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品封疆-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老爷在家中惦念小姐安危,吃不香睡不下。家里的下人都被打发出来不说,还惊动了锦衣卫朱老公爷,东厂冯督公。”
此时那两名身材瘦小的锦衣卫却已经按捺不住,叫了声小姐,一左一右扑入张若兰怀里。张若兰怕李炎卿误会,忙道:“这是我家中的两个丫头,从小跟我一起长大,感情最好。她们是担心我,这才没了规矩。你们两个不成气的东西,还不赶紧去给姑爷见礼?”
她又朝那锦衣官道:“有劳几位从京师到了这远瘴之地,小女子实在是有些汗颜。”
那锦衣官忙道:“小姐千万别这么说。能为张阁办事,那是小的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就是这次来广东,才立了破获三百短毛贼的大功,说来,小的这份前程,还都是小姐送的。我感激都感激不过来,您可千万别有什么不好意思。”
这时那边行刑已毕,饶是凌飞扬武功高强,这一顿棍子下去,人命也去了半条。张若兰只厌恶的挥了挥袖子,就有几个锦衣将人抬下去。游七咳嗽一声“小姐。您看老爷子这么想您,这广东的气候您又不习惯,咱们是不是先回京师,让老爷放心。至于您和刘大令的事,小的只是个下人,可不敢多嘴多舌,这事的大主意,还是得老爷拿。”
张若兰点点头“这事你说的也对,不过我想再多待三天,帮着夫君把善后的事做好。七叔你不会连这么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答应我吧?你放心,我不会跑的。”
“小姐说笑了。您什么时候回去,得您拿主意,小人哪敢多口?至于跑不跑的,您回自己家,那还用跑么?三天三十天,我都能等。”
第121章晴云暖雪
游七总管也知自己家小姐的脾气,也知自家老爷对小姐的宠爱。自己老爷肯为了小姐请恩师出面,发动了锦衣、东厂、营兵三大体系来找人,就可见重视程度。
若是把她挤兑急了,将来准没自己的好果子吃。原本以为小姐是被这县官强行霸占,自己只要将这狗官杀了为小姐出气就好,哪知判断错误,怎么两人一副美满姻缘的模样?
他也不愧是辅臣家的管家,忙使一路阴柔功夫,以柔克刚,带着部下退出衙门,只把晴云、暖雪两个丫头留下伺候小姐。又吩咐了随行的锦衣卫,将县衙门秘密包围,不可真让人走了。
那名锦衣官心中担忧,自己仿佛无意中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将来若是被张家灭口,那便是死也没处说理。
游七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暗想:这定国公那边的亲已经退了,若是这狗官八字发旺,祖宗积德,也许真能成为我相府门前娇客?不对,这狗官门第平平,出身一般,家中也无什么显赫人物,有什么资格和我家联姻?将来最好的结局,就是当这事都没发生过罢了。
不提众人各自转念头,内宅之中,张若兰将两个丫头拉到李炎卿面前,李炎卿这才仔细打量。见两个丫头都在二八妙龄,生的眉目俊俏皮肤白嫩如雪,最难得的是,相貌身高一模一样,原来是一对双胞胎,并蒂莲。
张若兰道:“这两个丫头是孪生姐妹,从小就被我爹养在府里,是家里的家生奴,手脚利落,干活勤快。戚夫人还曾指点过她们一路分进合击的技击术,勉强能算个女护卫。当初离家出走时,我差点就把两丫头带上了。将来她们也是我的陪嫁,夫君今晚就把她们两个收房吧。”
两个丫鬟与小姐重逢,本来满心欢喜。可见小姐居然委身于这小小七品县令,心里就替小姐觉得委屈,尤其这县官还是这么偏僻所在的官长,更觉得明珠投暗,鲜花插在牛粪上。不知脑补出多少小姐拼死反抗,含恨失贞,委屈认命的场景,在心里把李炎卿当成了大恶棍,一听到收房二字,吓的魂不附体。
“小姐,我不想被这芝麻官收房。”
“小姐答应过,我们要嫁一起嫁。”
“小姐说过要嫁人只嫁刘公子。”
“小姐说过,要我们将来给刘公子当侧室。”
张若兰心里最大的一根刺,就是当初曾与刘勘之相恋,总觉得这是个短处。听两个丫鬟这般说,生怕丈夫疑心自己与刘勘之有私,将脸一沉“放肆!什么时候学的这么没规矩,胡说八道!什么刘公子,以后再敢提这个名字,我就割了你们的舌头!你们是我的丫头,什么时候由的你们自己挑三拣四,说情愿不情愿拉?掌嘴!”
