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锦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家嫂子便要叫秀云陪去,好儿忙道:“蔡姨,让秀云姐姐看戏吧,我知道茅厕在哪,离这也不远,我上完就回来。”

北封县治安良好,蔡家嫂子多次往来,哥嫂一家也常说及这边风气好,便嘱咐好儿快去快回。

好儿应下,起身四下看了看,前后左右全是黑压压人头,她暗记位置,绕着窄窄的行道走出人群。

大道两旁悬挂了不少灯笼照明,菊海中亦是每隔一段距离便挂上一盏灯笼。

晚风秋意浓,菊影暗香浮。

好儿站了一会,心情愉快地往不远处边角上围起来的临时茅厕走去。两盏大大的灯笼,也给这简陋的茅厕晕染上两分夜色浪漫色彩。

从茅厕出来,好儿习惯性地找水洗手,她记得白天时,在靠山脚边有一条细流,水是从山中流下,清澈无鱼。

好儿往溪流方向走,戏台那的咿呀戏曲声、喝彩声,便离得有些远。

蓦地,一道黑影自前方掠过,好儿心一跳,大脑瞬间一呆一怔,随即顺着方向喝道:“谁?”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声极年轻的唱喏,从黑暗中走出个小沙弥,灰不溜秋的和尚服,光溜溜的脑袋,长得眉清目秀,表情有点儿憨憨地。他双手合十,对着好儿施一礼,说道:“小僧夜间行走,不慎吓到小施主,罪过,罪过。”

好儿愣住,忙跟着也双手合十回礼,抬望黑黝黝的山,问道:“你是山上的和尚?”

小沙弥点头道:“小僧是彤台寺的。”

“这么晚了,你下山做什么?”好儿不解地问道。

小沙弥不好意思地挠挠光头,憨憨地道:“小僧、小僧想下山看戏。”

好儿扬起眉毛,惊讶道:“啊,那你是偷跑下山了?”

“哦,也不能完全算是偷下山,小僧出入自由的。”小沙弥说道。

“你很喜欢看戏吗?”。好儿问道,走到溪流边蹲下洗手。

“小僧喜欢看唱得好的戏。”小沙弥看她洗手,就在旁边站着说道,“你怎么一个人到这来洗手?你不怕黑吗?小僧见很多小姑娘都怕黑。”

“黑暗过去就是黎明,有什么可怕的。”好儿洗完手,转身往回走,瞟眼他道,“你张口老是小僧小僧的,累不累啊?”

“哦,呵呵。”小沙弥跟在她身边,傻憨一笑,“那小僧改口称我。佛曰相识即是缘,我叫来去,你叫什么名字?”

扑哧,好儿乐了,来去,这是什么名字?

“来去是你的法号吧?你师父真逗。”

“来去是我的法号,师兄、师弟都是来字辈开头。”来去解释道,侧眸看向好儿的侧脸,他刚才看见那上面现出个小酒窝,很可爱。

“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温,叫好儿。”

回近了,戏曲奏乐声声传耳,鼓掌喝彩不时响起。

来去往前跑了几步,忽又停下,转身看向好儿,狭长的眼睛明亮,善意而温暖,“好儿,你明天上彤台山玩吗?你如果上彤台寺进香,记得去找我,我带你去看彤台山最美的风景。”

好儿微笑点头,“好。我要进里面去了。来去,再见。”

“再见,好儿。”来去含笑挥挥手。

好儿走回位置坐下,戏台上已换一出新戏,武生对打好不热闹,她回头往外望去,只见来去站在外围,眼望戏台听得入神。

第二天,蔡家嫂子和陈氏备了纸包宝供品装篮拎着,带孩子们上彤台山,进彤台寺上香。

山上山下游客如织,山脚芦苇成坡,山上叶落纷纷,枯黄、金黄、红黄各种黄,举目四望,秋色渲染满山,直刺着宝石一般的蓝天和白云。

彤台寺里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不少香客上香拜佛许愿后,排着长队等待解签,也有不少香客去听和尚讲经,当然,纯粹登山游玩的游客也不少。蔡家嫂子妯娌拜佛后抽签,之后坐等解签。几个孩子就说要去玩,小丹是四个孩子里年龄最大的,陈氏便叮嘱她带好弟妹们,就在附近玩即可,危险的地方绝不能过去,小丹等人频频点头。

没有了大人的束缚,四人就像脱线的风筝,撒开蹄子寺前寺后的游逛。

好儿想起昨晚遇见的来去小和尚,便逮个小沙弥询问,得知来去在后院菜园,四个孩子就往后山菜园奔去。

和尚吃素,一般寺庙都会开垦种菜,自给自足,种出的花生就挑下山去压榨成油,大豆就磨成豆浆制作豆腐。

彤台寺的和尚不算多,后山的小菜园里一片绿意葱葱,两个小沙弥正在给菜地除草除虫。

好儿认了认,冲其中一个喊道:“来去。”

噗,秀云三人立即就笑了,来去也能当名字?

