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帝国1908-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而无女子,则此跛足不完之选举,不几夺吾妇女之公民权耶?女子不知,是谓无识,知而不起,是谓放弃。夫吾国妇女智识之浅薄,亦何可讳言?然避危求安,亦与男子同此心理,生命财产之关系,亦何可任其长此抛置,而不谋一处之保持也?吾等以纤弱之身,学识譾陋,痛时局之扰攘,嫠妇徒忧,幸蒙昧之复开,光华倍灿,聚流成海,撮土为山,女子既系公民,胡可不自猛觉耶?用是不揣微末,敢率我女界二万万同胞,以相随选举于爱国诸君子之后,姊乎妹乎!盍兴乎来!
宣言既然发出,便于劈柴胡同之中,觅了一间古屋,悬出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中国妇女党五个字。自此以后,倒也有数十个女同志,联翩趋集,当拟定一篇呈文,呈入内政部备案。惟妇女手续,未免少缓,因此备案亦稍落人后了。好在内务部大臣杨度受了金宰阗关照,很快就做了批复,于是一个竞争女权的团体,便正式落入参选政党的名录之中了。
诸位或许要疑惑,以女子之纤弱,奈何成事如此之速?其实,这中国妇女党,也是金宰阗为了全国妇女之福祉,命侍从女官队中,那些能言善辩之人共同成立的。那篇洋洋数百字的宣言,便出自于“女诸葛”沈湘绮之手。这,便是中国妇女参政的开始了。
既然为了选举成立了政党,那接下来的选举战自然也就免不了。
因为党派不同,竞争甚烈,或用强力胁迫,或用金钱买嘱,或用情面恳托,选举人受这三种运动,不管他是甚么党派,只好依着投票,有时强力相等,金钱相等,情面相等,反使选举人左右为难,往往因投了甲票,未投乙票,投了丙票,未投丁票,甲丙果然被选,乙丁竟致向隅,于是乙丁不肯罢休,当场哗扰,甚且强夺投票匦,或捣毁投票所,搅得他秩序紊乱,票纸散失,令他再行选举,非运动到手,总不甘心。当议决选举法时,亦曾料到此着,将选举诉讼事件,及选举犯罪条例,尽行规定,预为防范;偏中国是个章程国,形式上很觉严密,实际上绝少遵行,以致选举风潮,屡见叠出。
不过,也有人看不惯选举战中互相揭短的丑态,便向金宰阗上书,要求皇帝出面干预了。其文曰:
乡举里选,昉自古制,而后世不行,良由古时选举,已多流弊,后人不得不量为变通,非好事蔑古也。至近十余年间,因各国选举法之盛行,遂欲则而傚之,岂今人之道德,远胜古昔耶?观帝国第一届选举,已是弊端百出,各党中人,往往号召同志,竞争选举,实则良莠不齐,多半口与心违。揣其愿望,除三数志士外,无非欲扩张势力、把持权利而已。是故选举风潮,屡见叠出。万望帝国政府重视云云。
金宰阗看见这篇文章,开始只是付之一笑,后来见情况越来越糟,也知道要维持选举秩序了。选举法为什么设立?原是国成民主,应归人民立法,但人民很多,不是个个能立法的,又不是个个好去立法的,由是令选举代表,拣出几个熟习政治、晓得利弊的人物,使他当选,作为全国或全省的立法员,凡是众望所归,定然有些才识,这是外洋立宪国的良法,偏被我中国仿行,第一届选举,便生出无数情弊。内阁得此报告,因严命遵守法律,且令初复选监督,摘录刑律第八章,关于妨害选举之罪各条,揭示投票所,又就投票所周围,临时增派警兵,保持秩序,各选举区,才得稍稍平静,只暗地里仍然运动,各立党帜,各争党权。

第二卷 光华维新 第七十六章 大浪淘沙(二)


在四百多个政党里面,大多数都是些像什么民主党、进步党、柿油党之类的小党,只能纠集数十个成员摇旗呐喊,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不过由于政治观点新颖,中华劳工党、中国农民党和中国妇女党也比较引人注目。而影响力最大的党派,要算是以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人为核心的中国保守党了和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了。
中国保守党的前身是保皇党。它主要由百日维新的成员、倾向新政的满族贵族、立宪派等人员组成。
而中国同盟会则是革命派的大本营。
保皇党和同盟会从各自诞生的时刻起,就开始了与对方的论战。
甲午战争失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激于不甘亡国灭族之义愤,便通过上书请愿、开学会、办报纸等方式,广造舆论,鼓动变法维新,逐步取得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政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措施,出现了史称戊戌“百日维新”的高潮。
当时孙中山和他在日本的朋友们经常聚会议论局势。有一天晚间,他和陈少白、宫崎寅藏、平山周等人一直聊到深夜还意犹未尽。只见孙中山双眉紧锁,不无忧虑地说:“光绪皇帝是个傀儡,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于他肯定不行!”
