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运气不再偏下“帝国之星”号。因为有一台主机没有修复。所以“帝国之星”号根本无法加速逃跑。另外。电报还没发完。从英国驱逐舰上射来地一枚五点五英寸炮弹就炸断了袭击舰地通信天线。这绝对是运气。而且是好得不能再好地运气。因为相对于袭击舰庞大地舰体。通信天线再渺小不过了。
  当然。英国人也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就在“帝国之星”号爆炸沉没之前。一条鱼雷命中了正在南下地“罗德尼”号。而且正好打在了“罗德尼”号屁股地左侧。
  显然。这也绝对是运气。
  为了更加方便地击沉敌人地商船。每艘袭击舰上都会配备一具,或者多具鱼雷发射器。只是,这些鱼雷不是用来对付战舰的。所以袭击舰都没有配备专业地鱼雷瞄准器。而是用火炮地瞄准仪器兼顾鱼雷瞄准。实际上。当袭击舰需要用鱼雷地时候。敌人地商船多半都已瘫痪在了海面上。即便没有瞄准器。也能用鱼雷将其击沉。
  问题是。海战中。还没有一艘袭击舰用鱼雷击中过主力舰。
  当时,“帝国之星”号的官兵也是病急乱投医,知道自己跑不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能用上的武器都用上了。
  当时。“帝国之星”号朝逼上来的英国驱逐舰一共发射了三条鱼雷。
  问题是,袭击舰上地鱼雷一般是用来对付万吨以上的大型货轮,绝没有人拿昂贵的重型鱼雷去对付帆板与渔船。而且大型货轮很难用火炮击沉。因此,袭击舰上的鱼雷定深一般都在五米以上,有的还达到了六米。而驱逐舰的吃谁一般都在三米之内,很少超过四米。也就是说,这三条鱼雷根本不可能击中那艘驱逐舰!
  结果,击中“罗德尼”号的那条鱼雷还真是从驱逐舰的肚皮下面溜过去的。
  要怪。也只能怪“罗德尼”号上的了望员粗心大意。当时,几名了望员要么在观察东北方向上地战斗,要么在雨棚下躲雨,没人注意到海面上的雷迹。
  说白了,还真没有那个海军军官相信,袭击舰能用鱼雷“教训”战列舰。
  直到鱼雷击中了“罗德尼”号,并且发生了爆炸,战舰上的战斗警报才响了起来,接着整支舰队都拉响了战斗警报。此时。“帝国之星”号已经开始下沉了。
  据“帝国之星”号唯一获救地船员回忆。爆炸非常猛烈,“罗德尼”号的舰尾几乎被抬出了水面。而且爆炸点就在舰尾左舷处,距离左侧的推进轴不会太远。遭到袭击后,Z舰队更是一片大难临头的景象,护航的驱逐舰甚至向东面打出了几枚照明弹。
  直到半个小时后,菲利普斯才知道了确切情况。
  他没有让舰队转向,只是“罗德尼”号的损伤让他更加觉得前途渺茫。
  可以说,这条鱼雷暴露出了“纳尔逊”级战列舰地一个致命缺陷,即其侧舷主装甲带没有延伸到舰底!
