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荡漾在蔚蓝的天空,   凭高俯视下界的众生,   钟声啊,你这雷霆的近邻,   你响彻了诸天的星辰。

  你该是天上来的声音,   像组成合唱队的星群,   歌唱创世主的光荣,   引导戴花的太岁运行。

  祝你的金口玉音,   只歌颂庄严和永恒,   时时刻刻奔波摆动,

……………………………………………………………………………………………………………………………
6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标志出飞驶的时辰。 ①

c) 抒情诗的历史发展

   上文关于抒情诗的一般性质和较详细的特征,抒情诗人, 抒情诗的艺术作品以及抒情诗的种类这些问题的讨论已足以 说明,特别在诗的这个领域里,只有用历史方法才能进行具 体的研究。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其它诗种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受 到的民族和时代的特点以及诗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影响,比在 抒情诗里更深刻,所以就抒情诗所能作出的一般性结论不仅 不能应用到其它领域,而且只能具有抽象价值。但是我愈感 觉到抒情诗派生种类的复杂性,也就愈觉得事实迫使我不能 在这方面进行历史的研究。所以我只能就我对抒情诗的一些 认识作一个简短的概述。
   就许多民族和个别诗人的抒情诗的作品进行分类,我所 依据的分类原则还是和在史诗里所用的一样,就是艺术的发 展一般采取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所以我们在 这里也就按照这三个基本类型来叙述抒情诗的发展阶段,首 先是东方的,其次是希腊罗马的,最后是斯拉夫民族,罗马 系民族和日尔曼民族的。

(一) 东方的抒情诗

·第·一,就·东·方抒情诗的较具体的情况来说,它和西方抒 情诗的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东方诗按照它的一般原则既没有达

① 原文是席勒的 《钟的歌声》最后一章中的摘录,由译者试译出。

……………………………………………………………………………………………………………………………
第三章 诗
7 4 2

到主体个人的独立自由,没有达到对内容加以精神化,正是 这种内容的精神化形成了浪漫型艺术的心情深刻性。与此相 反,东方诗中的主体意识完全沉浸在内容的外在个别对象里, 所表现的就是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外统一的情况和情境。从另 一方面来看,这种主体意识在它本身上找不着一个稳固的支 柱,从而在面对着它所认为自然和人类生活中具有力量和实 体性的那个对立面之中,否定了自己,在思想情感上努力去 获得这种力量和实体性,发现这些对它有时较消极,有时较 自由,但总是可望不可及。—— 所以从·形·式方面看,我们在 东方抒情诗里很少看到对事物和情况有独立见解的那种诗的 表现方式,而碰得较多的却是对与思索无关的亲身体验的直 接描述;因此主体所显出的不是返躬默省的凝聚的内心状态, 而是在与外在事物和情境的对立中对自己的否定。在这一点 上东方抒情诗特别与西方浪漫型诗不同,往往采取一种比较 客观的语调,诗人往往不是把外在事物和情况表现为·他所想 的那个样子,而是表现为它们本身原来的样子,这样,诗人 就赋予它们以一种独立的有灵魂的生命,例如哈菲斯 ① 有一 次这样召唤:
  “啊,来啊,夜莺从哈菲的心灵里   又飞回到欢乐的玫瑰香中去啦。” 此外,这种抒情诗在使主体摆脱他自己和自己的全部个 性和特殊性之中,一般使心灵进入一种原始的四面伸展状态, 这样就很容易在漫无边际的领域中丧失掉自己,不能把它选

