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本将军也没有。”韩旭莞尔笑道。

……

一阵寒风吹过秦淮河,将河边梧桐树上仅有的几片黄叶吹落,当最后一片黄叶落地之时,马诚信动了。

手中长剑直指韩旭,三丈的距离,几步就冲了过来。

“唰”

断水刀出鞘,迎上长剑。

刀剑相交,火星四溅。

荡开马诚信的长剑,断水刀再次由上而下顺势斜劈。

“当……”

若说第一次只是巧力,那这一次就是实打实的硬碰硬。

韩旭将刀法的劈杀优势发挥了出来,恰恰击中了长剑的弱点。

要知道刀法讲究的就是劈砍,而长剑则是轻盈飘逸。

“好力气。”剑身传来的大力,让马诚信不禁骇然,一个不小心被韩旭劈得连退三步。他没想到韩旭那不算强壮的身材,竟然有如此大的力气。更没想到那比一般钢刀窄上许多的断水刀,竟然坚固如斯。要知道他手中的剑可非凡品,一般的钢刀和此剑相交,在如此巨大的力下,早已断为两截。

“你也不错。”韩旭口中说着,却丝毫不手软。

倾身上前,紧逼马诚信。断水刀接连的劈杀,大开大合之下,却不失迅猛和诡异。

自从那日见过李婉儿和杨月蝉一战,韩旭对武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加上那一晚,在李婉儿的帮助下突破了大柔术的瓶颈,丹田之内产生了内力。内力自动运转全身,彷佛有使不尽的力气。这也是韩旭敢出手约战马诚信的原因。同时,他也想知道自己的实力到了何种地步。

“当,当,当,当。”

长剑不断的格挡,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

马诚信心下骇然,韩旭长刀越来越诡异,出刀的路线完全猜测不到,但就是这诡异的路线,却依然保留着大开大合之时的气力。他几乎是凭借着身体的本能和对危险的感知在抵挡着韩旭的长刀。

眼前全是长刀的影子,彷佛无处不在。

马诚信和皇甫继勋交过手,皇甫继勋可是金陵城中公认的用刀高手。而他对阵皇甫继勋之时,向来游刃有余,从来没有暴露过真正的实力。可今天,他才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用刀高手。

皇甫继勋在韩旭的面前简直就是个渣啊!

几十招过后,韩旭越战越勇,越打越兴奋,将禁军二十四路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一击再次逼退马诚信之后,一跃凌空而起,断水刀当头劈下。

“抽刀断水”

这一招正乃当日李重进对杨继业的最后一招,也是二十四路禁军刀法的最后一击。韩旭给他起了个拉风的名字“抽刀断水”。

“当”

一击而下,长剑应声而断。

马诚信满脸的不可置信,茫然的看着手中只剩下半截的剑柄。他实在是无法想象,一向削铁如泥的长剑,竟然在断水刀之下,如此的不堪一击。

“既然马将军失了长剑,那韩某也不占将军的便宜。”韩旭呵呵一笑,随手将断水刀往地上一插,断水刀半身陷入青石板地面。果真是锋利无比。

韩旭赤手空拳,再次冲向马诚信。

凭借断水刀的锋利,胜了一局。但他要让南唐人无话可说,彻底的击败马诚信。

“砰,砰,砰……”

刚刚恢复了生气的马诚信,这才发现,韩旭即使不用刀,身手依旧恐怖。那连绵不断的拳法,迅速而威猛。

双臂因格挡而传来的震痛,可比用兵器之时强多了,毕竟这可是拳拳到肉,硬碰硬的比拼。

韩旭嘴角翘起个弧度,要说他最得意的功夫,远非禁军二十四路刀法,而是一开始就从赵芸处学来的“太祖长拳”。

“吼……”

一声大吼,发泄而出,心中顿时畅快淋漓。

诡异的一拳,直捣黄龙,正中马诚信胸口。

仅仅几个罩面,迅速的击倒了马诚信。

……

“好……”

“韩大人威武……”

禁军侍卫欢声雷动,王凳子和刘三巴掌拍得“啪啪”直响。

反观南唐这边,城卫军一个个低下了头。

殷崇义满脸的不可置信。

李从善两眼瞪得老大,摇了摇头,似乎完全不认识韩旭似的。

马诚信捂着胸口,半天没从地上爬起来。那沉重的一击,彷佛将心脏击打得瞬间停止了跳动,因为他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胸口还在跳动。直到城卫军亲卫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马将军,承认了。”韩旭朝着马诚信抱了抱拳。

