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人生-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真验证了一个道理,伤痛两个人分担,能减轻一半,快乐两个人分享,能成为双倍。
先问候完男亲属之后,大老爷孙志远就打发孙淑婷自己去问候跪在另一边的女眷,毕竟大老爷商议着是男人,男女有别,不太好上前问候,孙淑婷就没有这个忌讳了。
对孙淑婷的到来,永平侯夫人和董佳颜是真的高兴,其他女眷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对孙淑婷忌惮最深的世子妃王晴,对着孙淑婷回礼时,内心很不平静。永平侯夫人的三个妯娌们,对着孙淑婷这个已经定下来的侄媳妇,则很是好奇,都想知道孙淑婷有什么本事,能让永平侯夫人看中。


第一百零八章 祭奠琐事 下

虽说是先皇赐婚,可孙淑婷这个儿媳肯定要得到永平侯夫妇认同的,毕竟永平侯和先皇的关系摆在那,足够亲近,看中哪家的女儿让先皇指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妯娌三人可都记得,之前京都有头有脸贵妇们都看不起董嘉鸿,不愿把女儿嫁给他,让永平侯夫人心中憋了一口气,立志要给儿子董嘉鸿找一个出色的媳妇,让所有想看董嘉鸿笑话的人都羡慕、嫉妒。就为这,永平侯夫人这些年可没少见这些世家女,现在看到了孙淑婷这个人,她们妯娌三个能不好奇。
这妯娌三人火辣的目光让孙淑婷心底发憷,不知自己身上有什么吸引她们的,像看动物园里的猴子那样稀奇。孙淑婷暗自庆幸是这种严肃的场合,不然只是应付这三个长辈就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虽然心里不太有底,可孙淑婷还是不紧不慢的把问候着女眷。
孙淑婷不知道的是,她的这番动作,让未来的这三个婶婶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有大家气度,教养不差,初步认同了永平侯夫人的眼光。
当孙淑婷走到董佳颜面前的时,就听见外面的司仪高声喊道:“工部侍郎欧阳云辉,携公子欧阳敬文,千金欧阳晓夏前来祭奠。”
一听到未婚夫欧阳敬文来了,董佳颜本来还抬头看着孙淑婷,立刻侧头朝门口望去。
孙淑婷也不恼董佳颜重色轻友的态度,低低的说了一句,“请节哀。”隐晦的提醒董佳颜注意场合,这可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要是被人看见了一个不孝的名头就够她受的。
董佳颜得了孙淑婷的提示,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借着躬身给孙淑婷躬身行礼的机会,把刚才出阁的举动掩饰了过去,不过脸上忍不住为自己的鲁莽懊恼,幸好她低着头,不会有人发现。
问候完剩下的董佳音和董佳容姐妹二人,孙淑婷快步到了父亲孙志远的身边。他们父女二人出去的时候和正进来的欧阳家的父女三人。擦肩而过。
孙志远和孙淑婷父女走出灵堂门口后,就看见不少人穿着朝服三三两两的被仆人领进来。看来他们和大老爷孙志远一样,都是趁着休息的时间来祭奠太夫人。
当然和大老爷孙志远以及欧阳云辉这样带着儿女的极少,他们大部分都是单独一个人前来。
这些人大老爷孙志远认识不少。有的是曾经共过事,只是同僚关系,在这碰到了。见面不打招呼不太合适。往外走的时候,孙志远难免和这个人说一句,和那个人聊两句。等欧阳父女他们出来的时,孙志远父女还没走出这个布置灵堂的院子。
再次看到孙淑婷父女,欧阳云辉立刻带着儿女们来到孙淑婷父女面前,亲热的对孙志远说道:“孙大人,令千金,今天也跟着来了,真是孝心有加。”
孙志远看着欧阳云辉。眉毛一挑,打趣道:“我还只带了女儿。你是儿子、女儿都带来了,夸我女儿有孝心,那你的儿子女儿不是孝心更大?”
