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口味心理学-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可能背负着强烈的罪孽感,他们在自杀的同时也是在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美国著名的魔术大师胡迪尼特别喜欢从种种不可逃脱的条件下脱身而出,包括“紧身衣”、各种手铐、脚镣、囚室、木箱、绳索、玻璃盒、锅炉等等。他的拿手好戏就是从埋在地底的棺材中逃出来,或在水底挣脱镣铐。但是对他进行过调查的人会发现,胡迪尼在潜意识中对他的母亲有深深的依恋,而这种依恋极大地影响了他整个人的发展。他表演的每一个绝技,几乎都象征着一种假自杀。所以大家从这儿也能看出那些喜欢把自己困于某处而死的人,其实骨子里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恋母情结。
让卡车、火车从自己身上碾过,这就表现出死者以一种消极被动的方式屈服于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自杀方法也进一步印证了“被杀的愿望”的存在!
那么现在再来看海子卧轨前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时,我在诗中再也找不到原先曾感受到的爱、暖、希望、温情与励志,相反它现在更像是一份遗书。尤其后面的那几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能,这就是海子最后的告别。
最后我们看看类似用烧红的铁棍插入喉管的这种自杀方式的意义。
许多医生都感到奇怪:为什么有的服毒自杀的人,往往吞下的并不一定是能够致命但是肯定会带来巨大痛苦的东西,比如盐酸。
举一个案例:
曾经有一个病人很平静地喝下纯盐酸,然后立刻就呕吐了。没过多久,他又企图再次用这东西自杀,而这次是用啤酒将它稀释。但还是没死成,可是因为反复吞食盐酸,造成他的食道被烧伤,引起食管狭窄。他需要进行长期的手术,可是只要这种痛苦的手术仍在继续,他就显得很高兴,精神振作,并拒绝任何精神方面的治疗。最后,他出院了,但大约一年后,他吞下爆竹自杀身亡!
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这种靠吞食物体自杀的方法可能跟强烈的口唇欲望有关。咱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口唇期”,知道可以通过口来表达爱,表达需要,并获得快感,就像儿童的吮吸拇指与成年人的口交。吞食物体自杀的人可能就是早期的“口唇期”发展受阻或受到过度的制约。
比如,一个爱说脏话的孩子,他的母亲制止他这种行为的方式就是用肥皂使劲地擦洗他的嘴巴。那么当他长大后,一旦犯错或良心受到谴责,便会用类似的却更为极端的方法(吞火棍和硫酸等)来为自己洗脱“罪行”,释放内心毁灭的能量。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人选择吞下在我们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东西来自杀。
说到底,研究自杀不是为了更好地自杀,就像我们研究疾病不是为了怎样得病一样,研究死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因此了解了自杀的成因也就了解了该怎样有效预防与阻止自杀的发生。
当一个人试图杀掉另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考虑把他关起来,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同样的,当一个人执意要杀掉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把他关起来,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因为一门心思寻死的人如果不能投河自尽的话,他完全可以转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割脉或者服药。所以,不知你们有没有到过精神病院,那里3层或者2层以上高度的楼层的窗户上都装有间隔很密大概仅能伸进一只女性手臂的铁栅栏。实际上,每天都有无数本来可以避免的自杀最终还是不幸地发生,原因就是这些人的朋友、亲属和医生对他们太过掉以轻心。
关得了一时也关不了一世,这种强制性的方法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这时就可以利用先前研究过的“杀人的愿望”来阻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我们说了,一个人因为仇恨所以想杀人,一旦杀不成对方就会转而回来杀掉自己,更确切地说是自己体中的对方。
有人说过,和平主义者常犯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尚武精神中值得推崇的成分。只是在和平年代,大家可能再也无法依靠暴力的手段来发泄内心的仇恨了。
这里,我也终于懂了张纯如女士,因为她所接触的是曾经的家仇国恨,而现今社会已不再为历史埋单,也就是说,你是愤怒了当时的愤怒,却不再有当时的环境供你来发泄。
就像现在哪个人说,我失恋了我被劈腿了,可能会有一堆人围上来听你倾诉,整个社会也是支持你的。但是如果哪个人说,我被历史惹火了,我为某个民族感到愤怒,难道还能让你现在扛起枪去战场上打一仗吗?不可能。因此没人会理解你的这种痛苦,应该说你的这种痛苦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非常out!这正是张纯如女士最终自杀的原因之一,也是我本人读抗战题材作品后会感到抑郁的缘故,因为这份痛苦无处安放。
不能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办?我们可以采用其他变相的方法,比如说运动、游戏以及许多嗜好中有攻击性的一面(例如园艺嗜好中的除草)等。
一些大型的体育运动,如橄榄球、足球,人们就能够在激烈的碰撞、抢夺与冲突中很好地释放自己体内的攻击性能量。
众所周知,游戏乃是经过伪装的战斗。对于一个深深被仇恨压抑的人来说,他更需要的是一种竞技性的游戏,这样可以通过战胜游戏中的对手,来达到毁灭能量的发泄。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强化这种能量的发泄,例如在高尔夫球上写上所恨之人的名字,或在拳击沙包上画出痛恨之人的脸。
