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魔极乐-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迟良这次来确实是因为坐不住了。”师俊面色有些阴沉,几乎是咬着牙说:“他希望我亲自坐镇津门带领师家军做好抗敌的准备,留下犬子子明在京城继续周旋师家诸事,按他所说到时他还会再拨一部分兵马给师家,所以吩咐要子明在京城等候他的军令,再三保证京城有禁军把守绝对是固若金汤,我的家眷留在京城绝对会万无一失。”
“骗鬼啊!”萧九呸了一下,鄙夷道:“老温够足智多谋了,怎么也玩这种留人子为质的下三滥手段,难道他就不怕在这关键时候和师家出现隔阂么?”
老温的心思鬼都看出来了,虽然他表面上信任师家,不过也害怕师家到时候倒戈相向,毕竟这年头人心难测,眼下老温可承受不了任何事出突然的反水。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混到了老温那份上的人又怎么可能轻易的相信别人呢。
“情况紧急恐怕他也顾虑不了那么多了。”师俊叹了口大气,眼里闪过一丝决绝,抱起拳来满面沉重的说:“二位,师俊一身不求天不求地,但今日斗胆开口,请二位能在这时候助我师家一臂之力。”
“别,我们无兵无权的,能干什么。”林管警惕的看着他,一副不想惹事的模样。
萧九与定王有血海深仇那是他的事,若是他想借师俊之手报仇的话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毕竟两人间就是阴差阳错的碰到一起也谈不上什么交情。
而他林管与师家非亲非故的,若不是为了继承恩师衣钵不想被卷入天地之乱他也不会欣然的交出金刚印,说说起恩情的话他自认亏欠了杨存,当年舍身相救确实无以为报,可这些无论如何也与师家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说白了林管不想管这些破事,你天下怎么个乱法他也不管,从死到生的过程绝对是大起大落,与恩师从误会到冰释前嫌以后对于一切他已经看淡了,若说有因果缠身的话那也只是亏欠杨存的那一份恩情。
他好不容易跳出了五行的因果,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个地方好好修炼继承师傅的衣钵再挑选合适的门徒,这次若不是移交金刚印的话他也不会大老远的从西北跑到京城来。
恍惚之间林管隐隐有种错觉,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清心寡欲一心问道,毕竟自己还亏欠着这一份恩情在心,否则的话也不会对他言听计从而忙碌奔波。
“师某确实唐突。”师俊牙一咬,位高权重的他竟然是弯腰折身,语气凝重的说:“此次对于我师家来说是九死一生的一道坎,林先生既然已经收了小儿为徒,师某冒昧希望林先生暂时留在京城,保护犬子的周全以备不策。”“这……”林管一时哑语,他一开始的打算可是带着师子明离京,找个清静的洞天福地好好的调教几年。师俊的请求确实唐突,林管肯收他为徒已经是一个恩情了,还得保护他的安全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林管是闲散之身,没必要听他师俊的号令,更不用给他半点面子。

第647章 迷一样的赵师爷

“林先生尽管放心,敬国公那边师某自然会投桃报李,还他这一份恩情。”师俊深怕林管拒绝,赶紧又加了一句。
林管沉吟了一下无奈的答应了,毕竟他还亏欠杨存一份天大的恩情,这样也算是间接的一种报恩。再者已经收了师子明为座下第一徒,总不能本事都没教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死于京城吧,师俊的意思很是明确,一但有何风吹草动的话林管就必须想办法尽快带师子明离开京城。
“谢林先生了。”师俊松了口大气,再转过头时饶有深意的看了看萧九,语气一时是轻松许多:“至于萧大人不知有没有意随师某去津门,我师家现在招贤纳士广拜限量,以萧大人的聪明才智加我师家的势力,想必先生到时会有用武之地,没准还能偿得心头宏愿。”
“恭敬不如从命。”萧九阴森的一笑,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师俊的如意算盘他知道,现在师家发展得太快了所以缺乏一些足智多谋的幕僚,抛去钦犯这个身份不说以萧九对定王的了解天下恐怕找不出几人,有萧九出谋划策的话师家上了前线不仅吃不了大亏,反而可能因为知己知此而占尽便宜。
要知道到时候师家肯定是冲锋在最前边,没准还会与定王亲率的大军正面交锋。温迟良将师子明留下也是想以此为要挟,到时哪怕师俊不愿意也不得不直面定王的铁骑,碍于儿子的安慰师俊也不敢找借口守而不战。
眼见二人答应了他的请求,虽然林管的面色有些苦笑不过师俊算是松了口大气,赶忙唤来儿子一顿的嘱咐,妥善的安排离京之后的事务和人员的变动。
师俊留下了师家的一众高手,不少更是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嫡系供奉,这一点林管看在眼里自然明白他的用意。一但有鱼死网破的时候林管的责任就是带着师子明逃向津门,而这些高手到时就随林管调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师子明的安全。
其他的儿子师俊随行带走老温应该不会反对,至于其他的家眷或者是他的妻妾,恐怕到了那步田地也就顾不上了。
师俊不是傻子,明白一但到了那种地步的话想突围出京绝对是一件难事,单枪匹马的话绝对没办法护得了师子明的周全,所以他给师子明留下了那么多的高手。
而林管的身手他始终是看不透,现在的京城若是他师俊认第二的话恐怕只有林管能认第一,有这么一个身手高强的师傅护驾师俊也是放心许多,最起码有林管在的话没准到时候儿子遇上危险还能借助一些外力脱身。
比如说,杨家!
