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划分,其原因在

① 对希腊文和拉丁文来说,中世纪语言已是近代民族语言,例如意大利文、 法文和北欧各族语言。

……………………………………………………………………………………………………………………………
4 3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于凡是没有放弃用韵的诗一般都要分章。例如西班牙人在他 们的戏剧发展成熟时期就用这种并不适合戏剧的音律作为表 达情绪的方式,把八行体,十四行体等等和戏剧体诗常用的 节奏体系音律交织在一起。在运用这种韵脚和半母音韵等因 素方面可以见出他们对于语言音调的偏好。
   3c)·第·三,抒情诗如果兼用·音·乐,比起单用韵在效果上就 强得多,因为有音乐陪伴,文字就变成了真正的乐词和歌调。 用音乐陪伴的倾向是完全合理的。因为抒情诗的题材和内容 本身来自单纯的主体内心世界,很少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所 以如果要把这种内容传达出去,就需要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支 柱,它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愈少,也就愈需要便于传达的明确 的外在媒介。当主体的思想情感还是内在的观念性的时候,它 就必须运用某种具体的媒介才能传达出去,打动旁人的情感。 只有音乐才能提供这种从感性方面打动情感的力量。
   因此,在歌诵给旁人听时,抒情诗经常要用音乐伴奏。这 种音乐与抒情诗的结合也经历过一番很重要的发展过程。实 际上真正与乐调结合的最早是浪漫型的尤其是近代的抒情 诗。在以心情为主要因素的歌体诗里,音乐须把这种 “心 声”加以强化,塑造成为乐曲,例如民歌就爱用音乐伴奏。反 之,近代很少有作曲家去替分章的歌词,挽歌,书信体诗乃 至十四行体诗之类体裁作乐曲。观念,感想乃至于情感只要 在诗的文词本身就已完全表达出来了,因而就已渐脱离心情 的凝聚幽禁状态,另一方面也就已脱离艺术的感性媒介了,抒 情诗作为语言的表达也就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而无须结合到 音乐上去了。反之,凡是内心生活愈不易表达于语言的地方,

……………………………………………………………………………………………………………………………
第三章 诗
5 3 2

抒情诗也愈需要音乐的协助。至于古代人为什么在诗的文词 本身很透明时仍用音乐伴奏朗诵,这种伴奏究竟有无多大的 必要,我们以后还有机会要谈到这个问题。 ①

(三) 真正的抒情诗的种类

   ·第·三,关于抒情诗所派生的特殊种类,我在讨论由史诗 的表现方式到抒情诗的表现方式的转变过程时,已经提到几 种了。从相反的方向看,人们也可以在抒情诗里指出戏剧体 诗的起源。但是抒情诗中这种接近戏剧的生动性的倾向基本 上只局限于它也用对话形式这一点上,而这种对话在抒情诗 里却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包含冲突的持续下去的动作情节。 我们现在且不谈这种过渡阶段的抒情诗的混种,只略谈完全 符合抒情诗原则的那些种类。抒情诗不同于其它诗种的主要 在于诗创作主体在意识上对所歌唱的对象的态度。
   1.这就是说,从一方面看,主体不再为他个人的特殊情 感思想所束缚住,而把自己沉没在对一神或多神的观照里,神 的伟大和威力渗透了他的整个心灵,使它作为个别主体的存 在都消失掉了。属于这一类有颂圣诗,酒神颂歌,亚波罗神 赞歌和《旧约》中的《诗篇》。我想最概括地指出这类诗的几 个特点。
1a)诗人把自己提高到超越出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

    ① 以上三小节说明史诗的音律比较平整,抒情诗的音律则最变化多方,一 般地说以音质和韵为主的音律逐渐代替根据节奏的音律,文字的意义逐渐成为决 定字音长短轻重的决定因素,音乐的伴奏在抒情诗也用得较多。

