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63  年,刘少奇访问柬埔寨,台湾特务机关在南越特务机关的配合下早已预
谋了代号“秋风”的国际谋杀案……
    1962  年2 月,王幼平从柬埔寨离任回国后,主动要求到基层协助工作,被分
到河南省南阳地委任第二书记。
    1963  年4 月23  日,王幼平带着秘书苏纲到达靠近湖北省界的邓县。午夜,
县委值班秘书叫他去接南阳地委打来的电话:“北京来电话,让您明天中午赶回北
京,还说要带上出国衣服。”王幼平有些莫名其妙,对值班秘书说:“明天中午连
许昌都赶不到,怎么能赶回北京?请你给外交部打个电话,问明情况。”王强调说
:“我就在电话机旁等着。”40  分钟后,电话铃又响了,回答是:“外交部知道。
电话是中央办公厅打的。中央明天派专机来接您。”放下电话,王幼平看了看手表,
已是24  日1 点。
    “军令如山”,来不及思索,他带上秘书,登上吉普车就出发了。
    那天下着小雨,天黑路滑,汽车在乡间公路上起起伏伏, 45 公里的路程走了
五六个小时,天亮以后赶到了南阳机场。一架小飞机已经等在那里。
    南阳机场很小,不能起降大飞机,由南阳到郑州乘坐的是农用小飞机。
    飞机飞行约1 个多小时到了郑州。在郑州机场换北京来的专机伊尔—14。专机
舱内只有王幼平一位乘客,他独自闷坐,揣度着此次任务。
    11  点,专机降落北京南苑机场。中组部的张志杰来接,他把王幼平安排在翠
明庄中组部招待所,这里离王家步行不过10  几分钟。张志杰却嘱咐他:
    “不要回家,也不要和家人联系。”从这些不寻常的安排,王幼平预感到,任
务一定很重大。
    “到底是什么任务,到底到哪里去?”王幼平揣测着。
    下午3 点,中央办公厅派人来翠明庄接王幼平,汽车直开进中南海。
    杨尚昆对他说:“幼平同志辛苦啦。有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请你去完成。”
杨尚昆强调说:“是总理把你调回来的。”随后递给王几份电报。
    电报是驻柬埔寨大使陈叔亮发回来的情况报告和国内给陈叔亮的指示。
    陈叔亮发来的电报内容大致是:
    西哈努克亲王基于安全考虑,提出将刘少奇主席的访问延期。
    电报抬头有两三行周恩来总理的批示:派王幼平大使先去柬埔寨,利用他过去
的老关系做工作,以保证刘主席访问安全。
    直到这时,王幼平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中央派专机从南阳接他回京的原因和工
作任务。
    当时刘少奇正在缅甸访问,下一站就是柬埔寨。任务的确十分紧急,十分重要。
    王幼平认为,西哈努克对安全问题的担心,除了敌特活动情报外,还有一定的
历史背景和其本人的心理因素。50  年代末60  年代初,美国出于反共和控制东南
亚的目的,纠集一些国家签订了“马尼拉条约”,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柬
埔寨国家虽小,却敢“砥柱中流”,奉行“独立、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
策。美国对西哈努克恨之入骨。从1959  年到1961年两年多时间,他遇上了敌特机
关策划的三次谋杀。   
      周密部署警卫工作
    1959  年8 月31  日,西哈努克亲王在王宫参加了受礼仪式。他将收到的礼品
交给了典礼官华里万。华把礼品捧到王后的宫殿,请王后阅览。王后命他打开呈上,
华遵命解绳开封,“轰”的一声,“礼品”爆炸,华当场毙命,王后有惊无险。
    同年9 月9 日,西哈努克在前往一个学校剪彩途中遭伏击,险些丧生。
    1961  年秋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了一起推翻西哈努克的政变,西哈努克及
时发现,破获该案,再次转危为安。
    当时,他还邀请外国驻柬使节参观柬军警缴获敌特使用的微型武器、来往信件
和敌特机关招募杀手用的金条。金条大如旧时老先生写毛笔字时用的压尺,七八根
整整齐齐码在那里,谁看了都很惊讶,也是王幼平平生见到的最大最多的金条。
    就在刘少奇访问柬埔寨的前夕,4 月1 日,老挝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外交大臣
贵宁·奔舍那遇刺身亡。台湾和东南亚的一些报纸还故意把这一惨案和刘少奇出访
扯在一起报道,意在恫吓、威胁。
    有这样的背景和氛围,西哈努克怎能不为刘少奇的安危担忧呢?
