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香见自己这样说,对方都没有怀疑到万太太,也不知道自己该说是万太太太聪明呢还是该说眼前的万老太太愚蠢。
难怪怀慈有什么事情都不说,只会埋在心里,因为即便他说了,也不会有任何人相信他,反而会认为他在无理取闹。
“万嬷嬷还是回去问问万爷爷和万大人,问问他们可否知道些什么。我也想知道,怀慈不过想安静地在书院念两年书,这也碍着谁了?非要跟他过不去,几次三番地想把他从书院赶出来,他想上进能碍着谁能挡了谁的道?王爷说了,下次若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不会相信怀慈,他要自己彻查一番,看看是谁在跟他堂堂礼亲王做对,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礼亲王王妃认了一个干妹妹,这干妹妹的媒还是皇上做的,跟怀慈过不去,岂不是跟皇上和他礼亲王过不去?”
万老太也不是一个真傻的,听了麦香这番话,她也寻思起来,怀慈一个小孩,不可能会跟外面的人结仇,而麦香一再强调,这是家事家丑。
而万家,最不想怀慈有出息的人,除了她的儿媳妇还能有谁?怀慈能挡谁的道,当然是她的大嫡孙。
万老太很快想起来,上次给叶家下定,万家人把这事全权交给了万太太,可是万太太不仅人没有出面,定礼也相当简薄,要不然,也不会触怒当时的郡王和福晋。这么说来,这一切都是故意的。
想到这些,万老太有些坐不住了,她想早些回去,跟老头子商量商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以后该怎么做,万家可得罪不起麦香,真要惹怒了麦香,礼亲王再次出面,只怕不是上次这么好说话了。
麦香没想到自己的狐假虎威这么奏效,见万老太惨白的老脸,突然有些于心不忍了,不过想起怀慈这些年的遭遇,麦香又恨的牙根痒痒的。
他祖母的,这是怎么做人祖母?
“麦香,嬷嬷这就回去,孩子,远哥儿就托你多看顾他一些,既然他如今也知道上进了,我们也就放心了,你对他说,以后缺什
么,直接跟我这个嬷嬷说,嬷嬷不会忘了你们。”
万老太希望能用这点亲情和恩惠笼络住怀慈和麦香,她可不希望把事情闹大了,万家兜不住,一个不小心,一家人都得跟着玩完。
“多谢嬷嬷了。我会转告他的。”麦香也不想逼紧了老太太,她还想把老太太拉拢过来呢。
怀慈想要对付的是万太太,而不是整个万家,真要把万家整垮了,怀慈也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万家还有几个庶女,听说也是蛮可怜的。
万老太走后,刘氏进了麦香的屋子,见麦香的炕上还摆着几个盒子,显然是万老太给麦香送来的礼盒,好像都是些上好的衣料。
她是越来越看不懂了,麦香这孩子,病了一场便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才短短的两年时间,连昔日在她面前不可一世的万老太如今居然要看麦香的脸色了。
“麦香,你万嬷嬷以前对我们不薄,你爷爷是受过万家恩惠的,虽然两家有好些年不来往了,但是万家的情,你爷爷一直记着。”
麦香听了这话,有些不大明白,看着刘氏。

第一百九十四章、名分

麦香以为刘氏是想说给万家送回礼的事情,因为端午节前,万家打发人来给叶家送了节礼,当时依刘氏和叶铁柱的意思,是想给万家回一份礼,可巧那会关嬷嬷来接麦香,说这是男方给女方送的节礼,不用回礼,这是规矩。
“嬷嬷是不是想给万家送点回礼?”麦香问道,因为这次万老太来又给麦香送了几块夏天的纱料,当然也有刘氏和九凤的。
“嬷嬷不是这个意思,嬷嬷想说的是,不是有一句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万嬷嬷年龄也不小了,怎么说,你也是要嫁过去当孙子媳妇的,嬷嬷的意思,能不难为她就别难为她。”
刘氏是见万老太刚来便急匆匆地走了,以为是麦香跟她说了些什么。
“嬷嬷,我没有难为她,你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嬷嬷,以前的万家是谁当家?万家的家业是怎么起来的?”麦香突然想了解一下万家以前的事情。
“这个我哪里知道,我跟你爷爷成亲时,万家就已经有买卖了,你万爷爷是块做生意的料,你万嬷嬷娘家也不赖,人家可不像我,她从小就没有吃过苦,成了亲也一直没有为银子操过心,你万大大娶了亲,你万爷爷就把家里的一应大小事情交给了儿媳妇,说是不舍得让你万嬷嬷操心,因为她生孩子时遭了点罪,让她好好养着。”刘氏说起万老太来,是满脸的欣羡。
“嬷嬷,这万家的家产如今都在万太太手里?”麦香追问。
“这孩子,人家的家事我哪里能知道,嬷嬷就是看她上次在这里跪了半天怪可怜的,所以跟你说这些,让你多少看着你爷爷的份上,别太较真了。这怀慈的事情,也怨不得她,这么多年不当家。家里的丫鬟婆子谁不是看着万太太的眼色过日子,谁不会捧高踩低的,谁不会去奉承那正牌的嫡子嫡孙?”刘氏拉着麦香的手说道。
麦香没想到刘氏倒是很通透,笑道:“连嬷嬷一个外人都能明白的事情,这些年她还能不知道怀慈有没有受委屈有没有受冤枉?”
