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成皇-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好这时曹迁也从屋里出来,见她来了,就向她行礼,持盈问起杨琼的伤势,曹迁答道:“箭刺穿了手心……”之后的话,不用他说,持盈也明白了。
习武之人手至关重要,被一箭射穿手心,手骨和手筋俱断,若接不上,等于就是废了。
持盈不禁感到一阵晕眩,让杨琼参加围猎,本是想要给他一个展示武技的机会,谁知阴错阳差地,竟把他害惨了!再看崔绎的神色,持盈终于明白他为何这么愤怒了,那不是在为有刺客暗杀自己而愤怒,而是在为自己好心办了坏事而自责。
“御医怎么说?能好起来吗?”抱着一丝侥幸,持盈想曹迁询问。
曹迁长叹一口气,愧疚万分地道:“御医说治好的可能性只有一半,而且就算治好,今后用起来也会不如从前灵活。——都是我不好,光顾着打猎,没注意到有刺客溜了进来,末将失察,请王爷重罚!”
崔绎冷冷地道:“先记着,抓到刺客再说。”
持盈也点头道:“对,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把刺客抓到,查出幕后指使人,曹将军,你现在马上回西营去,把今天参加围猎的所有人召集起来仔细问一遍,看有没有人注意到刺客,任何细小的线索都不要放过。”
“是!”曹迁马上从地上起来,一抱拳,匆匆离去。
崔绎站在院子里发呆,持盈走到他面前去,用拇指揉了揉他的眉心:“王爷别自责了,谁也不希望发生这种事,只能祈祷杨公子的手能好起来,然后尽快抓到刺客,为他报这一箭之仇。”
崔绎吁出一口气,道:“你今天去了程府?”
持盈马上会意:“刚从程姐姐那儿回来,我再去一次?”
崔绎缓缓摇头,迈步朝院外走去:“不,你去招待公琪的大嫂,我亲自去程府走一趟。”
持盈一想也是,便由他去处理,自己进屋里探望杨琼。
虽说时被一箭射穿了手掌,但杨琼看上去也并没有很委顿,脸色因失血过多而有些灰败,精神气儿倒还可以,见到持盈走进门来,还准备下床来迎接。
“躺着躺着,这种时候就不用拘礼了,”持盈连忙制止他,“杨公子救了王爷的命,该我向杨公子行礼道谢才是。”说着感激地对他福了一福。
杨琼洒然一笑:“夫人言重了,王爷夫人对我恩同再造,这点小事本就是我该做的,哪里敢受夫人的礼,夫人请坐。”
持盈却不忙坐下,而是说:“杨公子放心,王府里有的是上好的药材,王爷已亲自去尚书府请程姐姐,杨公子的手一定会好起来的。”
杨琼看了看自己包裹得如同熊掌般的左手,不太在意地笑笑说:“习武之人哪有不受伤的,能好则好,不能好也随它去,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他越是豁达,持盈反而越发惭愧,当年杨琼跟在崔颉身边也没少打硬仗,可从来就没听说他受过什么重伤,这才投奔崔绎不到半年,就废了一只手,实在是越想越觉得对不起他。
“对了,差点忘了,”持盈努力驱散心头的阴云,打起精神来对他说,“我回来的时候在门外遇到个人,她说她是你嫂子,姓李。”
杨琼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持盈看他那表情,便知道他一点儿也不想见那李氏,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吞吞吐吐道:“要不……我先安排她在王府住下,等你想见她了,再叫丫鬟去请她过来?”
杨琼眉头微微皱起,说:“不必麻烦了,让她回去,就说我大哥已死,我们杨家和她再无关系了,我的死活更无须她来操心,请她不要再来找我了。”
小秋小声嘀咕起来:“这不太好吧,好歹曾经也是一家人……”
持盈赶紧拍了她一下,斥道:“说什么呢,人家的家事,轮得到你来插嘴吗?照着说就是了,去。”小秋只得乖乖去传话。
待丫鬟出去了,持盈才认真地看着杨琼,问:“李氏嫁进杨家,可是有失仪失德之处?”