现在孙淑婷和欧阳都和董家扯上了亲,以后孙家和欧阳家也算是扯上了关系。欧阳云辉是正三品的工部侍郎,可是工部并不如吏部、户部和兵部这三个实权部门重要,说话的分量在同僚中,比起大老爷孙志远的户部同知更是差远了。
在大燕朝,只要是官职在四品以上的官员,就可以恩荫子弟一人,官职在二品以上的,恩荫的数量可就不止是一个了。
虽然欧阳敬文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并不是走恩荫的路子,可是在官场上如何进入官场并不是太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人赏识和提携,永平侯董惠泽和孙志远都是有能力帮助欧阳敬文的人,当然欧阳敬文是永平侯董惠泽的未来女婿,能帮的肯定会帮,一个女婿半个儿嘛!欧阳敬文和孙志远的关系就差远了,需要好好的多攀攀交情
这种人情世故上的来往,任何一个久经官场的老狐狸都懂,独木难支,想要在朝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就需要帮手。
孙志远虽然不排斥这种事情,可到底能获得他多少的支持,还要看对方本领如何,如果仅凭关系,没有真才实学,是得不到大老爷孙志远多少帮扶的。
欧阳敬文也是大家出身,能成为状元不仅学识不差,在人情世故上也不迂腐,对父亲主动和孙志远亲近,目的也能猜测出几分。在二位长辈说话的时候,并不为了让孙志远对他有个好印象就急于表现,而是在一边认真的听着,当问他意见时,他也能有理有据的说上几句,表现出不错的涵养和学识。
大老爷孙志远内心频频点头,欧阳敬文已经初步的获得了他的认可。
孙志远、欧阳云辉和欧阳敬文三个人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话。
孙淑婷和欧阳晓夏俩人就跟在后面,虽然彼此不是很熟,可一起经过选秀,在一块也有话聊。
“你后来留在宫里的那几天,没有吃什么亏吧?”孙淑婷觉得以欧阳晓夏的名气,各种陷害应该没少遇到,内心对她带了几分同情。
“没有,后面那几天所有的秀女都老老实实的,根本没有前面争斗的厉害。”看着孙淑婷吃惊的目光,欧阳晓夏微微一笑,知道孙淑婷和董佳颜在先皇选的当天就离开了皇宫,对以后的事情都不清楚,也乐意给她解惑,“我们那些留在宫里的秀女,每天不是跟着嬷嬷学规矩,就是被各宫的娘娘邀请去说话,累都累死了,哪还有精力和前面那样去闹腾。。。。。。你们走后,剩下的秀女全都搬到了体元殿,每人一个房间,服侍的宫女也多了,几乎是一个宫女伺候一个秀女,加上姑姑们监查的更严,想要动手害人,那可是千难万难了。”
“是吗?没想到这次真是和往年大不一样啊!”孙淑婷看看欧阳晓夏,语带感慨的说道。按照逄嬷嬷的说法,以往的选秀留宿宫中的秀女并不会换地方居住,而且伺候的宫女也会少许多,没想到今年变了这么多。
“那你知道咱们正殿中放圆木害人的人是谁吗?”到孙淑婷出宫为止,都没有查出是谁干的,欧阳晓夏在宫里待到最后,孙淑婷希望她能知道一些信息。
“那个啊!我走之前都没有听说有个结果,不过这种事查不出来也正常。”欧阳晓夏一点也不奇怪,在她看来,日子越长,线索就越少,再加上一批批的秀女陆续出宫,说不定元凶早就不在宫中了。
孙淑婷可不认同欧阳晓夏的观点,她觉得这件事体元殿中的宫女肯定有人是帮凶,毕竟那么长一根圆木,要找来可不容易,只要捉住这一点,肯定能找出害人元凶。之所以迟迟不公布害人的是谁,应该是皇家考虑到影响问题,没有把结果公布出来,害人的秀女肯定被借了个由头撂了牌子。
反正孙淑婷不是受害人,不用在这件事上和欧阳晓夏起纷争。“也许吧!反正已经成了一个谜团了,咱们也不用想知道是谁干的喽。。。。。。”
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永平侯府门口,孙志远和孙淑婷父女和欧阳云辉父女道别,各自回家。
等过了永平侯府太夫人的头七之后,孙淑婷才收到了董佳颜久违的书信。
在信中董佳颜告诉了孙淑婷一件她也拿不定主意的事。
就是孙淑婷去祭奠太夫人那天白天发生的事,和永平侯府从没有打过交道的杜慧娥的父亲,带着杜慧娥来祭奠她祖母。
当然如果杜慧娥的父亲为了让永平侯董惠泽对他有个好印象,前来祭奠无可厚非,可带着杜慧娥就让董佳颜觉得不可理解。以前杜慧娥就在母亲永平侯夫人面前表现的特别乖巧,现在撂牌子之后,更是不忌讳的亲自入永平侯府来祭奠,董佳颜想想就觉得她动机不纯。
