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香听了这话心里一紧,盯着孙氏看了一眼,还没开口,便听赵氏说道:“换什么换?二弟妹早上还说了,大丫的病还没好大全,就是大人病了一场,且得好好缓几天呢,更何况一个孩子?连顿饱饭也吃不上,这病啥时候才能好呀?我可怜的大丫……”
赵氏正愁抓不到机会为自己辩解,本来心里就够窝火的,孩子爹在这个家里是挣得最多的,偏孩子病了,想吃半碗糊糊都没吃上反倒惹了一身腥,这会孙氏还来说风凉话,赵氏心里这口气正愁没机会出呢!
孙氏一听这个,便笑着说:“我也是这么随口一说,孩子懂事了是好事。”
麦香趁机打量了眼屋子里的人,孙氏的话让她警觉起来。这三天来,自己光顾着伤心顾着哭了,这屋子里谁是谁也没心思去辨认,谁说话也没有放在心上,爱搭不搭的,所以这才露了陷。
祖父,他们也叫爷爷,一看就是典型的苦大仇深的最底层的老农民,五十岁的年龄满脸的皱褶,看着比叶萌七十岁的爷爷还显老,身上的灰布衣服倒还好,有个六七成新,没有补丁,头发白了一半,不爱说话,这半天麦香没听见他说一句话。
祖母,这里叫嬷嬷,麦香猜想是这两个字。圆脸,细长眼,看起来还算慈祥,脑后盘了一个圆髻,用一根木簪,也是一身灰布衣服,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做不了重活,成天只是静养,所以看着跟她的年龄倒相仿。
叶家几个儿子面貌都有些相似,都是方脸,眉眼都长,大嘴,都是一根大长辫子在后面拖着,个子都不算低,大概在一米七左右。这个时代,缺衣少食,能长到这样就不错了。
麦香把视线落到了自己这桌,小姑九凤长得还不错,一头乌黑的头发,皮肤也白净,鹅蛋脸,鼻梁微微有点塌,眼睛很明亮,总是一脸笑模样,在这个家里来说,她是过得最舒心的一个。
三个妯娌,不论从长相还是衣着或者是说话的方式气势,孙氏比其他两个都要强一些,她穿了一件藕荷色的簇新棉袄,头上的簪子是银子的,耳朵上也有一对简单的银耳环,也是圆脸,单眼皮,看着总笑眯眯的,不过,麦香总觉得她城府很深。
钱氏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身上穿了一件玫瑰紫的上衣棉袄,大概五六成新,头上的簪子也是木头的,不过看起来油光闪亮,雕了点花,容长脸,大眼睛,吊梢眉,不像是一个讨喜的人。
至于麦香原身的母亲赵氏,说实话,论五官长相,也说不上难看,可能就是这日子过得太苦了,生生给整成了一张苦相,加上她比较粗线条,不像别人利落干净,又是满脸菜色,所以给人的感觉真像一个做粗活的老妈子,偏她脾气还急,动不动就脏话粗话连篇,所以,这个家里,她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麦香看了一圈,知道是自己家的条件最差,大正月里,人家的衣服都没有补丁,唯独自己家这几个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不光衣服,就说气色,麦香姐几个看起来也比麦种几个脸色差多了,都是一副非洲难民样。
所以,不光是怕露陷,就冲这个,麦香也想离开这个家,可是,这路费,她要怎么筹集?
