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凌晨 2 点,一星期有 6 天都是如此,只有 星期天是承诺妻子的“休息日”。就算星期天,我也 会多次上机去看看我的实验是否在跑。一天 18 个小 时,一周 l00 多个小时,我坚持了三年半。
从 1984 年底到 1987 年初,我带着另一位学生 一起用统计的方法做语音识别。同时,其他 30 多人 用专家系统做同样的问题。从方法上来说,我们在 竞争,但是在瑞迪教授的领导下,我们分享一切, 我们用同样的样本训练和测试。在瑞迪教授的支持 下,我也慢慢得到了其他教授的认可。
在 1986 年底,我的统计系统和他们的专家系统
达到了大约一样的水平,40%的辨认率。这虽然还
是完全不能用的系统,但毕竟是学术界第一次尝试 这么难的问题,大家还是比较欣喜和乐观的。
1987 年 5 月,我们大幅度地提升了训练的数据 库,我又想出了一种新的方法(triphones)来建模, 不但能够用统计学的方法学习每一个音,而且可以 用统计学的方法学习每两个音之间的转折。针对有 些 音 的 样 本 不 够 , 我 又 想 出 了 一 种 方 法 (generalized triphones)来合并其他的音。这三项 工作居然把机器的语音识别率从原来的 40%提高
到了 80%
统计学的方法用于语音识别初步被验证是正确 的方向,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瑞迪也同样为我感 到欣喜万分,他决定把我的成果带到国际学术会议 上去演讲,让世界知道统计学的方法初获成功。而 我鼓起勇气对瑞迪教授说,“这是我自己做出的成果, 您可不可以让我自己去讲。”瑞迪教授马上回答,“好 啊。那很好,我马上给你订机票。”
就这样,我带着自己准备 4 年的成果,跟着我
的恩师出发了。有趣的是,那一天,我开着有 l5
年车龄的“老爷车”去接瑞迪教授,没有想到,刚 刚走到一半,整个车子都开始冒出滚滚黑烟,我和 瑞迪教授只好狼狈不堪地跑下了车。“不好意思,汽 缸爆了。”我掀开车盖里看到一幅狼藉的景象。“没 事,我们还是赶紧换坐出租车吧,否则要赶不上飞 机了。”瑞迪教授安慰我说。就这样,我们好不容易 拦下了一辆出租车赶往机场。后来,瑞迪教授的秘 书偷偷地告诉我,瑞迪教授其实被吓坏了,他害怕
地说,“再也不坐开复的车了。”
在这个国防部赞助的语音学术会议上,老师让 我演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各高校的瞩目。
当时,IBM 公司和斯坦福研究院的教授都非常重视 这个结果,来找我问了很多细节。
虽然识别率实现了跨越式的前进,但是我一直 在问自己,80%的语音识别率有没有可能再提高一 步?从学术会议上回来,我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小屋里, 继续做着各种试验和统计,希望有一天语音识别率 能够“更上一层楼”。每一天,我几乎都是困到无法 撑开眼皮才睡。
奇迹在某一天早上发生了,当我睡眼蒙咙地开 始敲程序的时候,忽然发现语音识别率一下子提高
到了 96%。“天啊我是不是还在做梦?”我揉了揉 眼睛,不敢相信。我赶紧把程序重新敲了一遍,发 现语音识别率果然提高到了 96%,一股巨大的幸福 的眩晕感觉涌了上来。在昨天晚上的一个程序中, 我只改写了一些细节,没有想到,正是对这些细节 的修改,让我的研究成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88 年 4 月,我受邀到纽约参加一年一度的世
界语音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赴会的一个月前, 我的导师瑞迪教授又给我上了一课,但是不是学术 方面,而是市场方面的。
他对我说:“学术演讲的 30 分钟,你只要讲 25 分钟就行了,最后 5 分钟你拿一个话筒传给观众, 让他们自己试试,这个系统是不是真的。”
我说:“但是,会场噪音很大,一定会打折扣,
达不到 96%,而且那么多日本学者,他们的口音我 的系统可没听过。”
老师说:“实际上你的识别率是 90%还是 96%, 没有什么差别。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要监测你 的识别率,而是要造成一个效果,让每个学者终生 都会记得,第一次接触不指定语者系统就是在纽约, 在李开复的演讲上。”
我说:“好吧,照你说的做。但是,识别的速度 不够快,让大家等太久不好吧。”
“没关系,我让系里面最厉害的黑客来帮你修 改程序,帮你做得更快。”瑞迪教授说。

