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卷云舒(清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禩冲我微微摇头,手悄悄握上我的,紧了紧,从我身边走过。
众人都已进入店里,我硬着头皮最后一个踏入。想不通怎么一眨眼间这“临渊阁”就遍地开花了,在心里祈祷千万只是重名的就好。
店堂里,掌柜的正说人太多,实在找不到容得下两张大桌子的雅间了。大阿哥正叉腰,准备摆出他的皇子威仪赶人。掌柜的一瞥看见了我,稍一作愣,立马舌灿莲花,脑袋一拍:“小的该死,这脑袋不长记性。几位大爷,小店还有两间可以打通的雅间,正好能放上两桌。”
大阿哥抬手挥道:“刚才怎的不说?”
掌柜一边引着大家上楼,一边陪笑道:“大爷不知,边上那间雅间是给一贵人长期留着的。今儿天晚了,也不会来了吧。”掌柜边说边瞄了我一眼。
差点一脚踩空楼梯,后面的胤禩稳稳扶住了我:“别自己先乱了,看着点。”他在我耳边轻说。
做了个深呼吸,不就是一间屋嘛,有什么了不起?我到底心虚个什么?说到死就是怕扯出私下江南那一段,可是做也做了,我并没有后悔丫,大不了抗出老和尚,康熙也不会拿我怎么样吧!镇定了下自己,举步跨入。
原本两间屋中间的折门被收了起来,两间雅室有着不同的风味。里面一间更精致一点,布置和京城那间如出一辙。精致的瓷瓶里插着蓝色的小花,淡雅怡人。墙上不出意外的挂着副画,只是画的内容却和京城那副不同。
画里的女孩独自坐在小亭中,抬手抚琴,顾盼生辉,巧笑嫣然,仿佛整个世界都醉在她眼里。边上一行蝇头小楷:“忆笑颜,明月犹在,彩云当归。”
“这画里的女子象一个人。”思佳突然开口,歪着脖子冥想。
“是有点面熟啊!”众人纷纷猜测。
“欣然,朕看着象你。”康熙笑着说。
我木然看着画幅,象我,我知道。只是我什么时候这样笑过了?
我冲着康熙扮鬼脸:“皇上,我有这么美吗?”
康熙拉过我,顾意上下左右打量着,最后摇了摇头:“瞧仔细了,是不怎么象。”
我扁着嘴,大叹口气。
“依朕看,你比那画中人强多了!”
我干咳了两声,一副受宠若惊之状,羞羞怯怯地做了个万福。
胤禛的眼光在我脸上打转,我泰然回视,莞尔一笑。
掌柜的请众人落座,小二斟上茶水。
十三向掌柜的打听京城的“临渊阁”是否是这里的分号?掌柜的说“临渊阁”目前共有三家,天津这家是总号,两家分号分别在金陵和京城。
“这么说,我们去金陵还能再光顾一次贵号。”
“就是,那今天可要做些拿手的出来,才能引我们再次光顾啊!”
……
人声中,我捧着茶盏,遥遥望向胤禩。他也正向我望来,视线相触,甘苦自知。
再次坐在“临渊阁”,竟是隔着这么一大群人。触景生情,终于想起自己也曾那样笑过,那是将自己交付于他的那晚,因为那样的绽放,只曾为他。
小二陆陆续续将小菜奉上,张廷玉也已回到席间。
温热的茶水缓缓润过心田。不再看他,慢慢将心思沉淀。再多的伤害,也无法把感情消弭,纠结的情缘注定纠缠一世。是谁说过: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无暇他顾,打起精神开始听张廷玉细说他打听来的天津卫。
陌陌离殇
张廷玉,三十来岁,精瘦的身材。暗黄色长衫外罩青色短褂,毫不起眼的装扮,在人群里,你不会认为他有多出挑,可是他却是终清一代;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大臣。康熙提拔了张廷玉,现在的他是翰林院大学士,常在康熙身边行走,颇为风光。可是事实上,张廷玉真正发迹却是在雍正朝。所以,他在我眼里应该算是胤禛一边的人吧。
“码头上正在装卸的全是朝廷发往各地的盐、粮。因为这里是各地往来的中枢纽站,所以船期不断,工人分班轮倒,银两安稳落袋,生活上倒是没有任何问题。”张廷玉向着康熙道。
大阿哥接口:“这正说明咱大清朝国运昌盛。”
康熙瞟了他一眼,并不接话。
张廷玉轻咳了一声,接着道:“只是这看似分工有序,有条不紊的工作里却存有弊端。皇……”
康熙抬手阻止,“外头还是叫老爷吧。衡臣,你倒说说看,什么弊端呢?”
