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多少年(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衙役小厮已将一干人都进了书房一事告之了王主事官。
王经训快马加鞭赶到蓼山县,立刻英明神武地冲进县衙,随手抓起一个门房询问,得知方才有人举着皇上赐的令牌进了县衙,此时正和顾知县在书房。王经训来时,大娄尚书已有暗示睿王殿下与此事有干系,于是王大人英明地断定大鱼在书房中,遂将书房团团围住,上前喊话。上句喊完,停顿片刻,继续喊道:“半炷香后本官便命人进去搜,逃脱无门,还是速速出来。”
恒商冷笑,“王经训好大的胆子,他此时该知道本王在房中,程适还未审过,已将本王定成逆贼了。”
司徒暮归轻笑道:“人皆有糊涂处,不过个人的糊涂不同。其实殿下当听臣的劝告,只让蓼山的探子来报信。可惜殿下话未听完就匆匆赶过来。殿下是,这两位是,皇上也是。带得臣也想糊涂一回。”抬头向梁上,“借两位的兵器一用。”梁上的两人面面相觑,扔了一把匕首下来。恒商程适和顾况都大惊,恒商道:“慕远你。。。。。。”程适道:“司徒大人,原来你也会两下子,难道你想带兄弟们杀出去?”
司徒暮归接住匕首,“事已至此,只能无奈中寻个不得已。”转眼向顾况:“顾知县,你将这位程兄看住了,在房中万万不要出去,待没有动静后快些和房梁上两位离去。事关大局,切记。”
顾况第一次见这位司徒大人冷起面孔说话,竟有一股高高在上凛然之气直压过来,不由得恭恭敬敬点头道:“好。”
司徒暮归拔出匕首,架上恒商的颈边,没奈何地笑了笑,“殿下,暂时得罪片刻。”
王经训在院中等了片刻,又喊道:“时辰到了,再不出来本官即刻下令。。。。。。”
书房中传出一声,“且慢。”声音不大,院外的人却都听得清楚明白。
王经训明知房中的人可能是睿王,仍然一口一个逆贼,其实心中颇有些忐忑,听见这声且慢,忍不住瑟缩了一下,只见书房门慢慢打开一条缝。王经训手中渗出冷汗点点,忽然倒抽冷气,撑起了眼。
睿王殿下的脖子上架着一把匕首,缓步出门。而那位敢把匕首架上王爷蛟颈的狂徒,依稀仿佛,十分像是皇上心爱的司徒大人。
睿王殿下,众人都认得。司徒暮归大人,众人更都认得。所以王大人和刑部的众人都成了木鸡,一动不敢动。不晓得这两位在唱哪一出。
王经训只知道睿王在蓼山县,并不晓得司徒大人也在蓼山县。王大人装做不知情对睿王殿下喊了半天逆贼,此时眼前却金星乱冒。司徒大人的刀怎么会架上睿王殿下的脖子,他又应该说什么好。
场面很吓人,王大人很恐惧。
毕竟出身刑部,王大人抖起仅剩的肝胆,很明智地大声道:“大胆司徒暮归,你挟持睿王千岁,意欲何为!?”司徒大人握着匕首,很沧桑地道:“刑部的精明出在下意料之外,吕先的胆子也出在下意料之外。我以睿王为质,吕先仍不肯交兵与我,居然还是秘密通报了朝廷。可叹我谋划多时,竟败在这两个意料之外上。”
王大人骑在马上,阴云密布,寒风刺骨。
人人都明白,司徒大人这是演戏替睿王现象脱罪。偏偏司徒大人将戏做到十足,一番话说得天衣无缝,顺路连吕将军的罪都洗个干净。王大人十分想立刻驾起云头飞回刑部,抱住娄尚书的袍子下摆说下官不干了。
司徒暮归缓声道:“王大人,事已至此,在下只想要条退路。你若想保殿下平安,就让开一条路,放在下出县衙。”
王经训实在不晓得该答什么,皇上的密禁卫早已经在大家都能看见的某条屋脊上站着。但是司徒大人当他自己没看见,你能拿他怎么着。
赵谨飞镖出手的时候,手也有些抖,但是他身为皇上的密禁卫长,身上自然要有几样极致的功夫罩着。飞镖破空而出,精准无比地扎进司徒暮归执匕首的手腕,匕首顺理成章地掉落,司徒暮归顺理成章地被拿下。
数日之后,押送回京城。
密禁卫早王经训一日回到京城,赵禁卫长将当时情形向恒爰秘密仔细陈诉,声泪俱下,十分动情。另呈了一本万字的奏折。
龙颜大怒。
恒爰掼下奏折,脸色铁青:“一向唯恐天下不乱,到这个时候也强出头瞎掺和!都什么份上了,居然开唱顶缸替罪的忠臣戏!”