他又说:“你该给你的系统取个名字了,这样他
们才知道如何称呼你的系统。你的奥赛罗系统都有 名字。”
于是,我给系统取了名字,叫做 Sphinx(斯芬 克斯,希腊的人面狮身)。希腊的人面狮身有人的脸 孔、狮子的身体、鸟的翅膀,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 狮子的身体代表宏伟的统计模型,人的脸孔代表人 的语音知识,鸟的翅膀代表系统的速度。
在这个会议上,我把 96%的语音识别率发表了,
也演示了 Sphinx 系统。结果就像瑞迪教授所预期的,
学术结果和演示效果相映之下,我的成果撼动了整 个学术领域。这是计算机领域里最顶尖的科学成果 了。语音识别率大幅度提高,让全世界语音研究领 域闪烁出一道希望的光芒,从此,所有以专家系统 研究语音识别的人全部转向了统计方法。
会后,《纽约时报》听说了这个成果,派记者约 翰·马可奥夫(John Markoff)来到匹兹堡对我作了 采访,文章发表于 1988 年 7 月 6 日,占了科技版首 页的整个半版。在这篇文章里,马可奥夫大力报道 了我的论文的突破。当时,我只觉得在和一个和蔼 可亲的记者聊天,事后,我才知道这是一名才华横 溢的著名记者,三次提名普利策奖,并在斯坦福兼
教。
后来,《商业周刊》把我的发明选为 l988 年最 重要的科学发明。年仅 26 岁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 亮相就获得这样的成功,让我感到很幸运,也让我 有了继续向科技高峰攀爬的动力。

26 岁的 副 教授
1988 年 4 月,我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 算机博士学位,这离我 l983 年入学只有 4 年半的时 间。在卡内基·梅隆的计算机学院,同学们平均 6 年以上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我用这么短的时间拿到 博士学位,又是一项新的纪录。
全家人都为我完成了人生的重要一步感到高兴,
在博士生的毕业典礼上,我所有在美国的亲人都飞
到匹兹堡,帮我见证了如此美妙和难忘的一刻。 礼堂响起苏格兰风笛欢快的声音,乐队里的人
都穿着 Seottish kilt,一种苏格兰的格子裙。在 毕业典礼上,博士生一一上台,接过校长手中神圣 的毕业证书,我们快乐地把博士帽抛在空中。照完 毕业合影以后,家里每一个人都抢着戴我的毕业帽 跟我合影。在这个时刻,我感觉到多年努力终于得
到回报。
晚上回到家,继续狂欢,先铃做了十几道美味 的中国菜,让全家人大饱口福。而在欢乐的气氛中, 我偷偷注意到了父亲的眼神,我第一次在他的眼中 看到了自豪,此前,我总感觉他看我时隐藏着一丝
忧虑。
博士毕业前夕,语音识别的成就已经让我在计 算机界小有名气。IBM、苹果、贝尔实验室等很多世 界一流的公司都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并且承诺了不 错的薪水,我面前充满了诱惑。
这个时候,聪明的瑞迪教授来到了我的面前,
望你能够留在卡内基·梅隆。虽然一般来说,我们
不建议本校的博士生留在本校教书,因为那样会在 学术上产生‘近亲繁殖’的问题,但是我们希望你 留在学校发展,因为你在语音方面的成就很可能为 学校再争取到国防部的学术经费。我们可以破格跳 过博士后,直接升你为副教授。”
“不过,”他又补充,“我们的薪水要比那些公 司少。”
看着恩师的热切眼神,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 中。而精打细算的瑞迪教授,干脆把我拉到了一间 教室里,他挽起袖子,居然像写程序那样,开始在 黑板上写起数字来。“开复,你看,如果你去微软、
苹果或者 IBM,你的薪水最多是每年 8 万美元左右, 如果你留在卡内基·梅隆,你的薪水是 5.5 万美元, 但是,”恩师提高了嗓音,“你在这里教书,每星期 你只要上 4 天班,剩下的一天,你可以给这些一流 公司做技术顾问,薪水大约是每天 1 000 美元,你
可以做 50 天,这样你就可以得到 5 万美元的额外收
入啦。”
“5.5+510.5》8”,瑞迪像演说家一样,把这 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写在黑板上,“怎么样,开复,你 觉得还值得吗?”瑞迪教授早就为我想好了收入问题, 他像邀请一个足球队员上场作战一样,拍着我的肩 膀说,“来吧,小伙子,加入吧。”
看到老师这么热情,又这么顽皮,我忍不住笑
了。