……………………………………………………………………………………………………………………………
6 3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世界的情况和情境以及涉及这两方面的一切观念,把他个人 和他的民族所奉为绝对神圣的东西作为对象,·首·先替它塑造 成一个客观的形像,用这个供内心观照而铸成的形像摆在旁 人的心眼前,来歌颂神的威力和光荣。属于这种的有传说出 于荷马之手的颂神歌。这些颂神歌主要包括一些神话材料,不 是只以象征方式来理解的,而是以史诗的形式把所歌颂的神 们的情境和历史描写成为生动鲜明可以目睹的。
   1b)·其·次,与此相反而抒情性较强的是酒神颂歌,这是 主体在敬神典礼中的一种奋发飞扬的激昂情绪,·主·体被酒神 的威力所震慑,处于神魂颠倒状态,以至不能把迷离恍忽的 心情表现于客观的形像,而只停留在迷醉狂欢状态。主体从 本身中跳出来了,一直就跳上绝对(神),浑身渗透了神的本 质和威力,于是唱出激昂的歌调来颂扬他所沉没进去的那个 无限 (神)以及神所显现的华严的现象世界。
   希腊人在他们的敬神典礼中并没有长期停留在这种单纯 的呼号赞叹的方式上,而是从这种情感直接迸发之中发展到 参用某些神话的情境和动作情节的叙述。后来参杂在这种抒 情诗之中的叙述便逐渐发展成为诗的主要部分;所叙述的如 果是生动完整的动作情节,而且独立地作为动作情节的描述 而出现,那就形成了戏剧体诗,而戏剧体诗又采用合唱队的 抒情歌唱作为它的组成部分。
   我们在《旧约》中许多雄伟的《诗篇》里看到比酒神歌 颂更彻底的奋发鼓舞的向神的飞扬。《诗篇》是心灵向往“太 一”(神)所发出的更深刻的礼赞,主体在这“太一”身上看 到了他自己意识中的最高目标,体现一切威力和真理的值得

……………………………………………………………………………………………………………………………
第三章 诗
7 3 2

崇敬和赞美的对象。姑举第33首《诗篇》为例:
  正直的人们呀,为上帝而欢乐吧,虔诚的人都应赞
美他呀, 弹琴来感谢上帝,弹十弦琴来唱对他的赞歌, 歌要用新的,琴要弹得高妙,歌要唱得宏亮, 因为上帝的话就是真理,他的话全是正确的。 他爱的是正义和公道,大地全布满了他的慈恩。 诸天是上帝吩咐造成的,诸天的队伍是上帝一口气 吹成的。
再如《诗篇》第二十九首:
  天使们,把光荣和威力归给上帝呀,
把上帝名下应得的归给他, 礼拜他要穿圣洁的服装。 上帝的声音在水上震荡, 光荣的上帝在打雷,他走在大海洋上, 他的声音既猛烈而又威严,
他的声音劈开了香柏,黎巴嫩的香柏, 他叫黎巴嫩像小独角兽一样跳跃,
上帝的声音把熊熊的烈火劈开,
上帝的声音叫荒沙漠嘶吼…… ①
这样的激昂情绪和抒情诗的崇高风格显出一种忘我而存在 ②


参照 《旧约新约全书》“官话”译本改译。
② “忘我而存在”原文是Aussersichsein,直译为“外在于自我的存在”或 “没有自我的存在”。

……………………………………………………………………………………………………………………………
8 3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的状态,因此不大适宜于使自我深入到具体内容里去,使想 像力平静地心满意足地掌住内容要旨,而是更适宜于达到一 种不明确的或朦胧的激情,力求把本来不可言说的对象勉强 带到情感和观照的领域里来。处在这种朦胧的激情中的主体 心灵不可能观照到观照本来达不到的对象及其静穆的美,也 不可能享受对象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想像力既塑造不出一 种静穆的形像,于是以混乱的支离破碎的方式把它所掌握的 外界现象随意拼凑在一起。由于它既不能对一些外界现象的 观念作出明确的区分,所以在表现方式上就不得不用一种任 意的吞吞吐吐的节奏。
   和当时希伯来群众相对立的“先知”们的基调大部分是 对民族处境的苦痛和哀怨,在流亡生活中的没落情绪,对宗 教信仰的炽热虔诚以及对政治形势的愤怒之中,“先知”们创 造出告诫式的抒情诗的作品。 ①
   在近代的摹仿品中,崇高的热烈情感变成了一种出于人 工造作的温汤热,很容易冷却而且抽象。例如克洛普斯托克 所写的许多颂神歌式和诗篇式的作品既缺乏思想的深度,又 缺乏任何宗教内容的平静展现,它们所表现的主要是向无限 (神)表示崇敬的一种企图。对于近代开明的意识来说,这种 无限只是神的空洞不可测量的不可思议的威力,伟大和光荣, 而且它和诗人自己的完全可以理解的无能和自甘退让的有限 生存这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和分裂。
2.站在另一种立场上的另一种抒情诗一般叫做 “·颂·体