赵谨伏在御案下,不敢抬头,听得圣上一拳砸在案上,龙齿咯咯作响,颤声冷笑道,“他对睿王倒忠心,司徒暮归也有不要命也要护着的人!好啊,他想唱忠臣戏,朕就让他唱到底!”
小牢房门向北窗向南,司徒暮归住在里面。
皇上下了口谕,口谕如是说:“司徒暮归自供涉嫌谋逆,暂打入天牢收押,待朕亲审。任何人等不得探视。”
但御审一事,过了三、四日,也未得进行。朝堂上早乱做一团。恒爰实在无法顾及他事。
早在正月十五,司徒暮归尚未押回京城时,朝中就已如遍生白蚁的梁柱,几欲坍塌。
大娄尚书大展手段,京城人尽皆知,朝中的众臣心如明镜,哪个看不出这是太后与娘家娄氏借题发挥,欲将睿王与吕程两家三根眼中钉拔除。一方是外戚,一方是王爷与重臣,两虎争斗不知谁死谁伤。元宵那日,百官进宫朝拜,恭贺上元。吕太傅和程太师俯身丹墀,称病向恒爰请旨归乡。
恒爰道:“太师与太傅匡除乱党,扶持社稷,功绩赫赫。身正壮年,何自言老矣?无两公,朕如少一臂。此话尚不是提起的时候。”
太傅与太师待要再请时,娄尚书越列而出,道:“太傅太师称病退隐,下官却一向未闻得两位大人有什么痼疾。莫非是素有积郁在胸,隐忍待发时却因故不能发,遂成急症,须归乡避之?”
吕太傅没说什么,程太师却是个忍不得窝囊气的,这几日娄予省在京城穷搅和,刨着理由欲治他和吕谦的罪,太师胸腔中激愤正炙,哂然笑道:“娄尚书凤门虎子,见识灼灼。不瞒娄大人说,老夫的病还真的是新发的病症。病因说出来都是笑话。老夫的府上窜进来一只黄鼠狼,想在老夫家里寻只鸡吃,竟遍寻不着,于是日日在房顶上下神请仙,跳跳唱唱。房梁上的灰被它蹦下来不少,迷了几个人的眼,污了几个人的衣裳。老夫本欲一棍子将它打死,又听闻人说,黄鼠狼是天上王母娘娘的亲戚,乃仙眷神兽,打不得。打不得,黄仙舅看上了太师府,四处乱钻挖窟窿,怎生好呢?只好老头子拖家带口搬回老家去,把太师府腾出来请黄鼠狼仙舅住。”
娄予省脸上青一时紫一时,恒爰哈哈笑道:“有趣,太师家的这场祸害闹得有趣。朕身为人君,却不知道能不能治得了这条黄鼠狼仙舅。太师这样一说,朕也有些头疼。这样吧,太师先在府中住几日,真闹得不行了,朕出银子,再给太师建座太师府如何?”