在恩师的盛情邀请下,4 月,我决定留在卡内 基·梅隆大学教书。那个时候,各大计算机公司的 人还在不断向我“暗送秋波”,不过,我不再陷入选 择的痛苦中,对于所有的邀请我都婉言拒绝了。无 论出于自己的爱好、利益,还是对恩师“知恩图报”, 我都认为,留在这里继续教学和研究,是一个完美 的选择。因此,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栋房子,在匹 兹堡安顿下来。
26 岁,我成为卡内基·梅隆里最年轻的副教授。 接下来,我度过了两年相对轻松安逸的日子。
在学校教书是相对轻松的,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
事,让我轻松度过了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由
于留校,我继续在语音识别方面进行研究,因此我 的恩师瑞迪教授又成功地向国防部申请下每年 100 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他会划拨一些给我,加上我自 己每年也有 6 万美元国家科学基金的经费以及 4 万 美元德州仪器提供的经费,这样一来,我每年可以
得到 20 万美元左右的科研经费。那时候,我招收了 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生黄学东在我的小组里做博士后, 又带着三个博士生,因此,这个五人小组继续在“语 音识别”的课题上探索,每年国防部的测试中,我 们都会胜出,保持着最精确语音识别系统的桂冠。
正如瑞迪教授预想的那样,我果然受到各种各 样科技公司的邀请,成为一个计算机技术顾问。这 是一个相当轻松的工作,有时帮加州语音公司修改 程序,有时帮纽约电话公司做语音计划的审批,或 是帮硅谷风险投资公司分析案例。那是我“走遍美 国”的日子,我通常会在周末提前飞到目的地,先 大吃大喝两天,看看街景,周一才会去干“正事”, 那时,我最常飞的两个城市是旧金山和洛杉矶。每

次我到了洛杉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一家自助餐厅
吃饭,那里的最大特色是生鱼片和寿司无限制供应,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大喜过望”,以后便成了这里 的常客,每次都吃到出门只能“横着走路”。过了几 年,这家叫做“灯塔”的连锁店发展到整个美国,
证明了我的确是“独具慧眼”。
那段时间。东京和台北的研究所也会请我去作 演讲。当时去东京的研究所,研究员们全部像医生 一样穿着白色的大褂,我走进会议室准备作演讲时, 他们全都毕恭毕敬地站起来热烈鼓掌。研究员们听 演讲的时候,神情非常专注,但是他们通常很害羞。 当我说“如果有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的时候, 他们总是很安静,什么问题也不问。而研究所的所 长经常在演讲之后请我吃饭,在吃饭之前,他毕恭 毕敬地递过来一只白色的大信封,里面是我的顾问 费——1 500 美元。
那段时间,父亲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他在我们 匹兹堡的家里前后住了半年左右。父亲还是孜孜不 倦地作着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读

书人的典范。每天早上我上班时,会开车把父亲送
到匹茨堡大学的东亚图书馆,晚上下班时接他回家, 中午他就买个简单的三明治在图书馆里吃。他总是 告诉我们,作为中国没落和崛起的一个见证人,他 有义务在他的有生之年,把他所看到的一切、所研 究的一切写下来,留给后人。
一个 80 岁的老人如此用功,让我们全家都非常 感动。有一天,我发现他书案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 纸,上面写着“老牛明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确实是父亲自我鞭策、奋斗不懈的最佳写照。
这段时间,我和父亲有了更多的接触。他对中 国的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尽管父亲还是言语 不多,沉默寡言,但是提到中国的时候,眼神里总 是流露出悲伤和怀念。他一直期望家人中有人能够 回到中国工作。但是哥哥比我大 26 岁,定居美国多 年,因此他对哥哥的回归已经不抱期望。因此,他 总是在问我:“是不是有机会把你做的最先进的研究
