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也制造更多的投石机,反正砸死也是宋军。也让投石机投大量传单进去,主要是投降不杀之类的,而且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捉了柳贼来降,一律重赏。
李新还想让楼船从江面贴近城墙,因为楼船比城墙高,这样火枪兵在楼船上射击效果更好,海军坚绝不肯,大型楼船是为海战准备的,在江水区非常笨拙,太靠近了万一被宋军火烧了怎么办,尤其那艘旗舰,目前中华军仅此一艘,有点损伤海军还不心疼死啊。李新认为舰上有大量防火设施,没关系的,但海军却反驳这正说明了舰只太怕火了。无论李新怎么说都没用,最终只得作罢。
作者注:张巡,唐代人安史之乱时,任雍丘县令,率众拒敌,屡屡以少敌众,从未一败,后由于睢阳太守许远相邀,负责指挥睢阳军事,麾下不足万人,却先后消灭敌军十二万人之多,敌军屡战屡败,无可奈何只得以优势兵力围困。为了保护江淮地区虽弹尽粮绝却不肯突围一直困守孤城,史书上记载“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看到这一段话,令人不忍再看,敬佩张巡绝不屈服的精神,又感叹战争的残酷。记得梁羽生的书中有一句话“要如南八方男儿”,南八就是指张巡的部将南霁云。
第十三章 福州战役2
(又有兄弟催了,要在两章内解国内战争,这个,好象难度太大了,俺尽量提速吧)
一转眼,到了三月下旬,福州城墙已经倒塌多处,宋军也被中华军的假冲锋弄得疲惫不堪,在火枪兵的打击下,城墙只有很少的宋军守卫,大部队都被迫撤在城墙后躲着。
李新看时机已至,将所有军官的左轮枪收集起来,组织一只敢死队,选了清晨趁宋军未清醒时冲锋。因为中华军的假冲锋太多了,城墙上都没几个宋军士兵,当第一个敢死队员冲上去的时候,才有几个宋军冲来阻挡,他挥舞着先进的兵器――左轮手枪,轻易把宋军打倒在地,紧接着一个个敢死队员冲上城墙,只听一声声枪响,只一会儿功夫,就占据了一小块阵地,后面的部队迅速冲上去,抢在宋军大部队来临之前组成了一个由大盾、长枪、砍刀和火枪组成的防御阵地,敢死队员退到后面给左轮手枪装弹。
宋军的反应相当迟钝,大概是由于过于劳累的原因,比李新预料的时间晚到了一会,但是那种勇悍仍然不减,个个都以命博命,被长枪刺中后甚至有人抱住长枪不放,以便让其它人冲开盾牌,整段城墙迅速被鲜血淹没,到处都是鲜血和残肢,中华军死伤也在迅速增加,宋军虽然很勇敢,但可惜,中华军的防御相当坚固,而后继到达城墙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虽然不时有少数几个宋军勉强冲进阵地,但马上就被左轮手枪击毙,决口也被迅速填上。中华军的火枪兵站在后面,在近距离上射击着,由于城墙狭窄,人挤得动不了,火枪兵几乎不用瞄准,只要装好弹朝对面放枪即可,有时能一枪打穿两人,在巨大的伤亡下,宋军的冲击对中华军的压力明显比以前小多了,中华军的阵地不但固若金汤,反而不断扩大。
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宋军徒劳无功的攻击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持续两个时辰的战斗中,至少死伤了四千人,而中华军死伤也接近两千,但绝大部份是负伤。
最终宋军不得不撤退,火枪兵立即转向城内弓箭手射击,刚才的伤亡大部份是由城内的宋军弓箭手造成的,由于战斗紧迫,所以很多士兵头上都没有木盾保护。现在城墙上没战斗了,火枪兵开始对宋军的弓箭兵点名,而中华军的弓箭兵也开始居高临下朝宋军射击。
看着宋军都撤入到各处民房里,李新并不急着冲入城内,而是不慌不忙开始清理城墙,虽然宋军非常拼命,但由于失去了高度优势,而且又没有能挡住火枪的盔甲,因此中华军花了大半天功夫就占据了全部城墙,损失不到八百人。
李新压根儿就不想打巷战,他的想法很简单:在这么大的一个城里,肯定有与柳士敬不同想法的人,只不过那时或迫于柳的压力,或害怕中华军杀人如麻,或者还幻想胜利,所以抗拒不降。但现在局势已定的情况下,那些人肯定会跳出来的,这可比流自己士兵的血要好得多。