“百日维新”失败后,1898年10月26日,康有为、梁启超仓猝逃走,并分别由宫崎寅藏和平山周护送至东京。孙中山认为彼此都为国事尽心,虽然方法不同,但目标却是一样的,准备前往慰问,建立友谊。但康有为以帝师自居,自称不便与革命党首领来往,托辞不见。两天后,孙中山委陈少白拜访康、梁,陈少白痛陈满清政府的腐败,非推翻改造不可。但康有为却认为清帝圣明,总有复辟的一天。结果是不欢而散。
1899年8月初,梁启超前来会见孙中山。孙中山是有气度的人,尽弃前嫌,和梁启超共商合并大计。经过讨论后,梁启超赞同两党合并,并推孙中山为会长,梁为副会长。会后,梁启超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在新加坡逗留的康有为时,康有为非常生气,并派人携带款项到日本,促梁启超立刻赴檀香山办理“保皇党”的事务,不得延误。于是两党合作的计划告吹。
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日本颇有往来,他的思想是徘徊在保皇和革命之间,对两党合作的事是相当赞成的。但由于他老师康有为的立场,使他的立场变得摇摆不定。1899年12月19日,梁启超赴檀香山之前,请孙中山写介绍信,介绍檀香山的朋友给他认识。孙中山不疑有他,写信给自己的哥哥和多位侨商,请他们支持梁启超。檀香山华侨接受到信后,对梁启超非常礼遇,并且捐出巨款。梁启超极力向华侨宣传,说“保皇党”和“革命党”原属同流,名称虽然不同,宗旨却是一样的。部分“兴中会”的会员竟然被迷惑,变成“保皇党”的会员。于是梁启超就在檀香山创立“保皇党”,并设立机关报《新中国报》,宣扬保皇思想。
1900年6月,康有为寄居新加坡友人邱菽园的家,宫崎寅藏因为和邱菽园是好友,便到新加坡来探望邱、康两位。谁知康有为怀疑宫崎受清廷指使,前来谋杀他。于是向新加坡英国殖民地政府报案,逮捕宫崎。孙中山知道后,急忙从西贡赶到新加坡营救。在孙中山新加坡友人的救援下,宫崎才获得释放,英国殖民地政府禁止他再入境。
1902年2月至7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长达十万言的《新民说》,把满清的腐败昏庸归结为人民的愚昧。同年9月,康有为在同一家报纸发表《辩革命书》,攻击革命派。康有为指革命派一谈革命,就开口攻击满洲,是一件不可解的事。满清在中国已有两百多年,现在无端引用法国人、美国人的理论在国内搞内讧,对中国来说是一种祸患。
1903年9月下旬,孙中山从日本到檀香山,“保皇党”机关报《新中国报》知道孙中山到来,便写文章诋毁革命党,同时还涉及孙中山个人的名誉。孙中山于是在《檀香新报》发表《敬告同乡书》,与“保皇党”论战。孙中山指出,“革命党”和“保皇党”理不相容,势不两立:革命者,志在倒满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两者背道而驰。而保皇党在《新中国报》撰写《敬告保皇会同志书》,大肆攻击,向“革命党”挑战。
1903年12月下旬,孙中山发表《驳保皇报》,痛斥“保皇党”所言,似是而非。“保皇党”空言爱国,却不知道自己所爱的国家是清帝国还是中华国。
1904年3月31日,孙中山抵达旧金山,当时旧金山关税翻译人员多为“保皇党”会员,多方阻挠孙中山上岸,并向旧金山移民局告密,说他是中国乱党。幸好,孙中山得到旧金山《中西日报》总理伍盘照和“洪门致公堂”的协助,才准入境。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光、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多人集会,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1906年夏天,“保皇党”筹备改组政党,将组织定名为帝国宪政会,得到满清权贵的支助。后因闹分裂,梁启超于是组织政闻会,社员约有两百人。
