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竹香-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看情形差不多了,才将两人拉开。
    李寄去拉肖氏,抬眼看见李竹一副看好戏的神情,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伸手去推李竹:“都怪你这个扫把星。” 李竹被他推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她伸手去拉李寄,同时,脚下使绊,李寄身躯肥胖,行动不甚灵活,一个不察,咚地一下倒在地上,摔了个狗啃屎。
    “哈哈。”周围发出一阵哄笑声。
    那些学子们有的去拉李寄,有的则是情绪激愤的声讨李寄。
    “寄弟啊,我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你不是说,你的父母知书达礼,贤惠通达吗还说跟孟母有得一比。这哪是孟母,这是猛母吧。”
    “呵呵。真是让我等开了眼界?”
    “原来你挥霍的银子是卖姐妹得来的。
    “……”
    周围议论纷纷,李寄气得胸脯一起一伏,一张白胖的脸红得像猪肝似的,他想争辩,从不知从哪句辩起,他从来都没像今天这么丢脸过。
    肖氏被人搀扶着,哼唧着,一副要死不死的模样,她没占着便宜还被李大姑打了一顿,岂能就此罢休?她本想再接着闹下去,李寄黑着一张脸,窜到肖氏面前,扯着就往外走去。
    “我儿,咱不能走啊。”
    “你还嫌我不够丢人吗?”李寄红着眼睛低声吼道。
    肖氏一看这情形,就知道儿子是真生气了,立即从泼妇化身成慈母:“我的儿,当心气坏了身子,娘听你的,今儿就不闹了。”
    但她终究不甘心,回过头冲着李大姑叫嚣:“李文静,你给老娘等着!”
    李大姑抱臂冷笑,“好,我等着。你不怕丢脸就尽管来闹。”
    肖氏骂骂咧咧地被李寄拉走了。
    马氏等人也呐呐地向李大姑告辞:“大妹子,你看这事闹的。早知道俺们就不跟你打招呼了。”
    李大姑扯起一丝笑容道:“哪里的话,就算你们今儿个不来,那婆娘也会来闹,早晚的事。别胡乱揽事儿。”
    王小翠这边也在拉着李竹的手说话:“小竹,我得回了,你有空……算了,你还是别回了,我得空来看你。”
    李竹笑着点头:“嗯,你有事可以让村里人给我捎话。”
    李家村的那帮人离开了。
    那些围观的群众还没有散去。有的在安慰李大姑,有的安慰李竹。李竹其实十分不习惯这种同情怜悯的眼光。不过,她也知道舆论对人的杀伤力,尤其是对肖氏和李寄的杀伤力很大,她也就释然了。这一次的大闹暂时落幕了,下次呢?她过得越好,李家就越不甘心,这何时是个头?
    李竹正是沉思间,一片阴影笼罩着她,蔡青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一切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他的声音像夏日的风一样,平平常常,却又让人熨帖。


☆、第25章 有人抢生意 
  李大姑的摊前热闹了好一阵子,等卤肉卖完,两人才挑着空担子坐牛车回家。
    路上,李竹问道:“大姑,在本朝律法上,我这种情况官府应该怎么判?”
