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小王子学业未成,此时断断不可中断。”名为方仲远的中年儒生道,“便是气疫,我等亦是不怕。几人一同去羌塘,终归能有一两个活下来的,便有一人活下来,亦可继续教导象雄王子。将军在庭州双圣祠外所写之话,我等都已知晓,亦是心有戚戚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等愿跟随象雄王子同上羌塘,虽死不悔!”

这方仲远神情激昂,其余几位大儒亦是连连点头,名为卢忠臣的老者笑道:“双圣祠之外所题之词,我等皆是极为赞叹。便是这三十二个字,亦足证明将军乃是真正的儒者,正是我辈同道之人。舍生取义,吾等所愿也,既是同道之人,将军便该明白我等心思,想来不会阻拦我等。”

其余几人亦是纷纷发言,表示了愿意冒死上羌塘的决心。马璘见几人如此,心道当初封大夫选人还是极有眼光的,几位大儒皆非是浪得虚名之辈,亦非沽名钓誉之徒。生死最大,为了教导象雄王子而不惧生死,绝非是空有功名利禄之心的人能够做到的。

这样的人,一个亦是足以珍贵,更不用说好几位了。

“既是如此,某家倒也不太好阻拦了。不过这次去是要稳定羌塘形势,诸位先生愿意去亦可,却不必随同某家前往。”

马璘见几人极为坚决,倒也不愿意过分阻挡,笑着看着几位儒者道:“某家此次去,是要走于阗的近道,道路极为难行,且如今正是隆冬,实在不适宜几位先生过去。诸位先生要去,需要等到半年之后,可由疏勒入葱岭,辗转至小勃律之后再向东翻山到白石滩,那条道路要好走些。到时候我会派人护送几位先生,那时羌塘上局势也该明朗了,多杰应该已经坐稳了王位,几位先生到了受降城,便可继续教导小多杰,让他明白仁义之道,忠于我大唐。”

几位儒者还要争辩,马璘脸色一肃,摆了摆手道:“就这么决定了。”几人见他摆出总督的架子,加上已经答应了去羌塘,也就不再多说。他们亦不是不知进退之人,明白马璘的确是为他们着想,自然不再争辩。

这件事情,马璘也便记下了,等到春夏之交就会安排。从安西往羌塘有两条路,经由于阗的道路近得多,却要翻越几处冰大坂,便是夏日亦是极为南行,这其实算是一条奇路,以往是不通大军的。而通常走的一条路,便是由疏勒向西入葱岭,经大龙池、婆娑川至小勃律,再往大勃律之后向东翻越群山。这条路乃是吐蕃入安西的主要道路,虽然长了些,却可以通大军,正因为如此,这一条路上的小勃律才被大唐称为“国之西门”。这一条道路在地理位置上极为重要,便是在马璘前世,中国和阿三亦是对于此地极力争夺,不过最终还是控制在中国手里。两条道路在白石滩交汇,白石滩便是后世所谓之阿克赛钦。

对于这些文弱书生们而言,走较远的一条路,从葱岭群山之中进入克什米尔,再向东进入白石滩,乃是最为稳妥的一条道路,虽然还得承受气疫,程度却是要小的多了。而若是在这种状况之下还会丧命,那就是求仁得仁,谁也没有办法了。

几位儒者散去之后,象雄公主带着多杰走了出来。她明白此次肯定是要经于阗上羌塘,所以并没有带太多东西。小多杰依然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看着马璘几人显得极为好奇。被母亲教着叫马璘义父,却显然不明白这个词代表着什么意思。

