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才听你嬷嬷说,你去啥佟家了?你跟佟家还有啥生意做?”张祥家的装作随口一问,同时扫了一眼麦香买的东西,又扫了一眼麦香身上穿的。
麦香一听,今儿这赵氏没有多嘴,这刘氏可倒又多嘴了,看来,还是要想法搬家。
“嬷嬷,我哪里能有什么生意,不过是做了几个风筝放在人家那里寄卖。”
张祥家的听了也不再问,倒是又问了麦香这些日子都忙了些什么,又邀请刘氏有空带着麦香去串串门等,刚要上马车走,院子里又进来一辆马车。
院子里的人都愣住了,一起看着这马车进门,没想到第一个下车的居然又是石婆子。
“她二婶,原来是你啊?你这次来是?”刘氏以为对方是来说媒的,因为万家不可能会再托她来买麦香了。
“哎呦呦,老嫂子,今儿可不是我要来的,我只是来带路的。”石婆子忙说道。
石婆子说完,转身从车里扶了一个人下来,麦香一看,是阿木听身边的李魄魄,刚要迎上去,车里又跳出来两个十四五岁的丫鬓,麦香正疑惑时,丫鬓又从车里扶出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婆子一脸像个主子。言情态,身上穿着比别人都要讲究些,可是又明显不窟或连麦香也糊涂了。

第六十二章、莫名其妙的节礼

麦香见了李嬷嬷自然要上前问好。
李嬷嬷拉着麦香向那婆子说道:“关嬷嬷,这就是麦香这孩子。”
关嬷嬷先对院子里的人礼貌地笑了笑,说道:“我是来看看麦香姑娘的,打扰各位了。”
“哦,不打扰,不打扰。”刘氏见对方的派头比万家大多了,有些慌了神,也忘了请对方进屋坐坐。
关嬷嬷见了,了然一笑,上前拉着麦香的手,亲切地说道:“姑娘,我们主子打发奴才来看看姑娘,跟姑娘问一声好,给姑娘送点节礼来。”
“你是?”麦香并不认识对方,看对方这架势,她家主子只怕比那什么格格家还尊贵。
关嬷嬷又看了一眼院子里的人,可是这些人都是乡下出身,哪里懂得要回避,还巴巴地等着看有什么好处呢!
“这是我嬷嬷,这是我二婶,这是…”麦香只得为关嬷嬷介绍一遍。
这时,叶大福和赵氏正好也拄着拐出来了,他们是在屋子里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不放心,出来看一眼。
麦黄麦青几个也出来了,麦黄手里还抱着小小的麦地,麦香又为关嬷嬷介绍了一遍。
关嬷嬷一看麦香的父母都拄着拐,尤其是麦香的娘,这么大热的天额头还绑了一根宽布条,显然是怕受了风,连个抹额也没有,大人孩子都是打着补丁的衣服,这个家只怕比她想的穷多了。
她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扫了一眼丫鬟,丫鬟忙从车上往下搬东西,而且极有眼色地把东西送到了叶大福两口子和孩子们刚出来的屋子里。
“这怎么行,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意思要你们的东西?”麦香仍是没有想出来对方是谁。
“要的要的,我们主子受了姑娘的恩惠,特地打发奴才过来跟姑娘说一声谢,今天初次登门,我就不多打扰了。改天有空。我老婆子再来看望姑娘。”
关嬷嬷看了一眼院子里停的马车和驴车,猜想叶家也是来了客人,加上叶家人多嘴杂的,地方又比较小,院子里乱哄哄的,都是鸡鸭鹅的叫声和排泄物,便歇了进屋坐坐的念头。
“那就多谢关嬷嬷了。李嬷嬷,也谢谢你,你们主子还好吧?”麦香记得李嬷嬷是格格家的。
“好着呢,我们主子还怪想姑娘的。说等过些日子来上香时再找姑娘说话。”李嬷嬷笑着应道。
“对了关嬷嬷李嬷嬷,你们等一下。我送你们主子一人一件礼物。”麦香说完忙进屋了。
家里还有一个风筝,是叶大福做的,麦香本想留着去卧佛寺卖的。另外还有一个荷包,上面绣的是福娃欢欢和迎迎,这个也是麦香特地央柳蕙兰绣的,原本是准备拿到卧佛寺去卖一个高价的,因为那边有不少人去上香求子的。麦香估摸这关嬷嬷的主子也是其中一个,所以才会专程来道谢。
麦香先把风筝递给李嬷嬷,说道:“李嬷嬷,这风筝替我送给你们主子,这上面的画叫喜羊羊,今年又是羊年,希望能给你们主子带来些喜气。”
