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万老太没有想到,叶家会在这种情况下分家,亏得麦香这孩子早慧,这么小的年龄就知道在卧佛寺讨生活,不然的话,这一家子靠什么过日子?
可是话说回来,麦香这孩子今后的负担得有多重?就算麦香进了万家的大门,这底下一堆弟弟妹妹不还得是她的责任?再加上她那个四六不懂的娘,还不定会给她带来什么麻烦呢!
想到这,万老太的心气减了两分,她不喜欢麦香以后没完没了地顾娘家,她还想给她的孙子找一个家里条件好一点的,不说能借上光吧,至少也不能有拖累。
“今天真的不吃了,改天再来,今天就是来看看大家,说说话。不如哪天弟妹有空了,带着麦香去我们那认认门。”万老太的话说的很含糊,给自己留了很大的余地。
可刘氏偏偏把万老太的意思领会偏了,万老太太这么人不点,单点麦香,可不就是相中了麦香?
刘氏虽然从万老太的口中听出她相中了麦香,也吃不准这万家到底是什么意图,如果真的有意说亲的话,没有道理让她带着麦香去串门,哪里有未过门的媳妇上婆家串门的道理?
万老太当然也清楚这个道理,只是她觉得麦香真成了一块鸡肋,扔了吧,又怕便宜了别人,自己留下吧,又怕惹来一身麻烦。所以,万老太的意思自然是先吊着,反正麦香还小,再看个一两年再决定也不迟。
钱氏和孙氏听了万老太的话也是一惊,不管麦香能不能做万家的孙媳妇,但是麦香去万家串门的好处肯定少不了,这麦香,是因为什么入了万老太的眼呢?
麦香是不懂这些的,她只是直觉不想进万家,当然,当着老太太的面,她也不会说什么,到时总能找到一个借口的。
万家人走后,叶家的三个妯娌都盯着上房的这堆东西,因为万老太走的时候明明说了,这几块衣料,给几个孩子做一件新衣服吧。
“娘,我们走吧,我扶着你回去。”麦香可不想领万家的人情,以后,她跟万家要撇清关系了。
“走什么走,这衣料还没有分呢。”赵氏瞪了一眼。
“娘,我五叔要说亲了,不得预备几身新衣服,我们几个小的怎么还不能对付一下?”麦香正愁找不到机会还五福的一个人情。
麦香的话正好说到刘氏的心坎里,刘氏看了看麦香身上的衣服,说道:“大丫,你身上的衣服短了给二丫吧,一会我从你老姑这给你挑两件旧衣服对付一下吧。”
“行,反正我出门有一件新衣服也就够了。”
麦香答应得很痛快。
一件衣服麦香还是没有放在眼里的,她在盘算一件大事。最近这十来天叶大福和赵氏的药钱花了差不多五两银子,麦香知道曹雪芹手里也拿不出什么银子了,死活把这银子塞进了柳蕙兰手里。
听曹雪芹的意思,叶大福和赵氏大约还有个十天半月就能把药停了,也就是说差不多还需要五两银子的药钱。
刨去这五两银子的药钱,麦香手里差不多还有二十两银子,她在考虑买一块地盖房,把家搬出去,省的这一大家人挤在一起,是非不断。
因为她打听过了,这清朝的地还是很便宜的,这边上等的土地才七八两银子一亩,而农村盖房子的荒地一般只需二到三两银子一亩。麦香相中了村子西头靠近官道又靠近河滩的一块荒地,麦香想买了之后前面盖一个酒家,后面自己住。
因为买地不要很多银子,麦香想先把地占上,如果自己策划好了,至少将来这一家子可以靠着这酒家维持度日,自己也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自己也不用再抛头露面地讨生活,毕竟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再这样去卖好讨乖也不适合。
麦香好说歹说才把赵氏和麦黄拉了回来,叶大福早就自己拄着拐杖回来了,正坐在炕上编壁鞋呢,麦香忙拉了麦黄一块打平安结,这些日子余氏和赵巧红在,麦香也耽误了不少活。
因为麦香的退让,钱氏和赵氏也没有从刘氏这分到什么好处,倒是刘氏看着家里多了这么多米面鸡蛋和肉,把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面条,就当提前一天替麦地过了一个满月。
雨过天晴之后,大家又都忙了起来,二福是在精心侍弄那两亩庄稼,不但如此,他也在河滩上开了两亩荒地,种上了番薯,还在边边角角的地方种了不少向日葵,钱氏去抓了两头小猪仔,在原来的牲口棚旁边又搭了一个猪圈一个鸡圈,钱氏在家里养起了猪和鸡。
孙氏嫌养猪又累又脏,倒是也搭了一个鸡窝,养了二十来只小鸡。
麦香见自己家养的这十只小鹅长得还不错,干脆又去买了十只小鸭回来,麦黄和麦青几乎天天赶出去在河里放养,然后再打一篮子青草回来。
因而原本还算整齐宽松的院子因为这些小动物变得拥挤杂乱了许多。