两个丫头一脸可怜模样,向小姐投去哀求目光。可是张若兰面不改色,冷声道:“怎么?你们不想听我的话了?那也好,我这就让相公去找人牙子,把你们做价卖了。”
“小姐,别,别卖我们。”
“我们掌嘴就是。”
两个丫头见小姐动了真火,只好对面站好,彼此抡起巴掌朝对方脸上打去,劈啪之声不断,不多时两人的脸蛋就全被打的肿了起来。张若兰尤怕夫君不悦,吩咐道:“用力打,每人掌嘴五十,今晚上好好伺候夫君,如果夫君不满意,我还是要把你们卖出去。”
李炎卿在旁劝解道:“算了。你教规矩的事,我不管你,终究是你府上的丫头,我不多说话。不过收房的事,还是别提了。”
“炎卿,你别听她们乱嚼舌头,当初的事不是她们说的那样。你若是不喜欢她们,就把她们卖了吧。”
“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只是我不想把她们现在收房。这三天是属于咱们两个的,除了你,我谁都不要。至于那刘勘之的事,你都跟我说的很清楚了,我还有什么可多心的?将来我倒是怕刘兄恨我横刀夺爱,与我没完没了呢。”
张若兰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吩咐道:“你们两个停手,谢谢夫君给你们求情。今后如果敢再犯,我决不留情。”
这两个丫头进了内宅,秦蕊珠的差使就算卸了下来。哪怕明知道她是女儿身,还和自家这个姑爷有一手,两个丫头依旧不客气的将她拦住。
“我们两个来了,小姐就由我们伺候,不用你上手。”
“笨手笨脚,一看就没学过规矩。”
“小地方来的吧,一看就没经过大场面。”
“小姐在这里,日子简直不知道怎么过的。”
“你自己在你自己房里待着,这边不许过来。”
两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衔接的天衣无缝,秦蕊珠连话都插不进去。又知二人是张若兰心腹,纵然委屈也不好辩白,只好自己负气回房。
朝云道:“这个讨厌的姑爷,也只配这种女人伺候,哪一点配的上咱们的小姐?”
暖雪道:“可是我看这姑爷心眼挺好,还替咱求情呢。再说他长的也不错……”
“住口!不许你背叛刘公子,刘公子才是我们的姑爷,除了刘公子,我们谁也不认。”
“没错,除了刘公子,我们谁也不认。”暖雪可怜兮兮地问道:“可要是这个刘姑爷让咱们去伺候他怎么办?如果他真要收房,那我们是不是就哭,还是喊救命?”
“笨蛋,哭喊救命有什么用?他要敢收房,我们就揍他。你放心,有姐姐呢,不会让你吃亏的。”晴云挺挺胸脯,一脸慷慨就义的模样,倒是让暖雪安心了不少。
内宅之中,李炎卿传出话来,免排衙三日,诸般事务交秦师爷办理,自己生病不能理事。专心在房里陪着张若兰,不是说笑话讲故事,便是唱戏唱小调,又为她梳头描眉,到了夜间便抵死缠绵,用尽身上最后一分气力,兀自纠缠在一处,不想分开。
张若兰道:“我走之后,你不许忘了我,每天必须要想我。哪怕是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时,也都要想我。”
“放心吧,我不会忘了你的。你前脚走,我后脚就安排进京。”
“那不行。你现在进京,只会把事情搞糟。我要先把我爹那边说通,才能让你进京。否则依爹的脾气,你只要敢进京,他就敢把你下到天牢里关到死。你个小小知县,在京师里死了,连个水花都未必翻的起来。不管多长时间,你接不到我的信,千万不要来。你放心,我是你的娘子,谁也夺不去。就算爹不答应我嫁给你,我也不会嫁给任何人,如果敢强迫我,我就再跑一次,咱们一起去做亡命鸳鸯。”