  为了采用九门十六英寸主炮,并且将排水量限制在条约的规定范围之内,“纳尔逊”级战列舰不但将三座主炮炮塔集中布置到舰首,将动力设备集中布置在舰尾,减少了两根推进轴,从而将主装甲带的保护范围降低到了战舰总长度的百分之五十五(当时,大部分战列舰的主装甲带的长度为舰长的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之间),另外,主装甲带也只延伸到了水线下三米,而没有一直延伸到舰底(后来,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都将其倾斜的主装甲带延伸到了舰底,以提高战舰地水下防护能力)。
  结果,这条威力并不大的鱼雷让“罗德尼”号吃到了巨大的苦头。
  舰队的速度迅速降低到了八节,菲利普斯可不想抛弃“罗德尼”号,率领“纳尔逊”号单独杀入太平洋。说白了,如果Z舰队只有一艘战列舰,就算到了太平洋,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一个小时后,也就是七点左右,“罗德尼”号的检修报告送了过来。
  鱼雷炸穿了尾部油舱,损失点燃料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导致相邻三个舱室进水,从而使战舰的排水量增加了近千吨。为了避免尾倾,还得向右舷舰首的一个舱室注水。当然,这对战舰的航行影响还不是太大。
  万幸的是,鱼雷没有炸断“罗德尼”号的左推进轴。
  确定了伤情之后,菲利普斯没有再耽搁时间,随即下令将速度提高到十二节,继续向麦哲伦海峡前进。
  后来,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菲利普斯为什么还要继续南下。
  以当时的情况,他应该知道Z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了,按照最合理的选择,他应该率领舰队返航。即便按照英国海军部与英国首相的命令,Z舰队在能够进入太平洋的情况下不能返航,他也应该选择印度洋航线,而不是继续向麦哲伦海峡前进。
  可实际上,菲利普斯没有选择的余地。
  “罗德尼”号被鱼雷击中之后,损失了大概五百吨重油,使其续航力缩短了大概一千二百海里。考虑到南大西洋上的天气情况,Z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不久,就必须与油船再次会合,补充燃料。
  如此一来,Z舰队很有可能被第62舰队追上,并且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与其决战。
  另外,按照菲利普斯的判断,敌人拦截舰队的指挥官也有可能前往Z舰队进入印度洋的航线上等待机会,而不会到麦哲伦海峡,准确的说,是阿根廷海盆海域等待机会。因此,选择南下还有更大的可能避开敌人的拦截舰队。
  另外,在耽搁了两个小时之后,“反击”号即将追上来。
  以“反击”号的速度,三艘主力舰能够在阿根廷海盆会合,即便在这个时候与敌人的拦截舰队遭遇,Z舰队也能投入全部的主力,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敌人决战。因此,只要抓住机会,Z舰队有希望击败敌人的拦截舰队。
  综合这些因素,加上之前的判断,菲利普斯认为南下对Z舰队更为有利。
  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敌人的拦截舰队需要花九到十个小时补充燃料。这样一来,Z舰队可能抢先进入南面的风暴区,从而摆脱敌人拦截舰队的追击。毕竟,在暴风区内,雷达的作用将被大大削弱,而在茫茫大海上,仅凭了望员的眼睛,找到一支舰队的可能性太低了。
  无论如何,菲利普斯这个决定最终让Z舰队驶上一条不归路。
  其实,纵观菲利普斯的所有决策,基本上都有点优柔寡断,或者说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如果他在之前就抓住机会前方福克兰群岛,就完全有可能避开第62舰队,并且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太平洋。
  另外,菲利普斯的运气也确实糟糕到了极点。
  当时,帝国海军在南大西洋上活动的袭击舰一共也就只有十多艘。虽然这十多艘袭击舰对南大西洋的情况非常了解,但是竟然先后五次与Z舰队遭遇,这个比例也确实高得有点吓人。
  相反,英国海军在南大西洋上活动的八艘袭击舰,只与第6舰队遭遇了一次。
  另外,“帝国之星”号发射的鱼雷竟然鬼使神差般的命中了“罗德尼”号战列舰。
  从这点来看,Z舰队的运气确实糟糕到了极点。加上菲利普斯的优柔寡断,Z舰队走上不归路,也实在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
  第六卷 跨洋远征 第十二章 … 终有收获
  当航海钟的时针指向“二十四”的刻度时,于右任朝白佑彬看了过去。
  与普通的钟表不一样,帝国海军的航海钟采用了二十四小时制,即时针走满一圈就是二十四小时,而不是十二小时。只是,在很多时候,官兵仍然按照平常的习惯,将一天分成了上下半天。
  白佑彬微微一笑,显得很自信。
  于右任很清楚白佑彬的性格,可他还是有点担心,所以朝谢昶伦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谢昶伦也清楚白佑彬的性格,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走了过来。“敌人会不会从我们眼皮底下溜了过去?”