“好儿?”来去回头,一看来人立即站起身来,清秀的脸上,眼睛眉毛弯成了两轮弯月。

“嘻嘻,来去,我今天跟大人来上香拜佛,带我的好朋友来看你,你不介意吧?

好儿的笑容甜美无邪,就像这会的太阳,晒在身上暖融融地舒服,眼睛虽然不大,却格外的透澈灵动。来去看着矮自己一头的好儿,心情出奇的好,憨笑道:“不介意,不介意。我没想到,你真的今天就上来了。”

“来去,她是谁?你怎么认识的?”一起除草除虫的小沙弥好奇地问。

、131佛祖委托

“昨天在山下认识的,她叫好儿。”来去说完,又介绍自己同门给好儿等人认识,“好儿,这是我同门师弟,叫来往。”

好儿也将三人介绍给来去认识,“这是我秀云姐姐,这是秀云姐的堂姐小丹,堂弟华庆。”

秀云三人忍笑,点头。天啦,这两小和尚的名字,实在太好玩了。

来去回头看看菜园,不好意思地说道:“好儿,你们要不先在周围玩着,我和来往干完活儿,就去找你们。”

好儿扫眼菜园,“这么多菜畦,就你们俩人捉虫除草?那得干到啥时候呀?”

来往就苦着脸说道:“好儿,你是不知道,我们可苦了,三天两头得来菜园除草捉虫,我宁可挑水浇菜,也不要除草捉虫,可是我跟来去最小,大师兄不分派挑水的任务给我们。”

华庆道:“你们不要当和尚不就好了吗。”

来往道:“我是个孤儿,是师父捡我回来养大的,我不在寺里,去哪呀?”

几个孩子不禁对他心生同情,来往却又笑道:“你们不用这么看我,师父、师兄们对我都很好的。”

“那你呢?”华庆问来去。

来去道:“我家太穷,养不起我,就送我来出家。”

好儿道:“来去,来往,我来帮你们除草吧。”

小丹忙道:“好儿,你不去玩了?”

好儿微笑道:“我改天再玩。你们都没干过农活,你们先去玩吧,我一会直接去找蔡姨。”

“不就是拔草吗,有什么不会的。华庆你负责捉虫。”小丹觉得不能扔下好儿一个在这干活,心里会很不好意思,于是决定留下来一起帮小和尚干活。

“谢谢你们。佛祖会保佑你们一生平安如意。”来去跟来往同时双手合十,朝四人施礼说道。

小丹道:“哎呀,你们别酸了,干活吧。”说罢走到了前头去。

“哎,那个不能拔,那是菜苗,不是草。”

来去一扭头,看见小丹拔了一棵菜苗,急忙走过去,捡起看了看,重新栽下去。

“我不认识菜。”小丹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她只知道吃菜,连菜名都叫不上来。

来去将手里的一把野草给小丹看,说道:“不知者不为罪。你看这样形状的,都是野草,拔掉它们就可以了。”

华庆捉了一会虫子,就觉得有些不耐烦,坐在地头歇息,秀云蹲了一会,就觉得腿酸软麻。好儿见状,对他们说道:“秀云姐,你们不熟悉这活儿,先去玩着吧,我一会就不去找你们了,我直接回蔡姨那。”

秀云三人深感不是拔草除虫的料,于是到水桶洗了手,再擦擦脚底泥,出菜园往别处玩去了。

“好儿,你是不是常常干这活儿?”来去、来往看她熟悉利落的动作,惊讶地问道。

“嗯,我家就是种菜卖的。”好儿点头,手里动作不停。

心里暗忖,光靠他们三人,这活儿就是干到响午也未必能完。她将视线投向那桶水,或许她可以帮个忙,背着他们往水桶里掺入空间的湖水,再用勺子一点点洒在菜地上,这些菜摘吃完再种新的,也不会轻易长虫长草。

“我去那边。”好儿说完,往水桶方向走去。趁无人注意,背对着来去、来往两人,用意念从空间取出一勺湖水,轻轻倒进桶中的水里。

“来去,你现在找人挑几担水过来行吗?”。好儿回头说道。

“好儿,菜园都浇过水了。”

