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日帝国-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广,五年内必须使所有官员和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普通话,帝国文化部将制定拼音字母表(根据现代字母)。向全国推广白话文,五年内,帝国政府的公文和报纸将全部采用白话文。还有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也被提及了,帝国虽然解放了被卖身为娼妓的女子的乐户身份,但她们没有了生存的条件,所以将由帝国政府建立帝国音乐学院,由这帮人进行学习,将来组建帝国歌舞团。
环境方面,切实保护帝国境内的环境,将对帝国境内的森林、草原进行保护,严厉禁止任何未经批准的砍伐行为。任何砍伐必须同时进行种植与砍伐数量相当的树苗,偷伐者将以盗窃国家财产罪论处。五年内,初步制定出需要保护的动物种类,并严厉禁止食用某些动物。帝国将在五年内拿出保护蒙古草原和黄河、长江的策略,重点是草原和黄河。保护水产资源,仿效古人制度,在鱼类繁殖期禁止捕鱼(主要是针对内河),帝国经济部的农林总署将制定完善的捕捞规定,主要是对网眼大小做个规定,使小鱼小虾在捕捞时能够漏网,以获得生存,还要制定不同季节对不同捕捞对象所使用的渔船和网具的要求。为了保护环境,帝国将推行火葬制度(自明以来,政府明令禁止火葬,但贫穷百姓搞不起棺木葬,所以民间很是流行火葬),号召百姓实行火葬,帝国文化部将就火葬的好处(除了经济上,还从宗教上宣传,说不抛掉臭皮囊,就无法升天)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砖混结构建筑取代砖木结构建筑,保护森林。
交通方面,加大对港口、公路的投资力度,发展帝国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国道、省道的建造标准,大力发展公路事业。逐步改变先前的夯土路,建设碎石路(需要科研部门研制碎石机),道路两旁一律种植道边树。自行车的研制必须加快,五年内将使自行车在帝国的各大城市都能出现。
治安方面,完善帝国警察制度,使警察和国民护卫队成为地方治安的主力,保证帝国境内的社会安定。取缔白莲教,打击黑社会势力,取消山陕刀客(明末出现的职业)。彻底实现政法分离,政府将不再搞审案的事了,案件的审理将由专门的法院处理。
草案提出后,内阁立即把草案提交给了帝国议政院(帝国议政院目前只有上院,就是那批二百多的贵族组成的贵族院)讨论。议政院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别说,这个时候的文人还真有硬骨头的。许多老古董对一些现代科技知识所知寥寥,根本不明白草案中的东西的含义,但这还在其次,关键问题是对其他学说和程朱理学的处理。这帮文人们自小就是在程朱理学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你突然说他们倾心了几十年的学问都是垃圾,都是不好的东西,这让他们一时还真是转不过弯来,在他们眼里只有孔老夫子,只有程朱理学,其他学问都是歪门邪道。还有就是允许结社,许多大臣对结党营私是深恶痛绝,强烈要求禁止结社,整个的议政院那里为这个草案吵的不可开交。
由于各种事情的影响,帝国全国匠师大赛推迟到了1841年的二月十二日。十二日,全国各省的顶级匠师们云集在京城进行比赛。刘海宁和手下大臣们摆脱烦人的公事,都到比赛现场观看,就连连日来争论不休的帝国议政院也停止了争论,来看看热闹。
令刘海宁极度兴奋的是,这次匠师大赛还真发掘出了不少的人才。冶金赛中,云南一个姓吴的匠师制出的马刀完全符合现代马刀的要求,而且寒光闪闪,锋利无匹,据张平原他们说肯定是运用了合金冶炼术。最令刘海宁感兴趣的还是江苏吴县的徐正明,这个人制造的车子非常灵巧坚固,他在叙述自己的设想(除了技能,还考想象力)的时候,提到自己听老人讲古代典籍《山海经》中的“奇肱国造飞车”的故事,所以正在准备设计一种可以越过湖渠港汊的“飞车”!
第八十五章
刘海宁大喜,立即问道:“你造出来没有?”
徐正明对皇帝的垂询是受宠若惊,因为每当自己对别人说起这个设想的时候,别人都笑自己是疯子,而皇帝却这么关心,他略带羞赧的说道:“草民家里无担石之储,时常得出外做工以养家糊口,因此,还没有……”
刘海宁当即说道:“如果你得到了奖金,你会用去干什么?”