于是在占据城墙后,中华军并没有象柳士敬想的那样开始进攻各种要地,比如转运使衙门等,却只是居高临下,封锁各处道路,然后大肆喊话,号召大家投降,口号主要是只要投降就不用担惊受怕过日子,对于以往的抗拒暨往不纠等等。一开始还没人理睬,可是慢慢地就开始出现一两个举白旗来投降的人,看到有领头的人出现,投降的人越来越多,然后中华军再劝造投降的人将自己的亲属从军队里喊回家来,免得在中华军战斗中受伤送命,于是那些老百姓纷纷到各个衙门仓库等喊话,只不到一天功夫,柳士敬能指挥的部队只剩下一千多人,大多都不是本地人,据守着转运使衙门,个个都怀着决死之心,作战勇悍无比,李新攻了两次,都没能攻进去,为了减少伤亡。李新再次发动喊话攻势,一方面威胁再不投降就直接用火攻,另一方面用攻心战术劝告柳士敬,称赞他对宋的忠诚,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指明既然大势已去,何必拖着士兵殉葬呢。
经过半个小时,柳士敬思前想后,最后长叹一声决定自杀殉国,并命令余部投降。中华军取得了福州战役的最终胜利。此战中,不计陈飞那次的损失,中华军死一千六百人,伤四千人,消灭宋军一万六千人。
战后,李新仔细了解了宋军的全部作战经过,发现了一个重要人才,柳士敬的幕僚李纲,李纲是福建人邵武人,但定居无锡,这一次是回乡祭祖,中华军起义后,被阻在福州,后来经介绍与柳士敬认识后,对防守提出很多意见,得到柳的赏识协助守城,虽然他本人不懂作战指挥,但他的军事思想非常正确,加固城防,动员青壮,组织民兵协助守城,而且又长于鼓舞人心,这一次福州防守战宋军表现如此优异,李纲要占了一半的功劳。
可惜的是李纲死活不肯加入中华军,只得先放一下,慢慢做些思想工作,让他先协助进行福州重建等工作,毕竟这样的人才不用太可惜了。
福州解放后,长江中下游以南除了一些小县城还没来得及占领之外,所有地区都落入中华军之手,完全连成一片。
第十四章 夏国使者
福建解放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谭州,在第二天的《中华报》上李志远亲自发表了文章,表扬第三师的英勇,也鼓吹了一番中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大力渲染了此事对中华帝国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李志远正在得意的想:如今自己的地盘已经边成一片,南面和东面都是海,又有强大的海军,基本上安全了,虽然西面的四川聚集了不少宋军,但李志远并不担心,在宋朝时,中央政府对军权控制极严,没有中央命令,他们根本不敢主动作战,据李志远了解甚至于在宋仁宗真宗时候,军队作战要由中央政府先画好作战图,规定哪里宿营,何处进攻等,将领到达目的地后依图作战,这种极其僵化的作战方式不败才怪啦。至于北面,长江天险岂是浪得虚名。
现在部队的组建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为了这次大扩军,李志远可谓劳心劳力,头发都白了好几根,主要是缺军官,缺枪炮。为了节省军官,也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战力,原来中华军中营级是最低的独立作战单位,现在被消弱,参谋等都被撤消,现在改成团级才作为最低的独立作战单位。由于生产能力有限,起义前月产枪一千余只,起义后大幅提高产量,但这不是马上就能形成的,目前也不过近三千只,预计今后月产量超过四千只,但还是赶不上军队扩编的速度,经过反复研究,再征询前线指挥官的意见,将各步兵师改变为冷兵器与火器1。2:1的比例,守备师根据情况分配,一般3:1。之后以这样是因为火器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进攻上,可以说无坚不摧,但是在某些战斗中并没有优势,比如夜战、肉博战、巷战等,以前在步兵师中仅设一个团用冷兵器,现在看来仍然不够,既然火器不足,正好改编。