麦香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往嘴里划拉这碗糊糊,说实在的,她实在是强往里咽,要不是怕饿晕了,她真想把这点东西倒了。
麦香有点搞不懂,她也吃过不少次街上卖的粘玉米,有点甜又有点淡淡的清香,跟这个玉米糊糊简直不是一个东西,又粗又割嗓子,什么滋味也没有,说句不好听的,麦香觉得现代的猪估计都吃不进去。
“哟,麦香,看来你是不饿,是不想吃还是已经吃饱了?”钱氏看着麦香这细嚼慢咽的样子,突然问了一句。
“二婶,你也说过了,我这病没有大好,你见过哪个病人吃东西狼吞虎咽的?”麦香被打断了,不耐烦地顶了一句。
她本来就是一个娇养的独生女,几时吃过这苦?想到这,她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什么鬼运气,要穿也穿一户好人家,不说别的,至少能吃饱饭啊?让她穿成一个十岁的小农女,在这么一个穷地方,她能干什么?她什么也不会做啊?
麦香越想越委屈,先是大颗大颗的眼泪往下落,接着一会便哽咽不止。
“哟,哭什么?还委屈上了,二婶不过白问你一句。”钱氏见麦香哭了,赵氏正瞪着眼看她,自己也有些讪讪的。
“麦香,听三婶的,别哭了,大正月里的不兴总流泪,会给大家带来晦气的。”孙氏拿了一幅棉布帕子替麦香擦了擦眼泪。
孙氏一说晦气,麦香注意到叶铁柱和刘氏的眉头又拧紧了几分,不光叶铁柱,还有几位叔叔婶婶,也是颇有些悻悻,只是看重叶大福的面上不好直接说出来。
夏桐一见大家这样,心里更烦躁了,这个家她真的待不下去,可是出去了能做什么呢?想着这个,麦香的眼泪倒是止住了。
见夏桐哭声止住了些,孙氏又装作好奇地问道:“麦香,三婶刚刚听你说了一句什么狼什么虎,那是啥意思?三婶怎么没听过?”
麦香听了低头装作擦眼泪鼻涕,其实在暗暗咬牙,这个孙氏,似乎真的开始怀疑自己了,这会的功夫,光在这里抓自己的小辫子了。
“三婶,我和大姐总去学堂那边放猪打草,跟里长家的胖墩和小山几个总在一起玩,连我也学会了几句呢!像什么‘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胖墩还夸我聪明呢。”麦黄替麦香解围了。
“哟,我们家还出了一个才女呢,还会背诗。”孙氏摸了摸麦黄的头,言不由衷地夸了一句。
“三嫂,你今天怎么怪怪的?我瞧着麦香跟往常一样,三嫂倒像变了一个人。”九凤吃完了糊糊,把碗一推。
“小姑,我不过觉得新鲜白问问,我这还不是为麦香担心吗?要是她真的发热烧糊涂了,这不还要请夫子来家瞧瞧?”
孙氏说完转向赵氏,关切地问:“大嫂,你说是不是这理?孩子有病就得赶紧治,可别耽误了,像我可怜的小儿子,想治,最后也没得治了。”孙氏说完,想到她死去的小儿子,眼圈红了。
赵氏听了这话,有些急切地把巴掌放到了麦香的前额,嘀咕了一句:“摸得不烧了。麦香,你到底哪里不好,你赶紧说出来。”
赵氏想趁着大家都在,如果麦香真的说出哪里不舒服,她准备死乞白赖地让老太太同意给麦香请大夫来看看,抓两幅药。
孙氏听了这话,低头擦了擦眼泪,眼角却有隐隐的笑意。
麦香抓住了孙氏脸上的得意之色,又看了看赵氏和钱氏,赵氏是一脸急切,钱氏是满脸紧张,至于最有发言权的刘氏,则不紧不慢地抬起眼皮,若有所思地瞅了瞅孙氏和赵氏,然后盯着麦香。
 
第五章、又说错话

麦香一看这家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各有各的小心思,她心里越发的厌恶起来。
可是这关总是要过的,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她装作头疼的样子,说:“我也说不好到底哪里不好,就是有时觉得头疼,发晕,一会就好了,还有,有时候觉得有点迷糊,别的没什么了。”
