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日帝国-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战舰毫发未伤就将英国的巨型战舰付之一炬。顿时,冲天火光熊熊而起。英军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痛心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位血。”
@@鲁伯特将军也在汉军的猛烈轰击中,被流弹在身旁炸开,炸断了双腿,伤重不治而亡。
@@就这样,中国舰队彻底占领了查塔姆海军基地。并做了进一步的准备,准备进军伦敦!
第一百五十七章
    英军一败再败的消息让整个伦敦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在谈论野蛮的中国人。部分有钱人纷纷收拾东西准备逃难。
奥列弗·;克伦威尔将军对目前急转直下的形势,也是一筹莫展。
奥列弗·;克伦威尔,1599年生于亨丁顿郡一个中等乡绅家庭。17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又在伦敦学法律。1628年,他被选入议会。
当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时,克伦威尔毅然参加了反国王的战斗。战争初期,议会军节节败退,克伦威尔十分焦急,他决定自己出钱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他仔细分析了议会军溃败的原因,认为要想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必须有一支英勇善战的骑兵。
在17世纪的欧洲,步兵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一种短管火枪。但是,这种枪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它必须从枪口装子弹,并且要用引火线点火才能发射,遇上大风大雨,就等于没有。打完一发子弹以后,必须重新从枪口装子弹,非常麻烦。而且,这种子弹的杀伤力不强,遇到身穿铠甲的骑兵,就很难奏效。而骑兵行动迅速,又可以冲锋陷阵。
克伦威尔从剑桥郡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中间选择士兵,要求他们具有革命热情,英勇无畏,并能自觉遵守纪律。起初,他的队伍只有60人,但他们英勇善战,常常以少胜多,越战越强,人数也越来越多,人称“铁骑军。”
1645年1月,议会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建立一支2。1万人的军队,改组后的军队称新模范军。新模范军的士兵有三分之一来自“铁骑军”。克伦威尔制定了严肃的军纪:士兵骂人罚12便士;喝酒要挨军棍;禁止盗窃、奸淫,否则要处以严厉的刑罚。克伦威尔还打破门第观念,大力提拔英勇善战的下层平民。这样一来,部队的战斗力更强了。
这支威名远扬的新模范军就成了克伦威尔起家的本钱,靠着这支军队,克伦威尔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
也正是靠着这支军队,克伦威尔打到了爱尔兰。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查理一世被处决仅一个星期,苏格兰议会便宣布拥立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为国王,并且加紧备战,准备出兵讨伐英格兰。克伦威尔得到消息,迅速进军,不久就攻占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
这时候的克伦威尔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手握大权的他又格外跋扈。他在1653年的4月,驱散了曾赋予他权力的议会。
本来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中国人的插手,让这一切成了噩梦。在中国人物资、武器的支援下,爱尔兰、苏格兰的抵抗力量一直在与克伦威尔手下的军队周旋。
克伦威尔的七万精锐部队被拖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泥潭里,伦敦周围地区只有两万人马可供支配。
面对这种情况,克伦威尔一面命人快马到苏格兰招回在那里的五万精锐部队,一面命令在伦敦及其周围地区征兵。
