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荒唐!他失笑地摇了摇头。
  但他还是继续向前走去。
  毕竟是堂堂的国尉府,也许会有一些军事方面的资料呢?看一看又何妨?他这样对自己解释道。
  他走到到路尽头。向右拐,再穿过一片小树林。
  从树林中走出来,他愣住了。
  看得出,那曾经是一座恢宏壮丽的府第。
  石雕的猊依然威严地守在门口,几根枯黄的蒿草从他的脚爪缝中伸出来,在寒风中摇曳。一直不知名的雀鸟正站在它的头顶张望。
  见有人来,一振翅“忽啦啦”地飞走了。
  朱漆的大门半敞着,上面的漆已斑驳脱落。可以看得见门内的庭院里生满了半人多高的杂草。他伸手把门推开一点,一阵难听的“吱呀呀”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他跨进门槛,草丛里跳出一只兔子,三跳两跳逃走了。
  怪不得刚才那人神情如此古怪,原来他所问的是一座废弃已久的老宅。
  他小心翼翼的穿过一件件或摇摇欲坠、或半已倾倒的厅堂台榭,一边走,一边仔细地看。他不知道他究竟想看什么,看来看去也没有看到什么。这里和所有的弃宅一样,霉味、蛛网、尘埃充斥其间,还有几只好奇的老鼠,从黑暗的角落里瞪着明亮的小眼珠子看他,似在琢磨这个闯入者的来意。
  转过几堵残垣断壁,眼前忽的开朗起来。
  这是一片不大的竹园。虽然遍布的野草几乎遮蔽了原有的景致,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夹杂其间的珍奇花木,依稀显示着主人昔日的豪奢生活。
  他没有向那些珍奇的花木走去,他走向园中的一棵粗大拙朴的槐树。
  如果是夏天,这棵树一定是这园中最好的纳凉所在。黄白色的小花会吸引到许多嗡嗡叫的蜜蜂和各色蝴蝶。但现在,它是这里最单调无谓的植物。在寒风中掉光了叶子后,他那粗大的树干看起来实在一无足取。
  那他为什么还要向那棵树走去?
  因为第一次见到师傅,便是在一棵槐树下吗?
  老人坐在一棵大槐树下,微微佝偻着背,出神的望着远方。有时随手捡起根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似乎百无聊赖,又似乎心事重重。
  没有人关心这个陌生的老人从哪里来,是什么人。谁在乎呢?大家都要忙自己的生计。
  一个孩子为了逮着一只蚱蜢跑到老人面前。蚱蜢跳到老人信手画下的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间。孩子屏息静气,悄悄地举起手。好极了,不要动……
  孩子的手迟迟没有落下,蚱蜢早已逃走了。
  孩子被那玄妙的图形迷住了。
  他拨开野草,向那棵大槐树走去。
  已经多少年没人在这棵树下乘荫了?十年?二十年?它寂寞吗?它会在凄清寒冷的夜里回忆起夜夜笙歌的过去吗?它还记得那位秦王曾近以平礼相见,衣服饮食与之同的主人吗?他知道为什么这个名动一时的奇人后来会销声匿迹吗?
  蓦地,他停住了脚步。
  他的心一阵剧跳。
  一个人背对着他坐在树下一块青石上,花白的头发,背微微有点佝偻。
  一阵冷风吹来,他打了寒颤。这人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座已荒弃许多年的老宅了?难道……
  “谁?”那人沉声问道,同时转过身来。
  是一个面容矍铄、目光锐利的老人。
  他松了一口气。不是鬼,是一个正常人。当然,也不是师傅。他心中隐隐泛出一丝失望。
  老人上下打量了他一阵,冷冷得道:“这里没你要的东西。你来晚了,可以拿的东西十几年前就搬光了。除非你对那些瓦砾感兴趣。”
  韩信一怔,但旋即明白了:老人八成是前秦遗臣,把自己当成正大肆掳掠的楚军将士之一了。于是道:“先生,你误会了,我不是来……”
  “我建议你去赵高府,”老人道,“那是一个好地方,金银珠宝十天半月也搬不完。”
  韩信无奈的一笑,看来解释是没有用了。想了想,他一拱手道:“在下韩信,敢问先生……”
  “我也不怕告诉你,”老人冷冷道,“我叫仲修,是秦朝的太史。”
  韩信道:“请问仲先生,此间的主人……”
  “早不在了。”仲修的声音又硬又冷,明显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不在,通常有两种解释,韩信不知道他指的是哪一种。欲待进一步询问,老人又一脸冰霜,韩信只得叹了口气,道:“可惜。”
  “可惜什么?”仲修冷笑道,“他要是还在,你们能进的了咸阳?”
