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是因为我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之下,存 在的东西之所以有价值,只是由于这种需要;情形就成了这 样:一方面是对象,另一方面是和对象不同的一种属性,但 是我们却要使这对象和这属性发生关系。比方说,我要把一 个对象吃掉来获得营养,这个利益念头只是在我心里,对于 那对象本身却是不相干的。按照康德的主张,我们和美的关 系并不是这样的。审美的判断允许现前外在事物自由独立存

判断一般是结合普遍原则与个别事例来进行的。康德认为“这是美的”型 判断并不根据什么普遍原则,他把这种判断叫做“反思的判断”。下这种 判断时,人觉得对象对他是适合的,愉快的。这种感觉虽是主观的,却 有普遍性。康德的解释是:由于对象的形式引起人的知解力与想象力的 自由而和谐的活动,它适合一般人的心理机能,所以使一般人都能感到 愉快。这就足见审美对象的目的性,它适合人类心理机能活动的某一种 仿佛是神意预定的安排。所以康德把审美的判断和目的论联在一起来 讲。
② Interesse,一般译 “兴趣”,康德指的是 “利益念头”或 “利害打算”。


……………………………………………………………………………………………………………………………
8 7
全 书 序 论

在,它是由对象本身就可以引起的快感出发的,这就是说,这 快感允许对象本身自有目的。我们已经说过,这是一个重要 的看法。
   b) 其次,康德说,美应该是这样一种性质;它不借概 念,即不借知解力所用的范畴,而被感觉为一种引起·普·遍快 感的对象。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平常人对 于美是不能下判断的,因为这种判断要有普遍正确性。普遍 的东西·就·其·为·普·遍·的·来·说,固然是一种抽象,但是凡是自在 自为地真实的东西都包含有普遍地正确这一个属性和要求。 就这个意义来说,美也应该得到·普·遍·的承认,尽管美的判断 不凭只是来自理解的概念。举例来说,个别行为的善或正直 是要统摄于普遍概念之下的,这行为如果符合这些概念,就 可以说是善的。美却不然,它应该不假道于这种概念而直接 引起普遍的快感。这就无异于说,在审美时,我们并不意识 到美这种概念和把这美的东西附属在美这个概念之下,而且 不容许象其它形式的判断那样把个别对象和普遍概念分开。
   c) 第三,美应该具有·目·的·性的形式,但仅限于这样的 意义:我们虽感觉到对象的目的性,心里对这目的却没有一 个明确的观念。这实际上只是复述上文已经说过的道理。一 切自然产品,例如一棵花或是一个动物,都是按照目的性的 原则而构造成的,而这种目的性对于我们是很直接的,我们 在意识里并没有一个目的的观念,与当前现实对象分裂开,区 别开。美也应以这种方式显现为具有目的性的。在有限的目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9 7
的性里 ① ,目的与手段是彼此外在的;因为目的与实现目的所 用的物质手段之中并没有内在的本质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之 下,目的本身的观念和目的所借以实现的那个对象是有分别 的。美却不然,它是作为本身具有目的性的东西而存在着,目 的和手段不能分裂成为彼此有别的两方面。比方说,生物的 手足的目的就是实际存在于这手足本身的生命;如果把这生 命拆开,手足就失其为手足了。因为在有生命的东西里,目 的与实现目的的物质手段是直接融成一体的。这东西之所以 存在,就因为它的目的就包含在它本身里面。依康德看,如 果从这个观点看美,美的目的性并不是一种附加到美上去的 外在形式,而见出目的性的内外相应一致才是美的对象的内 在本质。
   d) 第四,依康德的看法,美应该被人不借概念而认识 出它是一种引起·必·然快感的对象。必然性是一个抽象的范畴, 它指的是两方面之间的这样一种内在本质的关系:·只·要这一 方面存在,而且因为这一方面存在,另一方面·也·就·因·而存在。 这一方面在它的本质里就同时包含着另一方面,比方说,离 开结果而谈原因,就是毫无意义的。美所引起的快感就应该 有这样的必然性,同时又和概念完全没有关系,这就是说,和