    李大姑皱眉想了一会儿,模棱两可地说道:“律法我可不懂,你这种情况,我也没咋听说过。以前只听说过,一户人家把儿子过继给兄弟,那儿子后来出息了,亲生爹娘又想要回,官府判他两家都要孝顺……”
    李竹心里一沉,随即她又想到,别说是古代,就算是现代,血缘关系也不好断。无论父母多渣,法院一般都会判子女有赡养义务。
    李大姑见李竹不说话,以为她在担心,连忙安慰道:“你别怕她,我不会让她得逞的。”
    回 到家时,杨家院子里堆满了木材、砖瓦之类盖房子的东西。杨老实正跟几个中年汉子在测量地基。村民建新房除了请几个师傅外,其他人员都是乡亲们来帮忙,不用 给钱,但要管一顿饭。李大姑怕杨云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就准备先停业几天。等房子盖差不多再去摆摊。李竹本想一个人去摆摊,她觉得只要有人帮着把担子挑过 去,她在那儿看着就行。 李大姑不放心她,到底还是没去成。
    李竹转念一想,歇几日也好,她正好琢磨点新吃食。天气越来越热,她决定做凉皮和凉面。这种东西,她前世时经常吃。她家以前有个小吃食,她虽然不想继承家业,但长期耳濡目染,还是懂得一些小吃的大致做法的。
    李竹向李大姑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征求她的意见。李大姑听罢,眉开眼笑地说道:“阿竹又有新点子了?行,你随便捣腾,不用怕糟蹋东西,做坏了,咱自个吃。”
    李大姑要去杨老实招呼短工和来帮忙的乡亲。杨云和李竹就在厨房里忙活。
    两人先熬出一大锅绿豆汤和一盆凉茶,端到外面给建房的人喝。
    接着,李竹要开始试验做凉皮。她没亲手试过,只看过店里的师父做过,好在大致步骤还记得。
    得先活面,将面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濡湿的布醒上两刻钟左右。
    然后再将面团放入大盆中,每次倒入半碗水,像洗衣服一样揉搓面团。差不多等到面浆发白就把水倒入另一个大盆中,反复几次次,直到面浆完全变清,只剩下面筋部分。
    接着将所有洗出的面浆水用网筛过滤掉杂质。放置一个晚上,澄清后,水会分成两层,将上面的清水倒掉,下面浓稠的面浆搅拌均匀。最后一步就是蒸皮,在大平盘抹一层菜油,倒上面浆,开火蒸一会,透明的面皮就出来了。那些面筋,蒸熟后也可以拌在凉皮中,十分好吃。
    李竹只是做了个示范,然后动动嘴,剩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杨云完成的。
    李竹趁这功夫,开始做作料,这个时空还没有辣椒,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反正在清河县,李竹是没看到。虽没有辣椒,但有茱萸可以没替代。李竹先将茱萸和其他种作料磨碎了,用热油炸了,加点盐放好,再切点黄瓜丝和芫荽,将蒸好的凉皮切好加点醋和麻油一拌就成了。
    头两锅凉皮由于是试验,做得不太成功,皮子都有些过厚了,也不太透明。可能由于李竹好久吃了,尝着竟觉十分美味。当然,灵泉水这个逆天调味料是少不了的。李竹现在觉着用灵泉做菜太大材小用了,就没舍得多放。
    两人做了几锅凉皮后,李大姑就风风火火地进来准备午饭了。今日好多帮工的,午饭要提前准备。
    乡下人家也不讲究精致,只讲实惠。什么都是大份的。
    李大姑一向大方,如今家中境况好转,自然更不会吝啬。
    三人分工合作,忙碌了小半个时辰才做得。
    大盘的红烧肉,豆腐炖鱼,红烧鱼,干煸小虾,炸小鱼,鸡蛋炒韭菜等等各式素炒时蔬,满满当当地摆了一大桌。当然,卤肉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就是李竹和杨云做的凉皮凉面了。
    帮工们对饭菜赞不绝口,风卷残云地吃了个干净。这些人显然对肉更感兴趣,对凉皮虽有些惊奇,但反响平平。
    因为下午还要干活,自然不能喝酒。这些男人一边吃一边唠家常。
    “杨老哥,你家这日子又过起来了。”
    “可不是,应该说是比以前还好。”
    “是啊是啊。”
    杨老实和李大姑满面红光,一边布菜让菜,一边跟人客气寒暄。
    因为正午这会儿正热,杨老实就提议说先歇一个时辰再干活。众人也客气了一会也就同意了。
    饭吃完了,李大姑又给他们端上了凉茶。这帮男人就继续侃大山。三句话离不了老本行,很快就有人说起了天气的反常。
    “今年咋回事,好久没下雨了。”
    “是啊,地里的禾苗都浇了两回了。”
    “咱村还好些,周围水多,那些离水远的可就倒霉喽。”
    “是啊是啊,可别是大旱。”
    “那谁知道啊。”
    李竹听着听着,突发奇想,她的灵泉水减少会不会与干旱有关呢?