“其实小人对此早有关注,刚又实地查证了一下,从百姓口里也了解了些情况。现行码头上往来的船只有大半是属于一个江湖帮会,名为天津船帮也就是漕帮,天津即是他们的总舵所在地。朝廷用来押运盐粮,包括运往北方的军粮,还有从江南织造司运来的丝绸锻匹等等,只要是在这运河上行走,甚至于只要和这水沾上边,多数的船只都是问天津船帮租借,装卸的工人也有大半是船帮的帮众。”
“朝廷向帮会租船?哪有这样的道理?”十四诧异道。
胤禩斜了他一眼,道:“官家也有官家的难处。一是官船有限,二是人员不足。漕运总督管辖的是水师,总不见得事事都出动水师船队,和以打仗为己任的水师兄弟。再说这装船不是把货抗上去就算了,什么样的船,一船装多少,装的快慢,都是学问。”
康熙看了眼胤禩,目含赞许。
“八爷说得在理。朝廷不可能拨大把的银子养大批的船只,所以船帮的存在原也说得上是为朝廷办事,更替朝廷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只是万一哪天天津船帮突然不再租借了呢?朝廷一时向哪里调用船只?当然是可以一纸朝令,征民船、民夫,只是这样一来朝廷难免陷于被动的局势。因而,此为弊端之一。”
胤禩目注张廷玉:“大人看的远,请教何为弊端之二?”
张廷玉微微欠身道:“不敢当八爷赞。小人认为朝廷万不可让这些江湖帮派坐地起大,终成尾大不掉之势。目前,江湖中两大帮派。一为江南一带的盐帮,以陆路为主。暗里炒盐,煎盐,囤积私盐,垄断了盐的运输和倾销。二就是这天津船帮,据小人所知,它不仅辖断了水路,现正开始向陆路发展。两派互相争夺地盘,已经闹出了些事端,这不失为朝廷对他们采取措施的一个时机。”
“那依你所见,该用怎样的手段呢?”一直不发声的胤禛突然插口道,神色冷峻。
“四爷,此事还当从长计议。听闻天津船帮的帮主年纪甚轻,却眼光独具。”他突然压低声音道:“据说这家‘临渊阁’酒楼的老板一直在幕后讳莫如深,坊间有传闻这里也是船帮的产业呢。”
心内一动,迅速瞟了眼胤禩。他也正有意无意间看来,视线一错,各自滑开,心里却都有了计较。莫非……?
康熙蓦然咳嗽了声道:“衡臣,怎么也成嚼舌根的了?”
张廷玉迅即垂下头,作肃穆之状。此时的他还不算平步青云,以他如今的官衔,只算在官场上崭露的小荷尖角,说话的分寸拿捏上还欠火候。只是这是个一点通透的人,加以时日,当废太子风波点燃之时,小荷恐怕就会莲蓬结子,让人小视不得了。
“阿玛,对盐帮确实该下手了,他们越做越大,朝廷的税银就收不上来,光户部这一项就损失巨大。”
康熙摆手制止了胤禛:“老八从江南回来时已经提过这档子事,曹寅现在督管着两淮的盐务,还是等到了他那儿听他详说一下再作计较。可是不管怎么说,还是该以安抚为主,朝廷容忍他们也忍了这么些年了,一直算是相安无事,各取所需。大清入关才几十年,根基不稳。国泰民安,百姓安稳度日是最至关要紧的。民间多的是有不臣之心者,强硬手段,除了官逼民反,还能有什么结果?”
“难道就这样投鼠忌器,兵部那里……”
“十三弟”胤禛喝了声。
十三闷闷地住口。十四接道:“阿玛训的是。这江湖上的帮派存在已久,也算是讨口饭吃。存在就总有它的合理性。”
“噗”我刚送进嘴里的菜一口喷了出来,莲儿赶紧上前给我拍着背。
“怎么了又?”康熙好笑地瞅着我,“这丫头,规矩到你这儿就全没了。”
我指着十四,结结巴巴地道:“怨他,全怨他。存在……合理性……笑死我,你哪学来的啊?”
“这种怪词汇除了从你这里,还能从哪啊?”十四叫道:“我还纳闷这民间怎么都这么有学问,你还别说,阿玛,这话真的很有道理。”
康熙额首:“这丫头,怪话多着呢!”
