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的途径?如果是作用于病原物的,那为什么相同的方药对各种完全不同的病原物都有效?它们有什么共性?道理又何在?如果是通过其他途径起了作用,那又是怎样的途径?作用如何?这些作用在现代医学或其他学科里又如何解释和升华?又如何将它的理论回过头来指导实践?……总之,经过比较,深入探讨之后,才能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融会贯通,为今后的结合乃至新医药学的产生创造条件。

其实,同于以上的思路,早期上海第一医学院脏象研究室的关于中医“肾”的研究,就早已得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了:他们就在西医病名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红斑狼疮、妊娠毒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神经衰弱等六个从西医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病”,而在中医同属“肾阳虚”这个“证”时,用了“温肾阳”的方剂都有效的这个“交叉点”上发现了苗头,跟踪做了大量的实验,最后得出了现代医学的解释,即:中医辨“证”所说的“肾阳虚”时,就相当于西医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的结论,这是真正中西结合的解释和成果!启发意义极大!(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年第4卷第8期吴咸中著《光明的前景,广阔的道路》一文。)

【问】请再举例详述中医辨证论治的优缺点。

【答】可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点:首先它充分体现了整体观念——即从病人得病后进行综合概括,易见全貌;还有是有很强的考察疾病变化的“动态观念”——即把疾病放在不断变化的观念下去考虑。现代医学也证明了疾病是致病因素与机体感受性、抗病力、免疫力以及外界条件等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证”就正是这个过程的体现了。因此说“治证”更全面、更本质,所以特别适宜那种病情复杂因而全身失调的慢性病。又举例:冠心病,是国内外的几大难症之一。用西医“治病”的方法,对较单纯的病例,从各种药物到手术疗法,针对性强,效果好,是事实。但对病情复杂的病例,局部单一的疗法就显得顾此失彼而少良策。此时,中医“治证”的疗法就显出优势来了。这类例子,中医老先辈蒲辅周在他的验案中就有记载,如其所遇到的四个冠心病病例,都是复杂的疑难病,蒲老就用了四个完全不同的方法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特别具有示范启发意义的是“胸痹(心绞痛)”一例,生动具体地说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动态平衡观念的正确。患者除了有“心绞痛”主症之外,还兼有慢性胆管炎、胆绞痛、迁延性肝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绞痛等病,可说是集几种目前世界上最棘手的疾病于一身了。病程已六年,住过国内外著名医院,几经高手,未见显效。长期卧床不起,心绞痛多达一日剧发5~7次,病情之难杂,可说是已到极顶。但最后在蒲老细心辨证施治下,病人终于出院而且回新疆工作了。细看书中蒲老先后诊治经过,他紧紧地抓住了病人各个阶段的“证”,前后换用了许多方剂和药物,因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蒲老为什么要换用那么多方剂?原因是这个病人的“病”多,“证”更多,每个病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证”,这么多的“病”交叉变化了,又是一个“证”,所以这“证”就特别多。改换的方剂多,药物加减也要多,这样才能丝丝入扣辨证明确而取得全面的效果。辨证论治的优越和重要,在这类例子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也经受了严格的对比与考验,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余可类推。(见附注1)

“治证”的缺点是它笼统模糊,无针对性,因为不能定性定量,所以不易普遍重复疗效,等等。比如上述蒲老的“辨证”是高水平了,但因为不易定性定量,可变性大,别人也不易学,也不易普及。现在虽有“专家电脑诊治系统”,但也只能是他本人经验的重现。如何在他的经验基础上利用电脑等现代设备“自动”地发展和提高,正是值得人们思考和探索的。

西医“辨病”的优点是它干脆而利索,针对性强,能击中要害。如前举的冠心病,同是这个病,如果病人能早期治疗,当他没有全身失调时,那么西药的作用大而快,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就可控制症状。而各种手术如“搭桥”手术等更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这类例子是很多的。又如前举的肺结核,也只有在西医“治病”研究的基础上,才发现了“病灶”和“结核杆菌”,才因而有各种手术疗法和各种“抗痨药”,才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十痨九死”的悲惨结局。更广泛地说,也只有有了西医的微生物学等等,才找到了各种致病的病原物,才有针对性极强的疫苗的应用和免疫学,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各种传染病……

【问】有人说“十个中医十个样”,没个准。这种说法对吗?