徐正明大着胆子抬起头来看了看刘海宁:“陛下,草民要是得了奖金,先给老婆孩子买身好衣服,再买上几亩地,剩的钱,就来造这个飞车!”
“好!”刘海宁拍案而起,“朕就封你为本届木匠的神工,除了奖金外,朕再赐你黄金一千两,用于制造飞车。你可以把老婆孩子接到京城来,朕将拨给你所需要的一切物资、人手,还派人教你一些制造用的知识,你看怎么样?”
徐正明扑通跪下了,泣不成声:“陛下,草民……草民……”
刘海宁扶起他来,温声道:“你不再是草民了,你现在是帝国工部的官员了。”
然后,他抬起头,冲围观的百姓和官员们大声说道:“朕希望我大汉帝国的子民们,你们都能象徐正明这样,敢于去想,只要大家敢想,有依据,朕就支持你们,如果切实可行的话,将由国家出钱,由你们去做!”
百姓哄的都跪下了:“皇上圣明!”
看着遍地跪着的百姓,刘海宁大声喝道:“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匠师大赛,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点子都可以拿到这匠师大赛上来!朕有重赏!”
匠师大赛固然替帝国匠师院收取了上百名一流的铁匠、木匠和建筑师等匠师(匠师大赛中的成绩优异者),但最大的成果是将敢于创新的观念传给了天下黎民,新的风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对帝国匠师院的匠师们将由帝国皇家科学院对他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将一些现代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到时候他们也将带一批徒弟。有个问题就是,这批匠人们的技艺基本都是家传的,中国人的秘技自珍的毛病实际上极大的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传播。
对这个问题,刘海宁采取了三种措施,首先就是向他们展现现代科技的威力,告诉他们,他们的秘技是很容易就可以被揭破的,其次,向工匠们宣传专利制度,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申请了专利的话,他们的技术被一个人使用了,就会得到一份专利费,想想吧,如果全国人都使用了他们的技术的话,他们会得到多少的钱哪!最后,如果两样都不奏效的话,帝国可以允许他们召集本族的人学习,不向外人传授,但是声明如果有人在他们之前申请了专利了的话,他们以后要这么做就必须向人家支付专利费。
这三手可以说非常有效,首先是山西一个铁匠表示愿意无条件传授技术给新人(当然也不是完全无条件的,一些核心技术他要申请专利的)。
等他把自己所要申请专利的技术提出后,其他几个一看,目瞪口呆,妈呀!这技术有的也是自己认为很保密的,结果让人家给抢了先,根据专利法,自己要使用还得付给人家专利费,这叫什么事呀!这事一开头,立刻其他的匠人们纷纷表示愿意传授技术,并申请专利。看着呈上来的技术资料,刘海宁乐的合不拢嘴:“真没想到,民间的技术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没想到呀!”
还有个问题是建筑师的问题,中国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似是最贫乏的一环。中国的传统民居在于绝对君权思想下的政治形态,因为坚持尊君的缘故,不允许人民的房舍高过或好过政府官员们的房舍,也不允许政府官员们的房舍高过或好过帝王的皇宫。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政府一直禁止人民在建筑上作任何改变和追求任何进步。历代王朝都有一种建筑法规,规定人民房舍的最高限度和最广限度,也规定只准使用什么质料,什么颜色和什么图案,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定,或拒绝传统的矮小简陋的形式,发挥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建造一栋高大宽敞、空气流通的巨厦,他就犯了“违制”的条款,会受到跟叛逆一样同等惩罚,最严厉时可能全家老幼一律处斩。所以建筑师们空有一身本领,也只能在一些小技术上搞个小打小闹的,而房屋的设计一直没有进步,这个大家看看古代的建筑就知道了,千篇一律。
有鉴于此,刘海宁他们把一些自己见过的现代漂亮建筑象建筑师们说明,同时也画了不少草图,鼓励建筑师们大胆参考和设计,不要拘泥于成法。
除了铁匠、木匠、建筑师等,刘海宁还决定,在下一届大赛里,加上裁缝这个行业,以为将来的服装改革铺平道路。
