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莳花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寄奴收了拳,对着襄荷笑道:“不去了,你去吧,路上小心。”

    说完便又练起了拳。

    襄荷曾经动过让刘寄奴与自己一起去的念头,昨天孙氏离开后,她甚至还异想天开地想到:何不让刘寄奴去试一试鹤望书院的入学考核?

    相处了一个多月,襄荷对于刘寄奴也算了解,从平日的言谈举止来看,他以往定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仅是在为人处世上,更是在书本学问上。

    曾经栖在高枝的凤凰陡然坠落,会安心与地面上寻食的燕雀为伍么?襄荷不知道,但她觉得,起码应该给刘寄奴一个选择的机会,是转变心态随遇而安,还是为了再度一飞冲天而努力,都应该让他自己选择。

    因此她提出让刘寄奴与自己一起去爬登天梯,如果他想试一试书院的考核,那么也不妨一试。

    可是他拒绝了。

    看着院中那认真演练招式的瘦弱身影,襄荷只得独自出了门。

    远远便看到站在村口的宁霜,以及在一边陪着的孙氏,两人似乎正在争执,但显然,宁霜争不过孙氏,正低着头垂头丧气地站着。而在看到两人的一瞬间,襄荷便明白了孙氏为何要她“照顾”宁霜。

    孙氏怀中抱着大大小小好几个包裹,那包裹看上去几乎要将她瘦小的身影淹没,一边的宁霜背上也背着个书篓。

    看着那几个包裹,再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襄荷登时脸都绿了。

    没等她调整好脸色,孙氏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襄荷只觉得自己晕乎乎地,耳边听到孙氏说了一大堆话,还是那样温温柔柔的腔调,听着就让人不忍心拒绝,可是听着听着,孙氏怀中的那几个包裹就莫名其妙地转移到了她身上。

    脸被挡在包裹后面,襄荷正想着自己是任性地把包裹全扔到地上呢,还是直接冲着孙氏的脸砸过去比较解气,耳边就听到宁霜发出一声羞愤难当的低喝:“娘!”

    随着宁霜话声一落,襄荷便感觉到怀里的包裹都被扯落在地,她的双手登时解放出来,眼前视线也不再被挡住。

    包裹滚到地上,其中一个散开一角,露出里面的东西,襄荷瞥了一眼,发现里面放了一大包吃食、一条薄被、一柄梳子、一个竹枕等等,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日用品。

    书院的考试为期两天,今日下午一场,明日早上一场,明日下午再一场,晚上学子们可以住在书院准备的住处,条件不算顶好,但起码床铺被褥齐全。宁霜家就在秀水村,考完试便可以回来,而且回来时不必走登天梯,因此他明日下午考完试便可以回家,可看这包裹里的东西,倒好似他要出远门似的。

    包裹一落地,孙氏便惊叫起来,“哎呀,你这孩子!我跟小荷说话呢你插什么嘴,看看,东西都掉了吧?”说着连忙蹲下身将地上的东西一一捡起,捡好了站起身正要再往襄荷怀里塞,却哪里还有襄荷的人影?

    前方传来宁霜的声音:“娘,我们走了,那些东西不必带,书院里都有!”

    前方小路上,宁霜正拉着襄荷走地飞快,两人皆是两手空空,一个包裹也没带。

    孙氏一跺脚,欲要追上两人,只是她裹了小脚,手里又拿着几个包裹,哪里能追得上,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人走远。

    两人一阵疾走,直到整个秀水村都不见了踪影,才终于慢下脚步。

    山路清冷,这个时辰除了早起的几声鸟鸣,只有襄荷与宁霜的脚步踩在地面上的声音。宁霜不说话,襄荷便也不说,只是低着头往前走。

    山路走到尽头,即将转到通往鹤望峰脚下的官道时,宁霜才终于开了口。

    他白皙的面皮一阵阵泛红,也不知是方才跑的还是其他原因,呼吸也有些不齐。他没有看襄荷,而是望着前方宽广的官道,张开口,欲言又止数次,才终于低着声,断断续续地说着:“我娘她……其实人不坏的,就是……”

    说到这里,他有些说不下去,扭头一看,便看到襄荷正睁着一双澄净如水的眸子望着他。他便忽然觉得狼狈起来,“总之,今日这事……”

