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成皇-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至此,端妃重病想要见崔绎之事,已经可以确定是阴谋了,持盈也不让她平身,而是转头看着崔绎,等他定夺。
崔绎坐在椅子里,一脚架在膝头,眼神阴鸷,沉默得吓人。
“王爷,”持盈走到他身边,“王爷,咱们先回去吧,若是下不了决心,不妨听听先生的意见。”
崔绎仍是沉默不语,弄月小声说:“娘娘在信里……提到王爷,说是心里一直牵挂着王爷,让奴婢一定要好好伺候王爷,谢家和叶家的决定,她没有办法反抗,只希望王爷好好的,没病没灾……”
崔绎长长吐出一口气,狠狠地抹了一把脸,然后重重一拳砸向桌面,“嘭”的一声巨响,吓得弄月不敢再说下去。
于是连持盈也不知道这时候还能说什么了。
一直以来,她都知道崔绎是一个人前不苟言笑,但内心情感丰富的人,虽然随着二人的日渐亲密,他也会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柔情的一面,但大多数时候,武王崔绎仍然是一个表情欠奉的人。
然而此时持盈却从他的脸上读出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他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端妃叶氏抱有极深的感情,甚至有可能超越了生母孝怜皇后,端妃的牵挂让他感到温暖,迫于家族压力的背叛又令他心寒,同时还有那么一些自责的情绪,为他没有早日醒悟、没有能力保护母妃的现状而自责。
“出发吧。”这样的沉默持续了不知多久以后,崔绎猛地站了起来,大步出门去。
持盈马上跟上他,同时回头命令小秋:“小秋,去叫人把弄月关起来,在我和王爷回来之前别让她寻短见,其余的听先生安排。”小秋马上就去办。
崔绎大步流星地回了主屋,其余丫鬟们都在门口待命,弄月寻短见的事她们已经都听说了,这时一个个都大气不敢出,看到崔绎回来,稀里哗啦就跪了一地。
持盈快步追上:“车马都备好了吗?翠竹、碧桃你们两个跟着伺候,其余人留在府里,务必保护好小姐,如果出了什么差池,回来唯你们是问!”丫鬟们轰然应和,纷纷该干嘛干嘛去了。
行李头一晚都已装上了车,曹迁在府门外候着,看他们二人一前一后走出来,俱是一脸憔悴,不由满头问号,想问又没敢问,打开马车门将他们让上去。
两架马车,一千亲兵随行,出了城门上了官道,没走多远,崔绎突然朝外大声说:“停车!”
马车立刻停下了,曹迁骑着马调转头来问:“王爷有何吩咐?”
崔绎冲坐在对面的持盈抬了抬下巴:“你下车。”
持盈和曹迁都是一愣,没反应过来他什么意思。
“下车,回去,”崔绎的样子像是已经冷静下来了,眉头展开,语调沉稳,“既然明知是陷阱,就没有两个人一起跳下去的道理,你回去,好好守着娴儿,若我一去无回,燕州上下便以你为主,日后若有机会,再杀回京城去为我报仇。”
曹迁并不知道这事情的内幕,听了这话顿时面无人色,大叫道:“王爷何出此言?”
崔绎缓缓摇头:“仲行送夫人回去,或者我下车骑马,你们回去。”正要起身,被持盈一把抓住了手腕。
持盈一脸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的表情,说:“王爷让我们都回去,自己一个人去闯龙潭虎穴?开什么玩笑呢!要回去也是曹将军回去,我得跟着王爷走。”
曹迁马上说:“王爷夫人去哪儿末将就去哪儿,别说龙潭虎穴,就算是闯地狱,末将也绝不眨一下眼皮!”
崔绎将起未起地被拽着,内心挣扎,持盈硬将他按回去:“王爷,王爷的心意我和仲行都懂,此去九死一生,实在犯不着大家一起折在里头,可是就算我们留下来又有什么用?没了王爷的燕州就是一盘散沙,尊谁为主都没有用,王爷无幸,燕州十万军民亦无幸!”
“想想娴儿,她还那么小,王爷忍心让她失去疼她爱她的父王吗?”崔绎挣了挣,持盈坚决地按着他不放,“我们不能抱着必死之心去京城,而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活着回来!”
曹迁大力点头:“夫人说的对!王爷,你不能有事啊!”