“我,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相信这话除了我这三百年后的魂魄外,别人还真不能说出。可是我真的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了。
“你评价八哥大婚的时候说的,自己倒是忘了。”
我呆愣,我说过什么?只怕不会是好的,正想着该怎么扯过这一茬?边上那桌,明慧已经嚷了起来:“这倒新鲜,十四弟,欣然都说什么了?”
我冲着十四猛打眼色。胤禩扫了我一眼,淡淡地接口:“我也想听听,怎么说的啊?”
十四一下倒成了骑虎难下之势,耸了下肩,支支吾吾地道:“我也记不清了,意思就是八哥和八嫂,是,结合有它的合理性。我就大概记住了,改了个词,这就用上了。”
我闭了下眼睛,痛楚慢慢渗出。合理性,我是疯了会用这个词。
“合理性,合理……欣然,你真是会用词啊……”胤禩慢慢念叨着,目光却象刀一样地割向我。
我龇牙咧嘴地怒看十四,他倒好,头一缩,举筷去挟面前的京糕拌梨丝。我不敢看胤禩,也不知道看了会怎么样,只感觉明慧的目光也射过来,胤禛的也投过来,好像连康熙的也掺和在里面。怎么顷刻间自己又成了焦点了呢?都是这个死十四,举起筷子就去和他抢梨丝。两个人在盘子里一个挟一个抢,一盘梨丝被捣鼓了个稀巴烂,谁都没抢到好。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康熙忍不住道:“欣然,把你面前的菜每样给老爷挟一块过来。别到时全让你给弄烂了。再用什么合理性来搪塞。”
“啊?奥。”我尴尬地应着,一时间面红耳赤。
一顿饭用了近2个时辰,离开时,掌柜的偷空塞了张纸条给我。
“敝上得知小姐到津,今夜二更,将飞鸽相传见面之地。”
将纸条团团捏在掌心,有点兴奋,终于要露面了,这个神秘人。
船泊在码头,娘娘们已经安置了。马齐陪着康熙在舱内看今天送到的奏折。我一个人溜到岸边的一片小林子里,不知道这个鸽子要怎么认识我,怎么飞到我这里,难道鸽子也会看画像来认人?左看右看,好像就这片林子比较适合会面了,现在才一更,距离二更还有很长时间。
飞鸽传书,感觉像武打书里的情节一样。身上所有好奇和兴奋的细胞全体跃跃欲试。
找了个低矮的树墩坐下,面前的小片水域并无船只停泊。船都靠在另一边,从这里望去,星星点点的光亮,若明若暗,扑闪扑闪的。象人内心的一个个小小希望,无法扼杀它的升起,也左右不了它的熄灭。只是都曾经努力地闪亮过,哪怕闪亮的代价是永远的暗灭。
突然很想让康熙一起坐在这里,从这个低微的角度去看他的江山,去看他一生呼啸戎马踏过的土地。康熙是真的懂了吧:江水山脉永远都在那里,它们才不会管是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要的只是简单的安宁。百姓亦同,只要每天的炉灶照样升起炊烟,就是要留起长长的辫子又有何妨?没有愿意造反的傻瓜,只有官逼民反的无奈。
捡了块石子开始打水漂。默念着当初胤禛说过的诀窍,力度,角度,然后掷出。老样子,扑腾了两下,就沉了下去。暗骂自己笨,跑到岸边继续找石子投掷,成绩却总是在原地踏步。
投得越烂,心就越沉不住气,越沉不住气,就越是投不好。狠狠跺脚,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搞什么,抬头望天,鸽子啊鸽子,你究竟在哪里?
有石子落入水中,连跳四级。我一惊,黑暗的林中却看不见人。
开始觉得有点害怕了,怨自己不该把莽古泰支开的。
右方又有颗石子落水,这次居然跳了五级。
我惊叹一声,试探地问道:“四哥,是你吗?别吓我。”
等了半响,却没有回音。想想还是有些害怕,刚想离开,树后转出了两个人。
我立马呆在原地,那一刻,恨不得让黑暗吞噬,在暗夜中消失。
我忘了,胤禛说过,能和他打水漂技术相比的还有一个人。只是我以为,他该在那个已经灯火熄灭的船舱里。
胤禩和十四一前一后的从树后转出,胤禩的手里捏着几粒石子,沉默地看着我。
我看不清他的眼里盛着什么,只知道是一团漆黑,象黑色的漩涡,翻滚汹涌。
“什么时候,你和四哥这么亲近了?”十四口带嘲讽地问我。
我张口哑声,任自己沉陷在胤禩的黑瞳中,感觉自己就象是一只小舟,在他翻滚的黑浪中起伏,承受着潮起潮落。我不知道怎么说,只是我真的是在说,眼内传递的尽是无言的解释。可是所有的解释统统在浪涛中湮没,遍寻无迹……
他垂眸,看着手里的石子,从我边上走过,面向水域,突然开口:“四哥有没有说过,打水漂的关键是什么?”