“孩子,嬷嬷是一个外人,自然能公正地看这两个孩子,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的眼里一直只有这万家的大少爷。”
麦香听了一笑,这人啊。说到别人的时候都是头头是道。轮到自己身上。就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了。
刘氏又何尝不是这样?她如此纵容娇养九凤,连一根手指头都舍不得让她动,麦香麦黄两个从小就要放猪打猪草,要洗衣做饭。分家后李氏嫁过来要承担一大家人的家务,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这些刘氏都看不到。五福分出去,麦香已经答应赡养他们了,他们仍是不放心,非要把五福的银两要来给九凤当嫁妆,让五福两口子净身出户。
想到这里,麦香想要为五婶李氏说句话,可是她还没开口。赵氏的大嗓门喊了起来:“大丫,你师娘找你来了。”
“哦,知道了。”麦香忙站了起来。
“行了,嬷嬷也跟你说了这么多,嬷嬷的意思。是想你好好跟你万嬷嬷相处,你万嬷嬷虽然不当家,但是家里的事情她还是说了能算的,你是一个聪明人,好好寻思寻思。”
麦香自然听明白了刘氏的意思,麦香讨好了万老太,将来肯定不会吃亏,别的不说,至少银钱上能落一点好处。
问题是现在的麦香,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在卧佛寺讨生活的麦香了,现在的怀慈也不是那个靠典当母亲遗物起步的那个一无所有的少年了,万家的那点好处,麦香还真没有看在眼里。
“婶子在和麦香说啥体己话呢,怎么我一来婶子就要走?”柳蕙兰进来看见刘氏要出去,忙笑道。
柳蕙兰对刘氏的印象比赵氏强多了,刘氏给外人的感觉还算一个明理的人,从不胡搅蛮缠,处事还算公正。
当然,这个处事公正就不包括九凤了,在外人的眼里,当娘的心疼一下自己的老闺女,而且还是唯一的闺女,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曹娘子又来看我们麦香呢,我给你们腾地方,让你们娘俩说会体己话。”刘氏笑呵呵地回道。
刘氏可是真心喜欢柳蕙兰,她一直以为是因为有了曹雪芹和柳蕙兰的教导才会有麦香的今天。
“我是特地来找婶子的,请婶子一家明日过我们家吃顿饭,不瞒婶子说,也算是我们爷请婶子一家做个见证,我们爷想给表小姐一个名分,总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跟我们住在一起。”柳蕙兰拉住了刘氏。
麦香一听这话忙看向柳蕙兰,都一年过去了,怎么这会才说要给个名分?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你们夫子要娶小?”刘氏先一步麦香开口了。
“也不叫娶小,我们两个不分大小,说起来,我们爷早该这么做了。”柳蕙兰说出这些话来,脸上似乎还有点自责。
刘氏也知道这是人家的家事,不便多问,况且这有钱的男的有几个不娶小的?
麦香见刘氏走后,忙拉着柳蕙兰坐下了,问道:“婶子,怎么好好的这会想起来请酒?都请了谁?”