    襄荷叹了一口气,旋即打断他:“宁大哥不用解释,我明白的。”她原本心里还窝着一团火,但看宁霜这模样,这火也只能咽回肚子里去。

    宁霜的头却更加地低了。

    正在这时,官道上响起一阵“辘辘”的车轮声。

    薄薄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开,襄城方向的官道上,一匹黑色老马踢踏着脚步徐步而来,老马背上束着套索等物,老马身后,是一辆与老马十分不相匹配的豪华马车。

    襄荷与宁霜站在官道旁的小路上,恰有一丛灌木遮挡住他们的身影,以致他们能看清马车,马车上的人若不仔细瞅却看不到他们。

    襄荷一看那马车,便觉得莫名的熟悉,好似在哪儿见过那马车一般,仔细在脑海里搜索了一圈,却又死活想不起来。直到那马车走近,驾车之人的脸露出来时,襄荷不由发出一声低呼。

    驾车的人,正是万安。  



第32章 同车人

    “谁?”

    马鞭一声脆响,万安勒住缰绳,警惕地望着路边,厉声喝道。

    襄荷只得从灌木丛后走出来,来到马车前,讪讪地道:“老爷爷,是我。”宁霜跟在她身后,不明所以地看着万安。

    见到时襄荷,万安微微有些惊讶,“又见到你了啊小姑娘,这可真巧。”随即又有些狐疑地道:“天儿这么早,你这是要去哪里?”说话间仔细打量了一下两人,只见襄荷一身淡绿色棉布春衫,衣服料子算不上顶好,但襄荷年纪小容色好,看上去倒也清新可爱。她两手空空,身无一物,看不出是要做什么。

    襄荷身后的宁霜则背着个书篓,穿着一身崭新的儒服,头戴方巾,发髻整齐,虽看上去气色不甚好,但也是个翩翩少年郎。

    襄荷挠挠头,目光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马车上垂挂的绸布帘子,旋即却又撤回目光,看着万安道:“今日鹤望书院经义坪开放,我想去听山长们讲讲课。”又指着宁霜道:“这是我同村的一位哥哥,叫做宁霜,是秀水镇上明德学馆的学子,此去是要参加书院的入学考核。”

    “你竟然识字?”万安惊讶地声音都拔高了一个高度,不过旋即又一拍脑袋恍然道:“是了,你既看过医书,又通晓医理,自然识得字,是我糊涂了。”脸上便露出了赞许之色,不住地点头,口中称道:“不错,不错。”

    襄荷不由脸上泛红,心底暗暗发窘:真是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居然会因为不是文盲而被夸奖。

    马车中忽然传来一道低低的声音,襄荷正顾着发窘,便没听清。但万安却听清了,他望着两人笑道:“此处距鹤望峰尚有一段路途,相遇便是有缘,小姑娘、小兄弟,可愿上车让我载两位一程?”

    宁霜闻言看向襄荷。

    襄荷看了眼遮得密密实实的马车帘子,笑眯眯道:“好啊,那就多谢老爷爷了!”说着便拉了宁霜的手爬上了车辕。宁霜被她拉着,又看了万安一眼,有些欲言又止,但还没等他想好怎么措辞,襄荷便已手脚麻利地爬了上去,并掀开了车帘。

    车内光线阴暗,帘子一掀开,隐约能看出里面坐了个身形清瘦的男人。

    只瞥了一眼,宁霜顿时想将襄荷拉下车来。

    可襄荷已经钻进了车厢。

    “谢小神医,又见面了。”她一边笑眯眯地打着招呼,一边丝毫不避讳地盯着人家的脸猛看。

    车厢中传来一道低低的声音:“嗯。”

    宁霜在下面急得跺脚,却也只得跟着爬上去。

    帘子一松下,车厢内几乎陷入黑暗。宁霜这才发现,车厢两侧的小窗是用厚厚的绸布做的帘子,一放下来便将光线挡得严严实实,他原本想瞅瞅那男人长什么样子,这下也不能如愿了。

    这样的黑暗已经超出常人的忍受范围,宁霜便有些不安,只觉得车内那人真真是个怪人,可襄荷却如此亲近那人,还丝毫不避嫌地盯着人家看,虽然襄荷年纪尚小,他也觉得不是太妥当,因此,他悄悄扯了扯襄荷的衣角。

    襄荷却没关注宁霜的心思,衣角被扯都没注意,只定定地看着昏暗中那人的身影。他仿佛浸染在黑暗中,身形一动不动,方才车帘掀开时她仔细看过,他仍旧是那日的模样,白绫遮眼,面容平静,仿佛一尊玉做的雕像。

