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结韩信取得安邑大捷的过程,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老招数。这个老招数之所以能够屡屡奏效,就是因为汉军这边情报工作做得扎实,对敌军研究得透彻到位。在汉军面前,魏军就像个笨拙的瞎子,被韩信恣意玩弄欺凌着,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至于韩信的军事指挥才能,倒还在其次。

打赢了安邑战役,韩信就给刘邦打报告,要求增加士兵三万人,让他向北进军,拔除燕国和赵国,再向东进攻齐国,继而南进切断楚军的粮道——最后这一步棋,就是楚霸王败死的关键一步。

刘邦看了韩信的报告,叫来他最尊重的张耳一道商量。张耳听说韩信要去打他的老伙计、死对头陈馀,顿时大喜,就要求和韩信一道去。

于是刘邦让张耳到了韩信军中,大家一起出发,先去攻打陈馀的代国。但是代王陈馀并不在代国,而是待在赵国辅佐赵王歇。代国只有陈馀的谋士夏说,以及赵国将领戚公。

代国虽说也是一国,但地盘超小,不过是赵国的一个郡邑。汉军攻来,夏说与戚公出战,结果是一触即溃。于是代军兵分两路而逃,夏说逃往阙与,而戚公则退守邬城。汉军先追到阙与,把城池打破,擒杀夏说,然后再派曹参去打戚公。这时候曹参已经是百战名将,戚公被打得招架不住,破城突围而走,被曹参追上之后杀掉。

至此,代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全部被歼灭。刘邦知道了这事,就派来使者,抽走了韩信的一万名精兵,调到荥阳去打项羽。但仍给韩信留下五万人,让他去摆平赵国。

虽然被抽走一万精兵,但丝毫也不影响韩信的信心。他继续向前,拉开了井陉战役的序幕。

这将是他在支线战场上开展的第三次战役。


传奇名将

公元前204年冬十月,刘邦已经五十三岁,项羽二十九岁。

主线战场上,项羽正在集结兵力,进逼荥阳,要彻底打掉讨厌的刘邦老头。而在支线战场上,二十八岁的韩信和张耳统汉军五万人,徐徐向赵国推进。

陈馀得知老伙计张耳来了,急忙去找赵王歇报告,两人开了个小型的军事会议,陈馀说:“大王,汉军此来,欲入赵燕之地,必须通过土门关,也就是走井陉隘口这条路,才能突入我们赵国。所以我建议,就在井陉隘口集结兵力,对张耳这个无耻之徒,给予迎头痛击。”

赵王曰善,于是命广武君李左车,辖所部络绎不绝开往井陉,与韩信、张耳对垒。

值此汉赵两国作战序列如下。

正方汉军作战序列:

统帅:左丞相韩信。

副统帅:前常山王张耳。

将领一:假左丞相曹参。

将领二:中大夫令谒者灌婴。

将领三:骑都尉靳歙。

将领四:常山守张敖——他是张耳的儿子,刘邦的女婿。他和刘邦女儿生的女儿,又嫁给了刘邦的儿子,所以他是刘邦儿子的姐夫,同时又是刘邦儿子的岳父。他是这个诡异乱伦家族的始作俑者,正常人听说他的名字都会疯掉。

汉军总兵力,约五万人。

反方赵军作战序列:

统帅:赵王赵歇。

副统帅:代王兼赵相陈馀。

将领:广武君李左车。

赵军总兵力,号称二十万人,但实际上是多少,这事谁也说不好。

汉赵两军的态势是,汉军这边兵员总数虽然不多,但名将多,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铁血之士。赵军这边虽然士兵多了点,但将领只有一个李左车,而这个李左车,以他一个人的力量,纵然是刘邦韩信再加上汉军这边的所有人,统统加在一起,也未必是李左车的对手。

司马迁虽然并没有为李左车立传,但李左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同一般。有一种说法,说中国象棋上的车,指的就是他。中国象棋的棋子布列,就是模仿李左车在广武山上的布阵方式。除此之外,李左车在民间享受极高的地位,他是民间传说中的雹神,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段《雹神》,讲述了有关李左车的神异故事。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可知他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深。

