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府主席等。1949年赴台湾,因台湾国民党监察院以“贻误军机”对其弹劾,遂托病去美国。1970年1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病逝。 

陈 源(1896-1970) 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官员。江苏无锡人。笔名陈西滢。早年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1923年与徐志摩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后长住伦敦。曾任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驻代表。1970年3月29日病逝。 

缪培南(1895-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五华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营长、团长、师长。参加过东征和北伐。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其一集团军参谋长兼教导师师长、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军军长、广州警备司令。抗战时期,任第四路军参谋长、第六十五军军长兼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东江行署主任、第三补给区司令、广州行辕副主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赴香港,专事医学研究。1970年5月9日在香港病逝。 

毛秉文(1891-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湘乡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湘军中服役。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国民党陆军第八师师长、第三十七军军长、第十一军军团长等。1949年赴台湾。1970年5月17日在台北病逝。 

唐冠英(1894—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阜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历任习排长、营长、中央军校大队长、少将总队长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校教育处副处长、第3战区青年工作训练班主任、战干第3团教育长、中央军校第3分校中将副主任兼教育长、第25军中将副军长、代理第100军副军长、第73军中将副军长兼驻渝各军联络训练班主任。抗战胜利后,任第7军官总队中将总队长、国防部第2点验督导组中将组长、国防部副官处中将处长、国防部中将高参兼陆海空军联合训练班主任。1950年5月调任“国防部”点验督导组中将组长。退役后聘任中本防止公司顾问、台湾银行顾问。1970年7月9日在台北病逝。 

盛世才(1892-1970) 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辽宁开源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1927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参谋本部第一厅第三科上校作战科长。1930年到新疆,任新疆边防督办公署参谋处处长等。1933年逼走新疆军阀金树仁,后自任督办兼主席。1941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主席,统治新疆达12年之久。独裁专断,1943年杀害了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1944年被调离新疆,任农林部部长。1949年赴台湾,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一度经商。晚年从事著述。1970年7月13日在台北病逝。 

向构父(1897-1970) 中国民主社会党首领。湖南宁乡人。1903年加入华兴会。后留学日本,与梁启超组织政闻社。辛亥革命时归国,在上海、北京创办《东方日报》、《上海民报》、及《北京时报》,曾任国务院秘书等。1946年与张君励等组织中国民主社会党,任中央常委。1949年后赴台湾,历任民社党组织部部长、中央主席等。1970年10月12日在台北病逝。 

黄伯度(1891-1970)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安徽舒城人。1924年任善后会议机要秘书。1936年任中国驻日使馆一等秘书。1940年任国民政府社会部常务次长。1949年后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第一局局长兼典玺官、“总统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70年10月25日病逝。 

伍诚仁(1896-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福建浦城人。早年在粤军第一师任职。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团长、旅长、第七十九师师长、江汉荆宜师管区司令。抗战时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军委会中将高参兼委员长侍从室侍卫组组长、第六十五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广东南韶师管区司令、福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福建军委区副司令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等。1970年11月在台北病逝。 

胡庆育(1905-1970) 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广东三水人,生于北京。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在外交部任职。1941年任驻澳大利亚使馆秘书。1946年任外交部条约司司长。1949年10月曾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953年任台湾国民党政府驻阿根廷大使。后任外交顾问。1970年12月在台湾病逝。 

李少陵(1898-1970) 国民党军校教官。湖南长沙人。1927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四十六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中央军校、中央军官团政治教官,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政治教官,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监察委员、省政府秘书长。1949年赴台湾。1970年12月病逝。 

刘雨卿(1892-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三台人。1912年入北洋陆军。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二十军第五旅旅长、第二师副师长兼涪陵市市长。抗战时期,任第二十六师师长、第二十九军军长、第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一军军长。抗战胜利后,所部移驻台湾。后调任重庆警备司令、重庆卫戍副司令。1950年后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1970年在台北病逝。 

张际鹏( 1908- 1970)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鳢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四军第八十五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1949年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十四军军长。长沙起义后,脱离军队,后去香港,转赴台湾。1970年在台湾病逝。 

王光海(1891—1970)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东莞人。抗战前任湖南省政府代主席,抗战胜利后任徐州绥靖公署办公厅中将主任。1946年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1949年去台湾。1970年逝世。 

郑天锡(1884-1970) 国民政府官员,法学家。广东中山人。早年留学英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大理院大法官。后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专门委员、国际法权委员会代表等。1931年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政务处处长。1936年当选为国际联盟国际法庭法官。1946年后任驻英国大使。后留居英国。1970年在伦敦病逝。 

梅乔林(1872-1970) 国民党元老。广东台山人。早年随父兄赴美国。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回国,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1913年组织铁血团,从事反袁活动。后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随孙中山赴广州领导护法运动。1922年任代理桂林军路局局长。1933年任国民党中央党史资料编篡委员会纂修。后赴台湾。1970年在台中病逝。 