杨琼一向待人礼貌,这时候口吻却有些生硬:“没有,我大哥死得早,家父不想耽误了她,便让她回家去另外找个男人嫁了,她不肯,家父便将她赶出了家门,之后也回来过几次,但家父都不许她进门,也不收她送来的东西。”
以杨老宁死不愿当祖传银龙枪的气节,拒绝曾经的儿媳的接济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持盈之前还在困惑杨琼都穷得要卖身葬父了,哪里又会冒出个嫂子,两个晚辈合计着,总能想法子赚点钱吧,现在倒是都清楚了。
但持盈身为一个女人,又难免同情李氏几分,毕竟夫家的人这么冷漠粗暴地拒绝她的好意,说起来还是有点过分,就像小秋说的,“从前也是一家人”,见一面也不算什么大事。
小秋从前院回来,一脸纠结的表情,半天才说:“那位李氏,她不肯走,说是非要见杨公子一面才安心,奴婢说不行,她就给奴婢跪下了,奴婢只好答应替她来求一声。”
持盈朝杨琼看去,觉得受伤没要他的命,那李氏却能要了他的命,便主动解围:“杨公子既然不想见她,那我亲自去同她说吧,你安心养伤便是。”
“……还是不劳烦夫人了,让她进来吧。”




036、寡嫂纠缠

李氏进门的时候蹑手蹑脚的,生怕弄出什么大动静,进了门也不敢挨床太近,就老远地站在门边,小心翼翼地问:“听说叔叔……受伤了,我心里放不下,伤得可重?有没有什么我能做的?”
杨琼的神色十分的不自然,冷冰冰硬邦邦地回答:“一点小伤,没什么大碍,请回吧。”
李氏嘴上说见一面就满足,可真见到了,又磨磨蹭蹭不肯走,眼神直往杨琼的大熊掌上瞄,几次想问,又看他冷淡的样子,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
持盈自己也是过来人,如何看不出李氏那眼神中包含的意味,倒是小小惊讶了一下,莫非李氏被撵出家门,赶回娘家,并不完全是因为杨老不想耽误她?遂旁敲侧击地问:“你的事杨公子已经对我说了,逝者已矣,往后的日子还要过,你就没想过再醮?”
李氏低下头去,恭谨地答道:“民妇既已嫁给了大郎,生是杨家的人,死是杨家的鬼,不愿改嫁。”
“可是杨老已经过世,也无需你再代夫尽孝,不如趁着年纪尚好,再择一户好人家嫁了,下半辈子也有个依靠不是?”持盈又说。
“这……民妇没有想过……”
“那就回去好好想想吧,总一个人也不是办法,”持盈委婉地劝道,“杨公子在王府养伤,自有下人伺候,倒没什么需要你做的,还是安心回去吧。”
李氏仍旧不愿走,小秋把眼一瞪,唱起了黑脸:“怎么,你这是信不过咱们武王府的人吗?我们连王爷都伺候得了,还伺候不了你家小叔子了?”李氏慌忙摆手:“不是不是!不是啊,民妇不是这个意思,民妇……民妇这就走,这就走……”
她肯走就是好的,若不肯,自己还真不好安排她留下,以什么名分呢?唉唉。持盈心里想着,尽管对她有几分同情,但也是爱莫能助,便叫小秋把人送出去。李氏走得不情不愿,三步一回头,杨琼俱是不理不睬。
估摸着人走远了听不到了,持盈才笑着说:“恕我多嘴问一句,杨公子与大嫂可是认识在前?”
杨琼看起来也是憋着一口气,心里很不舒爽,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碍于持盈毕竟是主子,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大哥与大嫂幼时便定下了娃娃亲,只是彼此没见过,我十六岁那年媒人带着她到家里来,我从院子里过,与她打了个照面。”
于是未过门的嫂嫂对小叔子一见钟情,丈夫又不幸死得早,年轻小寡妇寂寞难耐,便总打小叔子的主意,偏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媚眼抛了无数,情郎没看见,却被情郎的爹给看见了,这可真是……持盈脑补着,自己都觉得哭笑不得。
“原来是这样,”脑海里再怎么一泻千里,面子上也得打住,持盈点到即止不再戳他伤疤,只笑着说,“既然杨公子不愿见她,那以后她若再来,我都叫人拦下来就是了。”
杨琼仍旧闷闷不乐:“多谢夫人。”
恰这时院外传来程奉仪的说话声,持盈便起了身:“是程姐姐来了,程姐姐医术高超,这接骨续筋的事想必也是得心应手,杨公子的伤定会好起来。”
“这屋里太暗了,把门窗都打开,再端几盏灯过来,拨亮点。”程奉仪在自家丫鬟的搀扶下进门来,崔绎跟在后头,十分恭敬地小声说:“有劳了。”
持盈叫丫鬟们一一照办,又说:“真是对不住姐姐了,这种时候本不该再去麻烦姐姐的。”
程奉仪杏眼一瞪:“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留两个丫鬟帮着打下手就行,其他人都出去吧。”
