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b)近代生活中宗教信仰和现实情况的一些重要的革新 都导源于·宗·教·改·革的原则。这种人生观的变革所产生的整体 倾向尽管较利于抒情诗和戏剧体诗而不利于正式的史诗,但 是在史诗领域里毕竟也开过一些半宗教半艺术的史诗的晚 花,主要的有密尔顿的《失乐园》和克洛普斯托克的《救世 主》。关于·密·尔·顿,他也是凭勤学古代而得来的文化教养和正 确典雅的语言而成为当时值得表扬的模范,但是在内容意蕴 的深度,独创性的创作魄力,特别是在史诗的客观态度这些

    ① 已见本章前注。这部传奇故事和上述一些歌颂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战 争的史诗都已表现出“西方中心”的思想。《露西阿德》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歌颂 殖民主义的史诗。

……………………………………………………………………………………………………………………………
0 0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方面,他都远不如但丁。从一方面看,《失乐园》所写的冲突 及其灾难性的结局是戏剧性的;从另一方面看,象上文已指 出过的,这部作品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诗的奔放和道德教训的 倾向,这就使题材远远脱离了原始史诗的形式。至于克洛普 斯托克,我前已指出他所写的题材与所反映的时代文化教养 之间也有类似在《失乐园》里所见到的分裂。此外,他还经 常地现出专致力于修词的倾向,想借此达到崇高风格,使读 者也能感到诗人自己对所写题材所感到的那种令人鼓舞的尊 严和神圣的品质。—— 就另一种意义来说,伏尔太的《亨利 歌》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类似的毛病。这部史诗至少是更加矫 揉造作的,因为象上文已说过的,这种题材对原始史诗是不 适合的。
   3c)如果我们要在最近时期寻找真正的史诗描述,那就只 能在正式史诗的范围以外去找。因为整个现代世界情况是受 散文似的秩序支配的,和我们对史诗所要求的必不可少的条 件完全背道而驰。至于各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所经历的变革 为时还太近,还作为眼前事实而牢记在心里,不能以史诗的 艺术形式去描述。因此史诗已脱离了近代各民族的巨大事迹, 而逃到乡村和小城市的家庭生活的窄狭范围里去找材料。于 是史诗变成了田园生活的史诗,特别在德国是如此,而这是 在温柔甜蜜的正式田园诗已经完全消失之后。这种田园生活 的史诗的最近的例子有浮斯的 《路易斯》, ① 特别是歌德的

① 浮斯(Voss)主要是古典文学作品翻译者,已见前注,他也写了一些诗, 其中写田园生活的 《路易斯》算是比较好的。

……………………………………………………………………………………………………………………………
第三章 诗
1 0 2

《赫尔曼和多罗蒂亚》。 ① 在歌德的这部诗里固然看到背景中 的一些现代世界大事,和诗中所写的家主及其家庭以及牧师 和药剂师的生活情况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由于对乡村小城市 的政治情况没有交代,所以我们觉得有一个不应有的裂缝,没 有起联系作用的媒介,正是由于没有这个中间环节,全诗就 显出一种特殊的性质。歌德以巨匠的手腕把法国大革命推到 远远的背景里去,同时却知道怎样很好地用它来扩大诗的视 野,只采用它中间一些凭单纯的人类关系就自然而然地要影 响到家庭和城市的生活情况的因素,把它们纳入到诗的情节 中去。但是主要点在于歌德在这部作品里善于描述从近代现 实生活中挑选出来的一些特点,画面,情况和人事纠纷,在 小城市家庭范围里复活了《奥德赛》和《旧约》里关于宗法 社会的描述中所表现的那种原始人类系的不朽的动人的魅 力。
   最后,关于现代民族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史诗领域有最 广阔天地的要算长短程度不同的各种小说。对于这些艺术品 种我们在这里不能叙述它们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史,就连描 绘粗线轮廓也不可能。