    杨尚昆对王幼平说:有关情况,具体安排由冯炫同志和你谈。
    冯铉曾任驻瑞士大使,现任中组部副部长。他对王幼平说,总理现在上海,一
会儿他要见主席。如果主席决定访问按期进行,你要马上去柬埔寨。
    如果决定不去了,你还回南阳。
    晚上10  点周恩来从上海打回电话:“访问照常进行。”随后周恩来总理做了
两点指示:
    (一)王幼平同志以外交部顾问、刘少奇随行人员身份先期到达金边,指导我
使馆与柬方接洽安全保卫工作。
    (二)派公安部凌云局长随王幼平同志在昆明向刘少奇汇报安全方面的问题和
措施。
    4 月27  日上午9 点,王幼平和凌云乘坐专机到达昆明。刘少奇刚刚结束对缅
甸的访问,回到昆明休息。凌云向刘少奇和陈毅汇报了访问柬埔寨的安全问题。刘
少奇问了王幼平一些有关柬埔寨的情况,做了三点指示:
    (一)建议柬方把群众迎接场面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日程安排上,建议减少外地活动。如一地或两地,以便中柬两国领导人
有更多的时间会谈和交换意见。
    (三)为打乱敌人的部署,访柬时间是否提前一点。
    刘少奇强调,一切持商量态度,安全保卫要靠柬方,商谈问题时要充分信任和
尊重对方。
    陈毅在和王幼平告别时,握着他的手说:“责任重大,要想办法完成好任务。”
接着,陈老总引用了古代一位政治家的话,“天下可能无我,而不可无公。”陈毅
强调说:“不可没有刘主席!”、“机场、公路、参观、宴会,几个环节都要想到。”
周恩来为了提高王幼平去柬埔寨的外交的地位,让他带上为王后治病的两位医生。
邓颖超托王幼平为王后陛下带上了几筐苹果。   
      台特订两谋杀方案
    中午时分,王幼平和岳欣等人乘坐专机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来到使馆,王幼
平首先向使馆领导传达了刘少奇、陈毅关于安全问题的指示。然后,大家针对敌特
猖狂活动的严峻形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下午4 点,王幼平通过翻译沈林生叫通了宾努亲王的电话。王在柬工作期间,
与宾努亲王打交道最多。宾努亲王当过首相,又被册封为亲王,时任西哈努克的私
人顾问、宫廷会议主席。王通知他,随机带来了为王后治病(王后的病为两臂酸痛,
双臂不能上举)的两位医生,医生随时可为王后服务。
    王幼平还告诉宾努,邓颖超托付给王后带了几筐苹果,希望能很快见到宾努亲
王。亲王当即表示,晚上6 点到中国大使馆与王见面,看望两位医生。晚上6 点,
宾努亲王准时到达。与此同时,负责刘少奇访柬安全工作的柬埔寨陆军参谋部情报
局局长公托上校和安全部特别警察局局长李伍中校也来到使馆。
    王幼平和陈叔亮大使与宾努亲王谈话,岳欣局长与公托上校、李伍中校谈话。
    两场活动同时进行,两个层次谈的是同一个问题——确保两位国家元首安全,
确保刘少奇访问成功。宾努表示,敌特的活动的确十分严重,此事大如天。一个多
星期以来,王幼平和亲王一直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亲王为此几宿都没睡好觉。
    4 月28  日午夜,柬埔寨军队、警察和保安人员封锁了从波成东国际机场到市
区的一段15  公里长的长堤公路,这段路是由湖泊垫起来的。长堤两侧的民房多为
二层小楼,这些小楼,从堤下看是两层,从堤上看是一层。军警包围了一座小楼,
在楼旁一座紧靠路基的小屋里,军警推开柜子,墙面露出一个大洞,洞深15  米,
一直通到路基中心。为防汽车轧塌,敌特在这条坑道里竖桩搭架。军警从坑道里起
获了两箱TNT 烈性炸药、一卷电雷管和一批挖掘工具。接着,又在洋楼的一个房间,
起获了6 颗烈性炸药手榴弹。
    从破译的台湾特务与其总部来往的密码信获悉,敌人的谋杀活动策划、实施长
达3 年之久。1960  年5 月,周恩来访柬“盛况空前”,美国和台湾看到中柬关系
密切,断定中国最高领导人肯定要来金边访问,于是台湾特务机关在美国和越南特
务机关的配合下制定了代号“湘江”后又改为“秋风”的国际谋杀案。
    据执行爆破任务的特务供称,他们的任务是在刘少奇和西哈努克亲王的汽车经
过时,按动电钮进行爆破暗杀。台湾特务给他们的命令是:
