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尴尬风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娲收灰梗仓浦共蛔 
  终于,老王的老伴把老王送到了安定医院,给他服用了一个月的加强大脑皮层抑制作用的氯丙嗪类药物,他好不容易忘掉了那些胡说八道的广告词。
  老王终于明白了,健康的记忆力应该包括忘却力,他的这个观点受到了普遍重视和欢迎,有人甚至夸张地说这是上一个世纪华人哲学的重要成果之一。但从此老王的记忆力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木塞
  受到近年来风气的影响,老王也日益喜欢起红葡萄酒来,说是红葡萄酒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什么的。
  老王在开红葡萄酒瓶盖的时候常常把木塞弄断弄烂,结果木塞屑落入酒中,红葡萄酒沾染了软木塞的气味,非常杀风景。
  老王叹道:“法式高尚红葡萄酒易造,质量一流的软木塞难寻呀。”
  文化
  老王最近得了感冒,他听众朋友的介绍采用了民间验方:以可口可乐煮鲜姜末,趁热吞服,果然似有奇效。
  老王大奇之,心想可口可乐如此饮法,真令握有可乐生产专利的美国公司吓死了也。
  老王去一家在国内做生意的外国人处做客,他喝了用果汁泡过的茶,这已经使他颇觉奇怪了,他又喝了加薄荷叶的茶,喝了加桂皮、加胡椒的茶,他更感到惊异之至。
  朋友介绍说这就是文化不同造成的不同生活方式、饮食方式。
  老王觉得文化真是一个好词,令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口角炎
  老王烂了嘴角,便去医院,医院说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可以在患处涂一些眼药膏。
  老王问:“眼药膏,不是上眼睛的吗,怎么能涂到嘴角上去呢?”
  医生说:“你这位同志可真是的,它叫眼膏,其实不一定只能上眼睛啊。”
  于是老王恍然大悟,豁然贯通,点头称是不止。
  冷风
  今年冬天特别冷,老王感冒了好几次。
  于是他觉悟了,即使自费打了德国进口的感冒预防针,也还是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要受凉。
  老王请了专人,买了最新材料,花了上千块钱,把窗户缝堵得死死的,他想这回冷空气再也进不来了。
  他自我暖和了一阵子,过了个把月,一天坐在屋里他突然觉得寒冷刺骨。他想,今天是太冷了,这么先进的密封窗户材料都用上了,结果屋里照旧冷。虽说是人定胜天,其实还是老天厉害。
  直到春天来了以后,老王才发现,他家的窗户缝虽然堵严了,但是有一块大大的窗玻璃却不知什么时候损坏了,这一冬天,他其实是一直开着半扇窗子。
  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我傻了吗?这个洞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他觉得难以理解。
  误传
  老王当年有一好友老毕,后来两个人疏远了。
  老毕重病,病危,托人带话说是希望与老王见一面。老王买了鲜花和营养品去看他。老毕说:“年轻时我们是很要好的,为什么你后来对我冷淡起来了呢?”
  老王说:“是啊,为什么呢?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老毕气喘吁吁地说:“说是有人向你说,我说过你‘不学’‘无能’,于是你就再也不理我啦。”
  老王听着,有点像也有点不像,心想你自己也说不清了,我更说不明了。便不做声,听老毕继续讲下去。
  老毕说:“其实,我的意思我说的原话是你‘博学’‘万能’,我对你一贯很佩服,怎么可能说你‘不学’‘无能’呢?挑拨是非的小人们啊,他们是惟恐天下不乱,才挑拨咱们的关系的呀。”
  老王唯唯,他很感动,但又且信且疑。
  不久老毕溘然仙逝,老王参加他的遗体告别。
  从八宝山回家的路上,老王想,他说我博学或者不学,无能或者万能,其实又有什么区别呢?