那些已经发展成职业的游戏也能被用来当做发泄的方法。比如说梵高,他把所有的热情都奉献给了艺术,把情欲投掷在画布上,尽管他后来的画变得越来越狂暴,越来越混乱,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终走向毁灭,但作画本身不能不说起到了推迟他自杀的作用。
还有一些精神病人,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曾将粪便涂抹在墙上,配以一些猥亵诽谤的文字来辱骂治疗他的医生和护士。但是在后来逐渐康复的过程中,他们开始用钢笔或铅笔书写出优美的诗歌。游戏确实是在攻击性涂抹和创造性涂抹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以上是对“杀人的愿望”的利用,下面来说说怎样借助“被杀的愿望”的力量来预防自杀。
主要做的就是减少自我惩罚的因素,用什么方法呢?赎罪!
赎罪是个宽泛又笼统的概念,有些方式是合理的,有些又是不合理的,见下面这个案例:
一个人由于父亲的死而继承了一大笔钱,他把这笔遗产的一部分拿出来扶持科学研究或救济本地区的贫困户。他这样做也许只是因为他曾经对自己的父亲怀有隐藏的敌意,而现在却从父亲那儿得到一大笔钱,由此需要补救这种罪孽感或者内疚感。然而这种补救无论如何都是有利于许多人的,并且他也能从中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
但是如果受这种罪孽感的驱迫,他以一种过度的方式进行赎罪,捐出大量的钱以至于自己的家庭在经济上失去保障,那他这种补偿和赎罪的行为就是不合理的,赎罪的结果是造成了自我的毁灭。
有人做过研究,说当一个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体内会分泌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正是长寿的源泉。所以说,助人为乐有时还真是:修身,齐家,治心,平自杀!
关于自杀的内容,这里我已全部讲完,但对于死亡这个话题我还意犹未尽,那就再多说一点吧:
在众人的意识里,死亡往往代表着一切的结束,而在宗教中,死亡却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下一个轮回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绝症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染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时,通常都会开始信奉一门宗教,归根结底就是源自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
前面提过“生死轮回”,禅宗有这样一种说法,众生皆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不息,按照自己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业,承受着永无间断的因果报应,永远有无法摆脱的烦恼。所以佛教把超脱生死轮回看成是一件大事。其实佛教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跳出轮回,超脱生死,达到涅槃的境界。追求涅槃的境界,也是修行者的最大愿望。
但是,在这里,人们往往把“涅槃”误解为了一种死亡后的状态。实际上,涅槃是一种心性的状态,即使活在世间也能同样做到涅槃,达到自行清净的境界!
这些其实只是告诉我们,活着时不用心,不善待自己的人生,不珍惜眼前人眼前物,难道还要等到临终之前才为之做徒劳的悔恨吗?
最后,我想拿出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禅宗故事与大家分享,同时也算为本文作结:
一天,佛陀看到弟子们乞食归来,便问:“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道:“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延续和解脱啊。”
佛陀环视弟子说:“你们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呢?”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位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但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有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是蜉蝣一样,早晨才出来,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深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出来。有一个弟子说:“其实我们的生命和露水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佛陀点头道:“不错,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来认识生命,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精髓。你们要切记,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间,像蜉蝣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第十篇 我本是男儿身,又不是女娇娥
我本是男儿身,又不是女娇娥——性别认定障碍
“大卫的案例说明:人的性别认定是由深层次的心理认知决定的,而不是靠随意改变身体结构就能改变人们对于自己性别的界定;同时也说明,利用环境的影响来治疗性别认定障碍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有效。”
一天早晨,我像平时一样起床穿衣服,发现胸没了!再往下一瞅,自己多出了个“弟弟”,我竟然一下子从女人变成了男儿身!然而这只是一切的开始,接下来,我不得不用这个身体开始一段光怪陆离的“女心男身”生活。
第一日:
还好,除了注意我的女人多了以外并没有太多异样。但是,有一个地方明显不同了,上厕所的地方变了!而且以前女厕所人满的时候,还是可以暂去男厕所解决一下的,但现在反过来就万万不可了。可话又说回来了,我还要什么厕所啊。
第一周:
不好,我感到非常的不好。还有一点忘了告诉大家了,我的“男真身”是个正值壮年的小范·迪塞尔。于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问题出现了:每天早晨我都要晨勃一次!