“老婆子替我们主子多谢姑娘了。”李嬷嬷笑呵呵地接了风筝。
“关嬷嬷,这是一对福娃,叫欢欢和迎迎。合起来就是欢迎的意思,希望能给你们主子带来福气,多谢你们的主子对我的照拂,我没有什么好东西相送,只是一点心意。”
“这东西不论贵贱,心意最重要。”关嬷嬷一见荷包上有两个可爱的小娃娃,早就眉开眼笑地接过了,她的眼睛很毒辣,早就看出这荷包的绣工不凡了。
关嬷嬷走后,众人把麦香围住了,争着问对方是谁。
“我真的不知道她是谁,你们也听见我刚才才的话了,我不认识她。算了,这些富贵人家不喜欢我们打听他们的事情,所以呀,我们还是别讨论这件事了。”
“我们家大丫说了不知道就不知道,我们家大丫认识这样的富贵人家多了去,哪里知道谁家是谁家?我们家大丫可本事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和夫人们都喜欢我们家大丫。”赵氏说完特地瞥了一眼张祥家的和刘氏,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
今天张祥家的来送节礼,刘氏喊了钱氏和孙氏去陪客,就是没有喊她这个做大儿媳的,赵氏心里早憋了一肚子气,虽然她对万家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刘氏的做法伤了她的心。
麦香也猜想她是受了些气,忙说道:“你胡说什么,我是真不知道人家是谁,我也不认识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人家只是看我们可怜才我们手里买点东西,哪里就说得上是认识了?”
张祥家的听了暗自点点头,刚要开口说话,便听见三福说道:“大嫂,咱们大丫确实本事呢。连佟家的大少爷都听她的使唤,替她拿东西呢。”
三福也是故意想吹吹牛,忘了还有一个外人张祥家的在,麦香毕竟是个女孩,使唤一个男孩子算怎么回事?
“三叔,你胡说什么呢?我只是跟人家认识,人家看我一个小姑娘家拿不了这些东西才好意送我一下,这算什么使唤,被你一说成什么了?”麦香沉下了脸质问。
“三弟,你都是当爹的人了,怎么说话还是这么糊涂?人家不过好心帮你侄女一下,被你说成什么了?传了出去,人家怎么看待大丫看待我们叶家?”叶大福也生气了。
“大哥,我,我就这么随口一说,随口一说,我错了,我错了还不成吗?”三福这才意识到,家里还有外人,他看了一眼张祥家的。
张祥家的见了忙告辞,回去向万老太太复命去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刘氏开口问。
“娘,大丫也说了,就是路上碰到一个熟人,人家见她东西多伸了一把手,还能有什么?都是三弟咋咋呼呼。”叶大福替麦香回答了,他相信麦香,必须维护自己的女儿。
“好了好了,没有就没有,我们不说这个。还是看看这家人家给我们麦香送了什么好东西来。”孙氏见自己丈夫被人苛责。忙出面解围。
“对对,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啧啧,这气派这架势,得是什么王爷家吧?”钱氏也好奇对方究竟给麦香送了什么。
这么一说,大家都想看看有什么,几人忙挤着进了麦香的屋子,炕上摆了一共十个礼盒,赵氏伸手就想打开最上面的盒子。
“娘,你先别着急。外头还有东西没搬进来呢。”麦香并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对方送了些什么,喊着麦黄去外面把东西搬进来。这时三福已经替她把东西送了进来。
“大丫呀,你就让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我们都等着呢。”钱氏一屁股坐在了炕上。
“大丫,你就让大家看看吧,总好过让大家胡乱猜想,瞎传了出去反而不好。”叶大福说道。
麦香一想也是这个理,左不过是些点心衣料等东西。省的大家还惦记。
麦香听了依言打开最上面的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是六对纱料的堆花,另一个盒子里是六个精巧的香囊。