议政院一直为草案的事争论个不休,但终究得有个结果,而且不少议员还是地方首脑,熬不起时间。刘海宁就下诏,命议政院尽快讨论出个结果来。议政院里的新贵(以后称解放军战士为新贵)们先前在论战中基本保持中立,现在都接到刘海宁的秘令:立即通过草案。
由于新贵们的人数有百余人,所以很容易的就以超过半数通过了草案。当然,草案在大家的讨论中,也做了某些改动,比如,准许民间自由建房和穿着,国家将不再对此做限制(当然,皇帝和官员的服装还是不允许随便穿戴的),还有就是国家不再硬性规定废除程朱理学,但国家将从各方面支持其他学说的发展和传播;还有一个枝节是文化方面的问题,就是建立帝国皇家美术学院,招收画师、雕塑艺人学习(其实也没什么可教的,不过是凑一块儿研究研究而已,也是为了提高这些人的社会地位;科技方面,着重要求对钢材、煤炭工业的发展,制造出适应各种需求的钢材,普及蒸汽机,潜水艇由于目前条件所限,且其用途不大,因此只作为次要发展目标。
帝国议政院里对草案的争论在刘海宁刻意的传播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老百姓第一次知道还有比政府更大的机构,这个机构的成员将由百姓自己去选举,完全可以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民主的种子开始在人民心中萌发,一向不谈国事的国人也开始试着讨论政治关心政治了。
汉元一八四一年二月十九日,刘海宁正式批准了这个草案,草案变成了方案。刘海宁命令各部门必须切实按照方案的要求去做,如果哪个部门没有及时完成方案要求的东西,就追究哪个部门主官的责任。同时,重点关照要加紧水利建设,因为根据“上天”显示,明年可能要有大旱大蝗,各地必须切实做好防旱措施。对到外国买马的事,刘海宁也特意找人做了交代,买马分两种途径,一种是让葡萄牙人或者中国商人从海路上运来,一种是派人(由帝国安全部挑选,除了木龙的人外,还召集了没有固定职业的山陕刀客和一些好武习武之人)从陆路上去购买,这拨人的目地除了买马以外,还要考察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为将来帝国向这里用兵打好条件。
三月六日,刘海宁在御书房接见了几个人,他们是陈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个人都是刘海宁他们熟知的思想家,派人费了好大劲从全国找来的。见了这几个人,刘海宁目瞪口呆,脑子一下转不过弯来。为什么呢?王夫之在刘海宁印象里是个留着胡子的瘦老头,眼前却是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刘海宁敢肯定,他不会超过二十岁。顾炎武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黄宗羲也差不多大小。
刘海宁偷偷扯了一下旁边侍立的伍子方的衣角:“喂,老兄,没搞错吧,那王夫之就那么小?他还是个孩子呢!”
伍子方目视前方,嘴角微动:“那当然,他最多二十一岁!”
刘海宁清清嗓子:“朕此次请诸位进宫,是为了请诸位在思想上对帝国多多做贡献!”
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他们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不知道皇帝怎么看中了自己。
刘海宁叹了口气:“我儒家学说乃圣人学说,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可是朱熹等人擅自对圣人学说进行注解。可是他们都注解了什么呢?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禁锢人们的思想,实乃我中华的千古之恨哪!现在天下士民受其荼毒已深,朕希望诸位能著书立说,改变天下人的观念!不知道诸位以为可不可以呢?”
这几个人都吃惊了,皇帝竟然也知道他们反感理学!因为他们朦胧中有点反感理学,但还没有达到非常反感的地步,也基本没对别人提起过。皇帝究竟是什么人?难道真的象传说中的是神仙下凡吗?竟然能够看到别人的心里去!
一个个呆呆愣愣的,一时忘了回答,刘海宁很奇怪:“历史上的这四个人的确是反理学的人呀,怎么没动静?是自己记错了人还是手下找错了人呢?”
他又追问了一句:“不知道几位意下如何呀?”
“承蒙陛下信任,可是草民等人才疏学浅,恐怕不能膺此重任!”黄宗羲大着胆子回道。
“诸位不必过谦了,朕知道,诸位才华横溢,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将来必是帝国栋梁之才!”看看几个人都被捧的一愣一愣的,刘海宁满意的接着说道,“改变百姓的思想,转变天下黎民的观念的重任就在诸位身上了。朕希望诸位能召集同好,共同研究!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呀?”
