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是恳求,又像是喃喃自语,小谢氏突地又仰面,冲瑞珠连连挥手:“快走,你快走,别让人发觉,快走!”当目送瑞珠离开,小谢氏这才侧身拭泪,恢复了几分端庄,片刻之后,冷冷看向虞沨夫妇:“我答应你们,不过你们听好,若你们言出无信,加害我的孙儿,我做鬼都放不过你们。”
就在三日之后,瑞珠顺利诞下男婴,母子平安。
当小谢氏听闻消息,再无犹豫,把当年真相一一交待。
虞栋身陷诏狱,对外头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而当他得知时,已经是被定罪之时了。
虞湘杀兄,处死。
虞栋与小谢氏阴谋夺爵,加害楚王妃与世子,获死。
一家三口,最终被赐毒酒,并从宗族除名。
据说虞栋临死之前尚不甘心,连连喊冤,称是楚王父子嫁祸,并连砸数盏毒酒。
是被几名执刑内侍强灌了毒酒。
楚王妃是被人谋害之事实公之于众,虞栋之阴毒引来京都一片大哗,都称报应不爽,上梁不正下梁歪,难怪虞湘会毒杀胞兄,还真是“青出于蓝”。
建宁候太夫人听闻江月被毒杀的噩耗,彻底病卧,没有熬过远庆九年的寒冬。
谢三太爷这回当然也没能获赦,被处斩首之刑。
锦阳京这个风波不断的四月过去,市坊间却渐渐滋生谣言,称太子遇刺一案实为三皇子主使,意在夺储。
千里之外的建昌府,似乎未受京中恶浪翻涌波及,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狗官胡世忠终于倒了血霉,竟被三皇子奉圣谕察处,当其罪行公之于众,人人喊杀。
三皇子手持圣谕,先让建昌同知暂代职位,管理一府政务,将胡世忠去冠除袍,押往驿站,正当包括薛东昌在内的众人都以为三皇子要将罪官押解京都复命之时……
某日三皇子却忽然让人将胡世忠五花大绑押于密室,当着薛东昌的面儿,丢给了两眼冒火的盘儿一把匕首。
“盘儿,听好本殿下的话,这人交给你,想怎么杀怎么杀,不要心急,慢慢杀,避开心脏,刀子戳得浅点,今天杀不死明天接着杀,别让他死得太痛快。”
薛东昌呆若木鸡,看了好一阵掳袖持刃的盘儿“慢慢杀人”似乎是被胡世忠的鬼哭狼嚎惊醒,一把将三皇子拉出密室:“殿下,这不好吧,这可是擅动私刑,胡世忠就算该死,还得等国法处置……”
“国法?”三皇子微一挑眉,拍了拍薛东昌的肩头:“若依国法,本殿下现在已经罪同谋逆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

南方的五月,阳光照在身上已经有了些闷闷的炙意,午后尤其,白晃晃的一片日照下,薛东昌仿若被无形的雷电劈中,整个人成了座雕功传神的石像,只面部那震惊的表情尚且维持着“栩栩如生”。
这代表什么?刺杀太子的行动泄露了!
晴天霹雳,惊天噩耗呀,薛东昌完全没设想过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他知道自从四月往建昌启程,三皇子安排的大批讯人就开始不间断地把锦阳的消息快马递来,依照安排,四月那场刺杀已经发生了小半月,三皇子应当是在刚刚抵达建昌时,就已收到情报。
薛东昌眼瞧着主子悠哉游哉,毫不紧张,只以为大功已经告成,甚至不屑一提,正掐指算着建昌府最多再等十日,就会听闻京都大变,太子被刺身亡的消息,哪里料到,事情竟然有了如此恶劣的变故?
三皇子媚眼一咪,唇角妖丽,举手拍了拍亲信统领的肩膀:“东昌,走,陪我喝上一场。”
“殿下!”薛统领石化的变情在重重几拍下才有变动,五官纠结一团,活像一窝乱麻:“事情已经这般紧急,当拿出对策呀,您这是……”还有这等闲情?喝上一场?把胡世忠丢给盘儿慢慢杀?这是要束手待毙的节奏?
束手待毙还是个积极认罪的态度,主子这是准备破罐子破摔了?!
