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如真-天下第三逆贼传-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如此,织田信长对自己的‘杰作’仍不满足。过不久,他又觉得足利义昭所住的二条御所城墙高大,易守难攻。于是在二月份,他开始为足利义昭建造一座新的城堡,名叫二条城。二条城二月二日开始兴建,十天不到就竣工了。可想而知工程之简陋,大概和木下藤吉郎的墨俣城有得一拼吧。
二月十四日,足利义昭移入了新的城堡。这破烂的住所,无异是织田信长在对足利幕府进行尖刻的嘲笑。
不能这样下去了,足利义昭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他之所以一直屈服于无礼的织田信长,是因为南近江有明智光秀,北近江有浅井长政。他想用自己的委屈博取两人的同情,然后等待一个合适的反抗时机。他相信,狂妄的织田信长很快会犯下更严重大的错误。
事实上,足利义昭算不上是老奸巨滑的政治家,但他却有无人可比的忍耐能力。有些人可能忘记了,他可是和尚出身的呢……
走运的是,足利义昭忍耐的时间并不漫长。
这一年的年末,织田信长通过浅井长政的斡旋,和越前国的朝仓义景定了个盟约。双方约定互不侵犯。随后织田信长发出邀请,要朝仓义景在春节时上洛与自己见面。朝仓义景起先同意了,可是不久又被多嘴的内臣说得心中动摇。一方面,他嫉妒织田信长今日的成就,不太甘心屈居人下;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织田信长假借同盟之名,将自己诱去京都谋害性命。
“朝仓义景这个人不但不识抬举,而且居心叵测。他所统治的越前离京都太近了,如果我依光秀之言对西国用兵,难保朝仓义景不会在背后捅我刀子。这个隐患,不如早点除掉的好。”某一天,织田信长半真半假地对身边的亲信说道。这句话,过不多久传到了一个浅井家臣的耳中。浅井家的反应不用说十分强烈,浅井长政受到了家中重臣的一致批评,说他沉迷于阿市的美色,甚至不惜陷害旧日盟友。
原来,朝仓与浅井两家上一代起就建立了牢固的友谊。朝仓义景更喜欢以浅井长政的兄长和保护人自居。如果为一个女人而出卖兄长,那无疑是要被天下人耻笑的。
浅井长政夹在织田和朝仓家中间,他是有苦难言、委屈自知。
到了第二年的春节,朝仓义景仍然一再推迟上洛日期。正月里,织田信长觉得自己应该再炫耀一下武威,于是他一边给朝仓义景施加压力,一边又给足利义昭的《殿中御掟》加了五条。这五条比以前更加严厉,最后一条甚至这样写道:
“以后,天下事务须转交织田信长裁定,足利幕府不得发表任何意见。”
这已经接近废幕宣言了。
“要想废除幕府,干嘛直接说明得了!”
足利义昭的愤怒到达了顶点。消息传到越前,朝仓义景对织田信长的做法表示反感,更加不肯上京了。这一回,织田信长炫耀威风的目的没有达到,他和足利义昭的关系倒是创造了历史的新低点。
四月。
越前国的国境线上,织田、明智、德川三家军旗迎风飘扬,连绵数里。
“现在就等浅井军的参阵了。”帐中传出德川家康的声音。
上个月,织田信长堂堂地发出了命令,要联合浅井、德川、明智家的军势进攻若狭国。德川军的路途最远,此时也已经到达阵中了。然而路途最近的浅井军,不知为何却迟迟不见踪影。
织田信长微笑着对德川家康点头。
“既然德川大人先到了,那么我们研究一下本次作战的目标。我军的目标是,一乘谷城。”
“不是若狭国吗?”德川家康惊颤地问道。
“当然不是。若狭那种穷地方,哪里用得着我出动三万大军?”
这次出征,对外公布的目的是征讨若狭国的武田氏。若狭国就在越前国的西南,因此把这里选作大军集结的地点也无甚可疑。然而德川家康料不到,织田信长真正眼红的不是若狭小国,而是越前朝仓家的大片肥沃领地。
“明智大人……”德川家康有意无意间,瞟了一眼光秀。
光秀大概猜到了织田信长的目的,却闷在旁边不说话。
“朝仓义景说我想废除幕府,这是犯了大不敬的罪。”织田信长还在自顾自的进行演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十条罪状,等攻下一乘谷城,就当众进行宣布。”
才四月,阳光就如此毒辣。德川家康只觉得汗流夹背,也分不清楚到底是热汗还是冷汗。
“浅井大人,真是好慢呀……”
“浅井长政会来的。”织田信长自信满满地说道,“这是考验他,考验我们的盟约的时候。”
盟约不是用来考验,而是需要双方维护的,光秀想这么告诉织田信长。可是他来不及说话,一名武士就从外面跑了进来。
“诸位大人……”
“什么事?”