崔绎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放弃了:“走吧。”
队伍终于又再次上路,崔绎仰头靠着车壁,吐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持盈同样心情沉重,撩起窗帘向外看。
鹅毛般的大雪肆意飞舞,天地间一片粉雕玉砌,银装素裹,安静得如同鸿蒙初开,万物消寂。
雪白的路面上没有一个脚印,一如所向的前途,吉凶难卜。




098、满纸辛酸

启圣二年正月十九,京城。
醉蝶山行宫中,住着的都是先帝的遗孀,除了崔颉的生母懿明皇后荣氏外,所有为建元帝生育过儿女的嫔妃都在新帝登基后迁居此处,每日吃斋念佛,颐养天年。
“咳咳咳……”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一直从里屋传出来,从宫里跟过来的宫女太监们或双手合十对天祈祷,或跪在佛像面前不断磕头,偶有啜泣声,也只敢压得很低,生怕打扰了里面浅眠的人。
和庆太妃从去年开春时候起,大大小小病过四五次,没有一次像现在这么危险,行宫不比禁宫,一群未亡人和启圣帝不沾亲不带故,每月的炭火都是中等偏下的灰炭,不但呛人,量还不足,偏偏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正月十五那晚叶氏觉得精神还好,便在院子里看了一阵焰火,谁料半夜里竟病得直接一脚踏进鬼门关,幸亏当值的御医到得早,高烧退了,总算没要命。
静王崔祥连夜快马加鞭地赶来,在门口听宫女说母妃没有危险了,下一秒就晕了过去,还是被人抬进去休息的。
虽然在御医的救治下,叶氏暂无性命之忧,但从那天起她就再也没能下床,白天浑身无力,夜里低烧不断,好几次烧得说起了胡话,又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从元宵第二天起崔祥就守在了醉蝶山行宫里,启圣帝废藩收权,他正好也无事可做,便在病榻前尽孝,有他陪着,叶氏的心情要好不少,只是三餐仍吃不进多少东西,人一天比一天憔悴。
叶氏病倒的第三天,崔祥伺候母妃吃了早饭,丫鬟们要给太妃沐浴,他便避到了耳房去,才坐下吃了几口糕点,就有宫女来禀报,说宫里来了人要见他。
崔祥排行老七,前面有崔颉、崔绎、崔焕三个风格不同但都十分厉害的兄长,早就知道自己没可能做皇帝,打小就是温顺乖巧的性子,前年行了冠礼开府出宫,建元帝没来得及给他说个王妃就去了,崔祥也不介意,一个人在王府里过,偶尔来给母妃请安,顺带问候一下其他太妃,从不惹事。
但人乖不意味着事不会自己找上门,建元帝驾崩以后,崔颉就陆陆续续找过他很多次麻烦,崔祥谨遵母妃的训导,皇兄说什么就是什么,让他娶荣氏的外甥女他就娶了,夫妻俩洞房时候更是陪着十二分小心,生怕把新娘子弄疼了,明天去找小姨告状后天自己脑袋就搬家。
崔颉撤藩,老四崔璟愤然服毒自尽,老五老六也或多或少抗议过,只有崔祥一个人二话不说就交出了王印,这才得以继续留在京城里,仍然保留一个王爷的头衔,食邑千户,从前还需要每天去吏部报道,现在也省了,成了一只货真价实的米虫。
算下来崔颉也有好几个月没有找他了,崔祥一边想着这回又是什么事,一边接过热帕子擦了擦手,出去见人。
院子里站着一个外形富态的中年男子,一双小眼睛天生就是弯的,看起来就像个随时在笑的老好人,但崔祥对他的印象却好不起来。
“给静王爷请安,静王爷安好?”中年男子对他鞠了一躬,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都敷衍草率。
崔祥嘴角紧绷,走下台阶去,带着几分不快地问:“皇兄找我有事?”
中年男子一手放在肥大的肚皮上,一手比划了一个请进的手势:“外面冷,咱们里面说?”
崔祥眉头皱起:“母妃近来身体不适,我不想她再听到什么烦恼的事,就在这里说吧。”
中年男子眯着眼笑道:“静王爷的这份孝心定能感动上苍,和庆太妃的病也一定会好起来的。那咱们就在这儿说。”
在他开口之前崔祥已经做好种种心理准备,不论是要自己离开京城,还是连米虫也不让他做了,只要不危及自己与母妃二人的性命,都是可以忍受的。
对,能忍方能成大事,无论他提什么要求,都答应他。
“和庆太妃与已故的孝怜皇后是表姐妹,孝怜皇后去世后,武王爷便是由太妃一手抚养成人的,这份亲情想必也是十分深厚的。”中年男子不紧不慢地说着,崔祥心头一颤,总觉得这次要大事不妙了。
果然中年男子紧接着便说:“而今武王爷远在燕州,太妃久病不起,不知他是否知情?”
