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来为兵部补充战马。王尚书,难不成为了给你补充战马,就要拿我大宋百姓的性命来填充吗!?”
兵部与户部吵得唾沫横飞,在外面偷听的武大也算是搞明白了,大宋即将与金国联手讨伐辽国,但兵部怕战马数量太少,后继无力,要求户部拨款,但户部寸步不让,说要赈灾,只愿意出两万贯。
两万贯啊,不少了,武大当初在阳谷兴师动众开了个新品发布会,那些商人是真心要香水也罢,是为了巴结武大也罢,前后总共也没这么多银钱。
这种赚钱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武大眼都红了,脱口而出道:
“一群白痴,给我一万贯,老子帮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呀……”
201。第201章 破局
唐宋元明清,在我们华夏历史上,大宋之前,是大朝。
拥有千古一帝称谓的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之所以所向披靡,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的骑兵够强,尤其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玄甲精骑”,无论是对战隋朝的重甲骑兵,还是在对突厥、吐蕃以及回纥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交战中,不但丝毫不落下风,反而屡战屡胜。
但,中唐以后,中原骑兵逐渐衰弱,到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甚至不得不依靠征调少数民族的骑兵作战,这一弱势从唐后期延续到整个宋朝,以致大宋与契丹(辽)骑兵数次交锋中,以步兵为主的大宋军队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大宋时期,各地都缺盐,甚至曾经造成过“盐比命贵”的惨况。
前文曾经说过,在武大为朝廷进献了制盐之法之后,西北监军童贯,曾经用大批的精盐从西北各部换取了大量的马匹,这让大宋军方士气大振。
但,马匹对于军队而言,是奢侈品更是消耗品,向来都是供不应求的。
又由于大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大宋不但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反而时时刻刻都要提防辽国挥师南下,所以大宋皇帝宋徽宗,在今年与北方的金国(女真族)达成了协议,联手讨伐辽国,受够了辽国骑兵欺辱的大宋军方,自然对战马极为重视,大战将启,这才有了今日兵部与户部撕逼的局面。
“一群白痴,给我一万贯,老子帮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呀……”
武大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全都扭头寻声看向正在偷窥的武大,面带愠色。
“何人窥探朝廷机密,来人,拿下!”
武大本来就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实在太嘴欠了,此时听到那些大臣居然要叫人拿下自己,略一沉吟,干脆自己跳了出来,连呼冤枉:
“草民武植,是奉旨前来觐见陛下的……”
龙椅上的宋徽宗眉头一挑,“住手!”
刚刚闯进来的禁军复又迅速退了出去。
武大悄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禁军可不是闹着玩的,擅闯宫廷是大罪,他们真敢杀人。
闻得来者是武大,朝堂上的百官都忍不住多瞅了武大几眼,眉头微皱。
倒是宋徽宗笑容玩味,“你就是武植?”
武大很干脆,大礼参拜,“草民武植,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套动作,武大做的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犹豫。
既然已经穿越到了大宋,就别提男儿膝下有黄金,拜见其他官员自然无需行此大礼,但拜见皇帝,必须是大礼参拜,这是铁律,如若不然,一个大不敬的帽子扣下来,就会让武大吃不了兜着走。
皇帝还没说话,一旁的御史言官就坐不住了,冷哼道:
“大胆武植,擅闯宫廷乃大罪,你可知罪!?”
“之前我等参你一**罪,你可知罪!?”
武大心头微苦,正在琢磨开口分辨几句是否合适的时候,宋徽宗开口了:
“是朕下旨命武植觐见,何罪之有?好了,其他的暂且不说,武植,你方才说你有办法解决我大宋如今的困局,此言何意?”
武大微微抬头,正欲开口,宋徽宗又说道:“平身吧,起来回话。”
朝堂上的百官心头微凛,陛下,似乎对这个武植极为关照啊,居然如此善待于他。
武大微微松了口气,叩谢了皇上隆恩后,起身,飞速了撇了一眼龙椅上的宋徽宗。
宋徽宗身穿绛纱袍,头顶通天冠,垂下的珠帘恰好与眼睛齐平,根本就看不清具体的容颜。
不过,武大很敏锐的发现自己的偷窥似乎被陛下察觉到了,他的脸上正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武大心头一惊,赶紧低头,对一旁的大臣问道:
“敢问诸位大人,兵部的战马之所以靡废的如此之快,缘由何在?”