“啧啧,真漂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头花。”赵氏的眼睛都挪不开了。
麦香想也没想,拿出了一对堆花给九凤。
“大丫,我和你三婶就不给了?”钱氏问道。
“二婶、三婶,这堆花明明就是适合小姑娘戴的。”麦香拒绝了。
“那香囊给我们一个总可以吧?”孙氏问,她还想看看人家的绣工。
“不行。这香囊我要拿去卖了。”麦香才不舍得浪费。
“那看看下面还有什么?”三福一直没走,就等着看看有没有银子。
打开剩下的几个盒子,其中点心两盒,粽子两盒,都是京城兰桂居的,盒子上印了“兰桂居”三个字。
“这饽饽匣子真好看。”刘氏看着这点心盒子可比万家送来的讲究多了。
“可不,我觉得比万家的要好多了,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钱氏特地说了一句。
麦香端起了盒子,说道:“你们一人尝一块吧,那一盒子别动,我要拿去送人。”
还没等麦香话说完,钱氏就伸手抓了一把,说要给麦种和麦粒留着,这两人跟着二福下地锄草去了。
孙氏见了一笑,也不说什么,拿了两块,一块递给麦苗,一块自己放进了嘴里慢慢品尝,这么高级的点心她也没有吃过。
其他的人都自觉地一人拿了一块,等着看剩下的四个盒子还有什么。
这四个盒子是衣料,两匹棉布的两匹绸子的,众人看了有些失望。
“我还以为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这跟万家送来的节礼都差不多。”赵氏颇有些失望。
“娘,这就不错了,这两匹布正好给我们姐妹四个做一身夏衣,这绸子我们拿去卖了,还能换点米面呢。”麦香倒是无所谓,东西都是白来的,这绸子还能换二三两银子呢。
“就是,你怎么不如一个孩子?做人是不可以太贪的,人家送了咱们这么多好东西,你还不知足?也不想想,我们麦香能为人家做点啥?”叶大福瞪了一眼赵氏,他担心的是不知对方是什么来路,万一又一个看上了麦香的要买麦香去做丫鬟可怎么办?
“就是呀,大丫,你都为别人做了点啥,凭啥人家大老远的来感谢你?”孙氏问。”这个我还真记不得了。”麦香一边说,一边把东西收了起来。待众人散了之后,麦香看着家里的东西,每样挑了些,进了隔壁的院子。

第六十三章、缘起

再说张祥家的回到万家之后,自然把在叶家看到的说了一遍。
“老太太,这丫头可会说话办事了,把那什么李嬷嬷和关嬷嬷哄得眉开眼笑的,走的时候还给一家送了一样回礼,这孩子,跟谁学的呢,说话办事滴水不漏,这样的口才和行事,只怕一百个人里也挑不出一个。”张祥家的说道。
“这个我倒是不吃惊,只是你说的那什么佟家,莫非是长宁镇的佟家,麦香怎么跟他家有了来往?”
万老太太见识过麦香的机灵和好运气,猜想那什么关嬷嬷李嬷嬷大概也是因为麦香许愿灵验了,打发人送了点东西来,这个还不足为奇。
只是这麦香什么时候搭上了佟家,还跟佟家做起了风筝的生意,只怕还不止这一样,她万家也有的是铺子,怎么没有先想到这个呢?
还有,那麦香什么时候认识了佟家的大少爷?这孩子,小小的年龄,怎么这么会招人呢?怎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招,偏偏谁还都吃她这一套。
“找人去看看佟家的铺子里都进了些什么新货?”万老太吩咐下去了。
“对了,老太太给叶家的东西,好像没有到麦香的身上,我看麦香穿的还是一身旧衣服,倒是那什么九凤,换了一身新衣服,是老太太送去的布料。”张祥家的临走又补充了几句。
万老太听了没做声,她在想,麦香这么小的年龄怎么就会想到跟佟家做生意,难道这丫头是一个商业奇才?
万老太在左右摇摆的同时,阿木昕拿着手里的风筝,想着麦香说的带来喜气,她会有什么喜气?
今年是三年一次的选秀之年,偏她今年十三岁了,她的人生要怎么走下去?她不想一辈子被困在那高高的宫墙里,可是。她要怎么办才能走出那一步死局呢?
“格格。别想太多了,到时总有法子的。”小青知道主子的心事,可是爱莫能助。
“只怕到时就晚了。”阿木昕叹了口气。
“那主子不如再去求求菩萨?”