    切实了解刘少奇座车行列位置,不论车上有无西哈努克,均应断然执行。
    台湾特务机关的命令强调:
    坑道爆炸不成,要立即执行第二方案,在刘少奇游览市区时,投掷手榴弹。
    4 月29  日,柬保安人员从台湾特务机关金边站站长张需芝家搜出四封他与台
湾特务机关来往的密码信,三封是他与西贡特务站的密码信。警察局从金边站副站
长农稔祥家搜出一小包毒药。
    两天抓获特务46  个,其中还有一个南越人,一个印度人。   
      破获坑道爆炸案
    据说,宾努亲王听了案情汇报后失声说:“案比天大!”西哈努克亲王听了案
情报告,长叹一声说:“困难如山。”4 月30  日下午4 点,柬国防大臣朗诺中将
紧急约见陈叔亮大使,通报破案情况,邀请王幼平和陈叔亮大使参观缴获的TNT 烈
性炸药、手榴弹、定时炸弹和一大堆敌特作案工具。缴获的爆炸品摆在一张长条桌
上,满满一桌子,令人触目惊心。敌特使用的手榴弹像圆饼,又称“牛屎”炸弹,
投过去就会粘在汽车上,杀伤力极强。
    朗诺态度十分诚恳地问:“鉴于这种情况,中方是否考虑推迟访问?”这时,
离刘少奇的专机起飞时间,只有10  来个小时5 月1 日凌晨1 时,刘少奇指示王幼
平和陈叔亮大使,通知柬方,仍按原定日期访问,不再改变。这时,距离刘少奇的
专机起飞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了。西哈努克听后,眼圈都湿润了,他激动地说:“中
国主席是用生命把友谊送过来的。”5 月1 日,金边波成东机场挤满了欢迎的人群。
西哈努克亲王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王后带病赶到。
    金边时间上午11  点,刘少奇的专机平稳地降落。
    至于保安措施,柬埔寨作了最大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了防止敌特机关再把爆炸、破坏物品运进柬埔寨,柬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
施。
    4 月29  日,坑道爆炸案破获后,国防大臣朗诺将军立即下令封锁全国陆海空
各个口岸,严格检查入境人员和交通工具。
    从4 月30  日夜到5 月1 日上午,柬军队和警察对机场路进行分段检查,出动
6000  名士兵对机场路分段保卫,这个数字占柬军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重要段派轻型坦克警戒,沿途高楼派警察控制制高点,直升飞机在空中巡逻,
侦察地面动态。
    刘少奇下榻的王宫卧室,西哈努克亲自监督,仔细检查。代表团用餐,有安全
人员检查、尝膳。
    刘少奇和王后,西哈努克和王光美乘坐的两辆主车,前后左右由35  辆摩托、
14  辆警车护卫。大、中、小学校推迟放假,青年团组织成员和华侨全部出动,分
别编队,警察和保安人员站在最前面……
    街上人山人海,井然有序,铜墙铁壁,法网恢恢,敌人再狡诈,也休想前进一
步。
    11  点55  分,刘少奇的车队在万人空巷、欢声雷动的热烈气氛中,开进了王
宫。
    5 月6 日上午8 点,刘少奇乘坐的专机飞离波成东机场,刘少奇对柬埔寨的访
问圆满结束了。西哈努克望着北去的飞机,如释重负。   
      首次夜间击落B—17型飞机
    为了配合“反攻”,蒋介石不但反复向沿海地区派遣武装特务,还不断派遣美
制蒋机飞赴大陆进行高空侦察。
    从北京传出的讯息是:蒋机不断被人民空军部队、地面部队击落。美国对于蒋
介石的空中侦察予以配合,不断派机飞到大陆进行侦察与破坏活动。
    人民空军予以有力回击,先后击落侵入中国领空的美机20  余架。与此同时,
人民空军还多次击落台湾从美国购进的U —2 型高空侦察机。
    关于台湾如何配置美制U —2 型飞机,要从50  年代我军首次夜间击落敌机说
起。
    1954  年以前,国民党军飞机夜间审入大陆每年达100 架次左右。主要使用B 
—24、B —25、B —26、C —46  等几种飞机,从事空投特务、散发传单、接济潜
伏在大陆的残余势力等破坏活动。
    由于受到沉重的打击, 1955 年以后,台更换以B —17  型飞机为主,夜间深
