饮料,每日吃了喝,喝了睡,醒了再吃,军心因此涣散。
又过一月,长乐宫送来两封信,众人不敢隐瞒,唤醒李成,拆开第一封,乃是监国问最后战退之策。李成看完,情绪低落,提笔写了回信,大意是属下才不如人,屡战屡败,愧对领袖,引咎辞职,望另请能人贤士主持西北战事。
信使出发之后,李成叹息:“叶伟如此超人,以前为什么会失败呢?”
潘刚说:“叶公子至今只有两败,庐江之战,何进叛变,雍州之战,高杰倒戈,此天亡之,非战之罪也。”
孔欣说:“对手只不过是失败的诱因,任何事物,无论大小强弱,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李成感慨不已,拆开第二封信,是总督府的报告,被捕的共进党密使终于熬不住严刑,供认一切。李成看完信,一下子跳起来:“快,快把刚才的信使追回来,我有破敌之策了!”
晋帝国西北最高行政长官派人传话,说要和谈,共进党主席叶伟欣然允诺,派出代表赶赴潼关。谈判桌上,潘刚开出条件是共进党必须无条件投降,解除一切武装,停止宣传反帝国口号。
叶公子的代表邓大富哼了一声:“你们打了败仗,也有脸说条件?”
潘刚勃然变色,就要发作,孔欣拦住他,说:“谈判嘛,就是双方开出价码,互相加减,以达成最后的结果,矛盾在所难免,大家要冷静,和为贵,和为贵。”旋即发问,“不知你部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邓大富颇为不屑:“帝国政府必须立刻停止一切敌对行动,撤出所有在凉州的作战部队,潼关由共进党接管,赋予共进党成员合法的身份和职位。现在看来,我们的条件相差甚远啊。”
姜浩打圆场:“不要急,慢慢谈,最后总能得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来。”
当晚守备总部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共进党代表团,灯红酒绿,全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李成趁机请邓大富到一个密室中。
邓大富喝着酒,狂妄的说:“这次谈判,我看得出司令毫无诚意。”
李成呵呵笑了两声,说:“此次谈判的结果无所谓,最主要的目的是我想问邓先生一个问题。”
邓大富来了兴趣:“如此说,双方的谈判反而不及这个问题重要,我倒想听听,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李成不慌不慢:“邓先生每次从共进社的鸦片走私里捞多少好处?”
邓大富身躯一震,惊得酒杯摔落在地:“司令何出此言?”
李成放下酒杯,冷笑数声:“邓先生不要再装了,你派去曲沃的人已经供出来,还奉汪主席之命,每年在鸦片走私中上下其手,以耗损为名扣下不少内外倒卖,邓先生好人才啊!”
邓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李司令到底想说什么?”
“嘿嘿,我也不会太为难你,只不过希望邓先生可以经常透露点关于共进党粮草,武器,资金动向的消息给我们。”
邓大富惊惧交加:“这关系到共进党生死存亡,我们不会干的。”
李成也不催促,淡淡的说:“听说邓先生和汪主席也吸食鸦片,如果叶公子知道这些事,依据共进的规定,不知道是个什么下场呢?”
邓目瞪口呆,满头大汗。
李成又加了一句:“你和汪主席在潼关和曲沃还包养了女人?要不要我把这些事也公诸天下呢?”
邓扑通跪下,一把抱住李成大腿:“爷,求您不要再说了。您要孙子干什么,我全干!”
李成呵呵大笑,扶起邓,说:“这才是聪明人作为嘛。其实汪主席早已投诚帝国了,我希望你能对共进军内部能稍微做那么一点瓦解工作。我不仅不会把你的事抖出来,反而重重有赏呢!”