“这……是佐胁良之从浅井家带来的事物。”
织田信长瞪直了眼睛,随后又从坐位上腾的跳了起来。
光秀和德川家康都好奇的伸过头去。只见那名武士手上捧着一个两面封口的袋子,袋子里面装满了豆子。
是织田信长在派佐胁良之去浅井家时,就预先商量好的暗号吧。袋子里的豆子,象征着被朝仓和浅井两家围在中间的织田军。
“此外,刚刚得到了军报,”那武士继续禀报道,“在边境上出现了朝仓家的军队,我军背后出现了浅井家的军队。数量不详,正与我军对面而峙。”
“浅井长政这家伙,竟敢背叛我!”织田信长脸上的神情震惊、愤怒,又带有七分的不相信。
“敌人要前后夹击我们!在变成袋中煮熟的豆子之前赶快撤退,撤往京都!”
武士们纷纷跟着织田信长跑出帐去。
走在最后的光秀,伸手将织田信长丢在地上的那袋豆子捡了起来。他发觉,袋子好象是女人编织的。还能闻到一些香气,袋子上绣了一只雀跃的小鸟。
“可惜了,一袋好豆子呀。”光秀拍拍尘土,慢吞吞地将袋子纳入怀中。
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崎撤退
第一百八十五章金崎撤退
公元历一五七零年,日本历元龟元年四月二十日,织田信长从京都出阵。二十五日,于越前边境的金崎城外,史称‘金崎会战’的战役拉开了序幕。
织田军三万。再加上明智与德川军的助阵,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听说浅井长政背叛,从背后截断了织田军的归路,织田信长仓惶弃阵,仅带着十数骑护卫,头也不回的去京都方向逃去。其动作之果断,据说只有上杉谦信关东远征之时,北条氏政的下野大回返(大逃亡?)可以与之竞速。
被远远丢在后面的光秀和德川家康,只望着织田信长的背景相对苦笑。
这就是织田信长心目中的盟约。在那个人看来,自己只有考验盟约坚固的责任,而没有与盟友共担风险的职责。
然而光秀却不能象信长那样逃跑。
如果那样做了,织田家很快会面临比当年北条氏更严峻的形势。
“向全军传令,信长大人已将指挥权交给我与德川家康大人。全军徐徐撤退,保持队形。不用慌张,我和德川大人会把所有人带回京都的!”
幸好普通士兵并不知道织田信长已经逃跑。无论如何也要将三万织田军带回去,光秀和德川家康都知道,不这样做的话,所谓织田同盟就会在这个时点完结。
幸好浅井长政并没有狙击的意思。织田军的队形保持得较好,背后追击的朝仓军也无从下手。明智军和织田佐佐成政队殿后,五天之后,三万大军安全回到了京都。一路之上,伤亡数字极小。织田军的步兵将领之中只有一人负伤,这个人名叫木下藤吉郎。
不过木下藤吉郎并不是在战场受伤的。有人说他是因为行动迟缓,被恼怒的佐佐成政殴打了一顿。当然事情真相后来人们也无法再考证,因为到了几十年以后,金崎奋战的将领们名字一个一个不知去向。金崎撤退,反而成了木下藤吉郎的成名战役。
有人问,木下藤吉郎当时不是低阶将领吗?他怎么能指挥比自己官位更高的德川家康、明智光秀、佐佐成政,而成为殿军的大将呢?这些个问题嘛,敬请等到木下死去七百年后再问。不然抓你个反党、反国家、反民族的现行犯,白白被砍掉脑袋就不划算啦!
