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秦人物百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的道理,比如老师家庭的子女,基本回家就是书房一待,闷头苦读。部队子女犯了错误,基本就是回屋关禁闭,军资拔上2个小时。
然而任何真理都非绝对,譬如说这句话就大有问题,要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推理,那岂非厂长的儿子永远是厂长,老板的儿子永远是老板,这都还可以接受,要是强奸犯的儿子。。。。。我真不敢再往下想了。
且看在赵国跟大秦作对的一对父子,就显然没有依照这个理论,而且是来了个大翻个。他们就是赵国的赵奢赵括父子俩。
赵奢原本不是打仗的军人,他是负责赵国税收工作的国税局的公务员。那个时代土地所有制盛行,土地是国家的,凡是租种的要交纳地租。所以国税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收取田租。有一次平原君家不按国家法度交纳地租,赵奢狠狠的惩罚了一下子这些人,连杀了平原君家里九个管事的人。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平原君是什么人呀,那是赵国国君的亲戚,赵国的丞相,你惹毛了他,那不是专门捅毛蛋吗。果然,平原君震怒,决定杀了赵奢。赵奢就趁机劝说平原君:“您在赵国位高权重,可是却这样纵容家人,那等于是公开跟政府部门对着干,破坏国家法度,整个赵国就会削弱,如果其他诸侯国领兵来攻打,您的这个富贵还能长久吗?但是您要是带头遵守国家法令,那么赵国就会强大,那时候您要多威风有多威风,还在乎这些地租吗?”一段妙语如珠的话把平原君说动了,他认为赵奢是个有远见的贤人,于是推荐给了赵王,赵王提拔赵奢为国税局的局长,果然一时间赵国税赋公平,人民富裕,国库充盈。
这时候秦国来攻打韩国,驻扎在於与,赵王向老干部廉颇咨询,问可不可以救援。廉颇认为战场离赵国的都城太过遥远,狭窄险峻,很难救援。赵王又找来乐乘来询问这件事情,乐乘这个墙头草跟廉颇的回答一模一样。赵王本想放弃韩国,但是又于心不忍,于是随意间问了问国税局长赵奢。赵奢认为正因为路途遥远、狭窄、险峻才要去救援,这就好比两只老鼠在窝里争斗,勇敢的那只将会取得胜利。正所谓‘其道远险狭,譬之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刘伯承元帅也有相似的论断,即所谓‘两军相逢勇者胜。’可见,自古英雄所见略同。
于是赵王派遣赵奢为将,救援韩国。大军开拔到距邯郸三十里,赵奢下令停止进军,并且名言,谁要是为军队的事情建议,那么就拿谁开刀。这时候的秦兵驻扎在武安以西,他们整顿军纪,训练士兵,擂鼓呐喊,把武安的屋顶都震动了。军中有一位侦查连长,建议马上援救武安,赵奢果然把他杀了。想想也是,现在什么时候,正是需要赵奢杀人立威的时候,你非得跑出来当鸡,那么你只能被杀给猴子看了。赵奢按兵不动,停留了二十八天,加强防御工事。秦军听说了以后,派出间谍去打探消息,赵奢很好地款待了秦国的间谍,间谍走后,把这里的情况报告给了秦国的将领。秦国认为赵奢胆小怕事,在刚离开邯郸三十里就抢修防御工事,显然是放弃於与了,不敢和秦军交锋。哪里想到,赵奢看秦国间谍走后,马上调派大军尾随,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一路跟到於与。赵奢命令一批优秀的弓箭手,在於与五十里处驻扎下来,构建防御工事。秦国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大军出击。这时候,赵国军队里,有个叫许历的军士,要求为战争的事情进言,赵奢允许他进来讲话。许历说:“秦国军队料想不到我军会如此迅速,所以秦军定会来势凶猛地攻打我们,希望将军加强防御攻势,以备完全。”赵奢说:“我愿意接受您的建议。”许历说:“请按军法处置我,我没有听您的意见,妄谈军事。”赵奢说:“这个等我回邯郸再做处罚。”好一个赏罚分明,前次杀侦察连长,那是为了军中立威,现在需要的是同舟共济,若是再乱杀人,那跟变态狂魔有什么分别。该杀的时候毫不手软,不该杀的时候要找出恰当的理由,免得军队里说你号令不明,这就是当大领导的材料。许历又说:“先占领北山的就会胜利,后到的就会失败。”赵奢认可可行,派一万精锐部队占领北山,秦军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也知道北山的意义重大,但是晚来了一步,被赵军死守住北山,攻不上去。赵奢趁机进攻秦军大营,令秦军首尾难顾,大败而归,撤了包围而走。赵军获得了於与的胜利,保卫了韩国,赵奢班师回国。
赵王大喜,封赵奢为‘马服君’意思就是军马敬服的大头头,封许历为国尉,自此,赵奢和廉颇,蔺相如官位相等,声名大振。
