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之治-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愣住了,百官也愣住了,议论声渐起。
  李世民终于缓和下来,摇了摇头:朕后悔刚才这么问,(对禇遂良)你说得对。
  所有人击笏。
  李世民:不过,大理卿孙伏伽常常在百官前面说他在隋朝做令史的事,令史和县尉都是外九品,他好像并不在意。到底是大理卿明白事理呀!
  两仪殿中,李世民对房玄龄发脾气,房玄龄一句话也不敢说。
  李世民:你是左仆射,怎么管起我宫里的事来了。
  房玄龄:是臣的错,臣不该过问宫中的事。
  李世民:月华门年久失修,已经斑驳陆离,朕让姜行本修饰一下,两位大人却盘问个没完。好像宫里干了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大家终于明白了发生什么事情。
  魏征:陛下,臣有两件事情不明。第一不明陛下为什么责怪,第二不明大臣为什么道歉。
  李世民:事情我不是讲过了吗?
  魏征:宰相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天下事无所不统,宫内应该也不例外。况且他只是问问,并没有干涉,何罪之有?天下事,有合理有不合理,即使是陛下的事情,合理臣当助理完成,不合理当建议去除。宫内修造,何尝不是如此。我真的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发火,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道歉。
  李世民脸上很挂不住,低头思考,全场沉闷,安静异常。
  李世民敷衍地:国事繁重,如果宫中修门这样的小事,左仆射都纠缠个没完,不是要误了很多大事吗?
  魏征:事大事小,不问清楚怎么能知道?
  李世民:朕宫里的事就不劳左仆射大人操心了。
  魏征:陛下为天子。天子之事是天下事。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大局,怎么能随便为之呢?我看陛下是在敷衍我们吧。
  李世民怒气冲冲的:魏征!我对你一忍再忍。我看是对你太纵容了!你不把朕放在眼里,滥用我对你的宽容,几次三番诋毁朕的名誉,在朝堂上公然羞辱朕。你知罪吗?
  魏征:臣不知罪。
  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地发作了:来人,给我拉下去,革去一切官职,发配到凉州流放。
  魏征大义凛然,毫不在乎。房玄龄却先慌了手脚,跪在李世民面前。
  房玄龄:陛下,万万不可。革了魏征的职,还怎么让忠良信服陛下呢?
  李世民也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后悔:难道我就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房玄龄:魏征一片忠心,只是处事方式有欠妥当。陛下就饶了他吧。
  李世民:你们都下去吧。我现在心里很乱,想静一静。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知趣地起身退出殿去。大臣中,只有魏征一人留在殿内。
  李世民看了一眼留下的魏征:你怎么还在这儿?
  魏征:我觉得陛下还有话没说完。
  李世民:你是在等我向你道歉吧。朕今天还确实有一个人之常情的事。你说,在这朝堂之上,我最听谁的?
  魏征:陛下只听正确的意见,错的话,不管谁说的,都不听。古人曰: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所以,凡是正确的东西,不论是谁,都应该鼓励。
  李世民:你为什么偏偏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朕过不去呢?
  魏征:陛下,关于皇帝礼仪的尊崇,从叔神通以来,历朝历代,哪个没有施行?就是现在,臣的言论,不都是按照尊崇皇帝的礼仪在进行?臣下参拜陛下,三呼万岁,谢恩拜舞,仪典详细规定,谁人不在遵守?
  李世民:为什么那么多的礼仪都遵守了,偏偏不给皇帝一点面子呢?
  魏征:朝堂之上,君臣商议国事,就是大臣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从皇帝来说,正是尽皇帝的职责。皇帝在尽责,臣下不应该尽责吗?
  李世民:当然要尽责。
  魏征:可是臣下有不同的看法,却不当面说出来,这能叫尽责吗?