事后,董佳颜旁敲侧击的追问,杜慧娥对母亲永平侯夫人和哥哥董嘉鸿说了些什么时,董佳颜就觉得哥哥董嘉鸿的反应有些奇怪,好像隐藏了些什么。终于在董佳颜的死缠烂打之后,总算把话套了出来。
原来单纯听杜慧娥对董嘉鸿说的话,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配合着她看董嘉鸿的眼神,她的话就带着若有似无的暧昧。
董嘉鸿开始时对董佳颜隐瞒,并不是对杜慧娥有了什么想法,而是怕自己误解了,对杜慧娥声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在这件事上,董佳颜直觉的认定杜慧娥心怀不轨,怕孙淑婷以后吃亏,也怕哥哥董嘉鸿不知不觉的着了杜慧娥的道。董佳颜对着董嘉鸿讲了半天道理,总算是让董嘉鸿对杜慧娥起了警惕、防备之心。
接着董佳颜写信给孙淑婷,把杜慧娥祭奠她祖母的事情,以及她的疑惑都写了出来。信中她也把哥哥董嘉鸿的态度挑明了,以防杜慧娥耍什么阴谋诡计,破坏孙淑婷和董嘉鸿之间的感情。


第一百零九章 添妆

孙淑婷前世虽然没有谈过感情,可也不是白痴,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男女对待异性的心理分析,不用特意去浏览,也了解了不少。孙淑婷觉得董嘉鸿即便对杜慧娥没有什么想法,知道有人喜欢他,在内心深处偷偷的沾沾自喜是少不了的。
虽然她和董嘉鸿两情相悦,比一般的盲婚哑嫁的男女感情基础要好的多,可孙淑婷也不敢正大光明的说董嘉鸿只能有她一个,可有些事能做不能说。况且要是拼上一个善妒的名声让丈夫不纳妾,也并不一定能笼络住丈夫的心,就是在一夫一妻受法律保护的时代,第三者也是层出不穷,让丈夫没有纳妾的念头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孙淑婷感激董佳颜为她做的一切,在出嫁之前,孙淑婷觉得自己还有的学。
孙淑婷已经和董嘉鸿订婚,在董家孝满时,就要到康元二年十一月了,那时董嘉鸿就十八岁,孙淑婷也满了十五岁,差不多到了俩人该成亲的年纪,即便要拖,也推迟不了几个月。
还有二年多点的时间,孙淑婷该好好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永平侯府的情况可比孙家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能灵活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孙淑婷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时间飞快,很快过了两年零三个月。。。。。。
康元二年十一月二十四董家出孝之后,永平侯府开始忙起董佳颜的婚事。
董佳颜的婚期已经定在了十二月二十,今年董佳颜已经十七岁,欧阳敬文也已经十九岁,再拖下去就不好了。孙淑婷和董嘉鸿的婚事也订了下来,比董佳颜晚了五个月,定在了康元三年四月十六,董嘉全的婚期也订了下来,康元三年七月初十。
十二月初五是给董佳颜添妆的日子,孙淑婷不仅是董佳颜的至交好友。将来俩人还是姑嫂。今天孙淑婷和大太太一起也去永平侯府给董佳颜添妆。
等大太太和孙淑婷到董佳颜的住处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来了,其中就有董佳颜的那三个婶婶。
永平侯夫人看见大太太带着孙淑婷来了,上前招呼道:“亲家母来了。外面的天多冷啊!快进来暖和暖和。”说完就吩咐身边的丫鬟拿来手炉给大太太和孙淑婷。
永平侯夫人话音刚落下,里面一个身穿一身天蓝色印花对襟褙子的中年妇人,笑吟吟的走过来。说道:“这就是鸿哥的媳妇吧!长的真是标志。”一副亲热的模样。
永平侯夫人听到自家弟妹夸孙淑婷,很是高兴,不过还是语气谦虚的说道:“弟妹真是过奖了。这就是鸿哥的媳妇,孙家的大小姐孙淑婷。”话虽然这么说,可对于孙淑婷的满意之情,廖氏这个永平侯夫人多年的妯娌还能不清楚。
弟妹这个称呼,指得是弟弟的妻子。看她的年纪,比永平侯夫人还要大一些,想来不可能是永平侯夫人娘家弟弟的妻子。只能是永平侯府二老爷董惠勋的妻子。孙淑婷这样猜测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永平侯夫人是继室。年纪比永平侯小了九岁,、而董惠勋夫妻同岁,比永平侯小了二岁,也就是说比永平侯夫人大了七岁;而永平侯夫人弟弟的妻子年纪可别永平侯夫人小。这样一想,永平侯夫人说的这个“弟妹”是谁,答案就呼啸而出,七岁可不是一个小的差距,即便是保养的再好,还是能看出来的。