赵奢从一国税干部,当选为国家军马大总管,文韬武略出人意料,其判罚之明,审时度势之准,实在是到了极其高明的地步。试想廉颇何等阅历丰富,尚且不敢救於与之围,而赵奢以一税官之身,冒天下之大不韪,岂非天生军事奇才。
劝告现在的年轻人,百无聊赖的时候多学两招,没准哪天就用上了。
第六章 虎父犬子(二)赵括
    此人也姓赵,乃是上文介绍的赵奢的儿子,当真是将门之后。可惜并未延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传统。生在高干之家,自然有一些官派习气,但在众多纨绔子弟中,此君还算是比较杰出的。
他自小学习兵法,熟知行军打仗的规则,自认为在军事方面,天底下没人能比得上他。诸位,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就算你在哪方面有特长,千万别认为自己真是天下第一。中国有句俗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又有一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是当真的千真万确,孔老夫子有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毛泽东主席有句话叫做‘向人民群众学习。’我想现下的各位不会有这两位程度深吧。
当然此君狂妄确实有狂妄的理由。一次,他跟父亲赵奢谈论兵法,赵奢竭尽所能,居然不能把他问倒,但是赵奢并不认为他的儿子真有统帅千军万马的水平。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原因,赵奢的回答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解释成现在白话文就是:战争,是关乎死生的事,而赵括说得太轻松容易了。将来如果赵国不用赵括当将领也就罢了,如果非要用他当将领,使赵国大败的必定是他。”所谓‘知子莫如父’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各位千万不要小看你们的父母,有些事情他们早就知道,只不过不点破罢了。
后来,赵国和秦国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派遣的老干部廉颇坚守不出,迟迟不能取得胜利。这时候赵奢已经死了,秦国的间谍就大肆宣传,说秦国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也因为廉颇年级过大,迟迟不能退敌而忧心忡忡,所以就亲自任命赵括为大将军,取代了廉颇的位置。蔺相如听闻这件事情,就说:“大王凭借个人名声而选拔将军,就好比用胶粘住琴弦弹琴一样。即所谓‘王以名使括,若胶住而鼓瑟耳。’赵括这个人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根本不会随机应变呀。”
赵王不听,仍然命令赵括取代廉颇。赵括的母亲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就上书给赵王,认为赵括不适合当将领。赵王问是什么原因,赵括的母亲说:“我当年服侍赵奢时,赵奢为大将,亲自捧着食物招待客人,所结交的朋友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所赏赐的东西,都交给部属和军官们享用。从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专心致志地筹划军机去了。而如今的赵括,刚一当将军就架子十足地朝东坐着接见属下,他的部下们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大王赏赐的金银珠宝,他都拿回来藏在自己屋子里面,到处打听哪里有便宜的土地,整天留心哪里有便宜的房产,能买的就都买下来。大王以为这样的人可以当将领吗?父子两人的志向如此不同,希望大王不要委托他。”赵王说:“老夫人不要谈论其他事情了,寡人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趁机说:“如果大王一定要让赵括当将领,那么以后他要是有什么不称职的事情,我该不会有什么株连吧。”瞧,多么精明的老太太,说真的,赵括以后的表现还不如他母亲明事理呢。赵王马上答应老太太,赵括如果犯事不会株连到她。
赵括接替廉颇以后,完全更改了号令和纪律,撤换了官员。这很明显,中国向来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嫡系的根本留不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别告诉我你们单位领导换届了,一大批中层面孔还在原有位置上。