【答】“十个中医十个样”,是指中医对一个病(特别是西医所说的“病”)的诊断和治疗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而言,这是事实。但不全是如此,这又是关系到“病”、“证”的概念问题,现举例解释如下:

原因一,上面已说了,中医的最后诊断在“证”,“证”又有阶段性和类型性,而且还讲“个体差异性”、“地域性”等,十分强调动态观念。所以同是一个病,出在不同的阶段、类型、时间、地点、性别、年龄、体质等时,证的诊断就不同,治法当然也不同。比如西医的流行性感冒,春天时请中医会诊,舌一看,脉一摸,说“此春温温病也”。夏天了,同样是流行性感冒,请同一个中医会诊,同样舌、脉一看,说“此暑温温病也”。对不对?都对。西医的病原相同,但时间不同也。又如中医“泄泻”病人,当他是消化不良又是初期时,第一个中医说:“证属饮食所伤也,宜服‘保和丸’。”就是说,这病人是消化不良,应该用“保和丸”这个方剂治疗。过了一阵,病未痊愈,转为慢性泄泻了。第二个中医一看说:“证属脾胃虚弱证也,宜香砂六君主治。”即说是脾胃虚弱证,要用“香砂六君丸”这个方剂为主加减治疗。如病还未好,病人体质更差,转为“肾虚”了。第三个中医接着一看,说:“肾虚泻也,命门火衰,速宜‘四神丸’加减。”即说是“命门火衰证”,赶快用中药“四神丸”加减治疗……好了,好了,已经三个中医就三个样了,如果再来第四个,就有四个样,下面不必再说下去了。其实,从辨证论治原则来说,以上各位医生的诊断治疗都是对的,因为病的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诊断治疗当然不同。又如因为时间、地区、气候不同而诊断也不同的例子,则前面所举石家庄及北京乙脑的事例就很明显,它同是西医病名的“乙脑”,因为地区、气候不同,“证”也就不同。而在西医则北京也好,石家庄也好;天热也好,多雨也好,便一干子到底,都是“乙脑”。因为人们都已习惯西医的观念,所以对中医的诊断便不易理解。

原因二,学派不同,对一个病证叫法也不同,最明显的例子是“伤寒派”与“温病派”的叫法不同。比如病人患急性高热,症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时。“伤寒派”医生(即用《伤寒论》的理论看病的医生)一看,说:“此伤寒病,‘阳明经证’也,速宜服‘白虎汤’。”另一位同时会诊的“温病派”中医(即用“温病学”理论看病的中医)说:“非也,此乃温病‘邪犯气分’证也。”但也开了白虎汤加减的方子。另外一名喜欢用“温病三焦学说”的中医过来一看,说:“皆非也,此病在中焦。”旁边的人就说了:“你看,他们中医自己都在打混仗了,真是十个中医十个样。他们自己连个病名都不统一,还治什么病?”但病人服了白虎汤,病却好了。有人说:“是碰巧好的。”其实这是天大的冤枉,是治好的,只是他们用的学派不同,叫法不同罢了。这种例子也很多。所谓“伤寒温病之争”,部分就是指此。近代人们也正在设法统一之中。

又再举更典型复杂的例子:“中风”一症,它的成因解释,历代以来,就学说纷纭。比如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中医内科学讲义》162页中(上海科学技出版社,1964年1月)中风'概说'里就说:“……宋元时代,刘河间主张‘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而朱舟溪则以为由于‘湿热生痰’所引起……明代张景岳,更明确提出‘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语译:本来都是体质内部虚损所造成,不是什么外感风寒的缘故。)这时如果来个“关公战秦琼”,请这些名家会诊,也会“十个中医十个样”。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明确:即他们都是在各自大量的实践经验,确有临床疗效的条件下提出自己论点的,因此会显得张三是一套,李四又是一套,但这些是必有疗效为基础的。所以说,中医的诊断标准不统一,也是一大缺陷。