断水刀还刀入鞘,留给了马诚信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乌衣巷口的这场比试,来得快,去得更快。但韩旭没想到的事,此事的随后带来的影响,却是那么的始料不及。

第266章名动金陵城

金陵城乃南唐最繁华的城市,论规模和人口与大宋都城汴京不相上下。

三首诗词的传出,秦淮河的青楼画舫是人人争相弹唱。兰桂坊的生意不仅没有因为那场闹剧一落千丈,反而变得更加的红红火火。

洛歆,洛大家的身价抬高了数倍,甚至超过了之前的花魁杨月蝉。没有几十俩银子别想进兰桂坊;没有一百两银子,别想见洛歆一面;没有一千两银子,别想进洛歆的闺房。

就这些,你还不一定能进得了兰桂坊。还得肚子里有墨水,没墨水的给再多的钱,洛大家也不会见你。

搞得进兰桂坊,还得托人买关系。

总之,兰桂坊火了,火到了爆,老鸨王妈妈整日里笑得合不拢嘴,光下巴就笑掉了好几次。

然而,比兰桂坊和洛歆更火的,却是大宋使者,淮扬节度使韩大官人。

乌衣巷口,伴随着韩旭与马诚信一战,韩旭的大名迅速的传遍了整个金陵,甚至波及到金陵附近的各大州府。

啥白衣渡江,啥舌战国子监,啥拳打城卫军,简直将韩旭说成了白衣战神,文曲星下凡。

……

皇城后苑御花园

李景双手负于身后,口中喃喃念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念罢,连连点头赞叹:“好词,好词呐。灵气十足,韩旭大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煜打着节拍,摇头晃脑的叹道:“大才,吾不如也。”

礼部侍郎徐铉泼墨挥毫,笔走游龙“人生如只如初见”,一手纂书端得是古朴大气。

周围,枢密使殷崇义与吏部尚书严续相视一眼,摇头苦笑。他们是来汇报马诚信之事,然则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李景让他们开口说话。

城卫军驻地,马诚信躺在其简易的行军床上,目光望着横梁一动不动,双眼毫无焦距。无论底下之人如何安慰,他依旧这样躺着。

皇甫巷,一处高门大院。

“啥?韩旭把马诚信给干了?”皇甫继勋鼻青脸肿,说起话来关不住风,对着下面前来汇报的家将问道。

“是的,将军。”

“哈哈哈哈……”皇甫继勋仰头大笑:“爽。看马诚信小儿还敢在老子面前嚣张,连韩旭都干不过,还敢跟老子比?”说着,略一思索,随即认真的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还真没看出来,韩旭这家伙还有这一手,得找个机会跟他比划比划……不错,比划比划……”

……

秦淮河边的一处茶馆。

“话说秦叔宝卖了那匹黄骠马……”说书台上,一名老夫子手舞足蹈,正陶醉在自己的故事中。

“打住,打住,我说魏老头,别整天说这些几百年前的事,不如说说那马诚信和韩旭一战……”

“就是啊。听说魏老头你那天爬上屋顶上看了,赶紧给我们细细说说…”

“对,对,对,兄弟我那日恰巧出城,没见到这一战,悔得我啊恨不得扇我那臭婆娘几巴掌。”

“你没见到人家比武,关你娘们啥事?”

“屁话,若不是咱家那臭婆娘让咱出城送豆腐,咱能错过吗?”

“就你还扇你家婆娘?你婆娘扇你吧……”

“哈哈哈哈……”

魏老头心里那个憋屈啊,像这样拆台的事情天天发生。这几日前来茶馆的,无一不是想听他说那赵宋使者的事情,他说得都想吐啊。连晚上说梦话,说的都是“韩旭”两个字。可是顾客就是衣食父母,不顺着父母的意思,那哪行。

“那个,贫道多嘴一句,这个韩旭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说这话之人,正坐在窗口,悠闲的喝着茶水。老道士尖嘴猴腮,原本长得就已经够磕碜了,还偏偏穿着一身脏了吧唧的破道袍。

“啥不厉害?你个臭道士懂个屁啊。”先前那位让魏老头改讲韩旭的家伙站了起来,指着窗外没好气的说道:“看见没,对面就是乌衣巷口,你那看那人挤人的,全都是大姑娘小娘们,就等着瞧那位大宋使者的。”