“我知道呀,我有个法子,可以帮你们加快除虫除草,不过你得找人挑上四五担水来,再备一个空桶给我。”

来往搞不懂好儿的法子跟挑水有什么关系,来去却莫名地对好儿有种信任感,当即就去找两位师兄,帮挑了五担水过来。

“来去,来往,你们玩归玩,可不许糟蹋菜园,不然师父责罚下来,谁也帮不了你们。”两位师兄以为三小孩要玩什么游戏,提醒他们两句便走了。

“知道了,二师兄五师兄。”来去响亮地冲他们背影说道。

好儿把空桶停靠在原来的那个水桶旁边,先用瓜瓢从桶中舀了大约一碗的水倒进去,再叫来去从新挑的水桶中把水舀过来,满桶为止。

接着,指挥两人把这桶水抬去菜地边,一点点浇灌过去。如此类推浇灌下去,把整个菜园都重新浇了一遍,那桶混有空间湖水的还剩下小半桶。

来往要把水倒掉,好儿急忙阻止,“别倒,这水可珍贵了。”

“啊?”来往摸摸脖子上的小光头,一头雾水满脸困惑。

来去也不解地看向好儿。

“你们寺里,谁有皮外伤什么的,这水可以治愈呢。”

“怎么可能呢?这不就是山后那眼泉水,以前师兄受伤,不小心碰了伤口,还弄得发炎了。”来往说道。

“我跟你们说个秘密,你们要发誓,绝对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好儿四周围看了看,放低声音道。

“什么秘密?”来往好奇地问。

“你们先发誓,我才能说。”

“好,我们发誓。”来去就拉着来往,向着东边说道,“我和来往,如若泄露好儿的秘密,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来往也跟着发下毒誓。好儿这才放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我跟你们说哦,我刚才在大殿拜佛,看见佛前金光闪耀,佛祖从神台飘下来,点了点我的右手,叫我到后山菜园来。佛祖说,他每日看见你们辛苦拔除虫草,极是辛苦不忍,通过我的手,赐予神水,浇灌菜地里,可除去草虫,且菜具香气,口感更佳,今后种下的菜,香气不散,口感不变,神水可使菜地受益十年。”

来去、来往睁大了眼睛和嘴巴,“好儿,你真的看见佛祖现身了?”

好儿用力点头,煞有其事道:“比珍珠还真呢。不然,我为什么会说要留下来帮你们忙,还叫你们请人挑水过来再浇菜呢?佛祖指示我这么做,我就过来了。”

两人难以置信地看着好儿,来去的眼底,多了一丝考究。

半响,来往一脸羡慕道:“好儿,你命真好。你与佛祖有缘,佛祖才会显身让你看到。我师父说,得见佛祖者,佛缘深厚,一生有佛祖庇佑,是极有福的人。”

来去已收起眼底考究,也点头道:“好儿,这神水要多久才显出效果?”

好儿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呢,佛祖没告诉我。”

“好儿,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把水桶收拾好,来去兴冲冲地带好儿往山上走,来往也一同前往。

爬了一段山路,沿着小道弯弯绕绕,来去将好儿带到一处往外横突的山石之上。

“彤台河,彤台林!”好儿惊喜地叫道。

从高空远眺下去,彤台河好似玉带蜿蜒群山而过,彤台林像一团大火球,在河面上静止不动,河上小舟轻泛,穿梭往来,悠然山野秋意正浓。

再观览周边,群山叠彩斑斓,蜿蜒起伏如盘龙卧踞,一丝丝云雾缭绕群峰顶,忽隐忽现如入仙境。山风徐徐吹来,说不出的舒畅开阔。

“平时很少人会往上走,这里又在山后边,所以知道这里的人不多。”来去颇有几分得意。

“好儿,我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你家是哪儿的?”

“你观察真细,我家是罗仁镇落日村的,我们那也有一条落日河,我家就在河岸边上,景色也很好看。”

来去欣喜道:“你家在落日河边上啊?那你肯定知道落山坡的山神庙,你认识里面的石松大师吗?”。

“石松大师?我不认识。”好儿摇头,又道,“我知道那里有个老和尚爷爷,专门给人解签……啊!我想起来了。”

她忽然惊呼一声,彤台彤台,不就是从那老和尚爷爷口中听来吗?当时他给她解签,说什么九月彤台的,自己还记下来夹在一本书里呢。

“好儿,你想起什么来了?”来去见她乍然惊诧,好奇地问道。

好儿却回想那几句话,来去的问话恍若微风从耳边飘过去。

九月彤台,现在不就是九月,不就是在彤台吗?那么后面的焚香夜琴,天缘自定,又是什么意思?

