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恩笑了笑:“暂时先将那些事儿都移交出去了。王爷吩咐小的,只先服侍好侧妃才是最要紧的。”
  陶君兰微微一笑:“那倒是屈才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是一直落在刘恩的面上。她是故意这般说的,就是想看看刘恩会有什么反应。
  刘恩倒是神色如常,仍旧是那副宽厚老实的笑容,让人觉得他着实是个老实人:“比起生意来,侧妃自是更重要。我们做奴才的,替主子分忧才是最要紧的。不管是做什么,只要能帮上主子,那也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了。”
  换一个人来说,这番话绝对是明显一听就是在拍马屁。可换成刘恩来说,倒是奇异的让人觉得:那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陶君兰心里揣摩:到底是刘恩样子装得像,掩盖得深呢?还是这人真的是忠心耿耿?
  “哎,王爷若是什么时候能治好嗓子能开口说话就好了。”陶君兰轻叹了一声,这句话更是突兀异常。不过她却是丝毫不觉得,反而笑着继续看刘恩的表情。
  刘恩这一次的表情变化便是很明显了,他明显的露出了错愕和不可置信的的神色,张了张口更是险些说话。不过最后他却又生生的闭上嘴巴,定了定神,冲着陶君兰一笑:“王爷定会好的。”
  这话说得肯定,仿佛他已经预见了未来。
  陶君兰笑了,看向刘恩的目光较之之前便是多了几分真正的信任和亲和。就冲着这一句话,显然刘恩便是可以信任的。不然,他如何会知道李邺是能说话这个事情的?
  没错,为了彻底消除自己的疑心,陶君兰用这句话试探了一下刘恩。至于结果么,她自是很满意的。
  “今儿叫你来,是想问你一件事儿。”既是放了心,那么也就该说正事了。陶君兰坐直了身子,神色也是肃穆起来,一脸郑重的问道:“我想随时知道朝中的动向,你可能办到?”
  刘恩一呆,他还真没料到陶君兰会冷不丁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他之前一直只以为陶君兰会让他办的不过是内宅的事情罢了。所以这会子陶君兰一开口却是问的朝政上的动向,着实是让他一时之间完全反应不过来。
  陶君兰将刘恩这一反应看在眼里,皱了皱眉:“怎么?办不到?”
  刘恩被这句话惊得回过神来,连忙摇头找回沉稳:“办是办得到,不过最多也只能是大面上的,朝中官员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罢了。至于再细致的,却是不好办了。”
  陶君兰点点头,微微舒了一口气:“这倒是不打紧。只要能知道消息不至于抓瞎就行。打听消息你能做到,那散消息出去呢?又能不能做到?我要的是神不知鬼不觉,任何人都查不到我们头上!”
  刘恩的背上沁出了冷汗,他不由自主的在心里猜测起陶君兰到底要做什么来;。当然,他是猜不到的。可正因为猜不到,他才觉得更加紧张害怕。
  甚至,刘恩开始犹豫,犹豫他倒是是该说能办到呢,还是不能办到。的确,这事儿他是能办到的。可是他却担心陶君兰做出什么不太好的事情。若是因为这些导致王爷的事情被耽搁破坏了……
  陶君兰看出了刘恩的迟疑,却也不点破,只耐心等着刘恩回答。
  刘恩纠结半晌,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却也并不立刻揭晓自己的回答,反而反问了陶君兰一句:“侧妃想做什么,可否告知奴才一二?”
  陶君兰唇角微微一勾:“你不信我。”
  刘恩没辩驳。嘴唇动了动,却是默认了。
  陶君兰面色便是冷了下去:“你忘了王爷对你的吩咐了。”不过心里么,却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刘恩这样也是忠于李邺的表现。李邺有这样忠心的人帮着办事儿,她自然是替他高兴的。同时也有些佩服李邺看人的眼光。
  刘恩被这么一质问,面色都涨红了。可却依旧没松口:“王爷放心交给奴才这些权力,可奴才却是不能滥用。”
  “什么时候主子的决定,需要你们来质疑了?!”陶君兰冷笑一声,声音严厉。
  刘恩起身冲着陶君兰跪下了,却依旧没松口。
  陶君兰定定的看着刘恩的背脊,半晌舒了一口气,语气重新缓和了下来:“其实,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不过是觉得我一个内宅妇人什么都不懂罢了,可是这个缘故?”