在这里,我们先不谈后人编造的史书。总之我们知道,在安全退回京都以后,光秀和德川家康都记了功劳。织田信长又打算奖励佐佐成政十枚金币,可是佐佐成政对金子不太感兴趣。他只说了一句:“您去赏给叫唤委屈的木下藤吉郎好了!”就这么空手退了下去。
原来一回到京都,木下藤吉郎就向织田家的长者哭诉佐佐成政的暴行。可是织田信长觉得,佐佐成政队是全军最后撤退的,他的英勇奋战救了包括木下在内的许多人性命,就扯平了。后来信长询问光秀的意见,光秀也道:“木下藤吉郎没有功劳,如果把赏给佐佐成政的金币给他实在不合适。不过,京都这边奉行还差一人。不如将木下留在京都养伤,顺便帮我处理政务吧。”
光秀没有忘记照顾木下,因为那个人曾经追求过阿容。自己娶了阿容以后,面对木下时光秀心里总有一分愧疚。这时候,京都将军府的政务,由于织田的严令将军本人不得处理,所以基本由光秀代为处理。在光秀手下本来有五位奉行,此时加上木下藤吉郎,增加到了六人。
“木下,光秀这么照顾你,你去一趟明智府道谢吧。”织田信长在对木下藤吉郎宣布消息时,顺带如此说道,“虽然你的出身不好,可是不可不知武士之道,是对恩情的感激与回报。从今以后,你拜领光秀的‘秀’字,改名为木下秀吉好了。”
“是,小人谨遵主命。”
木下藤吉郎心里当然不想要这个‘秀’字。可是他明白,这一次升官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在织田家中,没有人推举的话一个低阶武士永远无法攀上高位。而且若不是光秀推荐,织田信长也无法想像一只猴子坐镇公堂的模样……
第二天,木下藤吉郎老老实实地去明智府谢恩了。不管心中如何诅咒光秀,又发誓要在飞黄腾达以后将这个耻辱的‘秀’字永远抹杀……
倒是在明智府中,光秀因为这件事情而受到了阿梢和千早的一致责难。
“木下那个人很邪,”阿梢提醒道,“当心点,他会再把你老婆给拐跑的。”
“那个人并不是天生的武士,不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千早也说,“总有一天,你会死在自己的仁慈手上。”
对她们善意的告诫,光秀只是一笑了之。死?他发觉自己很久没有思考这个可怕的字眼了。人人都喜欢权力,这似乎有点道理。事实上,越有权力的人越远离死亡。人们疯狂的追求权力,仅仅是因为他们和自己一样怕死吗?
不过这么想着的光秀,一个月后还是发觉自己做了错事。那个叫木下藤吉郎的人,不应该把他放在京都的。
五月初,足利义昭因为织田军在金崎惨败而欣喜若狂,连续在京都举行歌会和汉诗会。可是这个时候,足利义昭的立场仍然十分微妙。他既希望织田家失势,又担心松永久秀和三好余党卷土重来。所以他将幕府和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浅井长政的身上。
浅井长政的人品温存敦厚,上得战场又是位骁勇的猛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没有织田信长那么狂妄的野心,对将军府的敬畏也令足利义昭非常满意。
如何利用浅井与织田家这一次的摩擦,而达到打倒织田信长的目的呢?足利义昭陷入了苦思。
同一时候。
刚刚在京都就任奉行的木下秀吉(木下藤吉郎,在就任奉行后第二天正式改名),他的身后也有某个声音:
“木下,要你象明智光秀那样骑马打天下、或者象织田信长一样以霸气夺取天下,这都太困难了。”那是玉姬的声音。
“那我怎样得到天下?我可许了愿望的。你难道不能施展一些妖术,让我立即得到天下?”
这个世界上的人为什么都喜欢一步登天?玉姬的眉头皱起来,她弄不明白。游戏一下子结束了,这有什么好玩的?
“遗憾的是,你所期盼的那种妖术我不会。可是你放心好了,你有足够夺取天下的潜质。相反光秀那种人,将天下送到他面前也会擦肩而过。比如这一次,光秀还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推举你当京都奉行,就是将半个天下送到了你的手中。接下去我只需要教你,把另一半也入手就完了。”
半个天下?什么意思?