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六座李左车墓,分布于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带。据河南《通许县志》及相关庙碑文字,可以勾勒出一段有关李左车的传奇故事。

民间文化确信,李左车的祖籍是齐国,他的爷爷就是战国时代的名将李牧。齐国是西周军事家姜太公的封地,出了许多一流的兵法大家。但由于齐国政局动荡,于是这些兵法家离开齐国,远走他乡,孙武去了吴国,而名将李牧则避乱到了赵国,替赵国北御匈奴。后来秦始皇欲平天下,两次进攻赵国,都被李牧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于是秦始皇使反间计,遣人携黄金潜入赵国,收买奸细郭开,谎称李牧造反,于是赵王杀掉李牧,导致了赵国迅速灭亡。

李牧死后,其孙李左车在家将的协助下,将爷爷的尸骨巧妙盗走运往故乡,筑墓为山,取名保全。到了陈胜吴广起事,赵国因而复国,李左车身为名将之后,又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家,被请回了赵国。但这个赵国始终陷于内乱之中,让李左车空负满腔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

多灾多难的赵国,好不容易消停下来,韩信和张耳却又打来了。李左车就去找陈馀,建议说:“韩信不是东西,他渡过黄河,俘虏了魏王豹,活捉了夏说,血战阙与。现在又得张耳辅佐,企图灭亡我们赵国,对此我表示坚决反对。现在的情形是,汉军乘胜远征,锐不可当啊。我听说,千里运送军粮,部队就会饿得面黄肌瘦。临时砍柴做饭,部队就得不到休息,吃不上饭。现在井陉隘口的道路极其狭窄,战车不能并行通过,骑兵难以成列,行军数百里,汉军的粮草辎重,必然是远拖在大部队的后方。请允许我率骑兵三万人,从小路截击汉军的运输车辆,你则守在这里,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这样一来,汉军前进找不到决战机会,后退又已经失去后路。我再率迂回部队,奔袭敌后方,困汉军于荒野之地,让他们吃不到食物,得不到休息,如果这般,最多不过十天,我就可以提着韩信和张耳的脑壳,来向你报功。希望你一定要采纳我的建议,否则我们就死定了,必然会被韩信统统消灭。”

听了李左车的话,陈馀震惊了,他说:“老李,你怎么了?是不是发高烧说胡话呢?你刚才说我们会被汉军统统消灭,这话是正常人说的吗?你听我给你讲啊老李,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体面!是尊严!咱们说说现在的情形,现在的情形是明摆着的,我众敌寡呀。兵法书上是怎么说的?十则围之呀。十倍于敌人的实力,就可以将敌人团团围起来,迫使敌人屈服,一倍于敌人的力量,也要设法战胜敌人。现在韩信号称几万人,实际不过几千人而已。他千里而来攻打我,所谓强弩之末,力不能穿缟素也,到了井陉已经是极端疲惫,不堪一战了。面对这么疲弱的敌人,不敢进攻,却说什么我们会被敌军统统消灭,老李你想想你脑子正常吗?这么弱小的敌军你都怕成这个样子,遇到强大的敌军,还怎么得了?这事如果让诸侯们听到了,岂不是得笑得满地找牙?人们知道我们是如此懦弱胆小,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欺负我们,攻打我们。希望老李你冷静冷静,不要怕成这个样子,有我在这里,你怕什么?”

李左车默然退下,叹息道:“麻烦哪位,回去替我准备棺材吧,赵国这次是真的完了。”

却说韩信挥师向前,行至井陉隘口,停了下来,独自坐在营帐里,满脸忧色,惶恐不安。张耳曹参问他:“小韩,你怎么啦?什么事让你怕成这个样子?”