“来去,你们寺里有人弹琴吗?”。

“没有,我们寺里没有琴。”来去说道。

“哦……”好儿轻哦一声,有些失望,又有些迷惑了。

“来去,你怎么问起我们那的山神庙了?你去过?”

“我没去过,不过你家住那里,我明年春天一定会去。”来去望着好儿,微笑说道,“到时候我就可以顺路去看望你。”

“好儿,我也到时候跟来去一去看你。”来往接话道。

好儿抿嘴一笑,“好啊,你们跟人打听温家就能找到我家,到时候我领你们逛我们家的菜园、果园。”

来去撇嘴:“幼稚,我不拉钩。”

好儿笑着伸出小尾指与来往拉钩,“好啊,你到时不来就会变成小猪。”

来往呵呵一笑,摸摸小光头,“我又不胖,一定不会变成小猪。”

“好儿,你什么时候回罗仁镇?”

、132考察

“大概过几天吧,得问蔡姨。”

好儿站起身,往前走了一步,来去和来往急忙跟着站起,来去伸手拉上她小胳膊,“好儿,别往前,危险。”

“我知道,我就走这一步。”好儿递给两人宽心一笑,小手指指前边迷蒙深渊,“下面有多深?你们寺里有人下去过吗?”。

来去摇头道:“不知道有多深,师兄们都没下去过,听说以前有一位叔祖下去采草药,一个月才走出来。”

来往却望着北边群山说道:“好儿,你去过彭城吗?大师兄说,彭城可繁华了,他两只眼睛都看不过来。”

好儿笑道:“去过两三次,彭城很大,很热闹……你们的大师兄为什么事去彭城?”

来往道:“师父去彭北寺参加佛法宣讲大会,带了大师兄三师兄五师兄七师兄去,师父有感师兄们出一趟远门不易,就许可师兄们进城看看,回来后每人写一篇心得。”

好儿奇道:“为什么你们师父带的师兄排行都是单数?”

来往道:“因为佛法宣讲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师父这一次带大师兄他们去参加,下一次就换成带二师兄四师兄六师兄去参加。”

“噢。”好儿恍然地点点头。

来去侧眸看了看好儿,心里有些遗憾,这里看日出最是美,可惜寺里不留女施主过夜……

好儿往左边看下去,可见半个北封县城面貌,密集的房屋、来往的人车,都变成了一个个小点。

北封县虽三面环山,却占据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往北,经罗仁镇过江东县,通往彭城。往西南,经合箩镇过南封县,通往西疆边陲。往东,经泰水镇过宜城县,出海必经之路。

在菊花节上,好儿也亲耳听到许多天南海北的方言,更看到三两个身着奇装异服,做商人打扮的异族人士。从某方面来说,北封县的热闹,甚至有赶超江东县趋势。

这是一座充满朝气蓬勃,蕴含无限商机的大县。

隔天,好儿没再去菊花节游玩,而是在街上溜达。秀云和小丹对菊花节流连忘返,不想逛街,华庆是男孩子,更不想逛街——主要是他在这长大,县城的街道他早就熟知了。而菊花节只有十天,还有美食,对比之下,当然是游玩和吃更重要。

北封县治安风气都良好,好儿一个人闲闲地在街上行走,边走边看,她最为留意的便是这里的酒楼饭馆,其次便是大清早地跟陈氏妯娌去菜市场买菜,陈氏妯娌知她家是卖菜的,倒也理解,还开玩笑说叫好儿家也在北封县开一家蔬菜超市。

好儿听了只是抿嘴笑笑,她心里正是有此打算。

察看菜市场就很重要。看菜农多不多,都卖些什么菜,菜的品质如何,价钱如何等。光是眼睛看还不行,还得进行询问。咋咋然跑去问,人家会觉得很奇怪,也未必会回答你。

好儿只在大人问价买菜时,才会插嘴询问,对方只当她是小孩子好奇,是有问必答,两大人也在旁有意无意地帮问几句。

忽然,隔邻两摊传来的对话,引起好儿注意。她侧头看过去,是个管事模样的男子。

“陈林,明儿我那要三十斤青菜,二十斤包心菜,十五斤黄芽菜。”

菜农一边听一边跟着复述一遍记下,末了问道:“蓝管事,包心菜要这么少?这次您不要豆角了?”