木下秀吉总算不笨。他仔细想了想,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京都奉行,是处理京都公务的官职。不过同时,也是监视足利义昭一举一动的职务。
五月中旬,木下藤吉郎将足利义昭举行歌会、汉诗会的事情向织田信长密报。当织田信长问他,这些事情有什么复杂含义的时候,木下秀吉如此答道:
“这代表足利将军对您怀恨在心,无时不在准备庆祝您失去权势。而且很可能,足利义昭已经在密谋造反了。”
自古以来,下属反抗上司叫做‘造反’。现在,政治权力顶峰的幕府将军‘造’下属的‘反’,木下藤吉郎创造了这句汉语的日式新解。
到了五月下旬,木下藤吉郎从岐阜城回来,又跑去秘密求见足利义昭。
“将军大人,小人刚刚从岐阜城回来。禀着对足利幕府的无限忠诚,向您透露一个惊天的大秘密。织田信长大人,对您已经起了疑心了。”
“你说什么?”足利义昭大为震惊。
“在家臣会议的时候,小人听到织田信长骂您背信弃义。他说您密令浅井长政反对他,这才会有金崎的惨败。”
“我没有,我冤枉呀……”
“您当然不可能做这些事,我们在京都当奉行的都知道。可是远在美浓的织田信长,他却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据说他打算在讨灭朝仓和浅井以后,要将您从将军的宝座上推倒下来呢。”
“推倒?”
“不错。推倒您,或者说永远消灭室町幕府!”
一股阴流窜过足利义昭的脚底。他跳了起来,可是站立不稳,又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可怕了!严格说来,足利义昭并不相信木下秀吉。可是他一直认为,织田信长早有消灭幕府的打算。
虽然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才,虽然他缺乏兄长足利义辉那样的宏图大愿。可是,他不能看着室町幕府灭亡在自己一代。再怎么无能,也不能成为室町足利的千古罪人呀!
望着这一情景,木下藤吉郎满意地退出了足利将军的二条城。
“玉姬,这件事情我办得不错吧!明智光秀想挟将军以令天下,想用外交手段代替战争。这样的话,我们的游戏就玩不起来了。”
“正是如此。现在,我们的游戏终于正式开始了。”
玉姬站在半空中,微笑地望着这个因得意而发狂的青年。现在她明白了,为什么命运之神会让她附在他身上。
因为他们有如此相仿的心思。为了自己愉快地进行游戏,理睬别人的生死与命运干什么呢?
第一百八十六章 姉川之战(一)
第一百八十六章姉川之战(一)
五月,一场气氛凝重的军事会议在岐阜城召开。会议的重点,是如何应对浅井家这次的临阵背叛。然而在会议之上,将领们的意见分歧非常严重。
以光秀和德川家康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与朝仓和解,让浅井长政重归盟友的行列。毕竟浅井长政这个年轻人的人品不错,帮助织田家东征西讨也立下过许多功劳。同时,还是织田信长妹夫的身份。
再者说来,金崎之败战的发生,可以说错在织田信长。若不是他背弃盟约,打算对朝仓不宣而战,也不会引起浅井倒戈的事件。织田信长最初的想法,大概是等浅井军会合以后,突然告知浅井长政自己的越前国侵攻大计。若浅井长政不从,就胁迫其就范。等朝仓家一灭,浅井家就算有万般的无奈,也不能再反抗自己了。
可是织田信长没有想到,浅井长政虽然年轻,却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早就看破了织田信长的计谋,只是故作不知。他一边派出密使通知朝仓家,一边让自己的人马扎营在织田军的背后。不过浅井长政的本来意图,很可能只是阻止织田进军。他又想告诉织田信长,自己并不是一个愚蠢、盲从的无能之辈。
结果织田信长接到佐胁良之的密报之后,自己慌了手脚狼狈逃回京都。勿用说这件事情,吃惊的反而是浅井长政。坐拥三万大军的织田信长,怎么就不相信浅井军不会真的与其发生冲突呢?
织田信长这一逃,浅井长政的背叛是板上钉钉、百口莫辨了。更糟糕的是,织田家中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如果不讨伐浅井和朝仓,我家主公的面目何在?”