崔绎使了个眼色,持盈跟着他出去了,程奉仪开始动手拆御医半个时辰前包上的绷带。
在大楚刚建朝那会儿,江南瘟疫频发,民不聊生,康家祖祖辈辈都是大夫,到了康造这一代更是岐黄之术的集大成者,年仅二十的康造满怀忧国忧民之心,辞别父母背井离乡,开始巡游义诊,所到之处无不药到病除,拯救的性命何止上千,蒙他搭救的百姓为歌颂他的功德,纷纷兴建祠堂供奉他,神医康造之名也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太祖皇帝听闻他的事迹,派了人去请他,希望他能到宫中担任御医,但康造婉言拒绝了,表示人命无分贵贱,御医不缺他一个,天下却还有无数受苦受难的人民在等他,太祖仍不放弃,又想出了为他赐婚的事,康造无奈只得隐姓埋名,从此销声匿迹。
一直到十八年前,江南再起瘟疫之波,一名妙龄女子自称是康造亲传弟子,再度拯救大楚百姓于水火,便是程奉仪的生母马氏。
为杨琼接好了筋骨,程奉仪又赶着回家去陪丈夫吃晚饭,持盈也不好留她,只得叫车夫小心给送回去。
“你之前说公琪的大嫂来了,人呢?”吃饭时,崔绎突然问。
“打发走了,”持盈答道,见他眉头一动,似乎有所不满,又补充说明,“杨公子和他大嫂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杨公子是个正人君子,但李氏却纠缠不休,还是打发走了好。”
崔绎眼珠一突:“还有这种事!”
持盈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杨老先生八成是看出点什么来了,所以才执意不接受大儿媳的接济,要不怎么也不至于落得个连安葬费也没有的田地,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活着才有希望啊。”
崔绎默默地扒了几口饭,突然说:“我去找他谈谈。”
持盈吓一跳:“啊?别啊,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你去掺和一脚算怎么个事,我下午那会儿都没敢多问,就怕杨公子会不高兴。”
崔绎却十分不以为然:“那他还能躲一辈子?他要是也喜欢人家,索性就娶了,兄死嫂嫁弟,司空平常的事。”
“我看着倒不像。”持盈回忆了一下杨琼白天的神情,不像是喜欢李氏而又碍于对方是自己的长嫂而不便表露,应该是真的对她没意思。
崔绎“噗”一下将鱼刺吐了,语气坚决:“要是不喜欢,就拒绝干脆一点,大男人一个拖拖拉拉的像什么话!”
当晚崔绎真就跑去和杨琼秉烛夜谈了,过了几天李氏再来,说自己在家里炖了鸡汤,送来给杨琼补身子,杨琼还真就没犟着不见人了。
“咱武王府还缺她那只鸡不成,用得着送来,我看送汤是假,送人才是真。”小秋一边帮持盈裁小衣,一边特不屑地说。
持盈教训道:“小秋,别这么刻薄,当你喜欢上一个人,恨不得他什么都好,自己有的要给他,自己没有的也要想方设法给他,到那时候,你不定也会像李氏这样做,还是少说别人。”
小秋一撇嘴:“我才不会做这种招人白眼的蠢事儿呢。”
持盈笑了笑,继续专心做女红。
后来李氏似乎是哭着走的,小秋八卦兮兮地从伺候杨琼的人一路打听到门房,最后回来给持盈做了一份完整的汇报,末了说:“哎,我也有点同情那李氏了,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怎么偏偏就和自己小叔拧上了。”
“别的人再好,不喜欢,有什么用?”持盈说这话的时候,想起了谢玉婵,这姑娘又何尝不是和崔绎拧上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崔绎拒绝了她,她又闹到皇上面前去,皇上也拒绝了她,等于是没有路了,可她还是没有走,仍旧每天赖在武王府,对伺候她的下人挑三拣四。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能让她们非这个男人不嫁呢?持盈想了一阵,想不明白,也就扔开不想了。
王府不像皇宫,制度森严,乱说话是要掉脑袋的,李氏来探望小叔子,被说得羞愤难当掩面泪奔的事很快就传得府中人尽皆知,成了茶余饭后的一项谈资,隔了几天,连百里赞都跑来找持盈聊这茬,持盈彻底无语了:“他们是闲得无聊,先生怎么也关心这些不着边际的事?”
百里赞笑道:“我以为夫人会想知道点内情,还专门去找杨公子聊了聊,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了。”
持盈嘴角抽搐:“内情……什么内情,他竟然愿意跟你说。”
百里赞一脸深沉:“我告诉他在我们贡县那边寡嫂都是要嫁给弟弟的,不嫁也得嫁。”
持盈手一哆嗦,绣花针差点掉到地上去:“真的?”
