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魔极乐-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写在了信里,这些事或许很折磨人,但相信你也想知道,虽然我希望你一辈子都别知道。”
“啊……”太子的话没等说完,赵元窿就感觉头疼欲裂,猛的抱着脑袋在地上打滚,嘴里一直嘶哑的的吼叫着。
“宣太医!”太子一看顿时心急,马上宣来太医赶紧为赵元窿诊治。
冷清的天牢,随着太医们进来的那一刻,多少时日来才有了这可怜的一时喧哗。
再一次醒来也不知道多久,脑袋持续的疼了许多天,在床上麻木的躺了许久以后才有下地行走的力气与意识!隐隐想起那日的事情,就仿佛是南柯一梦般,赵元窿拍着脑袋也不知道那日自己所见到底是真是假。
房里浓重的药味让人反胃,出了院落刚吸了口大气,赵元窿就明白一切是是真的了。
破旧的院子已经被翻新了,原本这里是空无一物,但眼下不仅石桌石椅具有,四周更是摆上了不少的盆载!院子的中间有两落立架,架子上挂着十八般兵器!赵元窿习惯性的拿起长剑,连日的颓废消磨的不只是意志更是这具强健的身体,这时一握已经少了那种熟悉的称手,多了种陌生的沉重。
被褥,起居的用度之物全都是新的,一眼就可看出是大内的精品!另一间小屋内一口口大箱子堆积里,里边全都是世所难见的珍籍野书和自己最爱的兵书!赵元窿轻轻的抚去,更是惊讶的发现一旁居然还有不少的好酒堆积着,看坛口的封泥居然全都是宫内的御酒。
这时,赵元窿才恍惚的醒悟过来,抱起一坛酒后来到了院子内!一摸胸口果然有封信在,落坐以后边饮边看,赵元窿更感觉胆战心惊,信上的字行行触目惊心,也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惊骸,甚至是面对着死亡时都不曾有如此的恐惧。还有,就是这一辈子从未尝试过的恼怒。是夜,起王烂醉如泥,身旁只有一片燃烧过后的灰烬被风吹散。

第257章 猛虎出笼(上)

大内天牢内,今日可算是出奇的热闹了,进进出出的太监一拨接一拨的没停过。
要知道从有这地方开始,晦气,冷清,是个人都不愿来这是个人都饶道走的地方!哪怕是当差的到这都饶着路跑,就深怕从这走过也会倒霉。
卧病在床的老皇帝谢门不见,不管是哪个大臣皇亲,甚至是最疼爱的皇太孙都见不到他一面。可就在今日,邪了门的居然有新的圣旨出来。
朝堂上的大臣们可都是拭目以待,个个紧张的猜想着新的圣旨会是什么样的内容!毕竟眼下朝堂实在很不太平,温家和师家到处的张牙舞爪,皇太子妃一回来更是闹腾得更是厉害,这当口上谁都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的差池。
前段时日,西北烽线又被大肆的洗掠,死伤百姓无数不说,就连驻防的边军也被杀得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当地的几个知府死的死逃的逃,总之那奏折现在一递上来就没半件是好事。
契丹的大股骑兵在还没进冬就按耐不住了,号称数万的狼兵踩过烽线烧杀枪掠!西北近年来的驻军全都是临时抽调的青壮,本就没一个合适的将领他们更是如同散沙一般,在马蹄逼近的时候甚至没半点的抵抗力。
西北警情,兵部却一时抽调不出适合的将领去平定西北之乱,而且更要命的是眼下镇守东北的定王又恼怒的上折向户部问罪。
广东洪灾,西北兵事,户部的税银几乎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四处的祸事全都是伸手要银子的主。这不户部就有小官办了糊涂事,把东北大营一部分的军饷拨给了西北抗敌,这顿时是惹来了定王的雷霆大怒。
要知道东北之地冬季极寒,这一入冬不只粮草和煤油之类的东西消耗很大。更甚者每年的军棉服和棉被也是一不可或缺的开销,这户部把他们的银子一调走,难不成要定王那十多万人全冻死在那极北之地。
这下好了,西北西南全都不太平了,两广那边还天灾肆虐。眼下怎么看朝廷内都是乱事不断,正当用兵之际户部又捅了这样的篓子,这不是平白的给兵部添堵么。
被来还是暗幸西南各族起事还没闹出大动静,可转眼西北那边军警又起!这会朝廷的精力该全放在西北才对,可这会定王的军饷一被挪动,谁又敢保证东北那边不出乱子。
定王那边上的奏折言语犀利不说,甚至已经生硬得几乎有威胁之意了,据说眼下世子也是快马加鞭的准备来京城要个公道,讨要他东北大营的那笔银子。
有趣,小官员的一时糊涂而已,有心人都暗笑着,户部可是温家的大本营啊,这个篓子难道真只是一时的疏忽?个中乾坤貌似颇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温家故意摆了定王一道,在这当口上截了银子可跟砍了他的脚筋一样严重。
圣旨出来的时候,大多数的大臣都猜想是老皇帝想平息这场已经火药味浓郁的纷争,可老太监在朝堂上宣读,不少人惊得是大跌眼镜,温迟良更是彻底的傻了眼差点一屁股跌坐在地,完全没了这段时日的意气风发。
圣旨一不是为西南乱事,二不是为西北兵事,三更不是为了眼下沸沸扬扬的朝堂纷争。
“西北乱祸,草原各族劫掠烽线残害我大华百姓!朕欲御驾亲征奈何力不从心,大华内忧,朕本着为西北苍生黎明之福所想,特免四子赵元窿当年无知之罪,准其出天牢行走,筹措平定西北之事。”
圣旨一出,所有人都吓傻了!