原因三,因为中医讲辨“证”,讲动态观念,讲个体差异,讲疾病的多变性,中医学目前又有一定的神秘性等等,有的人就借了这些特点,随心乱加解释。比如明明是自己辨证不明,用药不当因而疗效不高,却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乱加辩解。另外,也是旧时的陋习,医生之间,互不服气,为了互相拆台,抬高自己,常常用诡辩术。这些都是糟粕,应当鉴别扬弃,以免败坏了中医学的名声。

原因四,有的并非中医从业人员,也拣些中医术语,讲得口沫横飞,招摇撞骗,那就是“骗术”了,更要慎加鉴别。(见附注2)

八、针灸疗法是怎么一回事?

【问】什么叫针灸疗法?它的治病原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它没有用一点药物,为什么能治病?什么叫“经络”、“经络系统”和“经络学说”?

【答】所谓针灸疗法,就是利用“针”和“灸”的方式来治病的方法,总称“针灸疗法”,研究“针灸疗法”的科学就叫“针灸学”。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特有疗法。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它也完全是以中医的基础理论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也是中医学里的一个分科。又因它的治疗面很广,凡是内、儿、妇、外、眼、五官等各科的病大部分都能治,所以它又是中医学里的一个大科、专科,因此又叫“针灸科”。(有人常将“灸”误写为“炙”,应注意区别)。有人曾认为针灸疗法是属于中医学之外的小疗法或小科,那是一种误解。又有人认为它完全等于西医的“理疗”(物理疗法),这只对了一半。对的是针灸疗法的确是属于物理疗法的范围;不对的是它是基于中医的基础理论的,离了这个理论,便成乱针乱扎,不成“疗法”。而西医的“理疗”是用西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比如神经学说等等,离了这个理论,也不成所谓“疗法”。在中、西医理论没有真正结合之前,也慎勿相混。

先说什么叫“针法”。就是利用一种叫“针灸针”的针刺入人体一定部位(叫“穴位”),以达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这个针具古代最早的时候是用有锋棱的石块制成的,用它的锋棱刺激穴位。这时应是石器时代,人类还没有金属工具,所以古书上又叫“砭石”,由此可见这个疗法历史的久远。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铁器时代,就有了金属的针,但它易生锈,所以后来又发展为在上面镀上银或用银铁合金以防锈及增强硬度,这就是“银针”的由来。到了近代,不锈钢问世了,于是就有了细而硬的不锈钢针。现在也有在针柄镀上银的,所以也可仍叫“银针”。另外,大约是因为“银针”的名称沿用已久,已是深入人心另具魅力了吧,特别是我国的针灸疗法又已远播海外走向世界,所以人们又常常用“小小银针”来统称和形容(形容它小而疗效高)我国特有的针灸疗法。在这个基础上,又由于治疗目的和方法的不同而派生出许多针法来,如割治疗法、皮肤针疗法、腕踝针疗法以及用电的电针疗法、激光疗法、头针疗法等等。这些疗法不断发展,有的已形成完整独特的新疗法。它们也和“体针疗法”(即原有用全身穴位的针灸疗法)一样可医治全身的各种疾病。但是请注意:它们疗法虽多,但基本上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派生出来的。如果离开这个基础,乱扎乱针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