孙淑婷是猜出来的,大太太原先就知道对方的身份,虽然廖氏离京多年,可未遂丈夫出京时,在京都夫人圈中也不是默默无闻的。大太太虽然和孙淑婷不亲,可很是注意名声,在外人面前,大太太对孙淑婷还是很照顾的。
现在见廖氏夸奖孙淑婷,大太太这个嫡母怎么都要应酬上几句。
大太太在永平侯夫人说完之后,也是笑眯眯的对着廖氏说道:“我们婷姐能得到你的高看,可真是荣幸。”侧过头来,对着孙淑婷说道:“婷姐,这位是永平侯府二太太廖氏,你该叫她二婶。”
有长辈在,孙淑婷可不好随便说话,只管站在一边听着就是了。现在见大太太让她和廖氏打招呼,孙淑婷忙屈身行了一个万福礼,温婉的说道:“二婶好。”
别看这永平侯府太夫人去世了,可是正逢新帝刚刚即位,为了朝堂的稳定,永平侯这个忠于皇权,为皇帝保驾护航的宗室近亲,康元帝并没有允许他卸职在家为太夫人守孝,而是继续担任礼部尚书的职位。二老爷董惠勋同样也被皇上夺情起复,在守满太夫人的二十七天的丧期后,回到浙江继续任职,帮皇上维护浙江局势的稳定。
不用离开官场,能够继续待在自己的官位执掌大权,二老爷董惠勋很是高兴,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孝期满了之后,还能官复原职。现在皇上亲自指派,谁也说不出什么。虽然自己不能为母亲守孝,二老爷董惠勋还是留下了二太太廖氏在京都,替他为太夫人守孝,直到守孝期满。
在孝期满了之后,紧接着又是董佳颜和董嘉鸿这两个侄女、侄子的婚期,廖氏就没有立刻回浙江,而是想等着二老爷董惠勋过年来京都的时候,再一起回浙江。
廖氏是第一次见孙淑婷,很是热情的撸下来一个金镯子套在了孙淑婷的手上,边给孙淑婷戴镯子,边说道:“真是乖巧,婶婶看着你亲切,这个镯子就算是给你的见面礼了。”
大太太看孙淑婷无声的询问她的意见,就笑着对着孙淑婷说道:“长辈赐,不可辞,你就收下吧!”
孙淑婷见大太太都这么说了,也不推辞,大大方方的谢过了廖氏。
廖氏满意的拍拍手,对着永平侯夫人和大太太说道:“越看和鸿哥越是相配,大嫂真是有了一个好儿媳,让我好是羡慕,当然这也多亏孙大太太教养的好。”
孙淑婷听到廖氏打趣她和董嘉鸿,羞红了脸。
永平侯夫人解围道:“孩子面皮薄,你就别打趣她了吧!你的儿媳也不差,不用来羡慕我。。。。。。咱们几个老的说话,让她们小的也凑一块说话吧!”
廖氏一甩手中的帕子,微微一笑道:“大嫂这么快就护上了,看样子我再说就要心疼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永平侯夫人也不搭理她,吩咐孙淑婷道:“婷姐,你去和颜姐一块说话去吧,你们都是年轻人,有的是话要说,我们这就不用你陪着了。”
孙淑婷听了永平侯夫人的话,立刻抬眼去看大太太。
永平侯夫人都定下调子来了,大太太也不反对,何况孙淑婷在外人面前还这么给她脸面,知道事事先询问她的意见。大太太对着孙淑婷点点头,说道:“去吧!我们这不用你陪着了,你们年轻人也能说到一块去。”
孙淑婷听话的去了董佳颜那,和她们说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永平侯夫人就吩咐丫鬟把铺着红布的托盘拿了上了,添妆正式开始。
按照远近亲疏,最先添妆的是孙淑婷的四个婶婶,然后是董佳颜外祖母家的几个舅母,再然后是董佳颜的几个嫂子,董佳颜的这些亲人都很是大方,每个人拿出来的珠宝首饰都不便宜,引得后面的那些女眷阵阵惊叹。都说永平侯夫人的这些妯娌大方,娘家人也给面子,几个嫂子对妹妹也不小气,真是和善之家。
等这些至亲的女眷添妆后,才轮到那些和永平侯府交好的人家,这些女眷们就没有这么大的手面了,添妆的物品价值如何,全看和永平侯府关系的亲疏。
大太太给董佳颜添妆,可是代表着孙家的脸面,礼物当然不能差了。不过在看到董佳颜这些长辈的大手面之后,大太太偷偷又撸下手腕上戴着的一个红玉手镯,添在送给董佳颜的首饰当中。
就这样大太太给董佳颜添得首饰,在所有人当中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并不出彩,算是无惊无喜的过去了。