  刘恩不敢承认,所以依旧不说话。虽然事实上他的确是因为这个才会如此担忧。
  陶君兰倒是有点儿喜欢刘恩了——办事能力也不错,还如此有原则的忠心,倒的确是不可多得了。她心里也明白,她不信任刘恩,可刘恩一样也对她不信任!之所以对她这般恭敬,也不过是因为李邺的缘故罢了。
  想要收服刘恩,还有得路要走。可陶君兰却是已经志在必得。
  “罢了,你起来说话罢。你先跟跟我说说如今朝中的局势。我问什么你答什么,你法也可提出。毕竟我的确是在内宅之中什么都不知,自然也比不得你们常年在外走动的。”陶君兰淡淡言道,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到底是带上了几分讥讽。
  刘恩松了一口气,不过脸色再度涨红了一回。最后他只能当做没听见主子最后那一句讥讽的话,讪讪的起了身。却也没敢再坐下,而是恭敬的垂手立在了一旁。
  陶君兰挑挑眉,“坐下说话罢。也不必这般小心翼翼的,倒像是我欺负你似的。”
  刘恩额上的汗顿时冒得更快了,坐在椅子上,只觉得好比坐在针毡上,怎么都不自在。他此时此刻唯一盼望的,便是陶君兰快些问完,他也好解脱了。
  其实刘恩此时也是对陶君兰有几分刮目相看了,至少是觉得陶君兰的确是有那份管家奶奶的威严。怪不得李邺会对她那般的放心,连句多余的交代都没有。;
  第一卷 第299章 惊讶

  刘恩其实已经觉出味了。从一开始,陶侧妃这就是一步步的早就算计好了。先是试探,再接着考验,如今再给他一个定心丸。这样的手段,着实是高明。
  而且,即便是觉察出了他心中的顾虑,陶侧妃虽说也有些恼,却还是能保持心平气和的,最多不过是讽刺一二。却没有对他弃之不用的心思。这份胸襟,在女人里也不可多得。
  刘恩其实一开始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若不是李邺郑重其事的吩咐了,他倒是真想辞去这个差使。如今,刘恩倒是有点儿好奇了:到底陶侧妃要做什么?
  所以,接下来刘恩对于陶君兰的问话,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陶君兰的第一个问题是:“王爷出征,朝中怎么看?可有人觉得不赞同的?”
  这个刘恩是知道的,而且知道得很清楚,便是忙出声回答,只是声音多少有几分隐晦的意思:“朝中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的人,其实也有不少。若非皇上坚持,只怕大臣们还要联名上奏,请皇上收回旨意。”
  陶君兰顿时皱了皱眉头——这个名不正言不顺虽说隐晦,可也直接。要知道,历来皇室成员领兵出征,要么就是直接挂帅,要么就是皇帝或是太子御驾亲征。而李邺却是不属于前一种。他虽出征,可是却并不领兵挂帅,反而只是起到一个稳定军心的作用罢了。这个就和后者极为相似了。
  若说李邺是个没有哑疾的,是有资格成为储君的存在,大约大臣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说不定还会有不少大臣会因此而支持李邺。
  可是,偏偏李邺却是没有那个资格的:至少现在在旁人的眼里看来是那么一回事儿。所以,这个就让大臣们诟病了。大臣们不满意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那可有支持康王出征的?”陶君兰又问,声音冷了不少。
  刘恩点点头:“是有几个人这么提了一嘴,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不了了之?”陶君兰微微眯了眯眼睛。
  刘恩道:“皇上没采纳,他们也就没再提起,自然就算是不了了之了。而且,后头康王不是又受伤了么?”自然也就更没有人提起了。
  “你觉得,他们是为什么突然就不提了呢?”陶君兰忽然问了刘恩的意见。
  刘恩倒是也没迟疑,直接便是断然道:“应是有人在其中做了手脚,不许他们再提这件事情了。”
  至于是谁在其中做了手脚,刘恩没明说,可陶君兰却是心知肚明。说实话,这些情况,都和她心中猜测的差不了多少。
  既然如此……陶君兰在心头冷笑了一声,她却是不能让皇后这么轻易就将这事儿压了下去;。她也不会让康王在京城里过舒心的小日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要好好的利用这一次的机会,替李邺积累声望和支持。为将来做准备。
  不管是做什么事儿,得民心的,总比不得民心的要更容易成功一些的。有一句老话不也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说起来,她倒是要感谢皇后心疼儿子舍不得让康王去吃苦受罪了。不然的话,她也没机会做这些不是?皇后让她母子分离,她也不会让皇后心想事成。皇后一心想要让让康王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可是她却是偏不!