① “这就是说,在我们用来实现一个目的(这目的是明确地作为一个观念而
摆在我们面前的)的手段里。刀不含‘割’,锹不含‘掘’,但是刀是按 照割的目的,锹是按照掘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但是人却含‘活’,不活 着就不是人了。”(鲍申葵英译本注)美也应作为有生命的东西看待,目 的和手段不能分裂。

……………………………………………………………………………………………………………………………
0 8
全 书 序 论

知解力所用的范畴没有关系。比方说,有规律的东西 ① 很容 易引起快感,所谓“有规律”,仍是来自知解力的一种概念, 但是康德却认为如果要引起这种快感,只是来自知解力的概 念如“整齐”、“平衡”之类是无济于事的。
   总之,我们在康德的这些论点里所发见的就是:通常被 认为在意识中是彼此分明独立的东西其实有一种不可分裂 性。美消除了这种分裂,因为在美里普遍的与特殊的,目的 与手段,概念和对象,都是完全互相融贯的。所以康德把·艺 ·术·美也看成是特殊事物按照概念而·存·在的那种协调一致 特殊的东西,就其为特殊的而言,是偶然的。无论就它们对 其它特殊东西的关系来看,还是就它们对普遍东西的关系来 看,都是如此;而正是这偶然的东西,例如感觉,情感,情 绪,脾气,愿望之类,在艺术美里不是只是附属于知解力所 用的普遍范畴之下,被抽象的普遍概念所·支·配·着的,而是与 普遍的东西融成一体,它们这些特殊的东西是内在于这普遍 的东西的,对这普遍的东西是绝对适合的。因此,艺术美成 为一种思想的体现,而所用的材料不是由这思想自外来决定, 而是本身自由地存在着;这就是说,自然的、感性的事物以 及情感之类东西·本·身具有尺度,目标与谐合一致,而知觉与 情感也被提升到具有心灵的普遍性,思想不仅打消了它对自
②。

例如对称。
① ② 一般判断都是建立个别事例与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谓“按照概
念而存在”不是取一般意义,它是指符合引起心理机能的和谐活动那个 普遍的 “目的”。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1 8
然的敌意,而且从自然里得到欢欣;这样,情感、快感和欣 赏就有了存在理由而得到认可,所以自然与自由、感性与概 念都在一个·统·一·体里找到了它们的保证和满足。但是谈到究 竟,这种象是完全的和解,无论就判断来说,还是就创造来 说,都还只是主观的,本身还不是自在自为的真实。
   就它们目前与我们的讨论有关来说,康德的“批判”的 主要的结果如上所述。对于了解艺术美的真实概念,康德的 学说确是一个出发点,但是只有把康德的缺点克服了 ① ,我们 才能凭借这种概念去对必然与自由、特殊与普遍、感性与理 性等对立面的真正统一,得到更高的了解。
2.席勒、文克尔曼、谢林

   应该承认:有一位心灵深湛而同时又爱作哲理思考的 人 ② ,早就走在狭义的哲学之前,凭他的艺术感,要求而且阐 明了整体与和解的原则,用它来反对那些永无止境的抽象的 思考,反对那种为职责而职责的号召,反对把自然与现实、感 觉与情感看作只是一种·局·限和敌对因素的那种抽象的理解。

黑格尔这段批评康德的话要义在于:康德见到普遍性与特殊性,概念与 对象,目的与手段等对立面的统一,所以很接近于关于理念的辩证的看 法;但是康德的缺点在于他认为这种统一只是在思想中完成的,所以纯 粹是主观的。黑格尔自己进一步证明这种统一不仅在人的思想中,而且 在现实世界中一直在进行着,所以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这就是思维与 存在的统一。


