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5位商业领袖-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杂志惊叹:玫琳凯·艾施所解放的妇女,比美国女权运动领袖格劳瑞娅·史戴能解放的还要多。玫琳凯则不太喜欢这种说法,她认为经济解放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就是说妇女解放只能靠她们自己,她自己只是充当了一下催化剂而已。
让世界充满爱
玫琳凯和每个善良的女人一样,充满爱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的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一定有颗热忱的心。”玫琳凯对社会公益事业也秉承着这种连爱默生本人都无法想像的热忱。1980年玫琳凯亲眼目睹心爱的丈夫由于癌症而去世,悲痛之余,立志后半生致力于和癌症作斗争。
在连续资助癌症研究基金会20多年后,玫琳凯·艾施于1996年建立了自己的基金会:玫琳凯·艾施慈善基金会。这个非赢利的基金会着重从事对威胁女性健康的癌症,如卵巢癌、乳腺癌和子宫癌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的资助工作。
1993年,玫琳凯又在达拉斯的圣保罗医疗中心建立了“玫琳凯·艾施癌症研究所”,1997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捐款累计100万美元给知名的癌症研究专家,专门针对妇女易患的癌症进行诊断、预测、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到2001年为止,玫琳凯已向癌症研究事业捐款超过500万美元。
玫琳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忱还体现在对人类整体环境的关注上。1989年玫琳凯首开拒绝动物试验的先例,并发起环保活动倡导保护环境。2000年,玫琳凯又为保护妇女权益,反对暴力开展了慈善捐助活动。
也许只有从她毕生所得到的荣誉来看,才能真正地走近她的内心吧:杰出美国公民奖; “全国直销协会名誉奖”的第一个获得者;被美国直销教育基金组织授予“荣誉循环奖”、“活神话奖”。
玫琳凯·艾施是当今世界为数极少的对世界商业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的女企业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商业女性。她不仅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商业王国,而且开创了妇女发展自己个人事业的新天地,其成就能与任何一位妇女解放运动领袖相媲美。
企业家玫琳凯·艾施生活和工作都坚持着一个黄金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遵循这一座右铭,她建立了一个有着超过15亿的平均年销量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化妆品直销体系。在这个由男人主宰的时代,她建立了睿智的薪酬体系,给在她旗下销售产品的女性们提供了人生舞台。从此,全世界数百万的女性因为艾施的职业道德和远见得以变得强大。公司的任务就是使妇女们生活富裕,它还支持着全世界成百个慈善工程。
第一部分第7节 我们在创造历史
电子商务教父
杰夫·贝索斯,亚马逊网上书店amazon.com的创始人和 CEO。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在2000年1月3日的特刊,遴选贝索斯作为“年度风云人物”(Person of the Year)的代表,将近18页的全版版面,极力赞扬贝索斯的丰功伟业。
他在创建电子商务帝国的同时,也创造了“电子商务”(E-Business)这个词;他不仅创造财富,还创造了历史,世界从此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亚马逊书店从一个小小的网站做起,在短短4年时间里,最高市值达300亿美元,远远超出美国两个最大的、拥有百年历史和1000多家连锁店的书店(Barnes & Noble、Borders)的市值总和!