2.抒情诗

  序 论

诗的想像,作为诗创作的活动,不同于造形艺术的想像。

① 见第一卷244页注。

……………………………………………………………………………………………………………………………
2 0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造形艺术要按照事物的实在外表形状,把·事·物·本·身展现在我 们眼前;诗却只使人体会到对事物的·内·心·的观照和观感,尽 管它对实在外表形状也须加以艺术的处理。从诗创作这种一 般方式来看,在诗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这种精神活动的·主·体·性, 即使在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中也是如此,这是和造形艺术的 表现方式正相反的。史诗和造形艺术还较接近,无论它表现 给我们看的是对象的实体性和普遍性,还是按照雕刻一般绘 画刻划出来的生动的现象,观照和观感的主体 (诗人)在他 所创造的客观性的作品里就要消失掉,自己不露面,至少在 史诗达到高度完美时是如此。在外化 ① 中如果要完全抛开诗 人的主体性这个因素就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把整个客观 世界及其情况吸收到·主·体·本·身里来,让它深受到个人意识的 渗透;另一个是打开凝聚在心灵深处的情感,睁开耳目,把 原来还仅仅朦胧感到的东西提升到成为观照和观念的对象 (即成为可看可想的对象),然后借助于文字语言,把这样充 实明确起来的内心生活中最亲切的东西表现出来。这种传达 方式愈抛开史诗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表现主体的诗也就因 此愈不依存于史诗而获得独立的地位。这时心灵就从对象的 客观性相转回来沉浸到心灵本身里,观照它自己的意识,就 出现了要满足表现的要求,要表现的不是事物的实在面貌,而 是事物的实际情况对·主·体心情的影响,即内心的经历和对所 观照的内心活动的感想,这样就使内心生活的内容和活动成

① “外化”即 “对象化”或化为外在的对象,亦即表现。

……………………………………………………………………………………………………………………………
第三章 诗
3 0 2

为可以描述的对象。但是这种表达如果不只是单纯的主体凭 他的直接的情感和观感偶然随意说出的话,它就要有·诗·性·的 内心活动的语言,使这种观照和情感虽是诗人个人所特有的 而且作为他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却仍有普遍的意义,这 就是说,它们必须是真实的观感和情感,而且是由诗用恰当 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的。如果寻常的哀乐情绪经过寻常语 言掌握住,描绘和表现出来,都可以使心情舒畅起来,那么, 它们迸发于诗歌,当然更可以使心情舒畅了,因为用的已不 是日常语言了。此外,诗的表现还有一个更高的任务:那就 是诗不仅使心灵·从情感中解放出来,而且就·在情感本身·里获 得解放。情感的盲目驱遣在意识里形成混沌一团,幽暗无光, 心灵不可能自拔出来,达到对事物进行观照和表达。诗固然 可以把心灵从这种幽禁中解放出来,因为诗使心灵这个主体 又成为它自己的对象(以心观心),但是诗却不仅是从主体和 内容 (对象)的一团混沌中把内容拆开抛开,而且把内容转 化为一种清洗过的脱净一切偶然因素的对象,在这种对象中 获得解放的内心就回到它本身而处于自由独立,心满意足的 自觉状态。另一方面这种对象化也就应止于此,不再前进到 使主体的心意和情欲导致实践的活动和·行·动,即不使主体性 格表现于实际事迹。因为内心世界的最切近的现实毕竟是内 心生活本身,所以主体从本身中走出来的意思只是说心灵从 既不能自觉又不能自表现的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变成能认 识自己和表现自己的自觉状态。这就是抒情诗在范围和任务

……………………………………………………………………………………………………………………………
4 0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上既不同于史诗又不同于戏剧体诗的主要特征。 ①
关于进一步研究这个新领域的·划·分或构成部分,我们还 是按照研究史诗时所采取的程序。
·第·一,抒情诗的·一·般性质, ·其·次,抒情诗人,抒情诗艺术作品以及抒情诗的种类这 几方面的一些特殊定性 (特征),
·第·三,关于抒情诗的·历·史发展的一些看法。 在大体上我们只能谈得很简略,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 们必须留下足够的篇幅去讨论戏剧体诗;其次,我不得不完 全局限于一般性的讨论,因为抒情诗在特性和多样化方面,比 起史诗所涉及的细节更多,如果详细讨论,就必须用历史的 方法去处理,而这并不是我们在本书的任务。

a)抒情诗的一般性质

   史诗所要满足的要求是要倾听一个自生自发而成为完满 自足的整体,而与主体相对立的动作情节;抒情诗所要满足 的却是一种与此相反的要求,那就是要表现自己,要倾听自 己的“心声”。关于这种心声,要研究的有以下几点:

    ① 关于抒情诗的这段导言说明抒情诗的基本特点在于主体心灵观照外界 事物所引起的心灵本身的观感和情感,既不同于接近造形艺术的史诗持纯粹客观 态度描述对象的外在形状,也不同于戏剧体诗虽也依据人物的主体性格,却使主 体性格表现于实践性的动作,造成事迹。抒情诗所依据的是主体性原则。主体返 躬内视,察觉了原来混沌一团的朦胧的情感和观感,因而可以用诗的语言把它表 现出来。这样就使心灵从情感的压力下解放出来,感到舒畅,“处于自由独立,心 满意足的自觉状态”。(奇*书*网。整*理*提*供)

……………………………………………………………………………………………………………………………
第三章 诗
5 0 2

·第·一是·内·容,在这种内容里心灵感知心灵自己,把所感 知的形成观念;
·第·二是·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内容就表现成为抒情诗; ·第·三是抒情诗的·主·体(诗人)表现情感和思想的出发点, 即他所处的意识和文化教养的发展阶段。

(一)抒情的艺术作品的内容

   抒情诗的·内·容不能是一种扩展到和整个世界各方面都有 联系的客观动作情节的展现,而是个别主体及其涉及的特殊 的情境和对象,以及主体在面临这种内容时如何把所引起的 他这一主体方面的情感和判断,喜悦,惊羡和苦痛之类内心 活动认识清楚和表现出来的方式。由于抒情诗所倚为基础的 是向特殊分化的原则,它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涉 及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它和史诗却有本质的区别。史 诗把民族精神的整体及其各种实际现象都纳入同一部作品 中,抒情诗却只涉及这一整体的某一特殊方面,不能象史诗 那样包罗万象。所以只有通过全民族的抒情诗的全部作品,而 不是通过某一首抒情诗,才能把全民族的旨趣,观念和目的 都表现无遗。和史诗不同,从抒情诗中不能指出一部诗的圣 经。抒情诗却享有一个便利,正式史诗只能出现于原始时代, 而抒情诗却在民族发展的任何阶段中都可以出现。
   1.在这种向特殊分化的抒情诗领域里,人类的信仰,观 念和认识的最高深的·普·遍·性·的东西 (其中包括宗教,艺术甚 至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意蕴)却仍巍然挺立,只要这些因素 适合观念和观照的形式,就能引起感情。所以普遍性的观点,

……………………………………………………………………………………………………………………………
6 0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世界观中的实体性因素以及人生观中的深刻理解都是抒情诗 所不排斥的,我在上文讨论不完备的史诗时所提到的内容大 部分都很适合抒情诗。 ①
   2.·其·次,·特·殊·因·素本已包含在普遍性之中,它一方面可 以和实体性的东西交织在一起,从而使个别的情境,情感,观 念等等可以按照它们的深刻的本质去理解,而且以实质性方 式获得表现。举例来说,席勒的正式抒情诗和歌谣体诗里都 有这种情况。关于这一点,我特别想到希腊诗人伊布库斯的 《鹤》 ② 里复仇女神合唱曲中那段宏伟的描述,这既不是戏剧, 也不是史诗,而是抒情诗。此外,这种特殊与普遍的结合也 可以用来把多种多样的特点,情况,心情,事迹等等引来证 明包含万象的思想和格言,从而以生动的方式阐明普遍性的 道理。例如一般在挽歌和书信体诗里常遇到的关于世界的感 想,就是运用这种特殊和普遍的结合。
   3.最后,抒情诗既是·个·别·主·体的自我表现,所以满足于 运用极平凡的内容。这就是说,它所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 身,单纯的主体性格,重点不在当前的对象而在发生情感的 灵魂。一纵即逝的情调,内心的欢呼,闪电似的无忧无虑的 谑浪笑傲,怅惘,愁怨和哀叹,总之,情感生活的全部浓淡 色调,瞬息万变的动态或是由极不同的对象所引起的零星的 飘忽的感想,都可以被抒情诗凝定下来,通过表现而变成耐