“大嫂,我就说嘛,麦香就是没缓过来,多躺两天就好了,哪里用得着找大夫?”钱氏忙说。
“嗯,老二家的这话有理,麦香既然没好大全,麦黄,你帮着你娘做点事,让大丫多躺两日,反正这两天家里也没什么大事,左右不过就几只碗要洗。”刘氏这回看钱氏顺眼多了。
“知道了,嬷嬷。”麦黄说完起身开始收拾碗筷,这个时候差不多都吃完了。
麦香哪里好意思使唤一个童工,再则,她也想在一边看着麦黄怎么做,估计一时半会她是走不出去了,她必须要学会生存。
麦黄用一个篮子装了碗,拎进了灶房,从水缸里舀了几瓢水到木盆里,用一个高粱杆扎的炊帚把碗一刷,就很干净了,因为这些碗一没有油二没有剩饭,都被大家舔干净了,过一遍水就行了。
麦黄蹲在地上刷,麦香替她把碗捡起来,放进碗柜里。
“姐,你要觉得这会不头疼,就去上房把剩余的碗收过来,别让咱娘动手了。”麦黄别看人小,还蛮懂事的,知道惦记亲娘。
姐妹两个收拾完了灶房,麦香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下顿饭,要到申时,也就是三点以后才开始煮,这中间闲着四五个小时呢。
想出去转转,这冰天雪地的,也没个好去处,自己身上的衣服也单薄,躲在房间里,又什么也不会做。
麦香叹了口气,仍旧回到房间。叶大福仍旧在炕沿边编草鞋,麦绿麦青两个,坐在他身边,替他挑选能用的麦秆,赵氏正在低着头用碎布粘鞋底。
麦香从炕上拿起一双草鞋看看,叶大福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很严紧,也看不到什么接头,但是这种草鞋比较硬,穿在脚下肯定不舒服,估计也就是这些成日跟泥土打交道的庄稼汉子能买,可是对他们来说,这种鞋大部分人自己在家都会编吧?还用得着买吗?
“姐,刚刚爹爹还和娘说,过几天就是初一了,爹爹去卖草鞋时让娘带我们几个去庙里,去拜拜菩萨,让你早些好起来。”
“真的吗?”麦香有些激动了。
麦香太想出去看看了,来了三天,除了从他们的大辫子上知道这是大清朝,别的,麦香一概不知。麦香想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现在的年号是什么,可她不敢轻易开口,怕露陷。
“这孩子,真是在家憋坏了,一听要出去玩就这么开心。”叶大福看着麦香笑了笑,苦笑。
“去拜拜也行,求菩萨保佑我们一家大小平安,大丫病了这些日子,我也害怕了,他爹,你也拜拜,开春了,要进山。”赵氏难得心平气和说了几句话。
“我就算了,你带着孩子们拜拜就行了。”
麦香听他们的意思,这拜佛可能还要钱,叶大福是不舍得花这钱,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
麦香想起自己上世去过的寺庙,每个大殿里都有一个功德箱,善男信女们进去后一般都要扔点,多少随意。
麦香闲着无事,拿几根麦秆跟叶大福学编草鞋,麦香想编的当然不是这种大草鞋,她记得有一次出门跟同学去逛夜市,从夜市上买过一双小草鞋,当壁鞋挂在蚊帐里。
麦香虽然不会做农活不大会做家务,但是她头脑反应还是很快的,因为刚刚叶大福给她提供了一个信息,他们是要去庙里拜佛。古代的有钱人家小姐夫人多半都是在初一十五去庙里拜佛烧香的,既然是去求平安,多一个这种小壁鞋挂在墙上,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好吧?
虽然她们都会做那种精致的绣花鞋,但是保不齐哪个小姐夫人看惯了那些精致的东西,也想寻一两样古朴原始的东西呢?
