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雨人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影正好把孩子哄睡,笑着说:“好,我们今年过一个清静年,只是可惜我不能陪你喝两杯。”

“这有什么关系?你给我斟老白干,我给你倒热牛奶;你给我夹麻辣的,你给你添清淡的,照样碰杯,照样祝福,照样可以把过年的气氛调动起来。”

果然,小两口儿有说有笑,吃了一顿别有意义的团年饭。

“晚上怎么过?”小影问。

“这还不简单?看春晚啦。”李达随口应答。

“不是说月子里不能长时间看电视吗?”

“谁说的?”

“你说的啊,说什么看久了,以后看电视眼睛会发麻。”

“这是指月子初期。现在就要满月了,多看一会儿没事的。再说,看一会儿,你还可以休息一会儿。放心吧,咱们虽然是东方的中国人,像你这么调养之后,体内的寒气和余毒已经可以自行渲泄了,只是暂时不能同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寂寞和孤独早已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入夜,看着小影对春晚节目很满意的模样,李达独自爬上宿舍楼顶。其实,他很是受不了这种没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团聚的春节,他的所有表现都是为了不让小影不受任何的委屈。现在,背对小影,该是消化内心孤独寂寞的时候了。站在空旷的楼顶上,小镇在群山的对峙之中闪烁着明朗的星星,不时烟花烂漫,更添节日的喜庆。可是,越是热闹非凡,越是增添忧伤之情,这样的场景,李达只能悄然欣赏,他望着故乡的方向,想像着老家的情形,那些叔伯兄弟们,这时候正围成一大桌吧?是在打牌下棋还是叙旧话新?也许,他们很快活,也许,他们也有难言之隐,比如到哪儿去打工,来年如何安排生产等等等等。想到这些,新年的喜庆对自己来说荡然无存,失然地走下楼,回到寝室,见小影已经关了电视漠然睡去,自己也只好睡个早觉了。

其实,小影何不如此?想到自己的姐姐连大年三十天都躺在医院里,哪里高兴得起来?之所以开心的与李达同吃同喝同乐,那其实也是为了不让在这样的时节让李达扫兴,以期消除李达的担忧。见李达独自上楼欣赏夜色去了,再也看不进春晚的精彩表演,待李达回来后,假装着呼呼大睡,而内心积压的却是一团欲哭而泄的委屈和无赖。

大年初一那天,阳光普照,李达又爬上楼顶,放眼望去,原野正从蛰伏的隆冬时节复苏开来,一点一点的绿意昭示着春天已经来临。不时从镇上和山上传来那些拜年客的鞭炮声,李达回想起往年春节的情景,这时候不也正和亲人们过得正欢吗?可是,今年,虽然添了孩子,但城里的大姨子却住在医院里,现在还没去看望一眼;农村的父母也许正盼着自己携妻带子回去呢?虽然只需挨过这两天就能自由走访,但毕竟是后事。李达越想越不得意,不禁闪动着伤心的泪花。

走下楼来,回到寝室,他去看小影和孩子,发现小影也是泪眼婆娑,哪里控制得住内心的悲伤,抱着小影悄然失声,尽了最大的努力才克制道:“小影,别伤心,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自由了,我们首先就去看你大姐……”

这一说不要紧,小影再也忍不住,抱着李达嚎啕大哭。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小影连忙止住哭声,把身子侧到床的里边去了。

李达整理了面容,热情的打开门,不禁喜出望外,原来是老领导文云带着以前的同事金虹、肖军和覃明一行来看望他们来了,说是利用春节的假期专程前来恭贺小两口儿喜得贵子。

还没有把几位老同事老朋友安顿周全,门外又来一拨人。原来是小影的朋友月平和小天,又是两个情同手足的人。

这下可热闹了,男的有说有笑,女的抢着要抱小宝宝,叙旧话新,打牌娱乐,自然不在话下。

想着大年三十和初一上午的情景,李达真的感觉到一种后怕。作为社会的人,怎么能够离开集体而生活呢?怎么能够离开亲情和友情而生活呢?所有的孤独和寂寞这才真的被赶跑。为了不让月子的最后几天再次出现孤零的情况,李达首先宣布,凡来者,这两天谁也不许离开。大家也体会到李达的难处,一致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于是,李达和小影不再落寞,幸运的过完了难熬的月子。 。。  。。 
55。倾斜的乡村公路
坐完月子,看过受伤的大姐之后,李达又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那是阳春三月天,他和区公所的同志翻过海拔两千米的白芷山,又一次来到河双乡政府。可是乡政府除了留守的文书,没有一个工作人员。人都到哪里去了?文书说:“全都上山修公路去了!”