大敌临头,英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无数的英国人纷纷申请加入军队。这帮人大多数是农民,也有部分地主、乡绅和商人,他们都自带武器。
一天时间里,就有三万多人被征集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中国舰队已经击溃了英军的层层拦截,抵达了距离伦敦(伦敦距离泰晤士河口有八十八公里)只有三十几里的地方。
克伦威尔将三万民兵和一万五千名骑兵集中到了伦敦东面以及泰晤士河畔,力求能够顶住中国人的进攻。
伦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在泰晤士河下游形成了村镇聚落。公元43年,罗马军队侵占后成为军事要塞和在不列颠的统治中心,形成城市雏形,称伦丁季姆。城内的罗马墙,是罗马帝国入侵伦敦的遗址。城墙内即为伦敦城,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7世纪起成为东撒克逊王朝的都城。11 世纪起又为诺曼人统治不列颠的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500年伦敦人口约 5万。由于 16世纪都铎王朝时期海运兴盛,到1600年人口增加到20 万。
现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伦敦人口已经达到了空前的45万人。虽然,战争的恐慌吓走了部分人,但是大多数的伦敦人纷纷加入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的行动中来。许多暂时还没被征集的英国人听说中国人即将到来,他们在克伦威尔部署好了以后,仍然自带武器,自愿加入了保卫家园的行动中来。
汉元一八五六年(西元一六五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夜,汉军战舰在离伦敦三十里远的地方开始停泊。
蒋龙明白,在人家的地盘上,地形根本就不清楚,处处是敌人。这种情况下,夜间进攻,是最不明智的行为。而汉军之所以行动如此缓慢,一半是因为随行的部分商船是风帆动力,另一半是想吸引敌人主力,然后一举歼灭。
这一夜,对汉军士兵们来说,是最漫长的一夜。得知中国人驻扎在这里的英国人纷纷赶来骚扰汉军,许多人乘着渔船,带着易燃物,妄图纵火将中国舰队点燃。
这让巡逻的战舰疲于奔命,应付了一拨又来一拨。更可恶的是,还有不少英国人聚集在两岸上,不停的向汉军开枪,后来甚至抬来了大炮。虽然因为射程原因打不到汉军,但是就这,也真够人烦的了。
开始,蒋龙还命令放两炮报复一下,后来,干脆派了两个连的陆战队上岸,一阵偷袭,让英国人损失了六十多人。
这些英国人都是普通百姓,本身没受过什么军事教育,本着一腔热血而来。被汉军陆战队官兵一阵赶鸭子式的袭击后,损失了不少人,满腔热血顿时冷了下来,灰溜溜的逃了回去。
这一夜,汉军官兵们倒也睡了半夜的安稳觉。
官兵们能睡小半宿的安稳觉,可是,军官们却是集合在一起彻夜不眠的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一个个的请示通过电报发到了北京,一条条的命令又被传了回来。蒋龙舰队的军官们和北京帝国参谋总部的高参,直至帝国皇帝以及高级军事将领们都在电波的刺激下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随着天空泛白,满怀信心的蒋龙舰队全体官兵们将掀开历史的新的一页,这是将永载史册的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为了这次行动,中国方面制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这不仅包括军事上的作战,也包括政治上的作战。
军事方面,汉军将首先利用舰队火炮做掩护,建立滩头阵地,控制河岸,然后将陆战队官兵运上岸与英国人展开决战。同时,将联络荷兰人和瑞典人以及法国人,共同封锁英国海岸。
政治方面,汉军将打着帮助查理二世恢复王位的旗号,同时,将邀请荷兰和法国军队进驻英国。汉军将继续扶植爱尔兰和苏格兰(威尔士的情况与这两的地区不同,基本与英格兰融合了。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东界英格兰,北濒爱尔兰海,南临布里斯托尔湾,西滨圣乔治海峡 ,北临迪河河口和利物浦湾。面积2。1万平方千米。划分为8个郡。1284年起为英国的封邑,公国首领是英王长子威尔士亲王。1535年后公国取消并入英国。),以对抗将来的英格兰,总的目标就是让英国人无安宁之日。
汉军舰队继续向伦敦进军,英国人在一夜的时间里,在距离伦敦还有十几里的地方一连沉了一百三十多艘船,布置了二十一道横江铁链,以阻挡汉军舰队的继续进攻。看看形势,蒋龙命令:“下锚,登陆!”