“出了门左拐,就是国子监。现在国子监闭门谢客,对外说是准备来年的科举,但咱听我那位在衙门做文书的大舅子说,那根本是国主让国子监闭门思过。”

……

茶馆里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赞叹韩旭的文武双全。

“你们不是南唐人吗?咋对韩旭这个宋使如此的推崇?”道士嘿嘿笑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南唐人,顿时面红耳赤,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

“道长此言差已,诗词不分国界,吾等敬佩的是韩大人的才学和武艺。在我们说书界,韩大人就是‘圣人’一般的人物。”魏老头摸着下巴,叹道:“即使退一步来说,南唐人,宋人,蜀国人,南汉人,在数百年前还不都是唐人?”

“不错……”

场中的南唐百姓纷纷附和。

老道士小眼微眯,淡淡的看了眼魏老头,没有说话。没想到,在这小茶馆里,还有这样有见识的人物。

言归正传,魏老头再次说起了韩旭舌战国子监,拳打马诚信的故事,茶馆里的人聚精会神的听着。唯有窗口的那位老道士,透过窗户,望着乌衣巷口,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

许久后,魏老头再次讲完了韩旭之事。

茶馆里的人意犹未尽,议论纷纷的跨出了茶馆。

“喂,你们瞧,那老道士朝着乌衣巷口走去了。”一人刚刚跨出门槛,指着那老道士的背影哈哈笑道。

“切,口口声声的说不感兴趣,我看这老道也够无耻的,这就却乌衣巷化缘去了。”

“唉,现在连和尚,道士都够世俗的,专往高门大户里钻。”

“我看呐,这老道一定会被门口的虎狼之士给赶出来,也不想想乌衣巷是什么地方?人人都能进的吗?若是人人都能进,门口的那群小娘早就钻进去了。”

“就是,就是……”

说话之间,只见老道士钻过人群,朝着门口的侍卫不知说了什么。

不一会的功夫,乌衣巷内冲出一名大汉,给了老道士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兴奋的领着老道士走了进去。留下茶馆门口几位目瞪口呆的茶客。

第267章吴师道归来

“吴老道,哈哈哈哈”韩旭上前一把将吴师道抱住。

“得,得,得。赶紧松手,老道对你可没兴趣。”吴师道被韩旭勒得血气上涌,面色通红,赶紧开口求饶。

久别重逢,好酒好菜自不必说,何况吴师道根本就是个花花道士,不忌荤腥。用韩旭的话来说,吴老道就是披着道袍充神棍。

吴师道笑呵呵的看着韩旭,心下感慨良多,将近一年分别,却彷佛过了数十年般。原因只能说是丐帮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洛阳,长安,扬州,金陵……一个个的丐帮分舵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

然而,还有一人比丐帮的变化更快,那就是韩旭。虽说还是那张青涩而阳光的脸,但他从御前侍卫统领,到枢密院副使,再到现在的淮扬节度使,一方诸侯,更是代表着赵宋皇帝出使南唐。

举手投足见,少了些稚气,多了份淡雅从容,身上那股文人和武人相结合的气质,越发的充满了个性。在他的身上,吴师道彷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秦雨山,和秦雨山相比韩旭少了点温文尔雅,却多了份放荡不羁。而正是这一点,在吴师道看来,这才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独特人格魅力。

温文尔雅可以为相,可以为帅,但却永远不能为王。韩信,萧何,张良,哪一个不是一时英杰,最后还不得为一个流氓地痞出生的刘邦服务。

“我说吴老道,你丫的一直看着我干啥?喝酒吃菜啊!”韩旭嘿嘿一笑,夹了口菜放入吴师道的盘中,笑道:“来尝尝,这可是金陵城出了名的卤鸭舌,一盘子下来,少说得宰杀二十多只鸭子,只取舌头。啧啧,想想都够奢侈的。想当年我和小三为了一只鸡屁股,都得抢半天。”

吴师道伸筷夹入口中,果然是香软绵长,油而不腻,呵呵笑道:“你小子现在是够奢侈的,这一盘菜足够贫道长安分舵几十人的一日口粮所需了。”

“啥玩意,这菜又不是咱们的厨子做的,是那个……”韩旭连忙解释,可一时却想不起来这鸭舌是谁送的?