武大对面为首的大臣冷哼一声,淡淡说道:
“老夫等人是文官,你问错人了!”
武大闹了个大红脸,赶紧转身。
古代的朝会,文官站在右侧,武官站在左侧,武大刚才的确有些失态了,居然忘记了这件事。
但,武官似乎对武大也没好看法,毫不留情的讥讽道:
“黄口小儿,居然连缘由都不清楚,就敢信口雌黄,该打!”
这就典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啊,今日出门看来没看黄历。
武大很想一巴掌抽死这群王八蛋,但现实是他真的不敢,没办法,官位轻,年龄小,在这些真正的朝堂重臣面前,武大只能装孙子。
没关系,爷爷都是从孙子辈熬过来的,等咱有朝一日混成了大爷,哼哼,弄死你们这群老鳖孙!
武大长吸了一口气,不再卖弄玄虚,直言道:
“如若小子所料不错,战马之所以消耗的如此之快,除了战损之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马蹄磨损严重,战马都被活生生用废了,可对?”
那武将从鼻孔里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
太欺负人了,给脸不要的东西,武大怒火中烧,恨不得日条狗冷静下!
“我们都知道,光脚走路会伤脚,所以我们发明了鞋子,这样简单的道理我相信诸位都懂,既然如此,我们为何就不能给战马也穿上鞋子?”
给马穿鞋子?这个说法实在太雷人了,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哗然一片。
那些武将更是毛发倒竖,怒形于色道:
“竖子!居然敢戏弄我等,好大的狗胆!?”
有句话说的好,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
武大自从入宫之后就一直一退再退,但这些脑子有泡的白痴居然连还敢得寸进尺,武大就不能再忍了。
武大不再故作小心翼翼,抱起膀子,面露冷笑,直接出言讥讽道:
“近年来我大宋边境连年战乱,如若在边关驻防的大将都像诸位这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真替陛下担心,说不定一不留神,睡一觉醒来,就会发现敌人已经杀到皇宫门前来了!”
“既然诸位如此不相信小子,那我们不妨打个赌如何?如若小子能用一万贯解决掉我大宋战马的危局,诸位为官多年,想毕家底颇丰,就再赠予小子一万贯如何?”
(哎呀呀,居然一不留神就写到200章,值得纪念,恰逢周一,新的一周开始,求支持,求订阅,浪浪浪拜谢!)
202。第202章 咆哮朝堂
“竖子!那些阿堵之物怎敢与军国大事相提并论!?简直荒谬!”
“以前就听说武植此子有官位在身,却一直无心民心民意,更无意为陛下分忧,一心只知谋取私利,以前老臣还不敢相信,今日得见,方知果然如此!”
“臣弹劾武骑尉武植,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蔑视皇权!”
“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上稀里哗啦跪下了一群言官,纷纷要求将武大严惩不贷。
前文曾经说过,在大宋这个年月,商贾的地位一直很尴尬,朝廷拿着商贾的税收,但他们从心底就一直都瞧不起商贾,商贾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
武大身为从七品武骑尉,却一直亲自经商,本就受人诟病,而现在,朝堂之上正在商讨国家大事,武大居然敢拿来打赌?如若赌注是其他的也就罢了,武大要求的赌注居然是钱财,这让朝堂上那些一向自诩两袖清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言官岂能不勃然大怒?
其实他们怒的很有道理,大宋朝廷虽然**至极,贪墨成风,但凡是能担任言官的,大多数的确是两袖清风,他们博得是一个名声,就是用名声来说话的,根本不会为了一些小钱而自毁一生。
当然,他们的姻亲甚至远方亲戚是否有经商,就另当别论了。
这也是大宋朝廷的一大弊病,大多数的官员都不会自己贪污,从不亲自经手,亲戚和手下贪墨,事发之后大不了治个御下不严之罪罢了,根本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
但无论如何,此时武大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将军国大事与他们眼中的阿堵物放在了一起,他们都绝对无法容忍。
一边疯狂敛财,一边还将银钱鄙视为阿堵物。
什么叫不要脸?这就是不要脸!
