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飞雄-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会写新书,不过写什么没想好,恐怕还得写穿越,查资料有点厌烦了。
言情?算了吧,武侠?老土啦,灵异?跟风啦。现在读者喜欢的就是新鲜,得去找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写。
手上倒有个稿子,不过想想算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得被各位的热情把我送到一个我不想去的地方。
严格的说本书不是成功的小说,倒像游记。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本某些作者所写的三国所激怒,要批评它首先要了解它,真拿读者当弱智啊!所以去竭力还原历史的细节,而淡化了故事性。宣传的目的达到了,行了,满足了。
于2007年仲夏夜
年少万兜鍪
经过长达半年的煎熬,俺总算可以送口气鸟。这本书暂时就这么滴吧,反正朝我扔来的砖头也不会太多(不超过1000块^…^)也不算太监。以后的故事应该属于是新的王朝的征服史了,三国时代就已经GAMEOVER鸟。至于说继篇还会不会写,我不想做空头承诺,如果哪天我觉得有必要再做冯妇,也可以再写下去,保证不像这个这么草率。
码字是痛苦地,但是为了各位的支持,我也想得下去,虽然没有什么物质的回报。
还会写新书,不过写什么没想好,恐怕还得写穿越,查资料有点厌烦了。
言情?算了吧,武侠?老土啦,灵异?跟风啦。现在读者喜欢的就是新鲜,得去找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写。
手上倒有个稿子,不过想想算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得被各位的热情把我送到一个我不想去的地方。
严格的说本书不是成功的小说,倒像游记。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本某些作者所写的三国所激怒,要批评它首先要了解它,真拿读者当弱智啊!所以去竭力还原历史的细节,而淡化了故事性。宣传的目的达到了,行了,满足了。
于2007年仲夏夜
第一节 家在江南
初平二年 ( 公元191年) 长安
董卓腆着大肚子,看着朝堂上衮衮诸公,心中不禁生起了杀意。看得众臣心中惶惶,不晓得这个凉州豪强出身的杀人魔王今天又看谁不顺眼了.
“这些废物,早晚全都一并收拾了才好。”董卓心想。
朝中还有一批人与唯唯诺诺的各个大臣不一样,他们跟着董卓一起进京的凉州旧将,今日也一个个身居显位.傲视群伦。
“陛下,臣有事起奏!”董卓微微躬身瞪大了他那双小眼睛,看得御座上的汉献帝不禁打了个寒战.西凉诸部都露出不屑的神情。
“太师请讲。”小皇帝怯生生的说,他还记得不久前自己的兄长刘辨被毒杀的情形,面对眼前这个残暴凶悍的胖子,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孙逆兵挫梁东,应再遣良将一鼓拿下.臣以为应令东郡太守胡轸率五千义师破贼,请陛下下诏!”
“准太师所奏!”小皇帝忙不迭地说。
郿坞
“这孙逆文台素有江东猛虎之称,需派一善战勇武者方可破之!”李儒拈着山羊胡子,眼珠子乱转。
董卓撇撇嘴巴说:“何须再选,我看奉先即可!”
李儒还想说什么,见董卓有点不耐烦,便忍住拜身退下。
屯阳。
长沙太守孙坚虽然前日斩了华雄,却高兴不起来,那袁术不发军粮,眼看营中粮尽.想起酸枣诸侯,孙坚心中不禁有些丧气,一个个说得好听,却各怀心思按兵不动.袁氏兄弟更是凭盟主身份行赏罚权事,假公济私,大汉真的要亡了吗?于是提笔给袁术写信质问,责以大义.术接信局促不堪,只得发粮草.
这日,李傕派来了使者到孙坚营中,表示董卓愿意和孙坚接为姻亲,并愿意推荐孙家子弟入朝为官,更许坚富贵.孙坚人如其名,坚定无比,愤然拒绝,引军至洛阳附近的太谷.董卓大怒,亲自率军来战孙坚.他早被酒色淘空的身子,怎么能战胜武功本来就比他好的孙坚咧!好在见机快,打不过就跑到渑池去了,收拢各部要跟这个不识相的孙坚来场大战.
那个被认为可以抵御孙坚的吕布,也被打败丢下了残破不堪的洛阳跑去找董干爹去了.
孙坚令人收拾残破的宫殿,郑重地祭祀了太庙,哭了一场,希望祖先显灵庇佑大汉.别说,祖先还真显灵了,传国玉玺被孙坚发现了.