什么是晨勃?就是男性在清晨4~7点时,阴茎会无意识地自然勃起,不受情景、动作、思维的控制。这个东西可比“大姨妈”来得起劲多了。天天因为这个睡不了懒觉,一周下来我就有了俩大黑眼圈……
第一月:
抑郁了,我开始抑郁了。闺蜜小Q这几天突然跟我表白: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而我挚爱的男人同时也表示:以前为了兄弟你我可以两肋插刀,但是现在为了小Q,我愿意插你两刀!
世界一下子变得乾坤颠倒,天旋地转,我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喊道:“妈妈,再生我一次!”
……
以上只是我的一个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身惊汗,但是它却引发了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什么让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人呢?
显然,这和性唤起模式并没有太大关系:
晨勃是性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有的男人甚至一日不“勃”便担心自己阳痿了。但是对于梦里的“假男人”的我来说,晨勃是何等的别扭,我不会因为有它的存在就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同理,我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对女性有性冲动就觉得自己是个男人。
和生理结构呢?也没有太大关系:
要知道梦里我可是真正的男人,但又有什么用?当曾经的闺蜜向我示爱,曾经的爱人跟我抢女人要大打出手时,我是多么的悲痛欲绝……
那答案到底是什么?
先来看看乔乔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乔乔,今年17岁了。虽然我是名男性,但打从记事起我就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女孩,直到初中之前都还保持着女性的装扮,平时也只钟情那些女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比如织毛衣、刺绣和煮饭烧菜等等。
我的爸爸是名船长,他长年漂泊在外,和我待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剩下的时光都是妈妈、姨妈和姑姑陪我度过,可以说我是在脂粉堆里长大的,生活得很开心。虽然有时表哥他们会嘲笑我怎么不参加男人的活动,连足球都不会踢,说我是个“伪娘”!可我才不把他们当回事呢,我乐意这样!
我的朋友也几乎都是女孩,她们和我很聊得来,我是她们的闺中密友。大约12岁的时候,我开始有了性幻想:我把自己想象成女性的样子来与英俊的男人做爱。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性别分立得越来越明显,很多人开始嘲笑和讽刺我的女人气。我在正常的人群中显得是那么扎眼,感觉自己无处遁逃。终于有一次,我彻底忍受不了这种受尽排挤的痛苦生活,离家出走,打算找地方自杀。幸运的是,我又被家里人找了回来,只是从此我就不再去上学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陷入男人身体中的女人,我希望能通过手术变回女人。
通过乔乔的故事,我们终于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能够判断我们性别的东西,不是性唤起模式,也不是生理结构,说到底那是一种深层的个人感觉,即性别认定。
如果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和他的心理性别不一致,就像乔乔这样,在他男人的生理性别下包裹着女人的心理性别,就会造成性别认定障碍,也可以说是这个人的灵魂被安错了身体。
性别认定障碍是相对比较罕见的,注意这个用词——“罕见”,就是比少见还少见:男性的发病率会因地区不同而不同,通常是三万分之一左右,而女性就更少有了,只有10~15万分之一左右。
性别认定障碍必须与异装癖相区别,我们来看下面这位小米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年35岁了,是一名电子工程师。既然选择走出来,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要开诚布公跟大家交待发生在身上的一切!