武大不慌不慌,依旧抱着膀子,嗤笑一声,说道:
“方才小子在门外,似乎听到兵部与户部的几位大佬正为了两万贯银钱而争得面红耳赤,如今小子提出一万贯赌注,就变成了大放厥词?敢问诸位,是欺我年幼吗?还是说……诸位一向是如此巧舌如簧?”
“你……”一名言官气极,想要破口大骂。
武大却根本不愿意听他多言,直接打断了他,淡淡说道:
“阿堵物?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次我大宋联手金国讨伐辽贼,难道不用钱?十几个州闹饥荒,朝堂赈灾难道不用钱?平日里朝堂养兵不用钱?就连诸位大人的俸禄,难道都不用钱?对了,这位大人如此怒发冲冠,小子想请教一句,您府上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奴仆?您身为言官,两袖清风,请问,如若您平日里真的没有收受那些您不屑一顾的阿堵物,请问您府上是如何开支工钱的?就您那点俸禄,莫说是圈养奴仆,恐怕连您自己家人吃食都揭不开锅了吧?阿堵物?我呸!”
说到这里,武大偷偷瞧了一眼龙椅上的宋徽宗,没有发现异常,又继续说道:
“我就搞不明白了,如今我们大宋商贾遍布整个中原,朝廷每年从商贾手里拿来的税收也是极高的,诸位为何如此瞧不起商贾?朝廷的每一个动作,明明都离不开银钱,诸位又为何对此嗤之以鼻?难道真的像市井之中流传的那样,诸位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谁都没有想到,武大刚才大理寺被带到皇宫问责,还是戴罪之身,居然敢“咆哮朝堂”?这种事情,除了童贯那个不讲理只讲拳头老匹夫,谁敢做?莫要忘了,武大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把整个朝堂上的百官全都给得罪了。
半晌后,那些言官缓过神来,长跪不起,“嘭嘭嘭”的磕头,嘶吼道:
“陛下!武植此子居然敢在朝堂之上发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微臣恳请陛下为老臣作主!”
“恳请陛下为老臣作主!”
便在此时,一直闭目养神,从未出声,历史上被评为北宋六贼之一的梁守道说话了:
“陛下,老臣以为,武植所言虽然粗鄙,但话糙理不糙,铿锵有力,发人深省!请陛下圣裁!”
梁守道官居检校太傅,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在朝堂一番自己的势力,他一开口,他手底下那些大臣自然也要摇旗助威。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武大微怔,委实没想到居然会有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不露声色的感激的看了梁守道一眼。
但,梁守道一人毕竟势单力薄,今日要置武大于死地,或者让武大把牢底坐穿的,可是童府、蔡府以及高俅高太尉府三系同时发出的声音,所以梁守道等人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
宋徽宗坐在龙椅上,一直不温不火,就任由百官跟市井泼妇一般吵作一团,始终都没有出声,就那么静静的看着。
只是,没有人发现,宋徽宗嘴角似乎挂着一抹讥讽。
吵了许久之后,高俅高太尉突然出列,沉声道:
“陛下,老臣以为,无论如何,先让武植把话说完。如若他不能解决我兵部当前的难题,再治他的罪也未尝不可!”
一针见血!
不过,不要以为高俅在帮武大说话。
朝堂上这些言官都是一群大傻叉,被武大混淆视听了,这会居然在辩驳商贾的地位。
高俅认为,武大之前所谓的给马穿鞋子才是重点,只要拆穿武大是在故弄玄虚,就可以将武大彻底打落凡尘。
他是在落井下石,断武大的后路。
言官也反应了过来,刚欲重新请旨治武大的罪,但就在此时,一个嘹亮且又粗狂的声音,从外而内,炸响在众人耳畔。
“治罪?我治你,娘,了,个,蛋!”