“大人,这个是您老哥,户部尚书韩熙载派人送来的。”王凳子嘿嘿一笑,赶紧提醒道。说罢,不再抬头,和一边的刘三抢起了桌上的美食。

“对,没错,就是韩老哥送的,这一桌子的食材都是。像这样的食材厨房都快放不下了,若不是现在是冬日,估计得全扔秦淮河里去。”韩旭看着吴师道,又道:“吴老道你就放开肚子吃,你现在吃不穷本大人啦。秦大哥说了,从今个起你就跟着我混,回头到了扬州我的地盘,我请你好好的尝尝啥叫‘淮扬菜’,绝对的品质保证,绿色无污染。保准你胖上几十斤。”

吴师道那瘦啦吧唧的样子,比年前离开汴京之时至少掉了二十斤,想必这老小子在关中之地确实吃了不少苦。

事实上,整个丐帮除了韩旭这家伙是特列以外,哪个不是节衣缩食过来的。

“对了,你这身道袍也该换换了,回头我让洛大家给你缝上一见丝质道袍。再绣上两只鸳鸯,穿出去绝对的拉风,满天下的道士就你吴老道有这么一件,旷古烁今!”韩旭笑呵呵的打趣道。

吴师道仰头干了杯中的酒水,双眼一亮,道:“洛大家?那个花魁?”说着,见韩旭认真的点了点头,连忙嘿嘿笑道:“道袍就算了,哪天你带我去见见那花魁,长这么大还睡过花魁呐。”

来之前,他就在金陵城闲逛了大半日,混迹的都是茶馆酒楼,也算是对金陵做了个初步的了解。

“哈哈哈哈……”

刘三哈哈大笑:“吴老道你果然还是露出本色来了。这事你就别想了,人家洛大家可是卖艺不卖身的。不过,若是换上旭哥儿的话,这事就说不定了,这几日那洛大家可是送了好几封帖子过来,就请旭哥儿去兰桂坊一叙。”

“对,对。那洛大家长的可是个水灵啊,我若是韩大人,我早就去了!”王凳子满口的食物,含糊不清的说着,一脸的羡慕之色。

韩旭呵呵一笑:“花魁你就别想了,洛大家不踢你下河就算不错了。不过,门口的那群姑娘倒是不错,大多是这十里秦淮的,你若是想要,让刘三给你拉几个进来。”说着,双眼若有所意的在吴老道身上扫过,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叹道:“就怕你这副身子骨,受不了。”

“哈哈哈哈……”

满桌的哄笑。

……

这时,几名禁军侍卫抬着一只大箱子,哼哧哼哧的走了进来,禀报道:“大人,这是金陵府衙刘省派人送过来,着实挺沉的。”

“先抬到本官屋子里去。”韩旭嘿嘿一笑,摆了摆手。

吴师道怔了怔,这一顿饭的功夫,前前后后已经好几批这样送礼的过来。若是在大宋也就算了,毕竟韩旭是大宋的高官,赵匡胤面前的红人。可这里是南唐啊,这小子还能混得这么开?

似乎看出了吴师道的疑惑,韩旭神秘的朝着吴师道招了招手。随即离席,带着吴师道穿廊过道,来到了他的房间。

一推开门,吴师道顿时傻了眼。

只见满满的一屋子各式各样的大木箱子。除了床和书桌,整个房间几乎都放满了,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

吴师道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推开了挡路的箱子,走了进去。随即随手选了一只箱子,打开之后,金光银光闪闪,差点晃瞎双眼。整整一箱子的金银珠宝,少说也得有几万贯。

一连打开数个箱子,全是金银珠宝。疯了疯了,吴师道嘴巴张得能成下个鹅蛋。

半响后,吴师道终于回过神来,结结巴巴的问道:“这……这……这里都是这样样子?”

“唉……”

韩旭一声叹息,点头道:“箱子里差不多都是这样,但也有些古董字画啥的。也就这些了。”

语气中似乎充满了遗憾和委屈。

“无量天尊”

吴师道张了张口,却半天说不出话来。啥叫“也就这些了”,难道就这些还不够多的?还不够臭屁的?

吴师道流着口水,将屋子里的箱子几乎翻了个遍。

不久四人出了屋门,吴师道小心翼翼的将门带上,确认刘三锁门了之后,这才摸着胸口问道:“这全都是南唐官员送的?他们凭啥送你这些东西?”