崔祥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忍气吞声,低着头回答:“母妃让我不要告诉二王兄,他应该不知情。”
中年男子咂了咂舌,说:“这人上了年纪,病来就如山倒,一个不留神就没了。”
崔祥瞬间光火:“你什么意思!”
中年男子呵呵呵摆摆手:“王爷不必动怒,在下只是转述皇上的原话,皇上想起先帝去世的事,感叹了几句,又听说太妃这次病得不轻,怕太妃有生之年再见不到武王,心有遗憾,有意下诏让武王回京。”
召回崔绎?崔祥心里结结实实吃了一惊,召他回来做什么,方便下手,顺道把自己和母妃也一锅端了?想着,手心里便冒了一层汗。
“王爷?”
“啊!”崔祥惊得回过神来,“何事?”
中年男子一脸有话好商量的笑,说道:“皇上与武王虽说也是亲兄弟,关系到底不及王爷和武王亲近,皇上担心请不动武王,下圣旨又怕伤了兄弟和气,想让王爷写封信去燕州,就说太妃病中思念他,望他能回来探视。”
崔祥未料他们竟然是要借自己的手除掉崔绎,一时呆呆站立在原地,竟不知该如何答复。难道崔颉还是发现了什么?母妃要他隐忍,为的就是等崔绎养精蓄锐,杀回京城,在那之前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然而现在崔颉却要利用他们与崔绎之间的亲情,将崔绎骗回京城!
中年男子又含笑道:“而且先帝去世一年有余,武王未曾回来磕头上香,也不太说得过去,王爷说是吧?”
崔祥后背上一阵阵冒冷汗,半天才挣出一句:“信……中要写什么?”
听他这是答应了的意思,中年男子也就安心了,客气地说:“信的内容在下已经草拟好了,不如由在下口述,王爷手书如何?”
“……”崔祥两手在袖中死死握成拳,最后忍耐着点头,“既然这样,就照你说的写。”
中年男子笑容亲切:“王爷请吧!”崔祥无可奈何,只得同他一起到耳房里,唤来宫女奉笔研墨,铺开信笺。
中年男子没有半点尊卑意识,就站在书案旁,崔祥对这种监视的态度十分排斥,但仍然没说什么,提笔舔了墨,那人说一句,他写一句。
“……及前年除夕父皇殡天,母妃终日以泪洗面,又思念王兄,每日食不下咽,寝不安枕,形容渐憔。屡染风寒,一病二三月,三餐不济。”
崔祥行尸走肉一般,逐字写下。
中年男子背着手,两眼盯着他的每一个字:“元宵刚过,又逢高烧不退,接连数日,滴水未进,昼不能起,夜不能寐,昏迷时频频呼唤王兄之名……”
崔祥手中笔一抖,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怎么了,王爷?”中年男子将那张滴了墨的纸抽走放在一旁,另外给他铺了一张,“王爷还是快点写罢,耽搁得久了,万一太妃派人来传,可不好办啊。”
崔祥盯着那张空白的纸久久出神,中年男子便将手压在他肩上,附耳道:“王爷不在京城这几日,王妃常去宫里探望太后,昨日忽感不适,经御医诊断,是喜脉啊。”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崔祥顿时又是一身冷汗——过了新婚之夜他就再没碰过妻子荣氏,大半年都过去了,喜脉从何而来?“是吗?那……那真是太好了。”他竭力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装出十分喜悦的模样。
中年男子眯着眼笑着说:“那是自然的,再过不久太妃就能抱上孙儿,这喜讯想必能令她笑逐颜开,再加上皇上着在下送来的上好药材,太妃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
话中的潜台词也就是,你若不乖乖就范,太妃可就没药吃了。
已经没有退路了,崔祥吐纳一回,定了定神,开始誊抄先前写下的内容,中年男子这才满意地点头。
信写好后,中年男子检阅一遍无误,便装进了信封里,又让他烫了火漆,这才离开。
做完这些以后,崔祥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里衣完全湿透了。中年男子走后,他就这么呆呆地坐在书案后面,一直到叶氏派人来传他过去吃午饭。
叶氏仍然无力起身,宫女在床头放了一床被子给她靠着,崔祥端着青瓷小碗,用瓷勺小心地喂她吃饭,一旁的宫女则端着荤素三四碟小菜,比起过去在宫里四妃之一的待遇,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祥儿。”吃了几口后,叶氏忽然启声。
崔祥忙应了,问:“可是菜不合口味?”