① 《胡床集》的作者已见前注。

……………………………………………………………………………………………………………………………
8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为内容的对象明确地表现出来,实际上这种内容本身就是一 种无法表现的实体性的对象。因此,东方的,特别是希伯来, 阿拉伯和波斯的抒情诗在大体上都采取崇高的颂诗体。主体 的想象力把被创造的世间事物的全部伟大,威力和光荣都奢 豪地展现出来,为的就是使这种华严世界消失在不可言说的 更高的上帝的庄严气象的对照中。另一个表现方式就是孜孜 不倦地把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串织成一串珍贵的项链,去 献给诗人眼中唯一有价值的对象,一个国王或酋长,一个心 爱的女子或是一家小酒店。
   最后,在这种诗里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显·喻·隐·喻和·意·像。有 时是由于·主·体还没有达到内心生活的自由独立,就只能用比 喻把自己和某一外在对象同一起来;有时是由于·一·般·的实体 性的东西还是抽象的,就不能形成一种明确的有个性的形像, 所以单就主体来说,也只有用一些特殊的外界现象进行比喻, 才达到表现自己,而这些对象之所以有价值,也就单凭它们 多少能和诗人心中唯一的一个有意义的值得赞颂的那个对象 进行比拟这一点作用。但是这种显喻,隐喻和意像虽然使始 终力求表现的内心生活有外在事物可凭依,毕竟不是所要表 现的情感和对象本身,而只是一种由诗人主观·意·造的用来暗 示情感和对象的表现方式。这里是抒情诗人用表现方式的自 由来代替他所缺乏的具体的内在自由,而这种表现方式的自 由从自发地无拘束地运用各种意像和比喻开始,可以逐渐发 展到运用最妄诞的大胆和最敏捷的巧智去进行出人意外的新 奇配搭。
最后,在对东方抒情诗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个别民族之中,

……………………………………………………………………………………………………………………………
第三章 诗
9 4 2

①,其次是·印·度·人,第三是·希·伯·来·人,·阿
·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的抒情诗的特点在这里就不能详谈了。
(二) 希腊和罗马的抒情诗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抒情诗处在第二个发展阶段,它们的 基本特征是·古·典·型·的个性。按照这个原则,表达于抒情诗的 个人意识既没有消失在外在客观事物里,也没有提高到能超 越自己,向一切被创造的事物发出“凡是有气息的都来赞美 上帝啊”这种庄严的呼吁,也没有在欢乐地摆脱尘世事物的 束缚之后,把自己沉浸到渗透一切和灌注生气于一切的那个 “太一”里去。实际情况是主体把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当作他自 己的精神实体,和它自由地紧密结合成为一体,把这种统一 纳入自己的诗的意识里去。
   希腊和罗马的抒情诗不仅和东方抒情诗不同,而从另一 方面看,也和·浪·漫·型抒情诗不同。因为古典型抒情诗并不把 特殊具体的心情和情境深化到亲切的程度,而是把内心生活 及其个别的情欲,观感和见解全都清清楚楚地亮出来。所以 希腊罗马抒情诗就连在表现内心生活时也还是尽可能地保持 着古典艺术中造形艺术的类型。它在人生观,处世哲学等方 面所提出的看法尽管具有明显的一般性,却仍不失其为自由 个人的独立见解和掌握方式。它并不用富丽的词藻和比喻,而
首先应该提到·中·国·人

    ① 黑格尔对中国抒情诗显然很隔膜,他关于东方诗缺乏主体性和精神性的 一番话很难适用到屈原,阮籍,陶潜,杜甫,李白这些代表诗人的抒情作品。《诗 经》主要属于象征型倒是确实的。

……………………………………………………………………………………………………………………………
0 5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是直率地切实地把话说出来;至于主体情感的表现方式则有 时只是一般化,有时也用生动鲜明的形象。由于从这种个性 出发,在构思,表现,辩证发展,音律等方面,各种体裁之 间彼此差别很大,因此才能保证各以独立自足的方式达到完 善化的最高点。象内心生活及其观念一样,表现方式也具有 造球艺术的性质。造形艺术的表现方式在音乐方面把重点不 大摆在情感的内在运动的旋律上而是更多地摆在字音的抑扬 顿挫的节奏上,同时还加上舞蹈的低徊往复的复杂组合。
   1.希腊抒情诗在它的原始的最丰富的发展阶段完全实现 了这种艺术特性。起初是史诗色彩还比较浓。·颂·体·诗就沿用 史诗的音律,不大表现内心的激昂情绪,而是象上文已经提 到的,塑造出鲜明的神的形像供心灵观照。从音律看,·挽·歌 ·体是进一步的发展
①。挽歌的以音节为准的音律把五音步格
和原先的六音步格进行有规则的交错,而且在等距离间歇的 地方用顿。这就标志着诗章的完整结构的开始。它在整个音 调上就带有抒情的性质,政治性的挽歌和爱情的挽歌都是如 此,不过格言式的挽歌在突出表现实体性本身这一点上还近 于史诗,这就说明了格言式挽诗何以只在伊奥尼亚人中间流 行,因为那里占优势的观照方式是客观的。从音乐观点看,格 言式挽歌主要只发展了节奏因素,与挽歌相近的还有·第·三·种 体裁,它发展了抑扬格的音律,经常用于尖锐的讽刺,所以 已有主观的倾向。