1907年10月17日梁启超等在东京举行成立仪式时,张继率领革命党员出席。当梁启超致词时提到朝廷下诏,实行君主立宪时,张继等人上前,将会议捣散。
到了光华元年的这一次大选,保皇党和倾向新政的满族贵族、立宪派合流,共同组成中国保守党,参加大选。其著名人物有:梁启超、张謇、郑孝胥、汤寿潜、谭延辏А⑺锖橐痢⑵训羁 ⑻阑⒘荷萍谩⒘殖っ瘛⑽饩板ァ⒃痤⑿矶α亍⒗追堋⒙砹迹硐嗖⒄旁谩⒙蘼凇⒚险殉!⒙藿堋⑿辉逗榷恕F渲校硐嗖堤熘鹘淌兰遥豢伎凭伲宦藿苁歉缴焕追苁切悴牛痤枪鄙黄渌16人都有举人以上的功名(举人8人,进士8人)。他们就好比英国所谓的“绅士”。
绅士是传统社会的精英。一方面,他们有传统的科举功名,或曾担任过政府官员,在地方社会有着显赫的地位,对民众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绅士们维护帝国政府的统治,是帝国政府统治的基石。另一方面,帝国政府也给予绅士种种保护与优待等。因此,绅士和帝国政府可以说是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利用的关系。一般来说,绅士是保守的,他们比较倾向维护传统的体制和意识形态,因为这与维护他们的地位和在地方的威望是一致的。
这也就是中国保守党得名的由来。
在新政时期,绅士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事件的打击,很多绅士也像帝国政府的大多数官员一样,终于认识到闭关锁国那一套不行了。因此,在新政的大背景下,不少绅士放弃了过去的保守观念,致力于兴办新式学校、新式企业等新政措施。等到光华元年,帝国政府宣布实行君主立宪,这些参与新政的绅士们又大多加入争取立宪的行列。然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不少人出国考察、游览甚至进新学堂学习或留学,获得了新的知识;也有一些人参与兴办企业,成为实业家,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以后保守党和由同盟会转化来的自由党在立场上逐渐合流的原因。
因为中国同盟会始终以推翻帝国政府为目标,以暴力革命为手段,所以,他们中大多数人抵制了这一次大选,只有少数人宣布放弃革命目的,组建了中国自由党参加了大选,其代表人物为宋教仁。
到了选举结果揭晓的时刻,公布出来的结果是中国保守党成为第一大党,在众议院占有二百四十五席,中国自由党因为影响力稍低,只占有一百二十席,剩余的三十五个席位由其他小党和独立候选人获得,其中,中国妇女党三名候选人全部当选。她们的名字是沈湘绮、吴艳秋和杜若英。

第二卷 光华维新 第七十七章 光辉的起点


炎热的夏季在轰轰烈烈的光华维新之中匆匆过去了,西山峰岭浓密的丛林被秋风染红,京郊大地上的谷子黄了,收获的季节到了。辛苦了一年的农夫佝偻着腰,托起谷穗掂掂分量,不错,这一年的收成不错,风调雨顺,连小虫子也不来作梗,每亩地多收了三五斗。想起来,天子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过多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呢?别的不说,就说当今皇上登基以来,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京师二十里以内,地亩永不干旱,庄稼连年丰收,有民谣唱道:“光绪坐龙楼,五谷回丰收,四海民安乐,福如长水流。”
而当光绪皇帝改成光华皇帝以来,顺心的事情就更多了。以前没有自己的土地,收成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而今土地是咱自个儿的了,交了皇粮,那可全都是自己的粮食了。这金灿灿的稻谷,简直就是自个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舒心。