带回祖国?”而年轻的我,总是无法深刻理解他的感
受。
在读博士的那段日子,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的
机会降临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苏东庄教授为中 国申请到一笔联合国基金,那笔基金可用于专门为 在计算机领域落后的国家提供帮助。老教授在学术 期刊上看到我的名字,知道我是在美国长大的台湾 小留学生,在计算机语音识别方面做出过成就,因 此他辗转找到瑞迪教授,希望让我去一次中国,给 研究信息技术的人们讲课。就这样,我开始准备我 的中国大陆之行。
一个 28 岁的青年,将要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籍、 自己真正的故乡,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虽然父 亲总是对祖国怀有深深的感情,但是我毕竟从未在 中国大陆的土地上行走过,当时我对中国内地的了 解,和很多美国青年一样非常模糊。
念博士时,我接触过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 他叫沈为民,比我大 7 岁左右,是下乡之后才考上 大学的,后来他经过艰苦的奋斗,才来到卡内基·梅 隆。他有几件事情真的让我惊叹不已,印象最深的 是,当我们大家都在计算机上写程序的时候,只有

沈为民并不急于上机,他把一行行的程序写在纸上,
反复地看。我们非常惊讶,问他,“天啊,你怎么不 在计算机上写?”他说,“在中国,我们都是这样的, 我们没有那么多计算机啊。所以我们都是写在纸上, 然后老师给我们修改程序。”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 把程序写在纸上的做法,我闻所未闻,更不敢想象。 沈的勤奋和努力也让我们感觉到惊讶,他克服了很 多语言环境的因素,最后拿到博士学位。除了感叹 于沈的勤奋外,我也朦胧地感觉到,中国的计算机 科学还比较落后。
1989 年的上半年,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大连机 场(飞机因天气原因先降落在大连,然后我坐火车赶
往北京)。我眼前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的着 装很朴素,四周的建筑也很灰暗。第一次,中国大 陆的面貌呈现在眼前,无论是建筑、马路,还是街 上的自行车,都是灰色的、陈旧的、落后的。它带 给我这个年轻人太多的感慨。
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课程,也吸引了很 多中国的知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教授和学生,以及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同时邀请我
在各个机构讲课和演讲。因此,我一共在中国开了 四个星期的课程。每一次讲课时,各个学校的学生 都会赶过来,他们对世界先进的技术非常好奇,听 课的时候专注之极,尽量把每一个字都记在笔记本 上。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知道他们没有渠道了 解更先进的技术发展,也没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 机会。因此,对于我的到来,他们倍感珍惜。北京 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很勤奋,白天听完我的课,晚 上就去编写程序。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食堂也让我感到震惊,食 堂样子很破,进去以后发现一个菜只要几毛钱。每 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个硕大的饭缸,打了菜和饭以后,
在饭缸里一混,然后边吃边走回宿舍。
我的伙食也在信息学院的食堂解决,但是有专 门的厨师给我做“小炒”,待遇自然不太一样。我很 惊讶地和厨师聊天:“他们为什么要边走边吃啊?” 厨师则不以为然,“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啊难道你们 美国不是这样吗?”