麦香仍是几乎每天抽空去一趟卧佛寺,麦香的风筝渐渐卖出了点名气,因为这种花样的风筝只有麦香一家做,而且麦香的风筝花样总在不断地翻新,别人就是想跟也跟不上。可惜就是来卧佛寺游玩的小孩毕竟有限。四月初六,叶大福终于编好了一百双壁鞋,柳蕙兰除了那十双壁鞋,”年年有鱼”的荷包,麦香换上了一身新衣,让五福挑着两大箩筐的东西修家门口。还做了五个,送她到了
第六十章、佟太太

兴许麦香是拖的时间太长,佟太太几乎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了,管事的回话时,她直接打发麦香去找铺子里的掌柜。
“去去去,我们太太说没有这回事,说想谈什么生意去铺子里直接找掌柜的。”小厮冲麦香挥了挥手。
麦香只好又抓了五个铜板过去,陪笑说道:“这位小哥,麻烦你再去回一句话,我是在卧佛寺认识的太太和你们家大少爷,我是卖壁鞋的,避免邪祟的壁鞋,你们太太从我手里买了好几双壁鞋,你们老太太病好之后在卧佛寺还愿时还从我手里买了两双呢。”
小厮本来有些不屑这五个铜板,听麦香说认识他家大少爷,又把老太太搬出来了,上下打量了麦香,撇了撇嘴,只得又去回了一趟话,麦香这才进了佟府的大门。
佟家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进了大门,是一座影壁,往左拐,三四米的距离,是垂花门,垂花门的两边是抄手游廊,进了垂花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子,左右厢房,迎面是一排雕梁画栋的大上房。
麦香并没有进上房,小厮带着她走到上房西边的月亮门,对门口的一个婆子说道:“这是太太要见的人。”
婆子让五福留下,她接过五福的担子,带着麦香进了月亮门,麦香猜测这便是进了内院,也没走多远,婆子让麦香在第一间厢房门口站住了,佟太太正在里面坐着看账。
“太太,人带来了。”婆子回道。
婆子让麦香进了屋,自己却仍又去了月亮门旁边守着。
佟太太一看麦香换了一身新衣服,瞅了几眼,笑着说道:“这猛然一下还没有认出你来,家里还好吧?”
麦香没想到对方会跟自己拉家常,忙回道:“还好,多谢太太记挂。”
“你家的事情我听我儿子说过了,难为你小小年纪,竟然要挑起一个家。你不要害怕。我一向喜欢聪明勤快的孩子。你不光聪明勤快。还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佟太太和颜悦色地说道。
“多谢太太夸奖,我也没做什么,主要是很多像太太一样的善心人帮助了我,我自己可没有什么真本事。我也是被逼到这一步的,无论是谁,被逼到我这份上,他总得去想法子挣钱。”麦香把自己放低了些。
佟太太听了这话,仔细看了看麦香,她总觉得这孩子说话行事不像一个十岁的小孩,不过一想麦香的话也对。被逼到这份上了,不行也得行。这也就是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你今天都带了些什么来?”佟太太不想耽误麦香的时间,更主要的是,她担心佟立文一会该放学回家了,不知为什么,她直觉自己的儿子好像对这个丫头太过关心了一些。
当然,佟太太这会倒没有疑心别的,她的儿子她知道。还是一个没有开窍的孩子,而这个麦香她也看出来了,眼睛很干净,长得也不是一脸的狐媚像。
只是佟太太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一个乡下丫头接触太多了,毕竟两人不在一个层面上,她的儿子将来是要考科举的。
麦香把箩筐里的东西拿出来,“佟太太,这是我们家做的风筝,这个风筝在卧佛寺那边卖得还不错。就是那边的孩子少了一些,我想把这风筝放在太太的铺子里寄卖,当然,如果太太愿意收购就更好了,这风筝的花样很别致,名字也好听。”
麦香拿着五个不同花样的风筝一一向佟太太解释这动物的名称和寓意,说完这风筝,又拿起那五个荷包,一边递给佟太太一边也解说这花样代表的意义,她不是很有把握对方能接受这些比较幼稚搞笑的东西,所以说完后有些紧张地看着佟太太。
佟太太自然能看出这花样的别致,还别说,不管是风筝还是荷包,这花样都是新鲜的,也是有趣的,她虽然是一个女人,可是生意人该有的敏锐还是有的,不然她也不会答应让麦香把壁鞋送过来。
“这画和花样是谁画的?”佟太太看着麦香问。
“是我自己画的,我从五岁开始替家里放猪,闲着没事的时候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猪,学会了画猪,我又开始画别的动物。”这个腹稿麦香早就打好了,跟曹雪芹那边一个底稿。
麦香既然打算靠这个挣钱,自己会画画的事情迟早是要被人发现的,与其到时再去想办法怎么跟外人解释,不如现在大大方方地承认。
佟太太一听这个,倒是惊奇了,对麦香这丫头也有些刮目相看了。
“你还会画什么?”