百里赞继续深沉脸:“假的,要不蚌壳哪有那么容易撬开。”
持盈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将针扎在针垫上:“真是服了你们了,我哪天要是变得也喜欢东家长西家短了,那可都是你们的错。”
百里赞狡黠地笑笑,说:“哪里哪里,这本来就该是女人的专长,有时候男人不好打听的事,就得靠女人去打听,夫人过去是深闺女子,想必不精于此道,但若想好好辅佐王爷,这长舌的本事还是得练起来。”
持盈沉默了下,反问:“先生希望我多去和谁聊聊?太子妃?还是其他几位王妃?”
百里赞故意卖个关子:“这个我不敢拿主意,夫人觉得谁合适就谁。”
持盈默默点了点头,暂且放下这个问题,而是问:“先生从杨公子那儿套到了什么话?”
“杨公子的大哥,好像死得有点蹊跷。”




037、打狗看主

百里赞说:“杨公子的大哥,好像死得有点蹊跷。”
这一惊非同小可,持盈几乎是瞬间就坐直了:“死得有点蹊跷?意思是李氏……李氏她……谋杀亲夫?”
“不,倒不是这个意思,”百里赞忙摇头,“杨公子的大哥叫杨玠,杨家到他们这一辈只剩下他们兄弟俩,娘死得早,爹又是府兵教头,从小杨玠走到哪儿都把弟弟带到哪儿,兄弟俩感情很深,可是自从李氏来到杨家以后,兄弟之间的关系就变味了。”
持盈的好奇心被他给勾了起来,情不自禁地问:“怎么个变味法儿?”
百里赞啧啧两声,说:“要说这李氏胆子也真够大的,她竟然给爹娘说不要嫁杨玠而要嫁杨琼,而这话不知道怎么的又传到了杨老爷子的耳朵里,于是李氏过门后便被百般刁难,杨公子看不下去,和爹争执了几句,那晚上杨老爷子喝了点酒,听他维护嫂子,就认定他们俩私通苟且,于是拎起笤帚就将杨公子打了一顿,骂他是畜生。”
持盈紧张地问:“当时杨玠在场吗?”
百里赞唏嘘地道:“不在,幸好不在,否则连多的几年都没得活。”
“那到底他是怎么死的,为何说有蹊跷呢?”
“杨玠是战死的,但当时杨老爷子还在军中教习枪法,按理不需要他服兵役,可杨玠却自请参军,出去不到一年就死了,杨公子觉得大哥一定是发现了妻子喜欢弟弟的事,所以自愿去战场上送死,好成全他们,杨老爷子痛失爱子,一怒之下将李氏赶出家门,又大病了一场,身体这才一日不日不如一日,熬到去年,终于是去了。”
持盈听完故事,呆呆坐了半晌,才喃喃道:“原来先生之前说他们兄弟感情很深,是这个意思。”
兄弟间感情很深,深到愿意用死来成全弟弟和自己的妻子。
百里赞又说:“不过我倒是问了杨公子一句,问他李氏过门后有没有什么逾矩的行为,杨公子说没有,李氏很守本分,对丈夫杨玠和公公都很尽心,当然也很照顾他这个小叔,并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只不过杨老爷子先入为主,横竖看她不顺眼,才酿成了这悲剧。”
持盈深表认同地点头,感慨地说:“李氏也是可怜之人,大哥死后,杨公子心中必然十分愧疚,对李氏避而不见也正常,倒不知李氏为何明知他不愿见自己,还几次三番要来找。”
百里赞笑了起来:“这还不好理解,如今拦在他们之间的人都死了,自然是想再续前缘,换做个一般的人,说不定就和她在一起了,也只有杨公子这样中正刚直之人才会义正词严地拒绝她。”
打那以后李氏就再也没来过武王府求见杨琼,不过还是隔三差五送来东西,被退了几次,最后终于死心消停了。
“如果王爷被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喜欢了很久,会不会也喜欢上对方呢?”
崔绎正在穿朝服,闻声扭过头来奇怪地看着她,嘴唇动了动,说:“你问这做什么?”
持盈一笑:“没有,随便问问。”
崔绎怀疑地看着她:“你一晚上都在想这个?”
持盈莫名其妙:“没有啊,怎么了。”
“那你翻来滚去一晚上,是怎么回事?”