听着他的安排林管眼里精光一闪,师俊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当断则断一点都不婆妈,短时间内就能做出这样沉痛的决定,难怪师家在他的带领下能蒸蒸日上。
在这几乎可以决定家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师俊并没有半点的妇人之仁,只要将自己的儿子们安全的带走,那其他的妻妾家室只能是壮士断腕了,留下的这一大家子还可以麻痹老温的监视,为日后师子明的逃离打一个很好的掩护。
师家和杨家两大武家虽然在势力上一直存在差别,但不得不说师家远比杨家更有狠心和决心。老皇帝不肯赐辈分的事杨家愚忠的默许了,但师俊却是玩了个心眼,以子为字给儿子取名,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师俊是那种有魄力也有野心的人。
他不是那种温顺之臣,他有着不甘任人宰割的倔强,甚至敢在皇权的威压下玩这种小心眼。这样的人是不是逆臣不好说,但他随时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一个忠臣。
就各方面而论,镇王确实比他优秀许多,可师俊有的是这一颗决绝的狠心而镇王没有,这一点恰巧是杨家落魄的原因所在。
如果镇王不被愚忠束缚有他这样的魄力的话,恐怕现在双极旗已经浩浩荡荡的攻打京城了。
林管一个恍惚间,似乎明白敬国公为什么能崛起得那么快了,或许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镇王一脉的愚忠与软弱,镇王的强大来自于他的修为和沉稳,而敬国公的强大来自于一颗比师俊更加可怕的野心。
交代完了所有的事务后师俊这才独自一人的来到了另一处偏僻的院子,轻敲了一下房门:“赵先生。”
“师大人总算康健了。”开门的自然是之前顺天府的师爷,现在的神秘莫测的赵先生。
“托先生之福。”师俊客气了一下,见有个收拾到一半的包裹在床上,顿时有些诧异的说:“先生这是干什么?”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赵先生抚着须笑道:“师大人英雄才略,有那世之枭雄的魄力,若在乱世的话绝对会是一个明主,可惜了赵某心里有了更中意之人,而且赵某的拙能并不适合现在的师家,所以还请师大人不要强留了。”
“先生要回江南?”师俊楞了一下,随即咬着牙说:“师某虽不是绝顶人杰,但我师家势大业大,难道先生就怕没有您一展拳脚之地么?先生足智多谋算无遗漏可谓再世诸葛,若先生愿意的话我师家愿拜您为军师,师家子嗣皆入您门下为徒,这样可好?”