当然马璘对这个孩子也没什么亲切之感,认做义子不过是为了控制象雄王国罢了。马匹早已在外面备好了,象雄公主带着多杰上了战马,一行人便离开了龙兴寺。

象雄公主抱着多杰坐在马背上,神色看上去极为伤感,却隐隐有着一丝希望。父亲死了,她自然哀伤,可是终于是可以回羌塘了。

她并非是在羌塘长大,所以自然不是对于家乡如何眷恋,然而到了那里,至少有着再见到她的男人的机会。

她的男人,正在高原上弘扬佛法,虽然她新的是苯教,却对她的男人极为喜欢。来到安西,并非是她愿意的。父亲死了,那个和尚男人对她便更为重要。

几句心里话

冷了好多天,今天下雪了。

这段日子的快递真是没法吐糟,双十一买的东西,昨天刚到。当然可能与我住的地方有关,小县城,东西到的也就慢些。

有的兄弟肯定还记得,我前面说过这次是给孩子买了几件衣服,用了我一个月稿费。

今天雪下得很大,小孩子喜欢下雪,穿着新买的羽绒服又蹦又跳,还改了两句打油诗,说什么“黑车身上白,白车身上肿”,哈哈。衣服终于是在下雪前穿身上了,孩子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现在坐在这里写东西,天气很冷,外面还在下雪,手指头也有点儿伸不开。刚写完了一章,想起开始写这本书以来的一些事情,忽然想对支持我的兄弟们说几句话。

感谢你们,每一位正版阅读的兄弟。没有你们,我也不可能用稿费为孩子买这些衣服。

当然了,不写这本书,也不至于说买不起这些,不过毕竟是不一样的。想起白天孩子穿着新衣服高兴的样子,便觉得努力有了回报。

书写的怎么样,其实心里是清楚的。我向来是个谦卑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写得有多好。怎么说呢,去长安之前写得自己能够满意,然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写得便有些凌乱了。总的来说,是笔力不足,掌控不够,直接点儿来说,就是水平有限。

书写的一般,这点儿毋庸讳言。这本来也是本小众书,加上自己水平问题,其实最初写的时候,是没想到能够上架的。不过后来还是上架了,也得到了兄弟们的支持,对于我而言,算是一个惊喜。

当你写得不好的时候,读者是会用脚投票的,这一点我心知肚明,也有真切的感受。所以上架一段时间之后,均订慢慢开始下降,自己知道是有点儿写崩了,可自己寻找自己的问题,还是有困难的。心中有些焦躁,结果写得就越来越不满意,而带来的后果,那就是均订继续下降。

这都是自己的问题,不能怪别人,对于离开的兄弟,我依然心存感激,当然最感激的,还是能够一直陪我走到现在的兄弟们。

我是一个新人,水平有限,又没有名气,书的内容又出了不少问题,兄弟们能够看到现在,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宽容,对于你们的宽容,跳荡心存感激。

毕竟起点有那么多的好书,不纠结不文青不狗血,而我这本书却有太多的问题。你们的支持,让我还能继续有一笔不多的稿费,能够尽一尽一个父亲的责任,能够支撑一个父亲的自尊心,衣食父母这种话,其实我不太愿意说,不过真的是很感谢你们。

感谢你们的支持,跳荡在这里多谢了。

跳荡是一个谦卑的人,一个卑微的底层写手,从来不觉得兄弟们的支持是应当应份的。每一位兄弟的支持,对我而言都是额外的奖赏。

谢谢你们!

在这里尤其要提及的,是书友“隆隆书友”和“稻草人”书友,你们的名字跳荡终生铭记。书写的不尽人意,打赏自然不多,其中大部分的打赏都是这两位兄弟的。隆隆书友兄弟还多次赠送章节,还曾一次打赏过一万起点币,真的很感谢。还有那位叫“远去的风帆”的兄弟,被他打赏一万起点币的时候,我还兴奋得去龙空发帖,现在想起来印象还很深刻。当然还有提出意见的野马骑士,在群里和我讨论过剧情的牛顿等等……各位的帮助,跳荡真心感谢。

写书的过程,我也在逐渐学习,也在尝试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行文节奏,现在看来,总的来说是失败的,这点从书的成绩上可以看出来。不过也不是全无收获,毕竟也是一种经历。

写了这点儿文字,心里平静许多了。还有一章稿子要写,明天还要上班,生活还要继续,就不多说了。最后再说一次,感谢各位。水平有限,这些文字实不能表达情绪之万一。

葱山跳荡拜上。

第四百四十章重上羌塘(下)

等到多杰坐稳王位之后,她便要去求大将军允许她离开,去寻找她的和尚男人。和尚比她的父亲年龄还大,估计也活不了太长时间了,她想要再最后见一见他,希望他能多陪她一段时间。

来龙兴寺之前,马璘已经安排过了一切。这一次赶往羌塘,随行的除了百余名亲兵之外,还有就是几十位安西密探和一些鹰奴。羌塘亦是他势力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点,之前没有鹰奴,所以李贡布死了二十多天了,消息才从羌塘之上传过来。而这一次鹰奴将会在高原上的受降城设立据点,也将改变这一局面。