程太师叩头道:“皇上圣恩浩荡,这样说,倒像老臣在向皇上讨房子住了,老臣遵旨。”
恒爰含笑道:“太师请平身,不过太师和太傅一起称病请辞,难道太傅家也住着一条黄仙舅?”吕太傅躬身道:“回陛下,臣家中的和太傅家中的是同一条。”
恒爰道:“这奇了,太师和太傅两府离得甚远。一条黄鼠狼怎能晚上既在太师家下神又在太傅房顶上跳仙?来回奔波,岂不劳累哉?难道这条黄仙舅也曾行过江湖路,身负轻功?”吕太傅道:“这个老臣不得而知,许是轻功,亦许是神通。”
恒爰道:“甚是,那太傅也先回府暂住几日吧,且过了元宵再说。”
娄予省在百官面前被尽情嘲讽一顿,五脏渗血浑身乱抖。退朝后小娄尚书劝兄长道:“大哥此时收手尚且不晚,朝堂上皇上的圣意大哥也看见了。我们娄家虽有姑母撑着,到底天下还是皇上的,是恒氏的。睿王、太师、太傅都不是善主儿,搞不好扳不倒还要搭自己进去。何必呢?”
娄予省道:“你懂什么,正是因为近日朝堂上的一番,连皇上都把事情挑到了明面上,此事譬如离弦之箭,收不回来了。”
退朝后不久,近正午时,吕先大军已道京城外。
刑部派人到军前,道朝中有命,大军驻扎京城外十里处,不得进城。
吕先向传令的人道:“请教大人传的是朝中哪位的令,吕先奉圣上旨意到蓼山平定江湖纷扰,皇命未覆,不是皇上的圣旨,本将军恕不能接。烦请大人回去转告娄尚书,做了许多年的官,身掌刑部,居然分不清朝廷的法度。几曾何时,文官竟能干涉兵武。擅越职权,当判何罪。”
传令的主事汗流浃背,叩头连连,滚上马回城去了。
吕先率军到了城门前,兵部尚书曹征在一顶软轿前昂然而立,道:“本官奉太后懿旨,请抚远将军帐下众兵后退十里扎营待命,吕先解剑卸甲,进宫见驾。”
兵部虽总管兵务,但吕先官拜三品大将军,品阶比从三品的兵部尚书高了半阶,勒马落地,礼道:“本将皇命在身,不能耽搁,烦请曹大人让开道路。”
曹征道:“大胆,吕先你不接懿旨,便是藐视太后,当断何罪!”
吕先面如淡水,道:“本将皇命在身,只接皇上旨意,曹大人拦住去路,阻本将覆命,乃是对圣上不敬,又该何罪?”
与曹大人同来的众下属与吕先帐下的兵士们大气也不敢乱喘,曹大人和吕将军在城门外对峙,竟等于太后和皇上对峙。
太后大些还是皇上大些,听太后的还是听皇上的?
曹征被逼到死胡同里,额头渗出颗颗冷汗。吕先微微笑道:“这样吧,本将军命将士们先在此处等候,且先亲自去宫中覆命,曹大人可否一让?”
曹征且松了一口气,忙点头道:“好,将军请行。”让开道路,吕先径直入宫,御书房见了恒爰,叩拜陈述。
恒爰道:“母后欲借题发挥,朕此时也无可奈何,暂且委屈太师太傅与少卿。”
吕先道:“但看臣今日进城,娄予省尽力一搏之事已然可见。臣斗胆,冒昧说一句,外戚与权臣,乃历朝纷争祸源。皇上此时,恐怕钦断曲直已在其次,综观朝局,孰轻孰重,万岁心中可有定论?”
恒爰默然不语。
元宵晚上,银月高悬,圆如明镜。京城百姓竟无一人敢挂花灯,天一黑早早上床睡觉,灯都不敢点。早有风声传出来,那位刑部的大人要抓逆党,就以灯笼为凭据。谁挂灯笼算谁是反贼。
皇城外,京城内,只有太师府太傅府与抚远将军府花灯高悬。当日晚上,京城的老百姓们在自家被窝里听得密密整齐的脚步声疾疾,火把的光亮红了半条街,有呐喊打斗声。
第二日清晨,挂灯笼的三家府邸门前一片狼藉,太师太傅与太傅的儿子吕将军、太师的儿子秘书令都因谋逆罪进了刑部大狱。
正月十六开审,太后亲自到刑部听审。太师与太傅立于堂上,不跪不拜。娄尚书大怒,在谋逆上又加了一项罪:对太后不敬。
吕太傅笑道:“娄尚书的道理有趣,解说法理也有趣。老头子虽被你扣了个谋逆的帽子,却还没定罪,万岁未下旨罢我官职,请教太后,一个三品尚书,在两公面前如此无状,又算什么罪?”