目前扩编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磨合训练以及各种演习,大约在五月份就能形成战斗力,那时候,哼哼,李志远顿时淫笑起来,一伸手把正在给自己捏脚的容琳拉入怀中,容氏原是朱缅的小妾,在江南东路和两浙路解放后,杀了不少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没收了大量的美女,两浙路管理会主任冯汉光将其中最漂亮的四人送到李志远处,没想到拍到马腿上了,李志远刚听说就火冒三丈,派人去查冯汉光有无贪污行为,结果还好,基本上还是清廉的,并没有多占美女金钱的事,而且这次的“行贿”也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最终李志远批评一下了事。不过后来冯还是被李志远另眼相看,毕竟美女的杀伤力太强大了。
容琳和另外三人都美艳绝伦,堪称绝色,远比李志远的妻妾漂亮,这帮贪官污吏的收集美女的能力果然不是李志远这个土财主所能比的。李志远家中姬妾只有秋香才勉强可以一比,不过也难怪古人都说苏杭出美女,这帮土霸王当然是近水楼台了。
容琳长着一副绝美的脸蛋,眉如远山,眼似春水,小巧的琼鼻,尤其是粉嫩的小嘴,一看就想亲一口,简单象有魔力一般,玲珑起伏的身材,胸部坚挺饱满,腰肢纤细,盈盈一握,只是臀部小了点,但腿很长,足够吸引眼球了,而且皮肤又白又嫩,似乎可以掐出水来,简直就象后世的广告词“白嫩的肌肤水汪汪”。
李志远肆意在这个尤物身上搓揉着,左手探入衣襟,推开胸罩(这可是李志远的发明,防止美女们用束胸之类的东东迫害自己的财产美丽的乳房,哈哈),肆意把玩着一对挺拔的酥胸,两粒粉红的突起已经变硬,H度正在直线上升,正在考虑是就地作战还是抱回卧室,这时侍女来报,刘之华等大臣求见,说夏国有使者来访。
李志远大吃一惊,不会吧,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发现,外交基本上不存在,各个国家对其它国家了解极少,也不注重情报收集,自己登基时也没有任何外国使节到贺,本以为没人关心啦,没想到西夏对自己居然开始感兴趣了,估计他们的想法不外乎结盟攻宋之类的。
政事要紧,李志远强忍着把手从那片柔嫩的肌肤中抽了回来,恋恋不舍离开。
到了会议室,刘之华禀报说,西夏国派人来希望能与我国结成盟国,共同进攻宋国,瓜分宋国土地。
李志远笑道:“这些结盟之类都是空话,他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内容?”
刘之华说道:“夏国说,双方出兵灭宋后,中原京畿诸路以及宋国西北秦凤路永兴军路以及成都府等路归夏,我国得淮南东西路以及广南西路。”
夏国的胃口也太大了吧,李志远听得一楞,接着火冒三丈,一拍桌子,正准备发火,只听刘之华大喊一声“皇上”,李志远转头一看,刘之华提醒道“一言堂”,这三个字顿时令李志远清醒过来,定了定神,坐正身子,哈哈一笑,说道:“众卿有何意见,不妨说说看。”
李志远自知身为君主,凡事都应该先听大家意见,然后再下定论,否则自己一开口,就成了定论,所有的人自然就得按自己的意思说话,结果就成了一言堂。为了避免这个失误,这一言堂三个字是李志远一向以来要求部下随时提醒自己的。
对于这一点一向立有制度,在所有会议中,主持人在其它人未发言前不得定论。为了保证这一点,李志远也将此危害说给所有的下属听,也要求所有的人都随时提醒自己,当然也赢得众下属一片敬仰,都深信主公果然是天降神人,否则哪里会想到这么无以伦比的好点子。连那些降臣听到这个制度以后都纷纷说好,毕竟从谏如流到这种地步的君主还是非常少见的。
听到李志远的话后,郑居中马上发言:“皇上,夏国与我国一起抗宋,这对我国有利无害,只是要求过高,有必要重新商榷。”
周朝东道:“夏国的要求何止过高,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据情报,这次他们与宋朝作战损失相当大,哪有资格提要求。”
李志远看了一眼李小峰(情报局长),李小峰会意说道:“夏国在上次宋夏会战中死伤超过四万人。目前宋夏已经和谈,宋将岁赐赠加了近一倍,绢二十万匹、银八万两、茶四万斤。短时间内夏国应该不会发动新的攻势”
听完后,刘之华说道:“宋夏和谈刚结束,夏国转身就来与我国联合攻宋,真是背信弃义之徒,不可轻信。而且口出狂言,建议应该拒绝夏国。”