② 即下文所说的席勒。

……………………………………………………………………………………………………………………………
2 8
全 书 序 论

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 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 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席勒在他 的美学研究里不只是谨守艺术和艺术的兴趣而不顾它们与专 门哲学的关系,而是拿哲学原则来衡量他对艺术美的兴趣。只 有从哲学原则出发,而且借助于哲学原则,他才能更深刻地 了解美的性质和概念。我们感觉到席勒在他的创作生活中某 个时期在思想上下过很多的功夫—— 也许这对艺术作品的纯 朴的美并不大利。在他的许多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意地 进行抽象思考甚至表现出他对哲学概念所感到的兴趣。有人 因此谴责他,特别是在拿他和歌德的宁静的不纠缠在概念里 的纯朴性和客观性作对比时,他总不免遭到非难。作为诗人, 席勒在这一点上是代他的时代受过,但是犯这种罪过 ① 正是 这位具有崇高心灵和深湛情思的诗人的荣誉,而科学知识也 因此得到裨益。就在同一时代,歌德也曾受到科学的吸引而 离开他的特殊领域—— 诗歌。席勒所专心探讨的是人类·心·灵 的深处,而歌德的特殊兴趣则在于艺术的·自·然方面
②,即外在
自然,例如植物构造,动物构造,结晶体,云的形成,颜色 之类。歌德把他的伟大的见识应用到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推 翻了过去纯靠推理的研究及其错误的结论,至于席勒则反对 过去纯靠知解力对意志和思想所进行的研究,他证明了美是 一种自然的整体。席勒写过一系列的著作,发挥他对于艺术

这种罪过指爱作抽象的哲学思考。
① ② 鲍申葵英译本作 “物理方面”。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3 8
本质的真知卓见,特别是他的《美感教育书简》。在这部书里, 席勒的基本出发点是:每一个人都有本领去实现理想的人性。 代表这种真实人性 ① 的是国家,国家是客观的、普遍的、正 常的形式,借国家这种形式,许多个别的人团结成为一个统 一整体。有时间性的人有两种方式可以和有理念性的人合而 为一,一种方式是由代表道德、法律和理智之类种族共同性 的国家把个性否定掉;另一种方式是由个人把自己提升到他 的种族,就是由有时间性的人提升到有理念性的人。理性要 求统一,要求种族共同性;自然要求杂多,要求个性,人须 同时服从这两种法令权威。在这些对立面的冲突之中,美感 教育所要做的正是实现调停与和解的要求。因为按照席勒的 看法,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 养成为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性也就解除 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 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 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席勒的这种看法在他的 《秀美与尊严》里以及他的诗篇里已可略见一斑。他在诗里特 别赞美妇女,因为他看到了而且指出了在妇女性格中,自然 而然地实现了心灵与自然的统一。
席勒把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自由与必然、心灵与自然 的·统·一科学地了解成为艺术的原则与本质,并且孜孜不倦地

① 真实人性即理想的人性,亦即人的普遍的理性,亦即下文“有理念性的
人”。

……………………………………………………………………………………………………………………………
4 8
全 书 序 论

通过艺术和美感教育把这种统一体现于现实生活。他又进一 步把这种统一看作·理·念·本·身,认为它是认识的原则,也是存 在的原则,并且承认这个意义的理念是唯一的真实。因为有 了这个承认,到了谢林,哲学才达到它的绝对观点;艺术虽 然早已在人类最高旨趣中显出它的特殊性质和价值,可是只 有到了现在,艺术的真正·概·念和科学地位才被发见出来,人 们才开始了解艺术的真正的更高的任务,尽管从某一方面来 看,这种了解还是不很正确的 (关于这一点,这里暂不能详 谈)。此外,比这还更早,文克尔曼就已从观察古代艺术理想 得到启发,因而替艺术欣赏养成了一种新的敏感,把庸俗的 目的说和单纯摹仿自然说都粉碎了,很有力地主张要在艺术 作品和艺术史里找出艺术的理念。我们应该说,文克尔曼在 艺术领域里替心灵发见了一种新的机能和一种新的研究方 法。不过在艺术的理论和科学知识方面,他的学说的影响却 较小。
3.滑稽 ① 说