我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穿女人的衣服。有一阵子我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女人的样子跑到公共场所转悠,后来担心被熟人拆穿,只好作罢了。我老婆知道我有这个毛病,因为我穿的衣服都是管她借的,呵呵。她挺开明的,她也建议我就待在家里做这些好了,不要出去冒险,万一被逮个正着呢?因为担心被发现,她还帮我跟家里瞒着这件事。就这样子过了很多年,家里都还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什么事呢,我等会儿再说,我先来说说我染上这个病的经过。
我们家有5个孩子,我是里面唯一的男孩,可以说我是在香粉堆里长大的,家里的浴室也经常晾满了女性的内衣。大概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偷偷拿走了其中的一件,然后试穿,我还记得那是一条女人的内裤。这时,我的一个姐姐突然走了进来,她看到我的举动后说我是“社会渣滓”,说完就走了。我想她本意是想羞辱我的,但没想到这反而带给我无比的性兴奋,随即我便开始手淫,而且那次达到的性高潮是我整个青年时代最强烈的。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不觉得穿女性内衣自慰有任何错误,因为这并不影响我的婚姻,我和我爱人有规律的性生活,而且还很和谐。
所以我本来不打算放弃的,只是……像我上面说的,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有一次当我在屋里像往常一样穿着我老婆的内衣沉浸在性幻想之中时,我几岁的女儿突然闯了进来!还好我当时反应快,一个打滚就钻床底下了,否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后果又会怎么样。
何为异装癖?异装癖就是异装恋物癖,它是恋物癖的一种。异装癖是指人(通常为男性)通过穿戴异性的衣物或饰品来产生性唤起。它和恋童癖、露阴癖、恋尸癖、恋物癖等都是一种性欲倒错。
什么是性欲倒错?就是不该引起你性冲动的事物却让你冲动了,你的性唤起用错了地方,比如不是对人而是对物,这就是性欲倒错。而性别认定障碍是一种性别倒错,指的是对自己性别角色的不适应,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一致。异装癖(性欲倒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性满足,而性别认定障碍(性别倒错)的主要目的不是性欲方面的,而是希望公开地、完全地以异性的方式生活。
异装癖还必须与两性人,也就是我们说的阴阳人相区别!
上帝不仅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其实还创造了当娃、亚当当和夏娃娃。怎么回事呢?事实上世间存在着5种性别:亚当(男性)、夏娃(女性)、当娃(雌雄同体)、亚当当(男两性人)、夏娃娃(女两性人)。
亚当和夏娃就不用说了。雌雄同体,这里指的是真的两性人,也就是出生时既有睾丸又有卵巢,在真两性人的身上,两套生殖系统都发育完全。
男两性人是指生理上具有更多的男性特征的两性人,他们身上有发育完全的睾丸,但女性的那一部分(卵巢)发育不完全。
女两性人,是指有完整的卵巢,但只有部分男性生殖器的人。
在这里,性别认定障碍和两性人间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并没有先天的生殖器异常和躯体畸形,而后者尽管自身的性别是混合的,但他们从出生起就被“认定”为某种性别,本身并不会为之感到混乱。
同性恋行为现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合理的性行为形式,甚至在许多国家,同性恋婚姻已经合法化。大家对于同性恋行为态度的转变,可能是与法律和心理健康专家们的观点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关:美国在一九七几年之前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还把同性恋行为列入性偏离症状,待到了十多年后,1987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修订版本中,“同性恋行为”这一词条已不再被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同性恋行为不再被认为是精神病状态。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人类的这种性取向的变化呢?许多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之中,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说法,但是下面还是附上几种比较主流的观点为大家做个参考:
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男同性恋很有可能在童年时期与他们的母亲的关系尤其密切,而与父亲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疏远。最终的结果就是,那些男孩对于母亲的认同度高于父亲,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女性认同感。这么说大家可能还不明白,那么,你们身边有没有玩得很好的异性朋友,可以跟他(她)无所不谈无话不聊,但正是由于太熟了反而爱不起来?那么男同性恋也是这样的,他们对女性的高认同感,或者可以说是深层熟悉度,反而让自己觉得和女性相恋非常别扭,甚至像是在乱伦。
②行为主义有一种说法是,那些发现自己初次同性恋经历是非常美好的,而初次的异性恋经历却是危险、尴尬和令人不满的人,就很可能想要寻求进一步的同性恋经历,同时还会排斥身边发展异性恋的机会。令人满意的同性恋经历越多,他们就会越继续自己的同性恋行为。
但是这种说法对大多数男同性恋来说很没有说服力,因为很多男同性恋表示:哥哥在谈恋爱之前就已经很清楚自己的性取向了。
可是,这种说法却更能被女同性恋所接受,因为有证据表明,相当大比例的女同性恋者都经历过一些令她们感到害怕或不悦的早期异性恋历程。其中很多人都报告说,在童年时自己曾长时间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