第二日双方仍在谈判,忽地警报四起,卫兵急报蝗虫来袭,李成疑惑:“小虫而已,何必惊慌?”周围官员闻虫色变。李成登城墙一看,蝗虫铺天盖地而来,不知有千千万,虫群如一张魔掌,自远而近慢慢靠近,遮蔽了太阳,天空顿时阴暗下来。
虫群进入潼关,横扫一切,行人站立不稳,头上,面部,胸前,背后均受蝗虫冲击,李成又是恶心又是惊竦,急忙摔众人退入房内。卫兵关上门窗,蝗虫不停冲撞,劈里啪啦,好似恶鬼敲门,令人心惊肉跳。过了一个多小时,方才平静,众人推开门,眼前景象如修罗地狱,地上虫尸有几寸厚,走路都踩得咯吱响,所有的墙壁,街头的路标,路灯,广告都沾了一层。见此情形,共进党代表团告辞,李成紧紧拉着邓大富的手,意味深长的说:“邓先生为两家说情,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才是最好。”
各县陆续上报,称飞蝗遮天,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请求帝国政府赈灾,李成决定开仓济民,很快潼关官仓告罄,与姜浩商量后,下令收购潼关里的商人掌握的粮食。
奇怪的是,连续几天,政府连一粒米都没有收到。
第五十二章 潼关被围
更新时间201284 23:03:46 字数:3680
凉州忽遭蝗灾,西北最高军政长官下令收购潼关内商人的粮食,用以赈灾,但连续多日粒米未得。李成疑惑不解,待问明缘由,竟然是叶伟花高价购买,所有商人只卖给共进党。李成大怒,下令关闭道路,只准进不准出,商人必须以平价将自己的货物卖给潼关守备总部和征西部队。
此令一出,满城哗然,商人联名写信递交司令部,希望可以取消禁令。李成将信斯碎,命令丝毫不变,商人激愤,集体罢市。
过了一天,潼关守备处顶不住了,姜浩说:“罢市一起,各处物价飞涨,民众怨声载道,属下还请司令回心转意。”
李成说:“奸商罢市,我们不可退后分毫,否则日后刁民稍不称意,五日一罢市,七日一罢工,帝国威严何在?姜守备务须担忧,我已报告长乐宫,请求调集各州物资运往潼关,以解凉州危机。”
姜浩怏怏而退。三天之后,消息传来,潼关至曲沃的轨道被虫尸阻断,火车无法行驶。李成急调军队和工人清扫铁轨,正忙得焦头烂额,益州军军官集体求见。
原来张兆伟不听命令,全军覆没,本人被俘,被放回来之后,老实了一段时间,可益州补充部队源源不断到达凉州后,张手里有了兵,又猖狂起来,不过始终打了败仗,不好意思出头,就让部下出面。
军官们站在司令部,说驻扎凉州的军饷都是靠市场课税以及商人捐赠,现在商人罢市,军饷断绝,军官不满,士兵抱怨,如果不能尽快复市,益州军只能撤回本州。自从三战皆败,凉州军,雍州军和中央军损失殆尽,现在征西部队全靠益州军在撑台面。李成明知这话形同威胁,也只得压着一肚子气,尽力安抚他们,拍着胸膛保证三天之内一定复市。
送走益州军军官,李成叫来潘刚,让他带着巡捕去告诉那些商人,如果再不开市,统统抓起来。不到半天,潘刚慌慌张张的跑回来报告,商人们出资组建一批武装分子,与巡捕发生冲突,双方死伤数人。
李成大怒,宣布第二天出动军队镇压,命令下达后,益州军官声称如果司令执意弹压,军队拒绝开枪。李成无可奈何,连夜召见商家代表。
商家代表推门而入,两人都是一怔。
来人吃惊:“原来叶参谋就是李司令,果然真人不露像。”
李成哈哈大笑:“左老板被公推为代表,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两人分主宾落座,左锐发问:“不知司令召唤小民,所为何事呢?”
李成端起最爱的饮料,喝了一口,道:“人说无商不奸,果然如此,近日商家与政府都势成水火了,左老板还在装糊涂。”
左锐尴尬一笑:“司令天威难料,小民不敢妄加揣测。”
李成说:“也不要你们太难做,我要求你们把手头所有的粮食全部平价卖给政府。”
左锐想了很久,说:“商人逐利而行,眼下粮食卖给叶伟,能获利十倍,卖给贵军,仅得毛利,换了谁也不愿意。况且司令又强制干涉,于公于私,怕都说不过去吧?”