叶氏人虽憔悴,眼神却不虚弱,她有些吃力地问:“方才有人来找你,所为何事?”
崔祥手一僵,便要岔开话去:“没什么,一位老朋友,听说儿臣来看望母妃,便送来些药材。”
叶氏冷冷一哼:“你以为我是聋的?”
崔祥低下了头去,叶氏再次问:“我人虽然病了,心却清醒得很,玉婵和子昌没能回来,我知道,他迟早还要来,找你的麻烦,你老实跟我交代,皇上这次,又要你做什么?”
眼见瞒不过去,崔祥只得嗫嚅着回答:“皇兄让我写……写一封信,给二王兄。”
叶氏手攥紧了被面:“他让你写什么?”
“写……就写……母妃病重,想见他,让他……回京城——”
他话音未落,叶氏已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甩过来,力道之大,简直不像一个久病不起的人,崔祥被打得呆若木鸡,半边脸顿时就肿了。




099、回京探病

叶氏那一耳光打出了十二成力道,崔祥当场被打傻了。
“混账东西!”叶氏气得浑身乱颤,嘶声喝骂道,“你照他说的做了?啊?你写了?你帮着他们把你二哥骗回来?”
崔祥捂着脸,低下头不敢辩解,叶氏痛心疾首地道:“老天无眼,竟让我生出你这么个禄蠹!你难道看不出他们这是想要你二哥的命吗?你就不能告诉他们你写过信给绎儿,可他不愿意回来吗?你以为你照着他们说的去做,他们就会放过你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绎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母子也只有抱在一起死的份,你知不知道!”
叶氏本就久病体弱,吃饭尚且太不起手来,这会儿又是打人又是怒骂,怒极攻心,竟嗝一声抽了过去,吓得崔祥和宫女们个个面无人色,手忙脚乱地揉她心口拍她后背,忙活了好半天叶氏才又醒转来。
崔祥又吓出一身汗,见母妃醒了,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床前:“儿子不孝,治不好母妃的病,还让母妃生气,我实在是不孝极了!”说着抬手又给了自己一耳光。
叶氏泪流满面地靠在被子上,哀哀地道:“我还不如就这么死了算了,省得将来还要给你们兄弟俩送终啊!”
崔祥跪在床前,也是泣不成声,一屋子宫女跟着呜呜咽咽,仿佛都看到了不久的将来自己的死期。
事已至此,叶氏再有什么怨言,说出来也是白搭了,以她对崔绎的了解,那听风就是雨的性子,指不定拿到信第一时间就骑着马往回赶,后面曹迁或者别的谁收拾好行李,得追几天才能追上他。
她的猜测大体八九不离十,崔绎确实是看到信就立刻决定要回京,只是多年急躁冲动的脾气被持盈磨啊磨的,已经越来越冷静了,还能自己想通信背后的阴谋,叶氏若是知道这一点,或许焦虑之心也会减弱不少。
从燕州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一个月,更别说持盈不会骑马,又带着行李,少说要走四十天,崔绎每天都处于忐忑不安中,唯恐自己还没到京城,噩耗就传到了跟前。
进入甘州的第三天,信使带着百里赞的信追了上来,持盈看了看,上面交代了他们走后燕州府的诸事安排,提到弄月时,百里赞认为应放出话去,就说弄月投缳自缢,确实死了,人暂时囚禁起来,等他们回来再决定是杀了还是赶出燕州。
“先生说他让府里的下人们按照他编好的话,到处去说弄月莫名其妙自杀了的事,但咱们要装作不知道,这样一来皇上听了探子传回去的话,既能确信弄月得手了,又不会再难为弄月的家人,一箭双雕。”
持盈说完,看着心不在焉地坐在床边的崔绎:“王爷?在想什么呢?”