这东西可是宝贝,多少人为它魂牵梦扰啊!孙坚见自己军少,怕孤军深入,那袁术再使坏,这条老命也赔上了.况且董军势大难破.于是在诸陵修建要塞,引军回鲁阳。
董卓见孙坚没有进兵的意思,知道关东诸侯暂时打不过来了,便得意洋洋的班师回朝.
长安的旧臣原先盼着勤王的义师能消灭董卓,心中又腾起一丝希望,没想到一个多月后盼来的是董卓得"胜"回朝的消息.那里敢懈怠,都在长安城外恭候.
董卓看到来各位公卿那鸟样,又好气又好笑.他看到一个熟人,自己的老上司现任御史中丞的皇甫嵩,边走到跟前傲然说:"义真,你现在看到我完好无损的回来,怕不怕?"
皇甫嵩紧紧衣服说:"太师你用仁德来安抚天下,我没什么好怕的;你用酷刑来统治,不光我一个人,天下每个人都会害怕!"
"哈哈"董卓心里那个美啊:"你老小子也有今天!算你识相."
长安董卓猖狂的笑,酸枣诸侯的观望、互相排闼,大汉的江山一日坏过一日。
七月,涿郡。
刘备终于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他和关羽、张飞义气相投,视同骨肉,关羽年长于刘备,但是刘备出身宗室,他便敬奉备为兄长.三人率领部曲操习武艺,搞得风风火火.受了袁绍排挤的公孙瓒一怒之下,拉起队伍回辽西,正好遇见刘备.两人曾经是睡上下铺的好同窗,于是刘备投了公孙瓒.刘备被征辟为平原相,关、张二人为别部司马,协助公孙瓒推举的青州刺史田楷.
河北常山的赵云这时候也来到了公孙瓒的队伍,此人年纪廿七、八,面黑留着三缕短髭,但是英武不凡,思虑周备,骑术也了得.便是公孙瓒的那些白马义从,也对赵云的骑射大加赞赏,盛情邀请赵云加入.
公孙瓒自恃勇武,刚愎自用,而且气量狭促.对于赵云颇有些顾忌,但又拗不过部曲的推荐,便把赵云找来.
"子龙,我听说在袁绍那里有很多你河北老乡,你为什么不去投奔袁绍而来到我军中咧?"公孙瓒开门见山地问.
赵云直起身来,双手一揖说:"如今天下群雄并起,风云变换,到底谁是谁非我的智慧还不足以判断.无论谁对谁错,百姓却终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们家乡那些人选择的是能够保全他们性命善待百姓的人,倒不一定非要投靠袁绍而不投靠将军您!"
公孙瓒吃了这个软钉子正欲问难,却听堂外有人说道:"说得好,不知哪位高贤在此啊?"
一人走了进来,亲兵并不阻拦.
赵云一看,此人年约三旬,面色和善,一对耳朵略比常人大一点,手修长."公孙伯珪素来威严,什么人如此大胆?此人相貌不凡,却是面善."赵云心想.
"玄德来啦!"公孙瓒起身,赵云从之.
刘备与公孙瓒见礼后,赵云自谦左席(古尚右,主席右方为尊).三人坐定,赵云起身见礼,刘备直身还礼.
"我这位贤弟乃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瓒介绍道.
刘备一欠身:"惭愧,虽忝为宗室,却眼见奸贼僭越帝舆,乱臣秽乱宫闱,民众处于水深火热间,实在让备心痛!"说完,眼神间有悲愤之色.
赵云好象从刘备身上看到了什么,却又把握不住.
*******
此时,长沙太守孙坚奉袁术之命去攻打荆州。
袁术许诺事成后由他保举孙坚为荆州牧。
荆州这块肥肉孙坚垂涎已久,在他看来刘表根本不堪一击,况且这次来的是黄祖这个匹夫,怎么能是他孙长沙的对手呢。
军马在茂密的山林间穿梭,程普觉得有些不大对头,太过安静了。
“大胆孙文台,汝为何犯我地?”黄祖闪身出现在山口大喝。
“你也配来问我?”孙坚冷笑道,“天子蒙尘的时候汝等何在啊?今日兴义师问汝等之罪,快快下马投降吧。”
黄祖冷笑:“只有断头的黄祖,安能投降于你这江东小丑!”挥戟来战。
不到几合,黄祖就招架不住了,带人逃跑。
“主公,不可追击啊,恐有埋伏。”程普和韩当劝阻道。
孙坚一捋长须说:“如此军马,再多埋伏也不怕他!”说完领人追击。
山道正是树木茂密,只听一声破锣响,许多箭向孙坚招呼来,谁叫他骑的白马呢,目标太明显了,谁都知道骑白马的一般都是统帅啊。
“主公”孙坚听到程普和黄盖凄厉的叫喊声,渐渐的天地昏暗没了知觉。
夜里,程普等守着刚断气的孙坚的尸体哭泣不已,忽然漆黑的天空中掉下一团光亮,“是帚星!”