  韩信怔住了。
  项羽那超越了复仇的滥杀已是尽人皆知,咸阳没来得及逃跑的秦朝官吏如今人人自危,躲都来不及,这个老人居然还毫不掩饰他对征服者的蔑视。
  不知怎的,韩信对这个浑身带刺的老人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敬意。
  这似乎不太应该。秦朝暴虐,人人痛恨,他怎么能敬重一位至今还在为它效忠的官员呢?
  也许是因为现在已经很难说哪一方代表正义了。事实摆在那儿:出身贫寒、忍受了多年高压统治的起义者一旦掌握了决定他人生死的大权,会变得比原来的统治者更残暴、更野蛮。
  韩信默默的走到了仲修对面坐下。
  他和仲修之间有一块近于圆形的石礅,上面掉满了槐树的枯叶。韩信随手拂去了落叶。石礅上有一层浅浅的青苔,还有一些奇异的线条……
  “你看得懂?”老人疑惑的看着这个一身淤泥的孩子。
  怎么会看不懂?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游戏!简直太有趣了!孩子兴奋的捡起一根树枝,在那图形中划下一个小圆圈,然后蹲在那儿,抚着下巴,一脸希翼的望着老人。
  老人看到孩子划下的圆圈,脸上微现惊讶之色。但他没有作声,只拿起树枝,在图中划下下一个圆点,然后盯着孩子。
  不可能,一定是巧合!他只是个孩子啊。
  “你看得懂?”仲修疑惑地看着韩信道。
  韩信慢慢地伸出手指,在那覆盖着青苔的图案上划下一个小圆圈。乾九。
  不管后面如何发展,开局首先要占据的,就是这个位置。
  师傅说: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仲修看看石礅,又看看韩信,也慢慢地伸出手指,在那薄薄的青苔上画下一个圆点。
  坤六。
  不错,他也是学过的,知道惟至柔能御至刚。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孩子还在往图上画圆圈,但他已画得越来越艰难。二十多步后,孩子要想很长时间才能走一步。他的头越埋越低,心里又是后悔,又是羞愧。
  刚才看着明明很容易的,谁知道玩起来竟这么难!
  孩子终于再也走不下去了。他扔下树枝,吃力地道:“我……我输了。”说完,头也不敢抬,站起来转身就走。
  “站住!”老人沉声道,“过来。”他的声音中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孩子低着头,老老实实依言走过去,准备为自己的不自量力接受嘲笑和训斥。
  老人用树枝点点地下:“谁教的你‘八宫戏’?”
  孩子的脸刷地一下红了:“没……没人教过我。”果然是内行才能玩的游戏。他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没人教过你?”老人眯起眼睛,看看孩子,又看看地下,“……十……二十……三十,三十一。没人教过你,你走了三十一步。啊!三十一步!”老人仰起头,闭着眼睛,“他们中最优秀的,在我手下走过二十八步。你没学过,走了三十一步。”
  老人睁开眼睛,一下子扔掉手里的拐杖,抓住孩子的双臂,颤声道:“孩子,这个游戏还有好多种玩法,你愿意学吗?”
  仲修输了,他吃惊地看着石墩上的划痕,又看看韩信:“你……你从哪里学来的?”
  韩信道:“你们国尉常玩这个?”
  仲修道:“是的,当然那时是用棋子。很多时候他跟自己下,因为没几个人能在他手下走满二十步。”
  韩信道:“最多的……在他手下走过几步?”
  仲修道:“二十八步,蒙恬下的。”
  他们中最优秀的,在我手下走过二十八步。
  巧合,一定是巧合。
  “你们国尉。”韩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说话……有没有大梁口音?”