  问安
  老王年岁日益大了,他的子女、亲戚、老新朋友常常有事无事地来个电话,问候一番:“王老最近好吧?身体怎么样?吃饭好不好?睡觉好不好?大便小便怎么样?没有咳嗽吧?没有拉稀吧?没有便秘吧?天气不好,太冷了,太热了,忽冷忽热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肝炎,流行性亚急性肠胃炎正在流行,请多保重吧。”
  他习惯了旁人的关心,如果某一天没有接到问安的电话,他觉得若有所失。
  “失”完了,他禁不住哈哈大笑。
  挂历
  每年年底,老王都收到亲友寄来送来的彩色挂历,同时老王也考虑着谋划着将一部分挂历送给友人,包括电梯员、邮递员、物业管理人员,他也尽量都送到了,以联络感情,融洽关系,皆大欢喜。这么一谋划,他深感自己的挂历太少,给自己“上贡”的人太少,就是说社会地位太低,人微历轻,不够应用。
  每年春季他都发现一个或几个无处悬挂的挂历,时过年迁,不好再送人,自己也用不着,眼看着几个星期前的抢手货转眼变成了废品。“真是浪费呀!”他叹息着,咒骂着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
  后来他为废挂历派上了用场:给孙子包书皮,人微言轻书皮纸,挂历又亮又花又结实又厚,真是用得其所。
  他羡慕挂历的命运。
  开业
  老王家斜对面开了一家餐馆,都说此餐馆价廉物美,不可不吃。老王连续去了几次,觉得很满意。
  两个月过去了,他发现菜肴质量渐不如前。四个月过去了,他发现菜肴价格轻微上涨。半年过去了,他不去此餐馆则已,一去就是一肚子气:饭菜质量差,服务差,价格昂贵……他诚恳地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餐馆经理。经理说:“先生,头几个月俺们是赔着本经营的呀,现在,我们总要赚一点薄利嘛!再说,您几位刚来时觉得好吃,老吃老吃,也就吃絮叨了。唉,您说让俺们怎么办呢?”
  “所以说你们必须创新,不创新,老是一股味道,什么事业都会不进则退的。”
  老板唯唯。
  过了几个月,这家餐馆倒闭了。
  又过了几个月,新的一家餐馆在旧址开业了,头几个月,又是红火得很。
  开业(续篇)
  新餐馆开业了。
  新餐馆经营得十分成功,既传统而又现代,既地方而又宇宙,充满特色而又不偏不涩,尤为可贵的是,它芝麻开花节节高,每月上一个新台阶,每半年一大变,每一年变得令人认不出来。
  老板以餐馆为起点,进而经营连锁店,进而经营综合餐饮服务,进而经营超市,进而与海外商业合作,接下来又投资到了尼加拉瓜,后来又成了跨国集团的精英上层人物。
  老板从事大量社会公益事业,设立教育体育文学艺术基金。
  老板成了社会头面人物,成为委员、代表、常务、副会长、顾问。有四个作家(其中一位是某省作协副主席)围着老板转,写老板的报告文学。电视台为他拍了专题片,他被命名为爱国之子、现代化之前锋、走向世界的尖兵。
  在老板八十岁寿辰时,各要员前来贺寿。
  老板寿终正寝于九十九高龄,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创业精神,在一片赞美声中无疾而终,溘然长逝。身后哀荣,罄竹难尽。他为我们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打岔
  老王有一长辈亲戚,年高德劭,鹤发童颜,威严慈爱,堪称人瑞。只是此老有一点重听,用俗话说就是爱打岔。
  一次老王去看望他,问安道:“您老可好?”
  此老答曰:“不必了,天一天天暖和,不用买新棉袄了。”
  问:“您老看上去真硬朗呀。”
  答:“小孩尿床?别着急,也别打屁股,长大点自然就好了。”
  问:“您可真有神气呀!”
  答:“还哭泣个什么,一百多岁的人啦,眼泪早哭干啦。”
  问:“我给您带了点洋参虫草蜂王精来。”
  答:“什么猪八戒、孙悟空、盘丝洞、狐狸精的,我都忘啦。”
  问:“我走了,下回再来看您。”
  答:“呵,你不走啦,不走干吗?我一个老帮材,跟我在一块儿有什么意思!”
  玉兔
  老王梦见自己桌子上伏着一个玉兔,他喜欢这只玉兔,便不断地向它吹气说话抚弄亲吻。玉兔活了,三蹦两跳地走掉、不见了。
  醒后他极眷恋,便翻箱倒柜地找这只玉兔,找了许多天,没有找到。
  老伴问老王:“你这是找什么呀?”
  答:“一只玉兔。”
  问:“咱们家什么时候有的玉兔呀?”