    杨家的房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得很快。李大姑为人大方,伙食好,愿意帮忙的人也多。
    他们这边顺利了,自然有人不舒坦了。
    先是同村的杨大伯家。自从上次杨莲花和何仁义的捉奸事件后,两家很是沉寂了一阵子。等风声过去,那朱氏又忍不住出来蹦跶了。
    看着李大姑一家越来越好,她眼红;她闺女丢了脸,她觉得都是他们一家害的,现在看他家盖房子,她那个气就甭提了。朱氏在家暗挫挫地咬着牙,绞尽脑汁想寻个法子,治治这一家子。
    像朱氏这样生气的还另有其人。肖氏和李寄这会儿也不好过。
    李寄那日在县里丢了大脸,回家后就不停的发火生气。肖氏和刘氏放低了身段哄劝。
    刘氏一得空就在院里骂人。骂李大姑骂李竹骂肖氏, 反正这个家除了李寄没有她不骂的。
    肖氏挨了骂又打李三姐杀气泻火。李三姐不声不响,默默在厨房掉眼泪。
    李三姐小心翼翼地去给李寄送饭,李寄不知怎地又发起火来。对着李三姐横鼻子瞪眼:“谁让你进来的,滚出去!我怎么就生在了这个家里,一屋子给我拖后腿的。爹妈生你们这群没见识的做什么?”李三姐不敢接话,默默地离开了。
    李寄哗啦啦地翻着书页,突然间不知想起了什么,一跃而起,大声喊道:“娘,娘。”肖氏应声而来。
    李寄面容扭曲,对着肖氏说道:“娘,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肖氏一脸同仇敌忾:“那是肯定的!”
    “绝不能饶了那个扫把星。”
    “那也是肯定的。”
    李寄的脸上浮起一丝狡诈的笑容:“娘,咱得想个法子,把那个扫把星接过来,好好地关在家里,关老实了,让她到我同窗那里澄清那些谣言。”
    肖氏的眼睛一亮,随即又愤然说道:“可她不肯回来咋办?”
    李寄冷哼一声:“我会想办法让她回的。她是咱家的人怎么能便宜了表哥和大姑。”
    “对对,就是这个理儿。”
    “我的儿,你别生气了,办法咱慢慢想。最近天旱,咱家先忙活完再说这事。”
    李寄敷衍地嗯了一声,继续思索他的“办法”。
    天气越来越热,有时一整日不见一丝风。有的旱地里已经出现了大片龟裂。
    村民们开始挑水浇田地,很多人家为了争水源,时常发生口角争斗,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李大富性子暴躁,刘氏也不是善茬。这日中午,因为争水,跟同村的王大牛一言不和就争执了起来,最后愈吵愈烈,两人便动手打了起来。
    李家是个大户,王家也不弱。两家先是小打,最后越闹越不可开交,变成了聚族打群架。
    李大姑这边得知李家的消息时,已是两天后了。
    那知情人来告诉李大姑说:“妹子,听说你娘家兄弟跟王家的人打架,摔到干沟里,断了一条胳膊。 ”
    李大姑感叹:“这帮不省心的。前些年那老大摔了腿,还不长记性。”李家大伯在李竹小时候也是跟人打架,断了一条腿,李家人却说是李竹克的。只是不知道这次又该说是谁克的?李竹在一旁暗暗想道。
    李大姑叹了几句,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先不去看李大富。毕竟两家都闹到这个地步,她上门去也没啥意思。
    杨家的房子盖得十分顺利,打地基,砌墙,上梁,半个多月过去,房子的雏形已经出来了。起初,杨老实和李大姑是想盖泥胚房的。结果那建房的师傅说今年的砖瓦特别便宜,盖房子是大事,还不如咬咬牙盖栋好的。
    那卖砖瓦的也主动说没钱可以先付一半。这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就盖三间青砖瓦房。许是杨家日子好过了,杨墨的身体又好了,这些人对杨家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杨老实时不时地感叹一句人情冷暖。
    李大姑到想得开:“感慨个什么劲,他敢佘咱就欠着。那锦上添花也是花儿。”
    就在房子快落成时,蔡青却来了,他对李大姑说道:“婶子,你这阵子忙完了,就赶紧去县里摆摊吧。不然就被人占了。”
    李大姑听这话不对劲,就赶紧追问到底咋回事。
    蔡青说道:“你们原来的摊位上,也来了一个卖卤肉的。”


☆、第26章 打擂 
  这个消息对李大姑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李竹倒想得开,跟风盗版这事,自古以来就存在,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她没有权利不让别人卖卤肉。她相信只要自家的卤肉质量,况且她还有灵泉这大杀器。
    李大姑没李竹那么乐观,她骂了一阵,当下便开始收拾东西,跟杨云交代家务事,准备明天就恢复生意。