太后昧着良心栽赃,底气总有不足,噎着不说什么,这一天未审出结果。
再两日审时,依旧未果。
又过一日,密禁卫带回了司徒暮归认罪的奏折,司徒暮归被押回朝中。
恒爰拿着此折去见太后,道:“母后,既然罪魁已认罪,母后近日颇多操劳,正该歇歇了。事不关太师太傅两家,请出天牢后朕下旨安抚,了结此案罢了。”
太后栽赃了这些日,虽是为了娄氏利益,也有些许是因为恒爰在朝堂上维护吕程两家,削了娄氏面子。
如今有个台阶下,却也心动。于是秘密捎话给大娄尚书,让他办了司徒暮归,结案。
娄予省却不松口,“司徒暮归认罪,正说明司徒氏牵扯此案,方便将司徒氏一遭办了,如果依皇上的意思,却中了司徒暮归的开脱之计。皇上已下旨不得擅动司徒暮归,放了其余人后,皇上一定想法保司徒暮归脱罪,到时候我们一番作为岂不尽落空?如今与吕程两家已势成水火,今日不将他置于死地,他日便亡我娄氏。”
太后其实不是个很有主见的妇人,被此一说,又有些犹豫。
娄予省道:“朝中争斗譬如两军对阵,鸣鼓交锋后,再不能说仁慈二字。”
于是司徒暮归关着,吕太傅关着,程太师关着,吕先与程文旺也关着。
朝中人心惶惶,中庸者索性称病不朝,冷眼做壁上观。皇上虽之前明显向着太师太傅党,但显然没斗过太后,眼睁睁看着抓人无甚作为,于是娄氏门下驱者众众。亦有直谏硬臣替两公鸣冤,大多被娄氏算做谋反同党,抓进天牢。
娄尚书喜欢抓人,还喜欢一抓抓上全家,刑部天牢人数暴增,几欲满员。只得将之前抓的一些他案要犯提前砍了一批,腾出地方。
司徒暮归进天牢后第二日,睿王恒商回京,直闯内宫。娄尚书亲自在皇城外拦截,赵谨请出恒爰的密旨,侍卫人等不敢挡路。娄尚书还要堵在门口,恒商冷笑道:“此是我恒家天下,你这奴才是何人,敢在皇门前拦本王!?”扬起马鞭重重甩下,娄予省脸边肩头顿时被抽出一条血痕。众侍卫忙拉着娄尚书后退。恒商催马入皇门,在马上眼角余光向下一瞄,“尔当庆幸,本王今日未带佩剑,不然你这奴才的狗头早落地了。可惜污了本王一条鞭子。”抛下马鞭在地,赵谨奉上新鞭,恒商驱马进皇城,内门外下马,迳自到御书房见驾。
恒爰看见恒商,惊喜且惊怒,向赵谨道:“朕命你们护卫睿王到龙安寺,大局未定前不可回宫,此是为何?”
恒商跪在御桌前道:“皇兄莫责怪赵禁卫,是臣弟执意回京进皇城。”恒爰弯腰扶他,恒商跪在地上,握住恒爰手臂,“臣弟请问皇兄,皇兄打算办了太后与娄尚书,还是杀了臣弟、太师、太傅、少师、文旺与慕远?”