“情况紧急,当以特殊待之,我只问你,愿意把粮食卖给我们吗?”
左锐话语坚定:“左某身为温氏财团代理,又被推为商家代表,我若让步,是放弃了商人的底线,还请司令见谅。”
李成沉吟良久,问:“那如果温紫光叫你这么做,你会反对吗?”
左锐品了一口茶,不假思索:“温财神是我老板,叫我做什么,我自然会照做的。”
李成脱下军装,露出防弹衣,说:“你可认识这件衣服?”
左锐以手抚摸,验明材质,点头说:“这确实是温财神的衣服,只有各地温氏总代理才知道。”
李成把衣服掩好:“我与温紫光的关系,想必你是知道的,现在我以他的名义,让你出售粮食给政府,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左锐拱手道:“既然有这件衣服,什么吩咐我都会做的。小民只求司令写一封信,说明这件事,我好对温财神有个交代。”李成爽快答应,立即提笔写信,完了邀请左锐共进夜宵,左锐哪有心思呆下去,求了书信便走。
第二天潼关司令部发表一则声明,决定发行一批凉州公债,并且只收物不收钱。正当社会对此议论纷纷之际,左锐第一个表示愿意以货抵资,支持政府。看到温氏财团这样做,观望的商家群起仿效,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而原本可能出现的官商冲突就此烟消云散。
城中方才稳定,忽然来了两个共进代表,说受灾严重,希望守备处支援。李成刚要点头,看到孔欣使个眼色,就以要调查库存为名让代表暂时休息。孔欣上前,说:“现在时近隆冬,突降蝗灾,乃是天亡共进。若司令假以援手,让匪徒熬过年关,待来年春暖花开,养成气力,又复猖獗,是养虎为患也。”
李成恍然大悟,唤来共进代表,只说粮草不够,将他们打发走了。几日之后,各地乡村镇县均上报饥荒严重,请求拨粮,李成让孔欣拟了个办法,各级乡镇必须驱逐共进组织,明确宣布与共进党脱离关系,才能领取粮食,司令部派遣督察员进驻村庄,保证物资如实分发给忠于帝国的村民而不是被匪徒冒领。
办法实施之后,仍有部分村庄坚决拥戴共进党,潘刚报告这些村庄拒领粮食,如和平村已经出现有人饿死的情况,请示应该怎么做。李成批示:“宁可看着他们死,也不要让粮食落入共进分子手中。”
进入十一月,天气变得很冷,由于蝗虫的毁灭,农业几乎没有任何收成。尽管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司令部的规定丝毫不变,终于,所有的村庄在饥饿面前都屈服了——要么低头,要么饿死。或许有一些人意志超乎坚定,有的时候甚至能对抗自然,但在饥饿面前,任何主义,任何理想,任何幻想都会丢下他们最美好的面具来跪地祈求,因为肉体一旦灭亡,再伟大的思想也会随之消亡。
人都死了,坚持的主义还有个屁用?或者说,如果一种主义无法填饱人们的肚子,还要它何用?