那管事道:“你家的包心菜不太好,豆角也太多虫眼了,来吃饭的客人意见很大,不从你家要了,什么时候你家的豆角不长那虫眼了,我再跟你家要。”

好儿听得心里一动,忽听身后有车轮响,掉头一看,一辆拉货的马车正慢慢行走在道路中间,车上装了少许瓜菜,看样子是要大批量采买。

好儿隐隐觉得要跟上去,便对蔡家嫂子说道:“蔡姨,大伯娘,我想跟上去看看他们买菜,一会我去找你们。”

蔡家嫂子忙道:“好儿,差不多你就回来,我和你大伯娘在菜市入口处等你。”

“嗳。我知道了。”好儿应完,跟上那辆马车后面。

一路跟着,听着,那马车在菜市转了一圈,管事一边挑买,一边唠叨不满,一会对这菜农说你种的菜怎么虫眼越来越多了,你倒是想法子杀虫啊,光是洗菜就得老半天功夫,再这样下去就不要跟我们合作了。一会又对另一个菜农说你家的菜虫眼少,可是你能不能多种些菜,让你多赚些钱你难道不乐意啊云云。

一番挑挑拣拣,总算勉强采买得差不多,管事和伙计怨叨着坐上马车,往菜市出口方向慢慢驶去。

蔡家嫂子和陈氏已站在那等候了,看到好儿,忙向她招招手,蔡家嫂子喊道:“好儿,快过来。”

“蔡姨,大伯娘,让你们久等了。”好儿走到蔡家嫂子身边,陈氏笑问道:“好儿,你跟人家货车,跟到啥名堂了?”

好儿扫眼陈氏手中的菜篮,菜是绿油油,就是有不少虫眼,说不定里面还藏着不少虫子,或是长了菜蚜。

“大伯娘,那个管事一路怨叨,主要是零散采买麻烦,菜虫太多。”

陈氏就道:“好儿,你家要不也在这边开间铺子吧,专事批发,你家的菜好,肯定能行。”

好儿轻点下头,含笑道:“大伯娘,这主意不错,不过我得回去跟我娘商量商量。”

陈氏笑道:“好儿,你家要真在这边开铺子,我就不用跑菜市场了,我到你家铺子零买,你可得卖给我啊。”

“那是必须的。”好儿笑眯眯道。

从罗仁镇到北封县,三十来里的路不算得远,算上从落日村到罗仁镇的六里多路,统共也就四十里路多点,假若在这边开蔬菜超市,也完全可行。

不过,好儿想的不仅仅是只开蔬菜超市,她还要把酱泡菜、火锅城和麻辣烫开到北封县来。

可这样就违背了她想放缓发展致富的脚步的初衷。

细想一番,好儿觉得应该灵活变动些,机遇在眼前,如果不适时抓住,错过了不一定还有。想通了,好儿就找蔡严深询问这边的铺子租赁和售卖的行情。

蔡严深得知她是想要在这里开铺子,便热心地带她去找本地做牙行的高山。

“我开的两家铺子,都是通过他买下的,我见他为人不错,有心交下他这朋友。你家既是要开店,找他帮忙,不必担心会受骗被坑。”

高山的牙行开在一条叫牛铁巷的巷子里,三进的院子,前院隔了一半作为洽谈事务点,余下全住的是等待转卖出手的奴仆们。

“开蔬菜铺子?听起来新鲜。”高山有些惊讶,一是惊讶来问的竟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娃,二是蔬菜搬进铺子售卖是个稀奇事。

“我在本地转了半辈子,菜从来都是在菜市场摆卖,不过,我六月去江东县,倒是听说有一家蔬菜铺子,就跟你说的一个样,菜都摆在铺子里买卖,据说生意很好。”

好儿微笑,没有说那家蔬菜铺子就是我家开的话,继续说道:“蔬菜铺子后面,必须带有地窖。此外,我还想委托您再帮觅两处店铺,一是做酒楼用,二是做酱泡菜用,做酒楼的最好是上下层,都要带有后院和地窖。如果没有上下层,店内够宽大也可以。若是能够两家铺面相连在一起更好。”

高山面现诧异,一边点头应承下来,随即拿出个册子翻看,末了对好儿道:“倒是有三四处要出售的铺子,有五家是只租赁不卖。我今天下午约了人办事,明天再带你去看店面如何?”

好儿点头,“可以,那就定在明天。”

从牙行回去,好儿当即就写信一封,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