“菩萨?”阿木昕嘴里说的是菩萨,眼前却浮现出麦香的小脸来。
“难道这是菩萨的旨意?”阿木昕喃喃自语了一句,小青没有听懂,也不敢追问。
“格格,今儿个天气这么好,不如我们出了城,去西城边上的护城河放风筝去吧,我听说那边一带下午放风筝的人可多了。我们带着两位小少爷一起去。看看这风筝会不会给格格带来什么好运气。”
“放风筝?”阿木昕看了看小青,又看了看手里的风筝。点了点头。
阿木昕带着阿迪斯和阿必达到达西城城墙根下的护城河边时,确实有很多孩子在放风筝,这西边一带住着的都是些皇亲贵戚,因而环境很好,风景不错。
阿木昕抬头往天上一看,天空蓝蓝的,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可是风筝却五颜六色的,五花八门的,螃蟹、鱼、蝴蝶什么的满天飞,阿木昕的心情顿时宽阔起来了。
“大姐,我们也要放风筝了。”阿迪斯今年十岁,正是贪玩爱玩的年龄。
“哦,放风筝了,放风筝了。”阿必达才六岁,更是淘气的年龄。
阿迪斯拿着风筝跑起来。阿必达跟在他身边跑,阿木昕在拿着线轴也跟着后退。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大姐,拿住了,风筝飞起来了。”阿迪斯兴奋地喊起来。
阿木昕抬头看着自己的风筝摇摇飞上了天,眼睛眯着,突然,看见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风筝也摇摇飞上了天,直追自己的风筝去了,阿木昕忙拽着线,跑了起来。
而在离阿木昕不远处的另一边,同样抬着头看着天上的正是弘融和永坚这对叔侄。
“八叔,我们两个来比比,看看谁的风筝飞得高,看看是你的喜羊羊厉害还是我的招财猪厉害。”永坚仰着小脸笑道。
“好,比就比。”弘融被永坚拉了出来,索性好好玩玩。
可惜,弘融对放风筝不是很擅长,风筝很快跟另一架风筝缠绕在一起了。
“八叔,那架风筝跟你的一样,你们两个缠一起去了。”
弘融当然早就发现了天上有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风筝,他也没有想到两架风筝会缠起来,不过他更好奇,那风筝的主人是谁。
阿木昕这边正焦急地拽着风筝,越拽这风筝缠的越紧,阿迪斯和阿必达在一边焦急地喊:“大姐,你行不行啊?”
“别催了,越催越不行。不如你们找找个是谁的风筝,喊他一起收了是正经。”阿木昕只得说道。
“格格,这可上哪里找人去?兴许人家根本就不是在这块的,不如你把线剪了,随它去吧。”身边的婆子说道。
阿木昕听了只得把风筝剪了,弘融那边本来也拿了把剪子要把风筝剪了,没想到对方倒先剪了,看来对方倒是一个豁达之人。
“八叔,别剪了,把风筝收回来吧,也许人家还会找来呢。”永坚见弘融拿了剪刀也要把线剪了,让两个风筝一起放走,便着急了。
“你以为谁都像你似的小气?”弘融说归说,还是动手把风筝收了回来。
阿木昕看着天上的风筝越来越低,对方显然是在收风筝了,便追着风筝的方向跑,一直到弘融的跟前。
由于阿木昕跑的有点急,脸上红红的,头发也有些乱了,鼻子两边还有密密的小汗珠,这样的阿木昕到了弘融跟前,却有些怯步了。
弘融正一心收风筝呢,也没有注意到身边有人。
“格格,格格,不过就是一个风筝,你跑这么快做什么?”小青从后面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
“格格,你是谁家的格格?”弘融这才看见一身汉人打扮的阿木昕,又看看手里的风筝,明白了阿木昕应该风筝的主人。
“这位爷,这风筝是别人送给我们格格的,多谢你把它收了回来。”小青见阿木昕发呆,便主动上前要回风筝。
“送你们的,你们也去卧佛寺了?”弘融觉得奇怪了,这丫头认识的贵人还不少呢。
“大姐,大姐,我们找到你了。”
阿木昕刚要开口说话,阿迪斯和阿必达也找来了。
“咦,你这个猪很好玩。”阿必达见了永坚正在收的风筝,十分羡慕。
“你的风筝是在哪里买的?”阿迪斯见弟弟喜欢,少不得问一句。
“在香山卧佛寺,远着呢。”永坚见了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一高兴,便把麦香送他的小猪也拿了出来显摆。
“这样吧,你的风筝被我弄坏了,不如我赔你一个,请告诉我你府上是哪里?”弘融看着手里两个的风筝,明显已经破了,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责任在他,看对方这么着急跑来,这风筝只怕对她很重要。
“算了,不用了,反正天气也热了,也放不了风筝了。”阿木昕拒绝了。
她在意的不是风筝,而是那只风筝的主人究竟是谁,她想着麦香的话,好奇这风筝能给她带来什么。