    接下来,一路无话。

    马车驶到了鹤望峰下。

    峰下是一片开阔的空地,靠近山体的地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登天梯”三字。碑的正后方,青石铺成的长阶仿佛一条巨龙,自山脚起,蜿蜒着直入山顶,最终没入缭绕的云雾中。

    “多谢老爷爷,送到这里便可。”襄荷自车中喊道。

    “吁——”万安一拉缰绳,停了马车,看着襄荷与宁霜相继从车厢中钻出来。

    襄荷朝万安道谢。

    万安笑道:“既如此,那我便不送二位了,有缘再会。”说着马鞭一甩,车子再度先前行驶起来,却是绕过石阶,看方向像是去往另一条上山的道路。

    襄荷看着马车远去的影子,不由有些可惜:车里昏暗,都没能看清,犹如昙花夜开,只恨身边无烛火,不然必定秉烛照花。

    宁霜却自始至终都没看清车内人长得是何模样,看襄荷一脸可惜的样子,又想起她方才举动,不由地便说教起来,“襄荷妹妹,按说我不该管,可……可男女七岁不同席,更遑论随便上一外男的马车,你年纪也不算小了,也该注重下名声,万一传出去,终究于你名声有碍……”

    襄荷不由朝天翻了翻白眼,随后只用一句话便将他所有的话都堵了回去:“宁大哥,方才你拉了我的手。”

    按他这逻辑,同坐一辆车就名声有碍了,那一男一女拉个手不得以身相许了?

    襄荷以往对古代的印象也是男女之防大过天,女人的名声就是命。但不知是因为这个世界是被谢琰影响过,还是古代这个时期的确如此,起码她所见的男女之防并不算严格,对于女性的所谓名声和贞洁也并没有到严苛的地步。尤其是秀水村这样的乡下地方,所谓的规矩还没一碗干饭实在,村民之间,哪怕是妙龄的少男少女之间,也并无太多避讳,甚至有看对了眼的直接结为夫妻的。至于寡妇再嫁,更是常见之极,这个世界甚至没有贞节牌坊一说。

    但凡事总有例外。

    在秀水村,宁家便是个例外。

    宁霜的爹是个秀才,一生信奉儒道,对礼教甚是看重。而他当初聘妻时选择了邻村的孙秀才之女,便是因其向有贤淑之名,性子温顺,为人贞烈,对外男丝毫不假辞色。而且,孙氏居然还裹了一双小脚!

    这在这个时候可并不常见。裹脚习俗发源已久,一度蔚然成风,但前朝太|祖谢琰在位时曾痛斥此乃歪风恶俗,下令禁止宫中女子缠脚,已经缠脚的便下令放脚,务必要令宫中女子丢了那条长长的裹脚布。上行而下效,谢琰此举,使得民间乃至许多权贵人家的女子也纷纷仿效,裹脚的习气因此为之一遏。

    但也只是暂时遏制,喜爱小脚的男子不在少数,且多是酸儒腐儒,这些人仍秉持着女子小脚为尊为美的想法,因此裹脚这一习俗也从未断绝过,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不容忽视。孙氏便是这少数裹了脚的女人。

    宁秀才没有看走眼,孙氏不仅一双三寸金莲颇得他喜爱,连贞洁的性子也在他死后全部体现出来。宁秀才死了十年,这十年间,尤其早期几年,媒人数次踏上宁家门,便是想为孙氏另谋亲事,可每一个上门的媒人都被孙氏给挡了出去,只说要为亡夫守节,此生再不二嫁。

    虽然此时并无守节的风气,但附近乡里听说孙氏这话也无不深感佩服,秀水村村民们也对孙氏多有尊敬。若只是这样便罢,村民们顶多赞她一句有情义,可孙氏不仅自己守节,她还看不惯别人不守节。

    出嫁前,她以秀才女儿的身份自矜,出嫁后,身份变成了秀才娘子,按她的设想,她以后起码还得是秀才娘。而不论是秀才女儿还是秀才娘子,孙氏始终认为自己与普通农妇是不同的,那些丈夫死后改嫁的,丈夫不肖要求和离的、乃至平日与男子稍有亲密接触的,都是她鄙视的对象。

    言传身教之下,宁霜便不可避免地养成了如今这样子。

    听了襄荷的话,宁霜一愣,旋即脸颊爆红。

    半晌无语,他才有期期艾艾地道:“那、那是一时情急,且你我情同兄妹……”