天色空濛,太阳从薄云后面透出一轮惨白,慵懒地照射着禁宫内苑三海一山,照射着九门五城纵横街衢两千胡同十万人家芸芸众生。
金宰阗身穿光绪皇帝穿过的龙袍,乘上大红色的御用汽车。宝熙、胡嗣瑗两位大臣为“前引”,陈曾寿、商衍瀛为“后扈”,而陪同金宰阗坐在汽车里的,是侍从武官长张海鹏和侍从女官长蝉儿。
一群人一路上也算是浩浩荡荡,到了天坛。金宰阗在前引、后扈的簇拥下,先进入“人封红黄幔帐”内,洗手洗脸,然后由前引、后扈和陪祀官康有为、铁良、郑孝胥等人陪同到天坛敬献帛、玉、爵、牲,对上天行三跪九叩大礼。
嘟……嘟……嘟……
三声粗犷悠远嘹亮的号角过后,金鼓缓慢有节奏地擂响九遍,整个旷野透露着肃穆与威严,连一个鸟雀也没有。大队人马按一定等级秩序站立着,等待着,没有一个人稍稍动一动,连远处战马的嘴也被紧紧捆扎着,派人看管。如果说这里有所谓动的事物,那就是强劲的秋风下,来回翻卷的大旗,高高地在空中来回蹿动,显示出中华帝国旺盛的生命力。
威严而整齐的队伍前面,金宰阗虔诚地跪下,所有随行人员也跟着下跪,他对天焚香、叩首,再焚香、再叩首,又洒酒叩首,旁边分列着各种丰盛的祭品,告之以国会成立,宪法实施之事。
礼毕前往国会大厦,已改称为“国会大厦”的资政院大楼布置一新。
却说中华帝国国会,自光华元年七月,由金宰阗颁布正式召集令,至是国会议员,统已选出,会集京都,准于光华元年八月一日,行国会第一次开会礼。国会大厦乃是新筑,规模颇觉宏敞,足容千人。
大家静待开会。当由筹备国会事务局员,先行报告国会成立,参议员报到,共一百七十七人,众议员报到,共三百人,虽尚未达全数,已有大半到场,应如期行开会礼。当下高悬国旗,盛列军乐,自内阁大臣总理以下,凡所有国务大臣,尽行莅会。还有皇帝特派员,亦来襄礼。各人统至国旗下面,向国徽行三鞠躬礼。
此时金宰阗也祭天归来。国会大厦的大厅里铺着大红地毯,在北墙跟用丝帷幕装设成一个像神龛的地方,中间放一特制的高背椅,上刻有作为徽号的兰花御纹章。金宰阗换上了海陆空军大元帅正装,站在椅子前,两旁站列着宫内府大臣宝熙、侍从武官长张海鹏、侍从武官金卓、侍从女官长蝉儿、侍卫官熙仑奂和润良。
以总理大臣康有为为首的文武官员列队向皇上行三鞠躬礼,金宰阗以半躬答之。
接着推议员中年齿最长的王辏г耍偈敝飨量岽省4试疲
维中华帝国光华元年八月一日,为我正式国会第一次开院之辰。参议院众议院各议员,集礼堂,举盛典,谨为词以致其忱曰:视听自天,默定下民,亿兆有与于天下,权舆不自于今人。专制久敝,拂于民意,付托之重,乃及多士。众好众恶,多士赴之;众志众口,多士表之。张弛敛纵,为天下控;缓急疾徐,为天下枢。
兴欤废欤,安欤危欤,祸福是共,功罪之尸,能无惧哉?呜呼!多难兴邦,惕厉蒙嘏,当兹缔造,敢伸吾吁。愿我一国,制其中权,愿我五族,正其党偏。大穰旸雨,农首稷先。士乐其业,贾安其廛,无政不举,无隐不宣。章皇发越,吾言洋洋。逖听远慕,四邻我臧。旧邦新命,悠久无疆。凡百君子,孰敢怠荒?
宣读已竟,便由皇帝赍致颂词。金宰阗乃宣读颂词道:
中华帝国光华元年八月一日,我中华帝国第一次国会,正式成立,此实四千余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四万万人亿万年之幸福。朕亦国民一分子,当与诸君子同深庆幸,念我中华帝国,由于四万万人民之心理所缔造,正式国会,亦本于四万万人民心理所结合。但自帝国改名,迄今一年,所谓国民直接委任之机关,事实上尚未完备。今日国会诸议员,系由国民直接选举,即系国民直接委任,从此中华帝国之实体,借以表现,统治权之运用,亦赖以圆满进行。诸君子皆识时俊杰,必能各抒谠论,为国忠谋,从此中华帝国之邦基,益加巩固,五大族人民之幸福,日见增进。同心协力,以造成至强大之中华帝国,使青天黄龙满地红国旗,常照耀于神州大陆,是固朕与诸君子所私心企祷者也。谨致颂曰:“中华帝国万岁!帝国国会万岁!”