  李世民不语。
  魏征:所以,这朝堂之上,君臣之间,臣下是否做到知无不言,涉及国家治理。最终治理如何,千百年之后,关涉着皇帝的历史评价。
  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我的脾气,有时是很拗的,想不通的事,就是过不去。想通了呢,立刻就舒心了。
  魏征:尽忠尽责,正是臣下的本分。而导引臣下尽责尽忠——
  李世民笑:是君王的本分。
  太极殿,唐朝半月一次大朝会。
  李世民在训话:魏征跟朕说过,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朕十分欣赏。但是,知易行难,朕虽然深明其理,却不能很好履行。前日,魏征在众臣面前谏正朕的错误,朕却不能接受,一时气恼,几乎革了魏征的职。朕在这里当着众爱卿的面,向魏爱卿表示歉意。是朕的不对,导致爱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朕从此事中获取了教训,希望众位爱卿也能从中获得教益。魏征接旨。
  魏征出列:臣在。
  李世民:你接受朕的歉意吗?
  魏征很坦然地:臣接受。
  全场一片哗然。
  权万纪立刻出列:奏陛下。魏征失礼,应当给予处罚。
  李世民对魏征:御史的建议你认可吗?
  魏征:臣依照陛下的指示回答,并无失礼之处。
  李世民:朝礼是这样规定的吗?
  魏征:朝礼虽然不是这样规定,但陛下说过,虚礼不敌实情,并要求臣下依照实情办差。现在,陛下道歉是实,臣若虚礼不予接受,等于不给陛下改错的机会。更何况,臣也以为陛下道歉是真诚的,所以真诚接受。毕竟,犯错容易改错难,陛下今天能够如此对待魏征小事,就一定能够认真对待天下大事。陛下真诚,感人至深,臣下若虚礼应付,吾谁欺,欺天乎?
  全场寂静。权万纪愣在当场,不知如何继续。
  李世民尽力压抑自己的感动。很平静地说:魏征这番话,发自肺腑,字字珠玑啊。好,朕宣布,赐魏征二百匹丝绸。
  魏征:臣不敢接受,这是无功受禄。
  李世民:你兢兢业业,且随时以诚相待。你为朝廷树立了正气,这是大大的功劳。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十一月初三。
  两仪殿李世民坐在案几后,阅览奏章。内侍入,呈上凉州来的吐谷浑军情驰报。李世民接过来,看了一下,放在案几上,李世民继续阅览拿在手上的奏章,焦虑。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右仆射李靖的病情你知道吗?
  房玄龄:右仆射已经有时日不能到尚书省了,他过去常年征战,现在老了,今年有六十四岁了吧?病自然就上身了。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我应该去看他一下。吐谷浑最近骚扰边境,凉州已经来过几次驰报了。事情真的严重起来,右仆射却病倒了。
  房玄龄:真的有变故的话,兵部尚书侯君集可以带兵的。
  李世民望向远处,停了一会儿:右仆射军威盛大,光是他的名字,就足以消除一些边境事端。这样吧,你拟一个诏令,我准予他辞去右仆射,但是请他一旦病情好转,无论如何两三天要进宫一次。对,他辞职了,要给他特进,三品以上的待遇。
  房玄龄:要不要做他病好了的假情报,用来威慑吐谷浑?
  李世民:看凉州的驰报,还没到很严重的地步,只要他能进宫,就好。
  李世民拿起另外一份奏章:吐蕃赞普的使节过两天就要到长安了,他们的赞普勃萃野?弃宗弄赞(现称:松赞干布)请求迎娶我们的公主。你怎么看?
  房玄龄:陛下应该还记得,当初吐蕃赞普听说东突厥可汗、吐谷浑可汗都娶唐朝公主,就派过使节来朝见,那次他们带了不少金银珠宝,也是请求迎娶唐朝公主。当时陛下没有许可,就派使节冯德遐去吐蕃安抚。结果吐蕃使节回去告诉赞普说,他刚到长安的时候,唐朝待他非常优厚,答应吐蕃迎娶公主的要求。可是,吐谷浑可汗也在长安,从中挑拨,唐朝就冷淡他了,结果拒绝通婚。
  李世民:这个使者该杀!