第122章赏赐
等到第三天头上,游七备办了许多礼品送到衙门里,见了李炎卿更是摆出一副下人见了主人的模样,把面子做到了极处。只是那位剑神凌飞扬,三日时光,就仿佛变了一个人。
精神憔悴,形销骨立,整个人仿佛大病了一场,站在那里就如同行尸走肉,全无往日神彩,李炎卿暗笑:失恋的威力,果然连这什么剑神都打倒了?活该。你自己慢慢难过吧,惦记我老婆,就是这下场。
张若兰倒也说话算话,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行李,只是吩咐晴云暖雪道:“你们两个留下,不要跟我回京。”
二女闻听,连忙跪倒在地“小姐,我们做错了什么,你可以打我们,但是不要把我们留下,我们要跟你在一起。”
“住口!这事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自己做主了?我回京这些日子,相公身边没人伺候。你们就留下,替我侍奉夫君,还可保护夫君安全。若是夫君有什么闪失,你们就自己了断吧。还有,如果夫君要你们服侍,你们敢不听话的话,打死勿论。”
她又对游七道:“七叔,这回为了找我,没少打扰吴军门,我想去趟惠州,当面拜谢。”
游七笑道:“老奴来广东时,已经将徐阁的手书并老爷的书信,投到惠州。老军门与徐阁颇有往来,出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广东水土不比京师,小姐……”
“我意已决,七叔不必多言。还有,相公也要陪我去一趟,一起去谢过吴军门高义。”
游七暗叹一口气,看来小姐这回是动了真格的,已经不惜公开自己与这刘朝佐的关系来为他铺路。自己这几天明查暗访,刘朝佐的官声不佳,私生活方面也并不很检点。据说初到香山上任,就眠花宿柳,搜刮地皮。小姐不知道是看中了他哪一点,居然如此死心塌地。
不过小姐有话,他又不敢不听,只好命人先去准备礼品,大队人马起程赶往惠州。马车上,张若兰靠在李炎卿怀中,“夫君,我在临行之前,一定要为你把这条路趟开,你这官才坐的稳当。这次柘林兵变,吴桂芳的官也坐的不稳当,我就不信他还敢不给我的面子。”
吴桂芳与他们相见的地方,并非巡抚都察院,而是选了惠州的一处有名的酒楼,只是吴军门将酒楼包下,说是宴请此次平乱的有功将士,连伺候酒局的下人,都是巡抚的亲兵,也不怕走漏风声。
吴桂芳一身便服,未着冠带,见面之后,更是侄女长侄女短,一副长辈见了晚辈的模样,倒是不显得拘束。张若兰也大方的将李炎卿介绍给吴桂芳,吴桂芳仔细端详了半天,点头道:“好!好一个刘朝佐刘知县。少年英雄,仪表非凡,怪不得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后生可畏,老夫望尘莫及啊。杀敌九万,手格百人,这可惜是个文官,若是个武将,这一次就可晋到一品都督了。”
“吴军门过奖,晚辈愧不敢当。全赖天子洪福齐天,老军门指导有方,下官才侥幸得胜,实在不敢在您老人家面前居功。”
“年轻人不骄不躁,是个好材料,好好干,老夫看好你。听说贵县是江西人?老夫也是江西人,咱们两个可是大同乡,今后有什么困难,只管来找我,老夫最重乡谊,肯定不会为难乡党。”
吴桂芳拉着李炎卿叙了几句乡谊,显的十分器重,仿佛真把他当做了个小老乡关照。只是大家心里有数,若不是张居正的面子在,吴桂芳何必理会这么个七品芝麻官?