“承蒙陛下信任,草民等誓死以报陛下!”陈确感动涕零。
“陛下,臣有一请求!”顾炎武说道。
“好,说来听听。”
“草民等隶属复社(复社,明末江南地区政治集团。明神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朝纲不振,各地士大夫为改良政治,纷纷结社。崇祯元年,张溥、孙淳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等结成复社,提出复兴古学口号。该社先后三次举行大会,即三年的尹山大会,三年的金陵大会,五年的虎丘大会。虎丘大会参加者数千人,共推张溥、张朱为盟主。复社原集合太仓等七郡,后扩展至江西、湖广、山东、山西、贵州等省,名声大振。),近闻有人在陛下面前进谗,要取缔复社,草民伏祈陛下,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
刘海宁点了点头:“尔等不必担心,朕自有主张,你们那个复社搞的很不错,我喜欢,你们的盟主是叫张溥、张朱的吧?你们可以继续搞,只要不图谋反对我大汉即可,同时要注意可以对政府的做法提出意见,但是,在没被接纳前,即使不愿意,你们也必须执行政府的命令。朕还可以拨给你们一笔银子,让你们作为活动的经费!”
几个人扑通都跪下了;“陛下英明!”
皇帝支持结社,并拨给复社经费的做法,使复社声名大振,要求加入者日众。也使其他的利益集团纷纷起来结社,以防范复社独大,先后起来的有汉社、兴社等数十家社团,刘海宁选择其中规模教大的十二家予以资助,并宣布:任何社团达到一定规模后,国家都将予以资助和扶持。同时提出,所有要结社的,都必须提出一个结社的纲领,说明自己是为什么结社,并向帝国文化部提出申请,经帝国文化部批准后,方可结社。同时,为了防止目前状况下官员勾结串联,禁止官员入社,但议政院议员可以入社。
各种社团的兴起,在全国掀起一股讨论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风气,也为将来帝国的民主政治打下了政党的基础。
见完了几个未来的思想家,刘海宁正想休息一下,侍卫报告:“中央军区总司令洪将军求见!”
“宣!”刘海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洪查不是到江苏去视察防务了吗?
洪查在侍卫的引领下来到刘海宁面前,躬身一礼:“臣洪查参见陛下!”
“免啦!”刘海宁一挥手,“你不是到江苏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呢?”
洪查一脸神秘的说道:“那里的事情让邱海鲲处理了,我这次带来一个人,陛下想不想见识一下?”
“喝!”刘海宁笑了,“你找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朕瞧瞧,看看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够引起你老兄的兴趣呀!”
洪查笑了:“那人在殿外候着,陛下可以宣进来看看嘛!”
刘海宁命令身边的侍卫:“宣!”
等那人进了御书房,刘海宁一看,傻了!
第八十六章
进来这人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什么畸形怪人,而是一个漂亮的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刘海宁一时没反应过来,惯性中总以为洪查找来的会是个这个时代的著名人物,可现在,这洪查找个漂亮小姑娘还搞得那么神神秘秘的,不过,这小姑娘还真够漂亮的,老兄还真的有眼力!
他疑惑的看了洪查一眼,意思是说,你是什么意思呀?不会是你新找的老婆吧?
那小姑娘冲刘海宁跪下了:“民女邢沅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查说道:“邢沅,你把你的艺名给皇上说说!”
“民女艺名是陈圆圆!”
一听这名字,如同晴天里起了个霹雳,可真把伟大的大汉帝国皇帝陛下给震傻了,他用手指着小姑娘,结结巴巴的说:“她……她是…那个…那个‘冲冠一怒为…为红颜’的陈圆圆?这么小?”
洪查笑着点了点头。
刘海宁绕着小姑娘转了好几圈,左看右看,哎呀,真是漂亮呢!名不虚传!
他问陈圆圆:“你是哪里人?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民女今年十五了,是武进人(现江苏常州)。”
刘海宁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
待陈圆圆走后,刘海宁一把抓住洪查的手:“看来那天老冯没有冤枉你,你小子还真是金屋藏娇呀!”