离开龟兹城之后,直接沿着沙漠中的奇路赶往于阗。这一条道路原本是不常走的,这几年马璘主边安西,商业变得更为发达,特别是龟兹——于阗——羌塘这条线,已经变成了一条极为重要的商道,所以这一条奇路如今走的人也极多。

受降城的驻军需要从龟兹补给物资,卖给羌人的军械大多都是龟兹所产,从羌人手里收购的东西也多要送往龟兹的大作坊里进行加工,龟兹作为安西四镇之首,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而通过在这条商道上行商致富的兴胡商人,亦是越来越多。虽然是在冬季,商道上依然时常可以见到商人,穿越沙漠直通于阗的商道很危险,可危险往往也代表着利润,代表着机遇。

安西兴胡一族极多,并非个个都是巨商大贾,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可能,大部分兴胡商人都是小本买卖,大生意都被那些大商人把持着,一辈子辛苦也未必有出头之日。不过这两年来。不少兴胡商人正是靠走龟兹——于阗——受降城这条商道大发其财,从而出人头地,一跃成为了新的兴胡富商。穿越沙漠很危险,翻越冰达坂更是危险,正是因为危险,所以才有极高的利润。不管是做安西军的生意还是马家作坊的生意都极为可靠,对于这些逐利之民而言,为了利润再大的危险也挡不住他们。

一行人并未携带什么物品,马不停蹄的直接驰往于阗,一路上商队不断,便是沙漠古道上亦是极为热闹。实际上如今这条路的危险已经减轻很多了,毕竟来往的人多,就算是遇到了什么状况,一般来说也会遇到帮忙的。至于盗匪这种东西。在这里根本是不存在的,兴胡商人们和大食海商不同,他们是绝不会劫掠别的商队的,他们是最纯粹的商人。

过了皮山镇之后不久,从于阗城附近直接越过,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桑株达坂的山路。这一条路乃是于阗连通受降城的命脉,沿途各处都有军队驻守,不少险峻的地方已经经过了修葺。足以容纳商队的战马和牦牛通行。到了这里,商队反而是更为密集。一部分走疏勒——于阗——受降城的兴胡商队也加入进来。不过见到军队的旗号,商人们都是尽可能的让开道路,让马璘他们先过去。

封常清这几年坐镇安西,一切都是在快步发展,这一条道路比当初马璘带着大军上羌塘之时,已经是好走了太多。雪线之上。冰达坂之下,乃是当初马勇他们和李贡布作战的地方,这个地方如今已经修筑了一座堡垒,有二百多名安西汉子在此常年驻守。这样的地方,冬季和夏季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

马璘身为安西主将。到了这里之后自然要看看这些健儿们。他在碛西的声名如日中天,见到大将军来此,健儿们自然是极为高兴。驻扎在此地的乃是一个团的人马,按照大唐军制,一个团满员乃是三百人,马璘问了一下这个叫韩林的校尉,韩林道原本的确是足额三百人,后来因为气疫和雪崩,一共折损了三四十号兄弟,由于一直没有遇到战事,所以也就没有补充。

“将军,这都没什么,咱们都是当兵吃粮的,死了能有一百五十缗钱的抚恤,加起来比自己身子都沉,还能说什么!本也想上阵杀敌的,可封大夫说守住这里极为重要,大伙儿就守在这里了。一百五十缗钱,绝对不算是亏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位老卒见马璘神色有些黯然,倒是笑着安慰道。那不过是一个伙长,不过看上去已有四十来岁,看样子资格够老,所以才会接话。

马璘问了一下,老卒名叫韩忠旺,勋官头衔乃是云麾将军,这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了。看着这位老卒,马璘点了点头。这个地方极为重要,自然得有军队驻扎,在这里驻守虽然极少作战,可是没这些人又不行。

常年呆在雪线之上,对人而言绝对是一种折磨。不过这样的事情,总的是要人干的。便是在他的前世,亦是有大量的这种人,在孤寂的雪山之上默默驻守,一年一年的等待着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的战事。