叶大福见麦香想学,忙说:“孩子,你不是头疼吗?快去躺着吧。”
“爹,我躺了几天了。”麦香觉得躺下睡不着的滋味更难受。
“那你和麦黄去找你小姑和嬷嬷,跟着他们学点针线。”叶大福见麦黄也进来,便说。
叶大福也是见自己媳妇不会绣花,只会缝补点衣服,冬闲时也不能挣钱贴补点家用,家里日子更紧巴,所以才想让几个女儿跟着嬷嬷学绣点东西。
“爹,你怎么忘了,正月里不动针线。嬷嬷和小姑都闲着呢。”麦黄说。
“爹也是过糊涂了。”叶大福憨厚地笑笑。
“爹,你给我编两双小鞋子,要细致些,二寸来长就行,我拿着玩好不好?”
“你个死丫头,正经事情你爹还做不过来,你还想着玩,还不赶紧过来,这鞋底你粘了,你也该学着做鞋了。我这半天低着头,脖颈早酸了。”赵氏一听麦香不务正业,又骂骂咧咧的。
“行了,孩子病了一场,想要双小鞋玩,我连这点也不能为孩子做吗?”叶大福对孩子心里满满的都是愧疚。
“爹,你索性再替我把两只鞋子串一起,我就当辟邪的东西挂在墙上。”麦香借机再提了一个要求。
麦香话刚说完,赵氏把手里活摔在了炕桌上,麦香见她用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又看了看她六七个月大的肚子,也没说什么,只得坐了过去。
麦香虽然没有做过这活,不过她刚才已经看过赵氏是怎么做的,就是用浆糊把碎布一层层地粘起来,要尽量做到平整。
麦香低头刷着浆糊,麦黄替她把布一块块弄平整了,刚粘上一层,九凤进来了,找麦香说话来了。
“麦香,我刚和嬷嬷说了,不如等初一的时候,大嫂带你去拜拜佛吧,让菩萨保佑你早点好起来。”九凤说。
“老姑,我爹我娘刚才还说,要带我们去拜佛呢。”麦青嘴快,说了出来。
“真的,大嫂,你们打算去哪座寺庙?”
“还能去哪?不就去卧佛寺吗?拜拜睡佛,岁岁平安。”赵氏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麦香听了开始思索,她平时喜欢旅游,放假时经常和同学约了出门玩,这卧佛寺,她好像听过,可是一时想不起来。
“好啊,到时我跟你们一起去。正好过了正月,我娘说要绣帕子了,我去买几条帕子。”九凤拍着手说。
赵氏一听这个,眼眉一转,笑着说:“小姑真能干,会绣帕子了,不如,你教教我们麦香,别让麦香跟我一样,笨得只会缝补点衣服。”
“大嫂,我头年就在教麦香拿针呢。”
“好,还是我们九凤懂事。”赵氏夸了一句。
九凤看了看叶大福,眼睛眨巴了几下,说:“大哥,春天进山的时候,你替我打一只纯白的野兔好不好?”
“要纯白的野兔干啥?”
“大哥,我横竖用得着。我看隔壁的夫子家那天来了一堆客人,一看就是有钱人家,他们家的丫鬟脖子里围了一条围脖,白白的,可好看了,我看着像兔毛的。”九凤说起来很是羡艳。
麦香听了随口一问:“有钱人家会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做夫子?”
说完后,麦香见九凤歪着头看自己,意识到自己肯定又说错话了。

第六章、小试身手

麦香见九凤歪着头看自己,暗骂自己又多嘴了,多说多错。
不过这个夫子究竟是个什么人,这一上午有好几次提到他,听说还会看病,麦香的病就是他看好的。既然会看病,为什么不叫郎中却叫夫子?不过麦香这会却不敢再问下去。
“我是说你怎么知道人家是有钱人家的?我听说有钱人家都用狐狸毛的东西,谁用兔毛?”麦香转换了一下话题。
这点常识她还是有的,这兔毛是最便宜的东西,真的有钱人家哪里会用兔毛?现代的有钱人不都讲究穿什么貂毛、狐狸毛?