韩信说:“你们可听说李左车其人?此人现为赵军将领。他是用兵的天才,此番与我交手,必然会引轻骑抄小路,断咱们的粮道,切咱们的后路。我真不该来这里,这次咱们算是彻底死定了。”

有这事?张耳等人也吓坏了:“那赶紧,派间谍去赵国那边打听打听,如果李左车他真要这么干……真这么干,那大家就真没咒念了。”

不久间谍回报,称李左车确曾向陈馀建议以轻骑出小路,抄汉军的后路,却被陈馀拒绝了。

得知这个消息,韩信欣喜狂若,立即命汉军起程,进逼井陉口。


奇兵妙战

汉军推进到距井陉三十里处,韩信传令扎营。然后汉军垒灶生火,做饭吃饱之后,就都睡下了。睡到半夜,韩信突然升帐,叫来两个睡眼惺忪的骑兵将领,给他们一人两大堆红旗,吩咐道:“你们二人,不要再睡了,马上各率一千轻骑,带着红旗出发。走小路上山,监视山下赵军营垒里的动静。等看到赵军蜂拥而出,追赶我们的时候,你们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冲下山,冲进赵军的营垒,然后把咱们的红旗插满营垒。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两名骑将懵懂地问:“将军,为什么让我们干这种莫名其妙的怪事呀?”

韩信:“为什么你就甭管了,但军令如山,违令则斩,这个你们听说过吧?”

两名骑将:“……好,算我们什么都没说。”两人吭哧瘪肚,大半夜的各带一千骑兵出发了,谁也不知道韩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然后韩信吩咐副将给将领和士兵们送干粮,说:“早饭就不要摆谱了,对付着吃点。等大败赵军之后,咱们大家聚餐,酒水自带,牛肉不限量,尽管吃。”曹参、灌婴、靳歙这些人拿着干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觉韩信脑子出问题了。可是他们追随刘邦久了,学到了历练深沉,凡事不急着说出来,而是口不应心,假意说道:“好,坚决听领导的。”暗中却将马匹备好,但有不测,立即逃生。

韩信又叫过来一个将领,吩咐道:“命你带一万人为先锋,出隘口,去赵军营垒的对面,背对河水列阵。”

那将领说:“坚决服从领导安排,只不过,我怕我完成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

韩信问:“为啥呢?”

将领说:“将军,你明知道赵军号称二十万人,兵力超过我们几倍,而且已经据垒坚守。你让我通过他们的营垒去河边,赵军又不是死人,会让我平安无事地走过去吗?不等我走到河边,他们就会冲出来打死我的。”

韩信说:“他们为什么要冲出来打死你?”

将领:“为……他们为什么不冲出来打死我?”

韩信说:“赵军不冲出来打你,那是因为赵军的数量,比我们多出许多。他们最希望的是等我们主力部队过来,一道歼灭,打了你的先锋,那他们全歼的计划就会落空了。所以你们尽管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赵军保准装没看到你。”

将领:“会有这事?”他半信半疑地去了,忐忑不安、胆战心惊地走过赵军营垒,果然赵军全都扭过脸,假装没看到他们。于是这支先锋部队就顺利抵达河边,立即在河边修筑营垒。

又过了一会儿,韩信命打出大将的旗号,带着鼓手乐队,一路敲敲打打,去挑战赵军。赵军大开营门,冲出来暴打韩信。韩信和张耳就统领汉军,和赵军噼里啪啦打成一团。打了一段时间,汉军明显不支,于是韩信和张耳先逃,其余的汉军也都拼命狂追他们两个,一口气追到河边汉军先锋的营地处。

河边的先锋军急忙打开营门,让韩信张耳及溃败的汉军快点进来,然后把营门一关,外边的赵军潮水般涌上来,开始狂攻汉军营垒。这工夫,半夜出发、带着红旗的两支汉军,见赵军冲出营垒,就飞速冲下山,冲进赵军大营,把赵军的战旗统统拔掉,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懵懂不知,继续攻打河边的汉军营,韩信和张耳在里边拼死抵抗,赵军说什么也打不下来。

打不下来也不急,谅汉军也飞不出去。于是赵军施施然回营吃午餐,未至营前,就见自己的大营,飘扬的全是汉军的红旗。里边的汉军还冲他们大喊:“喂,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的赵王和国相陈馀,统统已经被俘虏了,战俘营里还有几张空床,你们要不要搬过来住?”