织田家的军事会议之上,木下秀吉振振其词。他看到织田信长因金崎撤退的耻辱而羞得老脸涨红,知道织田信长心里绝不愿意就此罢休。于是木下秀吉和前田利家一起站出来,他们成为了对浅井动武论的倡导者。
“信长大人,越前国虽然土地肥沃,却非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而且与浅井家决裂,必会使归附我们的其它势力为之动摇。到时候,织田家就要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我和德川大人都认为,目前上策还是团结浅井氏、重塑幕府威望,然后按原计划向西面扩展势力……”光秀苦口婆心,还想说下去。
光秀始终认为,织田信长的《殿中御掟》是一个重大错误。现在织田信长的地位,犹如三国时候的曹操。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枭雄都是将自己的君主推翻了事,而曹操却选择‘挟’之而不推倒呢?原因在于当时曹操的实力和威望,并不足以统一天下。
此外还有一点,织田信长制定《殿中御掟》的初衷只是想威风一下。在他心中,还没有建设新幕府体制的远大构想。这样一来,急于抹杀幕府就更显得不妥了。
(在此说明一下,把织田信长比作曹操毕竟是不妥的。为什么曹操到晚年也没有推翻天子自立为帝呢?那并不是曹操没有远大构想,而只是他掌握了朝廷实权、伟名早已盖倒主君,所以无需‘天子’的虚名来装饰门楣了。当然他的子孙、世俗庸人的想法,则可能有所相同……)
可是此时,光秀不提起幕府还好。一提起来,织田信长的愤怒更加难以平息。一边是奴仆般卑微的盟友,一边是仰自己鼻息而生存的足利义昭。连这些人也无法摆平,那他如何平定天下?怎么能做到天下霸主?
“光秀,你不用再多说!我已经决定了,下个月出兵。你们回去自己的领地,做好出征准备吧!”
织田信长可以放弃朝仓家的领地。但他无法忍受浅井长政的不忠,再加上仓惶逃回京都的绝大耻辱。
既然三万大军毫发无损的回来了,他要让羞辱自己的浅井长政、朝仓义景尝尝苦头。
退出帐去的时候,望着光秀摇头离开的背影,木下秀吉偷偷发出舒畅的笑声。
这是他第一次,在政治场上打败光秀。这是一个全面胜利的预兆,和玉姬所说的一样,光秀并不神一般不可战胜的对手呀!
光秀当然不可能听到木下秀吉的笑声,不过他走到城外,仍在不住回望岐阜的城楼。
这时候,光秀才意识到自己将三万大军平安带回,这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却也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
如果折损一些人马,织田信长就不会这么狂妄想要再次发兵了。
金崎之战,是四月底的事情。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织田、明智、德川联军再次出征。这一次的矛头不再指向朝仓,而是指向北近江浅井氏的领地。意识到与织田家和睦已无希望的浅井长政,只得快马向朝仓氏求救。
喜欢吹风而不喜欢下雨的朝仓义景,似乎也意识到不下几滴雨点是不行的了。正所谓唇亡齿寒,浅井氏要是灭亡,朝仓家的末日也快了。
于是朝仓义景拜朝仓景健为大将,出兵五千作为增援。浅井家则因为自身的生死存亡,他们出动了能够征集的所有兵源,共一万二千人马。两军在姉川之畔会合,兵力合计一万七千。
而织田家方面,织田信长亲自率领二万四千大军、明智军出动五千、德川军五千人马,兵力合计三万四千。
六月,两军对峙于姉川之地。朝仓、浅井联军在姉川北岸,织田方面的联军在姉川南岸。东面,朝仓军的先锋朝仓景纪与明智军沟尾茂朝正面对阵;西边,浅井军以矶野员昌为先锋,与织田军的坂井政尚针锋相对。
对峙数日后,到了六月二十七日。
姉川两岸宁静异常,寸草不动。仿佛是空寂的佛祖禁地,又象是黎明之前的可怕沉睡。
这时候,在浅井军的本阵之中,还另有一层悲壮的决战气氛。
“敌人的明智、德川两军,对准了朝仓家的侧翼。”浅井长政望着军事地图,不住在上面画圈。
每一个圈,代表一个即将成为战场的区域。有的圈圈重叠起来,预视在那里要进行反复的争夺。
敌众我寡,大战形势是如此严峻。令人担忧呀……
“朝仓义景原来是个空口谈兵的人,太令人失望了。原先不是说派两万援军的吗?事到临头,怎么变成只有五千人了?”先锋大将矶野员昌,对于朝仓军出兵人数十分不满。
浅井长政闭上眼睛,他没有为部下的抱怨所打动。浅井长政知道事已至此,应该想的就不是如何指责朝仓,而是如何打好眼前一战。
“我们眼前,德川家康不足为患,我主要担心那个明智光秀。”浅井长政缓缓说道。
从上洛战争开始,浅井长政便与光秀并肩作战,他非常了解对手的实力。至于另外一边,织田军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战力反而是三支军队中最弱的。
原因是织田军主力来自尾张。民间有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