薛东昌五脏六腑像是点了把火,急得一路跳脚头冒浓烟,但多年来养成无条件服从主令的素养让他无法拒绝反抗,脚步踉跄地跟着晃着折扇仿若闲步观花的三皇子出了驿站,穿街过市,到了处声誉极佳的豪华酒肆。
三皇子才到建昌,就雷厉风行地将胡世忠治罪,把那忍辱负重终于替夫雪冤的工匠之妇救出苦海,有那妇人在百姓中的广为传扬,三皇子无疑成了建昌府的“青天”甚至有不少百姓自发将一些山珍野味献来驿站供三皇子品尝。
酒肆掌柜自然认得这位来自京都的天子骄子,大献殷勤,不需嘱咐,就把人迎入最是宽敞雅致的包厢,佳肴美酒飞速呈上。
薛东昌掌心被塞进一杯美酒时,才算当真醒过神来,一迭声儿地问道:“殿下究竟什么时候就得的报,京中究竟如何,安排得那般妥当怎么会泄露,咱们可不能束手待毙呀!”这可是功亏一篑,叫人如何甘心?
三皇子好容易才把眼光从面前色香俱全的佳肴上移开,缓缓在薛东昌一张苦大愁深的面孔上一转:“还需要密报?咱们在徐州验行时,黄恪那小子就企图偷溜,这说明什么?说明黄陶心怀二意,黄恪情知性命难保。”
薛东昌险些被一口酒呛死:“当日黄恪说他是想借着盘桓徐州的机会,去访访旧友,回来是险些迷了……原来是想偷溜!”
从京都往南,当然是行水路走运河最为便捷,不过三皇子因要等密报,沿途有停留,尤其在徐州,还去拜访了都司平南伯,滞留了整两日,黄恪说要访友,三皇子也没拒绝,只让人暗暗盯着,后来黄恪疑似“偷溜”可解释一番后三皇子并没质疑,薛东昌也就信以为真了。
“殿下既那时就知事有变故,为何毫无作为?”薛东昌只觉得自己脑子里像是被人倒了一桶浆糊,完全转动不起来。
“谁说我没有作为,不是没急着往京都赶回吗,这才把胡世忠交给盘儿泄愤。”某人还是那般悠哉游哉。
薛东昌恨不能吐出口血来,这叫什么作为!
三皇子实在被薛东昌的急躁逗得忍俊不住,一胳膊撑在膳桌上,闷闷地笑了几声,才没有再卖关子:“东昌,我早知黄陶必反,他是个什么人,多疑狠辣眦睚必报,我把他治得那么狠,他哪还会真替我卖命,再说,他虽不图建宁候的爵位,那是因为黄家已经江河日下,他根本不屑,但他一直觊觎卫国公府的权势,他那妹子是国公夫人,生了个嫡次子,只要苏荇有个万一,将来卫国公的爵位只得落在黄陶亲外甥的头上,苏家家主,掌着的可是禁军与勋贵旧部,黄陶哪甘放弃?”
“可是有我在一天,绝不容他动苏荇,卫国公对黄氏已经生疑,黄陶这时想动手也没了机会,除非身后有个坚硬的倚靠,必须是坐在龙椅那位,那人怎会是我?倘若我得了天下,莫说卫国公,便是建宁候,也不让黄陶伤及毫发,他怎能报仇血恨?”
薛东昌忍不住咬牙,不无忧愤,女人,女人,都是因为女人!
“狭隘!”三皇子分明看也没看薛东昌一眼,竟像是知道他的想法一般,举起银箸就往他头顶拍去:“就算没有旖景,我也许不会与黄陶撕破脸,或者默许他暗害了苏荇,可一旦杀了太子,他和虞栋,岂不捏了我的把柄?我必须把两人铲除。”
“要实行军制改革,不被世家勋贵掣肘,依靠诸如黄陶、虞栋般贪欲膨胀之辈能成事?必须要重用苏、楚两府,没了黄陶,就算是黄氏的儿子袭爵,那也是卫国公的儿子,是我大隆忠臣之后,只要不被人挑唆蛊惑,还是能够信任的。”
薛东昌胸腔憋闷得厉害,一梗脖子说道:“可那也得等大功告成之后,难道殿下不是因为广平郡主,才提前与黄陶撕破了面皮,让他心怀怨恨,投诚了四皇子!”
三皇子摇头:“你呀,和孔小五一个德性,我告诉你,我想做的事决不会轻易放弃,若我要大隆帝位,豁出性命也要放手一搏,若我必须要得一人之心,也会豁出性命。”
薛东昌一脸“殿下总算承认”的表情,腮帮子动了几动,终于没在“女人”的话题上纠缠,连连喝了好几盏闷酒。
“东昌,如果我要大隆帝位,现在也没人能够阻止。”三皇子却劈手夺过亲信手里酒杯,重重一顿:“你知道京都发生了何事?太子险些遇刺,皇后却病倒禁宫,内宫之务现在由太后掌管,虞沨负责调察太子遇刺案,得出的结论却是北原人所做。”
薛东昌目瞪口呆:“黄陶没供出殿下?”