起王爷?十多年了,朝堂上都走马换将了多少批人,眼下要不是老皇帝的圣旨谁还记得他曾经有这么个威风八面的儿子。西北武王,当年西北大营的战斗力更是赫赫有名的,虽然后来因宫祸而牵连了很多武将,可要论起这百年的西北烽线第一将,那绝对是起王爷莫属。
当年禁卫营霍乱宫闱后,兵部不是没派新的武将去率领西北大营,可惜的大多数世家出来的大爷都镇不住那帮桀骜不训的家伙。大多时候就是去走马上任也闹了个灰头土脸,在那砍了几颗不服军令的人头然后回来,那几年的折腾都要把骁勇无比的西北大营折腾跨了。
眼下看圣旨的意思,难道是无可用之将要重新用起王爷了!可他是罪人之身已经囚禁了十多年了,这时候再让他统兵镇压西北的话,他真会对朝廷忠心耿耿么?
不少的老人想起都感觉额头发寒,当年起王是因为什么事大闹宫变的谁不知道,这会纵此猛虎出笼,是福是祸谁又敢保证。
想到这,不少人把同情的目光都对准了温迟良。
“怎么回事,皇上怎么突然放起王爷了,当年他犯的可是形同谋逆的大不敬之罪啊。”
“看来朝廷眼下是有兵无将了,西北那边一直不太平,这兵部直到现在还商议不出平定西北的人选,这才让圣上想起了起王爷。”
“哪会无将啊!”百官中窃窃私语着:“远的不说,近的朝堂上就有师家的师俊,山东剿匪的时候人家师家的大军也是所向披靡,师家大军的战斗力可不比他西北大营差。”
“傻啊,好不容易才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温家哪舍得这时候让他带兵去前线,到时候他不在了,兵部那边还有谁压得住定王啊。”
“镇王爷呢?他手里可是有十万大军啊。双极旗这些年没怎么打过战,但再怎么样也比地方上的卫所强吧”
“镇王爷的事你还不知道啊!”那兵部的小官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说:“西北乱事一起的时候他就想见皇上请战,但还是吃了闭门羹,回去以后不甘心的上书请旨要去镇压西北乱事!可怎么着,最后还不是被皇上驳斥回来了。”
“那十万大军要当摆设啊!”另一人不解的说:“这些人一年光军饷就吃掉多少了,眼下是用兵的时候,双极旗的大军整戈待发,圣上怎么还会驳斥啊。”
“鬼知道,圣心难测啊!”
“可这起王,当年可是攻打过皇宫的啊,三千多号人就把皇宫打下了。这次皇上就不怕他出来以后有异心,一但起王兵变的话,那凶猛之势可是不亚于草原各族的一只猛虎啊。”
“这个,我也不知道……”
“哎,眼下的局势,扑朔迷离啊。”
“嗨,你看看温大人的脸色,那黑得叫一个离谱啊,你说起王和他是不是有什么过节?”