李志远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依朕之见,我国与夏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宋国,从这一点上来说,与夏结盟是有利的,但是一来夏国一向背信弃义,怎么能信任呢。二来,朕的目标不但要全取宋国土地,将来还要吞辽并夏,结盟只会束缚自己的手脚。” 说到这里,豪气大发:“不仅仅是辽夏两国,朕要征服的是整个天下,凡这世间所有的土地都是朕的国土,所有的人都是朕的子民。”
“皇上万岁”,郑居中立即拜倒在地,涕泣连连,“老臣有幸,能侍奉圣天子”
李志远咳了一声,“郑爱卿快快请起”,心里嘀咕,不知他是头脑简单,真心真意的兴奋呢,还是做戏。不过宋的降臣大多表现如此,看来还真是有这一习惯啊。
“各位爱卿还有什么补充吗?那么,郑爱卿,关于夏国使者就由你负责,不能结盟。不过要把责任推给对方,告诉他如果想结盟,就让他先拿出诚意来”
作者注:这种开会制度好象是美国人发明的,名字忘了,此人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专门研究并出了书,书中还提出,会议中争论的双方都不针对对方提意见,而是将意见表达给主持人,通过说服主持人来决定,这样可以避免会议变成两方争吵等等。
第十四章 夏国使者
福建解放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谭州,在第二天的《中华报》上李志远亲自发表了文章,表扬第三师的英勇,也鼓吹了一番中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大力渲染了此事对中华帝国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李志远正在得意的想:如今自己的地盘已经边成一片,南面和东面都是海,又有强大的海军,基本上安全了,虽然西面的四川聚集了不少宋军,但李志远并不担心,在宋朝时,中央政府对军权控制极严,没有中央命令,他们根本不敢主动作战,据李志远了解甚至于在宋仁宗真宗时候,军队作战要由中央政府先画好作战图,规定哪里宿营,何处进攻等,将领到达目的地后依图作战,这种极其僵化的作战方式不败才怪啦。至于北面,长江天险岂是浪得虚名。
现在部队的组建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为了这次大扩军,李志远可谓劳心劳力,头发都白了好几根,主要是缺军官,缺枪炮。为了节省军官,也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战力,原来中华军中营级是最低的独立作战单位,现在被消弱,参谋等都被撤消,现在改成团级才作为最低的独立作战单位。由于生产能力有限,起义前月产枪一千余只,起义后大幅提高产量,但这不是马上就能形成的,目前也不过近三千只,预计今后月产量超过四千只,但还是赶不上军队扩编的速度,经过反复研究,再征询前线指挥官的意见,将各步兵师改变为冷兵器与火器1。2:1的比例,守备师根据情况分配,一般3:1。之后以这样是因为火器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进攻上,可以说无坚不摧,但是在某些战斗中并没有优势,比如夜战、肉博战、巷战等,以前在步兵师中仅设一个团用冷兵器,现在看来仍然不够,既然火器不足,正好改编。
目前扩编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磨合训练以及各种演习,大约在五月份就能形成战斗力,那时候,哼哼,李志远顿时淫笑起来,一伸手把正在给自己捏脚的容琳拉入怀中,容氏原是朱缅的小妾,在江南东路和两浙路解放后,杀了不少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没收了大量的美女,两浙路管理会主任冯汉光将其中最漂亮的四人送到李志远处,没想到拍到马腿上了,李志远刚听说就火冒三丈,派人去查冯汉光有无贪污行为,结果还好,基本上还是清廉的,并没有多占美女金钱的事,而且这次的“行贿”也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最终李志远批评一下了事。不过后来冯还是被李志远另眼相看,毕竟美女的杀伤力太强大了。