  答:“是呀,是有呀,你就不用问了。”
  问:“我看你就不用找了。”
  答:“我爱找。”
  问:“我告诉你吧,玉兔早就飞升到月亮上去了。”
  于是惊呼:“原来如此!”
  飞牛
  老王梦中骑上一头飞牛,扶摇而上九天,先进速度超过了洲际导弹。
  是不是该歇会儿了呢?
  他才这么一想,牛不飞了,变成了一头塑在大厅里的金牛。
  老王且惊且喜,心想虽说是不能乘着它飞翔了,但是一头金牛也还是了不得,值多少钱呀!只是不知道这头金牛能不能保持住。
  怕什么有什么,就这么一想,金牛成木牛了。
  木牛也是有讲究的呀,木牛流马嘛,那是上了《三国演义》的。
  木牛又变成泥牛啦,牛身上的土渣正在脱落,牛的身形正在解构。老王想起了主席的诗:“泥牛入海无消息。”真是深刻呀!
  老王终于明白了,这不过是南柯一梦,千万不要醒呀,他祷告道,醒了就什么物品也没有啦,好赖也得骑上头牛呀,我的亲妈老爷子!
  退休
  老王有机会与一位新退休了的老特级厨师见面,他没话找话,便问:“您是不是退了仍然犯瘾,老是想着下厨房呀?”
  老师傅说:“谁说的?算了吧,我才没瘾呢,做了一辈子饭,把我肺都熏黑了,我再也不下厨房了,在家里我也是只吃现成的。”
  他知道这位老师傅誉满神州,炊技出神入化,听了此言不由叹息,想:“难矣哉,使劳动成为乐生的第一要素也。”
  过了些天他又碰到另一位新退休的特级大厨师。他没有问什么,大厨师说:“唉,老王呀,我现在朝思暮想的就是做饭呀,做起饭来我就真来精神呀!”
  老王问行家,这两位大师傅谁的炊艺好,大家一致认为,难分轩轾,两人同样的好。
  意思
  老王常常向朋友们讲一些自己的经历,或者更正确一点说是经历中的一些小故事。朋友们议论:“老王,你讲这些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在散布一些消极情绪呢?”
  另一位朋友说:“不,没有什么消极,你知道我们常说喜怒哀乐,一般的故事都是讲人的喜怒哀乐的,可老王告诉我们的是喜怒哀乐之后的事,就是说他讲的是后喜怒哀乐的故事。老王你说是吗?”
  又一位朋友说:“别瞎捧了,我看老王是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罢了,他已经退休了,不说这些废话你又让他说什么呢?”
  还有一位朋友说:“其实拉屎放屁都是故事,又有什么可琢磨的呢?”
  大家问老王:“你说呢?”
  老王笑而不答,似痴似智,若诚若伪,如喜如悲。
  谁呢
  多年未见的自称是老王老友的一位小胡子,与老王见面了。他急切地想知道老王的一切。
  你这几年来还好吗?答:好。想:“他是谁呢?”
  你有几个孩子?答:好。说:“您是……”想:“他的脸上有一个漂亮的痦子,这会是?”
  你现在是局级了吧?是高级职称了吧?是住一百五十平方米的了吧?是每天吃维生素药片的了吧?是请客吃饭都有地方报销的吧?答:好。说:“对了,您是55级毕业的吧?”想:“现在也时兴留胡子了,他的胡子是仁丹式?胡志明式?柯仲平式?阿拉伯式?”
  听说你的孩子经商发了财,你的另一个孩子在美国拿到了绿卡,你的儿媳妇是时装模特儿,你能拿照片给我看看吗?答:好。说:“莫非您是张铁腿?校队的……”想:“是谁邀请他来的呢?”
  你现在胖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答:好。说:“对不起,对不起,您不姓张,我这记性!您是李大军呀!”想:“瞧这身行头,净是名牌,混得不赖吧?”
  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要多注意休息。答:好。想:“要不,要不然……”
  此时,老王的眼神发直。小胡子仍然穷追不舍地问个没完没了。
  老王,你的家庭幸福吗?我没见到你的老伴,是不是嫂夫人仙去了?
  骤然老王的眼睛流露出了无奈,好,这个这个……
  小胡子伸出手来紧握住老王的手不放,体贴入微地:人生就是这样,还要营造黄昏的温馨……我祝愿你永远幸福,新的幸福……
  哪儿跟哪儿啊?啊哈,您是赵定邦!听说您后来当了驻外大使!