“我会画的东西很少,只是一些动物和简单的花草。”
麦香只学了简笔画,她只会用炭笔画几笔,然后用颜料去涂抹,让她拿毛笔,她什么也画不出来。这个当着曹雪芹的面已经试验过了,也让曹雪芹释了疑,没怀疑麦香是一个天才或妖怪。
佟太太听了便歇了让麦香画几个花样的念头,兴许这孩子也是碰巧有了这样一点小小的机缘。
“你这风筝在卧佛寺一般能卖到多少钱?”
“这个还真没有准,三百文也卖过,一两银子也卖过,太太也知道,我这都是看客人高兴赏点银子。”
麦香没有选择说实话,其实她的风筝卖的最高价是三两三钱银子,是万老太出的价,麦香怕说出来后让佟太太不喜,好像她逼着人家出高价似的。
佟太太沉吟了一会,说道:“这风筝我给你三百文一个,这荷包五十文一个,别的还按照我们先前说的价格,你看怎么样?”
“太太又照顾我生意呢,多谢了。太太要是卖得好了,就打发人来告诉我一声,我还给太太送货,如果不好卖,我再想别的法子。”
“好,我就喜欢你这样干脆的人。”佟太太说完又看了一眼麦香。
“我也喜欢佟太太,能认识佟太太绝对是我的荣幸。”
“你这丫头,不光嘴甜,心思也巧。来,坐下喝杯茶,我让丫鬟找人帮你把帐算一下。”
“不用麻烦了,五个荷包二百五十文,五个风筝一千五百文,十双绣花壁鞋一千文,一百双草编壁鞋六百文,还有二十双草鞋六十文,一共是三千四百一十文,太太给我三千四百文就成。当然,太太若能给我三两碎银就更好了,铜钱有些沉。”麦香笑着说道。
“哦,你还会算账,念过书?”
“我隔壁家住着一个夫子,隔壁婶子也是一个识字的,我跟着他们学了几个字。”
“难怪我听你说话不像一个真正的乡下丫头,果然是有些来历的。”佟太太说完,对身边的丫鬟耳语了几句,丫鬟转身出去了。
不一会儿,丫鬟手里拿着一个钱袋,另外还有个两个纸盒子。
“第一次上门,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这是家里自己做的点心,拿着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尝尝,也算是进了我们佟家一趟。”
麦香见了忙起身,接过丫鬟手里的东西,笑着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太太了,我就不打扰太太了,再见。”
“好,谢倒不必了,以后有什么新鲜东西别忘了我们佟家就成。”佟太太很欣赏麦香的眼力见,暗自可惜这姑娘出身太差了。
麦香从佟家出来,从钱袋里拿出了一两银子给五福,五福说什么也不肯接,非要麦香拿着贴补家用,风筝是大福教他做的,画是隔壁夫子画的,风筝是麦香卖的,所以他认为这钱理应归麦香家。
“五叔,我实话跟你说了,你的风筝我是三百文一个卖给佟家,佟家看中的是风筝上的画比较别致。那画是我画上的,所以一个风筝我拿一百文你拿二百文,你要愿意,你就多做几个出来,我来画画我来卖,我们两个谁也不吃亏,只是,我不想让二叔三叔知道。”
麦香看过二福、三福做的风筝,质量比大福和五福做的差多了,所以也打消了收购他们风筝的念头,她不想坏了名声。
“那是你画的?”五福吃了一惊,他一直以为是麦香请曹雪芹画的。
“嗯,我天天在外头放猪,没事拿树枝画猪玩,还有最近先生也教我正式画画了,我没告诉别人。”
五福听了麦香的话,忙说道:“知道了,我也不会告诉别人,以后我多做几个风筝,我们一起挣钱。”
五福听说麦香也能拿到一百文钱,这才高兴地把那一两银子装进了兜里。