指史诗部分所举的田园诗,传奇故事诗和民歌之类史诗变种。
② 伊布库斯(Ibukus;Ibykus)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诗人,他的《鹤》本来 是一部戏剧,其中合唱部分是抒情的。

……………………………………………………………………………………………………………………………
第三章 诗
7 0 2

久的艺术作品。在诗领域里的这种情况颇类似我在讨论风俗 画时所说过的那种情况。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完全偶然的,它 之所以引人入胜,全在于主体的掌握方式和表现方式,抒情 诗的这方面的乐趣有时是来自心情的一阵清香,有时由于新 奇的观照方式和出人意外的妙想和隽语。 ①

(二)抒情的艺术作品的形式

   ·其·次,使上述那种内容成其为抒情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关 键一般就在个别人物及其思想情感。所以全诗的出发点就是 诗人的内心和灵魂,较具体地说,就是他的具体的情调和情 境。内容所展现出来的特殊因素的意蕴和关联并不是客观上 本身就是实体性的内容,也不是个别事迹的本身独立自足的 外在现象,而是来自主体方面的意义。所以个别主体本身就 要具有诗的意味,富于想象和情感,或是具有宏伟而深刻的 见解和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完满的世界,摆脱了 散文生活的依存性和任意性。因此,抒情诗获得了一种不同 于史诗所应有的那种整一性:抒情诗的整一性来自心情和感 想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世界自生自发,自反映于外在世界, 描述自己,或是此外还和某种对象打交道,也还是凭主体的

    ① 这一段说明抒请诗的内容不是史诗所表现的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的全部 情况,而是诗创作主体的内心活动。因此抒情诗与史诗一个基本区别在于史诗所 依据的是客观原则而抒情诗所依据的是向特殊分化的主体原则,抒情诗所表现的 就是诗人自己。但特殊总是与一般结合的,个人的观感和情感可以反映带有普遍 意义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由于抒情诗表现个别主体,所以内容可以是平常的琐 细的带有偶然性的,全凭诗人的掌握方式和表现方式而引人入胜。

……………………………………………………………………………………………………………………………
8 0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旨趣,这就使它保持任意在哪里开始或终止的权利。例如贺 拉斯往往把终点放在依通常观念方式和表现方式应该是起点 的地方,他描写一次宴会只描写他自己情绪和吩咐人准备宴 会的情况,对宴会本身却只字不提。此外,各种情调的性质, 心情的个别情况,情欲的强度,激烈,急躁,踌躇徘徊,或 是心平气和,缓慢的静观默索等等也可以显出内心生活的进 展和联系有极其繁复的规范。由于内心生活这样变化多方,我 们对此很难作出固定的普遍适用的结论。我现在只就抒情诗 和史诗的区别提出以下几点。
   1.上文已经说过,有几种史诗可以采用抒情诗的语调, 抒情诗也可以采用按内容和形式应属于史诗的事迹,因而侵 入史诗的范围。例如英雄诵歌,传奇故事和歌谣都属于这一 类,这类诗的整体在形式上是·叙·事·的,因为所描述的是一种 情境和事迹的发展过程,一个民族命运中的转折点等等;但 是另一方面这类诗在基本语调上仍完全是·抒·情·的,因为占主 要地位的不是对一件事进行丝毫不露主体性的(纯客观的)描 述,而是主体的掌握方式和情感,即响澈全诗的欢乐或哀怨, 激昂或抑郁。此外,这类诗从效果看也是抒情的。诗人着意 在听众心中引起的正是所叙事迹在他自己心中所引起的因而 把它完全表现在诗里的那种心情。他用来表现对所叙事迹的 哀伤,愁苦,欢乐和爱国热情等等的·方·式也正足以说明中心 点并不是那件事迹本身而是它在他心中所引起的情绪,因为 他所突出的并且带着情感去描述的主要是和他的内心活动合 拍的那些情节,这些情节描述得愈生动,也就愈易在听众心 中引起同样的情感。所以内容虽是史诗的,而表现方式却仍