  “你说,若是有人在这个时候放出流言,就说端王出征其实是被当成了替罪羊,会如何?”陶君兰微微一笑,看住了刘恩:“再将康王蹊跷受伤的缘故也提一提——”
  刘恩思量片刻,蓦地眼前一亮!他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败坏扛康王名声的好法子!这样做,乍一看是对端王府没好处,可是实际上呢?庄王武王不足为虑,将来自家王爷唯一的敌人就是皇后所出的康王。二虎相争之下,另外一方被人打伤,对另外一只来说,何尝不是天大的好处?
  刘恩对陶君兰肃然起敬,面上更是动容。几乎是真心实意的,他赞了一句:“侧妃这个主意高明。”
  顿了顿,刘恩又有些担忧:“可就怕有人怀疑我们。”
  “在王爷出京之后,我便是已经吩咐闭门谢客了。从今日起,我们端王府是一直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的,外界和我们已经隔绝开来,谁又能怀疑我们?只要你做得干净,自然是不会败露。”陶君兰微微一笑,眼角微微上扬带上了一丝狡黠:“况且,府里就这么几个女眷,谁又会觉得这些事情是我们做出来的?就算有人问起来,我一个深宅妇人,自是一问三不知的。”
  如此无赖的推脱了自家的嫌疑,再一次让刘恩目瞪口呆来。忽然,刘恩就觉得其实陶侧妃和主子的确是有夫妻相的。不过,却不在面容上,而是在处事风格上。
  甚至,刘恩有些怀疑,这个主意其实也是李邺知道的。
  心思最终渐渐平复下来,刘恩收敛了激动之色,重新恢复成了一个老实人的样子,郑重的将这件事情应了下来:“此事奴才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办的。必不会让人怀疑到咱们头上。”
  陶君兰点了点头,话也说得严苛:“若是办不好,你却是不必再回来见我了。”若是真办不好这点事情,她也的确是不会再用这个刘恩了。
  刘恩神色一凛,更加郑重起来:“奴才不敢辜负侧妃的一番信任!”
  “至于运作的银子,你就在铺面里挪用罢。事成之后,你可以另外再支取五百两作为我给你的赏钱。”陶君兰含笑言道,将早就放在自己手边的那个小小印章给了红螺,示意红螺递给刘恩:“这是王爷留下的印章。我暂且交给你。事成之后再还回来。”
  这件事情,牵扯到的人越少越好。甚至是刘恩,最好也是尽量不要和她见面得好。因为这样的话,将来就算事发了,她也能借口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将责任全推给刘恩,或是刘恩推出来的人身上。
  这并非是她冷血无情,而是为了顾全大局;
  。她不能冒险,更不能拉着李邺一起去冒险。
  刘恩接过印章,只觉得手中这个小小的鸡血石印章好比有千斤重,都快要让他拿不住了。同时,他也为陶君兰对她的信任而激动。谁不希望得到主子的赏识,被委以重任?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有些不忍。却还是只能硬着心肠将话说白了:“拿了印章之后,每隔三日你便是借着采对账的事情进府见我一面罢。除此之外,却是不必多见了。”
  刘恩一下就明白了陶君兰的意思。当下神色一肃,郑重便是跪下去磕头道:“若是败露,这些都是小人的主意。”
  “你去罢。”陶君兰只觉得心里有些沉重,不愿再多说什么,只挥挥手示意刘恩退下去:“你且多加小心。”
  刘恩便是退了出去,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那枚印章贴身收好了。虽说隔着布料,可是他却是依旧觉得印章像是在发热,那股热力,让他整颗心都有点儿抑制不住的发烫。他更感觉到了印章沉甸甸的往下坠着,让他的脚步都有点儿沉重起来。
  刘恩慢慢的在袖子里握紧了拳头。
  而陶君兰则是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在心头告诉自己,这个只是第一步罢了。皇后,高高在上的皇后,掌握着她的生杀大权的皇后,让她在其股掌间挣扎的皇后,终究会被她一步步的,从那遥不可及的高位上拉下来!