  谁说的?我姓赵、李、张?哪儿跟哪儿啊?谁说我是你的老同学?什么什么,你连我都不认识了?那么……
  到了,谁也不知道谁的谈话对手是谁。
  日出
  老王喜欢游山玩水,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天,他和友人约好看日出,起了一个大早。山曲曲弯弯,要登上东山顶才可看到大海。那是观日出的最佳阵地。越过一道道山,蹚过一池池水。老王激昂地高声唱起革命歌曲。天有不测风云,明明天气预报是晴天,偏偏下起小雨。友人说:不去了吧?老王坚持还要去,并且说,相信吧,天会晴的。他们爬山越岭,费尽了千辛万苦。登上了东山的最高峰,果然不出老王所料,雨过天晴,老王得意非常,又一次掀起唱歌的高潮,唱来唱去都是歌颂太阳的。从《大海航行靠舵手》直到“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从延安的红日唱到北京的金太阳,唱得满山回响。老王抬头一看,一轮红日高高地挂在天空。友人说:真遗憾,这回又没看到日出,就在日出那一刹那,一片云刚好挡住。老王兴奋地说,不,没有云,我看见了。他兴高采烈地描绘了一团红日是怎样地自海上挣脱出来,说得绘声绘色,友人愕然。 缺  氧表嫂是位心直口快的人,一贯是主持公道。自然对待老王的评估也是恰如其分的。比如说老王的生活是离不开学习的,说得是千真万确。
  有一回,老王的妻子得了重病,昏迷不醒,亲朋好友都在病房陪同。老王图清静,自己躲在一边看书,那是全神贯注的。妻子在经过一段治疗后,突然醒了,“老王,老王!”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亲友说:老王在这里,在这儿。当亲友们再次呼喊老王,老王忙不迭地走到妻子跟前,看到妻子面颊上的两滴泪珠,忙问你怎么了?醒了好,这是好事。
  妻子出院后,不免就跟表嫂诉说自己的委屈。表嫂听了开朗地大笑,然后立刻又严肃地批评了她,“你一辈子就是分不清好和坏,分不清优点和缺点,人家老王爱学习,是优点,不是缺点,你明白了吗?”
  妻子与老王谈起与表嫂谈的话,老王很谦虚,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优点。他自己承认,他有时候精神恍惚,说可能与大脑缺氧有关,又说与空气污染有关。
  代沟
  老王自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一直跟青年人保持联系。他爱年轻人,跟他们在一起,有活力、有激情。何况他当了一辈子教师,他离不开他们。
  老王还真有几个忘年之交。小高、小白、小李时常来老王家做客,小高爱唱歌,小白喜欢吹口哨,小李会蹦迪。高谈阔论后,这间房子险些被歌声、说笑、蹦迪声爆破了。老王模仿着小高的口型唱着广东词的流行歌曲,这还可以混水摸鱼,可是要来真格的就不行了。小李提议做俯卧撑,老王说行,年轻时这是他的强项,他肯认输吗?毕竟那是老王。他运足了劲,活动开筋骨,又有正确的姿势,一口气练了三十五个,神采奕奕,把年轻人镇住了。
  第二天老王的血压到了一百八十。他和谁也没说,把一个太极降压仪挂在了脚脖子上。有识之士都说那是假冒伪劣产品,但老王戴了一天,晚上血压恢复正常。他想:“太极仪有助于填平代沟呀。”
  隔三差五的小兄弟就来看望老王。老王理解年轻人的心情,他们无所不谈,民主自由、政治经济、戏剧电影……本来老王总是一套一套的,而且老王的思维敏锐,意识超前,包罗万象,无所不知。可是一晚上与年轻人谈下来,各种对于人生、社会、政治、经济的新奇的说法,足够让他想得脑仁儿疼。
  往者已矣,来者也不好追!