……………………………………………………………………………………………………………………………
第三章 诗
9 0 2

是抒情的。
属于这类诗的有以下几种: 1a)·第·一是·箴·铭,如果箴铭不仅是用作标签,简短地客观 地标明这是某某事物,而且还联系到某一种情感,内容因此 就离开客观事实而转到内心生活了。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就 不再在对象面前消失掉,而是正在这个对象里表现出他自己, 他对这对象的愿望,他的恢谐态度,巧妙的配合和出人意外 的奇想了。《希腊诗选》 ① 里就已包括大量的富于幽默意味而 不坚持史诗语调的箴铭。在近代,法国人也常用意味隽永的 双行押韵体写箴铭,插在小舞剧里。我们德国人的格言诗和 讽刺诗也属于这一类。就连情感占优势的墓铭也具有这种抒 情诗的性质。
   1b)·其·次,抒情诗也可以用上述方式扩展成为描述性的 故事。最简单的形式是·传·奇·故·事·诗。这种故事诗把一件事迹 分成若干景,对每一景都附上一首短诗略述其中要点并表现 诗人的同情。这种诗主要在西班牙盛行,它对一种情境的特 征显出明确的掌握,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同情,使故事正文 获得巨大的效果。它是投到抒情的画面上的一朵灿烂的光彩, 主要来自明确的观察力,亲切的情感尚在其次。 ②

     《希腊诗选》(Die Griechische Anthologie)搜集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 六世纪一千多年的希腊箴铭和短诗,主要稿本在1607年才在海德堡图书馆发现, 到1794—1814年才由德国学者雅柯伯 (Jacob)编注出版,共十三册。英法各国 都有译本和选本。


② 这种诗颇类似中国章回体小说和曲在每段开始和收尾时所附加的几句
诗。

……………………………………………………………………………………………………………………………
0 1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1c)·歌·谣虽仅在较小程度上属于正式史诗,却往往包含一 个本身完整的事迹,挑出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以最简炼的方 式把和事迹交织在一起的内心深处的各种情调如哀愁欢乐之 类表现出来。特别是英国人从很早的诗的原始时期就有大量 的这种民俗歌谣。一般说来,民间诗最爱叙述的历史故事和 冲突总是悲惨的,语调也往往是沉痛的,仿佛胸膛梗塞住,声 音在震颤。在近代,我们德国人中间最擅长于民歌体的诗人 有毕尔格 ① ,特别是歌德和席勒。毕尔格的特点是亲切纯朴; 歌德的特点是来源于爽朗心灵的晶亮透明,这种特点在他的 全部抒情诗里都可以见出;席勒的特点主要是主题思想所引 起的雄伟崇高的情感虽同,而事迹的形式,表现方式却仍是 抒情的,便于在听众心中引起同情共鸣。
   2.·其·次,抒情诗的主体因素表现得更明显的是诗人把某 一件事作为实在的情境所提供的作诗的机缘,通过这件事来 表现·他·自·己。这就是所谓“即兴诗”或“应景诗”。例如卡里 弩斯 ② 和图尔特乌斯 ③ 在他们的战争挽歌里就已用实在的情 况作为他们自己鼓舞振奋的出发点,不过还没有明显表现出 他们的主体性格和思想感情。品达 ④ 的颂歌大半以某些战役 的胜利及其特殊情况为作诗的机缘。贺拉斯的许多赋体诗也

毕尔格 (G.A.Bürger,1747—1794)德国民歌体诗人。 卡里弩斯(Kallinus)公元前七世纪希腊最早的抒情诗人,擅长用挽歌体 写战歌。 图尔特乌斯(Turte A us)公元前七世纪希腊抒情诗人,他的战歌曾鼓舞过 斯巴达人打胜仗。
④ 品达 (Pindar)希腊颂体诗人,前已屡次见过。





……………………………………………………………………………………………………………………………
第三章 诗
1 1 2

是如此,无论从意图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