“呵呵,师大人就不必再劝了。”赵先生饶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叹息道:“当局者谜啊,以师大人的才智恐怕已经笼络了萧九吧,以他对定王的了解和此人的诡计多端师家已是如虎舔翼,师大人又何必再画蛇添足呢。”
“这,先生果然神机妙算……”一下就被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师俊的老脸也有些红了。
“师大人着相了。”赵先生继续收拾着包裹,轻笑道:“敬国公让萧九来京城也是正有此意,到时候师家势必战在与定王一战的最前线,师家军有他萧九在的话不亚于十个诸葛。按照津门的局势来看在下也没有留的必要,否则的话还可能适得其反,会白白的毁掉萧大人的锦囊妙计。”
“这是敬国公安排的?”师俊楞了一下,脑子也开始有些发麻。
“是也,此子真乃当世人杰啊。”赵先生感叹了一声,马上又一脸肃色的说:“师大人,赵某有些话很是冒昧,也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还请先生示下。”师俊心里一下五味杂陈,不过态度上依旧恭谨。
“师大人盘踞津门有一萧九为谋足矣。”赵先生温和的一笑说:“他在江南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唯有在师家才有用武之地,而在下虽薄有谋略却是难展拳脚,与他为同僚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萧九的决断。而且依天下之势而看,能让在下大展宏图又符我心愿的话,江南乃是不二之选,并非在下看不起师家,只是于上位者而言这才是真正的物有所极之用。”
“师俊明白了。”师俊叹了口大气,虽然满面的惋惜不够还是抱着拳说:“先生决意离去师俊也不强留了,希望如先生所言这萧九能顶十个诸葛,助我津门大军抵御住定王的叛家。”
“师大人!”赵先生看他一副不情愿的模样,忍不住点拨道:“师家确实礼贤下士让人动容,不过赵某有自己的宏愿所以这里不适合我。而这萧九不只对定王的一切了如指掌,更当过津门巡抚多年,在京城或在江南你看他都是平平无奇的罪人之身,不过一但回了津门的话那无异于是游龙入海,到时他辅佐师大人不管是从军务还是地方事宜上肯定是如虎添翼,可谓师家智囊的不二人选。”
“这,师某始终觉得先生才是大才啊!”师俊虽然心动,但更倾心的是眼前这个明显智谋高于萧九的奇人。
“师大人又忘了物极其用之说么?”赵先生叹了口气:“如我所言,大千世界唯有津门才是萧九的龙起之地,在那有他的运筹帷幄师家之势绝对是得心应手。而我不适合师家,哪怕是少有拙才也可能适得其反,师大人应该想明的一点就是萧九除了有谋还有知,有时候所谓的神机妙算也必须建立在胸有成竹的地步之上。”
“或许换一个说法。”赵先生饶有深意的笑着:“如我留下的话,一但我与萧九夺权而争那对师家绝对不是好事,但了那种地步的话师大人是选择相信我一知半解的智谋,还是相信萧九的胸有成竹的韬略。”
“先生一言,师俊茅塞顿开啊。”师俊这才恍然大悟,暗骂自己聪明一时怎么就偏偏想不通这么浅显的道理。
这位者之思,看来自己确实确实这方面的才识,唯有人尽其用那才是最高明的慧眼识人。
萧九不仅了解定王,他在津门任职十多年对那的一切更是了解,光是这一点别说是赵先生了,就是后来居上的师家所能比拟的。三教九流,地方势力,乃至什么人可能是定王的奸细,这些在他心里肯定有本帐。
万一真的开打,到时候粮草的调集,那些势力可为我所用,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应对突发的不策,相信这一切萧九都是成竹在胸了解深透。
光凭这些就足够证明赵先生所言非虚,这萧九到哪都平平无奇,可一到津门就真的是遇风云而化龙了,对定王有知己知彼的优势,对津门的一切更是了如指掌,占尽天时地利的萧九在津门一地确实抵得上十个诸葛。
师俊心里豁然,虽然不舍但也明白这种世外高人不便强留,千恩万谢之后只得忍着痛想设宴相送。
赵先生婉言谢绝了这些凡俗之礼,这段时间他住在师家已经闲得有些发闷了,所以与师俊相告一声想立即启程。
师俊也是应允,立刻命人准备金银盘缠,还点了五十多身手高强的师家子弟相送,更是派了十多个丫鬟随行伺候,恭敬之态度让门下之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了。
赵先生一一笑纳也不客气,毕竟这次潜伏之行他谋划已久可说是九死一生,师家捞了那么大的功劳自然他是受之无愧心安理得。
若无他从西北冒着生命危险步步为营的混入顺天府的话,剿灭容起二王的那一战就不会那么顺利,而赵师爷最后是两手空空半点功劳都不敢捞,这样的情况下拿他师家点财物也是无可厚非。