那彗星越来越大,把地面照得如同白昼,几乎所有目睹的人都呆住了。
“天神啊,难道真的要把灾难带到世上来吗?”程普也不禁跪下了。看那星去的正是长沙方向,“是将军啊,原来将军是天上的天神啊!”不知道谁喊了起来。
孙坚旧部泪流满面,悼念他们的主帅。
长沙郡
刘表的军队进了城,同时带来了孙坚身死的消息.这位酸枣会盟中唯一一位戮力匡复汉室的英雄,丧身在一场所谓勤王之师间的倾辄中.
长沙人桓阶感恩于孙坚的推举,出面恳求刘表帮其收尸埋葬.
郡中人并没有太大反应,至少那些豪强大族,他们是安全的,无论是谁占领这里,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何况这位刘荆州是当年"八及"之一,也算是宗室,除却孙坚的部曲,其他人并无太大的反应.
在长沙郡的属国中有个罗国,罗县侯的一位族人家中生下了一名男婴。这家男主人早丧,此乃遗腹子,母刘氏是长沙刘氏女。
刘氏爱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老怀安慰,虚弱无力地想直起身来,却觉得身体软绵绵的.
"孩儿,你父亲遗命,你就叫做峰好了."刘氏说道.
这孩子腰间还缠着脐带,稳婆讨好说:"夫人,你看有重瞳奇貌,想来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咧.”
"这孩子怎么不哭啊!"刘夫人忽然觉察出了问题,实在太安静了些.
稳婆提起孩子的脚,望小屁股上一拍.
“哇啊___“声如洪钟,却是再不停歇.
“我的天!我这是在那里啊?"睁开眼睛,我看到的只有古装剧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人物,难道是做梦,我用手去捏自己,却发现那是一双稚嫩柔弱的手,"我这是在那里啊?"我大声叫着,喉咙发出的却是哭声,婴儿的哭声。
第二节 祭肉风波
在浑浑噩噩中我度过了来到汉末的第一个元旦(相当于今天春节),汉代的元旦到底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应付那些上门祝贺的客人,想来我在汉代的这个家还颇资财,来来往往的客人大多穿着得比较好.其实我的待客之道也简单,一概不搭理,我是小孩我怕谁.在这个讲究门第,讲关系学的时代,我起码还有一点奔头吧.哎,反正既来之则安之。
"峰儿,快叫舅舅!"我又被母亲弄醒了,进入眼帘的是一位带着冠帽穿着粗帛鹤氅的男子,长长的胡子,一脸笑容,看来还是个被征举的人。
我懒懒地伸了伸手脚,不知道俺是小孩子吗?我都不想理你。
这一年四月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
董卓死了,被吕布刺死在北掖门内.汉帝国乌云漫天之际又露出一丝曙光。
但是到了六月,事情又倒了个儿,未央宫又被鲜血浸染,迂腐的王允等人为他们的迂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为东汉王朝敲响了丧钟.而希望借此想邀富贵的吕布只落得逃奔南阳。
长安又成了董党的天下,汉献帝则继续着他那傀儡皇帝的生涯。
自去年益州刘焉以"米贼阻道"为理由,挟贼自专,东汉王朝的各个诸侯已经撕去了勤王的面纱,开始扩展自己的势力.军阀割据的乱世已经降临在了公元一世纪的中华大地。
比起其他州郡,荆襄还没有什么乱的迹象,刘表此人并没有什么野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稳地过日子.同为宗室的益州刘焉正做着他的皇帝梦,辽东的公孙度正布置管宁等人在那偏僻之地搞三讲(讲礼仪,讲道德,讲文化),做着和平时期没办法做的事,因为平时那些名士怎么会到那苦寒之地呢。
岁月流逝,转眼我已经七岁了。因为我右眼重瞳,人称“三眼儿”。加上到汉代我的心情就不怎么好,特比喜欢打架,所以名声很响。
这年寇氏宗族按例举行祭祀大典,虽然我年幼但是这样的活动仍然是要参加的,再说母亲身体不好已经起不了身,真是一场考验啊.
因为寇氏祖上是云台廿八将之一的寇恂,从光武以来就清贵无比,到了桓帝的时候才衰落,乃是一个百年世家,所以祭祀是马虎不得的.