这样的人,虽然少有机会上阵杀敌,可也绝对称得上英雄。

据韩林所言,折损的健儿们大部分都是在第一年时出事的,这两年已经好得多了,皮山镇那边曾准备换人过来,不过大伙儿觉得已经在这里适应了,再换一团人马上来免不了又得折损几十个,所以就选择了留在这里,准备在这里多守上几年。

由安西军在此驻守,过往的兴胡商人们也会觉得安心。这里的物资都是兴胡商人们运送上来的,由于一年四季都断不了商队,所以物资并不匮乏。

要想翻越冰达坂,需要做一些准备。这些事情镇守此地的健儿们已经是驾轻就熟,最重要的就是为战马放血,战马亦是会受到气疫的影响,到了这个高度不放血的话血液压力过大,翻不过雪山就会倒下。

守军健儿们忙碌开来,马璘的青海骢极为宝贝,并没有让别人动手,自己拿着钢针在青海骢额头之上刺了一些针孔,青海骢愉悦的嘶鸣一声,显得舒服了许多。

只要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冬季翻越雪山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当初马璘带着战俘从飒秣建杀回来,便是冬季翻越葱岭,不单是带回来了大量的战马,甚至还有不少骆驼。当时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从河中掠夺而来的巨额财富,只要把保暖做好了,便是骆驼也可以翻越雪山。

桑株达坂比瓦罕走廊要高得多,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道理都是一样的。告别了守军,马璘带着部下再次启程,继续向着冰达坂跋涉而去。

这一道冰达坂是几个山口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其他的都没有这么陡峭,翻过桑株达坂,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由于准备做得充足,所以并没有出什么意外,跟着为了财富奔波的兴胡商人们一起又翻过了几个较低的山口,便进入到了白石滩地界了。

这里是一处极为荒凉的隔壁,被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围在其中,虽然是生命的禁区,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后世的新藏公路亦是经过此地。这里向东是羌塘,即后世的西藏,向西翻越几个低矮的山口便是大勃律,亦即后世的克什米尔一带,向北翻越桑株达坂能到于阗。对于马璘而言,大唐要继续向南扩张,控制这个地方便极为重要。

安西军要入南亚,这里便是极为重要的关口,相比通过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从这里入南亚要简单得多。其实外象雄便已经在克什米尔之内了,不过象雄人并不知道再向南有着大量的肥沃平原,所以并没有向南扩张的意识。

如今安西军的领地,已经延伸到法尔斯,法尔斯以东直到赫拉特的德赫干们都已经臣服了大唐,从后世的地理上来说,已经涵盖了伊朗大部分和阿富汗的一小半,从法尔斯往西自然要继续扩张,而赫拉特往东的地方亦是不能放过,那里有着一些忠于大唐的属国,暂时不会尽灭,可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和平原的沃土,却是马璘一直觊觎的。

当然这都是时间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天竺人引以为傲的象兵只是个笑话,这些地方被大唐征服是迟早的事情。马璘如今有了时间,一切都会按部就班进行,不过这种事情,自然是越早越好。

象雄王国的羌人骑兵,也该到了动一动的时候了。这同样是马璘此次上羌塘的打算,不单是为了送多杰即位,也要鼓动象雄骑兵为大唐前驱,以大唐的名义做一些事情。

当然了,如果能让更多的羌人部落参与此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白石滩是无人区,见到了蓝色的狮泉河之后,便又进入了草原地带。这个时候的草原,自然是没有什么绿色的,大雪覆盖在地上经久不化,一条黑色的商道直通受降城。

受降城乃是安西军在羌塘上的据点,亦是高原上最大的城市,规模比原来的象雄王都穹窿银城要大上不少,甚至要超过逻些城。经过几年的经营,受降城已经颇为繁华,隐隐然有着中原大城的气象。

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不少都是从逻些河谷赶过来的各个羌人部落的商队,他们来这里卖出自己部落最珍贵的牛羊牲畜,换回去各种军械和一些粮食。自打论弓仁占据了逻些城之后,到逻些城做生意更紧,不过这边的价格更公道,且供应更加充足,所以大宗的生意头人们还是愿意来这里。

第四百四十一章痴情种子

象雄王国的领地已经快要接近逻些河谷,不过却并没有继续扩张,当初李贡布曾一战打到江南,毁掉了悉补野氏历代赞普的陵墓,一时之间声名大振,后来虽然果断放弃逻些,全军回到了象雄故地,却给羌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象雄王国有着唐军撑腰,所以各部羌人在逻些河谷相互争斗,却并没有来招惹象雄。