难怪这河双乡境内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标语——要致富,先修路!河双乡下了狠心要在半年之内先修通那个叫余坪村的公路。据说,先把这个村的公路修通,再陆续依葫芦画瓢,修通其他几条村级公路。这在全县乃至全市四十多个区县范围内,也属典型。是啊,要让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离开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是难以想像的;但要在崇山峻岭间修通一条条通行运输车辆的宽阔公路来,也是难以想象的。老百姓多年来的日盼夜盼,就盼着那个不需吃草却能带着轮子跑得飞快的家伙来改变他们生存的环境和命运,可是,光有梦想和憧憬不行,需要付诸行动,需要有一个能够组织和发动他们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终于来了,他就是和李达早就打得火热的高中同学王力。

王力,个头不大,人却精明能干,乐观开朗,是个说行动就行动的人,凡在他的权力范围内,没有说话不算数的。他的工作作风早在区公所担任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时就家喻户晓。当他被县委组织部考察安排之后,满怀雄心壮志来到河双乡担任党委书记,第一件事就是决心带领乡亲们修通余坪村村级公路。经过去冬今春,一条从山脚下的小河边盘旋而上,一直绕到海拔近两千米的山顶高原的盘山公路已经初具雏形,目前正进入最后的关头,只等着平整路面择日举行通车典礼。

老百姓可高兴啦!李达所经之处,提到王力这位在河双乡上任不到半年的年青书记,人们无不打心眼里感激和称道。

李达决定跟着区公所的同志去山上看望看望。

他们从乡政府出发,沿着一条小河步行而去。一路上,什么是百花争艳?什么是春光明媚?什么是山清水秀?恐怕只有河双乡的春天才体现得出来。

是啊,崇山峻岭间,粉红的雪白的金黄的繁花似锦,碧绿的嫩黄的青翠的枝叶如屏,百鸟争鸣高歌,昆虫比舞欢飞;再看峡谷两岸的悬崖峭壁上,横七竖八的常青树交错伸展;再看小河里,高山上的雪水轻无声息的融化和注入,波光潋艳,清澈透底,连水下的石头也一闪一闪的。

可是,这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如诗如画的风景,大山深处的老百姓却叫它穷山恶水,谁愿意相信它是世世代代贫穷落后的另一个版本呢?原来,奇伟的大自然因为路道险恶,并没有给山民们带来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望而生畏的陡峭和险峻把山里人家的脚步和思维束缚得紧紧的,也把远方的精彩阻挡在大山深处的视野之外。

就在王力上任不久,秋末的一场滂沱大雨,惹得山洪爆发,眼前这条看似温顺得宛如少女一般的小河开始狂暴起来,把对岸那所村小的几个学生阻挡在回家的路上。为了让孩子们安全回家,唯一一名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小伙子决定背着孩子们过河。可是,就在他背着最后一名学生,眼看就要上岸了,却被陡然而至的洪浪掀翻在河里。为了孩子的安全,老师奋不顾身,抓住孩子,凭借惯性,用力地将孩子抛到河岸上,可自己却被惯性和洪水的力量再次掀翻在河中央,没能再爬起来。一个如花似玉的生命保住了,可另一个同样珍贵的生命却消失了,这不仅是对老师及其家人的打击,也是大山的悲痛,更是所有山里人的后怕。可怕的山路,拦倒了多少人,又绊倒了多少人,没有确切的记载过。但在过去的岁月里,遭遇洪水而不幸被卷走的,遭遇冰雪而不幸摔死摔伤的,背运物资而被峭崖抵触到万丈深渊的,早就司空见惯,仿佛不足为奇。

可是,这样的故事对于稍有责任感的人来说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呢?上任伊始的王力痛定思痛,决定第一件大事就是改变穷山恶水的面貌,于是,修通所有村级公路,成为王力摆在桌面上的宏伟蓝图,并决定首先修通余坪村的公路。

然而,这条十多公里长的公路,怎么个修法?仅凭资金这一项,少说就要六七十万元,而对于河双乡全年财政收入还不到十万元的乡镇来说,从哪里去找这笔县上和乡里根本就没预算过的开支呢?