它为顾客提供了4700万件包括图书、CD、DVD、游戏软件等在内的货品;超过8000万来自160多个国家的人们从亚马逊上购买过东西,这个数字还在每天不停地增长。
亚马逊占据了90%的网上购书市场,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打败了CD NOW网站;收购了英国的Bookpases和德国的Telebook两家书店,迫使德国最大的传媒集团Bertelsman购下全美排名第2的书店Barnes& Noble的股份,希望借此能与之抗衡。
亚马逊公司还创造了股市的奇迹,1998年 11月 30日美国股市暴跌之后,亚马逊股票仍以每股209美元成交,这是其1997年5月分割股份后上市价每股9美元的23倍。
到1999年4月下旬,曾一度下跌的Amazon股票又恢复到200美元,而公司的市值上升到200亿美元。
《时代》杂志总编辑沃尔特·艾萨克森说:“贝索斯不仅改变了我们做事情的方式,而且还为开拓未来铺平了道路。”
神话的诞生
1986年
贝索斯凭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系双重学士学位和聪慧的头脑,顺利地在华尔街找到了一份体面而高薪的工作。
1994年
不安分的贝索斯开始酝酿另一条人生之路。他开始探索尚未成熟的网络使用情形,他惊讶地发现:网络使用人数在以每年2300%的速度暴增。这是一项重要预见,既然有这样的一种趋势,该如何在这样的网络空间创造无穷的商机呢?这就是贝索斯思考的焦点。他想到了书籍,于是一切明朗起来。
1995年7月
贝索斯成立了以南美洲那条宽广无际的河流命名的“亚马逊公司”(Amazon Inc.)。
在公司起步阶段,贝索斯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建设网站和设立数据库。
1996年7月
亚马逊正式打开了它的“虚拟商务大门”,为顾客提供一种友好、交互的购买方式和最广泛的选择。
1997年
亚马逊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在美国上市,其股票走势就显出了其巨大潜力,上市日收盘的时候,亚马逊股票已经进行了三次拆股,每股价格飙升到94美元。
1998年
亚马逊的市场资本的价值已经高达17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有113年历史的老牌零售公司西尔斯的158亿美元,摇身变成全球最大的“虚拟超市”,几乎挤进了所有阵地并取得了像微软一样的“垄断地位”。
1999年3月
亚马逊又进军网上拍卖领域。同时进入了家用电器的网上销售市场和玩具市场,提供手持游戏机、数码照相机及便携式CD唱机等。
亚马逊帝国
贝索斯凭借 “顾客价值”,寻找到了网络空间的商机,而这也是亚马逊成功的核心理念。贝索斯说:“每天醒来害怕的不是竞争,而是顾客。”
“以客为尊”、“以人为本”是贝索斯所创建的亚马逊网站的最大特色与最高宗旨。亚马逊书店的网络销售是属于“无店铺营销”,因此贝索斯知道在没有面对面的亲切笑容下,就必须以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征服消费者。所以,贝索斯设计了种种贴心的人性化服务功能,比如:
1. “网络不打烊”与“上架寿命长”。
2. 提供选取的方便。
3. 创造“互动功能”。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有效率的搜索引擎、网络购物车服务、贴心的礼品包装、多样化的商品选择与简便的购物流程,确实都是以“使用者友善”(user friendly)的立场考虑,进而创造了最高的服务价值。
亚马逊网站还会根据商品的不同属性,给予顾客相关的商品信息与消费情报。比如一本书,除了价钱与折扣之外,还给予不同等级的推荐,从一颗星到五颗星,还让顾客留下自己的意见或心得,作为其他消费者的参考“书评”,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网络连接更加密切。顾客如果购买了其中一本书,还可以得到购买同类书籍的推荐作者或书单,无形中开拓了顾客的阅读视野,连带地刺激顾客消费,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在亚马逊购物的程序也相当简便,顾客在网络下单后,会先收到确认的订单,里面包含运送的方式、运费、到达日期、数量与价格,然后将顾客订单资料传回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通过特殊的书橱设备(closet facility)以红灯显示顾客订购的书籍位置,交给负责的员工从架上取货,然后放到自动配送带上,转送到一处斜槽,经由计算机扫描分类与人工包装后,将货物送到顾客手中,完成交易。