① 西方的“挽歌”并不是都用于送葬的,这个名称主要从体裁形式着眼,颇 类似词牌曲牌。

……………………………………………………………………………………………………………………………
第三章 诗
1 5 2

但是真正抒情的感想和情欲只有在所谓·米·罗·斯·体
                                                  ① 抒情 诗里才达到充分的发展。它的音律是比较变化多方的,诗章 的结构很丰富多采,由于采用的音调的回旋起伏,音乐的伴 奏也比较完备。每个诗人可以按照自己情感的性质而自造一 种根据节奏的音律。例如莎佛为着表现她的既温柔而又热烈 的情绪,就用了一种雄壮有力的音律,而阿尔克乌斯 ② 却用 了颂诗体去表现他的大丈夫英勇气概,尤其是斯柯林派 ③ 运 用多种多样的内容和音调,在词藻和音律两方面都显出很精 微的浓淡差别。
   最后是·合·唱·队的抒情诗在观念和感想的丰富性,转折和 衔接的奇特性以及外在传达媒介的运用等方面都达到最完满 的发展。合唱队的歌唱可以随各个歌手的口音而变化,语言 的节奏、音乐的抑扬起伏还不足以充分表达内心运动,还要 借助于舞蹈的低徊往复运动这个造形艺术的因素,所以在合 唱诗歌里,抒情诗的主体因素通过表演的具体化而获得一种 和它保持平衡的客观的对称力量。合唱队的激昂诗章在内容 对象上是最有实体性和重要性的。所歌颂的是神或游艺竞赛 中的胜利者,从这些歌颂里,在政治上往往分裂的希腊公民 可以看到民族统一的客观图景。所以就从内心的掌握方式来

米罗斯体抒情诗产生于米罗斯岛。这是希腊最大的女诗人莎佛(Sapho) 的故乡。 阿尔克乌斯(Alka A us),公元前六世纪希腊抒情诗人,和莎佛很接近,写 过诗歌颂她。
③ 斯柯林派(Skolien),早期希腊写宴饮歌的作者们,据说起源于音乐家托 潘德 (Terpander,公元前700—650左右的诗人)。




……………………………………………………………………………………………………………………………
2 5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看,合唱队的诗歌也不缺乏史诗的客观因素。例如品达在这 方面就已达到完美的顶点,象我在上文已指出的,品达总是 从外界提供的某种机缘出发,轻巧地转到对伦理宗教各方面 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深刻思考,或是转到英雄们及其功绩,城 邦的之类重大问题。他对造形艺术的鲜明的表现方式和主体 方面想象的奔放都同样驾御得很好。所以关键不在以史诗方 式写自生自展的客观事物,而在被内容对象所激发的激昂情 绪,结果这种对象反而显得是从心灵孕育出来的。
   较晚的亚力山大城时代 ① 与其说是进一步的独立发展, 无宁说是一种根据学识的摹仿,专致力于词藻的典雅和正确, 后来一些纤巧和滑稽的表现方式盛行,流于支离破碎;或是 在一些俏皮的格言箴语里凭情感和幻想把原已存在于艺术和 生活中的花卉集锦似地拼凑在一起,企图凭巧智的颂扬或讽 刺使那些花卉重新鲜艳起来。
   2.·其·次,到了·罗·马时代,抒情诗这块土壤已经过多次耕 种过,不象原始时期那样丰产了。它的繁荣时期主要限于奥 古斯都大帝朝代,当时它是作为精神方面的认识性活动和从 文化修养出发的欣赏趣味而得到钻研的,只是一些熟练的翻 译者和抄袭者的勾当,一种勤学苦练和特殊文艺趣味的产品, 而不是新鲜情感和有独创性的艺术构思的产品。但是同时也 应承认,罗马抒情诗尽管摹仿亚历山大城时代的特别枯燥的