这下子赵军全都吓飞了魂,顿时丢下武器,各自向四面八方逃窜。赵国的将领拼命阻止,甚至还杀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但根本没效果,士兵们越逃越多,实力庞大的赵军,就这么崩溃了。

两营的汉军气势汹汹冲出来,追着崩溃的赵兵砍杀不止。陈馀保着赵王歇也混在溃兵中逃跑,逃到一条河边,被汉军追上来,陈馀被杀,赵王歇被俘,不久也被刘邦下令杀掉,成为了被除名的第九个王——不足两年,项羽分封的天下十八王,已经死掉了一半。

井陉大捷,张耳、曹参、灌婴及靳歙,纷纷来向韩信祝贺:“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将军打仗处处不依兵法,和战争规律扭着劲来,不应该这么打,你偏要这么打。这样居然也能赢,真是没了天理。”

韩信说:“乱讲,我怎么不依兵法了?我就是按照兵法打的嘛。”

大家道:“将军瞎掰,兵法明明写着,布军列阵,要右边倚山,左方靠水。将军你偏要命大家背水垒营,这怎么叫依照兵法?还有,你说打赢了就聚餐,你怎么知道肯定能打赢?将军一定有神妙的兵法,就说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吧。”

韩信笑道:“你们呀,读书都把脑壳读傻了……对了,其实你们压根也不读书,书虽然不读,但死读书、读死书这事,还是让你们成功地做到了。你们忘记了兵法有‘陷于死地而得生,置于亡地而得存吗’?何况我跟你们大家都不熟,认识才没几天,就带着来打仗,如果不背倚河水作战,你们早就撒丫子各自逃了,谁他妈的还管老子?总之,我非得想办法把你们和我绑在一块,让你们想跑都没地方跑,齐心协力,这才大败赵兵。”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齐声道:“将军这招果然高明,居然把我们都给算计了,佩服,佩服。”


第八章 生死暗算

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井陉之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伤心之战。张耳和陈馀,一对老伙计,两人一起历过生死,共过患难。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头顶上就悬着追杀两人的通缉令,两人相互保护对方,爱对方甚至超过了爱自己。后来两人又齐心协力,追随陈胜复兴赵国,但钜鹿之战后,危机解除,两人却突然之间形同陌路,最终竟成为不死不休的对头。

何以如此?为什么这么珍贵的友情,能善始而不能善终?

推究起来,导致两人翻脸成仇的症因,还在于他们彼此介入对方的生命太深,彼此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视对方为一个独立个体。正因为不再尊重对方的独立性,所以就无法容忍对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选择。井陉战役,死的不只是陈馀一个人。张耳在杀死他的时候,因其人格破产,在诸侯中失去了声望与名誉,从此沦为刘邦的附庸,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所以说,人际交往,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独立人格的前提之下,不能无限苛求与索取。一旦你的要求超过了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互的信任就会迅速转化为彼此的不满与怨怼。

实际上,同性之间的友情,比之于异性之间的爱情更为稀有。异性之间有着天然的吸引,始终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而同性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合作与友情只有在极特殊下的情形下才能产生。张耳和陈馀,如果不是被大时代的命运抛到了相依为命的低谷状态,他们也许早就打得你死我活了。而如项羽、韩信,这些大时代的失败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孤独一生,没有朋友。

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问题大半出在自己身上,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有关。比如说刘邦,他虽然智慧过人,却心性险恶,将每个人定位于他的奴仆的地位。追溯刘邦的一生,所有他遇到的人,如夏侯婴、他的大嫂,包括他的妻子吕雉,都被他要求无限地付出。这种不对等的朋友关系,到了汉朝灭亡的时候,刘邦的后人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朋友关系,也是这样一个定位。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被后人永世景仰,留名青史,就是因为他们认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死心塌地地坚守这种社会伦理。那些不认可这种伦理的人,则被视为小人与奸贼。由于平等意识的匮乏与平等文化的空缺,导致了中国人无法找到朋友。除非你愿意像关羽、张飞这样,硬生生地管朋友叫主公,否则主公不认你这个朋友!