恒爰不语。
恒商苦笑道:“太后是皇上生母,孝道为先,皇上如何下手。太后生出此事,其实还是怕臣弟会夺取皇兄的皇位。若要朝廷太平,请皇兄只赐死臣弟让太后安心,莫让其他人再受冤屈。”
恒爰扶起恒商,涩然笑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恒氏血脉,当如今只剩下你和朕。朕若无后,江山社稷定要由你来担。你若没了,朕一个人在世上,又有何趣味。”凝视恒商片刻,终于趁此情境,圆了多年的念想,伸手将恒商紧紧抱住,“你要记住,即使没了朕,也不能没了你。朕定会平下此案,你放心。”
再一日后,恒爰终于降下口谕,将司徒暮归提到思澜阁御审。
二月初二,圣旨下,中书侍郎司徒暮归意图谋逆,挟持睿王,罪无可赦。念司徒氏辅佐太祖开国,数代忠良,免其极刑,流配东渊。
太师太傅,程吕两家的其余人等,以及被大娄尚书攀附投入牢中的官员,却并没有得到赦令。
程文旺问吕太傅道:“慕远以己身顶罪,皇上定了他的罪,为什么依然关我们在此处,小侄很不明白。”
程太师很不高兴,“小畜生长大了心向外,不来请教他的亲老子,反倒去问那吕老儿。”
吕太傅望着牢房角落里琳琅张罗的蜘蛛网道:“没什么可不明白的。皇上年岁日盛,司徒氏和娄氏两大外戚,我与你老子两大权臣,譬如四条桌子的腿,桌子面再怎么着,也比桌腿撑出的尺寸大不出多少。倘若一条腿断了,桌子放不得物事,两条腿三条腿断了,桌子不成形状。如果只是一块没有腿的木板,放在地上,那么这块木板想多大,就可以多大。”
程文旺默不做声。
程太师皱着眉头道:“喂,吕老儿,你在天牢里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不怕立刻被拖出去斩了?”
吕太傅道:“我都进这里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一个虚名不能白白地顶着,总要有点东西对得住它吧。”
程太师摇一摇脑袋道:“你这句话我听着倒顺耳,说得好!可惜司徒家那小儿,那孩子神神叨叨花天胡地的,老夫一向看他很不顺眼,没想到竟肯出头顶罪,真是个好孩子,可惜可惜。皇上顾忌司徒氏手中的几万兵权,放了他一条生路,只怕太后那个婆娘又犯傻,非杀他不可。”
吕太傅用袖子捂住嘴,重重咳了一声。程太师睁圆眼道:“怎么了,不是你说的,要有点东西对得住这个虚名,老夫今天就豁出去了!太后这个婆娘唉!人中间最难缠的是女人,女人中最难搞的是寡妇。尤其是这种年纪轻轻就死了老公做上小寡妇的老寡妇。啊,太后也不算老,比文旺他娘小了不少呢,嗯,算是半老寡妇。”吕太傅和程文旺齐声大咳,吕先在墙角里也清了清嗓子。
程太师便沉默了半响,忽然道:“司徒家那慕远,真能保住命么?”
天牢中寂寂,吕先望着破草席沉吟,这几天众人都受了些刑,吕先的手臂上斑驳是纵横的血痂,吕先新近时常有意无意握着一个破桶把儿,试一试伤了筋骨有没有恢复力气。他再握紧那截木头的时候,吕太傅开口道:“先儿你莫要指望十五殿下去救那司徒家的小儿,十五殿下此时,什么也做不得。”
恒商被恒爰一道旨意拘禁在睿王府。
看守睿王府的人,武功都在恒商之上,恒商欲强行出府数次,都被拦了下来。
朝中还有寥寥几个未被大娄尚书送进天牢的官员,齐齐聚在殿前,长跪于地,一言不发。
大娄尚书又向太后道:“皇上将司徒暮归定为谋逆,却只将他流放到东渊去,其实还是想替吕程两家脱罪,若不想让此事成真,就要趁早。”
太后已经听了大娄尚书无数次,但此次却有些踌躇了。有些内情,大娄尚书不知道,太后却不能不忧虑。原本司徒家的人就算砍断了根,太后的眼也不会眨一下,但是此时太后却在想,如果司徒暮归真的死了,皇上会怎么样。
太后从初二晚上思索到初三天明,她吃了早饭后,去见恒爰。
向干清宫去的路上,有传报说,司徒夫人硬闯进宫,求见太后。太后想了一想,命人将司徒夫人带到万寿宫去。
司徒氏当年随太祖皇帝打天下,江山初定后,太祖曾赐司徒氏的女眷一块令牌,紧要时可凭此牌直入内宫。司徒夫人就是凭藉此牌,进了内宫。
司徒夫人到了太后面前,痛哭道:“太后与奴婢皆为人母,己子欣欣,何噬他人子?太后其实知道,我儿本没有罪,司徒氏愿从此到深山老林去做一门庶民,求太后饶了小儿的性命!”