  仲修看看韩信,脸上是若有所悟的表情。他慢慢地道:“国尉是大梁人。”
  韩信脑中一阵眩晕。
  啊!师傅在不经意间随口说出的那个名字竟是真的?他真的是尉缭?大秦的元勋功臣,大名鼎鼎的《尉缭子》的作者?不!不可能!
  世上还有比这更荒诞的事吗?他助秦王——也就是后来的始皇帝灭六国统一天下,他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华富贵,却又忽然抛下这一切,孤独而寂寞地漂泊在民间,将一身惊人的艺业传授给一个出身卑贱的孩子。他在干什么?难道他不知道,那些威力奇大的奇谋秘计,足以颠覆他一手缔造的帝国么?
  啊!誓言,那个奇怪的誓言!
  “孩子,你给我发誓,以皇天后土的名义发誓!”老人干枯的手指用力抓住孩子的双肩,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永远不要使用我传授给你的一切,除非乱世到来。”
  明白了,明白了,这原来是师傅为帝国的安全而设下的一道防线。
  他忽然想起,师徒三年,师傅还从未给过他一个笑脸。那时他单纯而强烈地仰慕着师傅。这个不知来自何方的老人给他带来了一个神奇美妙的新世界。他一接触这些,就恍惚感到,这就是他有生以来一直在这茫茫尘世中等待着的东西。与这相比,同龄孩子们那些幼稚的游戏对他完全失去了吸引力。他深深地感激师傅,如饥似渴地学着那些他的玩伴们一辈子也不会弄懂的深奥知识。师傅是他心目中最有智慧、最有权威的人。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获得师傅的肯定——哪怕一句淡淡的夸奖,一个赞许的眼神。然而,他从未得到过。相反,他注意到,当看到他进步神速时,师傅的目光里,竟会有一丝警惕的敌意。
  他心里一阵刺痛:原来那时,师傅就已经对他有了戒心。
  他明白了,可又不明白。师傅对他如此戒惧,那为何还要教他呢?
  “我以为他说说而已,”仲修叹了口气,站起来,轻轻自语道,“哪知还真这么做了。”
  韩信道:“仲先生,你说什么?”
  仲修挥了挥手,意兴萧索地道:“没什么,一些陈年旧事,与你无关。”
  韩信道:“仲先生,你什么都知道,是吗?”
  仲修不语,过了一会儿,举步向前走去。
  韩信道:“这是为什么?仲先生。你们国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仲修道:“你不必知道。你遵守了诺言,这就够了。乱世已经到来,去做你想做的事吧!”他回头看了看那块刻着“八宫戏”的石墩,又看看韩信,“知道吗?你已经超过了你的师傅。国尉没有选错人,你会名扬天下的。年轻人,好自为之吧!”说完,又向前走去。
  韩信抢步到仲修面前,道:“可这到底是为什么?仲先生,你能告诉我吗?”
  仲修抬眼冷冷地扫了一眼韩信,道:“你在命令我吗?”
  韩信退后几步,跪下,诚恳地道:“不,我在求你。你是我师傅的朋友,我怎敢对您不敬?只是这件事我若不知道原因,会永远无法安心的,而以现在的情势,除了您,我还能问谁呢?”
  仲修叹了口气,道:“起来吧,不必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能告诉你的,只是说了你也不会相信。如果你坚持要知道,那就跟我来吧。那是一个很长、很荒谬的故事。到我家去,我会慢慢讲给你听的。”
  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暖意融融。小火炉上煨着一壶黍酒,香气满室。
  秦地的黍酒劲道十足,一杯下肚,有如一道烈火直冲而下,在腹中熊熊燃烧,极其舒畅。韩信放下酒杯,静静地等着。
  仲修轻啜一口酒,将酒杯捏在指间慢慢左右转动,眼睛却只茫然地盯着前方。
  精致的朱雀铜灯静静地燃烧着,火光偶而一跳,四周的阴影也随之一颤。仲修的目光却始终一动不动,仿佛早已穿越了这一切,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十多年了,我依然无法肯定,那一切是否真的发生过。因为那实在是……唉,实在是太荒谬了。
  那是我们始皇帝刚刚统一天下的时候。你知道,帝国的版图之在,是前所未有的。始皇帝拥有的权力,也是过去任何一位君主都不曾有过的。所以,这世上的东西,只要他想要,就没有他得不到的。
  在咸阳北阪,自雍门以东至泾渭,仿建了所有诸候国的宫室。里面汇聚了各诸候国最珍贵的珠宝和最美丽的女人。上林苑里,也兴建起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始皇帝足不出咸阳,就可了享用到昔日天下诸候所能享用的一切。
  我们也很为始皇帝高兴,都认为他大概是自古以来最快乐的帝王了。
  然而,始皇帝只是在帝国建立的最初高兴了一阵子,没过多久,就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显出烦闷不快的样子。
  近臣们变着法引他高兴,俳优的戏谑,武士的角抵,甚至西域人的幻术都搬到宫里来了,但都没用,始皇帝依然闷闷不乐。
  群臣议论纷纷,不知道皇帝到底想要怎么样。
  终于有一天,始皇帝自己告诉了我们。
  “朕要得到长生。”他说。
  你可以想像,这句话在朝臣中引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始皇帝已经不是刚即位那会儿的孩子了,按理不应沉迷于荒诞的幻想,然而现在他竟然说他要长生!