英国人将主力部队布置在这一带,根据他们的判断,中国舰队肯定无法突破他们连夜制造的封锁线。中国人如果想进攻伦敦的话,那么他们必须要在这一带登陆,然后从陆路进攻伦敦。
而伦敦又位于泰晤士河的北岸,因此,英国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就把一万骑兵和四万五千名民兵(一夜间又有五千骑兵和两万多民兵赶到了伦敦,这使伦敦的防御力量大增)部署在这里。
按照英军战前制定的作战方案,英国人将利用骑兵和仓皇组成的民兵对中国登陆部队进行冲锋,将中国人赶到江里去。
这个方案,就当时世界的水平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就是现在这个方案也是反登陆作战经常用的一招。因为,必须阻止敌人建立滩头阵地,等敌人登陆并站稳脚跟后,再进行攻击的话,那就有极大的困难了。
蒋龙事实上在战前也分析了英国人可能有的战术,他也预料到敌人既然将中国舰队阻挡在这里,肯定在附近陆地上部署了大量的反登陆部队。
而传统的反登陆,就是在敌人登陆前将敌人赶回去。根据情报,英国人的骑兵非常厉害,几年前,英国人就是靠着他们的骑兵击败了王军,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并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骑兵,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的影响较小。骑兵是主要作战兵种,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抄、远程奔袭、追散击乱等任务。)
根据英军的特点,蒋龙命令:登陆前,舰队炮火掩护,并且延伸攻击,利用距离的优势打破敌人骑兵的速度优势。同时,登陆部队还多多装备了轻重机枪和火焰喷射器,并且还将运输几十架陆军专用的轻型火箭炮上岸。
英国人本来是隐藏在距离岸边一里远的地方。但是,在中国舰队强悍火力的覆盖性射击下,目标过大的骑兵部队损失惨重。
骑兵部队在步兵后面一里的地方,但是,仅仅这么点距离,依然在汉军炮火的射击范围之内。他们不像步兵那样,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躲起来,关键是他们还有战马,因此,在汉军炮火攻击下,损失不小。
英国人可没有邱少云那种宁肯牺牲也不肯暴露自己位置的牺牲精神。骑兵部队的指挥官被迫命令部队撤退,一退再退,一直退了六里。
应该说,八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并不算远,马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时二十五到四十公里左右。八里的距离,骑兵们冲锋的时候几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
但是,骑兵的拼命后撤,对已经苦苦捱了一个晚上的骑兵和民兵们来说,这对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汉军炮火的凶猛出乎所有英国人的预料。这些英国人居住在伦敦及其周边地区,几年前王军和议会军的战斗,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参与或经历过。也算是战场上走下来的,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密度,为了如此大的炮火攻击。上千门巨炮同时攻击!多么恐怖!
双重打击之下,英国人的士气极大的跌落,但是,为了民族、国家和家园,他们依然在坚持。
终于,随着汉军火力将岸上几轮轰击后,在隆隆炮声中,上百只满载陆战队官兵的小艇被从战舰和商船上放了下来,千余名陆战队士兵在强大的舰队炮火掩护下开始向泰晤士河北岸登陆。
这时候,汉军的炮火因为怕误伤,所以开始向远方射击。趁此机会,无数的英国人涌出了他们的掩蔽体,用手中的火枪和弓箭向汉军登陆部队射击。
铺天盖地的弹丸和箭矢如雨点般撒向小艇上的陆战队员们,虽然英国火枪的威力小,射程近,但是依然给登陆部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不时有官兵被弹丸和箭矢击中,虽然由于距离远点,弹丸和箭矢的来势已经较弱,但打在身上可不是好受的。一时间,有几十名官兵受伤,一名官兵甚至被几枝箭同时射到,伤了要害,当场阵亡。这是自汉军进攻英国以来,第一名阵亡的官兵。
这时候,艇上的汉军官兵们架起了机枪,对岸边进行了火力压制,而其他官兵也纷纷举起步枪向岸边射击。
战舰上的部分舰炮也回过头来对岸边进行了一阵猛轰。猛烈的枪炮攻击中,手持比较原始武器的英格兰人依然在拼命抵抗。
汉军官兵们借助火力的优势,硬是冒着弹丸和箭矢雨迅速登陆。在付出了伤一百多人的代价后,第一批官兵终于登陆。第一批登陆的汉军官兵立即寻找隐蔽点,他们在岸边的树木、石头后面开辟了阵地,机枪、迫击炮、火箭炮和火焰喷射器阵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官兵们建立了起来。
根据战前的部署,官兵们刻意紧缩阵地,一千多人缩在一个五百米左右宽的狭小地域内。因为汉军高层担心敌人的骑兵部队,毕竟,骑兵的速度很快,即使将敌人赶后一点,几分钟内,敌人也就能赶到了。慌乱登陆建立的阵地与平时阵地战建立的阵地是绝然不同的,火力点的配置肯定不如阵地战时所建立的火力点。这样,在敌人大规模骑兵的冲击下,汉军很有可能无法遏制敌人的攻击。