转眼端午将至,叶大福和赵氏终于可以不用再吃药,叶大福和赵氏都可以拄着拐,麦香盘算了下自己手里的银子,差不多有三十两了,这个月往修家又送了那个风筝和荷包还比较受欢迎,连冬至做的荷包也送到修家了。或瓣粼蘸五福一个月挣了三两银子,刘氏喜滋滋地正替五福张罗相亲呢,加上听见说大福和赵氏可以停药了,刘氏的眉头舒展了很多,张罗要大家一起过端午节,因为端午过后就是芒种,夏收夏种要累得脱一层皮的。

第六十一章、佟家大少爷

端午的前一天,麦香从佟家的铺子里送货出来,想着要过节了,两家要买的东西还不少,正自盘算的时候,脑袋被人敲了一下。
“想什么呢?没看见我过来?”佟立文见到麦香,还是有几分惊喜的。
“还是这样看着顺眼多了,倒像是我家的丫鬟。”佟立文有一个多月没看到麦香,第一次见麦香穿了一件没有打补丁的衣服,便夸了一句。
麦香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这是九凤的。天气热了,柳蕙兰做的那身夹袄没法穿,麦香便换上了九凤新给的一件纯棉花布夏衣,有个五成新,只是九凤个子比麦香高一些,穿不下了,这才给了麦香。
麦香知道穷人家的孩子和那些府里的丫鬟因为要做事,一般都是穿衣服和裤子,不穿裙子,所以佟立文才会打趣自己像他们家的丫鬟。
话虽说如此,不过麦香仍是有些不高兴,翻了个白眼,说道:“什么意思?合着你说我就是长了一副丫鬟的样?”
“没,没,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我…”佟立文见麦香不高兴,有些局促了,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摸着自己的头。
“算了,我知道你是无心的,不过这些日子还真是要谢谢你家。”麦香微微一笑。
“你不是生我的气了?”佟立文见麦香笑了,不知不觉也觉得开心了。
“本来我也没生你的气,开玩笑的。对了,我不跟你说话了,我还要去买些东西。”麦香担心自己去晚了没有猪骨头卖,她喜欢喝骨头汤也喜欢啃骨头,可是骨头便宜,穷人家都喜欢买了去闻一点肉味。
“我陪你,一会你拿不动了我还可以帮你拎着去雇车。”佟立文忙说。
“好,我请你吃点什么。”麦香今天是自己一个人来的,确实需要一个帮手。何况对方还有一个小厮跟着。
“吃点什么就不用了。我今天不饿。”佟立文知道麦香家的情况,哪里还好意思让麦香破费?
麦香听了也不矫情,进了肉铺、米铺,布铺,想着要端午了,不如也给叶大福和赵氏买两块棉布做一身新的夏衣,他们没有旧衣服可捡,身上的衣服都看不出原色了。
一会儿三人的手上就都满满的,麦香抱着两个纸盒子,把自己的小脸都快遮住了。
“对了。我看你算数很快的,有什么诀窍教给我吗?”佟立文又一次见识了麦香的数学头脑。比他家的账房算数还快还准,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你想学我可以教你。”麦香先跟他说了一些简单的心算口诀。
“你说的怎么跟我们先生一点也不一样?”佟立文是越听越糊涂,一下就被绕蒙了。
“当然不一样了,你不如干脆认我当先生算了,我两天便能教会你。”麦香一得意,便忘了自己的处境。
“真的?好啊。我听说有一种西洋算学,康熙爷小的时候就跟西洋人学过,可惜我没有见识过。”
麦香这才想起来,好像听冬至说过,这康熙爷的生母正是什么佟佳氏,这佟立文家,也正因为攀上了佟佳氏家才有今天的富贵。
“对了,你跟我说说康熙爷的事情好不好?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顺治爷和董鄂妃。你知道多少?”麦香的眼睛亮了。
“你打听这些做什么,我只知道康熙爷从小就特别聪明好学,文才武略都有涉及,他生母是我们佟家的姑奶奶,可惜在圣祖爷登基后没多久便走了。”
“那顺治爷呢?到底是出家了还是真没了?”