① 指 《旧约》中 《以赛亚书》以下各先知书。

……………………………………………………………………………………………………………………………
第三章 诗
9 3 2

诗”(用这个名词的近代意义)。它与上文所说的那些颂神诗 的差别在于颂神诗出于忘我的精神状态而颂体诗则以诗人的
·主·体·性为独立的主要因素而把它放在优先地位。这种主体性 可以同时在两方面表现出来。
   2a)在这个新诗种及其表现方式的范围之内,诗人一方面 可以像过去颂圣诗那样,选择一种本身重要的内容,例如对 神,王侯,爱情,美,艺术,友谊之类的赞颂,诗人的心灵 好像被这种内容意蕴渗透了,充实了,占领了;仿佛在心情 的激昂振奋之中,这种对象成了唯一的明确的力量,统治着 他的整个心灵。如果情况完全如此,主题就会凭这种独立地 位,获得像史诗和造形艺术中的生动鲜明、完满自足的形像 了。如果情况并不完全如此,诗人所设法表现和塑成形像的 就会正是诗人自己的主体性及其伟大。那就不是对象占领着 他,而是他占领着对象。他在惨淡经营,力图借对象来表现 他自己,因此在这种独立自由的地位,他任自己的情感思想 去打断主题的客观发展进程,从主体的观点去阐明它,乃至 改造它。这样,占统治地位的并不是主题内容,而是主体内 容所充实和激发的·主·体的激昂情绪。这里有两种不同的甚至 相反的因素,即内容的鼓舞力量和主体的诗艺自由,后者对 前者进行斗争,要控制住前者。这种矛盾对立的压力主要表 现于语言词藻的生硬勉强,内在结构和发展进程的崎岖突兀, 毫无规则,节外生枝,漏洞,突然的转折之类毛病;同时这 种压力也显示出诗人的内在的高度诗艺本领,凭这副本领他 用艺术的完美去消除上述矛盾对立,创造出一个本身完整的 整体,作为·他·的作品,这就显出他比他的对象更伟大。
·

……………………………………………………………………………………………………………………………
0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在这种激昂振奋的抒情诗之中最杰出的是品达的许多颂 体诗,其中昂扬的内在的庄严表现于变化多方而仍有规则的 节奏。贺拉斯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他最使力达到 崇高风格的地方显得枯燥乏味。他在摹仿方面的矫揉造作只 是设法掩盖写作方面玩弄纤巧的虚伪。克洛普斯托克的激昂 情绪也不尽是真实的,往往是矫揉造作的,尽管他的一部分 颂体诗也确是出于真实的情感,而表现方式也很庄严,很有 魄力。
   2b)另一方面是·第·二·种表现方式,其中内容本身不一定 要有重大意义,诗人却可以凭自己的个性而获得重大意义,赋 与·他用来作诗的微不足道的内容对象以高贵和尊严或是至少 一种较高的旨趣。贺拉斯的许多颂体诗就属于这一种,克洛 普斯托克和其他诗人也是站在这个立足点上的。在这一种颂 体诗里诗人所努力争取的并不是内容的意义,而是把外在机 缘和平常琐事等等中本身没有意义的东西提升到能使他自己 感到自己和表现自己的高度。
   3.抒情诗的无限繁复的心情和感想最后发展到·歌的阶 段。在歌里民族的特性和诗人自己的个性都可以充分表现出 来。歌有多种,很难加以严格的分类,大体说来,可以区分 如下:
   3a)·第·一种是·正·式·的歌,这是写来供诗人自己或在社交场 合歌唱或吟诵的。歌并不需要很多的内容,也不需要心灵的 伟大崇高;不仅如此,尊严,高贵,思想丰富这些优点反而 会妨碍兴致的自然流露。宏伟的感想,深刻的思考以及崇高 的情感都会迫使主体脱离他的直接个性以及兴趣和心情,而