一行车马隆重得像大官出游一样,有师俊的印信在身连夜出了城,头也不回的朝南而去。这人到底是谁?做这些事却又隐姓埋名不敢声张,他到底有什么样的目的?这样的疑惑不只师俊想不透,恐怕死了的容王九泉之下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么可怕的仇家。

第648章 惊天妖相(上)

天现妖相是为不吉,青天白日阴沉无比,乌云盖日漫天阴霾,夜里群星灰暗皎月有缺,祸兆也。
江南的天相更怪,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几乎吓死了这里的善男信女,不少人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所有排着队上香祈福,是什么庙供的是什么神明无所谓了,因为他们实在太害怕了,只要能保佑自己的话无论是漫天神佛的哪一位都无所谓。
因为这段时间的天相太骸人了,不少人甚至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一样,恐怖得连抬头望去的勇气都没有。
一开始的白昼只不过乌云密布,百姓们还只道是阴天没加在意,但渐渐天相越发的诡异,诡异得让人头皮发麻,那极端骸人的景象哪怕是史书野记都没记载过,传说中的妖物出世时都不曾这样的恐怖。
大白天的先是乌云密布,但突然间却是二日同天,一刹那的温度高得连甘甜的井水都烫成了热水,奇高的灼热甚至让一些居住在水源边的家畜都渴死了。
虽然双日同天的怪相是昙花一现的景象倒已经足够人毛骨悚然了,就在百姓们松了一口气时接下来天相却更是混乱,几乎乱到让人要发疯的地步。
到正午的时辰依旧是黑夜看不见晨曦,天空无日无月无星无云只有一片连绵不绝的漆黑。
到了夜里的时候天空看不见星月没有乌云却是一片惨灰色的昏暗,这些现象接连不断的出现几乎让人要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到了这几天更是越演越烈。
各种乱相频频而现已经让人几乎要疯了,到了今日更是离谱,天空一片的亮堂却是不见太阳与半片的云彩,在人们几乎要麻木之时大正午的时候天空突然一片漆黑,紧接着天上有不同的繁星开始闪烁着却看不见半丝其他的光亮。
白日星现?哪怕是生灵涂炭的乱世都不该有这种绝奇的星相。
有些稍有道行的算命先生马上准备好了卦具和一些星算所用之物,这些奇门盾甲之术都有经书传承,粗浅一些的还是很多人懂,只是褂相一出时所有人都傻了眼。
算命先生全都要疯了,不祥之褂也就算了,更混帐的是褂相应合着天相显示出一副至凶至残的不祥。
三十六天罡中所有主杀主戮的星相全都光芒大作,而其他的星相却都是黯淡无光甚至看不出半点的闪亮。七十二地煞随后亦是天芒大作,所有主凶的星宿都犯着异光绝对是不吉的妖相。
煞相现过,天空又恢复了白皙而且还看得见云彩与太阳,就在众人松了口大气之时天空中居然是发出了震耳的轰鸣之声,瞬间让所有人刚放松的神经一下又紧绷起来。
一群身怀卜天之术的先生们也是目瞪口呆,那么多的凶相齐现还不够,这天相到底要乱成什么样子啊。
在算命先生们错愕之时天相又变了,电闪雷鸣本该是乌云密布之时才会出现的景象,谁知万里晴空一片之时天空中却是雷霆大作,晴朗的天空瞬间布满了雷霆,这种奇闻简直是千百年来闻所未闻。
稍微有点道行的人全都傻了眼,这么多的凶相齐现那绝对是天下大乱的征兆,而这次大乱绝对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否则的话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会频繁而现。
道行稍深的人立刻记录着一切的天相,一一的排列之后小心谨慎的起卦,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乱相绝不只凶兆那么简单,如能凭奇门盾甲之术算出天机的话,那修为之高甚至可以比肩当年号称半仙的鬼谷山人。
不自量力么?尽管知道这种妖相充满天机凡人难以窥视,但所有人依旧是闷头起褂,希望能清楚上苍到底有何喻示。
三十年前张宝成就是这样参透天地相斗的大道玄机,而此次的机缘可不弱于之前,能参演出来的话那就到了能与三朝国师平起平坐的地步。
双日同天,帝星乱,九五之数模糊不清,主杀星显,列序中却带着隐隐的吉,凶吉相随而来,怪,实在是怪……
城内是人心恐慌,百姓们惊骸的等待着天崩地裂的到来,不过城外却是一副严阵以待的紧张局势。
陈家和敬国公府的人马个个面色严峻又有几分的忐忑,心情烦躁之余个个都焦虑不安,来回的走着不停的严喝出声,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掩饰住了他们心里的悚然与震惊。