跟赵括为敌的秦军将领是那个时期的著名的四大名将之首,武安君白起。(这个人很猛,以后我们会专门介绍。)这个老兵油子,早就熟知年轻人高傲自大的通病,当他听说赵括的以上举动后,马上派出部队佯装不敌赵括,另外却派出一支奇兵,出其不意地从背后袭击将赵军,将赵国的粮草以及辎重补给路线切断,赵军陷入了重重困境。四十多天里,赵军缺粮挨饿,赵括不得已,只能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与秦国决战,最终被射杀在乱军之中。其余的部队几十万人都投降了秦军,秦军却把他们都活埋了。这次战争,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左右的精锐官兵,从此一蹶不振,秦国的军队趁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面临着要亡国的危险,后来依靠为魏国,楚国的救援才得以生还。赵括的母亲因为提前打过预防针,结果没有被赵王治罪。
中国有个成语叫‘纸上谈兵’,就是说的赵括这个哥们。怎么样,年人们深有感受吧,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本事赶不上赵括,但是纸上谈兵的劲头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整天公司里一帮年轻的大中专毕业生,动辄就是五百强,要么就是什么国家级别项目,我告诉他们说他们的意见投资太大,我考虑一下,得,这就变成不尊重人才了,整天抱屈含冤,好像我这个老板抹杀了一个毕尔。盖茨似的。一旦实施了他们的计划,如果成功,他们会洋洋自得,脸面冲着天看,当然基本所有的提议都成功不了。如果失败,他们就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拜托,我没有要追究谁的的责任,只是希望广大青年朋友们不要如此‘纸上谈兵’了。
第七章 胆小的边防军官 李牧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方边境的杰出将领,其特点是“胆小如鼠”。他长期驻扎在代郡,雁门郡,防御匈奴的入侵。他经常斟酌情势的需要任用官吏,城市的税赋都送进将军幕府中,用作士兵的费用。这个状况只能说明赵国官吏制度不完善,哪里能够地方官和军队将领的双重大权合在一人身上呢?但是当时能防范匈奴可是辛苦活儿,没点特权谁去呀。他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导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查人员并且优待战士。
那么这样一位好将领为何说他胆小如鼠呢?那是因为他的一道命令:“匈奴人如果入侵来抢掠,那么所有士兵只能进入堡垒防守,不能出击,如果有擅自出击捉拿俘虏的士兵,马上处以斩刑。”所以每次匈奴人来入侵,士兵们都严密防守在堡垒里面,不敢迎战。怎么样,够窝囊的吧,人家欺负到眼皮低下了,他居然猫在家里不敢出来。但是,胆小有胆小的好处,虽然这样窝囊了几年,却没有什么损失和伤亡。可是匈奴人都认为李牧胆小怕事,非但如此,就连赵国的士兵也认为李牧胆小怕事。赵王也因为这件事情批评李牧,但是李牧好像胆小惯了,根本不改过,还是一样胆小,执行胆小策略,依然作风不改。赵王震怒,派遣别的将领代替李牧,然后召李牧回京。
一年以后,匈奴再次进攻边境,新将领带领大家出击,结果伤兵损将,每次的伤亡都很大,搞得边境不能放牧,也不能耕作。于是当地老百姓纷纷请求李牧回来,赵王没办法,只能召回李牧,但是李牧这次两分钱的韭菜——拿一把。这家伙居然闭门不出,推说自己有病。赵王没办法,只能强迫李牧出任边关将领。李牧说:“要让我出任边关将领,那么一定要按照我的方法做。”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到达边关,依然按照原先的办法制定军规,严守待命。匈奴们进攻了几年都没什么收获,但是匈奴人始终都认为李牧胆小。士兵们不用作战也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但是他们都极度渴望跟匈奴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精挑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获得过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士兵十万人一起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百姓放牧,漫山遍野都是百姓,匈奴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李牧佯装败走,结果让匈奴俘虏了几千百姓。匈奴单于得到这个消息,马上率领大部分精锐部队大举入侵。李牧布下灵活机动的战阵,从两侧包抄匈奴兵马,大败匈奴几十万人马。