  轻轻抚了抚尚没有任何变化的小腹,陶君兰轻轻一笑,坚定而又冷冽。这一次,谁也不能再动她的孩子了。拴儿受的苦,她不会再让这个孩子再经历一次。
  红螺捧着茶汤给陶君兰润喉,低声道:“侧妃,秋宜院的应姑姑和齐姑姑想过来给您请安。”
  “那就见一见吧。如今也没什么事儿,随时都可过来。”陶君兰微微一笑,倒是不怎么在意这件事情。事实上,如今应姑姑和齐姑姑在秋宜院的地位可是大不相同了。如今,应姑姑和齐姑姑才是秋宜院说话最管用的人。就是姜氏,也只能忍耐了。”
  没办法,谁叫太后对姜玉莲失望了呢?姜玉莲如今可是不敢再使性子了。
  不过,却是不知道这二人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儿。反正不可能是拉家常就是了。
  “主院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没有?”陶君兰忽想起了刘氏来,便是问了一句。
  红螺摇摇头,“倒是也没什么变化。不过听说最近不怎么骂人了,成日里呆呆的也不知在想什么。人安静了许多,不过看着却是更渗人了。”
  “哦?”陶君兰挑了挑眉。
  “每日王妃头也不梳了,就那么披散着,衣裳也不换了。整个人都和以前不一样了,看人的眼神也是阴沉沉的。主院几个小丫头都吓得不想在那儿呆了,使了银子托了人想出来呢。”红螺笑了笑言道,倒是有几分快意。往日刘氏不是挺能折腾?如今却是折腾不起来了,真是让人看着爽快。
  陶君兰轻笑一声:“她那是绝望了罢。父亲离京赴任,兄弟残废卧床,母亲成日只知道要银子。她一个都指望不上了,她若还能折腾那倒是真奇了。”;
  第一卷 第300章 蛇蝎

  李邺走后第五天,陶君兰再次见到了刘恩。
  刘恩面色略带了几分疲惫,显然这几日累得不轻。不过刘恩的心情却是极好的,面上的笑容怎么也掩盖不住。
  陶君兰见了他这幅样子,倒是明白了事情的发展结果究竟是如何。当下也是心中一松,微笑道:“看来刘恩你却是初战告捷了。”
  刘恩笑容更甚,难掩一丝得意,口中却是谦虚:“全赖侧妃的主意。”
  “我也不过是光有主意罢了。真正实行的却还是你。”陶君兰笑了笑,觉得刘恩真的挺有意思。这样一个看上去老实的人,做出这样得意又谦逊的姿态,真是说不出的怪异。不过,她也没有那个心情再去互相吹捧了,直接便是问道:“外头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刘恩便是正了正颜色,认真答话道:“按照侧妃的吩咐,我让人悄悄的将这个流言散了出去。是从那些三教九流的地方散出去的,没人能查出根源。这个流言传播得极快,没过多久许多文人才子们也是听闻了,自然也就议论纷纷起来了。直到昨日,宫中也有了这样的传闻。昨日已经有几个大臣上奏提议,让康王也去战场上。”
  “上奏的都是谁的人?”陶君兰笑问了一句。
  “有几个是中立派,可大部分都是支持康王的。毕竟,这样的流言一出,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直接让康王去战场上。”刘恩老实忠厚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冷笑,“不过,这些人约莫也并未问过康王本人的意思,甚至连皇后那儿也没通气。”
  陶君兰点点头:“若是和宫里通过气,他们自然也就不会上奏了。要知道,皇后之前就舍不得康王冒险,如今康王还受着伤,皇后必是更不情愿的。”
  刘恩见陶君兰这样说,微微一沉吟后倒是摇摇头:“侧妃也别低估了宫中那位。那位若是真只有这点胸襟,那也走不到今日这一步了。再说了,也要防着那位狗急跳墙。”
  刘恩说得中肯,陶君兰也是不禁点了点头。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嗯,的确是如此。却是我太得意忘形了。”
  刘恩见陶君兰如此爽快便是承认了错处,倒是觉得自家侧妃的胸襟也是不浅。
  “那康王本身是个什么反应?皇后呢?”陶君兰又问。
  刘恩答道:“康王十分恼怒,不过却是闭门不出,甚至伤又恶化了一些。至于皇后那头的情况却是无从知晓,只知道宫中派人给康王送了一回药。”
  送药?陶君兰沉吟片刻,挑眉问刘恩:“你觉得,这送药的意思是让康王继续好好养伤呢,还是让康王赶快康复呢?”