三皇子“怒其不争”毫不留情地又赏了一个筷子敲头:“黄陶他要自保,哪能自曝受我之命行凶,却又暗中背叛?”
“那是楚王世子糊涂了?”
“虞沨若是这么糊涂,我还犯得着……”三皇子重重一顿,扶了扶额头:“呆子,老四和黄陶能放过我?就算黄陶为求自保不敢指证,还有虞栋那个蠢货!”
“殿下,您就直说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薛东昌经过了一番乍惊乍惧乍喜乍忧,情绪起伏太大,只觉得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是我那父皇,还想着一床被子盖下,冠冕堂皇的掩藏皇室里的一团丑恶。”
薛东昌总算明白过来,却又不敢置信:“圣上是不想追究殿下刺杀太子的事?”
三皇子眼中墨色一沉,靠近唇边的酒盏又再顿下,事到如今,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已经过去了,虞沨,他到底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转告御前,而他的父皇,果然是放不下。
“虞栋已被处死,公之于众的罪名却是不孝不义,暗谋夺爵,毒杀楚王妃母子。”三皇子总算把密报所录一一告诉亲信。
“这对皇族而言可是丑闻,怎么会公布?”薛东昌大诧:“圣上其实早知楚王妃母子中毒与虞栋有关,却按下不察,甚至以‘病情’掩盖,就连楚王妃是被江氏毒杀的事,也只有少数人知,怎么突然……”
天家素恶夺嫡争爵之事,一旦察知,甚至有勋贵望族干脆被夺爵清算,当然是有政治目的,认为不孝不义挑衅家长与国法之徒,势必贪得无厌,一但得势,甚至会挑动夺储引皇族内斗,此风不灭,为国之隐患。
故而公候之家就算发生夺爵的内斗,也会遮遮掩掩,生怕被皇室追究个治家不严,教子无方。
皇族更重名声,轻易必不会张扬内斗丑恶。
实际上人心贪婪,内斗历代不绝,有谁相信那些身处权位之人所有都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便是平民百姓都有察觉,那些花团锦簇、仁义礼信之下,大多掩藏着不堪入目的肮脏丑恶。
天子这般信重楚王嫡系,尤其对虞沨,更是将他当成未来柱国,可是楚王妃被人毒害一事仍旧被有心遮掩,不让追究。
事隔多年,这时却总算爆发出来。
“虞沨这人也算隐忍了,却也十分果辣,他一出手,就是一矢中的。”三皇子微斜唇角:“我把虞栋献给他,原来是给他一个人情,且以为倘若他能替我进言,父皇为了掩盖真相,最多会让虞栋死得不明不白拉倒,哪知他倒会利用这个机会,也不知怎么挑拨了虞湘那只猪毒杀兄嫂,引出了苗家毒术……就算病逝暴亡,也没有一家子突然死绝口的道理,父皇为了掩盖自家的丑闻,只好牺牲宗室名声。”
薛东昌抓住重点:“也就是说,殿下这时还大有胜算!”
“老四能放弃斩草除根的机会?再说我早有安排,皇后这时也知道是我要刺杀太子。”
薛东昌:!!!
“东昌呀,大隆帝位我早不稀罕了。”三皇子举盏仰首,再度垂眸之时,眼底情绪更是晦暗不明:“我想要的,豁出性命也要到手,我不想要的,谁也别想强加给我,更何况于……弥补与施舍。”
皇子冷冷一嗤:“你有所不知,远庆五年咱们出使西梁之前,父皇分明答应过我,在我回京之前,不会赐婚虞沨,可结果呢……结果咱们前脚才走,翻过年坎他即下旨赐婚,等我赶回京都,什么都晚了。”
“你知道我那父皇怎么解释?反说一切都是为了我,为了把大隆江山交移我的手里,必须笼络苏、楚两府,为了将来皇权大统,为了大隆政通人和,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切莫因小失大。”
薛东昌尚未从主子那句交心里回过神来,呆怔怔地点了点头,以他看来,天子所说不错,相比江山大位,区区女人算得什么?三皇子楚心积虑多年,谋的就是九五尊位,竟为了这么个理由……就不稀罕了?