    连着试验几次,李竹的凉皮已经做得很好了,明天正好拿出去试卖。
    第二天,李竹她们起得比往常还早些。杨家的新房建在旁边的空地上,旧房没有拆,他们做饭做卤肉也不耽误。
    三人忙活了一阵,收拾好东西,李竹就跟着李大姑去县里,杨云留在家里。
    李大姑一到先前摆摊的老地方,那些左右前后的熟人小贩都赶紧凑上来跟李大姑说这些日子的事情。
    “杨大嫂啊,你这几日没来,没人抢生意了。”
    “那个女人卖得比你便宜两文钱呐。”
    “生意可火了,让人眼气。”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有的是替李大姑担忧,有的是纯粹看热闹,还有些准备瞧笑话。
    李大姑心里恨得要死,脸上却没表现出来,笑着说道:“多谢大伙告诉我,我们各卖各的。我相信这些熟客的眼光,生意不是谁想抢就能抢的。”
    李竹悄悄地过去观察她的对手。摆摊子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高大妇人,长着一张长脸,黑肤高颧骨,一双三角眼。她对待顾客十分热情,热情得甚至过了头。
    “这位大哥,您尝尝我家的卤肉,好吃还便宜。”
    顾客三三两两地围上去询问购买。
    李竹让一个小贩家的孩子帮着买了一份,她和李大姑尝了尝,味道还行,但比她家的卤肉还是差了些。
    李大姑的生意今日果然差了许多。甚至有不少以前的熟客也到那家去买。李大姑开始还算淡定,后来越来越坐不住。
    到了中午,按平常的进度,他们这时节卤肉已经买了大半,今日却连一小半都没卖。
    天气又干又热,路边大柳树上的知了一声接一声地叫着,听得人愈发心烦。
    李大姑烦躁地扇着扇子,跟李竹商量道:“阿竹,你说咱家要不要降价?”
    李竹摇头:“大姑,咱家用的全是好料,新鲜的肉,本来就没多少赚头,再降价就白干了。”
    “大姑你别急,你且等着吧。”
    这半天功夫,李竹已经从别人口中得知那个女人姓周,是朱家湾的。
    一听到朱家湾,李大姑眉头一耸,喃喃自语道:“朱家湾。”李竹也立即想到了朱氏头上。
    “哼。原来是她。”李大姑冷笑一声,没再多说。
    卤肉卖得一般,不过李竹做的凉皮凉面倒是很受欢迎。凉皮大份的四文钱一碗,小份的两文一碗,一般人家都吃得起。凉皮劲道香辣,夏天人们胃口不好,吃上一碗凉皮,就着一个馒头或是饼子,午饭解决了。
    “小妹子,你多给我加勺调料。”
    “你多给点黄瓜丝行不?”
    李竹一边应答,一边忙活着。
    李大姑的脸上总算有了些笑模样,总算有一样卖得好的。
    晌午时分是小吃摊上最忙碌的时候,那些做工的赶集的人们,一般都会在这时候过来买东西。
    周氏那边一见人多,扯着嗓门吆喝:“都来看一看哟,好吃卤肉,只要十三文一斤。”
    李大姑也跟着大声吆喝,“正宗的杨家卤肉,都来尝一尝喽。”两人像打擂台似的。
    李竹很快又想出一个办法,即在凉皮凉面中加点碎肉卖到六文钱一碗,买的人倒也不少。接着,她又推出一个买二赠一和卖五赠三的活动。前者是买二斤卤肉赠一碗凉面或凉皮,后者是买五碗凉皮赠三块卤肉。
    众人觉得这个方法很新鲜,纷纷上前询问。一般人都喜欢占点小便宜,李竹前世时曾见到不少为了一点赔品买一堆不需要东西的人,这里也不例外。
    她这个方法一经李大姑喊出,就有几个妇人上前来问:“那我们几家合伙买卤肉,是不是也能送凉皮?”
    李竹笑道:“当然可以。只要总数到二斤以上就行。 以此类堆,二斤送一碗,四斤送两碗……”
    那些妇人商量了一会儿,于是几家合伙买了四斤,得了两碗凉皮。
    生意就是这样,一有人开头,跟风跟买的人就多了。
    “五碗凉皮。”
    “二斤卤肉。”
    “……”
    李大姑和李竹又像以前那样忙碌起来,一个卖货一个收钱,配合默契。
    “卤肉卤肉,祖传秘方卤肉,便宜咧。”周氏一看这边生意又火起来,急得嗓子冒眼,扯着嗓门大声要吆喝。
    有的客人两家都买过,就给了一个客观评价:“那周家的虽便宜些,味道到底差些。”
    就有人接道:“那是肯定,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因着这两个营销手段,杨家的卤肉到底还是顺利卖完了。
    反观周氏那边,还有大半盆。这个时期可没有冰箱,当然,也有冰库之类的,但那是富贵人家才用的。老百姓可没那个条件,顶多就是吊在井水里或是地窖里缓解一下,谁也不能保证不坏。
    周氏有些傻眼,这几天李大姑没来摆摊,无人竞争,她做几十斤基本都来卖完。今日人家原主重出江湖,她这个赝品被晾在一边了。
    太阳还老高,也就刚到申时。李大姑已经开始收摊了。旁边的摊贩大声跟她招呼:“杨嫂这就卖完了?”