……………………………………………………………………………………………………………………………
第三章 诗
1 4 2

歌所要表现的却正是这种直接的,亲切的,毫无拘束的哀乐 情绪,所以每一个民族对本民族的歌都感到亲切有味。
   歌这个领域尽管内容极广,声调极多,它和上文提到的 那些诗种相比,却有一个总的特点,这就是它在题材,展现 过程,音律,语言和形像等方面都很简单朴素。它是从心灵 中自发出来,并不是在兴致焕发中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 象,而是一般把全神贯注到同一个内容上,无论这个内容是 一个独特的情境或是哀乐情绪的某一种具体表现,只要它能 感动人就行。在这种情境或心情中,歌总是平静安稳地顺流 下去,没有突兀的跳跃,也没有生硬的转折,只有观念的安 静的流转,自成一个整体,时而有些不连贯,过分简练,时 而比较舒展,一气呵成;在音律方面,节奏总是便于歌唱的, 韵总是容易记住的,没有复杂的变化。如果歌大半用本身容 易消逝的东西为内容,我们就决不设想一个民族在几百年乃 至几千年之中都唱同样的老歌。一个多少已经开化的民族不 会贫乏到只有一次产生过作歌的诗人。歌不像史诗,它永不 会死亡,总是不断地获得新生。这个花园里的花卉逢季就更 生。只有那些被压迫的割断前进机会的民族,才无力获得诗 的更新的欢乐,才保持一些古老的甚至最古老的歌。每一首 歌就像每一种心情一样随生随灭,开始时使人感动和欣赏,接 着就被人遗忘。举例来说,五十年前还是家喻户晓,人人喜 见乐闻的歌,今天有谁还熟悉和歌唱呢?每个时代都重新调 弦奏新歌,以前的歌调的声音就逐渐微弱以至于完全听不见 了。只表现作歌者本人个性的歌毕竟比不上具有普遍意义的 歌,因为后者的听众较广,打动的人较多,引起同情共鸣也

……………………………………………………………………………………………………………………………
2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较容易,会由众口流传下去。凡是当时就不是一般人都歌唱 的歌根本就很少是真正的艺术。
   关于歌在表现方式上的重要特征,我只想提出两种,都 是上文已经说过的。一种是诗人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其活动, 特别是欢乐的情绪和情境,坦率地随便地说出来,这样就会 把凡是在他内心里出现过的东西尽情吐露出来。另一种是诗 人处在另一极端,用哑嗓子把他们收视返听,凝聚于本身的 心灵隐约暗示出来。前一种方式主要属于东方诗,特别是伊 斯兰教系统的诗。这种诗所表达的是无忧无虑无欲望的舒畅 心情,用的是光辉灿烂的景象,巧妙的组合和低徊往复的节 奏运动。后一种方式比较适合北欧各民族的那种屏息内省的 心情。心灵在这种沉静状态中往往只抓住一些纯然外在的对 象,利用它们来暗示压在深心里说不出来吐不出来的东西,结 果就像《魔王》 ① 那首歌谣里的小孩跟他父亲在黑夜里冲风骑 马奔跑,终于窒息而死一样。以上两种方式的区别也适用于 一般的抒情诗,例如民间诗和艺术诗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就 是心情和广泛感想的区别。就歌的范围来说,上述两极端之 中又有很多浓淡差别和过渡阶段。
最后,歌所派生的诗种,现在只提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民·歌,由于它的直接性,它主要还是站在歌的 立足点上,大多数是可以歌唱的,甚至还用音乐伴奏。民歌 有时保存住民族功勋和事迹的记忆,从这些功勋和事迹中,一