容琳和另外三人都美艳绝伦,堪称绝色,远比李志远的妻妾漂亮,这帮贪官污吏的收集美女的能力果然不是李志远这个土财主所能比的。李志远家中姬妾只有秋香才勉强可以一比,不过也难怪古人都说苏杭出美女,这帮土霸王当然是近水楼台了。
容琳长着一副绝美的脸蛋,眉如远山,眼似春水,小巧的琼鼻,尤其是粉嫩的小嘴,一看就想亲一口,简单象有魔力一般,玲珑起伏的身材,胸部坚挺饱满,腰肢纤细,盈盈一握,只是臀部小了点,但腿很长,足够吸引眼球了,而且皮肤又白又嫩,似乎可以掐出水来,简直就象后世的广告词“白嫩的肌肤水汪汪”。
李志远肆意在这个尤物身上搓揉着,左手探入衣襟,推开胸罩(这可是李志远的发明,防止美女们用束胸之类的东东迫害自己的财产美丽的乳房,哈哈),肆意把玩着一对挺拔的酥胸,两粒粉红的突起已经变硬,H度正在直线上升,正在考虑是就地作战还是抱回卧室,这时侍女来报,刘之华等大臣求见,说夏国有使者来访。
李志远大吃一惊,不会吧,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发现,外交基本上不存在,各个国家对其它国家了解极少,也不注重情报收集,自己登基时也没有任何外国使节到贺,本以为没人关心啦,没想到西夏对自己居然开始感兴趣了,估计他们的想法不外乎结盟攻宋之类的。
政事要紧,李志远强忍着把手从那片柔嫩的肌肤中抽了回来,恋恋不舍离开。
到了会议室,刘之华禀报说,西夏国派人来希望能与我国结成盟国,共同进攻宋国,瓜分宋国土地。
李志远笑道:“这些结盟之类都是空话,他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内容?”
刘之华说道:“夏国说,双方出兵灭宋后,中原京畿诸路以及宋国西北秦凤路永兴军路以及成都府等路归夏,我国得淮南东西路以及广南西路。”
夏国的胃口也太大了吧,李志远听得一楞,接着火冒三丈,一拍桌子,正准备发火,只听刘之华大喊一声“皇上”,李志远转头一看,刘之华提醒道“一言堂”,这三个字顿时令李志远清醒过来,定了定神,坐正身子,哈哈一笑,说道:“众卿有何意见,不妨说说看。”
李志远自知身为君主,凡事都应该先听大家意见,然后再下定论,否则自己一开口,就成了定论,所有的人自然就得按自己的意思说话,结果就成了一言堂。为了避免这个失误,这一言堂三个字是李志远一向以来要求部下随时提醒自己的。
对于这一点一向立有制度,在所有会议中,主持人在其它人未发言前不得定论。为了保证这一点,李志远也将此危害说给所有的下属听,也要求所有的人都随时提醒自己,当然也赢得众下属一片敬仰,都深信主公果然是天降神人,否则哪里会想到这么无以伦比的好点子。连那些降臣听到这个制度以后都纷纷说好,毕竟从谏如流到这种地步的君主还是非常少见的。
听到李志远的话后,郑居中马上发言:“皇上,夏国与我国一起抗宋,这对我国有利无害,只是要求过高,有必要重新商榷。”
周朝东道:“夏国的要求何止过高,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据情报,这次他们与宋朝作战损失相当大,哪有资格提要求。”
李志远看了一眼李小峰(情报局长),李小峰会意说道:“夏国在上次宋夏会战中死伤超过四万人。目前宋夏已经和谈,宋将岁赐赠加了近一倍,绢二十万匹、银八万两、茶四万斤。短时间内夏国应该不会发动新的攻势”
听完后,刘之华说道:“宋夏和谈刚结束,夏国转身就来与我国联合攻宋,真是背信弃义之徒,不可轻信。而且口出狂言,建议应该拒绝夏国。”
李志远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依朕之见,我国与夏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宋国,从这一点上来说,与夏结盟是有利的,但是一来夏国一向背信弃义,怎么能信任呢。二来,朕的目标不但要全取宋国土地,将来还要吞辽并夏,结盟只会束缚自己的手脚。” 说到这里,豪气大发:“不仅仅是辽夏两国,朕要征服的是整个天下,凡这世间所有的土地都是朕的国土,所有的人都是朕的子民。”
“皇上万岁”,郑居中立即拜倒在地,涕泣连连,“老臣有幸,能侍奉圣天子”
李志远咳了一声,“郑爱卿快快请起”,心里嘀咕,不知他是头脑简单,真心真意的兴奋呢,还是做戏。不过宋的降臣大多表现如此,看来还真是有这一习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