崔绎捏着鼻梁叹息不止:“没什么,想早点到京城,是非黑白一次来个痛快。”
持盈明白他一定还是对端妃可能也有份骗他的事耿耿于怀,又一再说服自己不会是那样,反反复复,搞得自己很累,遂安慰道:“是非黑白,你想也是那样,不想也是那样,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养精蓄锐,应对最糟糕的情况,王爷要记得,咱们的敌人是皇上,不是太妃。”
崔绎还是一脸放不下的表情,但也听话,点点头:“睡吧,明日还要赶路。”
三月初七,武王府的马车终于进入了京畿,崔绎主张既然回来了应该先进宫请安,以免崔颉说什么目无长兄之类之类的,但持盈坚持直接去醉蝶山行宫,理由是既然信中只字未提皇上怎样想怎样说,他们这一趟,应该是“偷偷回来的”,崔颉应该是“不知道的”,贸贸然进宫去反而会被认为是别有居心,到时候蛮不讲理地把人一扣,多的麻烦都闹出来。
两人在官道旁争了一阵,最后崔绎决定听夫人的话,马车在岔道口转向了醉蝶山。
崔绎没有忘记当初自己就是在这里被扣上了造反的帽子,尽管三月的醉蝶山还没有红叶,视野极好,他还是忍不住下车骑马,生怕崔颉又埋伏了人要刺杀他们。
刺客没有,也不会有,要是在这里把武王给杀了,崔颉的龙椅也就别想坐了,无端杀死回来探病的亲兄弟,百姓的唾沫绝对能把皇宫给淹了,所以持盈倒是不担心。
行宫守备稀松,一群人老珠黄的女人守着不怎么值钱的桌椅板凳,贼都懒得来,曹迁谎称来的是叶氏娘家的侄儿,又贿赂了守卫每人一个银元宝,轻轻松松就将马车带进了行宫,然后打发人拿着崔绎的亲笔信进宫去谒见启圣帝。
叶氏正在午睡,崔祥在外间撑着脑袋打盹,忽地有太监欣喜若狂地冲进来报:“王爷!武王和王妃来了!”不光崔祥醒了,连叶氏也被惊醒,撑着就要起身:“什么!王爷真的来了?”
才说着,院外一串脚步声,崔祥马上从椅子里站了起来,手足无措地看着门外,叶氏伸手:“快扶我起来!”宫女们赶紧将她扶起来,给她背后塞被子枕头。
崔绎三步并作两步跳上台阶,撩裾跨过门槛:“怀祐,母妃现怎样了?”
崔祥还没来得及回答,叶氏就在里间悲呼一声:“绎儿!”崔绎马上抛下弟弟不管,撩开珠帘冲了进去。
持盈没他步子大,落后了一段,进门来先给崔祥请了安,崔祥忙不迭回礼:“二嫂。”再同她一起进入里间,崔绎已经跪在了床前,叶氏泣不成声地道:“你真是傻啊!怎么能回来,怎么能回来啊!万一你有个好歹,我怎么向皇上交代,怎么向钟姐姐交代啊!”
崔绎没有哭,但眼眶也是通红,紧握着叶氏干瘦的手,小声地安慰她自己不会有事,让她不要太难过,好好养病云云。
“持盈给太妃娘娘请安,”持盈上前几步,福了福,“娘娘既是身体不适,还是不宜过度悲伤,须得养好了病,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叶氏看她一眼,满脸愧疚:“持盈……”
持盈一笑置之:“我们这次从燕州带来好些补气益血的好药材,待会儿我问问御医,看适合用什么,本来时间充裕的话还能再多买些,只是王爷担心娘娘,催着上路,便只带了府里存着的那些,若是不够,我再写封信回去,叫人买了送来。”
叶氏感激地直点头:“我从前那样对你,你却这么有心,我真是……绎儿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姑娘,钟姐姐在天之灵也定然感到十分欣慰。”
感人的重逢过了,叶氏想起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推起了崔绎:“你们快点走,现在就走!别让皇上知道你们来过,快走!快!”
“母妃,你冷静点!”崔绎按住她的肩膀,“我已经派人去见皇兄,告诉他我回来的事,你放心,他没那么容易对我下手,京城里几万百姓、文武百官都看着,他不敢轻举妄动,没事的!你现在需要休息,千万不要太激动了。”
叶氏懊悔不迭:“怎么不敢,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书耀就是最好的例子,还有清瑜,被他逼得服毒自尽啊,他现在是皇上,不是太子了,有什么他不敢做的?你们实在是不该回来啊!都怪我,我没能阻止祥儿,才让你们冒这么大危险回来。”
崔祥今年十八,皇家男儿早行冠礼,但论来他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见母妃哭得那么伤心,心里的自责和歉疚越发强烈,咬着嘴唇在一旁抹起了眼泪。持盈见状,忙递过了帕子:“七弟快别哭了,你一哭娘娘心里更难过,你也有你的苦衷,别再自责了,谁都没有怪你。”
崔绎转头道:“怀祐,你出去,别在母妃跟前哭,持盈你领他出去,叫人给他洗洗脸。”
论年岁,持盈也就比崔祥大那么几个月,但到底是活过二十多年的人,又做了母亲,此刻看起来简直像是个长辈,一边答应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