他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带兵剿过倭,平过山贼灭过海盗,战功彪炳。当年严嵩在朝为相时,想和他做个亲家,被他当面拒绝,事后也寻不到他的把柄,可称是朝廷干才。
不过大明朝向来不缺乏干材,有本领的人到处都可以找,朝里无人莫做官,朝内无人莫造反。吴桂芳在朝内孤立无援,饶是他本领再高,这官做的也不牢靠。
自从严嵩倒台后,朝中江西人的日子就不太好过,吴桂芳自己也是江西人,日子能好过到哪去?他又听了个消息,朝廷有意将广东巡抚这个职位裁掉,恢复两广总督建制。
如今的两广总督专抚广西殷正茂,对自己这个位置虎视眈眈,一心想把自己搞下去,他独霸两广,吴桂芳朝内无人,局面并不乐观。
偏生这当口,又出了柘林兵变的乱子。乱军荼毒十余县,百姓被害无数。虽然眼下乱军已平,还斩杀了许多白莲教匪。可是这危害已经造成,而且如果细究原因,欠饷问题还要发酵。再加上防范白莲不利,如果被人揪住不放,他吴桂芳只能荣升南京兵部侍郎,前去欣赏十里秦淮的大好风光。
他需要朋友,尤其需要一个有力的朋友。张居正风头正劲,刚刚拜了文渊阁大学士,还加了礼部尚书衔。按这个态势发展,将来说不定有希望角逐首辅之位。而这次找女儿,更是动用了锦衣卫、东厂等力量,可见他交游广阔,能量非同小可,背后还有徐阶全力相助。如果自己可以和他搞好关系,或许这一关还能过的去。
他并不认为刘朝佐一定就是张居正的女婿,毕竟两家门第差距悬殊。但是官做的久了,年纪大了,什么稀奇事没见过?张若兰肯带着他来见自己,分明就是表达一个非君不嫁的态度。这么个痴情女子,万一真能影响到老爹的决断,自己何必不结这个善缘?即使他日刘朝佐无缘张若兰,至少这份香火情义也还在。
张若兰笑道:“早就听说吴世伯最重乡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次我相公多少也算立了点功劳,为吴世伯分了忧,尽了力,不知道吴世伯打算给点什么奖赏?若是奖赏少了,侄女可不依。”
第123章香山开市
说起来,李炎卿何止是为吴桂芳分了忧尽了力,简直可以说是他的大功臣。上次吴桂芳报上去,斩获真倭甚多,只是想报一个战功,为自己减轻罪责。哪知朝廷里不知道哪个小人害他,非要点验首级。吴军门好歹一省巡抚,又是老科甲,不至于因三五十首级就坏了前程。
不过两下数字差的太远,面子上实在是不怎么好看。多亏李炎卿这回献了真倭首级一百多级,场面上就好看多了,起码能交代的下去。而且叛军起兵之后,因彼此不能相容,化整为零,转战各县,受害者多。
香山因为盐糖之利,反倒把叛军主力牢牢牵制于香山城外,才使得官军一战成功。不但叛军消灭,连为害多年的海盗盐枭,也都顺手做了添头,即使没有张若兰,这些功劳也同样不可小觑。
只是刘朝佐出身举人,这个实在是不够硬气。假设没有张若兰为他撑腰,吴桂芳多半还是要考虑刘大令年轻识浅,不宜过度提拔,该压的还是要先压一压,年轻人总是要在基层多锻炼锻炼,提升太快不是好事。可是眼下,则必须有功赏有过罚,才能体现公平公正,不让忠臣寒心。
“广州府通判通匪,已经被锁拿入监,如今这通判的位置出了缺。我看刘世兄年少有为,正该勇挑重任,待老夫写个折子,保举你个前程如何?”
李炎卿连忙道:“多谢老军门栽培!只是学生年轻识浅,见识有限。执掌一县勉强可为,如何能做的了一府通判?”
张若兰也道:“是啊。外子刚刚把香山县政理出个头绪,若是此时到广州去做通判,这香山县的庶政又全都耽误了,于国朝并无好处,还望世伯明鉴。”
府通判是正六品,知县是正七品,说来连升两级,已经得算特别优待。可是通判不过一佐官,在府里有的是上官呼来喝去,尤其广州是省城,三司衙门全在,一个六品官到了那,更是什么都不算。
相反香山正堂可以执掌一县,发号施令莫敢不从。李炎卿自然不会放弃这么个大好基业,赶着到府里去做个佐二。吴桂芳马上也反应过来,看来这刘朝佐是放不下自己打出来的江山,不想放手啊。
既然是做人情,那就只好一路做下去。吴桂芳略一思忖“那不如这样。通判的位置,也由刘世兄兼下。以通判衔,暂代香山县令之职,日后若有合适位置,再另行差遣。”
这等于是既当了六品官,还能不放弃自己的基本盘,这种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李炎卿忙不迭道谢,又道:“香山地穷民寡,民生凋敝。这回为了打乱军,花费了万千军资,小县府库空虚,负债累累,实在是有些不堪重负,还望老军门恩典。”
香山府库确实空虚,如果现在有人进入东西两库,依旧是找不到什么东西。不过香山县租赁了姓名为秦小二的人名下仓库三十余间存放钱粮物资,就是另一回事,在这个场合万不能提起。
吴桂芳为难道:“刘世兄的苦处,老夫也能理会。只是广东一省都不富裕,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大家都在闹钱荒。老夫最多是可以让你上解钱粮缓一缓,其他便爱莫能助。”
“下官天胆,也不敢为这点小事打扰军门。只是下官想为咱广东军民,找条发财的路子,可是我的官职太小,实在是不敢承担此事。此次佛夷出兵助剿,所求者便是开埠互市。佛夷手中有海量白银,若是能与其互通有无,还怕没有钱使?”