  房玄龄:吐蕃赞普当然大怒,就出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只好向北逃,丢了很多人口牲畜。吐蕃强盛,剽悍善战,吐谷浑现在也是元气恢复,不断骚扰我们,所以,对他们,我以为不能轻起战端,因为战则未必能胜。如果能答应吐蕃迎娶公主的要求,我们起码可以安定住一方,真的与吐谷浑征战,就好办多了。再如果,吐蕃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就更好办了。
  李世民:对,合纵连横。我们要选出一个公主。
  房玄龄:选公主的事,是陛下的家事,由陛下定夺。
  李世民:选公主的事,不是我的事,是朝廷的事,是大唐的事。
  马球场,众人在打马球,皇家儿女互有攻守截击,李世民骑在马上观看,长孙无忌、房玄龄随侍在侧。攻守截击中,文成公主剽悍妩媚,长孙无忌注意到文成公主,与房玄龄侧耳,李世民一直盯着文成公主,没有回头。
  文成公主看向李世民他们,将截到的马球击向三人,球滚入帷幕。李世民在马上回看,文成公主策马过来,直接进入帷幕,从马上用球杆欲赶出马球,李世民微笑着横马堵在帷幕口。
  文成公主:陛下,请让我出去。
  李世民:你答应我一个事情,我就让你出去。
  文成公主:不知道什么事情怎么答应?
  李世民:那好,我让开。不过,你就失去了一次显贵的机会。
  李世民策马移开,文成公主将马球击出,疑惑着策马经过李世民身边。文成公主走出不远,勒马回来:什么显贵的机会?我身为公主,难道还有比公主更显贵的吗?
  李世民:你听说过皇后吗?
  文成公主大惊:皇后?陛下你疯了?我怎么会做你的皇后?
  李世民大笑: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君王。
  文成公主:我不明白。大唐的君王,天下只有一个。陛下是天可汗呀。
  远处一阵欢呼,文成公主回头,高阳公主驰马进入场地,
  文成公主:我们赢了。我们要和高阳公主她们搏一下。高阳公主太骄傲,我一定要打败她。
  李世民:高阳公主不可能做皇后,而你,答应了,就可以做皇后,做了皇后,你就永远赢了。
  文成公主:是吗?那我答应。
  李世民微笑,策马走开:到我这边来,我告诉你成为皇后的办法。
  文成公主随上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微笑着看李世民他们离开。
  马球场帐内,文成公主:大唐要把我嫁给一个我没见过的人吗?
  李世民:大唐要把你嫁给一个你没见过的吐蕃赞普。
  文成公主:吐蕃离长安有几千里远,这是……这不是流放吗?我不离开长安。我要打马球。
  李世民:离开长安一样可以打马球,你会有自己的马球场,你会有你自己的一切。
  文成公主想了一会儿:我听说吐蕃人不但不洗脸,还要在脸上涂泥。
  李世民觉出文成公主心思转过来了,微笑:噢,我做皇帝之前,也经常不洗脸。我经常要带着我的军士们长途奔袭,有时候两天吃不上饭,更洗不上脸。可是我打下了天下,让你们尊贵起来,让你们可以打马球,让你们歌舞宴会,让你们世世代代快乐下去。如果我是你们,我会想,我要做什么,才可以让大唐有世世代代?只打马球?只歌舞宴会?
  文成公主听懂了,有了不相称的严肃。
  李世民:吐蕃很强大,如果要他们不与大唐为敌,我们要做一些事情,他们的王请求迎娶唐朝公主。你是唐朝公主,你嫁过去,你就会成为王后,你成为王后,吐蕃和唐朝就会世世代代和好下去。
  文成公主沉默着。
  李世民:你答应了?
  文成公主点点头,泪涌出:我舍不得长安。
  李世民:你可以把长安带走。
  文成公主不解。
  李世民:凡是你喜欢的,我都让你带走。
  文成公主:我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李世民有泪花:去了,就别回头。
  李世民斟酒,递一杯给文成公主。举杯,文成公主饮。
  李世民:这酒你喜欢吗?