张承樽(1884-1970)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湖北枝江人。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后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率三百余人在上海起事,攻下江南制造局,被推为总司令。191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盐务部部长。国民政府成立后,曾任监察院审计部次长、湖北省审计处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1970年病逝。 

夏光宇(1889-1970) 土木工程学家,国民政府官员。江苏青浦人。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交通部门任职。曾出席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任万国工程师大会及国际水利会议中国代表。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参事、交通部专门委员、总理实业计划研究委员会委员、平汉铁路局局长、粤汉铁路局局长、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长及总干事。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交通部顾问等。1970年在台北病逝。 

杨官宇(1901~1970年) 国民党空军将领。广东中山人,生于檀香山,1921年随杨仙逸等人到美国图强飞机公司飞行组学习飞行技术,次年冬返广州。其间曾设法将华侨所捐购的12架飞机转运回广州。1923年协助杨仙逸研制第一架“乐士文”国产飞机。后驾机参加讨伐陈炯明,每天五次轮番轰炸,协助粤军追击逃窜到惠州的叛军。1924年起,先后任东江飞机队长、广东航空局飞机修理厂厂长兼广东航空学校教官、广东航空处第二飞机队队长等。1930年任南京第四航空队长,驻守陇海铁路之砀山,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春返粤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1932年与刘植炎到福建协助十九路军组建航空队,任队长;不久到南昌任航空站长。1938年任空中运输大队长。1943年任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1943年秋任美国陈纳德空军志愿队中国人员管理处副主任。抗战胜利后,辞去军职,转入陈纳德空运大队,任该大队柳州站长。1949年经澳门转赴檀香山定居。1970年于檀香山病逝。 

接71-78 

正文三:1949年后撤退台湾或出走港澳、海外的人物 

(1971-1978) 

董显光(1887-1971) 国民党政要。浙江鄞县人。早年任英文教员。1909年留学美国。1913年回国任上海英文《中国共和报》副总编辑。《密勒氏评论报》副编辑、英文《大陆报》总经理兼总编辑、国民党军委会第五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党部国际宣传处处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1949年赴台湾,任《中央日报》董事长及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台湾当局驻日及驻美大使。1971年1月10日在美国病逝。 

刘 峙(1892-1971)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字经扶,江西吉安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职。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参加北伐,任第二师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一军军长、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主席等。抗战时期,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鄂湘川黔边区主任、重庆卫戍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任徐州“剿总”总司令。1949年赴香港,后去印尼。1953年11月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1971年1月15日在台中病逝。 

何浩若(1899-1971)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湘潭人。早年留学美国,获文学学士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又入诺威治军校,习骑兵科。1926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曾任军参谋长及团长。1928年后,历任中央大学及金陵大学教授、复兴社军理委员会政治训练研究班教务主任等。抗战时期,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河南省财政厅厅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宣传处处长、《中央日报》社社长、国民政府军委会物资局局长、军委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军委会外事局局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抗战胜利后,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等。1949年后寓居美国,在“美国之音”工作。1959年赴台湾,任大学教授等。1971年1月在台北病逝。 

彭战存(1902-1971)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西萍乡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十一师少将参谋长、第七二九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第五十四军参谋长兼第十四师副师长、第一九九师师长、青年军二0二师副师长、青年军二0八师师长。1948年7月率部调驻台湾。1949年初任第八十军副军长,调驻金门。后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参谋长、金门防卫副司令官、台湾国防部联合作战研究委员会中将委员等。1971年1月在台北病逝。 

张历生(1901-1971) 国民党政要。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法国,加入国民党。1924年回国后,历任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秘书、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秘书长、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1971年4月20日在台北病逝。 

宋子文(1894-1971)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海南文昌人,生于上海。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在上海商界、银行界活动。1923年10月应孙中山之邀到广州,历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外交部部长、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部长、全国最高经济委员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绥靖主任等。为旧中国“四大家族”之一。1949年后定居美国。1971年4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病逝。 

陈楚楠(1884-1971) 民主革命家。福建厦门人,新加坡华侨。早年在新加坡经营橡胶种植业。后从事反清革命。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新加坡分会会长。多次为革命党人反清武装起义筹捐巨款。1917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并一度兼任实业厅厅长。1933年返回新加坡,息隐家园。1971年9月21日在新加坡病逝。 

江一平(1898-1971) 国民政府官员,律师。浙江余杭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历任东吴法学院教授,上海律师公会常委,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纳税会委员、董事、国民党政府在沪代理人之一,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在审判日本侵华战犯法庭上曾担任日本战犯冈村宁次的辩护律师。同年赴台湾,任台湾立法委员等。1971年10月15日在台北病逝。 

赵恒惕(1880-1971) 国民党陆军上将。湖南衡山人。举人出身。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历任广西常备军协统、广西督练公所会办、广西新军协统。辛亥革命后,历任旅长、湖南第一师师长、湖南水陆军总司令、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1926年被唐生智驱逐下台,从此退出军政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军委会上将军事参议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资政。1971年11月23日在台北病逝。 