  赢家
  老王的大孙子是象棋棋手。说起来还跟老王的培训有关。孙子自打两三岁上就跟爷爷下象棋,起初下不过时,哇的一声就哭。爷爷心疼孙子,所以年幼的孙子,在跟爷爷下棋时,是无疑的常胜将军。
  十五年以后,孙子还要跟爷爷下象棋,好心的爷爷还是以当年的心情,时时注意让着孙子一点,该支士的时候偏偏飞象,该跳马的时候偏偏拱卒。但不论爷爷怎样想方设法输给孙子,最后还是回回赢棋。
  老王的眼睛湿润了。
  空白
  老王的侄女晓文与新婚丈夫亲亲密密,恩恩爱爱,形影不离。
  一天晓文的丈夫突然接到边陲小城的邀请信,是研讨保险在小城的实施办法。临行前他俩依依不舍,泪流满面。晓文的丈夫告别说:很快会回来的,三天的会,一天的游览,第五天就到家了。而且还商定隔一天通一次电话。
  晓文的丈夫在到达目的地的当天就给晓文来电话了,但是没留自己的电话号码。晓文正要问那边的电话,那边的电话就挂上了。两天后,又来电话了,晓文丈夫说话时显出一种不耐烦的口气,他现在的电话还是问不出来,只好挂上电话。以后的日子,晓文只能等待电话。盼啊!盼啊!总是接不到电话。她急得无法去找老王诉苦,老王说人家是出差有工作的,也可能忙得顾不上。
  晓文掐着手指算,第五天、第六天……直到第三十天时,她的丈夫回来了。
  晓文抱着丈夫大哭,你怎么了,可把我急死了?她的丈夫目光痴呆,说:没怎么啊。
  从此,他们二人之间有了隔阂,有了猜疑。后来过了许久,晓文没有发现丈夫有什么问题,也就慢慢忘记了此事。又过了许多年,一次问起此事,丈夫的面孔又呈现了痴呆的表情,令晓文感到了永恒的空白。
  是的,空白是永远的。
  线索
  1959年9月11日,老王的住所失窃了。那时他刚刚结婚,住到一个小单元楼房里。他与妻子出了一回差,回来一看,房子有人进来过了,他的收音机、马蹄表、铁皮暖水瓶、两瓶二锅头还有七十二元现金都没有了。
  案件的发生非常奇怪,老王当时回到家里,只见一切整洁卫生,门窗无损,秩序井然。他不相信是真的失窃了。但又很难不信,因为差不多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丢失了。
  然而没有指纹,没有脚印,没有异味,门窗完整,没有开过,总之,什么都没有。
  派出所的人来了,保卫科的人也来了,作了笔录,照了相,不要夜餐补助,说是还要搞什么摸底排队。最后,无结果。
  老王的妻子半开玩笑地说:“也许是狐仙拿了咱们的东西,和咱们开开玩笑。”
  老王后脊背直冒冷气,他没敢说。头几天,他梦里看到了一只银色的狐狸,极美丽和有灵性。他不敢告诉妻子,他其实是爱上那只狐狸了。
  后来年长一些了,他想,人生当中确有许多难解之谜,不用说那些高深重大问题,就他家这点东西谁拿了,也不是容易破解的。可以说,拿他家的东西的人是N,或者是X;那么N或X又等于啥?是狐仙不是?谁知道?
  由于查不出是谁偷了老王家里的东西,历次运动中老王都受到了审查:“你的住所1959年9月11日失窃,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有其事还是你假报案情,掩饰自己,并干扰我专政机关工作?”
  决不,绝对不是,我的家就是失窃了。
  如果是真的,那么为什么没有线索,没有作案痕迹?
  老王心虚,无言以对,并且拼命回忆反思,没有线索到底是什么问题。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老王的历史问题查清楚了,政治态度有了结论了,没有制造假案也大体被认可了,老王的心电图脑电图肺叶分层扫描图也都做出来了,就是说也查清了,连老王的海内外社会关系、海峡对岸亲友状况也闹清了,就是他失窃的事到底应由谁负责查不出来。
  直到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遭到恐怖分子袭击的事件,老王才恍然大悟,9·11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或象征,或标志,或密码。
  有识之士都认为老王瞎掰,两个9·11只是巧合,没有任何联系,那个时候还没有塔利班,拉登也还只是小儿,美国也没有现在这样牛皮,再说,偷他家一个马蹄表有什么政治意义国际意义?两件事畸轻畸重,怎么能往一块儿拉扯?
  然而,既然没有别的线索,这就是线索,何况反恐大业还远未完成。老王估计,至少还要反五百年。那么,老王绝对不可以放弃这个线索、标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