紧接着李牧又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仅仅自身得到幸免,败逃而去。这次战役以后十多年间,匈奴都不敢接近赵国的土地,听到李牧的名字,吓得晚上都不敢打呼噜了。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已经逃亡到魏国,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占下了武遂和方城。九年以后,秦军在武遂打败了赵军,杀了赵将扈辄,赵国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打败了秦军,赶走了秦将桓齮。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这里说明一下,秦国的武安君是白起,他与李牧同为战国四大名将,这个以后我还要介绍。又过了三年,秦军攻打番吾,李牧打败了秦军,又向南抵御韩、魏两国的军队。
但是,这世间并没有真正的常胜将军,这个世界不可能你一个人天下无敌,秦国几次吃到李牧的败仗,于是真的火了,马上派出了硬碴子王翦攻打赵国。这哥们位列四大名将之二,仅次于白起。赵国自然是不敢大意,于是派出了李牧、司马尚抵挡秦军。王翦很是头疼,李牧用兵诡诈,因地制宜,而且谨小慎微,不是一时间可以解决的。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坚固的堡垒最容易在内部攻破’当王翦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的人,那就是赵王的宠臣郭开。王翦用重金贿赂了郭开,郭开使用反间计,诬陷李牧和司马尚谋反。赵王相信了,于是派遣赵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如何肯服,根本不把颜聚放在眼里,于是赵王更加相信李牧要谋反,秘密派遣人把李牧逮捕了,并且杀害了他。撤销了司马尚的官职。泰山已倒,赵国再无屏障,这以后的三个月,王翦急速攻击赵国,打败颜聚的军队,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的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纵观李牧一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名将。匈奴的彪悍,以进攻为其特长,但是虽盛却不可长久,只要坚守必能克敌制胜。先示匈奴以弱,趁其不备全力攻击,以往几年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的一役,可谓计算精确,戒急用忍。
再看他攻打秦国,虽不能百战百胜,但是面对强秦,却占尽上风,这是任何跟秦国作对的将领所不能达到的境界。但是再杰出的将领,也不能洞悉政治斗争的胜负,李牧一生胆小,但是最后胆大了一回,那就是不听赵王换将的命令,直接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其实胆小,胆小怎么啦,只要能胜,胆小一回又何妨。
第八章 战国四公子(一)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名叫田文。其实中国古代用“文”这个字的时候非常多,什么叫做‘文’呢?孔夫子给出了标准的解释,那就是论语里面所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但凡做到这八个字就可以是‘文’了,可见‘文’这个字眼还是很好的,以致于多数有成就的人物大都用这个字眼。比如周文王,晋文公,汉文帝等等。再说田文,他的父亲乃是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也是齐宣王的异母弟弟。田婴在齐国做丞相十一年,齐宣王去世后,齐闵王继位,把薛邑封给田婴。那时候齐国也叫田氏齐国,田姓是很横的一个姓氏。
田婴有儿子四十多人,田文是他的一个卑贱的小妾所生养的儿子,他的生日是五月五日。田婴告诉小妾不要这个孩子,可是小妾没有听话,偷偷地把婴儿养了下来。母亲总是伟大的,任何时候她们也不愿意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诸位儿子们,好好孝敬母亲吧。
等田文长大一些,他的母亲让他跟着众位兄长去看田婴,田婴责怪他的母亲:“我当初让你把他扔了,你为何如此固执,不照办呢?”田文还没等母亲说话,抢先跪倒道:“不知道父亲大人为何如此恼恨我?”田婴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孩,长到门框高的时候会克死父亲。”田文说:“人的性命是受命于天还是受命于门框呢?”田婴默然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人的性命受命于天,那么您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如果人的性命受命于门框,那么您把门框加高就可以了,谁可以长到那个高度呢。”田婴认为这个孩子很奇特,但是作为长者的尊严,不得不喊了句:“你住口。”