    ① 亚力山大城时期指亚力山大东征在埃及建立的亚力山大城,中晚期希腊 文化得到发展时期,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后三世纪。这种文化中心并不在希 腊而在埃及。

……………………………………………………………………………………………………………………………
第三章 诗
3 5 2

样本,卖弄学问和贩运外来的神话,却也独立地表现出一般 罗马人的特性和个别诗人的个性和精神。如果我们把诗和艺 术的最深湛的灵魂暂时丢开不谈,罗马人在颂体诗,讽刺诗 挽歌体诗这几种体裁方面也确实达到相当高的完美程度。这 里也可趁便提一下罗马以后的讽刺诗。它们对当时社会的腐 败情况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抱着满腔义愤劝人行善的教训,很 难归到真正的诗的行列。除掉这种满腔义愤和抽象的劝世箴 言以外,诗人们对他们所痛骂的现实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措 施。

(三) 浪漫型抒情诗

   象史诗一样,抒情诗也因为一些新民族的出现而获得一 种较原始的内容意蕴和精神。这些新民族就是日耳曼民族,拉 丁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他们在异教时期,特别在皈依基督教 以后,从中世纪到以后几个世纪之中,代表着抒情诗的·第·三 ·个主要倾向,在一般性质上是·浪·漫·型的。这个倾向从此得到 日益丰富的发展。
   在这第三个范围里,抒情诗变得特别重要,以至它的原 则起初影响到史诗,而在它的较晚的发展阶段又更深刻地影 响到戏剧 (这种情况在罗马时代就不可能)—— 甚至在一些 民族中真正的史诗因素也完全用叙事的抒情诗方式来处理 的,因而产生了一些作品,很难断定它们应属于哪一个诗种。 抒情诗的掌握方式的这种越界的倾向有一个基本原因,那就 是上述新兴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都是按照从主体出发这一原 则发展出来的。这种主体原则势必把有实体性的客观因素当

……………………………………………………………………………………………………………………………
4 5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作本来就是主体自己的,是从主体本身中产生出来而且由主 体赋予形式的。后来主体就日渐自觉到这种向自己心灵专注 和深入的情况。这种主体原则在日耳曼民族中发挥着最纯粹 最充分的作用,而斯拉夫民族则一开始就挣扎摆脱了东方人 沉浸在实体性和普遍性中的状态。处在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 中间阶段的罗马系民族 ① 在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各行省区,不 仅有罗马文化的残余摆在面前,而且还有各方面都很完备的 现成的社会情况和关系。他们既然要适应这些已有的基础,就 必须放弃他们的一部分原始性格。—— 关于内容,浪漫型抒 情诗包括几乎全部发展阶段的民族的和个人的客观生活情 况,而这些情况在宗教和世俗生活方面经过许多世纪和许多 民族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化,它们是作为主体的情况和情境反 映在内心世界而表现出来的。关于形式,它所表现的有时是 聚精会神于它本身的心灵 (纳入心灵的是民族和其它方面的 事迹,或是自然和外在环境,或是心灵活动本身),有时是由 主体加以深化的关于心灵本身及其经过推广的教养的感想, 这些就是它的基本类型。关于形式的外在因素,先前那种造 形艺术性较强的根据节奏的音律正在让位给音乐性较强的侧 重韵和音质的音律。这些新因素的运用有时是简单素朴的,有 时是经过熔铸琢磨的,有时还用歌唱和乐器伴奏这两种音乐 陪伴。
最后关于这个广大范围的分类,我们基本上还是按照处 理史诗时所采取的程序:

① 主要是拉丁民族。

……………………………………………………………………………………………………………………………
第三章 诗
5 5 2

·第·一,新兴民族还在原始异教时期的抒情诗, ·第·二,中世纪基督教时期抒情诗的丰富发展, ·第·三,古代艺术复兴的研究以及近代宗教原则对抒情诗 的重要影响。
   现在我不能就主要阶段的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只能突 出地讨论一位德国诗人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这位诗人使得 我们祖国的抒情诗在近代重新获得一次巨大的飞跃,他的功 劳到现在还没得到足够的评价。我指的是《救世主》的作者
·克·洛·普·斯·托·克。他是开辟德国民族新艺术时代的伟大人物之 一。他这个高大形像以英勇的热情和深心的尊严感把诗艺从 毫无意义的高特雪特时代 ① 的影响之下解放出来了 (高特雪 特派以他们的僵化透顶的平庸风格把德国民族精神中仅有的 一点高尚尊严气质都彻底冷却了),他满怀诗的使命尊严感, 用精炼的仅管也是严峻的形式创造出一些诗篇来,其中大部 分是将会成为经典的。他的少年时代的颂体诗有一部分歌颂 高尚的·友·谊,对于他来说,这种崇高,坚贞而光荣的友谊就 是他的灵魂的自豪对象和精神的庙宇,另外一部分歌颂深挚 的爱情,但正是在这一部分里有些诗简直可以看成散文,例 如《塞尔玛尔和塞尔玛》写两个情人之间凄惨无聊的争论,为 着他们两人究竟谁先死这样无聊的问题竟流了许多热泪,遭 受很大痛苦,怀着空洞的怅惘和伤感。但是他的作品中最突 出的是各种形式的·爱·国·情·绪。作为一个新教徒,他对基督教

① 高特雪特(Gottsched,1700—1766),德国守旧派诗人和哲学家,崇拜法 国的新古典主义,不久就成为莱辛和后来的浪漫派的攻击对象。

……………………………………………………………………………………………………………………………
6 5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的神话和圣徒传记之类感到既不能满足他在艺术方面的严肃 的道德感,也不能满足他对健旺生活的要求和他的反对单纯 哀伤的卑恭的真正虔诚的崇高个性 (天使们的传说仿佛要除 外,他从诗的观点很尊敬天使们,尽管在他的有现实意义的 诗篇里他们是抽象的没有生命的)。但是作为一个诗人,他却 感到迫切需要一种神话,所需要的当然是一种本乡本土的神 话,其中人物形像可以提供想像创造的现成的坚实基础。希 腊的神也不能充当德国的神,出于民族的自尊心,他就企图 复活关于俄丁和赫尔陀之类古老的神话 ① 。但是这些神话·过 ·去·虽·是日耳曼民族的而现在却·不·是德意志民族的了,所以无 法利用它们来发挥客观现实的作用,正如从前累根斯堡的国 民议会 ② 不能当作今天德国政治生活的理想一样。所以克洛 普斯托克尽管非常需要一种一般的民族神话,可是上述那些 已经死亡的神们却是完全不真实的空洞的东西。如果认为凭 理性和民族信仰就要认真地相信一套神话,那就未免是幼稚 的自欺。如果单从想像着眼,希腊神话中那些神的形像比起 俄丁和赫尔陀之类就有天渊之别,刻画得远较可爱,爽朗,显 出大丈夫的自由而且变化多方。但是在抒情诗里所表现的是
·歌·者·自·己,而作为一个歌者,克洛普斯托克对祖国需要的关 心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的努力是卓著成效的,导致 后来开花结果的,在诗的领域里也把方向扭转到学识渊博方

俄丁和赫尔陀(Wodan und Hertha),前者是北欧神话中最高尊神,后 者是北欧神话中掌和平与丰产的女神。
② 1808年拿破仑在累根斯堡打败奥国时曾在此地博物馆召集一个御用的 国民议会。


……………………………………………………………………………………………………………………………
第三章 诗
7 5 2

面。最后,他的爱国情绪的真纯,优美和巨大影响突出地表 现于他对于德国语言和德国历史人物 (例如赫尔曼,特别是 一些作过诗歌来替自己博得荣誉的德国皇帝)的光荣和价值 的热情。他一向对德国诗艺及其日益增长的魄力感到正当的 自豪—— 德国诗艺很早就自意识到可以和希腊人罗马人和英 国人的作品比美。他寄托希望于德国君主的倾向也是出于现 实考虑和爱国热诚,他希望他们能提倡一般光荣感,艺术,科 学,公众事业以及伟大的精神旨趣。他一方面对德国君主表 示过鄙视,说他们“一向坐在软席上受臣僚馨香顶礼,现在 已不那么光荣了,将来还会更不光荣”;另一方面他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