王长海(1895—1971)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平原人。行伍出身。陆军检阅使署军官团、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高级班毕业。历任北洋军连长、营长团长。1927年后,历任骑兵团团长、西北军第24师副师长兼第71旅旅长、东北边防军团长、旅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132师少将师长。抗战胜利后,历任整编第132旅长、整编第77师中将师长、第77军军长、第2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2月调任国防部参议。1952年10月22日退役。1971年11月24日病逝台湾台北。 

陈继承(1893-1971)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靖江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任第二十二师师长,参加了北伐。1928年后,历任第一军军长、洛阳卫戍司令、武汉警备司令、豫鄂陕边区绥靖主任等。抗战时期,任中央军校教育长、军训部次长、川鄂陕甘边区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警备司令、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南京卫戍总司令等。1949年赴台湾。1952年10月退役,任招商局顾问等。1971年12月10日在台北病逝。 

游弥坚(1897-1971)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台湾台北人。1924年留学日本。1927年毕业后赴大陆。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教官、国民政府驻法国使馆秘书、财政部税警总团军需处处长、湖南财政厅视察兼湖南大学教授、邵阳税务总长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台湾,任台湾区财政金融特派员、台北市市长等。1971年12月12日在台北病逝。 

谢冠生(1897-1971) 国民党政要。浙江嵊县人。早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后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科,留学法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926年后,历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司法行政部部长、司法院秘书长、司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司法院副院长、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71年12月21日在台北病逝。 

王况裴(1893-1971) 国民党军政要员。湖南衡阳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大厦大学教授。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第三十六军政治部主任、湖南省公路局局长、第五战区长官部参议、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湖南省政府委员。1950年赴台湾,任台湾行政设计委员等。1971年在台北病逝。 

盛 文(1906-1971)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在国民党军中服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五二九师师长。抗战结束后,任第一战区长官部中将副参谋长,曾协助胡宗南进攻延安。后任第三军军长。1950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参事等。1971年在台北病逝。 

魏炳文(1902-1971) 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长安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守备区副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警备副司令、第十八绥靖区副司令官。1950年赴台湾。1971年病逝。 

崔震华(1886-1971) 国民党政要,张继夫人。河北庆云人。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毕业。早年曾进行反清活动。1912年与张继结婚。后广泛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历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1949年赴台湾。1971年在台北病逝。 

张振鹭(1896-1971) 国民党军政要员。辽宁开原人。1921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军需学校。历任奉天陆军军需官、东北军第三方面军团司令部兵站处长、奉天省财政厅厅长、冀察政务委员会经济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东北“剿总”政务委员。1948年赴台湾,后侨居日本、巴西。1971年在台湾病逝。 

朱世明(1902-1971) 国民政府驻外武官。湖南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弗吉尼亚军校。1927年后,历任军委会交通技术学校教育长、驻苏使馆武官、外交部情报司司长、驻美武官、国民政府主席副官、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驻美中国军事使节团团长。1949年4月复返日任职。1971年在东京病逝。 

尧乐博士(1889-1971) 国民党陆军上将。原名马穆提吾受,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早年任哈密商会会长、哈密县参议员。1931年后,历任东疆警备旅长、西安行营顾问、重庆行营中将参议、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哈密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总统府国策顾问、新疆保安副司令。1950年4月被国民党任命为新疆省主席、绥靖总司令。后兵败逃亡。1951年到台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71年在台湾病逝。 

刘健群(1902-1972) 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贵州遵义人。早年就读于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后入黔军任职。1925年参加北伐军,任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的机要秘书、后历任国民党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国民党军委会政训处处长兼中央军校政治部部长,国民党政府军大本营第六部副部长、三青团副书记长,国民党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立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72年3月17日在台北病逝。 

李嗣聪(1898-1972) 国民党政要。湖北庆云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6年后,历任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执行委员、训练部部长,河北省党部整理委员、常务委员。1934年起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等。1949年赴台湾,历任台湾监察院副院长、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72年5月15日在台北病逝。 

贺衷寒(1900-1972)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岳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28年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委会政治部秘书长兼第一厅厅长,复兴社干事会常务干事、书记长,三青团中央常务干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抗战时期,任军委会政训处处长、第一厅厅长、行政院社会部劳动局局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社会部政务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政府交通部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等。1972年5月在台北病逝。 

顾孟余(1888-1972) 国民党政要。河北宛平人。早年留学德国。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后加入国民党。1926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常委、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铁道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中央大学校长等。1949年后居香港、美国。1969年7月回台湾,任“总统府”资政。1972年5月在台北病逝。 

王天鸣(1897-1972)国民党陆军中将。原名王雷,字天鸣,以字行。保定军校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团长、师参谋长绥署参谋长等。抗战时期,任江防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大学办公厅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武汉行营副参谋长、长沙绥靖公署副参谋长及参谋长、第一兵团副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