太后心中的一点踌躇被这一哭哭得荡然无存,端正地坐着道:“你儿的罪分明是他自己认的,并没有人逼他,皇上念及司徒氏的功劳,已经饶了他性命,你又在此处哭得是为何?难道竟是要诬陷哀家害了你儿子?司徒暮归谋逆,你们司徒全家怎可能脱得了关系,不去家中待罪,还来宫中哭闹,有没有把皇上和哀家放在眼里?”喊来左右,将司徒夫人拖了出去。迳自去干清宫。
恒爰正在干清宫的回廊上,遥遥看远处的殿阁上挑的檐角。
昨天的这个时候,一副重枷,几个兵士,引着那人出了皇城门,从今后皇城内再也看不见了。
太监传报,太后到了,恒爰回过身来。
太后进了正殿内坐下,先道:“哀家昨日问过御医,杜妃的产期在八月里,八月乃丰兆之月,吉利得很。”
恒爰道:“母后今日来,不是来和朕说杜妃的吧。”站在桌前,注视着太后的双眼,“母后,事情已经如此,便就此止住吧。”
太后方才被司徒夫人哭出的火气,隐隐被勾了起来,“怎么,皇上的意思,难道哀家竟有什么做得不妥当的么?哀家做了这许多,无非是为了皇上的社稷太平。难道哀家这个做娘的,还对自己的儿子起什么坏心么!皇上将一个定了谋逆罪的人只判了个流放,又把祖宗定来的法度放在何处?”
恒爰苦笑了一声,道:“朕,知道了。”
第二十二章
    恒爰走到永德殿前,默谏的诸官依然跪在殿前,密而且齐的有序跪排着,从绛红到浅蓝。
晴日闲望,极目南山;南山郁郁,葱葱芥兰。
司徒暮归曾在喝酒的时候念过这么几句,句与句十分不搭,尤其是那句葱葱芥兰。司徒暮归当时答道:“皇上命臣念行酒令,本想要念两句诗以示臣的风雅,念到第三句的时候忽然想到众位官僚上朝时,排列的整整齐齐像一畦畦的芥兰菜,第四句便由不得地出来了。”
很长一段时间,恒爰上朝的时候,看见御阶下整齐伏地的百官,总想到一块块的芥兰菜地。
恒爰站在菜地前,道:“众卿在此跪着,却不说你们有什么待谏之事,默不言语,难道要朕来猜?”
为首的几位红色官服的官员叩头道:“臣等此时,却也等于无话可说。”这几人都是司徒氏的门生。
恒爰负起手,笑道:“难道你们也觉得朕对司徒暮归判得轻了,所以都不做声来这里责备朕么?”众官急忙抬头,恒爰却已向内宫处去,只飘下了一句话,“既然你们都觉得轻了,朕就顺了你们的意,赐他死罪吧。”
二月初三午时,跪谏的众臣中为首的大学士高呼苍天无眼君王无道,一头撞在台阶上血流满地,其余谏臣脱官帽官服于地,四散离去。
三月初四晚入更时,恒商的护卫挖了条地道钻进了睿王府,护恒商潜出王府。护卫道,傍晚时皇上已经下了圣旨,司徒暮归谋逆之罪罪无可恕,念司徒氏一门忠义,准留全尸,恩赐鸩药。
恒商心中一片冰凉,恒爰那天信誓旦旦向他保证定会平定下此事,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