  白佑彬微微摇了摇头。
  三支侦察编队在舰队北面大概二十五公里处,相互间的距离是三十公里。在这个距离上,“果敢”号的雷达仍然能够探测到左前方的“嘉陵江”号轻巡洋舰,因此可以判断,即便在暴雨之中,电眼丙型雷达也能发现三十公里外的大型战舰,更别说是主力舰了。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三支侦察编队的间隔距离没有扩大到六十公里。
  也就是说,三艘轻巡洋舰上的雷达足以监视东西宽度达到了一百二十公里的海域。
  大型舰队的航线宽度不会超过十公里,英国远征舰队要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麦哲伦海峡,就得从第62舰队所在的海域通过。
  另外,在风暴还没有完全离开的情况下,英国远征舰队应该避免进入远洋,同时也得避免离海岸线太近,毕竟主力舰的吃水都在九米左右。进入浅水区之后,很容易触礁,或者在浅滩上搁浅。
  更重要的是,敌人根本不知道第62舰队的行踪。
  见到白佑彬不想说话。谢昶伦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身来地时候。他朝于右任苦笑着摇了摇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时也在消磨着所有人地耐心。
  到凌晨一点半地时候。三艘主力舰已经在这一海域以十二节地速度往返航行了三圈。再过十分钟。舰队就到达了巡逻海域地西端。
  这时候。白佑彬抬头看了眼航海钟。
  与一个半小时前不一样。现在他也是眉头紧缩。似乎也非常纳闷。
  英国远征舰队怎么还没有到达呢!?
  “于右任,我们还有多久转向?”
  “不到十分钟。”于右任看了挂在胸口的怀表。相对于航海钟,大副与航海长都喜欢用刻度更精确的腕表或者怀表。
  “看来,我们的敌人遇到了麻烦。”
  “他们会不会朝印度洋去了?”谢昶伦再次提出了这个老问题。
  白佑彬微微摇了摇头。“虽然我们没有收到海军司令部与开普敦地消息,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艘发现了英国远征舰队的袭击舰发出电报后。开普敦那边会立即调集周围的所有袭击舰去寻找英国远征舰队,并且重点搜索前往印度洋的航线。如果英国远征舰队在向印度洋方向航行,我们最迟在明天早上就能收到消息。”
  “难道我们要等到明天早上?”谢昶伦摇了摇头,“这几个小时足够让敌人把我们甩掉了。而且现在舰队的燃料不足以长途追击,所以……”
  没等谢昶伦把话说完,一名通信军官就站了起来。
  “汉江号来电……”
  白佑彬先是一愣,接着就冲了过去,几个呆在司令舰桥的参谋军官也立即跟了过去。
  按照白佑彬之前下达地命令,侦察舰只有在发现目标,并且确认是大型舰队之后。才能打破无线电静默,用舰队内部通信频道向旗舰报告情况。
  根据南京电子一所的测试,雷达的短波信号在传递二百公里之后。就将衰减到很难被发现的程度,因此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没有敌人的监听电台,就不用担心因为使用雷达而暴露了舰队的行踪。现在,天气恶劣不说,英国最近的监听电台也在南面数百公里外的福克兰群岛上,所以第62舰队在进入备战状态之后。白佑彬就下令开启雷达。
  只是,舰队通信用的是中长波,其传递距离至少都有五百公里。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即便设在一千公里外地监听电台都有可能收到舰队通信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确定舰队的方位。
  在海军新地战术条令中,放宽了对雷达的使用限制,却没有放宽对电台的限制。
  “是英国远征舰队。”毕长胜将电文给了白佑彬,“确定至少有两艘主力舰,另外还有几个小型目标。疑为驱逐舰。这与我们之前收到的情报吻合。英国远征舰队没有巡洋舰,只有驱逐舰与主力舰。”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
  相对于帝国海军,英国海军更需要巡洋舰。不说别的,为了保护从英国到美国的海上航线,英国海军就必须动员所有地巡洋舰,甚至是一些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巡洋舰为船队护航。