“麦香,这些话你到外头可万万不能瞎问,会给你带来祸害的。”佟立文听了吓得往周围看了一眼,好在麦香的声音不大,周围的人也没注意到。
麦香听了只得点点头,佟立文见麦香睁大眼睛看着自己,便在麦香身边轻声说道:“顺治爷是真没了,病死的。董鄂皇后走后,他倒是想出家,可惜孝庄太后不让,我们佟家的姑奶奶就是被他们气病的。”
麦香好像记得看过清宫戏里说的是佟佳氏嫉妒董鄂氏受宠,担心她的儿子危及到自己儿子的地位,所以偷偷把康熙出过天花的衣服放到了董鄂氏的儿子身上,董鄂氏身子原本就不好,哪里能承受住丧子之痛的打击?
当然,麦香也不能跟佟立文说这些,因为佟立文的话让她警醒了,她换了一个轻松的话题,问起佟立文为什么想学算学。
“你真的不想去参加科考吗?我听你母亲的意思,好像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你是你们佟家唯一的儿子吗?”麦香对佟家的事情还真不了解。
“科考也会考算学的。我们佟家当然不止我一个儿子,只不过我是我母亲唯一的儿子。母亲的希望我当然知道,只怕我要让她失望了。”佟立文说到这个,颇有些黯然。
“你才多大,哪里就说到失望不失望的?科考也不影响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有了举子的身份,你做什么也容易得多,年轻的时候拼几年,既不让你父母失望,也不让自己将来后悔,这样不更好吗?”
麦香看在佟太太的份上劝他几句,佟立文倒是也没有反感,两人一边说,一边往街口的驴车摊子走去。
远远的三福就看见这三个人像是要雇车的,佟立文一身天青色的纱料长衫,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带了丫鬟和小厮来买东西,忙拉了车子上前。
“大丫,怎么是你?”三福走到跟前见是麦香这个惊讶。
这丫头什么时候认识有钱人家的少爷了?两人一路有说有笑过来,一看也不是才认识的。
“麦香,你们认识?”佟立文问。
麦香点点头,“他是我三叔。”
麦香也没想到会碰到三福,既然碰上了,麦香也没有躲开的道理,不过她担心三福多想,对三福解释道:“我刚给佟家送了点货,出来想买点过节的东西,正好碰上佟少爷,东西太多,佟少爷送我过来找辆驴车,三叔送我回家吧。”
三福听了接过麦香手里的东西,佟立文自己动手把东西放进了驴车,本来想问问麦香下次什么时候还来,看了一眼正好奇地打量自己的三叔,佟立文聪明地闭嘴了。
上了车,三福开始盘问麦香了。
“大丫,这佟家大少爷你什么时候认识的?”
“大丫,这佟家少爷今年多大?”
“大丫,你去佟家是不是大少爷带你进去的?”
“大丫,你五叔的风筝是不是也卖给佟家了,多少钱一架?”
……
麦香有的说了实话,有的则含混回了几句,三福见问不出什么来,开始盘问麦香都买了些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银钱。
三福的驴车刚进院子,麦香便看见家里有一辆马车,猜想又是万家的人来了,这万家究竟想干什么?
麦香刚下车,孙氏忙从上房出来了,看见麦香坐着三福的驴车回来,三福还往车下搬东西,便以为是三福买的,忙过来搭把手。
“孩子他爹,你今天拉了多少钱,买了这些东西?”
“不是我买的,是大丫买的,在街上碰上我,我给送了回来。”
“大丫,你发财了?”孙氏见不仅有米面鱼肉还有棉布,这不得要好几百大钱?
“麦香,你看看谁来了?”
麦香刚要回答孙氏的话,刘氏带着钱氏出来送客了,来人并不是万老太太,而是张祥家的。
“嬷嬷好。”麦香也不知该称呼对方什么,干脆叫了一声嬷嬷。
“麦香姑娘,你可回来了,我们老太太可惦记你了,成日里念叨你,说你也不去看看她。”张祥家的见到麦香,显然十分高兴。
“老太太身体好吗?我这些日子忙,还请嬷嬷给我带一个好,多谢老太太惦记。”麦香笑着回了一句。
“对了,才听你嬷嬷说,你去啥佟家了?你跟佟家还有啥生意做?”张祥家的装作随口一问,同时扫了一眼麦香买的东西,又扫了一眼麦香身上穿的。
麦香一听,今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