张耳和陈馀,正是这种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两人结怨之由,是张耳要求陈馀与自己共同赴死,而陈馀拒绝。这个拒绝成为了双方友谊断绝的转折点。之所以中国人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正是因为患难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分出主从。而一旦富贵了,总会有一人努力要骑到对方的脖子上去,不管你是让他骑还是不让他骑,朋友关系到此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人,必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人。只有具有平等意识,才会尊重你的独立选择。

楚汉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因为同样的时代已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循环了两千多年,这漫长的时代,导致了我们文化中残存有许多不平等的奴性因子,并造就了许多缺乏平等观念与平等意识的人。所以即使是到了文明时代,也仍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又或是,仍然以张耳、陈馀时代的观念来交朋友。所有这些人,其朋友关系终将会因为求索过度或缺乏足够的人格尊重,而最终走向破裂。

所以,从张耳陈馀的悲剧中,我们得出朋友交往的规律:

第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朋友,只有那些有平等观念、具平等意识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因为他们不会无限地苛索,而是尊重你的独立与尊严。

第二,与朋友交往的规则,要注意底线之所在。每个人对周边的人群,都有一个定位。如果你不清楚这种定位,或是不关心,就必然会触犯对方底线。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意即朋友之间一定要注意为对方预留私人空间,如果失去对这一点的把握,也就必然会失去朋友。

第三,不做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就是不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里,贸然逾越,必然会引起怨憎。同时也要注意那些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者多半心智不成熟,给他足够的时间,等他心灵成长起来,能够接受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再与之成为朋友也不迟。

实际上,在我们所关注的楚汉争霸的时代,只有张良具有在这种不平等文化下与人平等相处的智慧。

张良,是唯一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理与规程的时代智者。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能独存,所以选择依附刘邦,却始终保持着客卿的身份,这个身份让张良避免了遭受刘邦的恶意羞辱。

而张耳,在杀掉老朋友陈馀之后,人格破裂,心理也趋于崩溃。他的儿子张敖显然是陷入了心智恍惚的状态,才会干出娶了刘邦的女儿,却把自己的宠姬送给刘邦,又把自己和刘邦女儿生的女儿嫁给刘邦儿子的乱伦事——所谓心理崩溃,实际上是大脑思维的崩溃,已经无法理解正常社会的行为法则,所以才会干出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异常事。

总之,泥陷于不平等文化背景下的人,莫不是受限于不平等文化的负面因素,感受到莫大的痛苦。

比如说韩信,他就是一个能够从平等文化中获益,却沦为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的典型。


不战而胜

井陉大捷,平定赵国之后,韩信在军中的威信,从最初的不被信任,霎时上升到顶点。于是他下令,有活捉赵国逃将广武君李左车者,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几天的工夫,果然有人把李左车捆绑着送来了。韩信付了千金之后,命人将李左车带过来,他亲自替李左车松绑,请李左车坐到面向东的尊贵位置上,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李左车,请教道:“我准备向北征讨燕国,向东去攻打齐国,要怎样做才能够取得胜利呢?”

韩信向李左车请教这个问题,是有缘故的。

首先,李左车的祖上是齐国人,他的祖上则因为齐国内乱,逃到了赵国,从此又成为赵国人。而李左车自己,据碑庙记载,是生于雁门关。因此他对于赵国、齐国及燕国的情形,是最熟悉不过的。而他又是一个兵法家,更清楚这三个国家的弱点所在,至少有一千个法子,能够让这三个国家死于无声无息之中。

其次,李左车和韩信是同类人,都是属于智商高、情商低的类型。而且李左车比韩信更郁闷,他比韩信智商更高,情商却更低。

韩信的高智商,是有历史依据的,毋庸多说。他的情商低,一是体现在青年时期被同乡人鄙视上,二是体现在他不停地在项羽和刘邦之间跳槽,始终无法让人相信自己。如果不是萧何力荐,韩信很可能空负大志,抑郁一生,但好歹他也能赢得夏侯婴和萧何两人的赏识及认可。而这个李左车,却比之于韩信更惨,自打这个赵国复兴以来,历经了不知多少劫杀与险难,而李左车却始终被排斥在局外,得不到机会一显身手。好不容易碰上此次井陉大战,又被酸腐的陈馀拖累,成了韩信的俘虏。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情商和智商,打一个总分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