第一百五十九章
    陆战队毕竟是帝国专门训练的登陆作战部队,很短的时间内,官兵们就配置起了比较合理的交叉火力点。而这个时候,隆隆马蹄声中,万余名英国骑兵挥舞着战刀,呐喊着冲向汉军匆忙建立的滩头阵地。
骑兵过后,大批的英国民兵们也纷纷从自己的掩体里窜了出来,拿着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武器冲向汉军。
登陆了的一千多名陆战队官兵集中火力对英国军队展开了猛烈攻击,河中的汉军舰队也利用舰炮遏阻敌人的攻势。
炮弹在英国骑兵中间炸开,四散的弹片在密集的人群中造成了强大的杀伤力。汉军战舰上巨大的舰炮发出的炮弹,不时掀起一个个巨大的烟柱,每一个烟柱都在地面上炸开一个巨大的弹坑,每一个烟柱都能带走十几个甚至几十、上百的英国骑兵的性命。
千余名陆战队士兵那凶猛火力更是成了英国人的噩梦,几十挺重型机枪和上百挺轻机枪在尽情的欢唱,它们组成了一个代表死亡的交叉火力网。这张死亡之网带走了每一个敢触摸它的英国士兵的性命。
不停的有英国骑兵从飞驰的马上摔下,顷刻间,无数的战马就从他们的身上踏过。后面的战友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同袍的摔倒而停下,他们前赴后继的向汉军阵地猛烈冲击。
英国士兵们的勇敢是不容质疑的,但是,他们的勇敢在汉军那凶猛的火力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个别骑兵靠着运气和技术冲到了汉军阵地前,但是,没等他们的战刀开始挥舞,无数的子弹已经钻入了他们的身体。
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汉军大小炮共向英国人倾泻了各类炮弹两千多发,英国骑兵部队的一万多骑兵无一后退,无一投降,无一被俘,也无一生还。
后续的英国民兵们眼睛都红了,许多人举着农具冲了上来。这个时候,汉军后续的陆战队一千多人也登上了河岸,新登陆的汉军陆战队官兵迅速扩展了已经有的阵地。两千多人组成的阵地已经成了英国人无法逾越的天堑。
由于登陆的两千多汉军已经足以抵挡住英国民兵们的攻击,汉军舰队已经停止了射击。毕竟,远道而来,后勤补给非常困难,炮弹能省一点是一点。
虽然没有了舰炮的支持,但是,汉军携带的武器已经足以给英国人带去致命的杀伤力。三十几门迫击炮不停的发射着炮弹,而汉军火箭炮也被架了起来,火箭炮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射程还不远,只能用于近战。
四万多英国民兵前赴后继,在损失了无数的生命后,终于靠近了汉军建立的河岸阵地。但是,噩梦随之而来,随着汉军军官一声令下,十六门火箭炮同时发射,阵地前面四百米的地方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几百名英国人在火海中冲撞、惨叫,后面的民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当他们刚清醒过来的时候,汉军的子弹也已经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英国人那沸腾的热血在火箭炮的面前开始冷却,没有被那一万多骑兵的阵亡吓倒的民兵们开始在这魔鬼般的武器面前退步了。
一名民兵扔掉了手中的剑,撒腿就跑,随着他那凄厉的“啊”声,更多的英国人开始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往后跑。
一场可怕的溃退由于几百人在火海中的惨状而形成了,无数的英国人开始退却。他们想的只是回家,回家!
在彻底击溃了英国人的反登陆作战后,汉军一万六千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开始登陆。为了保证河中的舰队的安全,汉军在泰晤士河两岸都设置了阵地。
汉军有一个陆战旅的兵力被安置在泰晤士河南岸,防备肯特郡方面来的敌人援军;两个团的兵力在北岸设置了据点,负责保护运上岸的军火物资,并负责登陆汉军的后勤补给的安全保卫工作。
登陆了的汉军官兵在简单的休整后,立即向伦敦开拔。伦敦位于同名盆地中央部分,该盆地为一东西走向的狭长向斜盆地,长130千米南北两面均为白垩纪丘陵。北面是奇尔特恩丘陵,南面是北部丘陵,中部为第三纪粘土和砂铄层。平均海拔45米。
由于是在敌人境内作战,汉军选择了沿泰晤士河进军。泰晤士河曲折自伦敦南面而过,河面宽180—;270米。
为了阻止中国舰队从水路进攻伦敦,英国人在这里沉下了大量的船。这里已经根本无法通航了,汉军沿泰晤士河进军,阻力非常小。
汉军的进军进行的非常顺利,败退的英国民兵们成了汉军最好的开路先锋。他们的溃败彻底冲垮了原本是源源不断赶来支援的其他英国民兵队伍。这些经历了汉军恐怖火力的人在极端惊恐之中又刻意夸大了汉军的火力,这让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英国农民们个个惊恐万分,也跟着向后窜。
到后来,根本就不用人宣传中国人的火力如何凶猛,大家都跟着稀里糊涂的胡乱跑。援军顷刻间做了个鸟兽散,而他们在回到各自的地方后,再一次夸大了中国人的恐怖,这直接造成了后来伦敦包围战中,英国各地的民兵不敢支援伦敦。
随着败逃的英国人逃回伦敦,一万英国精锐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伦敦警钟长鸣,街头上人头汹涌。人们都在传诵着一个事实:中国人就要打到伦敦了!他们的火力凶猛无比,一万骑兵竟然很短时间里就被人家消灭了!中国人是魔鬼!他们要对伦敦进行大屠杀!