颂词读毕,大礼告成,当天午时,金宰阗便在国会大厦设宴,款待文武官员和国会议员,一时间皆大欢喜,而这,不仅仅是国会成立,宪法正式实施的一天,也是中华民族摆脱失败的阴影,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的起点。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七十八章 甲午(一)


大清光绪癸巳年,这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文璧很早就带着妻子到郊外的桃园避暑。说是桃园,其实只是一个孤立的小院落。它坐落在两山之间的一小块盆地之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从盆地中间流过,河水很浅,流动的速度也不快,到了拐弯的地方,往往就形成小水潭,由于是夏天,水潭里常常泡着村民们的水牛。河的两岸都是有着数十年树龄的垂柳,而那些放牛的牧童,也没有了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的兴致,而是坐在垂柳下面钓青蛙。桃园离河岸只有三十丈,绿树环绕,环境十分清雅。
对文璧来说,这年是个幸运的年头。三个月前,他刚刚从英国留学归来,进了北洋水师,成为经远号装甲巡洋舰上的枪炮官。现在,他的妻子已经有九个月的身孕,马上就要临盆。文家是庐陵的大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担任过右丞相的文天祥就是文璧的祖先。但文家到了文璧这一辈,已经是三代单传,如果媳妇能为自己生下一个儿子,那自己在祖宗面前,也就有了交代,不至于绝后了。
为了让产妇生产时能有一个好的环境,文璧特地带着妻子来到了这个桃树掩映下的庭院。
这里本来是文璧的祖父当年刻苦攻读的地方。这位后来考取了一甲第三名进士(也就是所谓的探花)的老人十分喜欢桃花,所以他在院子周围种的都是碧桃。碧桃是一种只开花不结果的桃树,但它的花朵却分外的绚丽。如果是春天,粉红色的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景色还要更美些,而现在,四处看去,却只有满树的桃叶和永不休止的知了刮噪而已,实在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正躺在屋门口的椅子上休息的陈萼华,却对桃叶有着特殊的好感。她是文璧的妻子,也是庐陵另一个大家族陈家的长女。文家和陈家门当户对,文璧又是忠良之后,陈萼华的父亲,十分喜欢这个璧人儿样的年轻人,最后终于选择了文璧当他的乘龙快婿。
对于父亲的选择,陈萼华并没有异议,婚后两人的感情也不错,虽然说不上是举案齐眉,但相敬如宾也还是有的。陈萼华温文有礼,在文家这个大家庭里边也很知道进退,除了喜欢戏曲之外,也没有其他特别的爱好。
三年之前,在她还没有嫁给文璧的时候,陈萼华就特别喜欢一首小曲:“桃叶桃叶儿心改变;杏叶杏叶儿想团圆;竹叶儿尖,相思害的实可叹;藤叶儿牵牵连连割不断;茶叶儿清香流落在那边;荷叶儿说藕断藕断丝不连;荷叶儿说藕断藕断丝不连。”因为这首小曲,她连带着也喜欢上了桃叶,
但这首《寄生草》,自打陈萼华嫁给文璧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过,也没有唱起过,只有在没人的时候,她才会拿出自己珍藏的一支湘妃竹制成的竹箫,呜呜咽咽地吹奏。
此刻,院子里面除了陈萼华,就只有文璧在。文璧虽然是个海军军官,已经有二十八岁,却面白无须,整个人就像是用白玉雕琢而成,所以有琢玉郎之称,但他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为父亲了。
陈萼华有些慵懒地躺在竹椅上,这有一点不符合四德的要求,不过她现在是孕妇,需要休息,就没有人在意她的姿势了。突然,陈萼华感到肚子不舒服,产前的阵痛终于来临了。
“啊……痛……”陈萼华终于忍不住呻吟起来,她这一呻吟不打紧,马上就引起了文璧的注意:“你怎么了,到底哪里不舒服?”
“我肚子痛,恐怕马上就要生了!”
文璧一听也着了慌,他第一次当父亲,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好说道:“你等一等再生,我马上就去找人来!”
他也是被这突发的情况吓晕了头,孩子一定要生下来,你能说等就等的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