    “完咧。今天做得少,好多熟客都没买着。呵呵。”李大姑大声笑着,故意刺激那个跟红眼兔子一样的周氏。
    李大姑挑着空担子,带着李竹说说笑笑地离开了。看都没看那个周氏一眼。
    “我想起来了,那个女人就是阿云她大伯母的娘家嫂子。”路上,李大姑恨恨地对李竹说道。
    李竹默默叹了口气,她还以为是肖氏找来的人呢,原来是朱氏找来的。
    李大姑回家后把这事说给了全家吃,杨老实叹息一回,也没说什么。
    李大姑又嘱咐杨云:“你以后注意些,咱家的老卤汤用完你就搬到堂屋去。”杨云点头应下。
    第二天,为了对付周氏,李竹在卤汤中多加点灵泉水,这下香味更加浓郁,随风飘得满村子都是。
    朱氏在家也闻到了。她正乐滋滋地算计着什么时候
    能挤垮掉李大姑家的生意呢。
    虽然有竞争对手在,李大姑并没有减少卤肉的斤数,凉皮也多做了几十张。家里的黄瓜不够了,她又到乡邻家里买了些带上。
    李竹尝了一口调料,茱萸味道是不错,可是还是比不上辣椒。要是有辣椒就好了。
    杨老实把她们送到村口,两人在路口等去县里的牛车。
    她们到达隆福街时,周氏早到了,这次多了一个人,是个矮壮的黑胖子。他眯缝着一双小眼,不善地打量着李大姑和李竹两人。
    李大姑跟昨天一样,跟摊贩们说说笑笑,看都不看那夫妻俩。
    夏天天热,人们来得要比往常早很多。街上很快就热闹起来了。
    她们刚放下摊子,就有几个人来买凉皮。
    “你家的凉皮爽口,我家老太太天热不想吃东西,昨儿个吃了一碗,今日又让我来买。”
    那买东西的男子说道。
    李竹笑道:“这东西确实爽口,不过老年人也不能多吃。您让家人多给她做些清淡小菜。”
    “这小姑娘就是实在。换了旁人该说多吃好了。”
    李竹微微一笑,麻利地拌好凉皮递给那人。同时又夹了两块卤肉放上去。
    男子一脸惊喜,李竹又解释道:“您是今天的头一个客人。免费赠送卤肉。”
    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杨家卤肉今日又有新花样了。到场的前十五个顾客都有赠品。买卤肉赠凉皮,买凉皮赔卤肉。
    很快地,李大姑的摊子前就围了很多顾客。挨挨挤挤地好不热闹。
    有的客人还问李大姑:“别人家的都降价,你家为啥为不降?”
    李大姑得体地笑道:“这位小哥,一分价钱一分货。我家的卤肉你也吃了,那肉是新鲜的,用料也讲究,这吃到肚里的东西可糊弄不得。”那人讪讪地笑了。
    后面再有人问,李竹和李大姑就如是回答。
    问归问,杨家的生意并没受到多大影响。摊子上前一直没怎么断过人。
    眼见着李大姑的卤肉和凉皮一份份地卖出去,周氏夫妻俩气得直瞪眼。
    两人一唧咕,周氏的大嗓门又响起来了:“前十位便宜一文钱,都来看看呐。”这抄袭得真不要脸。
    当天,李竹她们收摊时,朱家的卤肉摊仍有大半没卖出去,李大姑带着一脸胜利的笑容离开了。
    到了第三天,朱家卤肉再次降价。
    李大姑心头疑惑道:“这么降下去,还能有赚头吗?”
    李竹说道:“大姑别急,她降让她降。咱就是一文不降。”这种靠降价恶性竞争的都是自杀性行为,除非对方家大业大,不介意不赚钱。
    这天中午,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李竹和李大姑正在忙碌。
    突然有人叫喊道:“哎呀,有晕倒了。”
    李竹抬头一看,就见一个老者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