王力想,发动群众,发动老百姓,这是关键,只要老百姓支持和拥护,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如何解决和克服?对于所到之处占用农户的土地、林地等问题,由村社两级自行调整;对于修路需要的劳务问题,凡在家的,无论男女老少,都纷纷派上用场,自发地投入到公路建设中来;对于没有劳力投入的家庭,就折算成工钱,以现金和物资的方式投入;对于沿途需要开山取石、打洞架桥的,其爆破物资和材料就由书记和乡长找县里的相关部门求援。王力的动员报告立竿见影,大振人心,老百姓无不举双手高呼道:“坚决拥护和支持!”那些在外地务工的乡亲们听说家里修路,不由纷说,高兴得手舞足蹈,主动及时把钱寄回家。一场声势浩大的修路大战就这样在大山深处打响,仅一个冬季,就基本上搞掂。

李达和区公所的同志一边走一边打听情况,望着盘山公路顺着大山的起伏蜿蜒而上,无不被这种场面和气势深深的震撼,连忙加快脚步,开始沿着新鲜而踏实的公路朝山上走去。

两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山顶,也到达了公路的尽头,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再次感受到惊喜,只见几十个农民正用锄头、锤子、钢钎等工具演绎着一场壮观的修路奇观。工具与泥土的碰撞声彼起此伏,锤子与钢钎的撞击声错落有致,搬运石头的号子声与男女们开朗活泼打情骂悄的玩笑声相映成趣,好一幅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欢腾景象!

李达一行希望从有说有笑的劳动大军里找到王力的身影,可是,他们用目光搜寻了好半天,哪里有王力的影子?一位满脸尘土的副乡长走了过来,李达问:“王力书记呢?”

副乡长指着小山后面:“到那边方便去了。”

正说着,小山坡后面走出来一个人,副乡长说:“那就是王力!”

那是王力吗?王力可是个很讲究很时髦很有形象的年青人啊,在区公所乡镇企业办公室担任主任时,走在大街上,什么时候看到他不是一身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模样?可眼前这个人,分明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农民,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的。

对面的王力早已看到他们,高兴得大声招呼道:“李达!是什么风把你们给吹到这山上来的?”

“不是什么风把我们吹来的,是你用了一种无形的引力把我们给吸上来的呀!”

两人一边欢呼着,一边快速走近,同时伸开双臂,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王力说:“不会嫌弃我这一身泥土把你给弄脏了吧?”

李达:“我还担心你不敢拥抱我呢。”

当他们松开之后,只见李达背上留下两个王力的泥手印,而王力的背上也留下了李达两手的五指印。只听得有人说:“你们看,他们这种拥抱才算得上真正的拥抱,有谁拥抱时能留下这种深刻的印象?”

李达看了看王力的背,王力看了看李达的背,又各自脱下衣服看了看,无不会心的笑朗开来,李达说:“我这衣服就不再洗了,让你的手印就永远留在上面吧,这是多好的纪念啊。”

王力说:“有这必要吗?我看还是洗了的好,因为我们不是伟人,倘若我们是伟人的话,留下这个带着手印的衣服才会有珍藏价值啊!”

“那是那是,既然我们不是伟人,留着就没有意义,我现在就把它拍掉!拍到哪儿去呢?拍到心头好啦,让它永远珍藏我我们的心中。”李达说着就三下五除二拍起衣服来。

王力也一边拍一边附和着说道:“你说得对,就把它拍到心头装起吧,别让外人知道了。”

他们的风趣和洒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李达又关切的问道:“你脚怎么了?莫不是被锤子击伤了吧?”