  文成公主点头。
  李世民:你把葡萄秧带一些到吐蕃去吧,我还许你随身带过去酿酒的工匠。
  经过周详的准备,文成公主将在七年之后远嫁吐蕃王。
  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浑攻凉州。两天后,十一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诏讨伐吐谷浑。
  太极殿李靖坐在李世民前。
  李靖:平定突厥,陛下没有说过我老,才过去四年,陛下就说我老了。我平定突厥时候的战马,今年已经七岁了,可是它一听到有马跑过,就不断嘶鸣,以蹄刨地,完全不像七岁的马。无仗可打,像我这样的人是会生病的。
  李世民微笑:刚才我看到你坐下,礼拜,还有些犹豫。
  李靖迅速站起来,李世民示意李靖坐下。
  李世民:将军不必显示给我,坐下坐下。
  李靖有点缓慢地坐下:我确实老了。不过,这次我一定要领兵。
  李世民大为高兴。
  十二月初三,李世民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指挥各军。
  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
  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
  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
  利州都督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
  连同突厥部落军,共同进击吐谷浑。
  闰四月二十三日,李靖在曼头山击败吐谷浑军。
  闰四月二十八日,李靖在牛心堆击败吐谷浑军,又在赤水
  源再击败吐谷浑军。
  贞观九年五月初六,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逝世,年七十岁。
  五月初十,李世民守丧。命五月十一日李承乾开始执国事。
  唐军奔驰在高原上。李靖率各道穿过积石山、黄河发源地,抵达且末,吐谷浑最西面。在沙漠地区,唐军将士们刺马出血,饮血解渴。
  李世民对房玄龄:征伐的事,今天有什么驰报?
  房玄龄:陛下大丧在身……
  李世民:大丧是我的事,大唐的事现在是西部的征伐,不许误报。
  帐外,哀鼓声传进来。房玄龄将驰报呈给李世民,李世民阅览,点点头。将驰报递给房玄龄。
  此时,身后传来鼾声。李世民回头看,李承乾垂首睡着,李泰急忙做拭泪状,李世民咳嗽,示意,李泰捅了一下李承乾,李承乾惊醒。
  公元635年,贞观九年五月十八日,李靖报告李世民,征服吐谷浑。五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诏,特准恢复吐谷浑,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胡吕乌甘豆可汗(十八任)。
  第三十三章
  两仪殿。
  李世民:今天有一个紧急事情需要商量。凉州去年大旱,今春连种子都无法解决。李大亮送来急报,请求朝廷支援。
  韦挺:现在长安的存粮还有一些,除了满足长安的两年用量外,还有一些战备储备。如果支持凉州,则有相当的困难。从数量上说是可以的,主要问题是运输。运输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粮食。从长安到凉州,两千多里,人畜都需要粮草,返回的时候也一样。一般情况下,运十石,要吃八石,根本得不偿失。
  侯君集:凉州属于要害地区,吐谷浑虽然刚刚平定,但来往凉州的客商之中,有的就是部落移动,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变成强盗。凉州稳定,很关键。
  房玄龄:恐怕只有采取传统办法,允许凉州民众外出就食了。
  李世民:现在的情形是有许多民众,不待批准,已经外出了。
  魏征:戴胄曾经有过一个办法,就是恢复隋朝的社仓制度。
  李世民:好。这样吧。立刻拟旨给李大亮,允许他们外出就食。
  李世民从两仪殿出来,看见杨贞站岗。
  李世民:你们家乡,怎么预防荒年啊?
  杨贞:回陛下。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粮仓。
  李世民:那小户人家呢?
  杨贞:小户人家一般是联合。关系好的邻里,或者亲戚之间,联结成一个社。共修一个粮仓,每年向粮仓投放粮食,等到荒年的时候,就有粮食吃了。
  李世民:好年景多了,储备不是没有用了吗?
  杨贞:粮食可以放置七年八年都没有问题。没有荒年当然更好,粮食积累多了就更保险了。即使没有荒年,每年也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把粮食放出来,加上五成作为利息,到秋收的时候一并回收。
  李世民:五成,不是太高了吗?
  杨贞:如果是大户人家放债,都是十成的,更高。而且,这五成利息,也是归大家共有,等于是增加储备而已。还能避免大户盘剥。老辈的人说,这个办法是祖宗传下来的。
  李世民:对了,那按照什么投放粮食呢?是按照人口,还是田亩呢?