因为是县侯之爵,所以按制也可以献牢,如今是乱世许多礼法也没那么讲究了,说实在的到汉代这么久没看到这么盛大的祭祀活动.
我没有冠礼,所以只能当观众,看着一众的寇氏亲族穿戴着缁衣博冠,踏着祭乐的节奏行礼,献牺牲,告祷,最后是分食祭肉.
来到汉代,我才体会到先民生活的艰辛,虽然我现在的家也算殷实,但是这肉嘛却也是不如廿一世纪那么想吃就吃,主食为籼米和一些豆子,过年过节才沾到一点肉味.那些穷苦的人家就更不提了,因此我常暗骂那些写YY书的人,把回到过去写得多享受的事,那知道吃上了忆苦饭.惨就一个字哦!
"峰儿,你吃吧!"母亲看出我爱吃肉,于是年节上自己推却说不喜欢吃肉,我想到自己在另一个时空的母亲,虽然时空相隔千年但是母爱却是那么惊人的一致.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回报母亲.
"寇峰,领肉!"主持分割肉的是本代族长寇智的长子寇况,按辈分他是我堂兄.
我大步上前,这寇况割了一刀,丢了一块肉,却是骨多肉少,瘦肉多肥膘少,摆明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在那个时代早习惯了世态炎凉的我根本没在乎他那点小聪明,说了声:"敬领!"
"这是老三家的孩子吧!"说话的正是寇氏族长寇智,他已经快六十了,灰白的胡子穿着帛衣,头戴爵弁,因为他承袭罗侯.
"回大人,正是!"我不卑不亢肃立.
寇智看了我的陶盆里的肉,看了看儿子知道他在弄古怪,不好当面说破,便说:"你到义仓去领一些米吧,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啊!替我问你娘安,见到你舅舅的时候也带我问声好."这后一句是说给儿子的,虽然我寇峰可欺,但是我舅舅家那可是了不得的长沙大族,没准哪天我就被征辟去当大官了.虽然天子已经是个摆设了,但是荆襄可还姓着刘呢!
他说完进家庙内堂去了.
我作了长揖,往义仓去了.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曹操,孙权这些人都是豪强出身,依靠家族势力进而割据天下.就是现在牛烘烘的二袁,不也是凭一个什么"四世五公"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收揽人心割据州郡嘛.反倒是刘备,顶个不那么硬的宗室的帽子,身后没有雄厚的家族支撑,结果前半生连个落脚点都没有.将不过关张赵,兵不满三千,那些有才干的人愿意跟他混才叫怪.
豪强夺去农民的土地,建立义仓打着备荒的口号,囤积粮食,把农民变成他们的附庸为他们卖命.在这个乱世,谁有粮食谁就有人,谁就能拉起队伍壮大自己,进而称霸天下,混一宇内.那黄巾起义乃至历朝农民起义不都是为讨一口饭吃吗?
所谓义仓不过是寇氏豪强招揽失地农民依附自己的工具,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资本.
我人小,让老仆人寇四跟着族中的管仓事去领米.
这时候,分肉引起了一阵纠纷.
原来是有眼尖的看到寇况分肉耍伎俩,便找他理论,一时间闹得很凶.加上一些人心里不服气,在旁边撺掇,那些闹事的人更是有恃无恐,眼看要动手了.
"老四,你去看看那边发生什么事情了!"我打发寇四去那边看看.
一会儿寇四就屁颠屁颠的回来了:"公子,原来是况少爷分肉不公,族人正找他理论!"
我当时也是一时间性起,便跑过去看热闹.
湘人凶悍还真是自古有之,汉代人本来就剽悍,这次虽然是家族内部矛盾,但是吵闹着要动手了.那个打头的是寇满囤,此人本来随和,和我一样也是个遗腹子,家境就更不如了.所以现在除了那间快倒的茅草房子和瞎眼的老娘,一无所有,平时以打铁为生.按辈分比我和寇况都要低一辈.像他这种贫民,在吃饭尚困难,更不要说吃肉了.这一年一次的祭祀恐怕是他家唯一一次吃肉的机会了,何况今年是大典,希望更高了些.可偏这寇况可恶得很,给人家的那泡子肉、下水什么的,这些东西怎么吃啊.
老实人也有脾气,还特别容易犯浑,虽然族中几个长辈劝架,哪晓得那寇况口出恶语.老实人上了火,哪管你什么祖宗家法,长辈不长辈,准备上去给寇况一顿老拳.
吓吓那寇况可以,真要打虽然一时间痛快,但是吃亏还是寇满囤.我脑筋急速运转,一时计上心头.