他们已经无暇去管什么乱七八糟的天相了,因为现在城外的工程无比的浩大,可以说自开朝以来杭州城从没如此的大兴土木。
敬国公府麾下的人马聚集而来的人马已经过万了,而在他们监督之下人山人海的竟然还有数不清的劳工,每一个都是汗流夹背但在这一刻却是一刻都不敢懈怠,即使疲惫至极也没人敢有半分的懒散,个个卯足了劲干活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这些都是附近的青壮劳力和征调来的水利渠工,此时他们做的事是深挖渠道,将周围所有的河道乃至是西湖的水都往同一处引,大河大溪边都是忙碌不停的身影,就连一些流量不多的山泉他们也不放过,可以说挖取每一处水源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更甚者一些作坊里的工匠也被调集而来,遇上有顽石堵路时直接用炸药炸开,不计后果的疯狂挖掘可以说让所有人匪夷所思却又不敢贸然询问。
敬国公府的人原本只是在旁边督工,可是到后来谁都坐不住了,哪怕是一些实权派的角色都脱下了华贵之衣拿起了锄头干起了活,咬着牙狠狠的将这些水渠往深里挖。
附近所有的河流,所有的水源都挖通了引水的水渠,这些水无一例外的汇向了同一个地点那就是西溪湿地,这样磅礴的引入一般的城镇恐怕都得发一场滔天的洪水,可诡异的是西溪这么点地方不仅水位半分没涨,而且在源源不断的流入下竟然还低了不少。
靠近西溪十里的地方都被敬国公府麾下的兵马包围着,他们紧张而又畏惧的等待着却不敢踏入半步,眼见那么多的水源引入西溪不仅没有泛滥反而还有干涸的现象,所有人都是傻了眼。这完全超出了所有人一开始的估计,杨存语重心长的嘱咐他们最初也没重视,现在一看这奇景所有人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绝对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这时已经没办法推卸责任或者愧疚,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将功补过尽快的引入水源,否则的话后果如何他们不知道,但绝对是难以想象的沉重。

第649章 惊天妖相(下)

原本这些苦力活都是那些劳工干的,不过这怪相一现众人啧啧称奇之余也紧张起来,这下谁还管得上自己的身份了,无不是脱下华服热火朝天的挖了起来,希望能引得更多的水进入西溪。
劳动的大军远不只十万之众,个个泥土加身狼狈不堪,劳工们一看顿时心里一突连偷懒的想法都不敢有。因为这些加入的人里不只有现在声名榷起的名门望族,更有现在让他们感觉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些人。
陈家的陈庆雷带着所有的弟子甚至是自己的女婿亲自上振,老陈老夫聊发少年狂甩开了膀子一顿没命的挖,而其他周张曲之类的大族更是如此,若不是有人严声相劝的话一旁虎视耽耽的曲仲老爷子和王动老爷子恐怕都亲自上阵了。
脾气有些暴躁的安伯烈也是带着军马支援,双极旗的兵马将铠甲一脱就挖开了,没那么多的锄头就用盾牌和大刀代替,没有兵器的话直接用手挖,哪怕是挖得十指泥血交织也没人敢停下喊疼。
敬国公府麾下的权臣都上了阵,可想而知事态是多么的严峻。
西溪的水位不仅在下降,就连一些植物都在肉眼看见的速度下迅速的枯萎着,这样的异相再加上天上的妖相着实是诡异,只是所有人都无暇再管什么不祥之兆的说法了,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一切肯定都与他有关。
是他在走入西溪之前召集了所有家臣下了严苛的命令,命所有人倾尽所有把能见的水源都引入西溪,在他没出来之前必须保证西溪的水源绝不能干涸,而外围也必须重兵把守,万不能放任何一人进入。
当他走进去的时候有些人还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是危言耸听,不知情者还以为这位爷是一时心性大发想把西溪彻底淹没,这道命令匪夷所思得让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是现在一看这异相连连谁心里不突啊,那么多的水源引入西溪的水位却在持续下降,再加上天空的妖相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心里清楚这是一件他们难以想象的事,而且这已经不是常人所能思考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