我们现在约略谈一下进一步的发展过程。靠近哲学思想

① 德文Ironie一般译“讽刺”,德国浪漫派文艺理论家用这字,不指一般的
讽刺,而是指艺术家对现实世界形象的自由玩弄的心情,所以译 “滑 稽”较妥。黑格尔在本书第二卷第三部分所说的“幽默”亦指“浪漫式 的滑稽”,为避免与一般意义的 “幽默”相混,所以用 “滑稽”。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5 8
复兴的时期,威廉和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弟兄 ① 喜爱新奇, 追求突出惊人的事物。他们在性格上本来并不近于哲学而主 要地近于批评,所以就按照他们性格所能接受的程度,接受 了当时的一些哲学概念。在玄理思考方面,他们都不能享什 么盛名,但是由于具有批评的才能,他们接近了理念观点,并 且以直率的语言和革新的勇气,纵然以很贫乏的哲学装备,向 传统的看法进行了尖锐的攻击,因此他们在各门艺术里都倡 导了一种新的判断标准和新的观点,比他们所攻击的那些看 法确实要高明些。不过由于他们虽长于批评,对于他们所用 的标准却没有透彻的哲学认识,这种标准就有些不明确,摇 摆不定,因此他们所做的有时太过,有时不及。尽管他们以 热爱的心情介绍和表扬了一些为当时所忽视的象是过时的作 品,例如意大利和荷兰的古画,《尼伯龙根歌》之类,并且抱 着热情去学习和宣扬人们向来不很知道的作品,例如印度的 诗歌和神话,尽管我们应该承认他们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功 劳,他们对这些时期作品的估价毕竟不免过高,有时称赞很 平庸的作品,例如霍尔堡 ② 的喜剧,把只有相对价值的东西 看成有普遍的价值,甚至把一种乖戾的倾向和第二流的观点 热烈地赞扬为最高的成就。
所谓“·滑·稽”说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就是从这种乖戾的

威廉和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 (August Wilhelm und Friedrich  V.Schl-egel),兄威廉 (1767—1845),弟弗列德里希 (1772—1829), 德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和文学理论家。
② 霍尔堡 (Holberg,1684—1754),丹麦诗人和喜剧作家。


……………………………………………………………………………………………………………………………
6 8
全 书 序 论

倾向,特别是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的见解和学说发展出 来的。就它的许多方面中的一方面来说,“滑稽”说的更深的 根源是菲希特 ① 的哲学,即菲希特哲学中关于艺术的一些原 则。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和谢林一样,都是从菲希特的观 点出发,谢林完全超越了这个观点,而许莱格尔则始而按照 自己的方式去发扬它,终于脱离了它。关于菲希特的学说和 “滑稽”说的一个倾向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在这里只须指出 这一点:菲希特把“自我”—— 当然只是完全抽象的形式的 “自我”—— 看作一切知识、一切理性和一切认识的绝对原则。
   其次,由于这一点,这种“自我”在本身上是很单纯的; 从一方面看,每个特性,每个属性,每个内容在这种 “自 我”里都被否定了,因为一切积极的内容都掩没到这种抽象 的自由和统一里而被消灭了;从另一方面看,每个对于“自 我”有意义的内容都只有通过“自我”才得到它的地位和承 认。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只有通过“自我”才存任;凡是通过 “自我”而存在的东西,“自我”也可以把它消灭掉。如果我 们停留在这种由抽象“自我”的绝对性所产生的一些空洞的 形式上,世间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在·自·为的,可以看作本身 有价值的了,一切东西都只能看作由“自我”的主观性的产 品了。既然如此,“自我”就成为一切事物的主宰;在道德和 法律的领域里,在人和神、世俗和神圣的领域里,都没有任 何东西不是通过“自我”才产生,又可以由“自我”去消灭 的。这就无异于把一切自在自为的东西都看成只是一种显现