九凤到底也是一个孩子,被麦香这个问题问住了,说:“我瞧着人家有丫鬟,有马车,身上穿的衣服也鲜亮,这还不算有钱人?”
“那有什么用?又不是夫子家有钱,我听别人说,头年还有人看到夫子家的娘子把头上的银簪送进了镇里的当铺,换了点碎银买点米面过年,那么大的肚子,看着脸上也不光亮,也是没有什么油水。”赵氏在一旁撇撇嘴。
麦香不敢再接言了,正好叶大福已经帮麦香编好了一双小壁鞋,麦香拿在手里把玩。
“大哥,给我也编一双吧,我瞧着怪好玩的。”九凤见了也喜欢上了。
麦香暗自一笑,这会不会成为自己的第一桶金呢,她有些期待起来。
在麦香的撒娇下,叶大福为麦香编了五双小壁鞋,麦香特意跟九凤学了打络子,是最简单的中国结,用一个大红的小中国结挂在小鞋上,看上去也蛮像那一回事了。
初一这天一早,正好不当麦香家做饭,叶大福挑了两篮子草鞋,麦黄扶着赵氏,麦香拎了一个小篮子,篮子也是叶大福编的,才不过几寸大,小小巧巧的,里面放了五双壁鞋,上面是一把香,准备拜佛时上的。
叶家人几乎都出动了,走到路上,麦香才知道,原来这卧佛寺香火最旺,一到初一十五上香的游客很多,所以这两天庙前便成了一个集市,有点庙会的性质,附近几个村子以及镇里的人都会过来。
走到官道上,麦香便看见偶尔有马车和轿子经过,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麦香看着河里的冰还没有融化,猜测这应该是北方,而且,家里这么多天的饭菜,除了玉米糊糊就是白薯面糊糊和高粱面,一粒大米没见到,一点青菜的影子也没有摸到。
“麦香,你也出来了?不是听说你病了吗?这么快好了?”前面有人跟麦香打招呼。他们一共有七八个人,都跟麦香年龄相仿。麦香只认识一个胖墩,是去井边洗衣服认识的。
“嗯,好了。”麦香笑笑。
“大梅姐,你今天要去干啥?”麦黄冲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打招呼。因为这女孩走过来挽着麦香的胳膊了,应该是麦香的闺蜜,只是看起来条件也不太好,跟麦香差不多。
“我娘让我去卖了这几双袜子。”大梅的篮子里放着几双细棉布袜子。
麦香看了看自己的脚上,是一双粗棉布袜子,袜子也打了不少补丁,而且,也只有一双,自打麦香来了以后就没有换过。
麦香正跟大家套近乎时,卧佛寺就到了,感觉也就走了不到半个时辰。
卧佛寺就在半山腰处,前面有一大片空地,这时的摊贩们已经自发地摆了一条十字街,卖东西的买东西还有杂耍的,确实很热闹。
叶大福找了一块空地,把东西卸了下来,便催赵氏带着孩子们先进去拜佛,拜佛要赶早。
赵氏也知道这个道理,急忙带着麦香几个进了寺庙,进门便是哼哈二将,里面供的几尊佛像麦香也不认识,只是跟在赵氏的后面跪拜。
麦香见赵氏扔了一个铜板进功德箱,这个铜板在赵氏的手里捏得很紧,因为麦香看见了赵氏心疼的表情。
卧佛在后殿,躺着的是佛祖释迦摩尼,这个麦香认识,《西游记》里看过多次了。
“麦香,好好跟佛祖说,保佑你岁岁平安。”赵氏郑重地磕完头,送了一个铜板进去,然后又给了麦香一个铜板。
麦香接过这枚被攥出汗来的铜板,心里颇不是滋味,赵氏不是不心疼自己,实在是孩子太多,家里的条件太差。
“快拜吧。”赵氏见麦香愣神,催了一句。