  刘恩自也是不知道,更不好妄加猜测。顿了顿只道:“奴才认为,不管是哪一种行动,怕是都不会就这么算了。毕竟,这番流言的确是对康王不利的。”
  “嗯,且看那头怎么应对吧;
  。这几天也不必再有动作,最近只怕外头盯得紧。”陶君兰点点头,如此吩咐了一句。“倒是店铺生意也别落下了。”
  刘恩忙点头称是。
  “多多留意朝廷动向。”陶君兰抿了一口红枣茶,面带笑意:“也不知王爷此时快到哪了。”
  “估摸着还有十来日的路程才能到呢。”刘恩算了算后答道,“这还是脚程快的算法。若是再慢些,只怕少不得要二十日了。”
  “边关那头可有消息再传回来?”陶君兰自也是十分担忧战事的。她可不愿意李邺去了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倒是暂时休战了几日,不过这一来一去路上耗费时间不少,这个情况已经是好些日子之前了。”刘恩也有些担忧。
  “除了朝廷的消息,也多留意征战的消息。”陶君兰吩咐一句后,便是让刘恩暂且先回去了。
  又过两日,陶君兰刚用过午饭准备午睡,外头却是匆忙来了个丫头惊慌求见,说是红蕖要生了。
  陶君兰闻言眉头一皱:“不是还没到日子吗?”
  小丫头急的直哭,“我家姨娘今儿在院子里摔了一跤!当时也没见怎么着,可是刚用了饭就突然见了红。肚子疼得厉害!”
  陶君兰忙问:“那可产婆去了没有?”虽说红蕖让人不喜,李邺也曾明确说过孩子不许红蕖养着。可是到底那是两条人命,而且又是端王府的姨娘,所以她还是让人一早就准备了产房产婆和奶娘的。
  虽说比不上拴儿,可是也是没有半点怠慢和敷衍的意思。
  只是产婆都是在府外的,要生产的时候只能去府外叫进来。
  “已让人去请了。不过守门的婆子却是将人拦回来了。说是没有令牌,不许出府!”小丫带着哭腔道,“还请侧妃救救我们姨娘罢!”
  陶君兰给红螺使了个眼色,眉头紧紧蹙起。说真的,她还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知道,门禁的意图在于不想生事。可是却没有非要将人关死在里头的意思。如今出了这么一件事儿……
  若是红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只怕她还真脱不开这个责任了。所有人,倒是只怕都会觉得那是她在其中搞鬼,为的就是不想让那孩子出生,或是干脆杀母留子……
  陶君兰冷笑了一下。要说守门的婆子真的没问题,她却是不相信了。试问,哪个婆子敢在这个时候拦着人不让去找产婆?是个正常的,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纵然会考虑上头的责骂,也绝对会明白,这是救命的事情,再没有比这个更加要紧的。
  而且,纵然事后她真追究起来,难道还会真将开门的婆子拖出去打死不成?事实上,她非但不会追究,还只有赏的份儿。于情于理都该如此,否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画上一个让人诟病的污点?
  想了想,陶君兰抬脚就往外走:“我去看看情况。”
  碧蕉忙扶住了陶君兰,又叫那小丫头跟在后头,一行人便是匆忙往红蕖和桃枝住的流曲院;。曲水流觞,美人浣足,不得不说,桃枝和红蕖都还是挺配的上这个院子的名字的。
  陶君兰还是第一次踏足流曲院。入眼便是潇湘竹林,林中左右各是一座精巧屋舍,而林中一条溪流最终汇入院中一角的小水塘中,水塘里如今开满了睡莲,红粉黄白,热闹异常。
  陶君兰却是没心思多看这些美景,只瞥向了后面跟着的前来报信的小丫头。
  小丫头忙道:“往右走。”
  陶君兰便是抬脚就往右边走。心里越发觉得古怪起来——这要生了,怎的反而是这样安静?虽说也不要瞎忙,可是绝不该这样悄无声息。
  这般想着,便是又加快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