一位浑身披甲佩刀,龙行虎步,极为健壮的小老头,既未通传,也未请旨,直接就蛮横无理的撞了进来。
不错,他的确是直接撞进来的,顺便撞飞了数名言官。
太监的声音在此时方才姗姗来迟:
“检校太尉、太傅、西北监军、泾国公,童贯童大将军觐见!!!”
203。第203章 胜!
武大虽然与童家有过多次交易,更与童英交情莫逆,但这的确是他头一次见到童贯。
童贯体貌魁梧,腮下生有长长的胡须,或许是因为常年在西北驻扎,气势极为凶厉,一看就是杀伐果断之辈。
而且,从刚才太监报出来的那一连串的官职,就可以看出童贯在朝堂上的威势绝对是说一不二的。
童贯入殿之后,先是单膝跪地抱拳施礼,
“臣童贯,参见陛下!”
宋徽宗呵呵一笑,似乎对童贯的突然到来丝毫都不感到惊讶,“童卿一路奔波,辛苦了,平身吧。”
“多谢陛下!”
尔后,童贯起身,直接拔地而起,一个大脚丫子就踹向了高俅高太尉。
高俅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憨货,他上次已经被童贯公然揍过了,大概或许是他的确没想到这次童贯回来揍的第一个居然又是他,所以他忘了躲。
然后,高俅就悲剧了。
童贯这种常年征战沙场的汉子,暂且不论武功高低,拳脚浑厚有力是必须的,他这一大脚丫子,不偏不倚,恰好就踹在了高俅的鼻梁上。
高俅被直接给踹飞了出去,“咣当”一声摔在地上,鼻血横流,五官扭曲的直接都无法直视。
很明显,童贯这一脚根本就没有丝毫留手。
“老子在边关浴血杀敌,你个王八蛋,官居太尉之职,对我军中男儿的生死不管不顾,一门心思玩弄权术,现在居然还敢治武植的罪?你不知道武植是我童家的子侄吗!?瓜怂,老子踹不死你!”
说罢,童贯还要上前继续揍高俅,朝堂上的百官无一人敢出声,更别提出手阻拦了。
“够了。”
宋徽宗淡淡说道:“童卿,朕体念你为我大宋驻边多年,但你也要收敛一下,在朝堂之上大打出手,成何体统?”
宋徽宗这句话说出口的时机很是巧妙,他早不出声晚不出声,偏偏在童贯揍完高俅了才出声,这就值得耐人寻味了。
而且,从宋徽宗的所言中可以看出,即使童贯揍了他的宠臣高俅,他也似乎并没有要治罪的意思。
童贯有些悻悻,但君无戏言,他自然也不好再继续痛下毒手。
但,这并不意味他就会就此收声。
童贯指着那群言官破口大骂道:“还有你们这些个小王八犊子,今日有陛下在也就罢了,改日看老夫抽不死你们!”
朝堂之上,唯一一个敢跟童贯唱反调的蔡京蔡太师,刚刚连丧两子,一直在府中养病,今日并不在朝堂之上。
刚才还口若悬河的言官,屈服在童贯的淫威之下,个个噤若寒蝉,低着头颅不敢说话,唯恐招来无妄之灾。
这还不算完,童贯又重点指向童、蔡、高三系的那些官员,继续骂道:
“武植打了我的儿子,我这个当爹都没吱声,你们出来唧唧歪歪些什么?简直是不知所谓!”
被任命为当朝少宰的王黼不干了,他的地位只比童贯、蔡京略逊一筹而已,同属北宋六贼之一,只不过他是属于蔡京一系的。
“童老匹夫,你的儿子愿意挨揍,但莫要忘了武植还打了韩家的韩栋!”
“滚,你,娘,个,蛋!”
童贯根本不讲理,扭头对户部侍郎韩木吕骂道:
“老夫再说一次,武植是我童家的人,我童家是将门,性子向来粗狂,就看你那侄儿不顺眼,就打你了,你还能咬老子的蛋不成?你敢吗?你能咋滴!?”