  杨贞:什么样的都有,多数的社,是按照户。投放的时候按照户,发放的时候也按照户。这样,大家都公平。
  李世民:是,这确实不错啊。礼失求诸野啊。
  两仪殿李世民在两仪殿中与众臣议事。
  侯君集:民间确实是这样的。不过,这样一来,大户和小户的负担看起来一样,其实小户负担要大了。因为大户和小户的财力不同啊。
  房玄龄:也可以考虑按照人口,或者田亩的标准征纳、发放。
  韦挺:按照人口征收,按照人口发放。这倒是有道理。反过来,按照田亩征收,按照田亩发放。这样也行。总之,得考虑征收与发放的标准一致。
  侯君集:征收与发放的标准一致,看起来合理。但是大户小户的负担不同,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韦挺:标准一致,施行起来顺理成章。总不能按照田亩征收,按照人口发放吧。前后一致,受益人的情况也一致。否则,则等于富人出资,穷人受益。施行起来,大户肯定反对。地方政府也为难。
  魏征:相反的倾向也一样会受到反对。这项制度的建立,朝廷的出发点一定要明确。按照一般情况说,大户人家自己通常都有粮仓,这个新制度是否实施,他们是无所谓的。所以,朝廷应该明确,这项新制度就是为普通百姓设置的。大户反对也好,支持也好,朝廷都必须坚持到底。否则,即使实施便利,受到大户支持,也等于没有达到目的。
  房玄龄:我们的这个新制度,大户一定是反对的。因为,这个制度一旦实施,大户的一个财源就被断送了。他们通常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发放高利贷,灾年尤其严重。
  李世民:我们就站在救助弱者的立场,采取以田亩征收,以人口发放的标准。就叫它为义仓。都省和户部,立刻开展这个工作。这次义仓建设,决不简单啊。义仓建设涉及土地问题,既关键又突出,不下大决心是不行的。制定一项利国利民的制度,也是为子孙造福。就让席辨去做吧。
  李世民在一个手卷上批了几个字,然后递给韦挺。
  李世民:国家大事在地方,你们御史台要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使。
  韦挺:是。现在人手还够用。
  李世民:那个马周怎么样。
  韦挺:人是聪明人,不过朝廷需要的是各方面修为都要出色的。要找忠臣必到孝子之家。心性精神,还是要从小训练的好。
  李世民讥讽地:是啊,大家族里,比如你关中韦氏,就是人才辈出啊。难道你没听说过,用人如器啊。
  韦挺:是是,这是圣人说的。
  李世民:如果天下的器物都长成一个样,怎么用?一个人应当扬长避短,大家族的人也有短处啊。让马周出使凉州,代朕慰问灾民。
  两仪殿,李承乾与李世民对坐。
  李世民:你处理朝政,辨别大事理,还可以。以后,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可以委托给你了。可是,我听说你过于喜欢游猎。
  李承乾严肃地:狩猎是训练军事,我为太子,不能荒废军事。
  李世民拿出一个奏章:是,狩猎是为训练军事,可我说的是你过于喜欢。太子宫右庶子(张玄素)的奏章这样说。
  李承乾:啊,右庶子当然说得对,看来我过度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拿出另外一个奏章,打开看了看,放下:你转呈给我的这个奏章,我看了。你做得对。
  李世民又拿起那个奏章,掂了掂:这个高甑生,随我一路打天下,按情理我应该相信他,可是,他告李靖谋反,我又相信李靖不会谋反。如果是你来决断,你怎么决断?
  李承乾:我不能决断。
  李世民:你将来要决断的事里,会有很多这样的事,你要学会决断这样的事。第一,你要做什么?
  李承乾:调查,再复验。
  李世民:仍然是你怎么判断复验的结果?
  李承乾:一件事情如果有隐瞒,常常会两次说的话有差别。从差别当中再去复验。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点头:好,好。但是你没有提到参验以前的案例。这就是读书的用处了。书总是告诉我们以前的经验,我们一生不会遇到那么多事情,读书无非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帮助我们自己。多听别人说,难听的,不同意的,要压住自己的怒气,否则别人就不会再说了。他们不再说的话里,有很多有用的东西,你也就再也听不到了。再叫别人说,是非常难的事情。
  李承乾:陛下的教诲,儿臣谨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