“还不是当年的婚事闹的,你不知道,哎,温家最后还指了一个冥婚,也难怪起王心里不痛苦了。”
朝堂上的这一天沸沸扬扬,八卦新闻到处乱飞,各种各样的猜测也是层出不穷!大家都只道是老皇帝顾念亲情才会放起王,最后都得出一个结论,估计起王出来就是过安稳日子了,应该不会再有带兵的可能。
别的不说,师家,镇王府,这俩当年可是联手把起王的禁卫营给搞定了。论起战斗力这俩家谁也不差,真的烽线告急还有这俩家撑着,犯不着冒那么大风险真让起王回西北整兵吧,那可无异于放虎归山。
不管如何,圣旨是下了,这事也就注定了,总不能叫老皇帝改这个金口吧。
散朝的时候所有的朝臣依旧是热论冲天,一拨一拨的人都三五成群的窃窃私语着,有年轻的对那段往事不了解,自然少不了一些老家伙炫耀般的卖弄一下,皇家恨事啊,多好的八卦。
散朝之后,皇太孙也不知道是惦记着什么好玩的,屁股一抬立刻没了人影!今儿朝堂上也数他最淡定了,不知道是不是他太没心没肺的关系,总感觉老温都吓成了那样,这小子居然没事人一样置若罔闻,想想也实在是好玩。
一下朝,温迟良似乎还傻着眼,一些大臣打招呼时他还一副呆滞的模样!等回过神的时候看不见皇太孙的身影,也顾不得像往常一样和门生们唠叨几句,立刻脚一抬是风风火火的朝东宫奔去。
东宫里晃了一下,还是没找着皇太孙的身影,这一下朝赵沁礼连储君服都没换就不知道哪野去了!都这关口了还有闲心带处嬉乐,温迟良一想顿时是恼火不堪,这个荒唐的小家伙可一点都没遗传到他温家小心谨慎的好品性。
东宫院内,温迟良几乎是发了雷霆大怒摔落了茶具,遣散门生和太监们出去寻找,今日务必把皇太孙给叫回来。下人们可没见过这位性格和蔼的主发这样的火,哪个还敢怠慢啊,立刻是一群人鸡飞狗跳的跑出去找人了。
温迟良急得晕头转向,这时,一个美丽的倩影走了出来,手里还握着读到一半的珍籍!雪白色的长裙显得飘逸灵动,那美艳的容颜更似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温凝若粉眉微微一皱,轻启朱唇:“父亲,怎么了?”
“出大事了,哎!”温迟良急得团团转,猛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但心口上的气不怎么顺话一时却是说不出来。
“父亲您别急,慢慢说!”温凝若也是一脸的肃色,从小到大她都没看过父亲如此急切的模样!哪怕是朝堂上的争斗再如何剧烈,印象里睿智过人的父亲都不曾有这慌张的表现。
“皇上下旨了,放起王出天牢!”温迟良连连的顺了几口大气,这才断断续续的说:“今儿在朝堂上宣的圣旨,谁都没想到这时会放起王出来,这,这可怎么办啊。”
“起王?”温凝若顿时惊讶万分!
“是啊,起王,比容王更是难缠的主。”温迟良苦着脸,又难掩恼怒的拍了拍桌子:“眼下一个定王已经够我们烦了,起王本就仇视东宫和我温家,眼下放他出来肯定是一大麻烦。倘若他西北大营的旧部一心支持的话,以起王在西北的威望难保他不会再次重掌西北大营。”
“起王……”温凝若也不禁粉眉微皱,这起王十多年前就是一只让人闻风丧胆的猛虎!宫乱之事全因温家,眼下他出来的话也不知道会仇视谁,这十多年的幽禁谁能知道他的心性起了什么变化,这会根本猜测不了他的想法。
如果说仇视的话,还真保不准,当年他是因攻打东宫进的天牢!可偏偏将他制服的是镇王和师家的联手,他会不会也仇视这两个武家?