入大陆进行电子侦察。这种飞机是美国提供的,其使用权由美国情报机构——“海
军辅助联络中心”控制。实质上是美国出飞机、出钱,国民党空军出人,为美国获
取中国大陆战略情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间谍活动。
    人民空军由于当时用于夜间拦截的作战飞机是米格—15、米格—17  型歼击机,
机上没有机载截击雷达,全靠飞行员目光搜索发现目标。有时飞行员看到了飞机火
光,但未等开火,目标便消失了。所以1955  年空军夜间拦截国民党入窜飞机达246 
架次,均未获战果。
    1956  年开始,空军调整了雷达部署,主要作战基地初步形成了引导网,引导
成功率有所提高。
    6 月22  日午夜,当人们还在沉沉熟睡的时候,一架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情
报署”的美制B —17  型飞机,从浙江路桥以南窜入大陆,高度约2000米。机上人
员带有电台,还有大量的造谣诬蔑传单,满以为乘这无光的深夜,可以神不知鬼不
觉地进行各种罪恶的破坏勾当。可是,这架蒋机刚开始进入祖国大陆上空,就在我
防空部队的严密监视之中。
    深夜11  点许,我驻衢州机场的空军航空兵部队接到了来自防空部队观察哨的
情报,说有蒋机在附近活动。在辽阔的天空张开罗网的雷达,迅速准确地侦察到1 
架蒋机正在飞行。指挥员下达了歼击蒋机的命令。机场和指挥所的战勤人员忙碌起
来。
    很快地,歼击机满载了炮弹待命起飞。正在雷达站值班的军官包钰桥,全神贯
注地操纵着机器,牢牢地监视着蒋机,保持信号的清晰。
    在各个高射炮兵阵地上,官兵们也时刻准备着开火。
    空军一级战斗英雄航空兵第12  师第34  团少校团长鲁珉,一接到命令后,立
即驾驶高速度的喷气式米格—17  歼击机,腾空而起。
    年轻的领航员汤志耀,注视着荧光板上蒋机的航迹,精确地计算着高度、速度、
方位,把敌情迅速报告指挥员、飞行员,引导着张开巨翼的雄鹰扑向蒋机。
    已是深夜12  点多钟了,群峰和原野的暗影一直延伸到远方,我机雄壮的吼声
冲破了大地的寂静,无线电中回响着我空军指挥所引导飞行员前进的声音。
    蒋机为了避免被发觉,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南不停地调换着方向。可是不管
蒋机怎样狡猾,在我地面指挥所的正确指挥和引导下,我歼敌机距敌机越来越近了。
    在离敌机只有5 公里远的时候,狡猾的蒋机又改向南飞了,我歼敌机很快地跟
着改变了方向,并且根据夜间作战的经验,绕到比较容易观察敌机的有利位置。
    “蒋机离你2 公里”,“你和蒋机在一起了”,无线电里不断传来师副参谋长
吴云山的声音。
    鲁珉少校驾驶的歼击机迅速地追近敌机。他紧紧盯住那蠕动着的黑影。
    到了射程之内。瞄准。放。
    随着电钮的按动,一连串的炮弹飞向目标。
    敌机中弹了,机翼顿时冒起一道火光。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机上人员发了慌。         敌机降低高度企图挣扎着逃跑。
    鲁珉沉着地紧跟在敌机的正后方,对好了瞄准器,在距离270 公尺的时候,又
开始第二次猛烈地射击。炮弹的火龙呼啸着在夜空飞过,敌机的左机翼又闪出更大
的两团火光,很快又吐出了一道道火舌,像一团火球,划过夜空,坠毁在江西省广
丰县岭底乡境内的山沟里。此时是23  日1 时零6 分。被山坡撞碎而分成无数片的
蒋机残骸,燃烧着两堆熊熊大火,把山坡和小河照射得如同白昼。机上国民党空军
少校飞行员叶拯民以下8 人全部丧命。
    这是我军第一次在夜间击落敌机。6 月29  日,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空军和防
空军有功人员。嘉奖令说:6 月23  日凌晨1 时零6 分,我空军某部鲁珉少校在有
力情报保障和上级正确指挥下,在江西省上饶附近上空击落蒋军轰炸机1 架,特予
通令嘉奖。并责成空军、防空军首长查明有功人员,晋升一级军衔。希有关单位认
真总结此次在夜间无光空域条件下击落蒋机的作战经验,加以推扩,提高各级部队
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此后,夜间空战捷报频传。8 月23  日夜,航空兵第2 师第6 团领航主任张文