  即便美国海军已经承担了部分护航任务,即护送船队到达大西洋中点,然后由英国的战舰护送船队到达英国本土。可是为了帮助法国、西班牙,还有保护北大西洋上,前往俄罗斯的船队,英国海军的巡洋舰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结果,在组建远征舰队的时候,英国海军只能为其提供几艘驱逐舰。
  所有参谋都朝白佑彬投来了急切的目光。
  “拉响战斗警报。”
  没等白佑彬再次吩咐,闵瑞生就去下达了战斗命令。
  “第62…2巡洋舰编队以汉江号为首,继续监视敌舰队的行动,但是不要过于靠近,并且不要主动进攻。”一边说着。白佑彬一边走到了海图桌旁,“第62…3驱逐舰编队在东北海域待命,并且做好鱼雷攻击准备。第62…4驱逐舰编队向西北机动,同时做好鱼雷攻击准备。第62…5驱逐舰编队伴随主力编队迎战敌舰队。”
  白佑彬每下达一道命令,毕长胜就让通信军官去传达一道命令。
  “下次转向时,我们向北航行,直到雷达搜索到敌人的主力舰为止,然后,”白佑彬在海图上画出了一条新地航线,“将距离尽量拉近。在敌人发现我们之前,转向到九十度,占领炮击位置。如果敌人主力舰上的雷达没有开机,我们将有很大的机会给予敌人迎头痛击,并且让敌人尝尝重型穿甲弹的威力!”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随着各项战斗命令下达,战舰上的官兵迅速进入了战斗岗位。并且在十分钟之内就做好了战斗准备工作。舰队在到达巡逻海域最西端之后,转向到了零度,也就是直接北上。
  两点十分刚过,“果敢”号上的雷达就探测到了北面的两个“超大型目标”,即便雷达操作员的素质再低,也能判断出那是两艘主力舰。
  此时,“汉江”号率领的第62…2巡洋舰编队已经与主力编队会合,并且并行北上。
  五分钟后,雷达测出了敌舰的航向为一百九十度,其航向直指马弘伦海峡。另外,敌舰队的速度为十二节,与白佑彬之前预料地相差不大。
  两点四十分,双方距离缩短到二万八千米,也就是大概十五海里的时候,白佑彬下达了第二次转向的命令。
  这次,舰队的航向转到了一百度,也就是正好与敌舰队的航向垂直。
  显然,这正是最理想的有利阵位。
  为了进入最佳炮击角度,于右任在这个时候让舰队把速度降低到了十节。只是,三艘主力舰地锅炉都保持最大燃烧状态,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战舰可以立即加速,而不会耽搁太多的时间。
  虽然战舰上绝大部分官兵都在密不透风的舰体内,但是一些有经验的官兵在感觉到战舰第二次转向之后,就开始倒数计时。最简单的机动,最简单的进入航线,完成第二次转向之后,三艘主力舰已经将左舷对准了敌人的方向。只要敌舰进入主炮的最佳射程范围。战斗就将打响。
  对于连续好几天的追击来说,最后这十来分钟地时间,紧张得让人感到窒息。
  这就好像看着猎物迈向陷阱,如果猎物在这个时候突然转向逃跑,那就等于送到眼前的美餐被抢走了!
  只是现在看来,即将掉入陷阱的这头猎物并没有感觉到前方地危险。
  两点五十分,庞晋元送来消息,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万四千米。
  如果情报部门提供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基本防护数据没有错,在这个距离上,“果敢”号与“东海”号打出的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足以砸穿那两艘英国战列舰不到一百六十毫米厚的水平装甲。
  说白了,这个防护水平,不比“果敢”号强多少。
  白佑彬没有马上下达开火的命令,在这个距离上,炮击地准确率不会高到哪里去。另外“南海”号没有换装新式主炮,只能发射标准穿甲弹,而在这个距离上,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连一百毫米厚的水平装甲都打不穿。
  凌晨三点,距离缩短到了二万米左右。
  低声默念了几个数字后,白佑彬朝谢昶伦点了点头。
  “各舰按照预定目标,准备开火……”
  “快看,炮口闪光!”
  命令还没有传达下去,一名枪炮部门的军官就大叫了起来。北面闪过了几点微弱的光芒,很明显,按是战列舰发出的炮口闪光。
  被英国远征舰队发现了!?