我微微皱眉,默然无语。
“除了所用的力度和掷出时的角度以外,怎么选石子更重要。其实和看人差不多,而我一直自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他沉声说着,把手中的石子掷出,却是一下就沉到了水里。
“走吧,十四弟。”
听着他行去的脚步声,声声如踏在心上,重得自己不堪重负。
“你看见什么了?说清楚再走。”我勃然转身,再也不想玩这种伤害的游戏,有多少感情可以被这样凌迟,只怕刀刀下去后,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面目。
他停下,却不愿转身。十四站在我俩之间,看看他,看看我,摇头低叹。
“我只是睡不着在这里闲逛,我怎么知道林子里会是谁,我怎么会想到是你?你的船舱根本早就熄了灯火,我以为那里面是母慈子孝,是妻贤夫爱,是……是……”天,我到底在说什么?
“是你所有假设的合理性?”他慢慢转身,冷冷接口。
在他森冷愤怒的眼光里,我开始口不择言:“假设?你不是福晋福晋的叫得欢吗?装什么?”
“欣然”十四叫。
我一震,可是话已出口,再收不回来。心里懊丧得半死,究竟在搞什么,怎么越说越错?
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我,面如死灰。
“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是说……”我想解释,却一时找不到词句。伸手想去拉他,被他一把抓住我的臂膀,暗哑道:“这么些年,连十四都当阿玛了,我却一直无所出,你真不懂是为什么?”
我惊呆,忘了臂上的疼痛,瞠目结舌地看着他,眼里是不可置信,酸楚毫无防备地席卷而来。
“我只是才知道,真是傻,竟然不值,竟然不值……”他甩开我,再无停留地离开,回身的瞬间,眼里是漫天盖下的决然。
十四看了我一眼,拔脚追去。
无边的黑幕中,我真的迷失了方向。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把事情搞成这样?
两年来,明明是彼此的寄托,明明是彼此的希冀,明明是在源源不断地付出,为何,短短几句话就抹杀了一切?
终于知道什么叫言语能够杀人!!可惜太晚,待到知晓时,两人已是遍体鳞伤。
我茫然看着他离去的方向,连呼唤都不知道怎么出口。三百年根本就是白活,谁说有多出三百年的知识就可以穿越横行?为什么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一个流浪儿,在春来秋去之间飘荡,却将整个寒冬,塞进了心里面。
莽古泰出来寻我,把我带回船上。
一整晚,别说是鸽子,我连根毛都没看见。
耳边,却是缕缕飘摇的箫声,丝丝扣扣,彻夜无眠。
再入金陵
一会儿行船,一会儿上岸的折腾,加上情绪低落,我整个人都是恹恹的。晕船,晕车,我居然连马车都会晕,我也是服了我自己了。
一路颠簸,从天津到济南,最后至金陵。其实后面有很长一段路,我和胤禩都走过。有些记忆是怎么都擦不掉的,尤其是幸福的记忆。
虽然是晕得昏天黑地,可是在船至金陵秦淮时,我还是随着康熙一起站到了船头。从头至尾,看遍了这整条十里秦淮。
其实大家都站了出来,都慨叹于秦淮的烟波缈缈,纸醉金迷。可是这样的美景在每个人的眼里却必定是不同的。于我,是飘飞的纱幔中重重掀开的回忆,覆在伤口上,甜在心头间。不知觉中漾出的浅笑让胤禛迷惑:“想起什么开心的事吗,?久没见你笑了。”
河面上渐渐笼起一层薄雾,晚霞的色泽在雾气中晕开彩色的光环。
“梦里不知身是客,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应道。
五艘船,几乎是齐头并进地一溜靠岸。
左首船上,刚要上岸的十三听见我的话,转头来问:“欣然,这两句好象不是连在一起的吧?”
“梦里是昨夕,只缘在今朝。有何不妥呢?”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好心情在瞬间回归。秦淮河,它有魔力吗?