① 菲希特 (Job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唯心哲学家。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7 8
(外形),并不因为它本身,通过它本身,它才真实,只是一 种由“自我”而来的形影,完全听“自我”的权力任意自由 摆布。让它有意义,或是把它消灭掉,都全靠“自我”是否 高兴,这种“自我”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绝对自我了。
   第三 ① ,这种“自我”是有·生·命·的活动的个体,而他的生 命就在于能把自己的个性显现到自己的意识和旁人的意识 里,就在于能表现自己,使自己成为现象。因为每个人在活 着的时候,都在设法实现自己,而且也确实在实现自己。就 美和艺术来说,这种自我实现的意思就是:他要作为艺术家 而生活,要·按·照·艺·术·的·方·式去表现他的生活。但是按照这个 滑稽原则,当我的一切活动和一般的表现—— 就它们与任何 内容有关而言—— 对于我只是一种·显·现(外形),它们所取的 形状完全由我支配时,我才是作为艺术家而生活着。所以无 论是对于这种内容,还是对于它的一般的表现和实现,我所 抱的都不是真正·严·肃·的·态·度。因为真正严肃的态度都起于一 种有实体性的旨趣,一种本身有丰富内容的东西,例如真理、 道德之类,这就是说,引起严肃态度的内容就它本身来说,对 于我就是有实体性的,所以只有我沉浸在这种内容里,在我 的全部知识和行动里都和这种内容吻合,我才感觉到我自己 有实体性。如果按照滑稽说,艺术家就是自由建立一切又自 由消灭一切的“我”,对于这个“我”没有什么意识内容是绝

① “所说的三点是:(一)这种‘我’是抽象的,(二)对于这种‘我’,一
切事物都只是显现 (外形),(三) 这种 ‘我’ 自身的行动也只是显现 (外形)”。(鲍申葵英译本注)

……………………………………………………………………………………………………………………………
8 8
全 书 序 论

对的和自为自在的,而只显现为由我自己创造并且可以由我 自己消灭的显现(外形),如果照这样看,这种严肃的态度就 不能存在,因为除掉“我”的赋与形式作用以外,一切事物 都没有意义。别人对待我的显现 (在这显现里我把自己现给 他们看)固然可以抱严肃的态度,可以认为我是在认真地对 待它,但是他们这样想,实在是受了欺骗,他们都是些见解 狭隘的可怜虫,没有才能去了解我的观点 ① ,去达到我的观点 的高度。这就使我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能象我这样自由 (这就是说,·形·式·的
                     ② 自由),能把凡是人所认为珍贵、尊严 和神圣的东西看成只是他自己随意创造的产品,他可以随意 让它们有或是没有意义,有或是没有确定的充实的内容。一 个滑稽的艺术家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这种巧妙本领就被了解成 为一种·神·人·似·的·神·通·广·大,对于这种神通广大,一切事物都 只是一种无实体的创造品,而自知不受一切事物拘束的创造 者却不受这创造品的约束,因为他能创造它,也能消灭它。谁 达到了这种神通广大的观点,谁就能凭高俯视一切其余的人 们,把他们看作狭隘呆板的人,因为他们把法律、道德之类 还看成固定不移的,有约束性的而且有实在价值的东西。这 样过着艺术家生活的人固然还是和旁人发生关系,例如他和 朋友,姘妇之类在一起过活,如此等等,但是作为天才,他

即把一切看成虚幻的滑稽观点。
① ② “·形·式·的自由是超然于一切之外,或是(表面的)随意取舍的能力;与此
相反,·真·正·的自由是自我与能满足自我的东西的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