“谁都认为这是真知灼见吧,得帝位者,当心系国政,不能儿女情长,不能恣意枉为,越是位于权势顶峰,越是诸多限制,身为帝王者,注定是要不断取舍,牺牲一些微末,而顾及大局。”三皇子又是轻轻一笑:“可是连一个女人都得不到,必须放弃得取的帝位,该有多讽刺?就好比居于至尊之位,却连爱慕之人都不能保全,明知她是被害至死,却纵容凶手锦衣玉食安享尊荣……我那父皇,倘若真是绝情绝意,为了江山社稷枉顾真相,也算是母妃错付情意咎由自取,可是好笑的是,他偏偏要称对母妃是一片真心,之所以隐忍,并非仅为帝位稳固,关键是为了我。”
薛东昌结结巴巴地说道:“殿下,这是何意,圣上他,不是不知……”
“他知道,不仅他知道,我的祖父与祖母也早有察知,皇后是勒杀我母妃的真凶!”
“咣当”一声,随着三皇子手臂一掼,一个酒盏直飞墙角,粉身碎骨。

☆、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

三皇子拍案而起,倾身向前:“你说,倘若我容许他们!容许他们就这么掩盖真相,用母妃的冤屈换取帝位,还容那女人的儿子以皇子之尊安享荣华,容那女人死后哀荣,依然得葬皇陵!我纵使坐上大隆帝位,脚下踩着的是母妃的枉死,头上顶着的是父皇的弥补与馈赠,还必须依靠情敌的辅佐,才能得以皇权大统!”
“我的人生,那才是输了个彻底,我的父皇弥补了对母妃的歉疚,倒得个死能瞑目,将来我百年之后,有何面目见我母妃?便是皇后,也会嘲笑我,因为我虽得了帝位,是多亏她的功劳,她杀死天子爱慕之人,成全了我这个孽种。”
“大隆帝位我若想得,大可自己争取,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弥补拱手奉送,就像我若不要,也没任何一个人能够强加,我要让他们明白,我不由他们操纵。”三皇子忽而大笑:“我那天才明白,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励精图治,都是瞎折腾,我就是什么都不做,帝位也是我的,因为我母妃死了,被皇后杀害,所以父皇从一开始就想弥补。”
“东昌,我若接了这帝位,从前种种努力,就是一个笑话。”
锦衣玉袍的皇子,轻轻整理袍袖,又安然入座,再持一杯酒,目光看向窗外。
所有的变因,发生在远庆六年,虞沨与旖景大婚次日的夜晚,阑珊处中父子君臣之间的一袭醉话。
三皇子当入铜岭关,才听说天子赐婚楚王世子与广平郡主一事,心急如焚风餐宿露赶回,到底还是无济于事,那日他风尘扑扑回到内城,一骑疲马已经到了祟正坊,却忽然自嘲起来——这般归心似箭又能挽回什么?即使不甘不服,但也只能承认了,那人的心他一直不曾得到,他拼尽全力争取,甚至豁出性命,也没能得到她的承诺和心意。
一早就已经输了,输给了虞沨,也输给了她。
祟正门外倦踏金鞍的天之骄子第一次感觉到了确实的沮丧,他调转坐骑,折进了青雀大道边上的一间茶楼,开始用他自从踏上返程第一餐安安稳稳的早膳,可是耳畔所闻,那些言语,仍在津津乐道昨日那场婚礼,新郎是怎么的玉树临风,新娘是多么的倾国倾城,明珠玉壁、天作之合的赞誉不绝于耳,让三皇子胸腔闷痛。
从没感觉这般的灰头土脸,一败涂地。
骄傲与自尊不容他就这么认输。
三皇子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他也会对女子动心,甚至耗废心神想要争取她仅只一个温柔的注视,儿女私情从未写入过他的人生规划,他以为这一世都不会出现这么一个人,不说豁出性命争取,甚至不值得半点分心。
可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以干扰他的计划与安排做为插入,一寸寸地占据了他的心。
好笑的是他甚至没有找到理由。
难道就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骄傲,没有屈服于他的身份与容貌,一直真实地在表现她对他的不屑与抵制,“决非良人”——第一次交谈,她是这么说他与她的长姐。
真是荒谬,她竟然早就下了判言,就此把他排除在生命之外,连姐夫都不配做,休论夫君?
所有女人,也是她第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野心,荒诞不经的背后,所图必广。
她毫不掩饰对他的厌恶,于他而言,她的心防壁垒森严,恨不能避之千里。
他是真的不知道她厌烦他的理由,难道就因为起初的功利?