    襄荷继续翻白眼。

    宁霜见状,脑袋便如霜打的茄子般垂了下来,半晌才道:“总之,随意上外人的马车总是不好的……万一,万一那人心存不轨……”

    这话听着还像样,因此襄荷也正经回了一句:“驾车的那位老爷爷和车里的人不是坏人,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宁霜怏怏地点了点头。

    “好了,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爬吧!”襄荷不欲与他多说,看着一眼望不到顶的台阶,深吸一口气道。  



第33章 急病发

    登天梯的石阶砌地十分宽阔,可以并排容纳五六个人行走还绰绰有余,襄荷与宁霜一前一后爬着,却只零星遇到十来个人。这些人多是穿着朴素,看上去家境一般的学子,年纪大小不等,但起码都在十岁以上。

    世上不止孙氏一个觉得爬登天梯会累坏孩子的父母。参加书院考核的学子说到底还是世家子弟占多数,而这些世家子都有银子或有门路在峰上弄个暂时住处,因此都是早早地先便上了峰,养足了精神等待考试。也只有如宁霜这样家离得近,又没有足够银钱的人,才会在考试当天来爬登天梯。

    长长的登天梯上,除了前后相距几十米的位置有几个人影,便只有襄荷与宁霜两个沉默的身影。

    因为孙氏的事以及方才那一番说教,襄荷实在懒得再与宁霜交流,加上爬山本来就累,她便更加不想说话,只闷头一个一个台阶地往上爬。

    她速度不算快,但很均匀,几乎没有停歇,一口气便爬了将近一半路程。宁霜跟在她身后,几次想要跟她说什么,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说,只艰难地紧跟她的脚步。

    襄荷偶尔回头看他一眼,见他虽然满脸疲累,却一直咬着牙没有叫苦,心里这才舒服一些,觉得他跟孙氏到底是不一样的。

    又爬了一会儿,路旁伸出一棵歪歪斜斜的黄槲树,树干粗大,足有几抱粗,歪斜的枝干上挂了数条红绸。

    襄荷顿时精神一振。

    这棵黄槲据说是登天梯建造之时便已存在,原本便已生长了数百年,只是因阻拦了道路,树根以上便被齐根截掉。因生长年日已久,又是在土壤稀薄的半山腰上,树根便扎地盘根错节,格外扎实,十分不易挖掘。于是当时铺台阶的匠人偷了个懒,只将树身截去,而未将根一并斩除,径自将石板铺在被截地平整的树桩上。谁知第二年春天,被砍掉树身的黄槲老根发新芽,新芽从石板之间小小的缝隙之中钻出,最终硬生生将石板撑裂。

    据说当时的书院院长听说此事后感叹黄槲坚毅不拔的品格,阻止了欲要将黄槲树根与新芽一并掘起的匠人,令其自由生长,而登天梯也因此在此处向一旁拐出一个弯,为这棵黄槲留出一隅空隙。

    巧合的是,黄槲生长的地方恰巧是登天梯的中途,看到这棵黄槲树,便知道登天梯已经爬了一半。据说有些学子吃不得苦,爬登天梯爬不到一半便打了退堂鼓,这些学子自然见不到这棵颇有来历的黄槲树,而那些撑过前头九百九十九层台阶的学子,无一例外地都爬到了终点。

    这个说法有些绝对,也不知真假,但许多学子都深信不疑,甚至还形成了一个习俗,即爬登天梯前准备一条红绸,红绸上用彩色绣线绣上平生志愿,爬到黄槲树处便将红绸系在树上,待到三五年后学成离院,再度从登天梯离开时,再亲手将红绸解下,之后无论身居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红绸总不离身,意谓不忘初心。

    眼前这些红绸有新有旧,但最新的也已经经过了一年的风雨淋蚀,红绸颜色已经发暗,绣线也不再鲜艳,但绣线勾出的字迹却仍历历在目,既有披肝沥胆矢志报国的豪言壮语,亦有哀民之艰体恤苍生的仁心仁德,看似狂妄天真,何尝不是赤子雄心。

    襄荷却不管这一树红绸上的学子抱负,只是为路途过了一半而开心,她扶着黄槲树身,深呼一口气,终于回身朝宁霜说了一句话:“宁大哥,已经爬了一半——”

    话说到一半,却在看到宁霜的样子时瞬间卡住。

    宁霜看上去情况非常不妙。

    他瘫倒在石阶上,喘着粗气,脸上满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剧烈运动后脸上没一丝红晕,反而苍白如纸。喘了一会儿气后,他喉咙“咕哝”滚动几下,随即便捂着胸口,惊天动地般地咳了起来!