  震惊、怀疑、恐慌。
  然后是各种各样的劝谏:委婉的、直接的、口头的、书面的……
  当着我们的面,始皇帝把一堆谏书扔到丹墀下。
  “你们没见过的事,未必就真的不存在!”他愤怒的吼道,“在世上真的有神仙,真的有长生药,只是你们不知道!”
  他下令把那堆谏书烧毁,在熊熊的火焰前,他对群臣说:“下一回朕要烧的就不止是谏书了。”
  我没有被他的愤怒吓退,写了一道措辞激烈的秦书呈送上去,然后预订了一副棺椁。
  我是一个史官,史官必须说真话。
  始皇帝在寝宫召见我。他穿着便服,斜倚在一张极大的楠木榻上,阴沉着脸,看着我。
  我也毫不畏惧地看着他。
  一个宫女在为他捶着腿,不时胆战心惊地偷偷看我一眼。
  许久,他开口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没有听见朕的命令么?”
  我道:“陛下行陛下的意志,臣子尽臣子的职责。”
  始皇帝看着我,眼中的严厉渐渐消退了。他叹了一口气,道:“仲修,朕知道你的忠诚。可你能不能让朕清静一下?朕真的累了,不想再和你争论。你说服不了朕的,正如朕也说服不了你。”
  始皇帝的声音里带着疲惫,我有些意外,也不些不忍,准备好的尖锐的谏言一时竟说不出口,只道:“那么陛下能否告诉臣理由呢?臣不和陛下争论。”
  始皇帝挥手让那宫女退下,沉思了一会儿才幽幽地道:“朕拥有整个天下,可如果朕最终也不过和常人一样,无声无息归于尘土,那得到天下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诚恳地道:“陛下怎么会和常人一样呢?陛下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算千秋万岁之后,也必有盛名留传于世……”
  “别跟朕来这一套!朕听腻了。”始皇帝冷冷地说:“死后的名声一钱不值,况且谁知道那是怎样的名声!现在说得都好听,朕一死,哼……你是太史,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哪个帝王生前不被颂声包围?哪个帝王死后不被肆意攻击?”
  我无言以对。
  贤明如尧舜,都有遭人指摘之处,说尧治国无方,致有“四凶”之患;说舜诛鲧用禹,杀其父而用其子,非仁君所为云云,我确实举不出一个生前死后都丝毫无非议的明君。
  始皇帝道:“你没话说了,是不是?因为你也知道死亡会带走一切:权势、财富、荣誉、女人……你也无法保证,朕死后的名声,不被人歪曲践踏!所以,朕告诉你,在这世上,只有活着,才是最真实可靠的;只有长生,才是最值得去追求的!”