竞争力的来源
亚马逊网站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在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商界成长,其强大的竞争力是什么?也许从贝索斯的经营理念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贝索斯将亚马逊书店定位为信息技术产业,而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业。他说:“网络商业是极其重要的,对许多垂直性产业(如书籍销售)的影响更是很快就会到来。网站的确可以在许多产业领域增加商业价值,而前提是科技手段必须跟上去。”所以,技术设备的升级是亚马逊公司的运营重心之一,也是目前公司尚未实现大规模赢利的主要原因。
传统书店主要的员工是门市部店员,但是在贝索斯的公司里,最多的却是软件工程师。贝索斯非常自豪于公司的软件,并且亚马逊的软件工程师们对技术软件还在不断地开发创新,使同行的竞争者很难望其项背,所以亚马逊书店的服务手段始终紧跟时代潮流,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特点,那就是求新。
此外,亚马逊使用的是64位500MB内存的Alpha服务器,因此功能极为便利与快速,搜索的速度极快。顾客除了搜索选项之外,还可以同时浏览23种不同的主题,这样就节省了上网的时间,提高搜寻的速度。顾客哪怕是一名小学生,也很容易利用网上的软件选购到理想的商品。
顾客挑选好商品后还能快捷地收到,送货快是亚马逊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亚马逊书店对于订货到达的时间有一个恒等式:
找到订货商品+装运时间=所需的送货时间
这样,从搜索和送货两个方面都突出了一个特点——快速。
除了“求新”和“快速”外,亚马逊的竞争力还来自它所能给顾客带来的真正的“实惠”。亚马逊公司曾经自称是举世最大的折扣业者,几乎所有的书目均可以获得折扣优惠。由于少了中间商所抽取的利润,促使亚马逊销售的书籍或其他商品有着较宽裕的让利空间。
贝索斯说:“网络将使固定售价的做法寿终正寝,因此拒绝提供折扣优惠是一项极大的错误。大部分网络企业失败的原因,都在于错估了折扣的作用。”
亚马逊书店目前有超过40万种以上的商品,包括书籍、音乐以及唱片和光盘,可以比传统书店获得高达40%的优惠。新闻媒体问贝索斯:“一家公司如何在网络上占有最大的市场?”贝索斯的回答是:“在网络上,商品的‘价格’是一个比现实生活中更敏感的因素,而对公司来说是一种引起顾客注意的魅力,因而它必须要有竞争力。”
另外,“顾客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物品低廉的价格,顾客在购买时还要考虑的是时间成本和便捷性。如果需要花太长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的优惠商品,对顾客来说,它已经不再“便宜”。亚马逊开发了“一点通”的功能服务,让顾客(尤其是回头客)实现网上购物的简单化,这样来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
在亚马逊网站上,顾客选中一本书,窗口会主动列出同类书供你参考;任何人只要在亚马逊网络书店买过一次商品,亚马逊就会记住购物者的相关资料,下回再购买时,只要用鼠标点一下欲购商品,网络系统就会帮你完成之后的手续,其中包括消费者的收件资料,甚至刷卡付费也可由网络系统代劳,顾客只需点一下“确认”按钮。
第一部分第8节 求新、快速、实惠、简便
“求新、快速、实惠、简便”,这四个词概括了亚马逊公司的经营宗旨,也是亚马逊竞争优势的来源。
当然,亚马逊的经营优势还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就是保持极低的库存量。通常,亚马逊公司只维持库存200种最受欢迎的畅销书籍,一般并不事先进货,而是等顾客选定后才进货。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成功企业的人才观一定是值得借鉴的。
亚马逊公司的人才组合是真正的“不拘一格”。从微软公司的逃兵到自由派艺术家,从原来在牛津大学苦读诗文的学者到摇滚音乐家,都在亚马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至今,亚马逊还为公司拥有一名职业滑冰选手和两名赛车选手而感到骄傲。甚至在亚马逊公司内部开会,院子里也有一大群各种各样的狗在“开会”,因为贝索斯允许员工带着宠物来上班,他自己也是个宠物爱好者。