持盈一下子笑起来:“大概昨晚吃了什么不消化的东西,肚子不太舒服,王爷不提我都不记得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崔绎却紧张起来:“肚子不舒服?怎么个不舒服法?怎么也不起来宣御医?”
“……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用宣御医了吧?”持盈从前也没生过,自己也有点拿不准,被他的紧张情绪一带,也跟着紧张起来。
崔绎斩钉截铁地道:“要么就去请程夫人,总之非找人来看看不可。”
王爷一声令下,府中谁敢不从,马上就有小厮赶着进宫去请御医了。崔绎还想赖到诊断结果出来了才走,被持盈好说歹说送出家门,才刚回屋坐下,外头就来报说御医到了。
“请进来吧。”持盈也没多想,随口就应了。
小秋嘀咕了一句:“这么快,飞过来的吧?”
结果御医一进门,主仆俩就都明白了——因为后面还跟来了一个人。
弄月撤掉了一身掌势嬷嬷的行头,只简简单单梳了一个发髻,珠花也十分朴素,挽着一个碎布包,进门来见了持盈,就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奴婢弄月,给王妃请安。”
持盈差点就忘了,除夕那晚上还留了这么个后遗症,不过现在人已经打包送过来了,要留要放,至少得等崔绎下朝回来以后才能决定,于是只和气地做了个平身的手势:“姑姑起来罢,娘娘把姑姑送到我这儿来,可真是割了肉了。”
至于这个“娘娘”指的是端妃娘娘还是皇后娘娘,持盈也不说破,反正都已经是过去了。
弄月跟在端妃身边有十几年了,俨然和持盈的母亲范氏年纪不相上下,倒是保养得好,不怎么显老,她谢了恩起身,说:“承蒙王爷、王妃不弃,奴婢今后一定竭心尽力伺候二位。”
持盈便叫丫鬟将人领到下人住的院子去安顿,御医坐下来给她把脉,又问了问她最近的饮食,最后表示不是什么吃坏了东西,而是胎动。
“才五个月就会动了?”持盈十分惊喜地问。
御医恭敬地道:“是,王妃养得好,小世子很健康。”
持盈先是一阵高兴,接着想到御医是和弄月一起来的,也就是说,是皇后派他来给自己诊脉,如果自己这儿表现得太顺利,反而不太妙。于是说:“不过最近倒是没什么食欲,还经常头晕,张大人您给开个方子调调?”
御医一听,又示意她伸出手来,再把了一会儿脉,问:“王妃最近可是思虑过重,夜不安寝?”
持盈模棱两可地点了半个头,御医提笔开始写:“臣给您开一副安神静心的方子,夜间休息得好了,白天自然就会有胃口了。”
御医走后,持盈拿起那方子看了看,没看出什么名堂,随手递给小秋:“派个人送去程姐姐那儿,问问这方子正不正常。”
小秋答应着正要去,弄月从外边进来,闻言便道:“可否先让奴婢看一看?”持盈不置可否,小秋就递了过去。
弄月将方子上的每一个字都仔细瞧了一遍,然后交还给小秋,进屋对持盈说:“那方子不像是给怀孕的人调身子的,王妃还是不吃为妙。”
持盈笑了笑,看着她:“皇后娘娘知道我和程姐姐走得近,必会看出方子里有问题,所以故意交代你这么说的?”
弄月低着头不敢看她,语气却十分诚恳:“王妃怀疑奴婢有二心,奴婢不敢反驳,奴婢自踏出宫门以后,就不再是端妃娘娘或者皇后娘娘的人了,王妃若是信不过奴婢,奴婢这就收拾东西离开,回头皇上问起,就说奴婢跟人私奔了罢。”
一个跟在端妃身边十几年,后为求自保又投靠皇后,现在又到了王府来的人,持盈不敢轻信,但也不敢放她走,只说:“你是王爷向端妃娘娘要来的,是去是留得看王爷怎么安排,我做不了主。”
崔绎最近回来的都很早,持盈本想着就一个白天的功夫,不会出什么乱子,哪不知自己太天真了,吃过午饭后刚想打个盹,就有丫鬟慌慌张张跑进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夫人不好了!弄月不小心把茶给洒了,谢姑娘正掌她嘴呢,谁敢拦就一起打,怎么办啊夫人?”
持盈简直要哀叹了,这个家里就没有一天能让自己省心吗?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谢玉婵可到真是好,在武王府里连根毛都不算呢,居然还随便扯着谁都能唱一出好戏,真是服了她了。
心里抱怨归抱怨,持盈还是得赶紧过去解决,别看弄月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