王力说:“小菜一碟,不碍大事。”

原来,王力整个冬天都几乎在山上跑来跑去,为了赶时间和进度,许多时候不得不骑着摩托车来来往往,双膝长期被霜风吹拂,已经痛了很长时间。

李达问:“你没看医生?”

劳动大军里站出来的村长介绍道:“他哪有时间看医生?我们都催过他无数次,他总是说没有时间。特别是晚上,一痛起来就只好用热水熨汤。我们这条路马上就完工了,多亏了王书记亲自督促和指导啊。”

是的,多亏了王书记,是他的决策和行动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一个村子的交通面貌,实现了村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不仅如此,其他村也相继行动起来;不仅如此,全县人民都开始学习河双乡的修路精神,纷纷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不久,这种战天斗地的修路精神又被县里提炼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顽强拼搏,负重自强”的创业精神,全县人民和各行各业积极发扬,广为传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6。招商引资路(1)
李达从河双乡一回来,就被雷区长约见。

前面说过,雷区长雷霹雳的工作作风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如霹雳般响亮,更如霹雳般雷厉风行。

李达一走进雷霹雳办公室,雷霹雳就笑着招呼道:“在河双乡去的?”

“嗯!”

“去干什么的?很辛苦吧?”

“例行的工作,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农贷资金需求调查,辛苦就说不上了。”

“没去找村姑?”

“没有。”

“不会吧?”

“真的没有。”

“为什么?”

“有你雷区长主阵,我们能够轻易去找吗?那些漂亮的村姑得给你留着啊!”

两人就是这样,每次见面都用揶郁对方的黄段子或者其它爆料作为开场白,谁不注意,谁就会掉进对方的语言圈套,引出许多捧腹的大笑来,虽然都是即兴编造的恶作故事和新闻,但并无恶意,所以,每次都能让人在轻松的氛围里进入正式的工作交流。

“是这样的。”雷霹雳言归正传,“区里正在制定招商引资的规划方案,你作为小镇上金融部门的权威,从金融的角度思考一下,在金融服务方面可以制订和出台哪些优惠政策?”

李达沉思一阵,反问道:“你们区公所有这种想法和思路,真是难能可贵,不知你们在其它方面的优惠政策怎样?”

“你想知道我就直接告诉你,一是三年内不收土地和场所租金,二是减免两年内的地方税,三是电力、通讯、供水方面的基础设施由相关企业和单位配合政府搭建。这几个方面我们都有了数,就等着你们银行的答案了。”

李达一听,无不喜形于色,但还是反问道::“你们认为银行该做些什么?”

雷区长单刀直入的回答道:“服务,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就不用说了,主要是看信贷政策方面,比如降低利率,降低担保条件,减少手续之类等等。”

李达连忙作出肯定的回答:“我们能够做到的也主要就是优质服务,保证客户办理业务等候的时间短一点儿,对待他们的态度好一点儿,结算方面更方便一点儿,其它方面就不好意思了,因为不由我说了算。”

雷霹雳有些不高兴,阴沉着脸:“你说得*快,仿佛招商引资根本就不关你们银行的事,是吧?”

李达连忙肯定道:“不,怎能说不关银行的事?如果引进了客商和资金,我们银行也是受益者啊。”

雷霹雳:“那你还打什么傲炮?”

李达:“不是我打傲炮,确实我没有表态的权力。再说,招商引资不单是小镇的大事,也是全县的大事,我想,县上肯定会进行专门研究,出台统一的优惠政策。”

雷霹雳:“可我们就是想把小镇争取为试点乡镇,既然要作为试点乡镇,你不能考虑在人家前面,不能行动在人家前面,等到县上出了政策,还有我们小镇的份吗?我知道你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可有我老雷作后盾,你还担心什么?”