“哎,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肯定对我们温家有成见。”温迟良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气得脸色都涨红了。
温凝若沉吟着,想着那个陌生的起王,脑海里始终没半点的思绪。
温迟良始终急切着,若是往常的话朝堂上有何动静,以东宫的眼线和温凝若的能力没等下朝就能得到消息。可这阵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宝贝女儿经常窝在卧居里品那清闲书也不多问外边的事,这一点的异常温迟良也没看出来,可想而知眼下他的思绪乱到了何种地步。
这时,一个心腹跑了过来,小心翼翼的说:“大人,容王爷带着手下人准备去天牢接人了。”
最担心的事就是这样,温迟良顿时满面的苦涩,起王出来能不能重掌兵权还不清楚,但这绝对是温家不得不防的。以前皇太孙的东宫最弱的就是兵权一项,所以他不得不费尽心力拉拢师家,争那个兵部尚书之位。
定王有东北大营在手是最大的威胁,温迟良不怕你玩朝堂上的阴谋诡计,怕就怕他起兵举事!容王那边再有野心也不过手执顺天府和自己在朝堂上斗斗而已,真动粗的话顺天府最多和九门禁军拼了一下,更何况京城还不乏其他的武装力量,容王手上的兵力根本构不成威胁。
这十多年来,每一年容王最少去天牢三次,每次去都与被幽禁的起王把酒言欢,每次去都带着大批的物件全去探望!他是丝毫不顾其他人的眼光和议论,更不怕那晦气沾身的说法,完全就是一副手足情深的模样去照顾自己的弟弟。
雪中送碳者少,落井下石者多!朝堂上本就是个很现实的小人聚集地,更何况是亲情淡薄的皇家,起王沦为了阶下囚以后连等级稍微高点的太监都可吐他一口唾沫,在那种境地之下,容王的关切给了他多大的感动是可想而知的。
温迟良最怕的就是这个,十多年啊,容王不避闲言碎语一直在照顾这个犯了弥天大罪的四弟。这种雪中送碳的温情最是动人,那远比锦上添花更让人铭记,更何况这一切是发生在最是无情的帝王家。
定王有兵权最是难缠,倘若起王真的成了出笼猛虎又重掌西北大营的话,那他会不会带着西北大营这支狼虎之师站在容王那边,以报兄长十多年来的手足之情。
温迟良顿时冷汗直流,倘若真有这个格局出现的话。那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后边是凶神恶煞的索命阎罗,而东宫已经站在了悬崖之上进不得退不得,因为面前波涛汹涌的海浪里全是要吞人骨肉的蛟龙。
父女俩互视一眼,已经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了最大的担忧!倘若起王真能重掌兵权,那容王得到了西北大营的支持真的是如虎添翼,到时他可就变成比定王更难缠的对手,要知道当年的起王爷凶猛之名,可犹在如今的定王之上。容王有朝堂上的势力,再有起王的支持,到时他才是东宫最大的劲敌!师家已在手握,这时,父女俩脑子里唯一能想起的就是手握兵权,权势双极的杨家了。如果容王的势局大成,到时唯一能与之对抗的,恐怕只有兵权朝势旗鼓相当的杨家了。

第258章 猛虎出笼(中)

皇宫的大门前,一众人都在焦急的等着。容王带着一众手下在那望眼欲穿,身旁就是两辆马车还有不少用来洗晦的东西,有釉子叶之类的物件和火盆,也精心的准备了不少新的华服。
远远的,一个小太监带路!一身已经脏得发灰的素服,披头散发但却身形高大,起王步履快速的朝宫门走来,那虎虎生风的模样让人不由的想起了当年斩敌西北的皇家第一武王。
“四弟!”容王一看,顿时欣喜的招了手。
“三哥,哈哈,我来了!”
赵元窿顿时加快了步伐,一脸喜悦的径直走来。不过到底是刚出天牢的人,还没等出宫门下人们就一顿的忙活为他洗去一身的晦气,对此他也不甚在在,只是重获自由这会感觉还是有几分不适应。
马车缓缓的离开了皇宫,丝毫不避讳周遭众多的眼线。
曾经的起王府很是破败,一天的功夫也只够收拾干净,还不能修缮一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内,赵元窿看着慌乱的院子和久无人居的王府面色一时很是惆怅,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曾经在这一起把酒言欢的兄弟们。
容王做事倒很是细腻,不仅把老管家和以前的下人都招了回来,更是添了不少的丫鬟家丁伺候着!起王府虽然显得有些破败,不过好歹这场面还在,起码这次回来不会丢这个架子。
沐浴更衣,一大套繁琐至极的俗礼!成乎意料的是赵元窿很是配合,一一的按着那些风水师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若是以前,他对这一些繁礼是完全的嗤之以鼻,而眼下的配合也不难看出十多年的牢狱之灾折磨下,这位曾经威风八面的武王也是成熟了许多。
“见到父皇了?”主厅内,容王抿着茶问了一句。
“没有!”赵元窿摇了摇头,面色平淡的说:“我去谢恩的时候进良守着门,他说父皇龙体欠安正在休息,我去的话在门外磕个头就行了,不必在那逗留。”
“哦,这样啊!”容王沉吟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简单的闲聊了几句,都是些比较家常里短的话题,起王毕竟被幽禁了十年!一出来对这个新的形势还是很不适应,尽管他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可一但提起某些敏感词时也不难看出他的情绪有所激动。
比如东宫,比如师家,比如镇王……这些词每一个都让他本能的一滞又马上恢复了常态,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思索什么。
“王爷!”这时,一个中年大汉猛的奔了进来,一看到赵元窿顿时泪如雨下,就地一跪已经泣不成声了。
“胡武!”赵元窿一惊,立刻上前扶着他,眼眶也是湿润发红,有些惊讶的骂着:“你怎么还活着,那会不是定了你们充军和斩首么?”