无论什么背景的人,都能成为亚马逊中的一员,惟一的共同之处,就是相信自己“正在创造历史”。亚马逊招聘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能贡献创意和对公司有信仰。而其他的关于穿着、爱好等等问题,都已不再重要。
贝索斯是非常看重创意人才的,他认为,亚马逊能够向传统挑战,靠的就是创意。贝索斯手下的这些员工,看起来是多么“混杂”的一群人,但就是他们,才是公司创意的源泉。
除了创意,亚马逊对人才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不是亚马逊的信仰者,亚马逊不收。
这点从亚马逊网站上的一则求才广告的内容可以看出来:
“身为新兴市场的先驱者,我们正在建立一个重要、优秀且永存的公司,以之创造历史。我们不仅提供产品和信息来启发、教育及娱乐消费者,我们也提供极佳的工作环境,里面充满有才干、聪明又自动自发的员工。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共同在这个万变的产业环境中建立起一个永恒的企业,请与我们联系。”
亚马逊征求人才时一再强调的就是“我们在创造历史”、“建立一个永恒的企业”,以这样的话语来吸引企业,也以这样的话语来要求人才。
一位曾在亚马逊公司第一线客户服务部门任职、后来离开亚马逊的员工说:“任何对公司的发展目标、未来表示怀疑的言论和表情,都是一种未曾明言却确实存在的禁忌。”有一回他对自己的上司谈到亚马逊不断在图书、CD等产品之外加进诸如内衣、除臭剂之类的新的销售产品,可能会减弱亚马逊的品牌魅力与竞争实力。上司注视着他说:“我能断定你不是一个信仰者。”于是他被炒了鱿鱼。
要成为亚马逊的员工,必须要深深地相信亚马逊的一举一动都是正确的。贝索斯认为,这对于建立员工的忠诚度,对于形成一个积极、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都很有必要。员工们应真心相信亚马逊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这样才能对亚马逊的发展充满信心,才能在公司处境困难的时候不动摇。而且既然公司的总决策已经制定,员工们就应该遵照执行,全心全意去维护这个决策。
最神奇地是,亚马逊员工的收入比市场标准水平还要低,甚至连短期奖金也没有,并且要自己掏腰包负担大部分医疗保险费。可是为什么优秀的人才们都心甘情愿地留在亚马逊呢?这个诱惑就是股票!1997年5月亚马逊股票上市,以每股9元的价格开盘,1998年底最高峰时突破300元!每个员工的认股权是公司对他们的一个美好承诺。只要公司一开始赢利,立即会创造出一大批富翁来。这就是亚马逊的“未来利润分享制”。
和其他公司的利润分享制不同的是,亚马逊的所有员工,包括仓库员工、公司职员以及最高主管、行政经理,全部纳入公司的该项计划。在亚马逊,人人能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自己的重要性。贝索斯一再宣称,公司是大家的,是每一个人的,直到这个信念连打扫卫生的老太婆也深深铭记在心。
用最低的价格外加一个承诺来留住员工,这可能是每一个企业老板的梦想,这个梦想被贝索斯实现了。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全新的行业,贝索斯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创新的人。
“神秘”的亚马逊
亚马逊河是神秘的,亚马逊流域有8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广阔的雨林里隐藏着无数人类至今还未揭开的奥秘。而如今的亚马逊公司正像亚马逊河和亚马逊雨林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
亚马逊公司的总部在美国西雅图。可是,如果你在西雅图打听亚马逊公司的地址,却没有人知道。就连经常通过亚马逊公司在网上购物的顾客,也不知道亚马逊公司总部地址。因为,亚马逊公司的网址里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却偏偏没有这个大名鼎鼎的公司的地址。
《纽约时报》的记者到亚马逊公司采访,公司是借西雅图一家酒店才凑合接待了记者。1999年4月,听说CBS哥伦比亚广播网要到亚马逊采访,西雅图的好事者又说俏皮话了:“这次亚马逊将到什么地方接待电视台记者呢?也许只好借竞争对手Barnes&Noble书店的会客室吧。”
亚马逊公司的总部至今还没有像样的办公室,公司分布在各种各样的仓库里经营。所以,想到亚马逊采访的记者一般都被婉言谢绝。