洪查乐了:“哪跟哪呀!我的苏州去的时候,在一家妓院里见到的她。”
刘海宁插嘴了:“堂堂大汉帝国中央军区总司令竟然到妓院去?希奇!”
“这不是高峰和伍子方告诉的嘛,他们说陈圆圆这个时期在苏州的一家妓院里,让我去看看!”洪查赶紧解释,“她是卖艺的,那老鸨把她的开苞价定的很高,还没人出价,所以暂时只卖艺,不卖身,我正好碰上了,一打听,和老伍他们说的没差,原名、祖籍,也是因家贫才出来的。所以我就要把她按原价赎回!可你猜怎么着?那老鸨竟然不同意,说这是她的摇钱树,死活不肯让我赎,要赎也得开好几倍的价。我恼了,一招手,弟兄们就把刀架那老鸨的脖子上来,那老鸨吓的差点没尿裤子,赶紧说愿意。当然,我不会做强盗的,我按价付给了她钱。”
看看刘海宁,在那里摩挲着下巴,不知道听也没听,洪查就问:“想什么呢?”
刘海宁摸摸下巴,咂吧一下嘴:“你竟然利用武力强迫人家老鸨?”
“谁叫她不识抬举,没干好事还那么横,再说,我也按她买的价格支付了呀!”洪查辩解道。
刘海宁点了点头,招招手:“你附耳过来!”
洪查不知道皇帝搞什么名堂,就靠过来,刘海宁说道:“按理说,这妓院归地方上管,他们做的不对,就要由地方官府或者是警察部门插手,你这样做其实也是违反了军人不得干政的要求,也属于滥用职权,我想正好借你这件事发挥一下,使军政彻底分家!也整顿一下军纪,你看怎么样?”
听的洪查不住的点头:“行,行,就按你说的去办,咱俩就来个周瑜打黄盖,不过,完事你可得请我撮一顿!”
“那当然!”
“还有,那个陈圆圆你打算怎么处理?收做二房?我可是给你指定了顾始汗的公主呀!到底怎么处理?”
“这个,我倒没想过,让她自己挑选吧,反正我们的弟兄里,肯定有对她很感兴趣的人!”
“那好,就暂时,让她先到帝国音乐学院学习歌舞吧!”
汉元一八四一年,三月七日,一道上谕再次在已经被各种新事物闹的有点处便不惊的民间掀起了波澜。这道上谕是宣布的对大汉帝国中央军区总司令洪查的处理决定:因洪查滥用武力,威胁他人,帝国皇帝以军队最高统帅的名义,宣布对洪查以记过一次,罚俸三个月的处罚,同时告诫全军将士,要以此为戒,不得骚扰百姓。
这条消息掀起波澜的原因是,虽然帝国一再要求军人不得骚扰地方,不得干政,但千年来的习惯使人们认为军人骚扰百姓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连中央军区总司令这样的大官都给处理了,看来皇帝是动真格的了。
刘海宁紧接着宣布建立帝国宪兵队,主要担负维护军法军纪、社会治安、护送军运、监督交通和警卫重要军事目标及要人安全等任务,必要时参与作战和追捕罪犯。百姓如果受到军人骚扰,可以向宪兵队投诉。
针对洪查事件,刘海宁告诫军队不要干涉地方事务,同时也告诫地方,不要干涉军队事务。另一个捎带的后果是,刘海宁正式宣布取缔所有青楼女子的卖身契约,自汉元1841年三月十日起,再有拿契约要挟别人的,一律以贩卖人口罪论处。
汉元一八四一年三月十一日,帝国驻藏官员报告:西藏白教和黄教矛盾激化,黄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请求帝国派兵解决解决控制西藏世俗力量的农奴主藏巴汗。正好,这个藏巴汗一直对大汉帝国不那么友好,刘海宁早已想解决了,达赖和班禅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
刘海宁命令西北军区和蒙古和硕特部领袖顾始汗共同出兵西藏。汉元一八四一年六月八日,西藏方面报告:在里应外合之下,藏巴汗的势力被清除,藏巴汗自焚。
为了加强帝国对西藏的控制,刘海宁命令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还有玛噶举派、觉囊派、宁玛派等其他教派首领进京,接受册封。
汉元一八四一年六月四日,帝国派往东北探察赴北俱芦州的探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