孙淑婷也没期望大太太会给她特别挣脸,只求不丢人就行了,见到大太太给董佳颜添的首饰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大太太添妆代表的是孙家的脸面,可孙淑婷现在作为董佳颜的至交好友,还是额外的给董佳颜准备了一个礼物。
等轮到和孙淑婷交好的这些年轻女孩时,孙淑婷把准备好的十二朵绢花拿了出来。这些绢花样式新奇,栩栩如生,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朵朵真花似的,摆在托盘中,很是引人注目。
孙淑婷一拿出来,就让众人一阵惊叹,有好奇者,更是忍不住的走上前细看花的真假。
等确定是制作的绢花后,更是连连赞叹手艺精湛,已经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人忍不住向孙淑婷打探,是从何处购得这种绢花的。


第一百一十章 劝说

其实绢花能做的这么出众,根本原因在于花朵的花瓣颜色逼真,不是用单一的颜色,有颜色渐变的过程,和真花一样。做绢花的手艺大部分人都会,能做的这么精致还是托于嬷嬷的福,于嬷嬷是先帝驾崩时,被孙家请来的几个供奉嬷嬷之一,有一手做绢花的好手艺。
精湛的手艺,再加上孙淑婷绘画中特意加入的渐变色的画法,才有了今天这么出彩的绢花。
听见有人好奇,孙淑婷也不瞒着,大大方方的说出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并不是买的,还稍稍解释了一下是跟宫里请回来的嬷嬷学的。
听见孙淑婷这么说,问的人对着大太太说道:“能请到这么有本事的嬷嬷,想来你们家的小姐个个本领都不差啊!”今天来给董佳颜添妆的人家,并不是个个都能请到那些本领高强的嬷嬷的。
孙家女孩的名声越好,将来找婆家的时候就越吃香,大太太听了这话很高兴,不过还是谦虚的笑着说:“哪里啊,嬷嬷本领再强,也要学的人通透才行,她们姐妹也不是个个都和大小姐这样女红出色的。”虽然夸赞孙淑婷女红出众,大太太也不是太在意,在大太太看来,将来过得好不好,可不单看女红出不出色,更重要的是看你掌家的本领如何。
和大太太有同样观点的太太不少,真正的大家小姐哪有几个女红特别精湛的,毕竟她们的衣物都有专门的绣娘帮着做,很多大家小姐更愿意花时间做一些能显示她们身份的事,譬如写诗、作画等陶冶性情的事。孙淑婷女红这么出色,也只是让她们赞叹罢了。她们可没有让自己女儿加倍锤炼女红的想法。
孙淑婷女红能做的好是因为她有天分,还有这个兴趣。孙家的其他女孩,女红只能算是过得眼去,并没有孙淑婷这么出众。就是大太太亲生的孙淑芳,大太太更注重的是她才学和管家能力的培养,其他的女红、厨艺等方面大太太的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毕竟精力有限。不能要求她样样精通。
永平侯夫人一直以来就知道孙淑婷女红出色,并不意外,别人对孙淑婷的夸奖,她内心也是深深的骄傲的。而且永平侯夫人还知道孙淑婷虽然在学识上声名不显。可管家的本事,和画画的本事都不差。
廖氏更是亲热的说道:“大嫂,侄媳妇有这个好手艺。以后来讨花戴的时候,你可别不舍得。”
永平侯夫人笑着说道:“那就看你拿什么东西来换了。”在笑闹中就带出了对孙淑婷的心疼和维护。
有了这么一个插曲,认识孙淑婷的人的人算是更多了。孙淑婷再她们眼中,起码不再是苍白的董嘉鸿未来的媳妇这个身份,形象鲜活、丰富起来。
等给董佳颜添妆完,除了董佳颜的近亲,大家都离开了。永平侯夫人也没有过于挽留,毕竟现在进了十二月,快要过年了。当家主妇们都很忙,根本就不可能再留下来用午饭。
永平侯夫人亲自把装好的董佳颜成亲用的喜糖和喜果。每家送出一份,聊表心意。
孙淑婷和大太太也一块随着人群出了永平侯府。
这是孙淑婷最后一次见到未婚的董佳颜,等两人再次相见,就是董佳颜来给孙淑婷添妆的时候了。
因为孙淑婷一直承担着,府里厨房的管理工作,到了一年的年底,她同样花费了几天时间,对厨房仆妇们的表现,做出公正评价。按照表现的优劣,依次给与奖励。
从嘉乐三十三年第一次施行开始,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厨房管事嬷嬷们也都习惯了这些章程,虽然她们平日里行事要更加谨慎,不敢随意虚报账目,额外的油水少了很多,可年底赏银可不少,而且是正大光明得到的,让她们乐的眉开眼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