再说“灸法”,就是将一种叫艾叶的中药制成“艾绒”点燃后,以烧灼皮肤刺激穴位来治病的一种方法。它也因所用方法及目的不同而分直接灸、间接灸、艾卷灸等等。

【问】针灸疗法治病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答】这个道理详细说来是这样的:当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他的身体的功能(即调整全身平衡的能力)是“天生”自我平衡的。比如饿了会找饭吃,渴了会找水喝,冷了会蜷起身体以减少体温的散失,热了会自动出汗散热,等等。但是当机体受内外因素的侵害或影响而超出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时,他就病了。这时如果从药物疗法观点看,那么病人就要用药物来治疗了。但是如果从针灸疗法的观点来看,那么就可用针灸疗法。这时针灸医生在给你看舌、诊脉等(即前述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并在你的患处及其他部位体表检查之后,就在你的体表有关穴位施以针或灸的方法,很快你的病就好了。奇怪,这医生没有用一点药就好了。是“碰巧”好的?不,是治好的。因为中医古书的经验里“经络学说”告诉我们:当人们得病了,这时就会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出现一定的“反应点”(即有痛、胀、麻等感觉的点),这时如果在这些“反应点”上或古医书上的经验,按“经络学说”的规律在另外相关的穴位上加以针、灸的刺激,只要这个刺激的部位、方式、刺激量等等都“恰到好处”了,机体功能一平衡,病就好了。这就是针灸治病的简单原理。为说明此理,又举例如下:有一病人,他本来身体是健康的,几年前因饮食不慎又加情绪不好而得了胃痛的病。这次病又犯了,来看针灸科。主症是上腹部隐隐作痛,中医叫“脘痛”(脘,上腹部)。病人脘痛隐隐,喜热喜按(即喜欢用热的东西按压脘部),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薄,脉象细弱等等。经过“辨证”,属中医“脘痛病”里的“脾胃虚寒证”。除此之外,针灸医生还要在病人脘痛处及四肢、背部等有关部位进行触摸诊查,找出哪些穴位有“反应”(这种检查方法叫“经络诊”)。然后医生就根据以上诊查结果,根据“经络学说”的道理在这个病人的上腹部、背部及四肢相关的穴位,比如中脘、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等穴上,用针或灸的方法给病人以“恰到好处”的“温热”法刺激。一般叫病人一日来一次,三至五次一个小疗程。几个疗程之后,病人经过这么针灸来回一刺激,机体通过自己的功能调整,功能恢复平衡,病就好了。这个调整刺激的作用,中医叫做“疏通经气”,如以西医观点说,可能大部分是通过了神经系统的反射调节作用。老百姓则通俗地叫“通了血脉”。现将这原理写成简表如下:

【问】经络学说是谁发明的?

【答】这个学说和系统不是几个人特别聪明,一夜醒来突然创立的,它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集体的经验结晶。一般认为是这样的:在古代,有的人病了,开始时无意中被石头或其他有锋棱的东西碰触了一定体表的部位时,结果发现原有的病却意外地好了。又比如有的人患了胃痛,除了本能的按揉痛处局部之外,又在无意中碰触了膝下现在叫“足三里”穴的皮肤,受了刺激之后,病却好了。于是由无意的发现变成了有意的重复及经验的积累,别人也照样用,结果都大多有效。于是确定下来,对大家说:用东西去触碰“足三里”这个地方是能治胃痛的!后来又发现它能治腹部痛的病,特别是不断发现有许多穴位也有相似的治疗作用,于是又将这些相似作用的穴位联结成一条“线”。这些“线”后来就定名为“经”,也叫“经脉”。又由于不断有意的探索,发现其他系统也有可治相同疾病的穴位,它们也连成了“线”而成另一条“经”。这样又经过了许多岁月,又不断发现并证实了许多“线”而有了许多“经”或“经脉”。例如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疗咳嗽、哮喘等病的穴位,将它们连成“线”,便叫它“肺经”……后来又将这些经脉结合中医学的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等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按照它们各自的功能、部位、内外表里以及与内在脏腑功能的关系等等内容加以归纳整理。于是就有了叫“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等的所谓“十四经脉”。举其中的“足阳明胃经”为例:就是说长期经验证明,分布在足(指下肢)并由此沿着“阳明”部位(指下肢“阳”侧面之一)上行直到面部这条经脉上的穴位,除了都对局部病有治疗作用之外,还对内脏中医所说的“胃腑”有治病的功能。后来凡是遇到中医所说的“胃”有病时,首先选用这些穴位针灸,可以得到明显的疗效,所以就将这一条“经”叫“足、阳明、胃经”了。其他各经也是这样,不一一枚举。最后又将它们总括整理起来,反复验证,便成了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经络系统”和“经络学说”。