  第六卷 跨洋远征 第十三章 … 最后机会
  毫无疑问,Z舰队没有发现前方的危险,不然早就转向逃跑了。
  以菲利普斯的性格,他绝不会在只有两艘战列舰,而且其中一艘还带有伤患的情况下与第62舰队决战。另外,如果他有决战的信心,早就主动杀向开普敦,与第62舰队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海战,而不会在南大西洋上转了好几圈,想方设法的避开第62舰队,希望“偷偷摸摸”的进入太平洋。
  确定“罗德尼”号的损伤不至于影响正常航行后,菲利普斯就离开了指挥岗位。
  他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加上前段时间风暴的影响,别说五十来岁的海军中将,就算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也吃不消。
  当然,在去睡觉的时候,菲利普斯没有忘记让下达一条重要的命令。
  那就是,入夜之后,两艘战列舰上的雷达轮流开机,搜索附近海域。白天的时候,可以依靠了望员的眼睛,而到了夜晚,舰队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雷达。
  当时,英国海军已经意识到了雷达的重要性。
  在与两艘德国战列巡洋舰交手的过程中,英国海军吃够了没有雷达的苦头。比如“声望”号就因为没有雷达,结果错失了击沉“格奈森瑙”号的机会。另外,两艘德舰多次利用英国战舰没有雷达的缺点,从英国舰队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西太平洋上的海战更是让英国海军惊叹雷达的重要性。
  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的惨败,多半与没有雷达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大东海战”与“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中,如果日本战舰配备了雷达,绝不至于输得那么惨,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至少,只要联合舰队还在活动,日本就不会这么快战败。
  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英国海军在四月份第一次宣布派遣远征舰队前往太平洋之后,一直没有采取实质行动。拖到八月份。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以及“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安装了雷达之后。才派出了Z舰队。
  当然。英国海军地第一种雷达与帝国海军地电眼乙型雷达很“类似”。
  两者地缺点一样。都非常容易出故障。持续工作时间不到四个小时。更要命地是。英国地电子工程师缺乏设计雷达地经验。英国海军也缺乏使用雷达地经验。因此。英国海军地第一种雷达与电眼乙型一样。很多零部件都难以在海上更换。而且英国海军也没有技术娴熟地电子军官。
  显然。在只有两部雷达地情况下。Z舰队很难在夜间发现附近地敌人。
  为了尽量让雷达发挥作用。白天地时候。两艘战列舰上地雷达全都停机。并且由技术军官加以维护。即便是在夜间。只要没有进入危险海域。雷达仍然处于关机状态。另外。在当时地情况下。即便两部雷达开机工作。所起到地作用都不是很大。
  在暴雨地干扰下。帝国海军第三代雷达。即电眼丙型雷达地有效探测距离都缩短了大概百分之四十。而缺乏抗干扰能力地电眼乙型雷达地探测距离至少缩短了百分之六十。相对而言。当时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上配备地雷达不会比电眼乙型雷达好多少。
  也就是说。这两艘战列舰上地雷达最多探测到二十公里外地大型战舰。
  而在这个距离上,第62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已经能够用鹰眼火控雷达锁定Z舰队的主力舰了。
  当然,雷达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
  一点半左右。“纳尔逊”号上地雷达收到了一个回波信号。从事后分析来看,这肯定是正在其南面航行的“汉江”号巡洋舰产生的回波信号。只是,当时双方地距离超过了三十公里,回波信号又受到了暴雨的干扰,所以“纳尔逊”号上经验不足的雷达操作员认为是海浪产生的干扰杂波,没有引起注意。
  可以说,这是Z舰队避免覆灭的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当时雷达操作员能够确定那是战舰反射的雷达回波,无论如何,菲利普斯都会下令舰队转向。并且派遣一艘驱逐舰快速南下。这样一来。即便Z舰队仍然难以快速逃逸,也至少能够赶在与第62舰队交手之前与正在赶来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会合。从而避免出现以少打多的极端不利情况。
  另外,该反射信号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随后就消失了。这正是“汉江”号转向,与另外两艘巡洋舰会合,并且按照白佑彬的命令与敌舰队保持距离的结果。也正是如此,“纳尔逊”号的雷达操作员才没有对此产生重视,甚至没有将这一发现报告给相应的军官,更不可能因此将舰队司令官从床上叫起来。
  其实,这也不能责备雷达操作员。
  当时,伴随“汉江”号活动的两艘驱逐舰上的电眼乙型雷达就没能分辨出三十多公里外的英国战列舰地反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