那段时间,周一到周五我给学生们讲课,周六
周日,学生们就带我去游览名胜古迹。颐和园和故 宫让我感受到了博大的中华文化,长城让我见证了 古代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让我对古老的中华文明肃 然起敬。晚上,他们带我到街道上吃地道的中国菜。 有一次,学生们告诉我一定要品尝一下北京的 “东来顺”火锅,因为那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有一天晚上八点多,我慕名来到了王府井的那家“东 来顺”火锅店。没想到,一名服务员懒洋洋地告诉 我,“我们快下班了,不卖火锅了,您要吃就只能给
您做一盘炒鸡丁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哪有八点多就要
下班的?我坚持说,“我还是要吃火锅,因为来火锅 店就想吃火锅啊。”这样一来,服务员的态度强硬起 来,“你要是现在不点菜。一会我们连炒鸡丁也不给 你做了。”我哪里见过这个架势,赶忙乖乖地说,“啊, 这样啊,那我还是吃炒鸡丁好了。”没想到刚刚吃了 两口炒鸡丁,服务员就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说,“同志, 结一下账,我要下班了。”“什么?我还没吃完呐?你
怎么就要结账?”我的眼镜差一点掉下来。可是,服
务员还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是啊,我要下班了, 结完账我就要回家了。”这种经历对于当时的我,真 是一种奇观。我赶紧掏出钱包付了账。而当我吃完 这盘炒鸡丁后,另一种不能想象的景象出现在我面 前。服务员真的下班了,而所有其他桌子上的残羹 冷炙就那么堆在那里,无人顾及。这种特色服务,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多年以后,我才能真正理解,那正是中国由“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 特殊画面。也正是这种久远的记忆,让我更加理解
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
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 4 个星期里,是我第一 次有机会接触自己的祖国。我想起父亲早年的经历, 想起了母亲千辛万苦的逃亡生涯,想起了我 l0 多年 来已经习惯的美国社会,想起了在读博士的时候看 到的中国同学。一方面,我心里感谢母亲,当年坚 持把我送到美国当留学生,让我接触到了世界最先 进的教育。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国的同学们那么渴

求与世界接轨的知识,但是渠道又那么匮乏,他们
和我一样是炎黄子孙,和我年龄相仿,和我一样聪 明,比我更勤奋。但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环境让他 们无法发挥潜力。我感觉到肩头的责任,我下定决 心,如果有机会,将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多年以后,我回到祖国,开始关注大学生,除 了父亲的影响,还和我早年的这段经历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第五章 工作在 苹果
   ■你是想 一辈子 写一堆像 废纸一 样的学 术论 文呢?还是要 来真正 地改变世 界?
   ■克制住 每件事 都要自己 过问的 想法,充 分信 任员工, 给员工 一定范围 的自由 。我深 信,这 才是 真正有艺 术的管 理。而且 作为管 理者, 当员工 的价 值观与公 司的不 符时,你 要大胆 做出决 策。
   ■到后来,我们渐 渐明白,创新不 仅仅是 做出 一项前无 古人、 后无来者 的技术 ,创新 也可以 是一 个比较广 义的创 新,商业模式 的创新 、产 品的创 新、 技术的创 新,甚至把 别人做过 的概念 重新汇 集起来 , 也是一种 创新。
   ■制定并 与员工 分享美好 愿景,能 充分激 发员 工的参与 感和积 极性,可 以让整 个团队 保持激 昂的
 
斗志和坚 定的方 向,这是领导 艺术的 重要组 成部分 。
我诅须承 认,这 是我最美 好的体 验。
■经过 6 年在苹 果的浸润 ,我理 解,苹果 的平 等、自由 、民主 的风气固 然好, 但是, 公司还 是需 要一个有 战略眼 光的决策 者,需 要一个 核。人 物来 维护公司 的文化 。
最酷 的 苹果
当教授的日子既轻松又快乐。根据卡内基·梅 隆的制度,如果我接着干几年副教授,就有可能得 到终身教授的职位。
教授终身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授的学术研 究不会受到政治和商业的牵制。在美国的大学里, 新老师有一段六七年的考察期,学校会考察其学术 水平和职业道德,以决定是否授予其终身制教授的
职位。
尽管如此,我已经开始感到前路茫茫。有一些
“非学术”的事情开始困扰我,为了帮学校拉经费,
我既要找华盛顿议员的助理去“搓饭”,又要千方百 计讨“国防部经费专员”的欢心,学校里拉拉杂杂 的事也多,就连一个“改进校园绿化”的讨论会,
我都必须参加。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发表的论文, 总是躺在那里,等着变成一堆废纸,即便一辈子论 文等身,对世界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想到这些,我 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困在了象牙塔里,越来越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