而他们来受降城买东西,象雄人也保证了他们的安全,就在这个过程之中,象雄人也逐渐的变得富裕起来,虽然大部分财富最终都成了唐人的赋税和兴胡商人的利润,可他们终究还能得到一部分,而就是这一部分,已经让他们的日子好过太多,至少这样的冬天,也不至于饿肚子了。

靠近象雄城的,便是李贡布特别设置的那个部落,全部由羌族女人组成。而如今羌族女人的帐篷里,已经诞生了不少孩子。对于这些失去丈夫的羌人女子而言,唐军士卒是完美的伴侣,大唐铜币在高原上购买力极强,士卒们军饷丰厚,靠着这些士卒她们过得极为舒适,而对于李贡布来说,这便加强了象雄和大唐之间的关系,对于马璘而言,这种血脉融合正是他所期望的,这些融合了羌族女子和大唐汉子的孩子,便是大唐未来经营这片土地的新血。

士卒们在安西大都还有家庭,这些羌族女子自然不能领回去,领回去就是麻烦。留在这里生儿育女,再逐渐加以引导。孩童们长成之后自然心向大唐。红脸蛋的羌人女子没法入马璘的眼。不过士卒们却并不会介意。吐蕃人残户极多,妇人再嫁乃是寻常之事,其他象雄人也不会介意这种事情。

有唐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所改变,比如这个最靠近受降城的由羌族女人组成和掌管的部落,在这个寒冬之中,虽然不能放牧,许多女人们却并不闲着。纺织毛线的技术从龟兹传来,别的象雄部落的女人们还没有学会,她们却大多已经学会了。织机是她们的汉人男人们帮她们做的,自己纺织毛线,便不用把材料卖给兴胡商人,冬天依然能有不菲的收获补贴家用。

她们的日子富足,其实只是按照羌塘上的标准来说,羌塘上和大唐关于富足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羌族女子们最是吃苦耐劳,能通过这种简单的劳作把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她们都极为愿意。

驻军在受降城内专门建了一些大作坊。收购羌族女子们织成的毛线来制作地毯,最为心灵手巧的羌族女子都集中在这里干活。由于收来的毛线不足。所以作坊不能完全开工,基本上乃是亏本状态,不过这也是为了羌族女子们的劳动成果有个销路。兴胡商人们是不收这种半成品的,她们也只能卖给守军的作坊。

作坊终究还是会盈利的,只要别的象雄部落的女人们学会纺织,作坊能够足额开工就成。不过对于富足的安西军而言,这其实是一件小事,盈利最好,赔一些也无所谓。

整座受降城屹立在一块高地之上,周围还能看到当初大战的战壕痕迹。驻守在这里的马璘心腹,乃是岑参和杜环二人。当日在击败了吐蕃赞普父子之后,二人自愿留在了这里,这几年在高原之上忙着挑起羌族部落之间的争斗,忙着向各个冲突部落出售军械物资榨取财富,一直也是极为劳碌。

“岑夫子,杜环,你们都黑了不少啊。”

站在受降城曲折的城墙之上,看着城下不断进出的商队,马璘回过头来看向二人笑道。

“羌塘风毒,这亦是无可奈何之事。”岑参笑道,“我倒是没什么,毕竟在长安已有妻室,倒是杜环这小子,将来回到长安,只怕没几个姑娘敢嫁他,哈哈!”

杜环撇了撇嘴,笑道:“怎么说我现在也是正牌的县伯,实打实的爵位,就算是个老头子,也不愁没人嫁!再说我这个样子,难道不是更男人了么?夫子,你这分明是嫉妒于我!”

“你是县伯,难道我不是么?”岑参笑道,“我为何要嫉妒你?”

“在这受降城里,我都比你更招女人喜欢。没办法,年轻啊。作坊里那几个羌人小娘子,哪个不是倾心于我?可没听说喜欢你这个老头子的。”杜环洋洋得意地道。

“是喜欢你小子不错,最后还不是上的我的床?”岑参笑道。

“那是你用了钱!”杜环撇了撇嘴,一脸的鄙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