这个时候,英国执政克伦威尔将军呆滞的坐在白厅里,旁边是同样惊惶无措的英国军队的高级将领和政府高官们。
抬起头来,克伦威尔看着富丽堂皇的白厅,这里,就是这里,曾经见证了自己的跋扈与辉煌。
今年四月的时候,自己就在这里召集军官们召开会议,要求议会自动解散。第二天,议会召开会议,准备了一个新的选举法,公开对抗克伦威尔。
“我马上到议会去!给那些夸夸其谈的老爷们一点颜色看看!”克伦威尔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恼火,立即带着一支军队冲进议会。
“议员先生们!你们整天只会空谈,上帝已经抛弃了你们,要选择更好的人来执掌政权!”克伦威尔高声喊道。
“你怎么敢污辱议会!”议员们愤怒地指责克伦威尔。
“够了!够了,你们这群废物,我不承认你们这个议会,我取缔你们!”克伦威尔怒吼道。
“你敢破坏英格兰神圣的法律?!你疯了!”
“你们统统给我滚出去。”克伦威尔一挥手,士兵们冲进议会,议员们全被拖了出去。
“把选举法草案拿来!”克伦威尔走到议会秘书面前,伸手把文件抢了过来,脱下自己的帽子,把文件塞了进去,又重新戴在头上。
“把门锁上!”克伦威尔离开议会大厅时命令士兵。
那个时候,自己是多么的飞扬跋扈,又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呀,可是现在呢?
第一百六十章
    中国人彻底击溃了自己的舰队(他事实上还没有得到布莱克将军舰队覆灭的消息,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舰队是彻底被人给消灭了),几百年来,第一次有外国舰队出现在伦敦附近。而就是这支刚刚消灭了自己舰队的中国舰队又一次消灭了自己一万多名精锐的骑兵,还击溃了自己的几万民兵部队。
一想到那一万多精锐的骑兵部队,克伦威尔的心就在滴血。那是自己的看家部队呀!自己靠着骑兵起家,这是自己从反抗国王时就开始带出来的部队。
他们多少次跟随自己出生入死,那是一支经过百战的铁血雄师。原本是把他们留在伦敦周围是照顾他们,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对这支强大军队的绝对控制,那些杂牌军和保王党的分子都被自己派到了苏格兰和爱尔兰去了。
可是,就是这支军队,竟然被可恶的中国人用卑鄙的手段(在他看来,能消灭了自己的铁血雄师,肯定了用了什么卑鄙的手段)给屠杀了,恨哪!
看完了这辉煌的大厅,克伦威尔的目光又落到了那些高级将领和政府官员的身上,看着这帮人失魂落魄的样子,克伦威尔的火气又上来了。
平时,一个个叫的挺凶,对付苏格兰人、爱尔兰人挺卖力的,现在,碰上了这样一支军队,一个个都这么垂头丧气的。
猛然间,克伦威尔想到了死在白厅广场的查理一世,就在这白厅的前面。想当初,是自己将他推上了断头台。
说实话,自己本身并不愿意杀掉他,自己的愿望只是能在查理陛下的麾下做一名真正的贵族。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轨道。
在自己彻底击败了国王的支持者们后,自己不得不“流不应流之血”的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