“也没几家,就是你们一家,里长一家,还有两家相熟一些的,没几个人。”柳蕙兰见刘氏走了,终于收起了自己的面孔。
“师娘,你上次问我男人的誓言能不能当真,是不是跟这事有关?莫不是姑姑有了?”麦香猜想李香云来了一年都没有说要摆酒,这突然说要摆酒要名分,联想起上次柳蕙兰的态度,麦香很快猜到了答案。
“你这孩子,真是一个鬼灵精,这你也能猜出来?”柳蕙兰倒是被麦香的聪明逗笑了。
“师娘,你心里难受吗?”麦香抱住了柳蕙兰。
“说一点都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当初你先生说是要去找她,我就想到了今天。其实,我也不应该在意,如果没有这场变故,他们两个早就在一起了,何必等到今天?你知道吗?我早先只是先生身边的一个丫鬟,从小跟着先生,伺候他长大,我原本,也就该是姨娘的命。”柳蕙兰叹了口气。
麦香也没想到,自己帮助曹雪芹一家富裕了起来,竟然会是这个结果,她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柳蕙兰。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曹雪芹还是那个一贫如洗的曹雪芹,这时的柳蕙兰只怕已经病没了,曹雪芹一样要娶别人。
“先生辜负了你。”麦香真心觉得柳蕙兰这些年不容易。
“也不算辜负,你先生还是一个很仁义的人,他一直没有对外人说过,我只是他的一个丫鬟,这些年,他一直拿我当妻子看,我也很知足了。再说了,就算他娶了表小姐,他也说了,我们两个不分大小,以后就以姐妹相称。其实,表小姐才可怜,她吃的苦比我多多了。”柳蕙兰说这些的时候,脸上也满是心疼。
这话麦香倒也信,她也同情李香云,书中的史湘云是一个多么开朗活泼又有才气的女孩子,跟现在的李香云是判若两人,麦香不用想也知道,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这些年她有多不容易。
“师娘,不管怎么说,先生是我的干爹,这事,我得送一份贺礼,师娘,你不会生我的气吧?”麦香看了看柳蕙兰。
她对柳蕙兰是先入为主了,如果她先接触的是李香云,麦香相信,她也会很快喜欢上她的。
“想什么呢?你师娘我是这么糊涂的人?你是该好好送份贺礼,毕竟她也是你的师娘,以后不能叫姑姑了。”柳蕙兰知道麦香如今也不差这点,索性大大方方地教她。
“知道了,先生有了你们两个,真是他的福气。”麦香说的是实话。
见麦香翻东西,柳蕙兰张罗要走,麦香忙把她拉住了,说道:“师娘,先生的书我看完了,正好还你,换第二册。”
“你才看完?”柳蕙兰都差点忘了这事。
“可不,我很喜欢这书,我没有征得先生的同意便自己也抄了一份,权当我练字了,师娘放心,我不会胡乱拿出去给别人看的。”
麦香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把第一册抄完了,用的是自做的鹅毛笔,因为炭笔写的字根本保存不了多久,两个月抄下来,麦香最大的感触是这抄书,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你抄了这书?”柳蕙兰显然十分惊讶。
“师娘,我也是那天听师娘说的,这书稿散落在好几个人手里,我怕先生的书遗失了,想着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就权当练字了,还能保住先生的书稿,也方便自己啥时候想读的时候再拿出来读,师娘,你看我聪明吧?一举三得呢。”麦香故意靠着柳蕙兰身上卖萌。
“你呀,你呀,你让我说你啥好,记得把书收好了,不要胡乱拿出去。”
“师娘放心。”
“麦香,不如这样,你若真想抄,你就把小说抄下来即可,那些红笔的评语,你就不要抄了,省得字数太多。”柳蕙兰想的是如果没有脂评,小说就只是一本小说而已。
“师娘,说到这个我还想问呢,先生的书名怎么怪怪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脂砚斋是谁呀?为什么叫重评?”麦香总算问出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压在心里的问题。

第一百九十五章、惦记

柳蕙兰听了麦香的话,笑着说道:“我以为你早就该问我这个,没想到你还忍到了今天。”
她知道依麦香的个性,这个问题不问出来反而不正常。
“那师娘还不赶紧告诉我?”麦香拉着柳蕙兰的手撒起娇来。
“我不是跟你说过了,你先生的书是写给自己亲友圈看的,这里面牵扯到很多家族往事,故而这些亲友们看了有什么感慨都喜欢落上几笔,这就叫书评,至于脂砚斋,曾经是江宁曹家的一间书屋,先生的叔叔、堂弟、堂妹、表叔、表哥、表小姐等都在那里念过书,最早使用这个名号的是先生的叔叔,他是第一个写书评的人,只是后来,因为厌世他进了寺庙清修。再后来,先生的表哥平郡王赋闲在家,也接过了书稿,他也写了不少评语,只是碍于他的身份,不好留名,便也延续了脂砚斋的称呼,如今表小姐也在重抄《石头记》,一边抄一边也写下不少评语,所以,到如今,我也分不清哪些评语是谁写的了。”
麦香一听这柳蕙兰说的跟自己猜测的*不离十,这脂砚斋果然不是一个人,居然还有一个李香云,难怪自己读脂评本时,总觉得有些评语是女性的口吻,周汝昌大师就说过脂砚斋是史湘云的原型,只是这个看法遭到了很多红学家的反对。
“那师娘,后来的畸,不是,我是说先生的书真的不打算让外人看吗?那敦敏敦诚和明琳等不都是外人吗?”