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1)这些经脉的分类和编排等等都不是凭哪个人的主观意志编造出来的,它是建立在无数实践经验基础上,经过千百年的探索验证、提炼、筛选之后的宝贵经验的结晶。遥想这漫漫的以往岁月,我们的祖先该是付出了多大的艰巨劳动和心血!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怎能不倍加重视并大力发扬呢?!(2)要明确,上述“经络系统”、“经络图”,虽然图上画着经络的“线”,但事实上是看不见的,那“线”只是一种针下感觉的路线,所以只叫“经络感传现象”。直到目前,针灸医生也只是用了这个现象在调节治病(这个感传现象就是针下穴位的酸、胀、麻、重、电击感等感觉)。所以目前说它只是一种“功能反应”。至于这个功能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目前还无定论,还在大力探索之中,也可能是西医解剖学里可见的神经、血管、淋巴管以及其他体液调节系统的“综合反应”;也可能是我们现在知识还不知道或不能解释的东西。正如埃及的金字塔,东西明摆着,但古人当时是如何建成的?也未得到解释一样,它可能也是建筑学里的另一体系的杰作。

【问】经络学说里的“络”又是什么呢?

【答】中医书上说,经与经之间相联结的就叫“络”,又说它没有特定的穴位,即没有单独的治疗作用。因此这“络”也只推想是经与经之间联络的通道罢了(中医学常常有这样的在事实基础上的臆想推断,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特点)。但根据古医书上的描述,它又像是表浅静脉,如《灵枢经脉篇》中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即说经脉是在肌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浮在皮下可见的,就叫“络脉”。可以推知,因为古人当时没有发现明确的血液循环系统,但又觉察到全身功能以及经与经之间功能又是整体相关的,又说经络是气血环流的通道,而表浅静脉又是“浮而常见”(浮在表面可以看见)的,碰破了又真有血液流出的。因此便确认了这“经络系统”就是气血流通的通道,经络系统也就成了所谓“内联脏腑,外络支节”的系统了。其实,从现在的理解,从实质上说,中医的“气”,除了也指空气的“气”以外,大多指的是机体的功能表现;“血”,除也指“血液”之外,也包含机体许多的一些实质性的物质。所以“经络系统”也非血管系统,而是一种功能系统的概括描述,因此它的“气血流通的通道”用西医观点看也是不能解释的。就比如说是“气”的通道,血管里还能有空气?那不成了气“栓”,那还行?……这些都是中医学只讲功能不讲实质的缘故。

【问】能否用简表说明经络学说的形成?

【答】能!请看下图:

【问】那么“经穴”的“穴”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答】穴者孔洞之义也,中医书说它是“气血流注”的地方。所以又叫孔穴、气穴、输穴、腧穴、穴道,直到现今一般又叫“穴位”。总之,是气血流注的孔洞。其实这又是古人臆想的附会描述。古人很可能认为,既然经络既是气血流通的通道,又是内属脏腑外络支节的,穴位又是最敏感的地方,那么气血必在这些洞穴出入无疑了。现在知道,穴位实质上是经络系统上的一个“反应点”、“反应区”或“刺激点”、“刺激区”。它们除了有一部分确实在关节等处的洞穴之中以外,有许多也不全在洞穴之中,这又是中医学一贯地只见功能不见实质的臆断说法。比如上面说的“络”也是如此。那么,是否可说中医的经、络、穴等等都是自说自话地臆断出来的?不是,这里又是一个前提:就是古人先在实践中发现了,然后再用它的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