只是她冒冒失失地跑了来,却没有想到碰上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子,满族的女孩子虽然不像汉族女子这么保守,但是也不能在外头跟陌生的男子随意答话。
阿木昕想着这个奇遇,又回头看了一眼弘融,弘融正看着自己的背影发呆。
弘融也觉得阿木昕跟自己认识的那些格格有些不一样,她是这么活泼这么漂亮,眼睛这么明亮,可是又有一点点说不出的忧伤,让他想起来狩猎时的小鹿。
弘融正想着上前去追问一声,阿木昕家的小厮和婆子都找来了,弘融只得作罢,跟身边的小厮使了个眼色。
回到家里,阿迪斯和阿必达缠着阿木昕要发财猪,他们已经从永坚那里打听到了,这发财猪和喜羊羊都是一个乡下丫头做出来的。
“知道了,明日便是端阳节,过了明日,我打发人去接了她,告诉她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只管带了来。”阿木昕说道。
她也想见见麦香,她想起了上次让麦香许的愿,她许的是愿望是菩萨指引她该怎么走,她不想进宫,可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她又不能抗旨不参加选秀。
章佳氏是满清的大贵族,皇宫里有不少章佳氏的姑奶奶,只是位份一直不高。唯一一个被封为皇贵妃的是怡亲王允祥的生母,还是借了允祥的光,被雍正爷追封的,所以章佳家族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因为她是一品大学士阿克敦的嫡亲孙女,是三品大员阿桂的嫡亲闺女,出身尊贵,又满腹学识,是这些贵族上层圈子里公认的美女加才女,也是这次选秀最热门的话题。
麦香替乌拉多敏许愿灵验的事情,让阿木听又想起了麦香,麦香的好运气又一次让阿木听震惊,不过,自从知道了麦香家的状况后,她放弃了要麦香做丫鬃的念头。她看得出来,麦香虽然表面上对他们讨好卖乖,其实心气高着呢个毫无见识的乡野丫头,所以她才动了念头,要把麦香接进府里来,,根本就不是一好好说说话。

第六十四章、曹家表叔表婶?

再说麦香进了曹家,柳蕙兰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了点东西,像是要出门的样子。
“我正要给你送点心呢,你怎么反倒给我送来了?”柳蕙兰看见麦香手里的东西,笑着问。
“婶子留着自己吃吧,你一个人在家,轻易也不能出去一趟,想买点什么也不方便。”
自从曹骥满月后,家里的婆子退了回去,听柳蕙兰的意思,那婆子是明琳家的,只是临时来帮帮忙。
“婶子,你来看,今天我还真有好东西给你。”麦香拿出了一个香囊,那纱料堆花不适合柳蕙兰。
柳蕙兰拿在手里看了看,说道:“这做工这么精致细巧,只怕不是一般人家出来的,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麦香把事情一说,想了想,问道:“婶子,你的针线活也不比这个差呀,你也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的吧?我那天跟我五叔去山上砍柴,正好碰上先生和他的弟弟,先生的叔叔为何要出家呢?”
麦香也是见曹雪芹不在,女人之间闲聊还是能捕捉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你这好奇鬼,憋了这么长时间才问,没憋坏了?”柳蕙兰用手指戳了麦香一下。
“婶子,你这话的口音不像北边人,倒像是南边人说的话。”
麦香上世是南京人,当然能听出柳蕙兰这句话里带了点南方口音。
“我可不从小在金陵长大的,带了点南方口音也正常。”
“婶子是金陵长大的?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我来北京那年十四岁了,我今年三十八了。你算算我是哪年来北京的。当时先生家里出事了,叔叔的官职丢了,只得回北京。哎,这可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当年,康熙爷在的时候,我们曹家是何等的荣光。谁知…”柳蕙兰说到这里,才意识到麦香是一个小孩,闭了口,这些话要传了出去,就是大不敬。
麦香猜到后面她要说的是雍正。也不追问,曹家怎么倒台的麦香知道,她想知道的是曹家的家事,想知道《红楼梦》是自传还是创作,张爱玲得出的结论是创作,但是还是有很多红学迷们一直在往自传说上靠。
“婶子。先生除了有一个弟弟,还有别的姐妹吗?”麦香好奇地问。
“叔叔家有二个女儿,从小跟先生很要好。可惜都没有好命,早早都没了。”柳蕙兰感叹道。
麦香一听,这倒是跟书里差不多,书中的女子都没有好命。
“婶子。我听姥姥说旗人都要选秀,而一旦被皇家选进了宫,整个家族都会跟着借光的,先生家的人就没有一个进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