右首船尾,胤禩面江而立。朦胧中,只能看见他刚毅的侧面。众人都在登岸,他却依然立在那里,任雾气湿了自己一身。直到明慧上前去唤他,他才如梦方醒般缓缓转身,赶上前去搀扶良妃。
莲儿请我上马车,转身的刹那,他和明慧扶着良妃从身旁擦身而过。车帘放下前,只来得及看见他翻身上马的背影,眼前一片潮湿。想起一句话:你永远看不到我的正面,不是因为我不让你看,而是因为,你不看我的时候,我却一直在看着你。
曹寅府里,黑压压地跪了一地。康熙南巡,有多次是住在曹寅府上的,可见对其信任之深。
不知道曹寅是不是还认得出我,只是躲铁定是躲不过的,只有装娄。
果然,曹寅看见我时有片刻的呆愣,眉峰微皱。
幸好康熙接道:“曹寅,这就是朕提过的从五台带回的格格。”
我大大方方地见礼:“欣然见过曹大人。”
曹寅何许人也,当即躬身施礼:“格格折煞老奴了。”进退之间压根连眼角都没瞄过胤禩。
一住数日,康熙每日都忙着接见从各地赶来的官员,或是和曹寅、胤禛、胤禩还有大阿哥在书房密谈。
十三和十四则陪着各自的福晋几乎逛遍了金陵城。我借口人还没完全复员,只是陪着两个娘娘和曹寅家的女眷一起闲话,或是索性躲在房里懒得出来。
这日,阳光明媚。花园里,十四居然和思佳一起在教曹寅家的两个小姐打我当初发明的板球。十三和琳若都在,陪着德妃、良妃还有明慧在一边看着。
见我行来,十三叫道:“开山鼻祖来啦,十四,你就让位吧。”
我摆手,“别,我是来晒太阳的。十四,你怎么把这个也弄来了?”
“现做的”十四道:“怎么样,打一回,我的身手今非昔比啊。”
“欣然,这小子和思佳两个配合得天衣无缝,我可不是他对手拉。”十三摇头道。
寻了个最佳的晒太阳位置坐下,我笑道:“双打无非就是心有灵犀,互相补合嘛。十三,你和琳若一起上啊。”
“琳若她今天身子不利落,我和八嫂一起打的。欣然,要不我们俩上?”
十四跳起来,“不行,这不是欺负思佳吗,她才刚学。”
“可是我和欣然没配合过啊,你和思佳已经打了两局了。”十三辩解道。
“欣然的身手又不是没见识过,要不我和欣然单打。如果双打,她得找个从没打过的新手。”十四辩道,突然手一指,“正好,皇阿玛他们散了。四哥、八哥都来了,欣然,这两个人你随便选一个吧。”
“那倒是也可以。”十三负着手,意味深长地看着我。
我努力保持着脸上的笑容,怒视着这两人。
“选什么啊?”康熙领着一众在书房里呆了半天的阿哥臣子走了过来。
众人起身请安。明慧刻意瞟了我一眼,眼神里分明满含警告。
“皇阿玛,儿臣要和欣然比赛这板球双打。我和思佳一组,欣然是这板球的开山鼻祖,技术了得,所以要她选个新手,就在四哥和八哥里选一个吧!”十四象念顺口溜似的一口气说完。
“哦,新鲜玩意儿。朕没见过。”
“皇上,欣然很厉害的啊。那回在臣妾那里,把十三和十四都打输了,逼得他们带她逛京城。”德妃乐呵呵地说道。
“就是,皇阿玛,你知道她都要去哪?有回还被八哥抓了个现形!”十四嚷嚷道。
我在边上猛咳嗽,十三掩嘴偷笑。
康熙玩味地看着我,“丫头……”
我求饶地走到十三边上推他:“帮帮忙,要不你和四阿哥配吧,他看过我们打,你们俩的默契度肯定没问题,我怕了十四那张嘴了。”
思佳在边上叫道:“那怎么行,不是欺负我力气小嘛,他们可是俩男的。”
十四接道:“就是就是,怎么能欺负我福晋?”
“欣然,他们说得朕都好奇了。你就露一手吧。”
康熙发了声音,我还能怎么办?瞪着十四,真想撕了他这张嘴,要不是去第一楼,他能见着慧兰?
十四好整以暇地看着我,众人都安静了下来,好像都在等着我的选择。
十四,你可是真会出题,这叫选择吗?怎么选?
“皇上”我叫道。
“别打朕的主意”康熙摆手,“不知道怎么选还是怕选错了?要不让李德全拿块帕子蒙了你眼睛,你随便抓一个。”
不会吧,这也行?
瞥向胤禛。他正靠在边上,淡淡向我瞟来,一贯严肃的面上带了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而胤禩,他一来就站在了良妃边上,此时更是目注地上阳光投下的阴影,根本就不曾瞟向场内。
真的可以象捉迷藏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