他忍了半天,最终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心中琢磨了半天也没有结果的话。

韩旭嘿嘿一笑,点了点头,将事情的原委一一说了出来。

几日前,韩旭让王凳子买了笔墨纸砚,随即写了请柬,一一送到金陵城的南唐官员府邸,顺便还附带上了他们带来的“土特产”。

拿了礼物总得回礼吧。于是,这几日不断的有南唐官员派人送来回礼。送出去的是土特产,收回来的全是一箱箱的金银珠宝,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好几十箱。最少的也是上千贯的铜钱。可见南唐的官员真是富得冒油啊。

尤其是那日和马诚信一战之后。原本稀稀拉拉的送礼之人,瞬间变得多了起来。几乎是一天好几大波。

吴师道听完韩旭的解释,捶胸顿足的埋汰自己当初为何偏偏要去当道士,咋就不去做官呢?老天真是不公呐,都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埋汰完后,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问道:“你请他们赴宴席,那到底有几个官员接受了你的邀请?”

韩旭微微一愣,他压根就没想到南唐有官员会来赴他的宴席。要知道自打住入这乌衣巷,除了韩熙载和李从善,就没几个南唐官员来过。而他之所以发请柬,理由很简单“人不来没关系,回礼到了就行”。对于这点,事实上也确实做到了。

“看你这样子,就是没人接受你的邀请了?”吴师道连忙问道。

韩旭想了想了,说道:“也不是没有,估计也就十来个,郑王李从善你也认识,然后还有韩熙载,皇甫继勋等等,具体得问王凳子。”

吴师道眉头微蹙,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沉思良久。突然面色一变,开口问道:“王校尉,你赶紧看下,有哪些人是接受邀请赴宴的?有哪些人是有回礼,但却没有接受邀请的?又有哪些人是连韩旭的礼物都没接受的?”

一连三个问题,说得是神色凝重。

王凳子赶紧从怀中掏出一个红色的本子,递给吴师道,回道:“道长看看,都记在这里面了。”

吴师道伸手翻开,仔细的看了下去,什么枢密使,什么尚书,什么统领,几乎南唐的高官全都记录在案。

见吴师道翻得认真,看得仔细,韩旭心下直犯嘀咕,大大咧咧的说道:“这有啥好看的,老子就没指望有多少人能接受老子的邀请,能有个回礼就不错了,这也是最实惠的。这次怎么着也算是老子赚大发了。”

“糊涂。”吴师道合上折子,没好气的说道:“刚刚我算了下,婉拒你送礼的包括枢密使殷崇义,吏部尚书严续……这帮人约占三成;而收了你礼物,并且有回礼,但没接受你邀请的,这部分人什么都有,约占六成多;实际上接受你邀请的,连一层都不到;至于那些收了你礼物,啥反应都没有,也就几个人无赖,可以不用算在内……你想想,你现在在南唐到底是个什么处境?”

此言一出,韩旭大骇。

以吴师道的说法,他在这南唐之内,根本就没有几个能拉拢的官员啊!娘的,看样子在南唐和自己作对的官员有不少,而更多的是那些墙头草只送礼不接受邀请的家伙。

“你再看看,所有婉拒的官员,是枢密使,以及六部各大官员等,而这些才是真正的高官,能左右朝堂政局的家伙。至于其他的也就不用我说了吧。”吴师道再次提醒道。

吴师道精于这时代的人情世故,官场风向。秦雨山让其来帮自己,果然有道理。有吴师道在,对于自己这个官场菜鸟,大有裨益。

想到此,韩旭赶紧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吴师道见韩旭面色凝重,也怕太大的打击他的自信心。想了想,呵呵一笑道:“也别想多了,事在人为。以南唐的情形来看,只要李景不发话,他们也不敢拿你怎么样,你的背后站着的就是大宋朝廷。走一步看十步,足够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韩旭想了想也就是这么个道理,自己怕谁啊,不就是多些挡路的家伙嘛,早晚都得给老子跪下唱“征服”。

“你这些钱财怎么办?”吴师道笑问道。

“当然是回去时带走,难道还扔在这里不成,这么多一时半会也花不玩呐!”

吴师道再次摇了摇头:“运回去?一次运回去?运到扬州,还是运到汴京城?”

韩旭一怕脑袋,恍然大悟,若是这么运回京城,赵匡胤还不得找他的麻烦。先前抄李重进的老窝之时,就被赵匡胤好好的教训了一番。于是,小心翼翼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运回扬州?”

“不错,不能运回京城,只能运到扬州,那里是你的地盘。”说到“地盘”两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