    这景象实在有些吓人,襄荷一时竟然呆住,旋即反应过来便赶紧轻拍他后背,一边焦急地询问:“宁大哥,你怎么了?你别吓我!”

    她知道宁霜身体一向不好,却没想到会不好到这个地步,眼前这模样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运动过度后的反应,看上去倒有些像哮喘!

    哮喘严重时可是会死人的!

    听了襄荷的话,宁霜艰难地眨了眨眼,旋即胸口便剧烈地上下起伏,喉咙中发出拉风箱般的粗哑嘶鸣。

    襄荷急得简直要哭了,脑子里拼命地想着哮喘的急救方法,可想到的几个都要需要药物,她没有任何药物,只能将他的身子向后放平,使其呼吸道顺畅,然后大力拍打他的后背。

    过了差不多有一刻钟的样子,宁霜的呼吸终于稍稍平顺一些,但还是微微有些喘,他勉强深呼吸了一下,强笑着朝襄荷道:“不用担心,只是看起来吓人,其实并不碍事,我休息一会儿便好。”

    襄荷却不敢信他的话,她虽不是大夫,但也跟着兰郎中耳濡目染许久,见过许多对自己的病不以为意,觉得熬熬就好,最后却越熬越坏,甚至直接一命呜呼的例子。

    宁霜这个样子,再上山无疑是找死。

    因此她当即就要下山求救。

    宁霜却死死地拉住了她:“不要!小荷,求求你!我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我娘已经等不起了,这次我一定要考入书院,错过这次又要等一年,我娘等不起!”

    他说地急切,苍白的脸上终于现出一丝红晕,却衬得脸更加白了,而他情绪一激烈,原本已经平顺的喘息瞬间又急促起来。

    见状,襄荷只得停下,但却一言不发,眉头紧皱,只有手还在继续大力拍打他的背。

    呼吸再度平顺一些,宁霜便又盯着襄荷的双眼,无力地喃喃着:“求你了,小荷……求求你……求求你……”说着说着,无神的眼里便冒出豆大的泪珠来,一滴滴无声地落在登天梯的石阶上。

    襄荷眼里不由涌起一阵酸意,她低下头,不去看宁霜的眼睛,也掩去了自己眼中的水光。

    她忽然有些理解了之前孙氏的作为,可理解不代表谅解,相反地,心中反而更加涌起一股对孙氏的埋怨来。

    既然知道自己儿子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逼着他来爬登天梯?!不入书院又怎样?入了书院就代表一路坦途么?镇上学馆又不是没出过秀才!

    可随即便又想到,宁霜犯病恐怕还有她的原因,只因她一路未停,宁霜因为之前的事便咬牙在后面跟着,所以才会撑不住犯病,偏偏她心里还有些生他的气,一路上并未多关注他,不然若是早发现一些,也不至于到了现在这样。

    一时间,埋怨、自责、担忧等诸多情绪交织在一起,简直乱成一团麻。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宁霜的呼吸已经基本平顺,他捡起因方才倒下而跌出书篓的笔墨等物,扶着黄槲树,惨白的脸上扯出一丝笑:“小荷,走吧。”

    襄荷心乱如麻,见他这样子,知道再劝也无用,跺跺脚,一把将他背上的书篓拿下,背到自己背上,快步迈了几个台阶,随即转身,凶巴巴地道:“不许走快!累了就出声!再喘起来我就是拖也要把你拖下山!”  



第34章 经义坪

    背着宁霜的书篓走上几步之后,襄荷真是彻底理解了孙氏的担忧。

    她还以为孙氏心疼儿子会让他少背些东西,谁知那书篓沉得要死,她力气已经算大了,走一段路之后都觉得两肩上仿佛压着一座山,更别提身体虚弱,又有哮喘的宁霜了,居然走了一半山道才犯病,看来他的哮喘并不严重,不然真难以想象这么折腾都没死。

    她打开书篓想要看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结果,这一看之下差点没吐血。

    四书五经、笔墨纸砚,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将足有襄荷半个身子高的书篓填地几乎全满。笔墨纸砚之类的还可以理解,但那些书带着干什么?襄荷随意翻了翻书,发现都是些儒家典籍,不由怀疑宁霜是不是把所有考试可能涉及的书都带来了,那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