期间,叶伟只派人来过一次,宣告他们储备可支半年,但希望帝国政府可以为附近村民调运物资抵御严冬。李成回复说双方仍处在交战状态,共进党还是叛乱集团,不属于帝国编制,爱莫能助,不过若他们愿意无条件投降,司令部可以考虑从军队的配额中拨出一部分援助。信送过去之后,叶伟没有回应,而共进党的消息也越来越少,就连探子也摸不清他们的行动,整个共进党就这么销声匿迹了。
二十三日,天降大雪,气温骤寒,军队开始发放冬衣。下午一个自称是司令故友的人向潘刚投送一封信就离开了,潘刚赶紧送来,李成拆开来看,却是一句古怪的话:“天明路远,人少无枪,城内危险,城外安全。”署名是“假难辨”。此时孔欣和姜浩议事,不在身边,李潘二人看不懂所书何意,略为吩咐城中巡逻要小心。
当夜无月,黑云笼罩,北门忽然发生枪声,待守门士兵去看时,又没了声响,接着东门又起炮声,巡捕匆忙赶到,不见一人,很快城中各处枪击,警报不断,城外一片火海,枪炮不断,李成心惊,下令关闭城门。
第二天凌晨,大批部队挤满四门,要求进城,原来昨夜共进军以间谍骚扰潼关,主力偷袭外围防线,驻军猝不及防,又得不到城中支援,败退下来。部队刚刚拥进城,后面尘土飞扬,李成急忙大喊关门,好险,几乎在大门关闭的同时,共进军就冲到城下。
这时众人才明白那张纸条的意思:天明路远,是天黑路近,人少无枪,是人多有枪,城内危险,城外安全,是说城内虽然异声不断,却是安然无事,城外会受到攻击。落款“假难辨”,前面少个“真”字,“真”通“邓”,必定是邓大富暗地报信,防止被搜出而写的反语。
叶伟在城外亲自坐镇指挥,共进军发疯似的攻打潼关,不顾死伤,前赴后继,敌军数次爬上城头,又被击退,各处频频告急,李成与军官四处增援,应接不暇,一天下来,手脚止不住得发抖。
眼见叛军攻势猛烈,城中谣言不断,军心动摇,凉州军数十名士兵商议开门投降,被人告发,司令部下令集体处决,以儆效尤。孔欣见李成心烦意乱,问道:“司令何故烦乱?”
李成说:“城外共进军漫山遍野不知多少,攻势凌厉;城中部队虽多,其心各异,此关随时可能陷落,我如何能安?”
孔欣说:“司令不必挂虑,潼关固若金汤,矗立千年,从未陷落。至于城中部队,可以画地自守,免去纷扰,大人也要亲自巡视,以坚众人之心。“
李成心中稍安,与孔议定,传令诸军分守各门:姜浩带凉州兵守东门,益州军守南门,雍州兵守西门,压力最大的北门由潘刚率领中央军防御。巡捕盘查城中居民,搜出七名间谍,于城头枪决,然后抛下去。李成安抚部队,说只要再坚持一个月,国内援军抵达,即可击退匪兵。
隆冬腊月,大雪纷飞,共进军缺乏重型火炮,连攻数日,不能破城,停止了攻势,两军相持起来。李成不住感慨,做梦也想不到叶伟居然敢以乌合之众围攻天下第一关,若非兵精粮足,几乎栽在他手里。
本月中旬,姜浩妻子生产,设宴邀请参将以上军官,满城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李成在酒席上嘱咐大家专心守城,不要多喝,结果自己架不住众人相劝,喝了几杯酒。李从不饮酒,不胜酒力,半途告辞,回到司令部,醉意袭上,倒下便睡。
睡至半夜,忽然外面喊声四起,李成惊醒,出去看时,城中火光冲天。孔欣衣衫不整跑了过来,他谋划虽有一手,遇到紧急情况仍是手足失措:“到处都是叛乱者,城守不住了,我们快逃出去吧。”
李成呵斥:“城中数十万军民,岂有全部叛乱的道理,这一定是叛乱者虚张声势,传令下去,有喊乱者就地枪决。”
很快查明喊声和火光最先从东门发出,李成率卫队亲自赶到东门,只见共进军蜂拥而入,凉州兵四散逃窜。李成指挥卫队堵住要道,各军闻讯,火速赶来增援,从夜杀到明,终于击退共进军。
李成召来姜浩,厉声训斥:“都是你平日治军不严,所以事急频发祸端,不瞧夫人面上,定要你好看!”姜浩低头,唯有喏喏。这时有人递上一个纸条,李成见署名又是“假难辨”,拆开一看,顿觉天旋地转。
第五十三章 平定凉州
更新时间201285 23:34:07 字数:3406
李成拆开密信,里面写着叶伟在凉州安插了一个内鬼,昨晚明确探知该人是东门守将。李成览信大怒,手指姜浩,喊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