“王爷,属下,啊……”那胡武泣不成声,一时也是说不出话。
渐渐的,门外陆陆续续的跑进了十多个眼眶发红的大汉!一个个看到赵元窿话都说不出来了,跪地行礼后已经是哭得一塌糊涂,一群彪悍大汉的眼泪此时显得极端震撼,那无声的哭泣中更是承载了十多年来太多的东西。
容王一看也不多言,默默的走开了。
一群大男人抱在一起哭得稀里糊涂的,大半天谁都没力气开口说一句!赵元窿紧紧的抱着这些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如果说心里曾经有过悔恨的话,那也是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连累了这些出生入死兄弟。
那一年,这些人随自己进京时可都是战功显赫的武将,他们本该在朝堂上封赏战功开始享受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而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他们全成了阶下之囚,从他们消瘦的模样不难看出这十多年他们也是不好过。
日近黄昏,夕阳西下,哭得眼泪几乎都干了,赵元窿擦了擦眼刚想说点什么!这时王府的管家走了进来,一看这一幕哪个男人心里不酸,赶紧蹲下来小声的说:“起王爷,我家王爷说该给各位兄弟们沐浴更衣了,晚上还有宴席要为您洗尘呢!”
“好!”赵元窿声音都嘶哑了,只是简单的开个口觉得喉咙都痛。
管家立刻命下人将这些哭得泥蛋子似的大男人带下去沐浴更衣,又赶忙去后厨端来了银耳汤给赵元窿润喉,在旁小心翼翼的说:“起王爷,我家王爷特意的嘱咐了一声,一会宴席之上您不可再卤莽行事了。”
“宴席?除了三哥还有谁?”赵元窿顿时一个机灵!
“镇王爷!”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的说:“您这些弟兄十多年前判刑或轻或重,那时我家王爷就算想出手相救也是有心无力,不得以求助了镇王府,好歹才保住了这些兄弟的性命。”
“镇王啊,没事!”赵元窿沉吟了一下,面色一时是阴晴不定,好一阵的犹豫后这才释然的笑道:“当年也是我学艺不精,败于他的手下我认了。”
这时谁也不敢提当年镇王致意要取他人头的事!尽管这件事知之者甚少,但也难免会有流言蜚语传出,不少的有心人还是能打听到这个密闻。
等了一小阵,那些武将就收拾好了!王府外早有十多辆马车在候着,一行人上了车就径直的朝京郊外开去。
夜里的京城依旧繁华,来往的客商兜售着各种的新奇玩意,天南地北的小吃汇集空气中始终飘散着浓郁的香味。人来人往的热闹,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这突然的喧哗让赵元窿感觉还是很不适应。
车队缓缓的出了京城,这时赵元窿才问道:“我们这是去哪?京城里那么多好的酒肆,四哥怎么还把地方安排在城外。”
这时走的已经是有些崎岖的青石官道,车头的管家赶紧转过头来,欲言又止的说:“起王爷,眼下京城好多的酒号都在运河边有分号,那边的环境比在京里好。而且现在京城里不太平,王爷说不想被人扰了雅兴,所以才让我带你们出城的。”
“哦,三哥有心了!”赵元窿沉吟了一下也不多问。
单独的一辆马车里,胡武坐在车内恭敬而又虔诚的看着赵元窿,一路上一言不发却总控制不住默默的流泪。赵元窿想开口问些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这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
京城之内寸土寸金,一些赚到了钱的商号即使想扩张,但兜里有钱也买不到土地,无奈之下只能把目光对准了京郊。可郊外的土地也不是说买就买的,有皇宫大臣们的别邸,有朝廷机构的下属单位,更有不少京营大军的驻地。
京城周边的土地,密密麻麻的几乎被割分一净,那些老实的生意人也不敢与这些人比邻!无奈之下只能集体迁到离这些官家比较远的运河边,在那边大兴土木,凭着厚重的财力硬是把那打造成一个可以媲美江南的奢靡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