“这……朝廷为防倭寇滋扰,三令五申,严肃海禁,连二桅以上的大船都不能造。若是咱们与夷人互市,只怕朝廷追究下来,便是个麻烦。”
“军门放心,这互市是麻烦。可若是将那些叛贼所掠夺的无主财物变卖,这总不是麻烦吧。到时候各方商贾云集,小县无力一一核对买主身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吴桂芳何尝不在为钱的事操心,平叛之后,各种犒赏抚恤,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如果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定又会有部队哗变。郭安邦当初藏匿了香山上来的告急文书,不想被他的一个对头拣出来,送到了吴桂芳手中。
吴桂芳对于文书的内容倒没十分在意,可那一笔字体却让他大吃一惊,这不是张居正的字么?再联想到徐阶的书信,他便断定张居正的女儿,是落在香山县,郭安邦误了自己的大事。若是叛军打破香山,无论张居正的女儿是自尽还是落在叛军手中,他都得跟自己没完。
再加上柘林水师这事,必须有个人出来背锅,他只好丢卒保车,把这个心腹师爷砍了交帐。通过查抄郭安邦的家财,发现他居然是个隐藏极深的肥羊,家里有过万的银子不说,还搜出了不少与白莲教往来的书信,以及与南海合众国一起制定的《南海合众国五年计划纲要》。
自己身边亲信是叛徒这事,让吴桂芳脸上无光,费了许多力气才算把盖子盖住。不过这过万的银两,也不过是略微缓解了危机,眼下他手上还是缺钱缺的厉害。
俞大猷这次想要扩充新军,器械粮饷都是个大窟窿,他正愁用什么去填。如果这香山县真能把路子打开,或许真能够解决自己的大问题。
只是眼下多事之秋,他自己不想冲当风口浪尖上。当下表态:
“刘世兄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事不宜闹的太大,以免有白莲妖人趁机做乱,再闹出什么风潮。这拍卖无主财物的事,就责成刘世兄在香山负责发卖,其他地方概不得售。所得之款,五成上解省城,三成上缴广州,另外两成归香山县,填补亏空。我回头补一道呈文给你,保证手续齐全。只是若出了什么纰漏,我也第一个拿你说话。”
“老军门放心,您如此栽培,下官敢不尽力?这差使定要办的稳稳当当,不至于让白莲妖人从中渔利。”
吴桂芳点点头“刘世兄,你也不要一味哭穷,香山盐糖之利,如今整个广东谁人不知?我也给你透个底,朝廷早晚要把这晒盐法推行全省,你还是趁早准备准备,不可过分依赖盐糖二业,农桑才是根本啊。”
第124章伤离别
这种政策饭本来就是吃口少一口,上次林守正等人,强行把盐糖的事按下,在香山搞试点,早晚还是得推广开。尤其现在吴桂芳手里没钱,这盐糖之利不会再放过。
林守正的顶牛早晚有顶不住的时候,盐糖推广,是必然的事情。若不是今天有张若兰的面子,连这消息他都不会透底。吴桂芳倒也良心,不是恃强硬夺,答应日后会补偿给香山一部分盐引。
让李炎卿回去之后不如先透透风声,把盐引卖出去。而且这盐道上,也由香山县令兼任,不再另委他人。
等用罢酒饭回了客房,张若兰娇艳如花,吐气如兰,趴在李炎卿怀中“炎卿,今天我要吴桂芳在广东这许多知县中知道,我这个夫君是最好的。他以后决不会动你的位置,你自己也要小心行事。不要自作聪明去做什么强项令,更不要想去做什么清流。我爹生平最恨的便是无能清流,最喜的是能吏。只要你能表现出有赚钱的本事,我包他老人家喜欢你。”
“老丈人看毛脚女婿,总归是不顺眼,我心里有数的。若兰,我送你出了省境,再回香山吧。”
“那不成。”张若兰倒是坚决的很“你将来在广东必然是最出挑的知县,行事上得有点忌讳,不能那么放肆。若是落在敌人手里,难免是个把柄。送君千里,也须一别。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过我今晚要把你榨的干干净净,让那秦寡妇几天之内,干看着吃不到。”
这卧房内春意盎然,院落中游七则望月长叹。自己家小姐分明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