逸,在浙江舟山击落美军P4M —IQ  电子侦察机1 架。11  月10  日夜,航空兵第
3 师领航主任张滋,在浙江省萧山地区击落国民党美军C —46  飞机1 架。   
      击落敌改进后B—17型飞机
    不到半年时间,国民党空军遭此连续打击,不得不改变方式。1957  年后,国
民党空军将过去月夜、简单气象的中空活动,改为暗夜、复杂气象低空活动,并使
用经过改装的B —17  型飞机进行电子侦察。
    据此,人民空军亦将月夜、中空条件下的战斗,改变为暗夜、低空条件下的战
斗。
    B —17  型飞机原是美国的活塞式轰炸机,经过改装后作为侦察机使用,低空
性能好,续航时间长达17  小时,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可侦察到地面雷达的部署和性
能,可窃听到对方的指挥活动。
    1957  年B —17  型飞机夜间低空窜入大陆侦察达53  架次,人民空军出动69 
架次截击,无一成功。尤其是11  月20  日夜,1 架B —17  型飞机飞越大陆9 个
省,接近到北京地区,在大陆上空活动长达9 个小时,未遭打击。这引起了党和国
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注。周恩来总理当晚即指出:“蒋机未能入侵北京上空,是不幸
的幸事,我们应用一切方法将蒋机击落。”为加强北京地区的防空,总参谋部向中
央军委写了《对蒋机窜扰大陆纵深情况及我采取的措施》的报告。毛泽东主席阅后
指示空军:“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据此,空军对战略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
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使夜间作战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使部队对在夜间低空击落敌
机的信心大大提高。
    1958  年4 月21  日夜间,再次击中改进后的B — 17 型飞机。战况是:
    当日夜间,国民党空军出动B —17  型飞机1 架,低空窜入江西地区上空,航
空兵第12  师截击机大队飞行员李顺祥,驾驶米格—17  波爱夫型飞机在指挥所的
引导下,使用改进过的机上雷达,在约300 米的高度上,距离1500米发现目标, 900 
米截获, 800  米开炮,将B —17  型飞机击伤。
    这次空战后,敌人的气焰降低了一阵。次年5 月29  日20  时58  分,1 架B 
—17  型飞机从雷州半岛上空窜入大陆后,飞至粤桂边界山区,高度约150 —300 
米,相当于当地山峰的高度,雷达掌握目标时断时续。驻广州航空兵第18  师值班
指挥员、副师长李宪刚判断,这架飞机很可能进入防区,遂命令指挥中队长蒋哲伦
驾驶米格—17  波爱夫型飞机起飞拦截。当时基地云高才260 米,有小雨,在领航
员王金彰、谭流光的引导下,使用机上雷达,在距离3。2 公里处发现目标,2 公里
截获,两次开炮,将B —17  型飞机击落。飞机坠于广东恩平县境内,机上国民党
空军少校飞行员胡平山等15  人全部毙命。   
      美制新型RB—57侦察机殒命
    在连续数次击落B —17  的同时,我军还击落了其他敌机,主要的有RB—57  
侦察机和F —86  战斗机。
    1957  年12  月15  日和1958  年1 月7 日,国民党空军两次派遣RB—57  侦
察机飞临山东半岛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我驻山东半岛的飞行部队两次升空都未能将
其击落。1958  年1 月中旬,海军航空兵某师十团奉命转场至青岛。
    上级寄希望于十团的英雄们。
    1958  年2 月18  日,春节。上午10  时52  分,我雷达发现敌RB—57  侦察
机1 架,从青岛东南方向4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