其实父母对于子女大都是疼爱的,于是乎当他们不能把子女驳倒的时候,就会行使家长的权威,强令你住口,诸位千万不可钻了牛角尖,赶紧闭上嘴巴吧,其实他们心理还是很赞成你的。
过了几年,田文问田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回答道:“孙子。”田文又问:“孙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道:“玄孙。”田文再问:“玄孙的儿子叫什么?”田婴回到说不知道。田文说道:“您在齐国做丞相,历经三代君王,齐国的疆域没有扩大,您的财富却日累千金,门下却看不到一个贤能的人。您后宫的姬妾穿绫罗绸缎,可是普通的士人连粗布衣服都穿不上。您的家将吃粮肉,可是一般的士人连粗饭也吃不上。您的财富越来越多,而国家却日渐零落,难道您积攒这么多钱财就是为了留给您连姓名都不知道的人吗?”田婴听了这番话,才开始注重田文,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令他接待宾客,照管家务。从此宾客一天比一天增多,田文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到各国去了。各国纷纷派人,请求薛公田婴把田文立为接班人,田婴答应了他们。后来薛公田婴死了,谥号靖郭君。田文也顺利在薛地继位,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时,收留各国的宾客和犯罪的人,一时间薛邑成为了流亡者的乐土,他们都来依附孟尝君,孟尝君为了用优厚的条件招待他们,把家产都花尽了,因此揽尽了天下的士人。他有食客几千人,不论贵贱都和田文称兄道弟,平辈论交。孟尝君跟宾客交谈时,屏风后面经常有秘书负责记录谈话内容,例如宾客的生活情况等。等到宾客一离开,孟尝君马上派遣使者按照记录的情况,去宾客家里送礼品,表示慰问。因此,很是能收拢人心。
这招很奏效,现在一些民营企业,职工一入公司,公司就把职工的身份证号码熟记下来,在员工过生日的时候就会通知员工来领生日蛋糕,给员工一个惊喜。
一次,孟尝君大宴宾客,请宾客们吃夜宵,由于灯光很暗,有一个宾客误认为孟尝君跟自己所所食用的饭菜有差别,所以拒绝吃饭,要离去。孟尝君端起饭碗,亲自跑下去拉住食客进行比较,结果所食用的饭菜和宾客并无两样,这个宾客羞愧难当,居然抹了脖子自杀了。自此,孟尝君的名声更加远播,食客日益增多。孟尝君对食客们并无挑剔,凡是来投奔他的都给与厚待,使食客们人人认为孟尝君最亲近的人是自己。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非常贤能,就派使者去齐国作人质,要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接受要求,准备去秦国,众多宾客纷纷劝说孟尝君不要涉险,孟尝君不听。这时候一个叫苏代的门客给孟尝君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木偶人和一个土偶人交谈,木偶人对土偶人说:“天上下雨了,你就会毁坏的。”土偶人回答说:“我从泥土里产生,毁坏了就会回到泥土,而你就不同了,一旦下雨,你就会随波逐流,不知道停在什么地方。”苏代对孟尝君说:“如今秦国死如狼似虎的国家,您非要前往,如果不能回来,你们不是要被土偶人嘲笑吗?”孟尝君听了这番话,马上醒悟,打消了去秦国的计划。
齐闵王二十五年,终于派孟尝君去秦国,秦昭王任命孟尝君为秦国的丞相。有人劝诫秦昭王,认为孟尝君非常有才干,而且是齐国的王族,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是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然后才是秦国的利益,秦昭王认为有道理,于是疏远了孟尝君,并且囚禁了他,想要杀死他。在这个危机时刻,孟尝君想到了秦昭王的爱妾,其实这也难怪,往往男人办不成的事情,女人可以办到,各位如果不信,可以去试试。
孟尝君走秦昭王爱妾的后门,秦王的爱妾要求送重礼,那就是孟尝君的白狐皮衣。原来孟尝君是有一件白狐皮衣,华丽无比,天下无双,但是入秦的时候已经送给秦昭王了,绝无第二件,这可是麻烦了。孟尝君想到了自己的众多门客,平时他们养尊处优,如今老板有危难了,你总得有人出来圆场吧。果然,一个身材矮小的门客请令解围,此君的特长是盗窃。于是,入夜时分,此人装扮成一只狗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