李达继续解释道:“其实,有这几项优惠政策就差不多了,俗话说,栽好梧桐树,就能引凤来,也就是说,要招商引资,首先就要为外地客商搭建起基础性的平台,你这思路一点也不错,特别是这几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几乎把客商最大的问题给解决了。至于银行方面,有我们这个营业所在这里,本身就是小镇招商引资的一个优越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小镇在全县范围内的乡镇中,是最具备金融服务条件的。有这一条就够了,何必把内容细化到法律依据的程度,其它如利率、信贷等是后一步企业与银行之间协商的事,不应当纳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范畴,因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进外地资金和技术,如果没有资金实力的老板,引进来又有什么作用?你作为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应当多从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文明形象、群众素质和优质服务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只要具备了这些软环境和软实力,何愁不能引进适宜的客商来?再说,招商引资对银行来说也是直接的业务受益者,我怎么会不好好配合你雷大人呢?”

李达一说一笑,又把雷霹雳拉回开心的状态,只见雷霹雳叹息一声:“唉,要是你来当我的助手该多好啊,我一定会少操很多的心。可惜,行政工作没有你金融部门轻松,待遇也没有金融部门高;以前还有王力帮忙,现在连王力也走了。唉,人才呀,人才,在这山旮旯真是难求啊。”

一提到王力,李达顿时若有所悟,连忙建议道:“既然想用王力,你把王力调回区公所不就行了?他以前就是企业办公室主任,现在又当了近半年的党委书记,如果把他调回来,凭他的经验和气质,正好符合做招商引资工作的条件。”

“你说得没错,可以考虑,但要等他把河双乡的所有村级公路都贯通之后再说。”

“到那时说不定就迟了。”李达担忧道。

“何以见得?”

“你想想嘛,当他把河双乡的所有村级公路都贯通了,他的政绩到哪里去了?除非犯错误,县里还会同意把他放在区公所你的下手位置不成?再说,等到河双乡的村级公路贯通,定是一到两年之后的事,你现在就急着招商引资,能够拖到那时吗?”

“照你这样说来,岂不打压他的政绩?”

“不仅不是打压他的政绩,反而会为他提供展示才能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舞台。”

“为什么?”

“你想,他现在已经把余坪村的公路贯通了,已经做出了样板,这种方式和精神已经被老百姓认可和接受,所以,后面的那些路就不需要他去继续指手划脚,其他人照样可以做出一样的业绩。对于王力这样的人才,怎能把他搁在同一个地方做重复性的工作呢?他就适合做那些开拓创新的工作,他的思维就是和一般人有所不同,和你一样,总是很前卫,总是敢于尝试和探索。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你们俩能够合作共事的原因,。”

雷霹雳一把拍在李达的肩上,惺惺相惜道:“李达呀,其实,我想的正好和你想的一样啊,不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吗?只是正如信贷政策不由你说了算一样,对于乡党委书记的调动,也不由我说了算,要通过县委和组织部。既然如此,我得找王力通通气,再找县委说一说,看争取早一点把王力调回区公所,让他当副区长,专门分管招商引资工作如何?”

“我想,他会愿意的,因为明摆着,本任区委书记一走,你就会继任区委书记,他不就顺理成章坐你现在的交椅吗?”

“那是可能的。不过,这是你我两人的看法和想法,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意外。”

“这个我知道,我虽然不参与政治,但政界方面的道理我还懂一些,就当是我俩的闲谈吧。好啦,我还是对你需要的答案表个态吧。”

雷霹雳喜出望外:“好啊!说来听听。”

只见李达严肃认真一字一顿的强调:“我们在信贷政策方面只能严格执行担保条件和利率规定!”

雷霹雳没想到李达会是这么一种神态,顿时大失所望,恨得咬牙切齿,愣眉鼓眼。

李达哈哈大笑:“你也有上我当的时候?还会瞎编乱造笑话我找村姑吗?”

雷霹雳被李达将了这一军,又听了李达的解释,这才转怒为喜,恢复了他一贯的揶郁作派:“不会了,不会了,你以后哪怕找十个八个村姑我都为你保密,这总可以了吧?”

李达笑道:“别扯蛋了,前面我说的确实是认真的,但我还是给你支一招,要招商引资搞什么项目开发之类的创业之举,离开了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是不可能的。从信贷这个角度来说,优惠政策还是挺多的,特别是扶贫贷款,虽然不能降低担保条件,但其期限较长,国家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