贝索斯本人则更加有趣。根据《时代》杂志的报导,贝索斯是一个“笑声十分特别”而且具有感染力的人,他本人狂热地相信亚马逊网络公司将会改变未来的消费模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如果问贝索斯最崇拜谁,他会说是托玛斯·艾迪逊(Thomas Edison)与沃特·迪斯尼(Walt Disney)。前者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创造者和令人讨厌的商人;后者是一个还不错的创造者和很伟大的商人。迪斯尼乐园曾经让贝索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迪斯尼的远见与影响力。
贝索斯内心清楚地知道,有一天他也要把所有最顶尖的人集合起来,建立这样的一个王国。但许多人觉得他不可能办到,因为他必须先说服银行借他四亿美金。然而,事实证明,他办到了。
这就是贝索斯,不可思议的“电子商务教父”。亚马逊公司的前进历程仍然在飞速地延伸,我们有理由相信,贝索斯的真正的黄金时代属于未来。
如果你近几年进行过网上在线购物的话,就一定访问过亚马逊网站。亚马逊网站是杰夫·贝索斯绞尽脑汁的产物,这个传奇般的构想产生于他的一次从纽约到西雅图的旅行中。当时他的关于因特网零售的商业计划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蓝图。亚马逊从卖书起家,现在已经在销售从防护帽到家用器皿等几乎所有用具。
在此过程中,贝索斯已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第一部分第9节 我还不知道哪个人能够长期准确地预测市场
指数投资之父
约翰·博格尔75岁,先锋集团的创始人、博格尔财经市场研究中心的总裁。他于1974年创建先锋集团,1997年以前一直担任主席,1999年之后担任董事会主席。
开风气之先的举动是他开创了指数共享基金index mutual fund的投资方式。他的所作所为使人们认识到并不熟悉股市行情的普通股民可以把钱交给懂行的人去替他办理。现在通过共享基金进行投资成了美国普通股民最为通行的炒股方式。
不加思索地赚钱
博格尔于1929年5月8日出生在新泽西岛的蒙特克莱尔(Montclair)。童年时候的他就表现出对金融的浓厚兴趣。1963年,还在大学读书的他,就和同伴进行股票交易,用以补贴学费。
1974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他,义无返顾地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先锋集团Vanguard。
先锋集团如今已经是世界上两大共享基金组织之一,总部设在宾西法尼亚州的麦尔温(Malvern)。先锋集团包括超过100个共享基金,基金总额达到6 000亿美元。集团中最大的先锋500指数基金是由博格尔于1975年建立的。它是第一个指数共享基金。
对于股票投资,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过高费用使它们的表现不如费用低的指数基金,因此,他在基金业很讨人厌。但是这丝毫不能动摇他的投资大师地位。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十分适合美国经济现状的,而且对整个市场的进步都大为有利。
他希望在管理人员表现和公司表现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而不是与公司股价的表现建立联系。
他认为管理人员往往关注股价的短期表现,而不是为企业的长期利益着想。这将使企业更多地采用基于表现的期权,只有当企业收入超过目标或企业实现了长期计划时,管理人员才能从这种期权中获利。
走近先锋
博格尔将先锋集团的最高宗旨定位于“股东利益至上”。 具体表现为:
1. 致力于提供一个和相同基金以及指数相比具有竞争力的投
资收益;
2. 对自己的信托责任严守忠诚义务,这种“顾客第一”的宗旨使先锋永远致力于做得更好,而不是仅仅追求规模;
3. 给投资者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尤其强调投资的风险和成
本;
4. 在与客户的关系中严守公平交易、正直和诚实的原则;
5. 避免过度的广告,尤其对于过去表现的描述,这对于未来的表现没有预测价值;
6. 在职员当中培育为客户提供最优服务的责任感。
先锋的投资哲学主要体现在谨慎、着眼于长期收益和清楚界定的目标3个方面。
无论金融市场怎么变化,先锋都声称将一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