麦香本来是想问一句后面的畸笏叟是谁,忽然想起来这个时候,畸笏叟这个笔名似乎还没有出来,差点又露陷了。
“他们不一样,他们都是你先生的弟子,对你先生仰慕已久,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对了,说到这个,我听说敦敏现在是那什么礼亲王手下做事,听敦敏的意思。还是礼亲王看在你的面子上给他找了一份差事。”
“这个我就说不好了,他们都是宗室子弟,未必是看我的面子。不过礼亲王买过先生的两幅画,他倒是很喜欢先生的字画。”
“敦敏倒跟我说过,礼亲王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他的字画在圈内也很有名,他怎么会买你先生的字画?”
“这有什么,留着收藏啊。他还说有机会想认识一下先生呢。”
“这个还是算了,你先生不想认识这些权贵之人。”柳蕙兰一听忙拒绝了。
“师娘,礼亲王可不像一般人。你看他对我一个小小的农家女子都能如此看顾照拂。就知道他平时为人有多低调随和了。”
麦香的确想把曹雪芹介绍给永恩认识。不光永恩,还有纪晓岚,这样的话,他们才能更真切地认识到曹雪芹的才华。有了他们两个的帮助,麦香才能让《石头记》早些面世。
“你说的我倒是也知道,敦敏也不止一次说过他的好话。只是,这些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你先生的性子也比较拧。算了,我不跟你说这些了,我还要去一趟里长家。”柳蕙兰说完起身了,显然对这个什么礼亲王没有兴趣。
次日,麦香挑了两匹鲜亮些的锦缎。跟着刘氏几个进了曹家,曹家在院子里摆了几桌,曹雪芹和李香云、柳蕙兰在院中迎客,曹雪芹和李香云都是一身暗红色的新衣,只不过比平时鲜亮些。倒也不是正式的新婚迎娶。
麦香看了一眼柳蕙兰,柳蕙兰今儿也特地换了一身新衣,只是没有他们的鲜亮,在场的最高兴的莫过于李鼎夫妻,他们的女儿,终于有了依靠。
“大福家的,你这一身袄又是新的吧?这又是啥料子的?”
麦香正跟曹雪芹和李香云说话时,只见里长家的白娘子拉着赵氏唠上了。
“我也不知道是啥料,我们家大丫,麦香,我们家麦香给我做的。”赵氏总是忘了改口叫麦香。
“还是你好,养的这几个闺女,一个个都出息了,麦香我们就不说了,这份聪明能干,我们是脱光了鞋都追不上。不过我瞧着你们麦黄也不赖,她今儿怎么没有过来?我可有些日子没看到她了。”
麦香一听白娘子提到麦黄,便有些警觉了,麦黄今年才十岁,她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心智各方面都不成熟,这么早给她说亲麦香可不愿意。
因为随着年龄和生活层次的变化,麦黄的眼界肯定会越来越宽的,她不是那个昔日只会羡慕别人能吃饱饭能有一件新衣服穿的麦黄了,所以麦黄觉得里长家的胖墩未必适合麦黄。
“她呀,她去铺子里帮忙了,这几天我娘家的那个侄子要回去娶亲,铺子里临时找不到人,就让我家麦黄去顶两天,我们家麦黄也能干了,也会算账记账了。”赵氏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孩子,嘴都合不拢了。
“呀,大福嫂子,你的手腕上居然换了一对金镯子?”旁边有一个妇人见赵氏抬手,看见了她手腕上的金镯子。
“我大嫂早就换了一对金镯子,人家现在是想要啥就有啥。”钱氏坐在一旁,见大家都围着赵氏,心里酸的不行。
这一年虽然二福家的日子也好过多了,但是相比其他几家来说,二福家的变化是最小的,因为三福和五福都已经在麦香家隔壁各买了一块地,三福家的房子已经起地基了,五福是打算再攒点银钱,秋收后再盖,所以这几家,唯独二福还要在老房住着。
“可不是这话,人家大福嫂子如今也是地主婆了,又有一个这么趁钱的姑爷,可不想要啥就有啥了。”
“这倒是,万家听说比佟家还趁呢,啧啧,以后麦香就掉到了福窝了。”
“对了,说到佟家,我听说佟家的大少爷也要娶亲了,听说女方还是京城的,还是一位官小姐呢。”有人说道。
“官小姐算啥?人家麦香还是王爷的干妹妹呢,啧啧,我听说,万家来下定时,王爷和福晋一块来替麦香出头,直接把万家的聘礼退回去了,啧啧,那么多好东西王爷都瞧不上,非得让万家重新再送过,要不大福嫂子现在能要啥有啥,去了银的换金的?”