麦香跟着旁边的人学,点了三支香,跪了下去,开始碎碎念:“佛祖有灵,请把我送回去吧,让原来的麦香回来,求求你了,送我回去吧,我爸爸妈妈的眼泪都该流干了吧?大慈大悲的万能佛祖,您一定听得见的心声吧?求求您了,您可是普度众生无所不能的佛祖呀,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受苦受难不管吧?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父母活不下去吧?还有,我再贪心些,求您保佑这家人日子好过些。。。”
麦香闭着眼睛嘴里碎碎念,旁边的一个丫鬟听见了,噗嗤一笑,对她身边的另一个丫鬟说:“小青,你瞧这人,嘴里念了这么多,也太贪了,倒是也知道自己是个贪心的。”
一位小姐模样的人看了一眼麦香,对丫鬟说:“闭嘴,佛祖面前,你还不留点口德。”
“是,格格。”
麦香一听是位格格,睁开眼睛看了对方一眼,不是电视里的那种旗头和花盆鞋,但是头发也明显不是汉人的样子,是那种两把头,衣服是旗装,是大红的缎子棉袄,外面套了一件不知什么动物毛的七分袖褂子,褂子这词是麦香刚学会的。两个丫鬟的穿着倒很普通。
“是,格格。”
麦香见对方打量自己,冲她笑笑。
“麦香,走吧,我们去帮你爹卖草鞋去,他那个老实人,也不会吆喝。”赵氏在一旁催促说。
“娘,你先去吧,我带着妹妹们在这里逛逛,反正我们去了也帮不上忙。”麦香忙说。
赵氏刚想开口骂,一看这里是佛门净地,旁边又站着几位贵人,便住了嘴,说:“早点回来,别把两个小的弄丢了。麦黄,你陪娘走。”
麦黄也不想在庙里逛,正想跟着赵氏出去,外面多热闹,有吃的有玩的,要是碰到叶大福卖出去点东西了,说不定还会给她一个铜板去买点零食。
麦青麦绿也是这样想的,两个小丫头都拉着麦黄的手蹦蹦跳跳地走了。
麦香一看正好,便拎起自己的小篮子,在外面的游廊上追上了刚才的那位格格,这时,格格的身边又多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妇人明显是一副下人装扮。
“对不起,您好。”麦香厚着脸皮开口了。
对方见是麦香,停下来,有些不解地看着麦香。
“是这样的,我这里有几双麦秸编的壁鞋,是挂在墙上的,据说可以辟邪的,您想不想要一双?”
“去去,哪里来的小穷花子?长不长眼睛,什么脏手拿过的东西就敢往我们格格跟前凑。”妇人瞪着眼睛撵人。
“妈妈,无妨。拿来我瞧瞧。”这位格格看了眼麦香手里的东西,倒是也觉得新奇,又很干净,便想瞧瞧。
麦香把壁鞋给了妇人,妇人恭敬地递给了格格,格格拿着东西在手里看了看,又看了看麦香的衣着。
“多少钱一个?”
麦香哪里卖过这个,便笑着说:“您看着随便赏吧。”
“小青,给她抓把钱。”
“是。”那个叫小青的丫鬟从身上的钱袋里给麦香抓了一把铜板,也没有数,直接给麦香递过来。
麦香举过篮子接住了,没想到这格格倒是相中了麦香的篮子,小小巧巧的,朴而不拙,居然还编了点花样。最重要的是也很干净,一看就是新的。
“你这篮子卖不卖?”
“卖,当然卖。”麦香赶紧说。
“多少钱?”
“你还是看着赏吧。”
麦香知道这些有钱人的心理,本来就是不值钱的东西,让她看着赏肯定比自己要价合适得多,而且,一个“赏”字,多少也满足了对方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心态。
果然,麦香刚说完,对方笑笑,说:“这丫头倒是一个伶俐的,小青,给她一小块碎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