韩木吕脸色铁青,但始终不发一言。
但,童贯似乎从来就没有见好就收的习惯,继续狂骂道:
“老子久不回京,一个小小的韩家居然也敢蹦出来得瑟了?我家武植上次说的没错,你韩家就是凭借母,女,共侍一夫,才跟蔡京那个老匹夫有些一些姻亲,蔡京都不敢拿老夫怎样,你能咋的?”
整个朝堂,除了童贯的咆哮声之外,落针可闻。
什么叫咆哮朝堂?这才是正宗的咆哮朝堂!
武大先前所为,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小孩子过家家而已。
刚才还喊着要治武大咆哮公堂之罪的百官,如今瑟瑟发抖,连一句屁话都不敢讲。
更妙的,宋徽宗似乎看出童贯发泄完了,在这个时候才又出声训斥道:
“够了!童卿,莫要再对百官无礼!”
百官彻底无语,但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童贯的蛮横,依旧保持着沉默。
但,陛下毕竟是九五之尊,谁也不能公然违逆皇帝的意志。
童贯摸了摸鼻子,对宋徽宗咧了咧嘴,“臣,遵旨!”
然后,童贯伸出他那布满茧子的老手,拍了拍目瞪口呆中的武大,朗声笑道:
“不错不错,还是看着你小子最顺眼,说说,你要如何解决军中缺马的难题?”
武大差点被童贯这两巴掌给拍在地上,莫要忘了,武大已经在周侗的指点下习武许久,身子骨还是比较结实的,由此可见,童贯的武功恐怕不低。
定了定神,武大对童贯躬身一礼,如实回道:
“小子的方法很简单,既然战马的靡废主要源自于马蹄的磨损,就像人穿鞋子一样,我们只需在马蹄上安装一枚铁质的马掌即可。一块铁质的马掌起码可以用一两年吧?到时无论马儿如何撒欢疾奔,都不会伤到马蹄,磨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再换个新的就是了。”
童贯仔细听着,神色渐渐就有了变化。
他常年在西北驻防,对马匹极为熟稔,自然很快就知晓了其中的利与弊。
朝堂上的百官也不都是傻子,凡是骑过马的,很快也懂了武大的意思,脸色顿时惨白一片。
童贯突然大笑了几声,又狠狠的拍了几下武大的肩膀,“好小子,真不知你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居然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武大矮身一礼,“小子不敢冒功,马掌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西汉,那时的冶铁技术就已经极为成熟,曾经广泛应用在百姓生产生活之中,只是不知如此简单的方法,为何后来就失传了?”
童贯摩挲了一下下巴,突然扭身对百官狞笑一声:
“战马危局已解,诸位,是否该兑换一万贯赌注了!?”
(我写书呢,就一个宗旨,写的开心,让大伙儿也看的舒心,很多人都给我提过意见,万字长评我也不是没收到过,欣然受之。但,最近不知是否是有心人故意为之,总在书评区恶意诋毁甚至辱骂,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删除又删除不了,实在是让人烦不胜烦,很是无语。兄弟们,求支持,求安慰~)
204。第204章 封赏
今日百官也算是开了眼,陛下对童贯童大将军的回护之意,以及童贯对武大的回护之意,都让人触目惊心。
但,仅凭武大三言两语,就想让朝堂上那些言官俯首低头,是万万不够的。
言官们还是不死心,叫嚣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事好办,童贯童大将军的战马正在外面,陛下率领众臣来到殿外,又从工部紧急调来的几名工匠,在武大的指点下,轻而易举的造出了四个马掌。
马掌,又名马蹄铁,跟马蹄子几乎完全是同一个形状,很简单的小玩意而已。
不过,在往马蹄上安装马掌的时候,工部的工匠吃尽了口头。
什么人玩什么鸟,童大将军性子粗狂,他的战马也是暴虐非常,工匠被踹的惨不忍睹,狼狈不堪,这让武大有些怀念自己那匹将宋子航给踩成太监的来福。
最终在童贯的安抚之下,马掌才总算安装完成。
“踢踏,踢踏,踢踏……”
钉了马掌之后,马蹄声有些刺耳。
童大将军按耐不住,翻身上马,策马奔腾了一圈,意气风发!
“哈哈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