"呜___"我素打小练就一副好嗓门,一下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大家奇怪的看着我,我假装没看见他们往空拜拜,装着侧耳倾听的样子.众人以为我中邪了,纷纷议论着了,
"哦哦,阿峰明白了!"我望空拜拜.
"寇峰你在弄什么玄虚?"族中资格最老的寇敬上前问道.
"我看见老祖威侯了!"我装着很认真的样子.
"啊!"大家哗然.
寇敬有些半信半疑说:"胡说,你怎么。。。。。。老祖什么样子?"
"嘿嘿,你果然上路了!"我早先曾经偷偷跑进家庙,看过寇恂的画像,加上添油加醋形容一翻.一些耳根子软的族人已经相信了,跟那家庙里画的一样嘛.
"我还跟老祖公公说话呢!"我故意把他们往套里引,
众人一呆,有的嘴巴快说:"老祖说什么啦?"
"老祖说:他本汉臣,受光武皇帝之恩进爵威侯.方今天下纷乱,圣上蒙尘.我们这些寇家子弟世受君恩,不思为国效力,解黎民于水火也就罢了,却还要为为一点微利手足相残,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不得安稳.他老人家要请命泰山神,减去本枝禄事,我苦苦哀求,他方准我代他调停."
听了我一翻话语,族人个个又惊又愧,说实在话一个没读书的野孩子能说出这么一套大道理,除了神迹,这个时代的人想不出其他的可能。
汉代人敬鬼神敬祖先,这符瑞秀、神秘主义本是有东汉特色的治国理念.哎,我这个无神论者居然还要寄鬼神言事,真是荒唐,可是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看在我救人心切的份上,老寇想必也不会怪我借他的名义骗他的子孙吧.
"我等不肖,敬请威侯息雷霆之怒."寇敬向着家庙跪下了,一时间族人都跪了下来大叫:"请老祖息怒!"
我忍着没笑出来,却独自不跪,嘴上说:"老祖要你们公平分割祭肉,和睦亲善,否则断其血脉!"古人最怕断子绝孙了,个个扣头不止。
大家起来后,寇况也是怕了,说实在的他生了几个都是女儿,最怕无后了,再不敢弄那些花招.我把自己的肉给了寇满囤说:"阿满,你把这些肉拿着吧!"
"小叔叔,这可使不得啊!"寇满囤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
"拿着吧,你是个孝子,想来拿这些肉也是孝敬你娘的.拿这肉做成肉羹,那样软和些."我把肉给了寇满,
寇满囤噙着泪给我一跪,哎中国的老百姓其实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饱饭他们绝对不会造反,可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吃人肉喝人血没有丝毫歉意.
"好,小小年纪如此仁义!"家庙口站着的一个人说道,身后有个侍童牵着马.
我一看却是乌衣博冠,年纪三旬的一个人正站在那里捋胡子,人却清瘦面色苍白脸颊潮红,是个官.族中有人识得他的早已跪下了,乡民一见这些人乡老跪下,自然也下跪。惟独我,深受平等教育,意识里根本没有见官下跪的概念,傲然直视来人.
这时候,在内堂听闻族人闹事赶出来的寇智,一见那人忙转嗔为喜满面春风地上前一拜:"不知府君大人驾临,有失远迎!"
原来此人便是长沙太守张羡.
两人说了一阵话,张羡上前俯身说:"果然是公远'注'之甥也,急公好义和睦亲族,好得很.哈哈哈!"说着随寇智进了家庙,原来他下来观民风,正好赶着大典,便来安抚一下。
他这一句不要紧,随后我的名气便大了起来.
'注':刘泌的字不可考,我以为连这个名字都是罗贯中杜撰的,拈来用上,算是小抄一把,自己便也杜撰一个.若读者有知道的往赐教一二.以当时而论,江南之地在今湖南江西一带,而不是现在的江南,现在的江南(江苏、浙江)当时称江东。本是常识,因怕误会姑且唠叨。
第三节 星城求学
建安三年
北方的曹操平定了兖州,已经显示出其卓尔不群的才干和强大的实力,又因为挟天子为己用,一些有眼光的士人已经把注意力从袁氏兄弟和刘表的身上移到他身上.
袁绍和曹操两人已经厉兵秣马为了那场宿命之战做准备,此战之后中国北方之王就将在这二者中产生,从目前实力看,曹操显得弱小.除了少数有眼光的人,大多都看好袁绍.
去年被曹操狠打了一次的刘张联盟这次蠢蠢欲动,刘表更是与袁绍结盟,准备一雪前耻.
长沙郡临湘,太守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