  我道:“可是……”我原想说:可是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但一想回到老问题上死缠滥打,终究于事无补。不如趁他现在还能听进去话,从别的角度进言,也许还能起一点作用。于是道:“……可是陛下,你征服过、占有过、享用过,这还不够吗?世间的一切,正因为终将失去,才显得珍贵。如果能确定永远占有,反倒会感到厌倦了。”
  “厌倦?笑话!”始皇帝轻蔑地一笑,道:“那是无法占有的人安慰自己的想法。朕永远不会厌倦,永远不会满足。东有大海,西有流沙,南有百越,北有匈奴……那么多地方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给我足够的时间,我能征服到天边尽头……长生,长生,唉,长生多好啊……”
  始皇帝无限神往地说着,眼中闪动着兴奋的光芒。他已经不再看我,而完全沉浸到他那幻想的世界里去了……
  我焦急的找到国尉,他正悠闲地在自己的花园里修剪花木。
  “除非发生战事,”他仔细地修着一从金银花藤,道,“否则不要来打扰我。”
  我道:“比战事还重!国尉,你不能不管。”
  “哦?”国尉停下手中的工作道:“发生什么事了?”
  “皇帝想长生不老。”我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告诉给了国尉。
  国尉沉思了一会儿,又开始修起花藤:“那就由皇帝去吧!”
  “什么?”我大吃一惊,“国尉,你怎么能这样,这不是小事,要亡国的啊!”
  国尉依然剪着花枝,淡淡地道:“放心吧,帝国亡不了。”
  我一把抓住国尉的手,道:“国尉,事情真的很严重。皇帝现在连李斯的话也听不进了,只有你也许还能……”
  国尉微微一笑,道:“你相信这个世上有神仙吗?”
  我道:“不。”
  国尉道:“你相信这世上真有长生不老之药吗?”
  我道:“不。”
  国尉道:“那你还担心什么呢?”说完,他抽回被我抓住的手,双修起了那丛花藤。
  我怔怔地若有所悟,道:“国尉,你的意思是说……你的意思是说……”
  国尉修着花藤,慢吞吞地道:“我的意思是说:反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就由皇帝去吧!找来找去找不到,他终有一天会死心的。以皇帝的精明,还会找一辈子神仙吗?何必苦苦拦着他,反倒坚定了他的追寻之念?”
  我恍然大悟,心中佩服不已,想了想,又道:“可是,我们做臣子的,眼看君主这样荒唐下去而不做任何谏言,是不是有点……有点……”
  “那你想怎么样?”国尉回头看看我,道,“来一场尸谏?皇帝的性子你还不了解?他什么时候被人命吓住过脚步?”说着,放下花剪,伸的拍拍我的肩,道:“我知道,你们这些史官,都有一股董狐秉笔直书的倔劲。但是听我一句话,忠臣的命是很值钱的,不要动不动就以牺牲来显示忠诚。把你那副棺材退掉吧!”
  我又钦佩、又羞愧地从国尉府出来。
  唉,国尉就是国尉。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做到高瞻远瞩,处变不惊。
  听说我去过国尉那儿,同僚们纷纷向我打听国尉的态度。我把国尉的那些话跟他们说了。他们听后,也都是恍然大悟,佩服地道:“是啊是啊,还是国尉想的透彻,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于是,不再有人谏阻始皇帝荒废政务外出巡游,不再有人指责众方士虚耗国帑出海寻仙,不再有人对宫里乌烟瘴气的炼丹炉说三道四……
  我们坚信,这些混乱都是暂时的,一切很快就会回到正轨上来。
  很久以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包括国尉——犯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然而那时已经来不及了。不,确切地说,就算我们早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阻止那一切的发生。
  因为那是天意。
  真的是天意。
  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着始皇帝幡然醒悟时,始皇帝已一步步走进那个天意铸就的陷阱中了。
  他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一处又一处名山大川,峄山、泰山、芝罘、……到处祭鬼拜神,到处刻石颂德。我们奇怪于他的毫不厌倦,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念头在支撑着他继续这种无聊的游戏。
  我心中浮起一丝隐忧。
  那一天终于来到了。
  始皇帝从东海边巡游回来,带回了一个叫东海君的奇人。据同行侍驾的朋友说,始皇帝对这个东海君信任得无以复加,一路上同车而行,同案而食,连君臣之礼都没有。
  听了朋友的话,我倒很想见见这个东海君,好早日在始皇帝面前戳穿他的假面具。我自信,以我的学识,对付这类江湖骗子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我很快就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东海君,那是始皇帝召我进宫。
  我一踏进殿门,始皇帝就得意地指着他身旁的一人对我道:“仲修,你总是不肯相信世上真有长生不老之术,现在这里就有一位长生之人,怎么样?”
  我顺着始皇帝所指望去,见到一个神情冷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