① 《魔王》(Brlko A nig)是德国民间一个老传说,歌德曾根据这个传说写了一 首歌,这首歌很著名,情节在正文里一句话就说明了。

……………………………………………………………………………………………………………………………
第三章 诗
3 4 2

个民族可以认识到本民族所特有的生活;它有时也表现不同 社会阶层的情感和情境以及他们与自然界和附近亲邻的共同 生活,所用的音调极其繁复,便于表现欢乐和愁苦的各种不 同的情调。
   ·其·次,与民歌相对立的是一种文化已相当发达的情况所 产生的歌。这种歌为社交娱乐提供最丰富多彩的滑稽戏谑,漂 亮词藻,意外事故以及饶有风趣的装饰,或是带着对自然和 穷苦人的生活的敏感,描写这些对象和所涉及的情绪。在这 种情况下,诗人爱返躬自省,吐露出自己的主体性和心情激 动。如果这种歌只局限于单纯的描写,特别是对自然界事物 的描写,它就易流于猥琐,缺乏创造的想像力。对情感的描 写往往也不比描写自然事物强。在对事物和情感的描写中,诗 人首先应该摆脱私人的切身愿望和欲念,以认识性的自由态 度把自己提高到能克服私人利害计较的高度,只满足于纯粹 的想像所给与他的乐趣。举例来说,希腊享乐派诗人阿那克 里安和伊斯兰教诗人哈菲斯的许多诗歌以及歌德的《西东胡 床集》之所以显出精神的自由和最优美的风趣,就是因为他 们都具有这种毫无拘束的自由,心腑的开展和从想像的形像 中享受乐趣的心习。
   ·第·二,抒情诗到了这个阶段并不排除较高的和较有普遍 意义的内容。新教的赞圣歌大多数属于这一种。它们表现了 新教徒对上帝的向往,祈祷和谶悔,希望,信心,疑虑,宗 教信仰等等。它们固然出于某些个别心灵的切身的心情和情 境,却仍具有普遍性,每个新教徒多少都可能处在类似的情 境,发生类似的情绪。

……………………………………………………………………………………………………………………………
4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3b)可以列在这一总类中的还有十四行体,六行体,挽 歌体,书信体等等。这些体裁已经越出上述歌的范围了。在 这些体裁里直接的情感和表现方式已让位给思索,主体向各 方面巡视,把个别的观照和心灵经历纳入普通的观点来看。知 识,学问和文化修养在这些诗里一般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 在这一切这样建立起的关系之中主导的突出的因素还是诗人 的主体性,把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的正是这主体性,但是主 体性的立足点在这里却比在正式的歌里较为广泛和较带普遍 性。例如意大利诗人在他们的十四行体和六行体里特别提供 了精巧思索与感情相结合的光辉范例。它们不是以静观内省 的方式去直接表现具体情境中的惆怅,愁怨和希冀或是对外 界事物的观感,而是左顾右盼,巡视神话和历史,过去和现 在,而同时却始终回到主体的内心世界,回到聚精会神地默 省自己。这样的文化修养既不适合歌的简朴风格,也不适合 颂体诗的崇高风格,因此这种诗一方面不能歌唱,另一方面 却有办法弥补不能歌唱的缺点:它把语言本身及其响亮精巧 的声韵变成一种文字的和谐的乐调。此外,挽歌体在它的音 节,感想,以及对情感的描述等方面都接近史诗。
   3c)抒情诗这个领域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以表现方式为 特征的,在近代德国人中间突出地显示出这个特征的是席勒。 他的大多数抒情诗,例如《恬退》,《理想》,《阴魂的国土》, 《艺术家》,《理想和生活》等等既不是本来意义的歌,也不是 古代人所理解的颂体诗,书信体诗,十四行体诗,或挽歌体 诗;它们和这一切都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上。它们的特点主要 在于内容具有宏伟的基本思想,诗人既没有为这种内容弄得

……………………………………………………………………………………………………………………………
第三章 诗
5 4 2

神魂颠倒,像古代酒神颂歌所表现的那样,也没有受激昂情 绪的压迫和他的伟大的对象进行搏斗,而是始终是这种内容 的绝对主宰,从各方面把它充分展现出来,显出他所特有的 诗的思索,昂扬的情感和全面的观察,以及他在运用意像高 华而音调铿锵的词藻和既简单而又动听的节奏和韵方面所显 出的惊人的魄力。这些宏伟思想和基本旨趣是席勒毕生献身 来宣扬的,所以显得是他的精神中最珍贵的财富。但是他并 不是独自微吟或是像歌德那样在社交场合歌诵,而是像一位 歌手,把胸中蕴藏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意蕴传达给一群聚会在 一起的最杰出的人物。他的歌调的声音就像洪钟,就像他自 己在《钟的歌声》那首诗里所说的:
  荡漾在蔚蓝的天空,   凭高俯视下界的众生,   钟声啊,你这雷霆的近邻,   你响彻了诸天的星辰。

  你该是天上来的声音,   像组成合唱队的星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