“你们胡扯什么呀,万家给我闺女的东西我们一点都没动,都留着给我闺女当嫁妆,我们家现在才不去稀罕万家的那点聘礼。”赵氏忙分辨道,她可不希望被大家误认为叶家是占了万家的便宜。
“那是,我大嫂一家如今有王爷照看,想要啥没有?”钱氏的话都能拧出酸水来。
“对了,大福家的,我一直想问问,这王爷和你们家麦香究竟是啥关系,怎么会对你们家麦香恁好?”白娘子一听这个两眼放光地问道。
“你们也真是的,今儿是来给先生贺喜的,怎么没完没了地拿我们家打趣呢?”麦香不愿意听了,走过去打断了大家的话。
“麦香,我正想问问你,我们家胖墩也想去京城念书,听说万家二少爷如今也进了京城的书院,跟佟家大少爷在一起,你能不能托人帮我们问问,让我们家胖墩也进去。我们家胖墩今年十二岁了,夫子说让他最好上镇里的书院,怕耽误了我们家胖墩。”白娘子忙问道。
麦香还真没想到这胖墩念书还念出了一点名堂,居然想去京城念书,就是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里长两口子的意思。
因为麦香知道,白娘子惦记麦黄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时间没少在赵氏跟前吹嘘自己儿子的能耐。
“大娘,这个我还真不清楚,回头我让他问问,要是可以报考的话,就让胖墩去试试。”麦香倒是愿意帮这个忙,给胖墩一个机会。
“那敢情好,还能有熟人照看一下。”
“这念书有啥好?”钱氏问道。
孙氏把麦苗送进了学堂,钱氏本来也想争口气,把麦种送去,可是麦种非不去,说要跟着二福学种地,钱氏心疼那些钱,倒也没有狠劝。
“这念书不念书可不一样,你们看麦香不就是一个例子?依我说,把麦种,麦粒都送去吧。”刘氏在一旁说道。
“娘,你说的倒容易。”钱氏撇了撇嘴。
“二嫂,你别不知足了,家里的大院子以后就剩你们一家了,不如你们给我们几家一人一点银子,你们也不用搬家了,直接把老房子翻新一下,多好。”孙氏笑着说道,她手里的银子要盖房还真有点紧,所以打起了钱氏的主意。
“闭嘴吧,这些事情是你们说了能算的?” 刘氏不满地瞪了一眼孙氏。
好在这时,菜开始上桌了,曹雪芹和李香云出来敬酒,柳蕙兰跟着后面执壶,麦香忙过去换下了她。这种事情,再怎么大方,女人的心也是会痛的,麦香实在不想看柳蕙兰那张强颜欢笑的脸。
从曹家回来,麦香的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不想出门,不想做事,也不想去曹家,幸好没几天,柳蕙兰便给麦香送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第二册书稿。

第一百九十六、两大才子相见

柳蕙兰来的时候,麦香正在铺子里帮忙,她刚打发赵氏带着麦青、麦绿和麦地三个回了娘家,因为赵巧和成亲的日子就要到了,这么大的喜事,赵家的姑奶奶们都会提前二天过去帮帮忙,赵氏自然也不肯例外,特地带了丫鬟婆子前去帮忙。
偏这些日子一天天热了,来乡下避暑的达官贵人多了,来卧佛寺上香的人也多了,麦香的铺子自然也忙了起来。
这个时候,赵氏还带走了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麦香没法,只得自己上了。
“麦香,这天一天天热了,你这里会做什么精致些的小菜没有,我和你姑姑的胃口都不大好。”柳蕙兰见麦香在灶房忙活,有些意外。
“精致些的小菜?”麦香知道李香云是孕期反应,可是这柳蕙兰怎么也会吃不下东西?
“师娘,你是不是心里还放不下?”麦香关切地问道。
“胡扯啥,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我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