身处权位之人有谁能摒弃功利?难道虞沨给她的就是纯粹爱慕?他是真想看看,当虞沨有朝一日陷入两难,当爱慕与权势必须取舍,会不会选择儿女私情。
他坚决不会就此却步,有朝一日,他定要让她明白,他才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他珍贵的情意,决不容人弃之如履。
于是梳洗更衣,容光焕发的登门道贺,一如所料,应酬他的只有虞沨,云淡风清地接受了他的贺礼。
三皇子没有不满,这是他所欣赏的胜利者的姿态,本不该表现得尴尬畏缩,倘若他输给一个孬种,那更是奇耻大辱。
他当然也没有表现出失败者的怅惘,惹人嘲笑。
可是他的任性与沮丧必须在天子面前发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一言九鼎的君帝!父皇您居然背诺!倘若遭到背弃的儿子表现得“心说诚服”,岂非暴露了心里的欲望?
那时的三皇子,心头首重仍是帝位。必须“装模作样”,隐藏企图。
于是那个夜晚,天子为了安慰沮丧的儿子,在当年与宠妃起居宫苑景致分毫无差的阑珊处,开始了推杯换盏的交心。起初的言辞并没有让三皇子心生不满,对于天子顾全大局的话十分赞同,不过当然要表现得不服,显示与天子之间的“代沟”——父皇你不懂爱!
面对着与宛妃极为相似的儿子,四顾周遭分外熟悉的景致,天子数盏冷酒入腹,渐渐生出物是人非、景在人亡的怅惘,兼着三皇子满面“父皇不懂我的心”的勉强,天子开始表现出他也是过来人,怎能不明白情伤的滋味?随着回忆当初与宛妃的琴瑟和谐,天子更觉忧伤难捺,酒入愁肠,不化相思泪,化为“口无遮拦”。
甚至点明了话题:“三郎,朕今日之所以跟你说这些,是因为早看出你并非表面那般任性妄为,只知道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你心怀大局,前些年来不过韬光养晦,朕懂得你艰难之处,若表现得太过早慧,皇后必不相容。”提起皇后时,天子微微有个咬牙的举动。
三皇子被这番话震惊,脑子里翻江倒海,又听天子一声长叹:“这些年来,你不容易,朕看在眼里。”
又是几盏闷酒入喉,天子说了让三皇子更是震惊的话:“你放心,朕没有忘记你的母妃,她的冤屈,总有一日……三郎,朕妃嫔虽多,爱人独有一个,也是朕最对不住的人,你放心,就算为了百年之后能得你母妃谅解,这个帝位,朕只能交给你,这回赐婚的事是朕对不住你,但朕早有打算,将来会把大隆江山交你继承,因此,必须取舍。”
三皇子绝没想到这一回存心“任性”竟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呆怔当场,好半响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说了一堆何德何能的套话,却别有用心地把话题转移到宛妃之死:“母妃是被北原佃作害死,父皇当初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周护,并非父皇之错,怎能自怨?”
天子还有几分清醒,并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又转了回去,说起政事,眼前的官制改革,将来的军制改革,苏、楚两府的重用之处。
这时,薛东昌听三皇子复述天子当日之言,尚且没从震惊里回过神来:“殿下,恕属下直言,仅凭圣上模棱两可的话,并不能说明圣上早知皇后才是真凶。”
三皇子微挑眉梢,不尽嘲讽:“那么,单单因为母妃被北原佃作杀害,父皇就会愧疚得必须把帝位给我,否则九泉之下无颜对人?”
“这……”
“父皇的妃嫔死了不只一个两个,甚至有的被他亲手赐死,比如‘中伤’皇后害我生母的刘才人,为何父皇仅对我母妃怀愧,说是他最对不住的人?还有,父皇从前表现得那般重视中宫,重视储君,连我也以为太子不死,储位必无更移,为何告诉我他从一开始,就没把太子当作帝位继承?”
薛东昌:……
“我那日又是震惊又是怀疑,的确不曾笃定。”三皇子垂眸,手掌却收紧:“那日之后,父皇将一暗部交予我手中,我利用这支无孔不入的暗探,开始细察当年母妃死后,先帝与太后的作为。”
三皇子因为亲眼目睹宛妃被皇后下令勒毙,从来知道真相,故而并没有察过,直到远庆六年,因为天子无意之言,心生疑惑。
当然,他很废了些心思,造成是在暗察皇后把柄的假象,并没让天子生疑。
“我是从‘造谣中伤’皇后,被父皇赐死的刘才人为切入口,得知她原是太后跟前女官,深得太后信重。”三皇子冷笑:“这么一个人,为何丧心病狂的‘中伤’皇后?”
“原来,刘才人竟是冤枉的,造谣之人是丽嫔这个蠢货,但她却没被怀疑。”
薛东昌:……
“为何父皇会笃信是刘才人散布谣言,而太后也默许了亲信被赐死?”三皇子再是一声冷笑:“我当时就猜测,刘才人是知道真相者,故而谣言一起,父皇与太后率先就想到了她,丽嫔其实就是不愤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